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听雨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听雨散文1:黄梅季节:听雨
文/真情难寻2010
一会儿是淅淅沥沥,点点滴滴。一会儿又是骤雨大作,电闪雷鸣。季节的始终不渝,让黄梅的特色一览无余地得以体现。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有气无力地伏在窗口。望着外面的世界,雨帘悬挂;内心世界的一切会诊,全神贯注集聚于耳郭。听雨,听雨,在雨声沙沙之间,是一幕又一幕不厌其烦的往昔景致。
夜深人静,却伴随着暴风骤雨。外面的世界,是风吹雨打的合唱。室内,灯火通明,昼夜总是如此,鸡与鸭的各行其是,安然无恙地相处。生命力的不甘寂寞,争先恐后地为畜牧场创造财富。夜朦胧,人清晰。初恋的情窦初开,是和风细雨地油然而生。静默与剧烈在狭义的内心世界碰撞,耳目一新。听雨,交换着心有灵犀的眼神,听雨,为情意的自然奔放伴奏。雨水的降临,是爱恋如鱼得水般的神采飞扬。曾记得,细雨蒙蒙间,在岛屿的乡间小道,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愉悦地载运,那是两颗心的份量。神经中枢的分化瓦解,情不自禁地将车雨人颠覆。河岸边的狼狈不堪,早已让疼痛和泥浆抛之于九霄云外。相依相偎,在牛毛细雨之内吻醉,流淌的眼泪与雨水合二为一,是幸福的感染,还是情意的闪动。憧憬那美不胜收的希冀和境界,耳濡目染,心灵渴望雨露滋润的恋恋不舍。
星移斗转,凉风习习。湛蓝的天空,朝辉满地。和平公园的花朵娇媚,让眼帘闪电;謦香扑鼻而来,艳丽与沉醉是背信弃义的火烧火燎。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承诺和德智,随波逐流,被心猿意马的人工降雨洗涤得如同白璧无瑕。手心与手心,是十指的紧扣;唇舌与唇舌,是蜜甜交相缠绕。生吞活剥着骄阳之下忘恩负义,只争朝夕去粗取精,寻觅了青春活力的春雨绵绵。得寸进尺,单刀直入,闪烁其辞之后,让疯狂的羡慕随处可见。阳光明媚的天长日久只不过是见异思迁的翻版,生存的分分秒秒,早就在阴雨密布的时间跨度不可思议地饱经风霜。没有翻天覆地的急风暴雨,唯有深思熟虑的翻然悔悟。恩爱的情思是梦寐以求的幻想,滋润的细雨演绎成恸之酸楚的自然而然。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是自我调节的良师益友。漫无边际的生活环境,难以置信的窒息空间,好自为之,安分守己,亦难,难于上青山。干涸的心田,麻木不仁的是神经中枢,真的盼望:大雨淋漓,来浸入旱情死寂的思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切均已悔之晚矣。
一会儿是淅淅沥沥,点点滴滴。一会儿又是骤雨大作,电闪雷鸣。季节的始终不渝,让黄梅的特色一览无余地得以体现。听雨。听雨,是柔和的问寒问暖,还是还本付息的报应炸雷轰隆。听雨,听雨,烦躁的连绵起伏,心力交瘁的无地自容。事与愿违或者事在人为,内心世界的真心诚意:耐心地期待雨过天晴。
听雨散文2:雨巷听雨
文/草原雀儿
走出木渎地铁站,淋漓的小雨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伞下的我们透过雨帘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古镇,还有穿梭于雨中的车辆和行人。
毓华发现了我们身后的“上海小厨”,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涌进去了。里面淡雅清净的环境让我们眼睛一亮,我们在二楼挑选了一处雅静的位子,叫了一份醉鸭,一份清蒸白鱼,一份凉拌木耳笋,一份热炒,两个大男人一人一瓶啤酒,要了几份江南小点心,一边品味江南佳肴,一边品赏丝竹的乐音伴着窗外雨打疏竹的声音,倒也惬意了几分。小雨间歇,酒酣饭饱,匆忙赶路。
天依旧灰蒙蒙,雨雾笼着这古镇的天地。我们沿着湿漉漉的古街长长的石板路,找寻着古街特有的标识。每次来江南,都要寻一处古镇,走走看看,因了江南的韵味和雅致。径自的愿望也唯有在古镇,才能觅寻到诗画般长廊里特有的古韵和文化。
都说苏州是人文的,我是极赞同的。它参杂了人们对江南的那份挚爱,将玲珑和秀美融入到了人文的高善之中,不管在哪里,不管怎样的品味都是一种际遇。
当街的是一横一竖的两座石桥,右手方是一条通幽的石板小巷,正当我们犹豫中,雨又稀稀疏疏地下了起来,慌不择路,我们四人便拐进小巷一家黑黝黝的门洞里,雨便越下越大,大雨横扫着石板路,也顺势打湿了我们的鞋子。我和毓华拾阶而上,拐过廊道便到了二楼,两个男人还在门洞里谈笑。
我们俩悄悄地站在这廊道里,四下环顾才发现是一座老宅,另外三面是三层或四层白墙灰瓦的小楼,高低错落着围成一个小小的院落,屋檐上的雨水顺着一根粗粗的管道流到下面,发出轰轰的响声,闪电划过灰暗的天空,炸雷便一个接着一个,站在这狭窄的廊道里,心有些惶急。透过雨帘朝上看去,狭窄的天空已被染成了黛黑色,走廊围墙上的几盆花草在风雨中东倒西歪着,尽头鸟笼里的两只翠鸟不安地跳来跳去。
我们怜惜着想把花盆搬下来,忽然尽头的门裂开一道缝隙,看去便出现一张皱皱的脸,怯怯地打量着我们,我们和她摆摆手,她也竟然友好地和我们摆摆手,从那房间里传出昆曲的妙音,与雨声曼妙的缠绕着,此时此刻增添了一份韵致。
眼前,斑斓的花儿在雨中摇曳着,与对面楼道的几盆花草呼应着,静谧但不随意,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幽暗的空间,有了一份灵气和俊逸。
对面人家不时的出现一个小男孩儿,手里拿着一根小竹棍,拨弄着流下的雨水,雨水不时地打到他的身上,咯咯地笑着。透过细雨看着我们,怯怯地有些不好意思,转身跑进屋里。空旷的廊道里,除了雨声和音乐的缠绵外,还有我们俩,和门缝里那张绉绉的脸,门洞里的两个大男人已悄无声息。
静静地听雨!
大雨已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水落地发出的叮咚叮咚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传递着,小院里的几株瘦竹,在雨中越发的清秀。雨中发散着古木香,混着优雅的古乐,和着这雨中的点滴,让我,有些喜不自禁了。
那间屋子的门终于打开,老妪拿着两只木凳给我们坐。
可惜,我这标准的普通话,无法与她沟通,她叽里咕噜的说着,一直摆着手,表示听不懂我们的话语。她小小的,瘦瘦的,花白的头发,伛偻着便回屋了。能够在八月天,闲坐于此,听小雨呢喃,听老妪房间里咿咿呀呀的昆曲的韵律,听鸟雀于房檐叽叽喳喳,着实让我们着迷。
沉醉之中,传来两个男人大声呼唤的声音。我们敲开房门,送还木凳,谢过老人家,等我们走出门洞,他们两个人已经走出好远,天空依旧的细雨迷蒙。
撑起伞,走在这南国狭窄的湿湿的青石板路上,找寻着《雨巷》丁香姑娘的印记,听细雨敲打着历史的跫音……木渎的“积木塞渎”的繁忙,更源于几百年前乾隆六下江南留恋于此的情怀。虽木渎古镇在重新规划装修,有些扫了兴致,但能在这细雨迷蒙中站在香溪边,听导游讲述香溪水的传说,赏乌篷船上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船夫的吟唱,那细声细语中讲述着船桨摇过的沧桑岁月,心情便也随着这溪水摇曳着,记忆中“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梦境,一次一次清晰地延宕开去……
抚着湿漉漉的“御码头”,搜寻着历史中江南的回音。走在这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看严家花园的精巧,目睹虹饮山房的大气,赏古松园的典雅,品尝江南小点心的精巧与美味,看巷子卖铺晾晒着几百年前的原型,彰显着时代的美观和品位。真的不虚此行!
于这淅沥的小雨中,沿着香溪河畔,走过当年乾隆巡回大道,在虹桥边一处餐馆凭窗而坐,雨已停歇,檐水却依旧打在青石板上,发着叮叮咚咚声响,喝过晚茶,吃过晚饭,夕阳已西下,酡红的云彩与这溪流、虹桥形成一线,迟暮的余晖晕染着香溪,给两岸远远近近的粉墙披上彩裳。在虹桥晚照中回望雨后古镇,在我记忆里,于闲散处,捡拾这不同寻常的烟雨之行的点滴,轻柔于梦中。
听雨散文3:听雨,秋凉
文/淮畔一枝青
下午,懒懒地躺在床上,听雨。
雨紧一拍,慢一拍,敲打着窗外的植被,钢筋栅栏,苍凉的,清悦的,金属质脆的,历历可数的。一阵一阵凉意,漫漶在呼吸间,皮肤上。
玻璃窗的一角,斜斜地悬着一面蛛网,残余的几只干瘪的虫尸捋着水汽,湿湿的,静静地流泻着生命远去的谜。一粒粒顽皮的雨滴,亮晶晶地,冰凉地悬着,用透明堵住一片时空的空隙。雨越来越大,不断滴下来,漫延在玻璃窗上。
窗外一脉铺展的葡萄藤,早先还泛着浅绿的藤蔓在雨中仓促间黝黑了。一些叶片一寸一寸把泛黄的心事蜷缩着。另一些把绿色的水珠小心地收集在掌心,抱着、捂着、坠着。那些老去的随着雨声矜持的,敛着人散后的寂寥归入大地,在大地上演奏着最后一曲叹息的旋律。
过雨的空气,寂寥清冷。我的那些夏季里铿锵滚烫的心事也渐渐缓了,凉了。就像这雨滴,无论一路敲打多少物事,旋律多么激情饱满,融入地下总要淡去,散去。想想这些雨滴多像一个个休止符,无论起笔注入多少心力,收笔总要淡、缓,只有这样,乐句与乐句才能表达深深浅浅的情绪。
暮色听雨韵,禅心捧旧花。天渐渐向晚,读几页古诗词,心在雨声中也慢慢古典了,禅意了。还是这首蒋捷的《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其实,这哪里是听雨,这是一生的悲欢离合的钟磬声。落花心事,凋零时光,孤独清姿;缘深缘浅,历经苦劫,缝合悲伤……听雨,所有微妙的物事都付诸于流水时光。“禅心已如沾泥絮,不随东风任意飞”,我也在流水时光中沉定心性,微微老去。
可是,又不那么甘心,就这样心事微凉,就这样时光微老。想起不久前买的靛青色的丝巾,在这清秋的凉意里正派上用场。于是拿出来,正想换上一身素雅的墨色衣裙,打一把天蓝色的雨伞,踩着一地的清凉,出去在雨中风光风光,自我陶醉一下。孩子在旁边嚷嚷:妈妈,我饿了。
是啊,中年人的雨声中,还没为年华逝去的伤口心惊动魄一下,一把烟火味把所有的伤口猛地缝合了。想起天凉了,要叮嘱年迈的父母别忘了添衣,落雨了,地滑,不要出去买菜了。于是在氤氲着水汽的恍惚间,还是那把旧雨伞,手里提回的是一大兜水淋淋的蔬菜。那雨声,便变成了一种扶老携幼的深沉的爱和责任。
听雨散文4:听雨
文/孔令建
晨起的时候,刚刚洗漱完毕,突然间一阵叮叮咚咚的急响,骤然而来,如银盘乍裂,碧玉倾碎,那样的清越,那样的振耳,将昨夜残留在眼睫下的混沌,一古脑儿荡去。这时,人就如同喝了一杯陈年的酿酒,醺醺地进入了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当屋檐下银亮的雨线,织出疏朗的涟漪时;当草坪下的泥泞,泛起流溅的心绪时,尘世的喧嚣便褪去了功利的外衣,被一种规整的雨声凝定。世界已远,人声已远,在这样的境界下温书诵读,灵思异常飞跃。
一则隽永的小品,易惹起我的共鸣;几行清亮的文字,能让我心白如月;一篇精短的美文,教我重温烟火小民的淡定安闲。崇尚纸页上的智慧风云,崇尚自然,饮吸乡野流水炊烟的味道,青草花香的味道,耕读的味道,让一切不再功利,不再浮躁,回归随心、随性、随意的慢生活,多好!
当我正想用感恩的心怀去回馈这散淡的慢生活时,仙乐却骤然止息,万籁无声了。这时时间已跃入深宵良夜,千人万人枕着它的安静酣然入眠了。我也停止了温书诵读的游戏,想起白日农人披着蓑笠、荷锄稼穑时的笑声,我对这个孕雨的季节充满了感激。水流花放,润物无声,万弦奏响的仙乐,简直就是一抹抹溶化农人辛酸的音韵啊!
雨是有定律的,一场长长的急雨瓢来,往往就是用半刻的停顿,连着另一场霏霏细雨的催来,并以濛濛之态代替刚才的惶急。雨如人,跑累了总要喘息一会儿吧。喘息一会儿它再去慢慢踱步。踱步的细雨从云雾深锁的凌霄中举着小拳头,嬉戏着轻砸我的瓦顶,声调如同碎银散落在玉柱上,也如同千军的徐行、万马的信步、水流的徐迂,与刚才的瀑涌惶凶,是两种不同的音域。一种是笙、管、埙、笛、筝、鼓、祝、歃、编磬、琵琶、云锣等敲出的强劲八音,一种是金、石、丝、竹、土、匏、革、木等轻咬的古乐。这种轻咬的古乐宜于夜眠,宜于深宵的梦求,宜于我这个倦于重楼的落魄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常莫来由的想起小时候家乡黄昏时,飘散在乡间的晩笛。吹笛的七叔逢上心情恶劣的时候,便将笛声弄得震天价响,呜呜咽咽的,那种淋漓尽致的情感挥洒,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呜咽的晩笛仿佛类似于白天的那场急雨,那场让我超然物外的急雨。只不过是白天的急雨没有模仿七叔脸靥上的愁眉苦脸罢了!但七叔并不是每天都愁眉苦脸的,七叔说,生活虽糟,但生活应该是快乐的音乐。所以七叔的晩笛,往往是用一种最悠扬欢畅的唱法,舒弄而出的,轻巧有如云霾的飘散,紫霞的徐来。这种悠扬欢畅的笛声,自然堪称是一种仙乐的绝唱,把我童年的生活震得象云霓一样明亮。
此刻瓦顶上的这种声调,不正是童年时乡间的七叔,在黄昏时吹弄而出的笛声吗?很悠扬、很催眠、也很令人忘愁的快乐笛声吗?
我凝神谛听着这种笛声,不禁将书一掉,就枕着万千仙乐,酣然入梦了!
听雨散文5:雨夜,听雨
文/悦芳
一阵寒意袭来,打了个冷颤,忽惊觉,又一个秋天来临了。
几场雨,将秋的气息渲染的淋漓尽致。渐渐深去的夜里,空气中透着一股清新而凛冽的薄凉,一如淡淡的思绪,去了又来。橱窗上大大的玻璃在流泪,顺着弯弯曲曲的轨迹不经意间滑落。秋水无言,心如它一般的单纯与清浅。
蜷缩在沙发的一隅,一个人漠然着,感受着生命以静态的方式存在。风轻轻的吹过树梢,倾听雨夜的呢喃。也许,观雨是一种欣赏,一种领悟,那么听雨便是一种情绪,一种意象了。下雨的声音是大自然里最美妙的声音,闭上眼睛细细的品味,似乎有喜悦和舒畅,似乎有哀伤和苦闷,似乎有憧憬和惆怅。
秋天,是属于一个人的季节。有时候,不知道心会把自己流放到哪里,我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寻找熟悉的足迹。以一种恬淡的凝视,以一种悠然的心情,痴痴的寻觅那曾经一个个早已脱落的梦。经受过生活的风风雨雨,懂得了很多时候无力与命运抗衡,一些因为在期望中失落的伤痛,只能默默承受。起起落落之后,明白了很多时候无法在无奈的悲哀中躲避。生活让我学会了淡看名利,淡看云烟,不浮不燥,宠辱不惊。在淡然的心境中,唯一看重的是真情。即使为情所伤,也会笑着擦干眼泪,心里的缺口,终究会被填满。
我可以不动声色地面对你,我可以直言不讳,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止我心里的触摸,穿过你的凝望,我的身影在无边无际。我无法和你交集,只能是这样的若即若离,就像我们不能把秋天穿越,秋天也不能把岁月代替。或者,我们根本不在同一个载体,就像飞鸟和鱼,得一瞬之恋,却留万古伤悲。
于是,我放弃了整个世界的温暖,躲闪着一种风情,最后躲闪成城市之外的一抹风景。郊外的秋天会更加缠绵,我心想着,如是对你说。或许入眼是满目萧条,但我还是选择了缠绵这个词,用平和的心态去看,遍地疮痍也同样具有生命力,何况,我会看到枯萎的美,我能听见叶柄离开枝干的声音,轰然,且惨烈。秋天的落叶,是燃烧过的爱情, 虽然凋零,但那最后的余韵,不仅仅是凄凉,还有回忆,还有一种理智地放手。一片树叶以未尽枯黄的面容,匍匐的姿势,悲哀地完成了流浪的旅途。我伫足而立,内心并不凄然,接受过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自然能遥望这轮回里的安然。
在诗人的眼里,雨是圣洁的象征,美丽的使者;是命运的哀叹,别离的怨曲。从雨的灵性中诗人定会找回自己的童年,找回心中的梦想,找回创作的灵感。可是,我不是诗人。我终究也成不了诗人。
我只能一个人这样静静地聆听雨的旋律,默想过去的美好或忧伤。内心语言的苍白令我无法梳理成文字敲打成篇,任思想的潮水自由泛滥。
当阿桑的《叶子》飘到耳畔,静默的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一种声音。空旷的田野里,一张忧伤的脸庞,守望。那是一种没有震撼的震撼,一种没有感动的感动。
秋天,是属于阿桑的。那个静静地歌唱,并不美丽却深深烙印在我心底的女子。
叶子,是不会飞的翅膀。
多少无奈,多少寂寞,多少忧伤,或许是声音文字所无法表达的,而阿桑却用心,用感情传达了出来。不再是歌手与听众,而是一个人。一个人内心与内心的交流。就像秋天是属于一个人的,阿桑也是属于一个人的。让,压抑的泪流下来; 让,枯死的心燃起来; 让,我一个人听着阿桑,尽情悲伤地走完这个季节。
风雨的夜里,我把自己蜕变成一只灰色的蝴蝶,绻在你的梦里,绻在你的心里,绻在雨未停的泪里。往事就着雨点起落,我听见黎明的声音悄然而至,清早的万物一切归于平静,露珠在干净地诉说着自己的纯洁。
至此,敲击键盘的手有些微微轻颤。
淡淡的思绪和着雨声一起弥散在了湿湿的空气里,淡淡地飘去,还有我的灵魂。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听雨散文6:秋日听雨
文/朱凌
躺在床上,忽听窗外下雨了,“滴答,滴答。”听起来甚是悦耳。此时的我不禁坐起,倚床而靠,拿起了枕边的那本宋词读了起来。在这样一个秋日的早晨,休假在家的,我,难得有时间听一场秋雨,更难得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雨,一直下着,这雨让我不禁忆起读书时,曾与几个好友一起在雨中漫步的情形。那时也是一年的秋季,那年的雨,似乎特别多,隔三差五就有一场雨。对于雨,自小我就喜欢,看着雨水落在大地上,飘落在花草上,落在地上激起那一朵朵的水花,就让人欣喜不已。
那时的我们,对于未来,都是那样的好奇。想着今后自己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想着自己今后将会与谁牵手一生?对于情窦初开的我们,这样的想法,不仅一次地出现在脑海中,此时想想,心里竟隐隐地有些伤感。
是的,在这样一个下着雨的秋日,我是有些伤感。年少时的理想,在若干年后,终没能实现。当时的我,希望成为一名流浪者,能够游遍山水间,每经过一个城市,停留一段日子,工作一段日子,等待下一次的启程。
我没能做到自己想要做的,此时的我,安心在属于自己的这座城市中打拼。年少时的那份远大的理想,早已随着现实的无奈而被磨得消失殆尽。虽然内心会有着些许的失落,但已到中年的我,懂得生活就该如此,年少时的激情,最终都要归于平淡。
雨,开始下得有些大了,起身下床,推开窗,看着外面的一切。雨雾中,我看到行人都是匆忙前行。再看阳台上的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格外的艳丽。这秋日的雨,不同于任何一个季节的雨,一场秋雨一番凉,秋天下一场雨,便离冬天更近了。
在秋天听雨,让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首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时的那场雨,而今的这场雨,让我体味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如今的我,已近四十,经历了尘世间的种种世事,我似乎对一切都看得淡然了。不再象年少时那样,对于某件事情过于纠结了。
若干年后,当秋雨再度下时,我的心境,注定与此时又有不同。年年秋雨,年年人不同,珍惜此时的一切,善待每一季的花开花落,只因走过的季节,终将永久地远离于我们,再也不复重来。
听雨散文7:童年记忆 之 听雨
文/讲述
喜欢雨,准确的说是喜欢听雨水顺着瓦屋房檐淅淅沥地落在地面的声音,说不上来这种喜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是会在恍惚间被这种声音带回到过去,一段有着 开心的、难过的、充满怀念的过去。竟喜欢沉浸在那种悠远的情思中,安静地呆在里面,仿佛所有的彷徨和迷茫都能在这里得到治愈一般,而当每次回过神来或被唤醒总有些失落甚至有些难过。
不记得上饶的雨季有多长,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懵懂少年时期哪里会懂得这些,只记得上饶的雨一下起来没完没了,有灵山的庇佑,雨季里倒是没有什么风。雨经常是赶在天快黑的时候来,夜半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兄弟三人睡在一栋沿街的老式瓦屋的阁楼里,靠着窗是一个大通铺,像极了现在的榻榻米,足够睡下5个人。一楼的前半部分是店,后半部分是仓库和居室,足有200多平的,但是在当时还是孩子的我们的眼里只有这个阁楼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天地。下雨天,雨水叮叮咚咚地顺着屋檐落在地上,雨点啪啪地打在木头边框的玻璃窗上,三兄弟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地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小学听到中学,直到各自长大后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现在每每经过这里“马家弄”总是会不由驻足,站在相同方位,静静地远看着20余年前曾今在这里生活着的一家人、忙忙碌碌地过着再简单不过的生活的一家人,到了饭点一家人围坐在店里吃饭时,听父母说着他们在横峰生活的往事和那个时代的艰苦、听着他们小时候兄弟姐妹之间的那些趣事、听着关于伯伯叔叔在外是如何奋斗的经历的励志故事、听着各种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我们毫不感兴趣的生意上的事情,感受着儿时和睦的邻里生活的温情和一个充满了童年欢声笑语的小阁楼的温馨…的存在。
离开时总是会不舍地多再看几眼,还是希望能找到这个承载着满满回忆,收纳着、记载着小时候一家人快乐时光的场景的原貌,哪怕只剩下一点点或者看到一两张熟悉的面孔也好,即便知道整个街道的原貌已然不复存在,无奈也只能再次把她好好地打包起来放回自己的回忆里。不禁感叹时间虽然可以带走我们的年龄、可以带走这里的样貌,但却带不走我们曾在这里留下的美好的回忆。时间更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会使人淡忘一些东西,但有时又会使人铭记一些东西,时间虽不停的流逝,但有些东西反而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的记忆深处。几年前一位年长的朋友跟说过的这么一句话:“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会留下属于那个人生阶段很多美好的回忆和温情”,其中的哲理现在算是有了一些了悟。
环境的“变化”带给我们到底是喜还是忧伤,可能永远没有准确的答案,对于每个人来说答案都不一样。“瓦屋下听雨”带来的这种美可能是住在钢筋水泥高楼里的人体味不到的,因为雨只有打在瓦片才会发出那种接近自然的旋律和声韵。
听雨总能给我带来一份宁静,带着这份思绪回到我最熟悉的、最亲切的地方,在现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一处只属于自己的静谧、祥和。
喜欢瓦屋听雨
喜欢听雨。
喜欢雨!
何君 上饶
听雨散文8:听雨
文/鸿拂
听雨也是一种享受,就像有人把淋雨当作一种洗礼一样。雨声的繁复,不是一曲交响乐,一场音乐会所能媲美的。
江南的雨泻在嫩黄的柳丝上,泻在碧绿的荷叶上,泻在如火的枫叶上,泻在褐色的树皮上,仿佛拂晓的一场梦,一点一滴都像是在编织一件虚无缥缈的轻纱,又好像在苦心酝酿着什么。终于,她在沉默中爆发,一发而不止,用力地敲击在青瓦上,敲击在荔枝树上,敲击在泥土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愤怒好像要击穿一切一样。于是,瓦上的当当声,瓦沟里的哗哗声,荔枝树上的簌簌声,雨点落地的嗒嗒声,树木在暴雨中的摇曳声,雨中奋力蹬车的吱吱声,车辆溅起水花的嚓嚓声,小孩在雨中的哭喊声,还有雷鸣的霹雳声。江南的雨是善变的,当它沉寂时如轻拂的柳丝,如亭亭玉立的荷花,如染满血泪的枫叶,如孤老终身的松树,可是当它一旦爆发,一切仿佛如秋风扫芥草般,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滑坡很常见,塌方也简单。雨,于江南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下几天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喜欢把江南的雨说成是外柔内刚的思妇。对丈夫万般思念,极尽柔情,所以她常常以轻柔示人,然而她也会幽怨,偶尔也会发脾气,让流浪的你为她梦萦魂牵。
江南的雨是我所衷情的,我更喜欢雨中的山。不管淅淅沥沥还是倾盆而倒,整个一片的雨就像窗上浅色的帘子,掩映着绿树青山,青山上升起雾气,雾气连接着地与天,整个混沌一片,朦胧得有些不真实。猛然间,你知道山还是山,雨还是雨。
对于雨,我是说有不完的喜欢的。或是亮得晶莹,或是裹夹着沸腾,或是腻得说不清,道不明,总之就像一杆难解的斯诺克。
雨是美妙的,尤其是春雨。轻轻地飘,轻轻地落,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浸润了一切,扫走了一冬的阴霾。滴在泥土上,只把那些干燥凝聚,却又不制造云泞,伴着淡淡的花香,传递给你春天的气息。乍暖还寒的时节,只想在这细雨里静静睡去,做一个似有似无的梦。晨起,小草上星星点点,翠色欲滴,不一会儿太阳露出了脸,照在草地上,绿得耀眼,绿得发亮,让你看到骨子里,一切变得近乎不再真切,却又安详地躺在你面前。夏雨通常是狂暴的,伴着轰鸣的雷声,带着对俗世浮尘的不满倾盆而下。于是,我看到倒下的大树,看到吊着半边天的房屋,看到往日清澈此刻浑浊不堪的河流,看到过去绿树掩映此刻狼藉不堪的山川,看到那天欢快嬉戏此刻痛哭流涕的孩子,一些白色与黑色交织的东西在闪现,摇曳着震撼。我开始怀疑我们手里的本钱,是不是足以改变,足以交换。那些个雷霆万钧的夜晚,我常常失眠,雷声使我震颤,就在这震颤中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在不断滋生演变。我不去想,闭了眼,唯有混沌迷茫一片。是呀,秋风秋雨愁煞人。就在那个落雁回归,果实累累,桂花飘香的季节,“晓来谁染霜林醉”?“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思恋?一滴秋雨落在手心,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在轻音乐《雨的印记》中沉醉迷失,静静睡去。可是雨的多变,繁复,潇洒自如,不拘一格却哪是一支曲子所能承载,所能媲美的。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明明白白感知到自己的呼吸。
听雨散文9:听雨
文/戚思翠
无论春夏秋冬,雨,都是大地上流动的血脉,滋润哺育着万物生灵。
雨,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于天地间挥毫泼墨,镌刻诗行;雨,似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在天地间随意弹奏着流动的弦律。
雨,淳朴静籁而无拘无束。聆听雨声,令人心醉。
春天的细雨,天真、浪漫、温柔。既像稚嫩孩童无邪、纯真、质朴的嬉闹,又似大自然母亲温润的甘乳,滋润、抚慰、复苏着大地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春雨,有花开的声音,有甜蜜的希望。一如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温文尔雅,含情脉脉,轻盈洒脱,丝丝缕缕、洋洋洒洒,入心润肺,无限美好。置身于春雨中静听,心情就会与春天一起放飞!
夏天的雷雨,浮躁、狂妄、粗暴。既像性急、火暴、野蛮者的呵斥,又似战争年代征途上催促的号角,令人早作准备,抢抓机遇。这雷阵雨,来去匆匆,雨势凶猛,似黄钟大吕,将大地万物洗刷一新。雨过天晴后,“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美景,又给人一种清新、亮丽、祥和、温湿的快乐感。夏天还有一种雨也是比较温柔的,既无狂风又没雷电,易让人产生错觉在春天,这么不紧不慢地静静地下着,仿佛就是一场天然淋浴,给忙碌劳累的人们送去温馨惬意的凉爽。
秋天的绵雨,淅淅沥沥,平和成熟,缠绵不断,意味深长。既像痴迷少女多情、惆怅、哀怨的叹息,又似失意者孤寂、迷茫、期盼的泪。深秋之雨,为累累秋实奏鸣一支美妙的丰收曲,萧瑟之凄美,亦楚楚动人。有雨就能收获希望。听雨,也有思念的惆怅,忧伤的迷茫,一场烟雨,无可奈何花随雨落去,一地落英缤纷,勾起风尘深处的浅痕,遗梦千年。
冬天的冷雨,寂寥冷峻、咄咄逼人,既像留守女子孤苦、封闭、冷漠的怨叹,又似“叛逆者”愤恨、不平的心境。如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里所言:“今年冬天特别地雨多,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地下,只是蜘蛛丝的一缕缕地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但冬天很短,春天很快会来。
想起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写过一篇《听雨,看得见世界》。他详细地描述着听雨的感觉:“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而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中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意境,则是对人生的概括。
其实,无论听哪个季节的雨声,讲究的都是一种心境:要心平气和,情致愉逸。苏轼有言:“对床贪听连宵雨”;刘长卿又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从聆听雨声中,去体味一种情愫,一种顿悟,一种超脱,一种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