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章

请欣赏家乡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家乡文章1:美丽港城

文/隆奕洋

我的家乡坐落在长江边,她有着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张家港。因为她是第一批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张家港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2011年,又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提到我们张家港,首先不得不提到全国有名的一条商业街——步行街。街道两旁的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在步行街上看不到一辆车辆,真是名副其实。街道中间的景观布置别具一格,特别是一些铜雕塑,有一家三口购物的,还有一位老爷爷正在卖豆腐花的雕像,和真人一般大小,非常逼真。

步行街东面的街心公园已经全部改造结束,增加了好多景观,小城河两边有喷泉,有假山,有各种树木,最吸引我的是在最南面的五根很高的柱子,上面分别刻了“金,木,水,火,土”。一到夜晚,这里的夜景更美,树上装饰着各种色彩的霓虹灯,在白天我发现不了,但是晚上打开灯后,放眼望去,整个小城河两边,玉树琼枝,色彩绚丽;喷泉在这些灯光的映照下也格外美丽,有时像云雾飘落;有时像一簇簇烟花,有时像微微细雨,有时像绽放的花朵。

家乡的美还美在她有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公园,如张家港公园、梁丰生态园、暨阳湖生态公园等。这些公园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那里除了鲜花,还有明净的湖水,绿树成荫,道路洁净,但是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张家港公园有假山,有吊桥;梁丰生态园有小朋友最喜欢的“海盗船”、老少皆宜的运动器械;暨阳湖生态公园有适合人们放风筝的一片沙滩,有音乐喷泉。平时有很多爱锻炼的人们,很早就会来到这些公园进行早锻炼——太极,瑜珈,晨跑。一到节假日,这里会有很多人来游玩,散步,放松心情。

张家港除了美丽的公园,还有纪念唐玄奘的东渡苑,美丽的凤凰山、香山、双山岛等景点都是环境优美的地方;另外具有苏州园林特色的杨舍老街、城西购物公园都是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在我们张家港,不管是在公园、小区,还是道路两旁,映入你眼帘的就是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五颜六色,让你心旷神怡。

我爱美丽的家乡——张家港。

家乡文章2:家乡的樟树

文/秋绪

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多产于我国南方各省。高可达50米。它有顽强的生命,有坐看莲花看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的境界。樟树又有一说与爱情相关,其独特的香味使人感觉浪漫。

喜爱樟树,那是因为它是故乡常见树种中最为普遍,最为众多,又是最平凡的一种树。

在我的家乡,樟树遍布乡村的村前屋后、田野四周、河溪两岸,丘岭山川。樟树以它久远、庄重、常青的风姿而闻名。它与家乡星罗棋布的村庄,袅袅的炊烟,叠恋的山川,绿油油的田地,膘悍的水牛,戏水的鸭鹅,清澈的小溪,人们的劳作一起形成了一幅乡村田园美丽的图画。

印记里,小时候自己家乡的村前就有许多棵百年古樟树,它枝繁叶茂,树体硕大,那儿便是我们这些农村娃们儿时的玩耍乐园,也是村民开会休闲的场所。而在离村庄不远的一口古水井处,同样有两棵参天的古樟在与日月争辉,在无尽的岁月里默默地守护着那不断涌出的清泉。

夏天,村民们在劳动之余,总会搬个板凳或竹床来到村前的古樟下乘凉、休息、聊天。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呢喃,仿佛是在诉说一个远古的故事。而在它的绿荫掩盖下,穿越而来的是一股股凉爽清甜的风,那种凉爽的滋味真是让人感觉是甜到骨子里了。晚上的月光里,古樟树下自然是全村最为热闹的场所。你会看到孩子们在它的护掩下尽情的追逐与戏闹;男人们则是三五成桌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谈古论今;妇女们则是忙着各自的针线活儿,时不时地发出一声亲切又悠长的招呼着孩子们的叫唤声。当然,坐在古樟树下,你还会闻到空气里弥漫着那樟树散发出的体香,还有那泥土的清香混合着一股烧焦了的旱烟味。在这样的一个乡村夏季之夜,村里时不时传出的几声吠叫和着姑娘们发出的咯咯欢笑,总会漫过整个村庄,飘向那遥远闪烁的星际。

这些年,樟树已从农村涌入到了城市,与那些林立的楼群和宽阔的马路为伍,构成了小城里又一道亮美的风景。

我现在生活的这座小城,她的每个小区、每条街道,你都可以见到樟树的身姿,看到它那像伞一样展开的优美造型,也总在慷慨的把绿荫分享给生活在这座小城里的人。而它那稳重庄严的姿态极像一个个魁梧的卫士,在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安宁。一身的浓绿也在时刻呵护着这座城里每升空气的纯净。

樟树有其顽强的生命。既是一些有好几百年以上的老树,老得已是空心,由于它的根系扎得深,伸得远,它仍然是郁郁葱葱,一片翠绿,生机勃勃,生命旺盛。

樟树与人们的关系甚为的密切,用途也很广。树的叶子、木材会散发出一种香气而驱虫害。而在70年代以前,那些在家乡风行的家具,人们都以能用樟木原料来打制而称耀。樟树的根和废木材可炼制樟脑油,制造医疗药剂、火药等等。

在树的喻意里,人们常常以松柏比作爱情的坚贞,友谊的长青,生命的久远。我看樟树可与其同列。

喜爱樟树,不仅仅是因为它四季常青,经久不凋,给人生活向上的活力;也不仅仅因为它的生命力倔强,能抵御自然里的风雨,给人以生活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崇敬的是它那种只付出,不索取,永远忠实于自然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想起这些,我就禁不住从内心对樟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爱意。

家乡文章3:家乡的小河

文/孙梦阁

当初春的阳光唤醒沉睡的小村庄,当春天的绵绵细雨染绿村边的山山水水,一路农田茅舍,一路垂柳拂波,我来到了那条熟悉的小河边。

小河就在村南。我捧起满载着乡土气息的净水,洒向河面,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像灿灿的珍珠,每一颗都闪着我的爱与记忆……

夏天的小河是最热闹的。清晨孩子们的笑声打破了河面的宁静。我和同伴们总爱早早的来河边洗衣服。其实,最开心的不是洗衣服,而是将衣服撇在一边,卷起裤中管,光着脚丫去河里摸鱼捉虾。一拨又一拨光着身子的小泥鳅,在水草间捉迷藏;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吵闹声搅碎九了鱼儿的梦;小虾总是傻乎乎的贴在石块上静静地倾听年伙伴们银铃般的笑声。中午,骄横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蒸级腾着世间的一切,偷偷跳进小河的怀抱洗澡又成了孩子三们的乐趣。

秋天的小河,满载着的,是辛勤的汗水。丰收的季节,村民们在田地里忙了一整天,汗水浸湿了衣服,流满了整张挂着疲惫与喜悦的脸,这时,坐在河边,用河水洗梦把脸再惬意不过了小河望着河边辛苦了一天却深感满足的质朴的脸,它把最清澈的水奉献给了村民。

冬天来了,小河的脚步缓慢了许多,它躲在冬的怀抱里了,没人与它嬉戏、玩耍。它在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冰雪消融时为人们呈现出更清冽的水。

熬过一个冬天,在春风的呼唤下,小河在村民们的忙碌中苏醒过来了。河水仍是静的,静得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一滩水,而是一片绿荫—一片葱翠晶莹的绿荫。蓝天、绿树、白云,都把倩影留进了它的怀抱,静静碧波中渗着一丝丝沉思;春姑娘的皓臂在轻轻抚着,她像初醒的少女,揉着朦胧的双眼。渐渐地,“水暖先知”的小鸭子,三五成群地卧在岸上晒太阳,或者在水中自由游弋,把扁扁的嘴巴伸进水中乱啄,或扑打着羽毛还不太丰满的翅膀,抖动滚圆的身子,顾盼生姿。小河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一年四季,小河在源源不断的为村子奉献着,流淌着乡村人的爱与热情,浸透着乡村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我是土生土长的孩子,是在小河的哺育下长大的,我离不开小河,如同村民们离不开自己的家乡。

小河啊,你绵绵不绝的流水,正如我对家乡的爱,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家乡文章4:家乡,烙在心头的那痕绿

文/素心笺月

六月初回家,坐在向家乡疾驰而去的大巴车上,心情格外的好,说不出的激动和喜悦,一路舟车劳顿,满是疲惫,当坐上回家车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倦意顿时被这份欣喜覆盖,烟消云散,内心满满的都是激动。很想立刻飞到家乡,看看家乡的变化,看看在家忙碌的父母,是不是他们的脸颊上又新添了几缕崭新的皱纹?

汽车在柏油路飞奔着,像我此刻的心情,更像是一只倦鸟归巢般的心急。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是那痕清爽舒适的绿,绿的草,绿的树。抬头望去,天空是澄澄的蓝,那抹蓝,仿佛是洗尽铅华的心灵,空旷无埂。坐车时总喜欢坐靠车窗的位置,可以打开窗户,插上耳机,静静的享受那一个多小时的惬意。

打开车窗,任清凉的威风佛过面颊,肆意的护膝着夹杂着淡淡的清新和花草的清香的空气,多么沁人心脾的芳香,没有城市空气的污染,没有城市喧哗的噪音。将头靠在车窗上,看一排排整齐的白杨树向我身后跑去,多像俏皮的孩童,和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可惜,我归心似箭,没有半点心思去理会那些白杨树的悠闲。

家乡离我越来越近,大山的模样越来越熟悉,当汽车停了的刹那,我知道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远远的,父亲向我走来,我使劲挥挥手,向父亲打招呼。父亲提着我的行李,我和父亲并肩向家里走去。一路走着,满是来自村里的叔叔婶婶、大爷大妈说的问候,"孩子回来了。"?父亲开心的说"是啊,刚回来。"我一路都在向叔叔婶婶,大爷大妈问好。几句简单的问候,就已经足够,笑容已代表了所有他们想说的话语。

这样的亲切问候和关怀,只有回到家乡时才能感受得到,那份纯真,那份美好,好像也成了家乡的标志。家乡的六月,是一个绿色葱茏的季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绿,村子也被这浓浓的绿意包裹着。

晚上,吃完晚饭,夕阳的余晖还洒落在山头。我便告诉父母去久违的"阳洼山"。阳洼山是靠着我们村子的一座山,曾经是我们孩子的城堡,也是我们的乐园,有太多的时间再那座山里度过。

六月和下了雪的阳洼山最美。六月,一片新绿,山上满是杏树,虽然我已错过了杏花飘飞的季节,但我赶上了绿意盎然的时节。我从进村就能到山上的一边上去,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照照,扑捉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脚踩着山上?独有的红色泥土,好奇的将泥土捏在手里,研究怎么会是红色的?这些泥土,小时候曾是我们的最爱,总喜欢美食干跑去挖些来,然后拌水和好,在地上使劲的摔,或是捏成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向小伙伴炫耀。回想,这些已成为了永远的记忆,泥土依然是红色的,而我们,却再也不去挖它。

不急不慌的走着,时不时拿出手机给新奇的花花草草拍张照,给挂满了杏子的杏树拍张照,这一切,此刻就好像是我唯一的乐趣。有鸟儿在枝头鸣叫,我抬头,还没来得及给它拍照留念,它便扑啦,煽动着翅膀飞走了。?

夕阳笼罩着阳面的山,阴面的山,已黯淡了下去,这样的画面,像一幅水墨丹青,夕阳,村庄,大山,绿树,青草,鸟儿,还有炊烟,多么美丽的一幅画,我叹息自己不是一位画家,否则我愿将一切的美都收在我的画笔下。

站在山顶,家乡的模样被我尽收眼底,绿树成荫,怀抱着整个村庄。远处是此起彼伏的山,山脚下有个小小的村庄,?紧紧相连着。放眼望去,除了阡陌纵横的小路,就是分布有条有序的田地。一级一级,像铺垫了绿色毯的台阶,农作物在那里生长着,微笑着。

从山顶向下看,?村里还有炊烟升起,被微风吹散,丝丝缕缕,向天空飘去。突然想到了王菲的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是啊,这也意味着一天辛劳的忙碌结束了,伴着这缕炊烟,该停下手里的农活,歇息了。

乡村没有嘈杂的汽笛声,也没有轰鸣的机器声。时不时会传来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哪家女人叫喊男人和孩子吃饭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怡人,虽然没有世外桃源的舒适和惬意,但那份温馨、淳朴和善良却为这个村庄营造了最美的气氛。

我站在夕阳下,深深地呼吸几口清新甜美的空气,感受着脚下踩着青草的舒适,看那些杏树在我眼里随风起舞,看小草摇曳着身姿,听鸟儿啼鸣归巢。我想要等待那轮明月,看她静静的挂在天空之上,看她娇媚害羞容颜。

大山渐渐变的昏暗,那片绿色也渐渐变的发黑,是太阳落山了,没有了夕阳的余晖,树影也变的婆娑。风儿吹乱了我的头发,我用手轻轻将头发捋向而后,拿起手机拍下昏暗中的一张。没有明媚的阳光,没有明亮的色彩,昏暗,却给了我最美的感受。我在山顶,闭上眼睛,将家乡的模样牢牢的烙上心头。

当那轮明月悄悄挂在天空时,我已到了山脚。那些绿色也变的模糊不清,风儿也比那会凉了许多。有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它们归巢了。我也该回家了。

家乡,是我累了倦了时的依靠,更是我心灵的寄托。仿佛我看到了那痕绿,可以洗尽一切的铅华,洗涤尘埃的蒙蔽。也是那痕绿,净化了我的心灵,赋予了我新的希望。家乡,我的母亲,深深烙上我的心头,烙上我心头的那痕新绿。

家乡文章5:最爱家乡张家港

文/徐龚珉

我游览过热闹喧嚣的北京城,领略过时尚繁华的大上海,见识过古朴文明的西安兵马俑……但我最爱的还是我的家乡——张家港,因为她是镶嵌在长江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凡是来过张家港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赞美!

我的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春天,河阳山上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绽放,常阴沙农场千亩油菜花尽情盛开,暨阳湖畔垂柳依依,梁丰生态园里蜂蝶飞舞;夏天,香山的草木浓郁茂盛,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荫。登上山顶,凉风习习,暑热被驱赶得无影无踪;秋天,农田里稻浪滚滚,各种水果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想尝一尝;冬天,美丽的港城偶尔也能迎来一场瑞雪,银妆素裹的港城,成了开心乐园,孩子们在雪地里跑啊,跳啊,堆雪人,打雪仗……尽情地享受冬天带来的乐趣。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张家港位于扬子江畔,地处江尾海头,东望上海,南近太湖,西眺南京,北濒长江。境内东山村遗址距今8000余年,为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最早的人类史前文明。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在张家港古黄泗浦第六次起航,成功东渡日本。流传境内的河阳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早的《斫竹歌》被誉为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我的家乡经济繁荣,社会文明。闻名全国的步行街白天像新加坡,繁荣昌盛;晚上像小香港,霓虹闪烁,灯火辉煌,把步行街辉映得流光溢彩。步行街东首的音乐喷泉唱着欢快的歌,仿佛在歌颂咱们港城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码头上汽笛声此起彼伏,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巨轮有条不紊地靠港、离港,张家港的经济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腾飞。在张家港,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永联小镇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宽敞平坦,现代化农田实现高科技管理,农民伯伯过的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日子,他们住上了带电梯的高楼,吃上了蔬菜基地配送的瓜果蔬菜,闲暇之余在广场跳跳舞,戏楼里看看戏,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我最美丽的家乡——张家港还有很多特产,如长江三鲜、沙洲优黄、鹿苑鸡、高庄豆腐……我为生长在张家港而自豪!

家乡文章6:梦一场

文/夏小薇

梦里梦外都是梦,梦里家乡有几村……

梦中总是有那么一个人,即使我醒来了,还任然把他放在我的心上。听说了吗?梦里有秋河,每当风吹叶卷千层幕如黄鹤楼高。居然万里黄河不拘远,江来海愿被淹没……

可穷人不懂诗情画意,富人却活出了笑脸。

我问:富人你穷过吗?而如今人人有钱我哭穷!世界上无一人不向往财富我则想得简单也成了异想天开了吗?到不如不见不恋,久了便会疏离成绝情。

也不去两相折磨站银河两头又流传为传说古人讲这梦里啊,只住得有家人,哪儿有神仙?莫不是你听错了,怎么会三妻四妾?莫不是你花言巧语,哪会招蜂引蝶……莫不是我嫉妒太多,怎会爱你是错……

莫不是争取太晚了,就不会盼早归……

当山风化成平原,梦也就越变越圆满了……

瞧他活不成一对,我看不见一双,你走不到一块儿。那么总是要结束吧?哪就别去挂记它。叹,全都是骗局,何来真实可言……

之所以人生如梦,梦是现实也是梦一场的虚构。我不再抓哪蝴蝶,梦里自有它也有山水存在。也许我就是哪孤凄凄的鸟儿吧?鸟若死魂魄不再复返,鸟来自有悲处才如此鸣啾啾……

我不再化蝴蝶与梁山伯千里共婵娟。我不再当杜鹃鸟嘲讽哪千朵万朵野白花。也变株蔷薇躲墙角自吐芬芳是贵红。

家乡文章7:渴望亲情

文/蒋林杰

我的家乡在农村的大山深处,这里的山一座比一座高。遮挡了我遥望爸爸妈妈的视线,这更让我思念他们。

平常的日子是爷爷奶奶带着我读书,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打工。记得在一个暑假,妈妈接我到她挣钱的那个地方玩时,我们坐着客车爬过了一座座大山。走了好远好远的路才来到那里,这个城市也是妈妈一直认为是个好挣钱的地方。但我一点都不喜欢它,因为它让妈妈不能陪在我的身边。

爸爸在另一个城市打工,平时都不回来,只有在过春节时才回家,近几年爸爸回来时身边多了一个漂亮的女人,爸爸叫我喊她阿姨,我很是不高兴。记得有一次,这个阿姨和我讲话,我没回答还被爸爸数落了一顿。

要是这阿姨不跟爸爸来,妈妈是不是就能回来呢。但我在电话里问妈妈时,妈妈告诉我不是为这个而是工作太忙。我真搞不懂他们的话,也不明白他们为何这么忙。

我盼望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忙完了,我能和他们在一起,陪我看喜洋洋和过“六一”儿童节,但我知道这太不可能了,因为他们做任何事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

家乡文章8:掼冬瓜

文/三槐老人

掼冬瓜,只是我们家乡小孩子学游泳时的一种玩法,并不是真的把冬瓜往河里摔。

我想,这种玩法应该始于远古渔猎社会,捕鱼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为了捉鱼就会经常的往河里跳,而且努力地去追赶。但是,因为它从来没有,也没人提起像其他一些劳动、游戏纳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之中,所以没能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认同和传播。不过,在我们乡下,说到“掼冬瓜”,那是男女老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我们那一带有句俗话说,“六月六,猫狗洗蓬浴”(要用常州话说才押韵)。农历六月初六那时节,是由春向夏转换的季节,河里的水温逐渐升高。初六那天,家家户户把家里需要洗洗汰汰的东西,家具、农具、衣服、杂物,像蚕匾、蚕架、桌子、板凳一股脑儿搬到河滩去,往水里一浸,男人女人赤着脚站在水中,洗呀刷呀踩啊,把它们侍弄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再扛回家去晾干、收藏。

这一天,也会抱起狗啊猫啊,甚至于猪,往河里扔,实行“猫狗洗蓬浴”。你知道,那时候乡下大都养草狗,不像城里人养的那样受宠爱,隔三差五地给小宠物又打肥皂又吹风的洗澡,往河里一扔,让它们自己往岸上爬,反复几次,也就算洗了个澡。再说,那些小东西被扔到水里后,为了活命,四只脚拚命地拍打着水往岸上游,憨态可掬,是十分可爱和引人发笑的。动物有求生的本能,这里是不存在虐待动物这一说的。

小孩子也特别喜欢六月六日这一天,因为趁此机会可以名正言顺的下河戏水了。不过家长们还是担心水温不高会浸出病来,不断地催促“上来吧,上来吧!要浸出病咯!”这一天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一年一度的洗礼节,所以大人们并不过度的阻拦。

往后的日子,天气越来越热,睡得晚,起得早,睡眠时间少。午饭以后,大人们都会找个凉快的地方睡午觉,一来为上午劳动的疲劳解解乏,而来为下午养精蓄锐。因此,大树下,水车棚里,两座房子之间的狭道里,坐的坐,躺的躺,享受清凉的一刻。

午饭后,小孩子们显得精力特别充沛,碗筷一撂,赤着脚,窜出家门,顾不得脚下被太阳晒得发烫的泥土和砖块,边跑边跳向河边奔去。小学校旁边的臧沟桥下,已经有一拨人在水中像鸭子一样扑棱。跑过来的孩子急不可耐,跑到桥上纵身一跳,“哄通”一声,像一只冬瓜丢进水中,浪花四溅,招来小伙伴们一阵欢呼。这就是“掼冬瓜”!

“冬瓜”下水,有多种姿势,有双脚并拢像木桩一样插进水里的;有双手抱着腿像虫子样卷着身体落水的;有仰面朝天后背击水的,这种跳法背皮像被人猛击一板,火烧火燎,其痛无比;有在桥上竖个蜻蜓(做个倒立)后,顺势倒下水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只是没有人做翻滚动作,那是高难技巧,没人会也没人敢。

只要有人提议,大家还会爬上岸,排成队,轮流着一个个往河里蹦,“咚!”“咚!”“咚!”一个个“冬瓜”滚下去,水花四溅,惊涛拍岸,那气势也是很壮观的。

我“掼冬瓜”发生过两次意外,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一次是在午饭后,别的孩子都先于我到了村西的小河潘家沟,河的南头水面较大,水不深,一米五六,齐勃子。我因为去晚了,激动又兴奋,急急地跑到那里就往水里蹦,河底石块把我脚后跟蹭掉了银洋那么大的一块皮,鲜血从水下往上泛。我只好马上爬上岸来,一跛一跛走回家去。这时候,其他孩子在水中嬉闹如常,没有一个人来帮我,我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奈。

还有一次在臧沟桥上。这之前,我看到一份画报,像是全国(或是世界)运动会的专刊,中间刊有好多比赛的照片,诸如羽毛球、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等,等等。游泳比赛的入水镜头都是两臂举过头顶,弯腰头向下,姿势很优美,跟我们的“掼冬瓜”大异其趣。我异想天开决定试一试。我走到桥上,举起双手弯下腰就向水里蹦,一窜下去,脑袋就触了河底。通常造桥以后桥底下会留下不少碎砖碎石,还是我命大,我没有碰到那些东西,只粘上一头泥,要不然定然落得个头顶开花,至少也要长个苞!

有人教我说,入水以后,手马上要翘起来,把身体往上引。按照他的说法,我又试了一次,这次,由于手臂举得太快,带着腰向后扳过去,折起来,只感觉胸椎带着腰椎“咯咯”响。一个念头很快从脑中闪过:不好了!腰断了!我要死了!妈要哭了!

从此之后,我再也不敢像运动员那样颠倒着脑袋入水了,还是掼我的冬瓜吧,同样地好玩。

若干年后,我长大了,工作了,单位组织体格检查。一位很负责任的女医生问我,“你的腰椎上有一条裂缝,你知道吗?”

我说我不知道。

她说:“没事儿的,可能还是小时候的事情。”

我的确不知道我脊椎上有裂缝,不过我从小时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腰里经常酸八拉几,有时候蹲下去了站不起来,站起来了不敢蹲下去,要扶着桌椅才能下蹲。说不定就是“掼冬瓜”落下的伤。现在年纪大了腰酸背痛已是常事,人到暮年,哪有兴趣再去追究脊椎上裂缝的来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