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散文

请欣赏精神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精神散文1:读黄义

文/鹿志锋

诗歌是灵魂的音符,是精神的乐曲,是思想的旋律。它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灵解放、时代嬗变与信仰追求,也能表现诗人的人文情怀、价值追求与哲学思考,具有崇高的文化价值、优美的表现形式与不朽的艺术魅力。在这个灵魂飘落、精神堕落、信仰失落的时代,偶读诗人黄义的诗歌,让我又一次感受到诗人的存在、诗歌的存活与诗意的存续,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爱情、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时代、社会的思考,对生死、尊严、命运的忧虑。

作为青春期的女性诗人,诗人黄义以特有的敏感心灵、细腻情思与轻柔语句,写四季风光,写天空海洋,写花草树木,写风花雪月,写爱梦情幻,写乡情城景,表达了诗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爱情、青春与梦想、生活与人情的美学审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命运的哲学思考。在《白玉兰》一诗中,诗人从自然生命的花开花落,抽象出人类生命的精神境界;在《不是》一诗中,诗人写出了爱情纯粹的战栗、坚贞的胆怯与去留的忧惧;在《永远的故乡》一诗中,诗人抽身红尘回归故乡,表达了生命叶落归根的哲学认同。从春花初绽到秋实飘香,在生命四季美丽而忧伤的过程中,诗人为花朵而惋惜,为生命而悲叹,为爱情而吟唱,为命运而忧思,为大海而祝福,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景一象,都在诗人的笔下从意义经意象至意境,化作优美的诗句,读来犹如灵魂之手击打生命的琴弦,弹奏出诗意的音乐。

诗人深受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人北岛、顾城、舒婷们的影响,在《陨落的诗魂》一文中,她说:“中国当代,有几颗亮星,闪烁耀眼的光芒,照亮黑夜的宁静,陨落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吃惊、遗憾、伤心、回眸……”她对诗人蝌蚪、顾城、海子、戈麦、乐冰的生命悲剧寄予深切的同情与关注,让我看到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挣扎,也许包括对神圣爱情的怀疑。她说:“诗人们一个一个走了,让人怀念,让人深思,他们美丽的诗篇让读者涌起莫大的感动之后却拯救不了自己,这是诗歌的悲剧所在。”

哲人与诗人二者,哲人的使命是寻找回归故乡的路,诗人的使命是沿着路回归故乡,前者是理性思考,后者是情性体验,其实二者具有相同的灵魂诉求,最终殊途同归,都是在超越时代、世俗、社会,走向了生命的精神家园。但对于诗人来说,只有具备了哲人的理智,才能成为伟大的诗人,诗人不仅需要个人的生命激情、审美体验与价值追求,还更需要人类的博大胸怀、生活理智与信仰精神,唯其如此,诗人才不至于陷于狭隘的生命沟谷、自私的爱情闺阁与极端的精神绝地,这也许就是诗人黄义给我们的最深刻的理性启示。

诗歌是灵魂的音乐,真正的诗人应该超越历史、个人、时代的精神悲剧,举起诗歌的旗帜坚守在精神的高地,完成自我的精神救赎与拯救人类精神的使命。恰在这个令人充满期待的春天,读诗人黄义的诗歌,让人重感生命激情与文学精神,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精神散文2:春节是中国精神

文/张宏宇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很简单世俗的一句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春节就是回家,就是要和家人团圆,从漫漫风雪夜归路,到春运滚滚人流潮,春节成了一种独有的中国精神。

这种中国精神年年传递,成为了我们幸福的定义,成了生活的一种满足。漂泊再远,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将不再孤独,有了这种中国精神,我们便有了一种信仰,一种方向,一种动力。春节不只是唤起对亲人、对家庭的感情,更唤起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春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民的自然观、伦理观、审美观。

春节是亲人的聚会,而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则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中国人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节日,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它表达出一种精神:团圆、温馨、和谐、快乐。

春节是国人的魂,有了春节,就有了一个归属,就有了精神上的栖息。春节让我们可以从容地呼吸,幸福地欢笑。春节嵌入我们的生活,浸泡着我们的情感,春节,就是在追求精神的丰美。一味地追求物质的丰盛,便会丢失人情味,没有了亲情的纽带,就会让节日变得枯燥无味。只有让心灵追寻那种喜庆、祥和、向上的氛围和文化,我们的春节才能过得有精神,有滋味。

人在他乡,国人更重视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太多的乡情和眷念。春节饱含着中国人的一往情深,无论是依依难舍的惜别,还是款款深情的期盼,春节都滋长我们的亲情人情、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春节就是团圆、相聚、天伦之乐,春节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根。

春节是中国精神。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让我们回家。

精神散文3:永不枯竭的精神给养

文/吕奎元

《平凡的世界》这部鸿篇巨着我读过三遍,不同时期阅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力作,具有穿越时空的超强生命力,是八十年代以来最具人气的一部作品,其史诗般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部古典名着,敢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媲美。这是我国着名作家路遥给世人奉献的精神食粮,影响了几代人,还将继续影响下去。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部,100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向全国的观众进行连播,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们身临其境,对主人公的命运纠结个没完。这部书感动了读者,震惊了文坛,感到了中国,1988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多家出版社一版再版。多年来,一直是各地新华书店的畅销书之一。

路遥为写这部书,度过6年囚徒式的岁月,昼伏夜出,终因积劳成疾,1992年11月,年仅42岁的路遥永远地离开他无限眷恋的世界,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巨星陨落了,令人扼腕痛惜!他短暂的一生在文学上收获了累累硕果,但为之付出了健康和婚姻的昂贵代价。他英年早逝,固然与遗传基因有关,但毋庸置疑,他长期熬夜伏案超负荷写作,挑战人体极限,是过早离世的罪魁祸首。而更为残酷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收到法院的离婚判决书。

路遥无愧于文学巨匠这个称号,他是事业上孤独的求索者,高处不胜寒,他为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不是圣人,他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事业和家庭却不能兼得,事业成功,婚姻失败。他期望的完美人生难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但路遥给读者,给人类奉献的精神给养是无穷的,也是无价的。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独树一帜,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之前,他发表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分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中国文坛产生巨大反响。《人生》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上演后震撼全国。电影《人生》荣获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随后,《人生》被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在多家电视台热播。中篇小说《人生》的主人公高家林的命运及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令人荡气回肠。许多读者读一遍《人生》巨着流一回眼泪,看一次《人生》电影和电视剧,走不出来,睁眼闭眼是主人公的身影,憎恨高明楼、马占胜那类玩弄权术、见风使舵的权贵,同情和怜悯美丽善良的村姑刘巧珍,对喜新厌旧的高加林爱恨交加、难以释怀。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无论是不同版本的书籍,还是影视剧,是亿万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好作品,受到读者、观众的热捧,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共鸣。《平凡的世界》是继《人生》之后取得的又一辉煌成就,奠定了路遥在文坛的地位。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第一届到2008年的第七届,获此殊荣的长篇小说共31部,是从几万部长篇小说中遴选出来的精品之作,代表了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但其中影响力最大、读者热捧时间最长、拥有读者最多,发行量最大、备受读者青睐的唯有《平凡的世界》。一部作品的价值的高低,不凭专家一家之言,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所占比重应该超过60%。大多数读者喜欢的作品就是有顽强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如果路遥活着,他完全有资格争夺诺贝尔文学大奖。虽然永远不可能获得这个奖项──诺奖委员会规定:已故的作家,其作品不得参加此奖评选。路遥在世时没机会获得这个大奖,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但《平凡的世界》永远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近些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文、德文等多国文字,成为全世界读者最喜爱的长篇小说之一。路遥的作品是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和影响力不受时间、国籍、地域的限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永远绽放着时代的光芒。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雷达认为,《平凡的世界》是把历史进程命运化,人物历史化。我同意这一观点。这部小说描写的是,1975到1985的10年间发生在陕北的故事,社会背景十分广阔,正是国家波浪壮阔的历史交替时期。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二人为轴心,以新的视角观察和反映变革中的城乡现实生活为主线,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路遥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能够震撼人心,在于他对中国城乡普通人生活的了解,在于他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同情弱势群体,赞美劳动者,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孙少平的经历与路遥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十分相似,更接近路遥的人生追求,他俩都有强烈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欲望。他对中国大环境下的学校、农村、城市、煤矿及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恰到好处,展现了路遥超强驾驭大部头、大气势作品的能力。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农民生活和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少,像《白鹿原》《缱倦与绝决》等都称得上是力作,但从小说的布局、人物的刻画和艺术的角度去比较,《平凡的世界》远超于之前和之后中国产生的任何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今天的年轻人仍有启迪。

这部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在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里,让人们值得记住一些带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事情。

一部伟大的作品,是能够帮助人类摆脱精神困境的精神滋养。《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在贫穷与追求、奋斗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尤其是对孙少安和孙少平外在的贫穷和内心的高傲的塑造,非常丰满。从孙少安、孙少平、郝红梅、顾养民、田晓霞、田润叶、金波、田福堂、金秀、秀莲等众多人物,他们在生活中都遇到各种困难和痛苦,时间没停下脚步,他们向命运抗争,在贫穷中追求理想和幸福,虽然有点苦涩,命运对他们不公,但毕竟他们最终像一只小船,停靠在属于他们的港湾。书中最感动人的,是孙氏兄弟不甘屈服于命运,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2007年11月,位于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开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面积180平方米,设4个展厅。展厅里陈列着路遥生前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评论、及部分书信、手稿、生活用品和各种版本的文集、路遥作品研究文集等。文学馆开馆7年来,接待了数百万中外学者、游客、路遥的粉丝。

路遥以人格和作品的无限魅力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精神散文4:工匠精神

文/魏咏柏

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播出后,好评如潮。这个节目也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工匠在生产实践中凝聚形成的务实严谨、专注专一的可贵品质。纵观广阔世界,不乏“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瑞士钟表举世闻名。简单归纳,瑞士表匠们做到了三点:其一,拒绝转型,专注升级。多年来,瑞士钟表工厂执着于机械表的功能升级创新,开发出诸多极其复杂的工艺,譬如升级版的陀飞轮、卡罗素、万年历、月相、两地时,甚至还有中华年历表;其二,在珐琅工艺、深潜防水、金属表面处理等方面,瑞士人利用当代最先进的新材料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据说在机芯工厂里,陈列着当地工匠自主研发而成的超过10万架模具,这在无形中构成了一道长长的“技术护城河”,让其他国家的钟表工厂望尘莫及;其三,瑞士机械表的精密度特别高,在宝珀公司,有一款名为“1735”的机械表,内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位顶级表匠全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只。瑞士钟表告诉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曾经,工匠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精神散文5:物质女人

文/赵攀强

物质是相对于精神而言的。

所谓物质女人,就是只追求物质享受,而没有精神寄托的女人。

这种女人,看似风韵,实则无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能说的就是这种女人。

不难识别,只要看看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就可判断她是一种什么样的女人。

物质女人,顾名思义,凡是物质的东西她就喜欢。比如名牌衣服、高档化妆品、高贵金银首饰、名表、名车、豪华别墅等等,她都会喜欢的要命。

物质往往与金钱相联系,喜欢物质,就会特别喜欢金钱,张口闭口谈钱,朝思暮想为钱,想钱日夜失眠,久日久之,精神空虚,成为金钱的奴隶。

这种女人,是地地道道的拜金主义,虚荣心控制了她的整个身心,她只会对物质和金钱感兴趣,对于其他事情则毫无兴趣,就连工作也觉得没有意义。她心中想的除了金钱,还是金钱。在她心目中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了钱就拥有了世界。

这种女人,花钱无度,永远也不知道满足,有了小钱想大钱,有了小房想大房,有了小车想名车,有了银山想金山,就是把整个物质世界都给她,也无法填平她那欲望的沟壑。

看似生活得潇洒,穿金戴银,花枝招展,招摇过市,其实她生活的并不如意,日日心烦,月月苦恼,总认为别人欠她很多,社会欠她很多,心中除了抱怨,还是抱怨,心情浮躁,距离幸福越来越远。

物质女人最缺的是精神,可是她却最讨厌精神上的东西。让其追求事业,她会说事业不值钱,干好干坏一个样。让其读书学习,她会说读书不挣钱,看见文字就头痛。让其培养兴趣,她会说兴趣不来钱,她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浮躁的社会,畸形的消费,糊涂的教育,市场的误导,造就了物质女人,这是时代的悲哀,人性的悲哀,更是物质女人自身的悲哀。

对于人类,物质与精神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只有物质没有精神,人类就不会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只有精神没有物质,人类就会进入贫穷落后的冰窟。

对于女人,追求物质无可非议,但要懂得精神追求同样重要,如果顾此失彼,将会沦为精神的乞丐,不仅危害自己,还会影响未来。

精神散文6:是诗人自己的精神写照

文/罗光科

《对生命的赞美》首先是诗人自己的精神写照,诗人先后迈过了“耳顺之年”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两个大的年龄阶段。但是他的旺盛的生命活力,他奔走在从青藏高原到乌蒙山区的华夏大地,以至多次出访欧亚大陆和南美北美的匆匆身影,以及他源源涌出的诗歌新作《对生命的赞美》,就是一首让生命腾飞翅膀的抒情之作,却令我想到孔子的另一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是的,诗歌永远和青春、蓬勃的生命是同义词,是强健而活跃的体魄和精神状态的一种投射、一种倾泻。

《对生命的赞美》是现代的,但没有为时尚所左右,真诚是这首诗的重要品质,情动于衷,每一行诗句,都是情感和思绪的自然流露。诗歌是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颂场和人们对自然事物悲悯情怀的感知与认同,是美好心灵的倾诉与表白,是作用于对故乡与异乡、天空与大地、时空流转所产生的审美过程的真实纪录。真情的诗歌由于它的受众面广和亲和能力强而拒绝速朽。

从《对生命的赞美》这首诗来看,读者既看不出诗人刻意、做作的技巧,也看不到伪饰的情感和游离于诗情之外的“深刻”。《对生命的赞美》是从对复杂生活的深切感知中、对生命艰辛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的。和诸多单纯写生命意识而时时流于卑琐、欲念化的“新潮”之作不同,诗人的生命体验不以孤零零的纯自然化的主体为价值取向,而是以丰厚的社会底蕴,以让人可触摸得到的文化心理为依托、为背景,来反衬生命自身的孤立无援状态,让读者时刻感受到个体生命背后的紧邻历史感、时代感所赋予的沉重和悠远。那是个体生命意识强烈的生命在不自觉的、近乎盲目的命运之神的挤压下的万端感慨的悲哀。

喜欢一首诗有很多理由,比如我对诗人的《对生命的赞美》产生好感,主要是感动,阅读这首诗,不自觉就迷失在其中。它在急促或缓慢的呼吸间成为了你,成为了你的。《对生命的赞美》确实是感人的,这样的诗歌应该是道出了大众的普遍经验,能让大众获得精神的相通与情感的共鸣,就如一颗星星悬挂在夜空,能够用微光给望星人以瞬间的感动。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诗人的心里流出来的。

越过灵魂的肉体

在生命终结的地方,由于爱

我看见了生命的开始

精神散文7:落叶的精神

文/何处放

人们喜爱春天的鲜花,因为它是美好环境的点缀者,是繁荣的象征;人们喜欢夏天的绿树,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华服,是生命的颂歌。鲜花、绿树,它们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让世间充满温馨和希望。而秋天的落叶却很少为人喜爱,人们总习惯把它作为衰老乃至死亡的象征。

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走来了。秋风瑟瑟,秋雨潇潇。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在空中翻飞着,最后落在地上,沉入泥土中。因此,落叶总不免要勾起人们的悲愁之感、伤逝之恨。然而,世间的枯荣盛衰,本不足怪。倘若你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漫步于苍茫的林海之中,你一定会为林区的烂漫秋光而惊叹,那金黄色、土黄色、橘黄色的各种秋叶不正是交织成的一支充实的秋歌吗?它,没有一点悲凉的情调。

曾经在枝叶婆娑的树林中漫步,以躲避炎炎烈日的暴晒;亦曾在开满鲜花的季节里低吟着“小城无处不飞花”。今天,我在路边的林阴道上漫步,看到了飘落的秋叶,捧起一片飞到地上的落叶,看那浓绿的色彩还没有褪尽的叶脉,深思着秋叶沧桑而平静的一生:那满树的绿色、花香和果实,曾是秋叶生存的意义。树上的秋叶,曾使花更迷人,果更醉人。而今秋叶回归大地,化作肥料,来年的树上定会有它的踪迹。虽然生命的浓郁走了,但生命的祝福却是不会消失的!在这飒飒的秋风中,秋叶如彩蝶般纷飞、欢舞,它是在祝福着参天大树又长一岁,生命之树长绿,这是它坚定的信念。

我赞美落叶。落叶没有缠绵之情,默默无声地落在大地上,它牺牲自己,孕育着来年的柳绿花红。在今天的生活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有着落叶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可亲的父母、可敬的老师,还有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人物……就像落叶把太阳的光和热赋予了树的枝干,赋予了烟波浩淼般的森林一样,把全部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奉献给了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的事业。

我赞美落叶。落叶没有鲜花的美丽,没有绿树的清馨。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一层层的落在树根上,年深日久,至尺余厚,变为腐殖质,继续给大地以营养。就像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们,他们虽然离去了,但他们闪光的精神却永存人间,继续鼓舞着人们去努力工作,多做贡献。这也正是落叶那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给人以启发鼓舞的精神体现。

深秋已过,冬雨即来,万物萧瑟,落叶在冷风中盘旋飘舞,忍受着离别的悲伤告诉我们什么是使命的力量……绿树装点青山,落叶滋润大地。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具备落叶的这种精神――做一片浓绿的落叶,一片生长过、奋斗过、奉献过的落叶!做一片洒脱的落叶,潇洒地走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我们做一片无私的落叶吧,因为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精神散文8:如松之盛

文/张智

真正从精神意义上认识松树,是从鲁迅先生的题为《如松之盛》开始的,此画是先生为《天觉报》创刊亲自设计的封面图案。先生以入木三分的笔法,刻画了一棵普通松树的威仪和雄迈。

鲁迅不是专业画师,画技却自成风格。尤其画题中那个“盛”字,最能揭示松树的本质。作为常见物种,松树被许多人讴歌赞美,但以“盛”入题,鲁迅当为第一人。自古以来,人们总爱用“旺盛”“兴盛”等词语形容生物的生机、生气,然而,能够真正长盛不衰的生物少之又少,它们要么挣扎于一年一次枯荣,要么攀附于其他生物苟且偷生,怎比得松树之盛,盛在结实,盛在清新,盛在虬劲。那是一种由里到外、自上而下、一丝不苟的旺盛,是一种不断生长、洗尽铅华的绿色,更是一种静穆而伟岸、坚韧而达观的谦逊和朴实。

如果不是实用,许多实物都包蕴着灵性,都完全可以从形而上的角度诉说,譬如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荷花,发掘其灵性,衡量人们精神抵达的深度。我以为松树的灵性,就完全体现在那个“盛”字上。松树之盛在于源,松树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峭壁上,悬崖顶,岩缝间,坑坑洼洼的碎石块中,还是那些说不清来历和名字的山峰上,都可见松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地生长。正如陶铸描述的:“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支撑,松树才永远焕发着勃勃生机。同时松树之盛在于本,在于坚定扎根山野的精神,人们敬爱松树的根本原因,并非它的实用性,而是它无所畏惧的情怀,正是得益于这种情怀,松树才得以蔑视困难,傲立群峰之巅。松树还有盛之魂,不断更新的自觉性,从生物学特性来看,松树的新陈代谢,是靠缩小蒸腾面积来适应干旱环境,所以,松树的叶子呈针状。随着生长进行,松针的生长和衰老是不间断的,不等前面的衰老脱落,后面的松针已经长出来了,这样,看上去松树永远都是绿的,多么神奇的生长特性,这是属于松树才有的大智慧。正是这一优势,成全了松树的永续发展。地球上一切物种的进化,难道不是这种自觉创新的结果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