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散文

请欣赏夏日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夏日的散文1:夏日笔记

文/李季

那些竹子已长成

天越来越长了,竹子越长越高了。竹笋的每一节都包着一片萚,由下到上,萚一片一片慢慢脱落,露出鲜嫩的竹竿,上面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绒毛,像是婴儿脸上的胎毛。绒毛褪尽,竹竿的颜色已经加深,变暗,枝叶也已长开。

竹子的下部一般不生枝叶,一人高往上的地方才开始有。一左一右,交错生长在竹节上,每个竹节生有两支,非常对称,叶子也是对称的,只是顶上有一根单独的竹叶。竹叶开始呈针状,慢慢舒卷开,后来就成了绿色的手掌,承接阳光和雨露、月色和鸟鸣。

竹园生笋的时节,大人和孩子都不进去。竹子长成后,竹园便成了乘凉、玩耍的好去处。鸭们午后卧在竹园里,头埋在翅膀下午休。鸡们整天都在竹园里刨着落叶,翻找虫子。麻雀一早出去,在田野里觅食,晚上回来住。狗喜欢偎着人,随时溜进来卧在主人的脚边。

雨滴竹叶的声音,连成一片,依然清脆。月色姣好的夜晚,若有微风,竹影婆娑,如幽人独自来去。露珠从一片竹叶滑落到另一片竹叶上,这就是所谓的“竹露滴清响”。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穷书生,家门前有一片竹林,于是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竹林的主人心胸狭窄,看了这幅对联后,把竹子全部拦腰斩断了,心想,这下你这幅对联总名不副实了。谁知书生把上联下添了个字“短”,下联添了个字“长”,依然说得通。竹林的主人一气之下,把竹子全部砍掉了。书生又添了两个字,上联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下联成看:家藏万卷书长有。毁掉一片竹林不是容易的事,因为竹鞭繁盛,长得长,埋得深,互相交织,密不可分。竹鞭的每一节上都有一个嫩芽,不用说,每个嫩芽都将是一根竹子。来年,这个书生家门前仍将是一片青葱的竹林。

那些竹子已长成,它们守着老家,不离不弃。而我在远方,我将在远方终老,老到拄着竹杖,才能回到那片竹林。

妈妈的蒲扇

很难忘记,那些夏夜在院内乘凉的情景,孩子们躺在竹床上,妈妈坐在旁边的竹椅上轻摇着蒲扇,为孩子们驱赶蚊子,讲着古老的故事。

蒲扇已经不常见了,小一些的孩子只认识电扇和空调。多年前,蒲扇不仅是夏天的日常必需品,一年四季生煤火炉子也离不了它。街头卖西瓜牙子的,人手一把,多半是用来赶蝇子的,因为他们用的都是破旧的蒲扇,扇边散开,几乎扇不出风来,大概新的舍不得用在瓜摊这种纷乱的场合吧。村头巷尾,经常可见的是坐在小马扎上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脚边放着大茶缸子和收音机,手里的蒲扇时不时在腿上轻拍一下,不知是扇风还是赶飞虫。

新买回的蒲扇,必定要缝上一圈布边,加固一下,让它不易散边。一般缝的是蓝色或白色的粗布,讲究的会缝碎花布。爱美的姑娘还会在扇柄下缝一串红色的塑料绳当流苏,这种扇子只放在她们的枕边,轻易不拿出来。小孩子喜欢用大一些的纸折叠成扇子,扇不出多大的风,纯粹是为了玩。

扇子的样式非常多,最难忘的还是最朴实的蒲扇。蒲扇带着居家过日子的味道,风力大,结实耐用,床头、饭桌、灶下,都离不了它。以前的孩子,哪个夏天没出过痱子呢?吃饭的时候,痱子惊了,身上奇痒难当,妈妈拿着蒲扇一阵猛扇,痱子马上就被安抚下去了。

多少夏夜,多少孩子在妈妈轻摇的蒲扇下进入了梦乡。星空低垂,树影婆娑,夏虫呢哝,日子好像长得没有边际,岂知转眼孩子们已经长大去了异乡,留下已经年迈的妈妈依然在乡下轻摇着蒲扇。

给往事添加注脚

怀旧,是给往事添加注脚。能够站出来认真打量自己,能够客观评述自己人生旅程的人,是明智的人。

经过,就是曾经的过往。一切事,转眼即成往事,真正能记住的能有多少呢?到终了,我们撒手而去的时候,撒开的手里,最后放飞的是哪一段不忍舍弃的往事?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记住的事情,只剩下了一些模糊的片段。勒克莱齐奥在《孤独旅馆》里写道:“勇往直前的跋涉,覆水难收的深情,渐行渐远的面孔,愈退愈远的世界。个中甘苦,冷暖自知。”彩霞满天,只剩下纤云一缕。万千滋味,皆化作淡淡伤感。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酒味终将淡去,月色也终将淡去,只是那留恋之意,始终在萦绕。

我换下的第一颗乳牙,被母亲扔在了哪个房顶?我踏在异乡的第一个脚印,到底印在何处?我第一次醉酒喝空的酒瓶,丢在了哪一块地头?

风往南吹,吹到故土,吹到村子的上空看一看。那里的青草正在发芽,田埂上的蒲公英拉着一把把小小的降落伞,把乡愁托离深厚的土地,飞往他乡。

看看我离开故土已有多久,看看哪一朵扯着降落伞的蒲公英是我?

风往南吹,拂过我爱的人的脸庞。我已逝的双亲,我远方的情人,我只能用一棵小草的肉身,在他乡想你。夜深人静时,垂下几串露珠,把露珠当成放大镜,瞄准远方,找你千寻。

田埂上倒剪双手走来的汉子,可是我的父亲?池塘边洗衣的妇人,可是我的母亲?河边掩面而泣的女子,可是我失散多年的情人?

伤心的雨水打在水面,向外画出无数的圆,犹如内心深处发出的无数的电波。谁郁郁的心中,永远涌动着无法重逢的苦楚?

多年以后,我会沿着夏日里最后一场雨水回来。我要守候在往事的边缘,等我爱的人。千年恍若隔日。

夏日的散文2:眷恋

文/清秋清秋

寂寞的莲荷景地,没有了夏日里的含羞待放,告别了火热的生机,隐退了盎然的朝气。此时夏荷已失去了炙热的妖娆,卸载了妩媚的容娇。

秋风为婀娜的荷送来了新的嫁衣。一棵棵莲蓬毅然的挺立,坚定的守护着最后的痕迹。默守着孤独,徐徐的舞动着涩涩的秋意。

枯萎的莲叶,呆呆地浸在水面,思念着往日的眷恋。曾经为那执着的爱疯狂,曾经为淡淡的幽香感动了上苍,为这美丽的爱恋,付出了全部的精华。为了爱莲荷,为了唯一的这份执着,燃尽了平生的热望,牺牲了一生的梦想。此时将默默地待灰飞,待湮灭----卷起衰老的容颜,把翠翠的美丽,留在了记忆的胸前----

秋风温柔的抚弄着涟漪,忧伤的叶沉默地望着爱侣。想用最后一点的喘息,结出丰盈的硕果,伴荷舞动最后的碧波。瑟瑟的寒意浸透了迷恋的思绪,待霜落之日,也是终结之时!

秋日的荷,依旧摇曳着萎萎的霓裳。一阵秋风袭来,掠走了瓣,一片,一片,又一片。待枯竭的荷,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舞动着冰冷的凄凉思绪。想在生命完结之前,为莲叶舞最后一曲生命的奇迹。为爱的执着,展现最后一次生机,为眷眷的柔情甘心奉献。在明天孤冷的寒风中,展现最后一次,对叶的爱恋!

秋天的气息是金黄和凄凉的美丽,是收获饱满的稻谷麦香。在丰硕之际,也迎来了悲欢离合两境地。有结果就有终结,有欢歌就有分合,有雀跃就有了落寞。

秋日默默私语,秋日悲悲诉说。秋日凉了心境,冷了归期。冰结了生命,埋葬了身躯……

秋日的风啊!愿你带走我唯一的奢望,我愿随那片片落叶一同深深地埋葬,尘封我的感伤,掩埋我寂寞的孤凉。

秋日的风啊!愿你扼杀我的痛苦吧!我愿在冰霜来临之际被你掠夺记忆,终结我孤独的思念,保留我痴痴的眷恋……

夏日的散文3:夏日趣事

文/暮雨飘萍

难熬的八月终于快要过去了,马上就要迎来九月,夏天很快就会过去了。在所有的月份里,我最不喜欢七月和八月,因为我总是在这两个月里失业,而找工作成了一件很难也很痛苦的事情,甚至我压根就没抱过希望,日子便一天天成了煎熬。而小时最喜欢的就是七月和八月,因为正值暑假时间,我们可以尽情玩耍,尽管炎热我们却并不怕。夏天我们可以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抓螃蟹、捡田螺、摸河蚌、采蘑菇还能捉萤火虫,似乎有说不完的趣事。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的中午,我和堂弟便光着脚提着小桶悄悄地跑到田边的水沟里去,翻开一块块小石头,便可以看到石头底下藏着一只小螃蟹,我们伸手一挖,螃蟹便被我们抓到了手里,然后把它放到小桶里面它就爬不出来了。当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敢用手去挖的,只有小的才行,如果遇到大的,我们便用两个手指抓住它的后背再捏起来,任凭它的钳子再厉害也夹不到我们。也不是所有的螃蟹都会藏石头底下的,大的螃蟹都会藏在洞里面,洞口很小,手根本就伸不进去,偶尔它会跑到洞口透透气,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立马跑到洞里面去了,我们并不是拿它没辙,拿一根草伸到洞里去,不一会儿草便被它夹住不放了,我们就轻轻地往外拖,慢慢地就被我们拖出了洞口,再迅速地抓住它的后背,它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了。一个中午下来我们能抓十几只螃蟹,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吃,小的放到水塘里让它继续养着,大的我们便一人抓一只,用线绑住它的脚,然后开始比赛,看谁的爬得快,等玩得差不多了,便又把它们放回到水沟里去了。

水沟里不止是有螃蟹还有田螺,成把成把的,不过不是很大,要想捡大的,田里最多,水塘里也有很多,于是每到夏天便成了我们吃田螺、吃河蚌的季节。要想吃一顿田螺肉或者河蚌肉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提着篮子,在水塘里摸上不到一个小时,便能摸到满满一篮子田螺还有河蚌,当然水塘里的水并不深,最深处只到成人的胸前,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什么。田螺肉切成小块,放上辣椒还有花椒一起爆炒,吃起来既麻又辣还有点脆,是世上难得的美味。把河蚌肉切成丝,再用小火炖上几个小时,放点辣椒和八角等,吃起来真不是一般的美味,既香又有嚼劲,是市场上的花蛤所不能比的。

夏天成了我们这些吃货最开心的季节,当然除了田螺和河蚌,好吃的远不止这些,还有野生蘑菇。绿豆菌、火炭菌、红菇等很多蘑菇便在这个季节长出了,而且一拨接着一拨,今天采了明天又长出来了,几乎每天都有野生蘑菇吃,下雨天长得最快,一下子就冒出来了。拿着个小篮子上山,不一会便采了大半篮子蘑菇回来,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会儿,再拿辣椒或者肉炒一下,全家人便有口福了,比市场上卖的任何蘑菇都要好吃,而且这些可是在市场上买都买不到的哦。当然大人们一般都没有这个闲情,我们小孩子便成了采蘑菇的功臣。

相比城里孩子养尊处优相比,这也许是农村孩子的一点福利吧,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福利,除了吃的和玩的,还有一样也是城里孩子见不到的,那就是萤火虫。每到夏夜,萤火虫便飞舞起来了,一闪一闪的,好像是天上降落的星星,我们姐弟几个便追着萤火虫跑,抓到了便放到手心,然后往上一抛,它便又飞起来了。我们一家人搬出竹床,头顶星光,在萤火虫飞舞的院子里乘凉、看电视、聊天,很热闹也很开心。这些也许是我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最美好的回忆,像童话一样,而我就是童话里的那个孩子,无忧无虑、开开心心。

一晃十多年过去,我们早已过了过暑假的年龄,而记忆中的那些日子也早已一去不复返,兄弟姐妹们早已成家立业,天各一方,父母也早已搬出那个小山村,爷爷已经过世,只剩下奶奶孤伶伶地守在那里。而我也已离家多年,再也没过上那样的日子了,偶尔回家面对清冷的水塘,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过去了的永不再回来,我只能将我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夏日的散文4:春雨

文/刘天琦

我爱听那夏日雷阵雨的“噼噼啪啪”,我爱感受秋天那略带凉意的微风吹在我脸上,我爱看那冬季一片片雪花悄然落地……但我更喜爱春天那蒙蒙的细雨落在我的双颊上。

春雨在春风的护送下,以它独特的姿态洒向了大地,滋润着万物,这不正应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吗?

我推开阳台的门,向外望去。春雨像落叶般轻,像针尖儿般细,像蛛丝般缠绵。它们密密地斜织着,一颗一颗,一串一串,是那么地轻柔,那么地优美!楼前几座低矮的平房,屋顶上笼罩着一层薄烟。屋旁有几棵香樟树,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耀眼。那细小的雨滴落在新长出来的新枝嫩叶上、稠密的灌木丛中,洗去了尘埃,带来了生机。小草吮吸着清润的雨滴,发黄的脸色一下变得葱绿、变得健康,瘦小的身躯一下挺直了腰板、立稳了脚跟。

我闭上眼睛,用耳朵凝神谛听,去感受春雨,感受大自然。小雨滴们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淅淅沥沥,仿佛是一场聚会。它们飘落在树叶上,飘落在屋檐上,飘落在泥土上,飘落在池塘里……我只觉得春雨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没有气味,轻柔地滋润着大地和人心。

我睁开眼睛,跑到了楼下。这时候,雨已不像刚才那么密了。我走进雨中,任由雨点飘落在我的身上、手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我抬起头,张大嘴巴,让几滴雨点落进我的嘴巴里,那滋味,有一点儿甜,更多的则是清润,像电流一样流遍了我的全身。

这时候,雨差不多要停了,一股带有被雨水浇过的、清新的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小草在风中跳起了轻盈的舞蹈,几棵紫薇在风中微笑。它们经过了雨水的“冲洗”,显得格外的美丽、格外的绿,它们是那样的活泼,那样的畅快。小草的叶尖儿上还有晶莹剔透的水珠,是那样的纯净,那样的无瑕。

啊!春雨,我爱你!你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带来了色彩,带来了活力。你捎来了春的问候,你是春的信使!

夏日的散文5:拜水都江堰

文/张岩

夏日去了趟都江堰。

站在“鱼嘴”那一刻,我确实被眼前这幅大自然的杰作惊呆了!这不止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带领巴蜀人民,凭借“刀耕火种”的原始劳动工具,“深掏滩,低作堰”;凿离堆,平潦旱。造就了滋养古蜀,润泽当代,堪称世界奇迹的都江堰。

余秋雨先生曾认为,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圣地,要看水,万不能忘了都江堰。”

看都江堰的水与看九寨沟的水,二者的看点各有不同。

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入永恒的生命。

如果说,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是一种出世的艺术之水的话,那么,都江堰看水,看的则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看的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若将九寨沟的水比作女人,都江堰的水就是男人;若将九寨沟的水比作情人,都江堰的水就是爱人;若将九寨沟的水比作爱人,都江堰的水就是母亲。

站在“二王庙”前,追溯古人兴利除害恩泽后世的丰功伟绩,领略岷江纵贯二千多年来的世事沧桑,无不使人感慨万千。抬眼望去,自西而来的岷江水,经古堰疏导,朝东、朝南奔流而去,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从这个角度上说,都江堰之水,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水,还是文化意义上的水,心灵意义上的水!着名诗人陈运和曾有过这样的诗句:

“都江堰之水凝聚过智慧的汗珠与卓绝的远见

灌溉了历史,灌溉了民族

灌溉了古诗,灌溉了良田”。

夏日的散文6:如云漂泊只为声震人间

文/玫瑰仯年

夏日随着淡云,清风伴着细雨,又是一季,又荡起心中的涟漪。

秋夜中又是一人,寂静的星辰下,唯有身旁的梧桐与我为伴。逃离了平日的灯红酒绿,而望不破的红尘,又使心生迷茫。黑夜中,前方的路还有很远,踏着月的印迹,我只能向前,倾听我内心的呼唤。

心灵呼唤过去。

儿时的家园清风悠悠,木叶婆娑。清凉的秋日里,天高云淡,万山绵延。时至秋日,她婀娜的身姿仍旧披着绿衣,却又伴点红黄,并存着生机与衰亡。待到闲时,与同伴一同漫步于青山之间,望到山顶风吹叶落的舞姿,听到林间石破鸟鸣的清脆。我们不禁放声于山峦之间,不禁向着高峰逆流攀岩。最美不过雨时,淅淅沥沥的雨滴汇聚成朦胧的轻纱,氤氲了我的视线。划过一瞬闪电,又使天空明亮,而她则似披帷出浴的佳人,迷人却带羞涩。不久后,一阵风过,看到那一片片应风而舞的梧桐叶,心中也泛起朵朵波浪,是惊?是喜?而今却已无从寻觅。那个懵懂中的孩子,无忧的享受自然,如是天真,如是烂漫。

但一切却又那么突然,我终归是心存不舍与依恋的离开了故园,而那沐浴后的佳人和那飘舞灵动的鸣曲,也终将像那无舵的航船滞于海中,化为泡影。这时才悔恨少时的无思,并不能深感其中的奥秘,仅只是愉悦一时,仅只是无绪畅想。

而后的心却依旧如初,哪怕再远,恍惚之中仍旧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就算不那么清晰,依然是怅惘的心灵中最坚实的依靠。时光匆匆,又是几番春秋。渐渐在人生的路上,少了几分真切,多了几寸朦胧,让我们彼此相隔十毫却似万里。他不是一屏雨障,却使千里曚曚;他不是一缕风尘,却使晴空霭霭;他不是一朝寒晨,却使浓雾莽莽。他何德何能让我的记忆封存于此,我怨恨这来自天的注定,命的安排。任凭时光荏苒,他却形影未离,才知晓这是我们人类的“创造”而非天的旨意,上天永远公平,而他则是上天用以同样方式对人类“馈赠”。

想到这里,天空开始迷蒙,掉起雨滴。我不知道自己已行了多久,但记忆却已离去,心灵又让我放眼于夜空,似在梦里,却实在人间。

天空的泪拍打着我的脸颊,沾湿我的衣裳,遥望着夜空,它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阴晴云雨,总能给予我一种难以言表的触动,这种感觉,好似置身于天宫之中,与上天做一次知心的交流。虽非初次,但也足以让我沉醉。不知何时起,爱上了夜空。但身边的人却都步履匆匆,他们为何不慢下脚步,体味人生!而那个曾经与我一同逐梦,一同探寻夜空的少年如今又身在何处——和他人一样地加快了脚步!我不懂,是我的固守,还是他人的愚昧?但我不相信这意识的抉择!

小雨停歇,夜空中阴云散去,一轮寒月挂在西方,没那么清晰,却仍旧明亮。月光透过沾湿的梧桐,倾泻在我的身旁,经过雨滴润湿的夜变得更加迷人。也许对夜空来说,这才是它心灵的向往,尽管黑暗布满各方,却仍然留有光芒,让世人心存希望。夜空经历了一场洗礼,而黑暗中的夜雨只为迎接光明。我没能经历一场磨砺又如何去念想这世间的美。是否也会使青春同样荒废。既然我选择在学海中走向未来,又何必陶醉于过去的回忆,也许这样才会让美好更美好,让有价值的青春更具价值。孤独之中是迷茫,孤独过后是成长,这不是压抑个性,而是为了个性在未来绽放光芒。

回忆和幻想固然美丽,但却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我不是神灵,不能让美在此刻停滞,但我可以让脚步慢下,让我的目光停留。外在难以改变,除非我跨过了尽头,内心的世界可以把控,为何不奔向似锦的前程。清静的秋夜,瑟瑟的秋风中独留我一人,随着心灵继续前行,向着未来,无怨无悔……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夏日的散文7:炎夏品竹

文/周萌

炎炎夏日,屋后的竹林里却是清风阵阵,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

苏轼在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在历代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竹是个高雅的文化意象。它挺拔俊秀,四季常青,人们因此心生爱慕,不自觉地将其姿态抽象到精神层面。

最爱画家笔下的墨竹,单调的黑白演绎出的隽永能把浮躁的人心拉回遥远的唐宋。竹因虚心有节、不畏冰霜,一直被人拿来比作道德的典范,所谓“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在古代,竹与民生息息相关,苏轼曾感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还可为管弦,如笛箫笙筝。其实竹本身即是可奏出美轮美奂乐曲的乐器。宋王禹偁这样描述他的竹楼:“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

竹种类繁多,名字最好听的当属“湘妃竹”。湘妃竹又名斑竹,传其身斑点为尧帝的女儿女英和娥皇的眼泪。古人是善于制造凄美故事的,后人细细品味完湘妃竹的故事,再去抚摸这斑斑点点的竹,便能感觉到它是有灵魂的。

与竹相关的诗歌多半雅致、可爱,李白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短短两句便将儿童的活泼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回味悠长,浮想联翩。

竹之初是宝塔状的笋。颇爱春寒料峭时的毛笋:或只露个毛糙的尖头在土表,或东倒西歪如黑胖的娃娃分散在竹林四处,煞是可爱。将毛笋的褐皮层层剥去后,润洁如玉的内里便露了出来,炒食之,清香美味,让人难以忘怀。

炎夏品竹,品的是心中那份清净。

夏日的散文8:那些夏日时光

文/张朝霞

街角的凤凰树,盛夏里一树火红,映红半边天空。

树梢漏下斑驳的阳光,暖暖的,看不清树下经过的人儿写满心事的脸。

也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拿过一张小席子,卷起家里的几十本小人书,那些小人书每本都细细看过,每本都被保护得油光可鉴,“吭哧吭哧”搬到早就物色好的县城老邮局大门前的一处空旷地,那儿人来人往特别热闹。

待将小人书平整铺开来,坐在席子一角,想着吆喝一声“租看小人书喽!”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原先算计着租出一本可赚一毛钱,一天下来,总可以赚到几本小人书的价钱,还可以用此次的赢利潇洒地去购买新的,隔壁的阿艳就是这么说的。

进进出出的人们偶尔停了一下,又走开了。汗水沿着我的额头淌下来,肚子也开始“咕噜噜”地叫起来。可是老半天,一个顾客也没有,我不甘心。

母亲找了过来,让我回家吃饭,我说再等等。一个小女孩,比当时的我小一点吧,站在一边盯了好长时间。我对她说:“你想看就看吧,不收你的钱。”她挑了一本,蹲在一旁,一页一页翻过,然后放回原处,掏出5分钱递过来,奶声奶气地说:“我还没认识几个字,我看的只是图画,我就只给看图画的钱啦。”然后转身小跑着离开了。我攥着可以买一根冰棍的5分钱,收摊。

年少的我,有时心血来潮,也会来点小小的恶作剧。家中旧茶几的边上,搁着水烟筒,黑黝黝滑腻腻的,已被熏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那时好像总是客人不断,不管父亲在不在家,坐下来拿起水烟筒就抽,说是抽筒烟再走。那次我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拿起灶台的锅灰,在水烟筒的筒口上涂了厚厚的一层,然后若无其事地在一旁玩。住同一大院的陈叔,悠哉悠哉踱了过来,照例坐下来,慢吞吞拿过水烟筒点起烟丝来。我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给他端过去了一杯茶。当他抬起头,心满意足吞云吐雾时,嘴唇周边赫然一圈浓浓的黑圈。木讷寡言的我,由着他脸上盖着触目惊心的黑圈招摇了半个小院。后来陈叔还是三天两头到我家来抽上一口烟,没有责备我,似乎只是意味深长地对我笑了笑。大人没空时,还几次帮忙带我到离家不远的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片子。只是再后来,小院里每次遇到陈叔,总隐隐看到他脸上的黑圆圈。

周末在家整理房间,看到儿子刚上初中时的作文本,本想放到废纸堆,随手一翻,翻到一篇《我的妈妈》,我好奇地多看了几眼。“妈妈知道我比较喜欢吃鸡腿,隔三岔五就给我买个烧鸡腿,她总是高兴地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咽。”是的,他当时曾经问过我“隔三岔五”这个词,那个“岔”字还有涂改过的痕迹呢。我把那本封面有点破损的作文本,放进了储存各类证书的盒子。

当年那所羞于启齿的普通学校,现在老是不自觉地蹦出“我就是那儿毕业的”;不止一次踯躅于被拔地高楼替代的小院,流连忘返;擦肩而过多年杳无音讯的孩童玩伴,再见面时已是唏嘘不已;抽屉底层的小物件,轻易就激活一段陈年往事……

最近一次出差,推着笨重的行李箱赶火车,在准备跨上长长的台阶时,行李箱已被同行的小黄轻轻提起。到了拥挤的车厢,人高马大的阿信一骨噜爬到上铺,蜷着身子钻了上去,让我换到他的下铺来。到目的地有一段路,须经过一座摇摇晃晃的小桥,桥不长,但是悬空而建,桥身就是窄窄的一条石棍。桥下水已干枯,可见沙石,也就是十米八米深吧。大家都很轻松地迈上去,几个女生还有说有笑地转过身来让同伴拍照。我一走上去就后悔了,但已无退路,两腿发软也只得战战兢兢继续前行,抓着仅有的扶绳,艰难地一步一步挪过去。还剩最后几步,突然眼冒金星,脚下如临万丈深渊,迈不开脚。“抓住了!”一只大手伸过来,原来是已跨过桥的明仔又返了回来。我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稳稳地迈了过去。

一个细微的举动,足以让行程丰满。

珍惜当下时光,它终会成为往后岁月里曾经美好的旧日时光。

夏日的散文9:夏日的早晨

文/段嘉婷

西安的夏是不按时令来的。它总是悄悄地向你打一个招呼,也许某一天的清晨,当你睁开惺忪睡眼,窗外的绿意便更浓了。褪去了春的青涩,西安的夏拥有无限魅力,即使一个早晨也有万种风情。

在西安,夏日的早晨是安静的。风干爽又充满活力,给你献上一个火辣的拥抱后便吹着口哨跳开了。天空中的白云被风吹成各种形状,一会儿是两颗心,连在一起宣告古城的幸福指数达到了百分百;一会儿又散成了一群绵羊,悠悠然地踏着步。风起云动,又安静地绘成了新的图案。地上不知名的小花贪婪地汲取着清晨带来的甘露,等待迎来那恣意地绽放。一切都是安静的,空中偶尔掠过的飞鸟撒下一片叽喳声,诉说着它们眼中的古城之夏。

在西安,夏日的早晨是忙碌的。单是姥姥家的小小阳台,就从六点多开始忙个不停。姥姥起床后,总是先为心爱的太阳花浇水,从东到西一个不落。原本是一盆干瘪的花苞,皱巴巴地挤作一团,可不一会儿就变得饱满起来。红的,白的,粉的,黄的,紧紧合拢的,绽开小口的,舒展了一半身子的……仿佛只要一瞬,就会迎风怒放了。在这奇幻的魔术秀里,有几位身着黑黄相间条纹服的先生,嗡叫着,扇着透明的翅膀,钻进了花苞里。不一会儿,它们的脚上虽然沾满了黄澄澄的花蜜,但仍旧不甘心地在花丛间横冲直撞着。每每看到这一幕,总会想起一句话,“自然每天上演的画面都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可不是吗?

每个夏日的早晨,古城便这样从沉睡中安静醒来。一切都有条不紊进行着,从慢节奏的黑夜转变成忙碌的白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着雁塔钟声,红日从一个小点开始,冉冉在高楼间跳跃,升起,最后登上天际。老人们的锻炼声,小贩们的叫卖声,汽车的鸣笛声,鸟儿的欢叫声……此起彼伏的声音汇聚成古城的早晨,在天边悄悄弥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