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文章

请欣赏怀旧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怀旧的文章1:传统,不是怀旧

文/二姑娘良晨

进入腊月,仿佛依稀就透出了那温馨、喜庆、熟悉、醉人的味。在人们脚步匆匆里,依稀仿佛如晨雾一般氤氲着整个大街小巷的年味就扑面而来。

腊月之味,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永恒的记忆,或许只是一块米糕的记忆,或许只是一件衣服的向往,或许只是几颗糖的香味,但这些味道每到腊月就会回忆起来。

记得小时候,只要进入腊月,对过年就有一种特别的向往和希翼。大人们忙里忙外闯年关,虽然生活艰苦,过年之际,家里老老少少都要添置一件新衣服。因此,腊月里,父母就想方设法卖一些土货,攒钱买布,然后请裁缝师傅来家里做。每当听见答答的缝纫机声音就亲切无比。现在呢,进入腊月,商场,专卖店广告就铺天盖地的,再加上网购,想买什么衣服既方便又容易。因此,想起少时的腊月就回味无穷。

进入腊月,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在我们江南,祖祖辈辈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如今,虽然传统年味在日渐淡化,但腌制腊味和吃腊味的习俗,还在延续。各式腊肉制品在过年的餐桌上,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今年的腊味,我特意去乡下买猪肉来腌制。乡下养的猪肉结实,腌制出来的腊味,吃起来特别香。尽管大家对腊肉的看法不见得都一样,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腊味香飘飘,诱惑难抵挡。

对于年,历代文人墨客都留有佳作以示后人。那些名诗佳句,无不彰显出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的年一直源远流长。

现在,不少朋友抱怨说体味不到什么年味。因为,居住在钢筋水泥建筑的城里,过年随意串门是万不可能的,即使串门也得看对象甚至前思后想,或者要备好礼物。去街上,除了都市的霓虹闪烁、少数单位门前的灯笼春联、偶尔的听见鞭炮声声,能够让你真正感觉年味的东西确实不多,与狂欢夜、圣诞节相比是感觉冷清了许多。

可是,年味在我看来,还是非常浓厚的。年三十,一家人回老家,与年事已高的公公婆婆过年,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老家,传统的过年习俗保存依旧,除了家家户户贴春联以外,烟花爆竹燃放也越来越多,从年三十到元宵节可以不间断地放着,响彻在小溪两岸的爆竹声给年味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最近几年,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过年,回归传统日成趋势,因为,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在这个世代相传千古不易的过年习俗传承里,承载着合家团圆共享天伦的人文情怀,也有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民族精神。这些习俗它是任何方式也不可阻挡地就这样一年一度代代相传,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温馨醉人的味道!

这些味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酿出不同的感受。对我而言,少时的味啊,是一种在父母的疼爱下童心未泯不谙世事简单无忧的新奇与快乐。长大后的味却浸透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印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年味在我看来,不仅没有淡化,而且更浓了。

怀旧的文章2:微风吹鬓总怀旧

文/察哈尔小草

温柔的阳光,和煦的微风,天地之间就像张合的双唇,轻轻一动,便吹皱了一池碧水,也吹乱了我的双鬓。

傍晚的温润,深邃的星空,一颗流星从头顶划过,闪烁的影子,留下千年的梦幻,打破了你我的思绪,便走向了另一种境界。

圆润的月色,斑斓的窗棂,孤独的依一把轮椅,摇动着瓢泼的灵魂,飞向遥远的天空,任你的充满无限的遐想。但,总会附于你的身体,回到喧闹的红尘。

晶莹的露珠,喧闹的清晨,漫步在乡野田埂,任你视野远望,看到的永远是美好的景致,别致的人生。

无论你怎么样调节你的心情,可在点点滴滴、影影绰绰中,童年的趣事,青年的幻想,无时不在你脑海里翻动。

无论你怎么样规划未来,可在凄凄迷迷、朦朦胧胧中,思念的情怀,牵挂的心灵,无时不在你的眉宇间晃动。

过去,就像影子,牵动着你的思绪与灵魂。

坐在树影下,你会想起当年这些大树是如何在戈壁滩上顽强的成活。走在街道旁,你会想起,先辈是如何把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躺在被窝里,你会想起,妻子(丈夫)远行了很久,留下孤独的你总会回忆起在一起的温存。看到泪眼迷离的,双手挥动,总会想起亲人们离别的情景。拿起孩子小时候的小花裤,你总是会想起,孩子稚嫩的双唇呼喊第一声"妈妈,或爸爸"的情景,也许你还想起小时候自己穿的补丁裤……

独坐楼台,夜葬阳光,一场场尘时旧梦,刻录下岁月的记忆,也储存了怀旧永恒。

尘世间每一次记忆,无论你是经意,还是不经意的,总是像汩汩流淌的泉水,时常在你脑海中涌动。

生活中每一次颤动,总是魂牵梦萦。

工作中每一次成就,总是释怀振奋。

怀旧,似残花滴落,又似春风再生。

怀旧的文章3:故乡的小河

文/黄玉才

人到中年,最易怀旧,缕缕乡愁,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记忆的天空飘飞。

故乡的小河,流走了贫穷和叹息。沉淀在记忆河床的童年往事,如镜月般明净,拷贝在岁月深处的底片上,发黄的记忆,抹不去岁月的痕迹。故乡的小河,流淌着泥土的芳香,散发着故乡的气息,飘着故乡的迷人风情,映照着故乡那轮清纯的山月,浅吟细唱着时代的新曲,走过高山,注入长江。

记得我在小学四年级时,由村小学转到乡小学读书,在斑鸠崖吊脚楼村校里,度过了3年童年读书时光。从小学第七册开始,步行到离家5公里的官田街场读书。那时家里一贫如洗,弟妹四人嗷嗷待哺。父母仅靠挣工分吃饭,每年一头过年肥猪变卖了凑学费,几年不缝新衣服,弟妹们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疤上重疤的补丁衣服,互相接替穿洗。每当在街上,见到正在裁剪衣服的裁缝铺,总要朝屋里张望,伫立良久,渴望有一件新衣服。

镜月童心。难忘10岁的我,第一次初尝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当年我第一次上街见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当时连环画很流行,一直渴望有自己的“小人书”,但家里很穷,盐巴就是卖鸡蛋换取,梦想“小人书”成为奢望。有一天,放学尚早,到乡供销社建筑工地,手工搬运砖块,力钱5厘一块,身体瘦小的我,每次搬运三、四块砖,汗流夹背搬运了100多块砖,得了5角力钱,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用体力劳动,换取的劳动成果,在供销社花1角钱买了一本连环画“小人书”,余下的钱,给弟妹们购买了花花绿绿的水果糖,摸黑一人步行5公里回到家。从此,年仅10岁的我,常常放学回家,上坡割猪草、砍柴、挑水、煮饭,替父母分担家务。那时,我身体瘦小,要站在板凳上靠着灶台替父母煮饭。每当父母披着月光回到家,见到已熟的香喷喷饭菜,疲倦的脸上露出一丝慰藉。

那时,学校的劳动课,就是发动小学生春天积肥,冬天剥桐子壳。班上后墙有一块光荣墙,看谁插的小红旗最多,就是全班劳动的“红旗手”,会得到表扬和铅笔奖品。我春天积的肥最多,当年我天亮就起床,吃了母亲热的冷饭,大步流星往学校跑,赶在其他同学前面,在放学的路上就把牛粪、扁竹根等畜粪青草肥交到班上。冬天剥桐子壳数量最多,名列前矛,成为班上得“小红旗”最多的学生,为此,我成为山寨交口称赞最勤快、爱劳动的小孩子,学校经常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扬我。

清幽幽的故乡小河官田河,从大风堡山脚流淌而出,一直注入长江,成为石柱土家族的母亲河龙河的源头之一,每年夏天,我们放学回家,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嬉戏、摸鱼,留下美丽的童真。故乡小河的鱼,有斑石子、青尾子、洋鱼,不大,几寸的小鱼常藏在石缝里,山里娃捕鱼有绝招:浅水地带,用铁锤猛击石块,鱼儿被震昏顺水流出,用撮箕舀鱼,十拿九稳。深水区的鱼儿,用化香树叶捣汁,用竹竿插入石缝,鱼食此叶而晕,舀鱼很方便。最有趣的是在浅水石板下摸鱼,双手插入鱼洞,勾住鱼头拖出,有时摸出一条水蛇,童伴们惊叫而逃。

故乡小河边有块大石头,是母亲晒粮食和洋芋片的晒坝。每年夏天,放学回家,我就跑到大石头上去,收回母亲的粮食和干果。特别是遇到雷阵雨,我跑得气喘吁吁,抢在雷雨前收回粮食。

11岁小学毕业,第一次出远门,步行50公里,翻越川鄂古道大寨坎,前往桥头区场参加升初中考试。正值盛夏,酷暑逼人,水土不合,吃坏了肚子。当天晚上住在临河的一家私人客栈,大雨倾盆,龙河河水猛涨,睡到半夜拉肚子,黑灯瞎火,起床入厕不辨方向……

暑假接到升入桥头中学初76级的入学通知书,父母为学费发愁。八月的一天,父亲决定带我前往忠县乌杨镇表叔家借点学费。

表叔姓陈,一年四季在船上当水手,在家的只有表叔娘和表妹,日子也过得清苦,见我们远道而来,不容易,表叔娘特为我们煮了一顿香喷喷的南瓜米饭。第二天,父亲带我坐木帆船,从乌杨镇下忠县县城,第一次认识滚滚长江,第一次坐船,也是第一次见大城市。

表叔家给了10元钱,50斤粮票,我们又步行两天才回到家。书学费无法凑齐,父亲决定找生产队申请,外出搞副业,到大风堡凉水井民政局正在修建的麻风院工地扛木料,靠体力每天2元的工资,还能吃饱饭。麻风院一个干部给父亲借了30元学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才将这30元加息还了那干部。

故乡的小河流走了我的童真,长大成人,我顺着故乡的小河,走出大山,走进繁华的都市,但故乡的小河一直在我梦里流淌……

怀旧的文章4:一杯咖啡的怀旧时光

文/海上遥远

我喜欢喝咖啡,喜欢咖啡的飘逸芬芳,喜欢咖啡的醇厚口感,以及浓浓的苦涩,更喜欢喝咖啡的那段怀旧时光。

我喜欢喝咖啡,是来自于父亲的熏陶。父亲是一位医师,解放前就在上海开业行医。原先喜欢书法,但一次海外伯伯的来访,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爱好。

1946年的一天,在英国商船上工作的伯父,随船到沪,随即请祖母与父亲一起去提篮桥的汇山码头,到那艘船上去看一看。据父亲后来跟我说,这一去,真是惊呆了!

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远洋铁船!引擎和大锅炉足足有几层楼高,来来往往的船员,都穿着米白色笔挺的卡其制服,铜扭扣子闪闪发光。午餐用刀叉,吃大虾浇上翻茄沙司。特别的是,饭后的咖啡和小提琴音乐,更令他神魂颠倒,如痴如醉。

从此以后,父亲学上了小提琴,喝上了咖啡。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年幼的时候,已经是1950年已后了,常常见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喝一杯咖啡解解乏,然后得意地拉起小琴。其中两首最使我耳熟能详:"贝多芬小步舞曲"和"托赛利小夜曲".节奏轻盈,旋律悠畅,深深地浸润着我,那颗年幼的心灵。

现在光阴已过云烟去,父亲早已安息多年,当年的那把从犹太人手里买来的捷克二手小提琴,也不知了去向。我亦过了花甲之年,退休养老。但是,每当我闻到咖啡的浓香,都会想起父亲,想起父亲当年在繁忙的诊疗之余,伴随着年幼的我,渡过的那段快乐时光。

我喜欢喝咖啡,喜欢咖啡的飘逸芬芳,喜欢咖啡的醇厚口感,以及浓浓的苦涩,更喜欢品味一怀咖啡时,那轻盈的旋律,那悠悠的怀旧时光。

怀旧的文章5:怀旧

九点钟才醒来,之后就开始打开阳台的窗子,阳光照射进来,开始晒被子,整理我的小屋,已经立冬了,所以装起我秋日的服装。看了一下我书桌上放的那些软件开发的课程,心里有一些失落,之后就淡淡的笑了。呵呵,这也许是命中要经过的一段路吧,经过了也不那么遗憾了,毕竟它是我生命中最开心的一段。

整理我书籍的时候,拿出了一个大盒子,拿出钥匙打开锁,那里面全是我青春的记忆,有许多荣誉证书,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员工,最佳辩论手,卡拉ok歌手,优秀团员、散文一等奖获得者……那些证书记录了我的历史,同时也记载着我倔强的追求,有两年已经没有打开这个上锁的盒子了。那些灿烂的获得那一个都付出了我的汗水,我都很用心。

忽然想起我21岁生日那天下岗了,跑去和一起分到药厂的同事跳舞,他个头很高,我跳舞跳得很吃力,不断的踩他的脚,却一直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太拗口了,所以我叫他白兰地。这些年过去了,白兰地一直在药厂的子弟学校教体育,娶了个厂子弟的女孩做妻子,妻子很贤惠,很爱笑,每一次看见都是笑脸盈盈,很让人喜欢。想想看,那一年去的八个大学生,除了苏小强去了南方,只有我一个人来到了西安,其他的都依旧在华山,在那个依着秦岭山脉的地方,安静而又幸福的与自己的妻儿在一起。96年的冬天,我们一起走过的青石子路,那个学艺术专业的同伴为我画的素描清纯而可爱,我们一起去华山脚下唱歌,打台球。很温馨的一段记忆。

一晃时间就过了千山万水。呵呵,单纯的我们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就因为今天整理书籍,看到了盒子,看到了信件,看到了证书,想起了华山,想起了我爬在车间的桌子上哭泣的样子,想起了我左眼失明的两周,想起了一群男同事吹着口哨在我背后的样子,想起了10多年来我在心里对一个人的抱歉,想起了我埋在仙峪口的瓶子里的梦想,想起了我和同事在站台上拉着手奔跑,想起了我怀孕的时候每天都和H去火车站散步,想起了和H一起去药厂下面的花生地里捡花生,想起了我那个时候痛恨着华山,因为它让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总想放弃,总想逃离,可是02年的秋季我逃离后,为何今天又如此的怀念那个地方,是因为那个地方是我青春的花儿开放的地方,我最单纯、幸福的一段时光都留在了那里。

每次怀念某个地方或者某些人的时候,H总是会教训我,今天就让我一个人好好的看着这些证据,好好的怀念一下那些时光,那些人,那些年年岁岁,那些朝朝暮暮,那些泪水,那些微笑,还有那个时候被我忽略的幸福。

怀旧,在2008年11月9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怀旧的文章6:怀旧年代

文/疏影美钰

网上在说我们80后到了集体怀旧的年龄,初看不以为然,凝神回想一下自己参加工作后的心理变化以及某些刻意为之的行为,才发现自己早已不知不觉加入了怀旧大军。

80后这一代成长于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小时候大多没有挨饿的经历,但在衣食住行方面是简单的,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现在有着巨大的差别,小时候熟悉的东西在一样一样慢慢消失。最开始我们为当下色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欢欣不已,在对比中感叹童年的贫瘠。等我们习惯了甚至厌倦了现在的琳琅满目、繁华喧嚣,却发现丰衣足食的生活却是百无聊赖,而童年里简单的快乐再也回不来。

我喜欢旅游的根源大概是童年的缺憾,从小父亲就不让我外出,她总是用繁琐的农活压着我,以至很多非常亲近的亲戚家我也没有去过,更别说同学家了。上高中以前我从未认识到长期困在家里是人生的一种缺憾,直到高中我到外地上学,每逢听到同学侃侃而谈,谈他们去过的城市,他们看到的新鲜事物,我由衷地羡慕。原本就性格内向的我在面对同学的见识和自信时,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自卑。那时候的我居然连家乡的县城也没有去过,我开始向往别人去过的地方,向往我到达不了的远方,而终究只能是向往。

参加工作后,我终于有能力完成童年的梦想,把向往变成经历。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我装扮成生活安康、无所顾忌的样子踏上了陌生的路程,尽管那是花钱买罪受的勾当,回家后我还是原来那个为了一日三餐辛勤工作的我,我见过的山水还是魅力四射、游人如织的山水。若问是否还有旅游的打算,下次有机会还是要选择出去走走的,我终于清楚心中少了一些悬而未决的东西。

童年留给我们的还有许多简单的快乐,我们再不搜集,它就会从记忆里走远了。石磨被遗弃在屋外的墙角,它曾在每一个煤油灯的微光之夜转动,成为我们进入梦乡的摇篮曲,而今伴随我们成长的转磨声永远停息了。

稻黄时节吆喝在田野上的抓鱼声已经死寂好多年了,水田全都变成了旱地,小河不淌水了,水库不蓄水了,我那鱼肥水美的家乡没了鱼也没了水。一年一季的闹腾再也不会上演了,我童年最有趣的活动再也不会继续开幕。整个夏天叫声不绝的青蛙在家园巨变后去了哪里呢?它们是否还记得绿油油的水稻在细雨中拔节,是否会想起黄灿灿的稻穗在秋风中招摇,是否已忘了有双亮汪汪的眼睛曾与它对视,一声声学着它的鸣叫。

小时候稻田间生活着一种叫做秧鸡的小鸟,稻叶最茂盛的时节,它们就在田中央做窝,隐秘且有技术含量,悬于水上空,藏于碧叶中,它们就安睡在天然的绿色帐篷里,那时我曾羡慕它们的窝太过美好。锄草时节,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的蛋,和今天市场上的鹌鹑蛋极其相似,也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一个种族。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商店里有这种稀缺的东西卖,捡到秧鸡蛋就像捡到金元宝,大人也不敢和我们抢,大多成了小孩的美餐,也有同学煮熟了带到学校向同学炫耀。那时候并没有多羡慕,毕竟自己也吃过,说不定放学回家又会发现家长捡到了秧鸡蛋。现在要是有人还拿它向我炫耀,我定会有几分羡慕了。

“现在的酱油好像没什么味了,小时候我不吃任何菜,只吃酱油拌饭也能吃两碗,那时候的酱油好像很好吃”,另一个人赶忙接着说“就是,那时候的酱油拌饭可好吃了”。似乎我们这一代的农村孩子都有吃酱油拌饭的经历,吃得很香,现在讲起来也很得意,但一切都只是怀念了。不知道真的是酱油变了还是我们的口味变了。

我不敢再继续回想,继续想下去就会失落。我们一直马不停蹄地追逐,在追逐中得到想要的,也在追逐中失去最美好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拥有许多美好,要等到明天失去的时候才来怀念。

怀旧的文章7:轮到我们来怀旧

文/梅玉荣

东坡外滩,汀步咖啡。因为一次酒宴的缘故,几位老同学饭后聚到一起。

一壶甜甜的菊花柚子茶,被我们喝到淡而无味。一小杯一小杯,喝下的都是时光的滋味。

偌大一把杀猪刀砍下,竟然显出三十年的刻痕。那时青葱年少,那时轻狂骄傲,那时踌躇满志,那时的爱恋只在心海里飘。

华,蔚,武,桂,燕,晓,我,当年号称“七星座”,三男四女,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一样,保持着恒久的友谊和距离,纵横学校内外,笑傲江湖之间。我们在琴房练琴,不分昼夜。我们加入文学社,办起油印刊物《扬帆》。我们结伴出游,轮番光顾了几位同学的老家,互贺生日、夜行骑车、雨中叫啸、爬山下田、割麦插禾……

七星座,今日不期然的聚了五星,自是五味俱全。回想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爬过的山,翻过的墙,打过的架,谈过的话,唱过的歌,心潮起伏。犹记被我们奉为校园歌星的晓,最爱唱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是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有亮……”喜欢粤语歌的独特味道,别有一番空灵苍凉的风情。

近来迷恋辛波斯卡的诗歌。这位举止优雅的波兰女诗人,用她精准的笔触、细腻的传达,向我们展示了诗歌这片星空的璀璨迷人,万物静默如谜,生命美妙如歌。

她的《不期而遇》令我久久沉吟。“我们的老虎啜饮牛奶/我们的鹰隼低飞于地面/我们的鲨鱼溺毙水中/我们的野狼在敞着的笼前打着呵欠”,年少时那些生猛的念头变得温顺,尖锐的棱角变得浑圆,是悲哀还是庆幸?是坦然还是失落?

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我偏爱人到中年的我,胜过青春年少的我”。决非矫情。青涩的少年时代,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是岁月的风沙一点点扬起,在迷蒙的天空里,我们反倒越来越看清那个真实的自己。我爱文学,比年少时更甚;我写诗,激情一直未曾消减。今生何其有幸,我用文学作羽衣,在劳碌迷茫的尘世,让自己绽放出仙子一般的光芒。不喜欢用灰色眼光看待世界,不喜欢用阴暗心理揣摩他人,不喜欢过分的偏激和一味的偏执。我只是有我的主张和见解,有我的观察与思考。

张爱玲有句话,“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渺小的生命够短暂了,不珍惜也许真来不及了,有多少时光让你去怨天尤人?有多少日月让你去纠结算计?

生命有时不过是一捧流沙,从岁月的指间,不知不觉地漏下。

人到中年,天赋我怀旧之权,旧时阳光下有七彩的虹、五色的锦,旧时月色里有氤氲的诗、葳蕤的画。说说往事,并非伤感,不过人生一茬茬,轮到我们来怀旧,如此而已。

只需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像一棵向上的树,在春光荡漾里勤生绿叶,在秋色灿烂时硕果满枝。

怀旧的文章8:年味飘香忆童年

文/林子树

素来是一个怀旧之人,在城市摸滚打爬的岁月里永远忘不了童年的年味。那种“味道”或许是大锅里飘出的肉香,或许是一件新衣服穿出的喜悦,每每想来心情会格外的愉悦,慢慢地长大了,找不到曾经的期盼,太多的反而是对岁月的唏嘘!

儿时的年是幸福的年,儿时的幸福是发自肺腑的喜悦。父亲挥笔写下的祝福,母亲做出丰收的希望,一切都那样自然。调皮的我虽总是给他们带来麻烦,但追逐嬉戏的笑语却不绝于耳,这幅温馨的画卷仿佛永远的定格在了脑海。

以前,进入腊月,齐鲁大地似乎听到了除夕的脚步声。此时,黄河两岸城镇乡村的袅袅炊烟缭绕盘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年味醇厚的浓香。俗语说“腊月是个落月”。确实,同样的一个月,但腊月总是让人感觉比其他月份要少几天似的。不知不觉间,鼻翼里便会冒出年的味道,大人小孩都感受到年带来的新春的气息。

腊八过后,街头年味越来越浓,各地的集市人头攒动,春联年画、大红灯笼、瓜子糖果、鱼肉蔬菜等年货等销售红红火火,大家忙着蒸煮烧烤、油炸煎炒、祭祀打扫,处处沉浸在盼年的快乐气氛中。有些人家开始杀猪,每到此时,邻家的小孩都会围过去观看,场面甚是热闹,可是现在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人小孩开始掐着指头盼年。此时,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镇上集市。在这里,置办年货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街两行铺面里都布满春节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年货给街道穿上了年的新装。男人们忙着买烟酒两脚生风,女人们选衣服挑鞋袜不亦乐乎,孩子们买玩具、购花炮,手舞足蹈。看那些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小脸冻得通红却依然兴奋快乐。那时,总能从心底里赞叹年的魅力。

除夕,是腊月的极致。树捎上不停地闪着火星,鞭炮声此起彼伏,不断升腾的烟花在上空怒放。一副副春联,把朴实的幸福高挂在门楣上。一瓶瓶美酒打开了,一句句家常拉开了,暖暖的亲情,浓浓的祝福氤氲着节日的气氛。腊月三十晚,一顿团年饭便是过大年的主题曲。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团聚的快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香喷喷的团圆饭,所有的奔波和劳累不再沉重,所有的失落和苦痛烟消云散,所有精神的、物质的、贫穷或富有都不再重要,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洋溢在喜形于色的脸上,绽放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只是,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个年没有回家了,也记不清父母期盼了多久,没有了团聚,一切的美味佳肴吃起来索然无味,父母一年年的老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过几个年,岁月的在日月的更替中悄然离去。突然觉得很害怕,和妻子商量了下,准备放下所有,回家过年,哪怕是一天,我也要看到父母最开心的容颜。

怀旧的文章9:母校怀旧

文/浦景东

我工作所在的鹿苑小学去年9月喜迁新校,那株特别珍贵的、已种植近百年、见证母校历史的紫玉兰搬植于新校大厅之前,从根部长出的4个大枝杈给人以壮实与饱经风霜之感。看着那花后卵圆形叶片蓬勃而发,不由激发了我对母校的怀旧之情。

母校位于张家港市境内古黄泗浦畔的原鹿苑镇,历史悠久。原校最早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的祖母于1907年创办,至今已逾100年。鹿苑小学的前身鹿苑中学以前是一所完全中学,我就是在这里度过了我的初中和高中。

我中学在读阶段的校舍均为平房,校门在西边。对着校门的右侧是三间古朴典雅的民宅,乃钱昌照的故居,为校领导与部分高中教师的办公之所。宅前左右对称地植有芭蕉、棕榈、山茶等花木,埔内四季常绿,夏季芭蕉扶摇。正对校门的墙上置有宣传橱窗,橱窗前的圆形花坛中是棵珍贵的紫玉兰,每年4月,众多紫红色花苞竞相绽放,格外引人注目。

虽然时过近40年,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还历历在目,教过我的老师一个个犹在眼前:班主任姜梦怀老师教政治,他的治学严谨,他的为人,他的一手规范优秀的正楷字和毛笔书法,都使我受益匪浅;教数学的季瑞松老师,他的代数、几何课言简意明,作图明快利落,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刘铭贤老师的语文课上,常指名让我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我的习作常得到他的鼓励;钱金逵老师的化学课,幽默风趣,我们在轻松学习中总能有所收获;孙海航老师的物理课,分析严密,说理透彻,同学们都很喜欢;教体育的谢如榴老师组织能力很强,善于指导学生……母校的许多老师在教育教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们长期住校,工作认真,待人热情,生活清苦。他们上课时的一招一式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个阶段的教科书内容不全,幸好有一段智育“回潮”时期,教学上老师们还是抓得挺扎实的,会发些补充讲义来充实课堂。那时高中数学有“三视图”的内容,陈俊义老师教学很认真,我记得有一次他让我回家用乌土做一个机械模型,我照着他的话回家找了乌土做成后交给了他。在数学课上,我看到陈老师把我做的模型事先锯开了给大家展示,使大家懂得实物剖视的样子,课上得很踏实。十年动乱,高考取消,尽管我们当时没能入学深造,但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这些老师的辛勤培育。

每年的秋季田径运动会隆重而热烈,中小学联合举办,历时3天,校与校、班与班之间展开激烈的竞赛。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勇于夺冠,在母校赛场上多次留下了矫捷的身影。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时光已使我们学生时代的那份容颜荡然无存,但母校的昨天在我心中是那么的永恒。学校易搬迁,师恩难忘却,岁月的鸿沟使我们师生少有联系,但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怀旧的文章10:往事总是美好的……

文/浮生未歇

有一种情怀叫怀旧,有一种美好叫回忆。

岁月匆匆,人生如梦。有梦想,敢作为,开心少年时。

偷得浮生半日闲,品一杯清茶,听一曲老歌,回忆一下小时候的愉快往事,心中自然而然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会有点伤感,或许会有点激动,或许这就是美好的回忆,妙曼的人生,惬意的情怀。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会有一颗怀旧的心。

怀旧是对往事的回放,往事是美好的短暂时光。让人能轻松回到青春年少时光,比如去见一下过去的自己和朋友,与过去的岁月打个照面,照亮自己现在的生活。如此往事,多么美好。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

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地告别。

岁月的痕迹,总会浅释一些人生沉淀之后不一样感悟。

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明天希望是今天的梦想。

毕竟,往事还有一点亲切,无法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只可意会。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你在,世界就在;你好,世界美好!

唯愿心田常植繁花,生命时时如沐初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