春寒散文

请欣赏春寒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春寒散文1:春雨梦归

文/清心晓雨

立春刚到,春寒掠过大地,雨便扑扑簌簌从天而落。这一天,正是 正月初二。

我一直都喜欢雨,喜欢看雨,听雨,思雨,念雨,喜欢一个人在雨中倚窗眺望远方,似乎在雨天,远方某个地方我思念的人或物就更真切,这种感受是如此地深刻和清晰,以至于我常常在真实和梦幻之间穿行着。

看着窗外景致,思绪在雨中跌宕,隐约听到从远处传来爸妈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音,我心里痴迷着,感受着,悸动着;闭目凝神,家乡三月的桃花雨,带着久违的思念,汹涌澎湃地渗透进我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处骨髓,每一滴血液。那片桃林啊,还是那么娇艳,陪伴它们的那一排排柳树,萌发出翠绿的嫩芽,在微风的攒动下,翩翩起舞。桃林,桃花,乱人眼的桃花!

仿佛,一双手轻轻地掠过我的发梢,弹去落在发间的花瓣。依然是那样轻柔细腻,依然是轻声的叹息,可我已看不清你的脸,我已经累了,倦了。闭目仰天,漫天的桃花雨向我飘落,飘落……我努力想看清你,可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热泪让家乡的所有的景物和亲人都微微地颤抖变形了。

漫步在那飘洒着桃花雨的幽静长廊,我徘徊着,再深深吸一口家乡清心的空气吧!再赞叹一声故乡的幽静与美艳吧!树影婆娑,摇落了一地的叹息。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啊……就让我成为那落英的下一个吧!

节日的爆竹声把梦戛然拉断。不知不觉中,泪已冰冷了脸面。雨依旧,人非昨。往事如烟,都散落消失在凡尘间!

春寒散文2:那一泓源远流长的温暖

文/顾丽明

“春寒赐浴华清池,泉温水滑洗凝脂。”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每读至此,唐玄宗和杨贵妃共浴华清池的情景,便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映现。在我的想象里,泡温泉于我,是一种遥远而奢华的梦想。

谁承想,2004年,在我的家乡张家港市凤凰古镇,“苏南一号”温泉横空出世,古时传说中清流延泽数百年的“凤凰泉”,穿越古今,喷涌而出。继而,一座能够容纳1500人泡泉的金凤凰温泉度假村在此安家落户。于是,我想与温泉来一次亲密接触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

初秋的午后,云朵在季风的吹拂下,于蓝天间任性地飘飞,我和闺蜜穿梭在泉池错落的石径上,看到各种造型别致的泉池,性格活泼的闺蜜忍不住雀跃着惊叹:“哇,太美了!”“看,这个池子更好玩呐!”在雾气升腾的池子里,我看见间或有大人或小孩在泉池里嬉戏,他们的脸上现出快乐而坦然的灵光。我们选择了一处比较宁静的、设在亭子里的汤泉。漫入泉水的怀抱,任那一池源远流长的温暖亲吻我的肌肤,润泽我的心扉。闭上双眼,静静地享受,在缓缓升腾的雾气中,烦扰渐消,尘嚣渐远,思绪开始穿越……

“嗨,咱们换个汤池吧!”闺蜜的一声轻唤,把我从遥远的古时唤回。出汤池,披上度假村提供的洁白浴袍,看到风格各异的汤池我们就来个“亲密接触”。花香区,最养眼;鱼疗区,最有趣;红酒池,令人沉醉;冷雾泉区,如梦似幻……56个室外汤池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闺蜜说:“好想有个分身法啊,好让我一一体验过来。”想不到,我们的本土还有这样的人间仙境,休闲天堂。

要说,泡温泉的功效,古人早有记载,唐李世民曾亲笔写了一篇《温泉铭》:“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时而获损。”意思是说,我自即位以来,操心费神,已积劳成疾,又患风湿病多年,每次在这里沐浴后,病情就会有所缓解。而金凤凰温泉主要以氟、镭这两种稀有矿物质成份为主,人称“青春不老泉”,对多种慢性病有疗效,难怪其水质让中日两国的温泉专家赞不绝口。

相比大都市的星级宾馆,我更钟情于这温泉度假村里的温泉主题客房。水上别墅、特色小木屋、顶级汤泉屋,户户温泉到位。清晨,当初秋的阳光洒进林中小木屋,洒落在偌大的汤池上,你沉浸在飘满玫瑰花瓣的汤池里,在芬芳的馨香里,你定可以做一个关于森林的绿色梦。夜晚,你也可以与三五好友或家人,在水上别墅小聚,体验自己动手烹饪的乐趣,然后再一起共浴泉池,仰望星空,畅想未来,让人生烦扰随雾气慢慢蒸发、蒸发……那是何等的浪漫和惬意啊!

有人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不恋海,不恋湖,我独恋这——金凤凰温泉,那一泓源远流长的温暖!

春寒散文3:如花美眷

文/胡芳丽

四月的天渐渐褪去了春寒,阳光一天天明媚起来。终于去了,外公外婆的坟前!

这段时间我总有许多事,还过敏生了病,身上长了一些莫名的红斑。我加班、开会、写材料,

遇到工作上挫折和困扰,我忙得快丢了自己,差点不记得就要到清明了。这两晚,我连连在梦里看见外公外婆对着我微笑,我这才惊觉清明快到该去上坟了。外公外婆,你们出现在我的梦里,是在提醒我记得去看你们吗?我是要去的,我的亲人,看看,我这不是踏着青草,踩着田埂,拖着我病恹恹的身体来了吗?

外公是出生在新加坡的印尼华侨,曾在黄埔军校担任国民党翻译军官,彼时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风度何其翩翩!外婆是美丽温婉的小家碧玉,眉眼间羞涩腼腆,令人垂怜。时空的交汇,命运的安排,祖籍广东梅县的外公因公到了安顺,就在如今风貌如昔的新桥上,这对壁人偶然邂逅了,被眼前娇美的外婆深深吸引的外公跟着外婆纤弱的背影走了几条街,一直跟到认门、求亲、迎娶……谁曾料想,他们这无意的邂逅,竟是一生!

他们的婚宴,来了许多军官和家眷,大大小小的汽车停了满满一条街,其隆重震动了小城,风

头可谓一时无二。小家庭出生的外婆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她穿着曳地的旗袍,白色的婚纱从头顶一直飘洒到脚跟,她紧紧地把着新娘捧花,忐忑不安地感受接纳着她一生中仅有的风光。那些衣鬓生香、风姿绰约的官太太们闪耀得令她不敢正视,那些谈笑风生、觥筹交错的军官们也令她不知所措,唯有身边挺拔的、英俊的、气宇不凡并且爱她的外公,令她鹿撞不安的心找到安稳。我听过外婆的幸福回忆,可惜彼时年纪太小,能记得的已经不多,但外婆描述他们隆重婚宴时眼中的光芒,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外婆不识字,婚后的外公用毛笔写了他们的名字耐心地教她,“庞华珍”,外公说:“这是你的名字。”“陈幼英”,外公温柔笑着:“这是我的!”

因为外婆,外公留在了这座本与他无关的小山城,在宁谷中学当起了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两位老人在不久后生儿育女,过着贫困却温馨的日子。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可怕的文化大革命劫难暴风骤雨般突然来到,外公因为归侨和曾任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被扣上了“里通外国,妄图吞并中国”的帽子,一关就是20年!

20年漫漫岁月里,高墙内的外公劳动改造,受尽凌辱和苦痛,高墙外的外婆不知何去何从,茫然困惑,步履艰难!他们的大儿子小小年纪就跟着铁匠当学徒,学会了拉风箱、打铁具,大女儿小小年纪就颠沛流离,做保姆、修公路,小儿子和小女儿在贫困的日子里饿的饿死、病的病死。一家人风雨飘摇,生死离别,经历了岁月的艰难困顿与无情磨难!

还好,他们不仅没死,甚至还团聚了。只是20年的牢狱,让外公的眼里失去了神采,他变得寡言少语,不再意气风发。而20年的风霜,也让外婆变得更加温顺隐忍,她平静知命地打理日子,不再娇弱矜持。艰难的岁月洗礼,让他们相濡以沫,小心翼翼地珍惜着来之不易的生活!

晚年里的日子是平静而美好的。外公喜欢看球赛,中国女排和乒乓球的重要赛事总是一场不落,一把年纪的他半夜里还总是准点起来看欧洲杯和世界杯的足球赛。外婆并不陪他,但总是为他在杯子里搁好茶叶,再把暖水瓶灌满一并放在桌上。外公一生都没把英文丢弃,我常听他在昏暗的房间里用英文大段地背诵莎士比亚的剧作,至今回想,心中依旧亦幻亦真、震撼不已!他还喜欢听中央台偶尔播放的一些广东民谣,故乡,仍是他心里尘封的遥远情结。外婆晚年喜欢晨泳,每天一大早,她总是提着一个装着换洗衣物的藤编篮子,早早赶到水库去。整个上午,她就在水库游泳、洗衣、和老人们一起唠家常——一生的劳碌和晚年的锻炼让外婆的身体一直很好。

1998年,年过九旬的外公因病去世了。外公从去世到入土,外婆始终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痛,我想并不是因为她不难过,也不是因为她个性从容,她的一生过于坎坷,令她在大喜大悲面前习惯了逆来顺受,命运给她什么她都习惯性地顺应接纳着。只是那年之后,外婆似乎变得更加赢弱单薄了。

外婆一生都是个美人,哪怕老了,她依然是个漂亮的老太太。在我的映象里,她爱美爱干净,总是在打扫卫生做家务,休息时就不停捣鼓自己的衣服,一本正经地盘算着明天该穿什么。有一年春节,我送给她一顶浅驼色带花边的毛线帽,她高兴极了,成天戴着照镜子,左看看,右看看,一直笑得合不拢嘴!写至此,我已潸然泪下,我想到在这之后不久外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还在2003年摔断了腿,虽然后来她是寿终正寝的,但毕竟还是瘫在床上度完了余生。外婆是怎么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很让当时的我们费解,医生说这种病实际上就是孤独症,我当时很纳闷,全家人都对外婆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她理该承欢膝下、高高兴兴的,怎么会患上这种病?多年之后的我才明白过来,纵然晚年衣食无忧,但外公没了,外婆的心也空了。

生病后的外婆似乎谁也不认得了,有人去看她,她就“大姐、姑娘、叔叔”的乱招呼,笑容满面,谦和有礼,客套得让人难过。人们都认为她什么都不记得了,包括我,直到有一次和她独处时,我温柔问她:“你是庞华珍吗?”她呵呵点着头笑,问我:“你咋会晓得?”我又问:“陈幼英呢?”她高兴极了:“你还认得他?”我落下泪来,抱着她,明白过来已经糊涂了的她心里仍有个地方是清醒的,那里放着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我还记得我当时的眼泪和拥抱并没有打扰外婆的情绪,她悠悠说:“有他在,就是好啊!”是的,外公一直在,刻骨铭心地在外婆心里,回想她的一生,真的是只有他在身边的时候,一切才是真正好的!

2004年,外婆去世了。这个美丽的女人,结束了她劳碌、惜福、忍耐、多难的一辈子。她去世那天我守在棺木前,一直端详着她,抑制不住地哭了又哭,决堤的泪水和哀恸,无法止住!

今年,是我第一次独立去为两老扫墓,我为他们拔了坟头的枯草、添了一点新泥,久久凝视着他们的碑文,我焚香烧纸、下跪叩拜,不知道他们的在天之灵能否得到安慰。在初春料峭的冷风里,我在坟前待了良久良久。

从坟上回来后,我没再梦见他们。仍然很忙,但之前工作上的困局逐渐打开,慢慢明朗了起来,过敏了很久的红斑竟然也不治而愈,我想,这是老人的福佑,他们感知到了我,一定是这样!

春寒散文4:料峭

文/刘文飞

春寒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料峭。

小鸟的翅膀还有些僵硬,风筝却飞得格外舒展。

一条挟冰的河缓缓地流着。

它已做出最后的选择——歌唱春天。水啃着冰,用蕴藏了一个冬天的愤怒。

二八月乱穿衣。

冬装已搭在晾衣绳上了,松松垮垮的春装下,乍暖还寒的风窜出窜进。

第二天起床,总发现太阳在羞答答地往北挪动着脚步。

夹着点儿灰沙的风不失时机地叫你闭上眼睛。也许就在你闭眼的当儿,小草捅破了地皮。

风儿笑着跑着,孩子笑着跑着。

爷爷奶奶把火炉旁烘烤了一冬的家常拉扯到太阳地里,让春风慢慢发酵。

妈妈烹饪完了正月,又安详地为下一段日子煨火。

这时窗外恰有一阵嘹亮的鸽哨成全了这个结尾。

春寒散文5:柳哨声声话童年

文/看云卷云舒

走出了春寒,满目展现的春意竟是那河边的柳枝,远远望去,几缕暗黄,若雾般飘逸,渐渐染绿了潺潺流动的河水。

夕阳下,一对祖孙的身影在晃动,爷爷努力地伸长手臂,折一段柳枝;孙儿昂起头,好像在叫喊着什么。不一会儿,呜呜的哨声从那边传来,是柳哨!这哨声在河道中飘荡着,听起来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熟悉。呜呜咽咽的哨声,让我不禁想起童年的柳哨……

七十年代初,还是人们在为吃饱饭奋斗的时代,生产队的催工哨子常常不分黑白地响起。“大年三十不歇班,吃完饺子接着干!”的号召,是从大队高音喇叭里传出县包村组组长的呐喊,也是我对那个时期最深的印记之一。生活的清贫和体力的劳累让多数父母早早失去了耐性,孩子们伴着骂声、呵斥,一边尽力帮着做些拾柴禾、打猪草、推石磨的家务,一边寻找着自己的快乐。春天里拧柳哨就是一个劳作间挺快乐的事情。

其实,能拧柳哨也就几天的时间,把握好时机很重要。因此,这几天伙伴们都愿意出去捡柴禾,跑到南河边,关注柳条的变化,几乎每天都试试柳条是不是离骨了。因为大家知道,早了,柳枝不离骨,拧不动;晚了,柳枝绵软了,不好脱开。特别是柳芽出来后,一拧,容易出小窟窿,就吹不响了。最好的时间,是在柳芽刚刚要萌动的时候。折一根顺滑的柳枝,截一段,先用削铅笔的小刀,两端划一周,刮去不要部分的表皮,一手握住带皮的部分,另一手轻轻拧动,慢慢地绿皮在枝骨上滑动,直到皮骨都分离了,便可以抽出枝骨,一个完整的柳哨雏形就完成了。

进入制作阶段,按自己的喜好,截成不同长度,再把两头切齐,选一头为哨嘴,压扁,用小刀把外边的绿皮刮掉一小截,只余下内层的白皮,还要注意保持其弹性,含在嘴里能让大小不同的气流通过,才会吹出不同的音节。柳哨粗长的,哨音听起来就嗡鸣而粗犷;柳哨细短的,听起来嘹亮又清脆;随着柳哨的长短、粗细不同,各种高低不一,响亮不同的哨音就诞生了。

这个时候的村头、河边,甚至街巷、胡同,随处都能听到高高低低、此起彼伏的柳哨声。有时候,十几个小伙伴一起吹奏,倒有几分乐队的味道,只不过队员们自由发挥,每次演奏都不同。在回家交差的时候,就连疲劳的父母听到清清脆脆的哨声,不论孩子捡了多少柴禾,也会露出一脸的笑容。

到了新世纪的今天,这种哨音听到得越来越少了,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己的空间,有了各种简繁不同的玩具,有了各种口味吃不完的零食,当然也有了从小就上的培训班。在家长一系列望子成龙的详单安排里,肯定少了这份制作、吹奏柳哨的乐趣!在如今“物质上一切满足孩子、成长上一切听从家长”的特别时代,不由感慨,在过去生活清贫的童年里,留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在那种散养状态下的成长中,养成了一生自立求存的勇气!

春寒散文6:早春二章

文/宛茂普

倒春寒

春风已把双喜贴上农家的窗子,严冬还死赖在被窝里迟迟不起。

从天空姗姗而下的洁白的天使,一往深情地拥抱、吻湿大地赤裸的、凸出的胸肌,在庭院、在门前、在小径边,洒满一地鞭炮的碎玉,慢慢地浸染成大块殷红色的新春的记忆。在夜的怀抱中,静默的群山渐渐地都冻成惨白的脸皮。于是,寒风扯下片片彤云,给远近的村舍裁剪出一层厚厚实实的保暖绒衣。

午后,大人们走家串户,打着问候的饱嗝,微醉的、泛红的笑意,依旧紧锁在冰冷、坚硬的衣领里;林中,小孩子追逐、嬉戏,嘴里呵着白气,四处投射的雪球,撞击、溅落树枝间小鸟儿喃喃的梦呓。

春雨霏霏

像一个好哭的小孩子的嚎啕,一揉眼,一张口,眼泪就如飞瀑直下,唏哩哗啦,地也动,山也摇,没完没了。

像一位怨妇的多愁善感,一会儿伤悲,挤下几滴清泪,沾湿粉面;一会儿哀戚,抽抽噎噎,把你的心撩拨得七上八下,忽冷忽热。

像一支绵长的咏叹调,只有微风轻和的序曲,没有惊雷伴奏的高潮,如泣,如诉,如怨,时断时续,余音不绝。

像一杯干红葡萄酒,凉凉的,甜甜的,涩涩的。山丘醉了,荒草瘫倒在地,没了气息;小城醉了,私家车在积水中左滑右侧,飘忽摇曳,一身的泥浆玷污了绅士的风度;在乡下,在田野,行人也醉了,步履蹒跚、颠仆,双眼迷离,不辨东西。

天空是湿漉漉的,大地是湿漉漉的,人们的心情也是湿漉漉的。

万千条雨丝,从阴沉的空中抛下,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天幕,遮天蔽日,于是,春天的故事,在氤氲中上演得清纯、浪漫、朦胧和神秘。

残雪在背阴处撤退了,光秃秃的树枝洗净了岁月风尘的污垢,大大小小的池塘酿满清冽的美酒,准备筹办一场盛大的春天的喜宴。

麦苗儿青得如同碧玉,油菜叶上缀满晶莹的珍珠,满山遍野的希望的芽儿,不甘寂寞,蠢蠢欲动,在饱含汁液的芬芳的泥土里酝酿、发酵、胀大,呼之欲出。

在如烟细雨中,在漠漠水田里,三四只白鹭聚在一起,肃立成一组石膏雕塑,有的缩着脑袋,无语沉思,从翅膀滑落的雨滴,溅起圈圈思维的涟漪;有的伸长脖子,昂首向天,似乎有所期待,又仿佛茫然若失。一只白鹭离群索居,独自悠闲地踱着方步,细长的美腿测量出春水的深浅和温度。

春寒散文7:倒春寒,季节的一道坎

文/张峪铭

季节每年总上演着它的老套路,当阳光变得温暖可人的时候,当油菜花喜笑颜开的时候,当人们将冬衣交给衣柜的时候,它就给你杀个“回马枪”。

这让人知道,季节的交替处,也有一个“结”,一个“坎”,就像行进的车子,遇到这个结与坎,打了一个盹,让坐在车里的人,不经意受到点震动与不适。这个结与坎,人们称之为“倒春寒”。是啊,本以为寒冷已离去,哪知行未远,寒流调头又闯进人们的生活。尽管有些准备,但还是让人措手不及。

就像天气预报,你那天将它当真,在包里塞进一把伞,可到天黑也没飘下一丝毛毛雨;你那天不信朗朗晴空会翻脸,却被淋了个“落汤鸡”。可这次预报说,春季还有一场雪时,谁也不信,可早上起来,竟是真的。小城四周的山,全被白雪点染,让人想起日本的富士山。山形虽不一样,但雪覆盖的形态真的很像,就像仙人将一桶白漆从山顶上浇下来,也许量不够多,山顶上全白的,流到山腰就淡了些,至于山脚下就不见白雪的芳踪了。

雪后的天空如洗过的一样,湛蓝湛蓝的,乍一看雪山就像蔚蓝色海洋里的一座冰山,晶莹、圣洁。你贪婪地吸着清冷新鲜而甜润的空气时,仿佛它游过脏腑的每一角落,在一呼一吸之间,竟将身上的污浊之气全部驱离,让你全身通泰,心旷神怡。你竟忽略了湿漉漉的冷,扎过你的每一寸肌肤。

古人说:“春寒风袂,带雨穿窗如利镞。”但我认为倒春寒的冷,可能不全是因为冷在温度上,而是冷在态度上。人的内心总有一些期许与比较,你的内心适应了春的暖和,身体也就接受了春的一些暖信息。可陡然换了一个“频道”,让人猝不及防,于是就有了李易安的“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之叹。

不过这种叹息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苏轼就不一样。他有诗为证:“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春风料峭,不过微冷;人生失意,不过小寒。苏轼相信一切都将过去,一切皆成旧迹,站在人生的轴线点上回望,风雨之后,莫不是满地阳光。

是的,季节的倒春寒,谁的人生不遇见过?就在一个饭局上,一位曾经的领导谈及某一次竞争上岗时,明明他的表现及实绩都被众人看好,可不知何因,他竟“败北”了。一颗心像遭遇倒春寒一样,曾冷得难以支撑。可现在谈起往事,犹如观光车上看风景,轻松自在说他人。他说,若那次竞争上了,无非在同一条路上走得稍远点,而遭遇“倒春寒”后,他选择了坚韧,也就收获了文学路上的风景。

可有的人就经过“倒春寒”的折腾,心灰意冷了,从此在单位上就像一位裹着破袄蜷缩在屋檐下的流浪者,哪怕春意盎然了,他也只是半天睁一只眼,张望一下,尔后又轻轻地闭上。心中没有春天的人,人如在冰窟中一般。

其实你要知道,春雪是倒春寒最后一个保留节目,山上雪际线上雪景,就像拉上去的帷幕,当幕底流苏离开山顶的最高一棵小树梢的时候,春的季节将上演最温暖、最热烈的花事。

春寒散文8:走进春天

文/黄宁兰

倒春寒刚刚过去。

周末,难得的天气,看着暖暖升起的太阳,突然渴望出去走走,于是呼朋引伴相约去城郊,朋友们拖儿带女,一路嘻嘻哈哈,煞是热闹。

从钢筋水泥砌就的笼子里走出来,远离宽阔坚实的水泥路面,远离城市的喧哗,踩在湿润松软的田坎上,呼吸着乡村清新的空气,久违的轻松惬意在全身筋骨中弥漫。

正是桃花、李花争艳时,在微微流动的风中,浸入鼻孔的都是花儿的芳香。满山遍野都是麦子和油菜,绿油油的麦子正在抽穗,每一片叶子都在尽情地生长,吸收养分,正盛开的油菜花,像金黄的绸缎,逼得我们睁不开眼睛,蜜蜂嗡嗡地歌唱着,在花儿间幸福的工作。

最高兴的要数小孩子们,这些小孩从来没有如此地亲近过大自然,看什么都觉得新鲜,问这问那,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快活得像那空中飞翔的小鸟。朋友中有一个老师,他自然地成了孩子们的导游,告诉孩子们,太阳是金黄色,照在麦子上是绿色的,照在油菜花上是黄色的,照在水面上是蓝色的,当他要求孩子们想象春雨是什么颜色时,孩子们竟异口同声地说,春雨是五彩的,落在麦子上是绿色的,落在菜花上是黄色的,落在李花梨花上是雪白雪白的。

我惊讶于孩子们的回答,我想我们小时候每天都在泥地上玩耍,从来都没有如此诗意的感受,而这些才几岁的小孩子,走进春天的怀抱一下子都变成了小诗人。这一天,他们终于知道面条是从麦穗中抽出来的,菜油是从菜花里流出来的,知道李花开后长李子,桃花谢了有桃子。在一块水田边,一群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孩子们欢呼起来,争相倒掉矿泉水,用瓶子去装蝌蚪,而我们站在田坎上闲聊,竟意外地发现一对相亲相爱的癞蛤蟆在草丛中拥抱,这个发现让我们相视一笑。走累了,我们坐在松软的草地上,看蓝天白云,听和风细语,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尽情舒展着,接受着光合作用。

夕阳下,我们起身往回走,孩子们怎么也不愿意把小蝌蚪们放回田里,走在路上,还是那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感动了孩子们,自觉地在一个水塘边放下蝌蚪,依依惜别,在这个水塘边,我意外发现了一棵柳树,抚摸着那柔嫩的枝条,那眉毛一样的叶片,抑制不了手的渴望,采下一枝,而另一个朋友,看到灼灼怒放的桃花也忍不住手痒了,山野的农家小姑娘心痛地叫道:“阿姨,别采好不好,你们下次来吃桃子!”朋友在孩子的请求中收回手,而那小女孩的笑脸比桃花还灿烂。

我们踩着夕阳的脚步往回走,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太阳的光泽,一天的徒步踏春,带来了赏春的喜悦,也带来了无限倦意,夜里我沉沉酣睡,梦里都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春寒散文9:倒春寒猛 三月飞雪

文/史忠和

刚刚享受了几天的暖阳一下子没了踪影,北风呼呼直叫,风横扫着雪花,在空中打着旋。鹅毛般的大雪,带走了人们身上的一点余热,呼啸着无情地掠走了刚刚出现的暖阳。对面两米处都看不见人,天地一片灰暗,没有绿意的老树携着枯枝无助地摇摆着,呻吟着。雪倾斜着猛扫下来,落在冰凉的地上,挥舞着它在冬天剩余的威力,任自己在天地间咆哮撒野。在人们瑟瑟发抖中尽展它的无情和冷酷,把所有的不快都迁怒到无辜的春天的身上。温度骤然又回到了零下二十几度。倒春寒来了,以不可阻挡之势,从缝隙毛孔角落钻进去,钻到人身上,就像根根看不见的银针,从空气中四散地扎来,不怎么疼痛,却让神经变得敏感,轻轻一刺像触电,全身都有了感觉。

“倒春寒”是从冬天到春天之间季节转换的自然现象,是伤人的,这时候天气忽冷忽热,变幻多端,让人无法预测,人便很容易感冒。然而不谙事故的迎春花,似乎来的太早,它本想抢先为春天增色,但是却不为春所容忍,它总是以为春天是温暖的姐妹,是成长的摇篮,是繁衍的温床。凛冽的风无情地抽打着它,肆虐的雪狠命地压住她的花瓣,似乎要把它绽开的花朵撕得粉碎,由不得自由的迎接温暖的阳光。它而它身边的杏树,如铜的枝干,体会着它的沧桑,它的无奈,它的深藏。它表现的那么沉着,那么稳重。为了果实,它也会开花,那迟开的不惹人的碎小的花朵,不依然证明着生命的延续和轮回吗?

眼望着肆虐的飞雪,感受着三月的春寒,回想起曾经的岁月,甜蜜又苦涩。我曾在一个和风徐徐的一个晴朗的早晨,把自己置于空旷的田野。迎着朝阳,深深呼吸着空气,淡淡如雾的感觉缓缓飘出,顿时神清气爽。凝望无际的蓝天,远望天上游走的白云,没有一丝杂色、淡淡的,浅浅的在我深沉的眸子里演绎着梦幻般的色彩。一丝温柔的风拂过来,静静的,柔柔的,吹起了换季的味道。风刮过耳边的时候,我仿佛闻到初春的气息,淡淡的馨香环绕在心里旋起一圈圈久违的涟漪……

我更喜欢在春日里的静静的夜里,沐浴在静静的夜色中,欣赏静静的夜之美。静静的夜,没有了白日的喧嚣与嘈杂,没有了白日的喧闹与混乱,带给人们宁静与安详。一切都是静的,春柳寂静地站立着,默默无语,柔柔的风偶尔吹过,摇曳着细长的枝条象一个个身形婀娜、丰姿绰约的舞女在不断变换着身姿在风中优美地舞蹈。草坪上茵茵的嫩嫩的小草似乎正在酣睡,躺在那儿静静地不出一丝声息。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洒下一片清辉,将所有一切笼罩在银色月光里。月光下的景物似身披薄纱般有着隐约朦胧的美:朦胧的夜空,朦胧的远方,朦胧的建筑,朦胧的树木,朦胧的花朵,朦胧的道路……丝丝淡雅清香,馥郁着我的呼吸,充溢着我的心房,我不由自主闭上眼,静静感受这醉人的时刻。我感觉我在飘,顺着风,像风筝……我惊喜地轻拨心弦,与她们一起吟唱,那丝丝感动始终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今天,倒春寒,我把自己交付给你,随你摆布,任你浇淋,任你侵袭。我确信,生命中的冬季总会过去,待到那个春暖花开时,我的唇角依然会荡起一泓美丽的弧线,如花般嫣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