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的散文

请欣赏烟火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烟火的散文1:尘世烟火,只为你倾城

文/冷梅清竹

安之若素的流年,我曾经一个人静静地行走于现世,不带浮华,不沾轻佻,惯看四季变幻风雨如云,阴晴圆缺,赏秋叶舞碎流年的美,曾经,我淡然看尽世态炎凉,俯视红尘,执手绘一幅流年写意。

不记得何时,与你在尘世间邂逅,我褪去数年染尽的红妆,为你低眉轻唱,唱一曲时光静好,尘世烟火,只为你倾城,岁月匆匆,只为你一人驻留,我执你的手,踏尽山水河流,徜徉无限旖旎风光,领略世间多娇,同看春花烂漫秋月如华,酒杯更尽三杯无,一朝醒来犹道春尚晚。我与你写尽俗世繁华,恋语对笑颜,你的笑,如那春夜般静美,如那秋日里云水悠悠,载着我的忧愁,懵然回首的刹那,我发誓今生不会错过你,只愿与你相携漫过岁月的诗行,笑语盈盈,留下轻轻浅浅的脚印,绵延至生命的尽头。

烟火里的爱情,如烟火绽放在美丽的夜里,却在划下那炫目的一瞥时即冉冉消逝,唯留下惆怅还旧人。风云起,天地变了颜色,我独自承受你离去的忧愁困苦,晓鬓风吹斜,云湿绿罗衣,步行止摇摇,懒抚七弦绿绮。在夜里,我一人咀嚼着我们曾经与共的点点滴滴,泪水悄然而下,现如今,你远在他乡,不闻声语不见人,梦里度良宵,醒来惆怅还依旧。曾经,我多想与你生死与共,这尘世迷离烟火,也因你而妩媚清透;曾经,我多想与你日日共好,度百年良景;曾经,我多想与你共饮菊花酒,同赋月下诗。月有阴晴月缺,人有悲欢离合,情满则溢,情至深处无语话凄凉。

如今,四月花开,与你离别时,犹历历在目,那个飘雪的冬季,待到春日解冻时,遍布累累伤痕,那个冬季,没有温暖,没有了你的柔情,世间一切对我都只是一个冰冷的摆设,就连那皑皑白雪,也闪烁着冷冷的光芒,沁入心骨。与君离别意,凄凉满目,你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即飘然消逝在这茫茫尘世中,从此以后,你我各奔东西,永远不会再有交集。

茫茫人海,你我曾经并肩而行,即便坎坷也是一笑而过,尘世烟火,曾经我只为你一人倾城,桃李杏白,也黯淡了颜色,敛眉低首,曾为你把情诗唱,你清淡的眸子也灼灼生辉,为我一人而感动。花无百日红,山花烂漫终有时,我与你,情分至此,相爱离别,奈何落花流水,至此不复回。复春日,窗外流连戏蝶,流苏万种,花开正浓时,我禁不住又想起了你,我依然记得你采撷花一朵,为我插于鬓上,留恋处,执手催发,发丝千丝万缕,缕缕诉深情,而今,你我山水相隔两茫茫,忆到情深处,泪水婆娑,念君百年,尘世烟火,曾经只为你倾城。

烟火的散文2:牧羊犬阿彪

文/吴康

有人说:“是人间的烟火,美丽了红尘情缘。”然而,恋情并不只是上演在红尘中多情的男女之间。在没有语言交流的动物界里,不加修饰的“恋情”,却显得更加自然、真实、感人。

阿彪,是公司喂养的一只成年“德牧”公犬,体型高大威猛,双目炯炯有神,往往令陌生人不寒而栗。

在那个万木争春、油菜花开的季节里,门卫老头神秘地告诉我,阿彪“恋爱”了,它的“女友”是隔壁公司一条叫小白的本地母犬。

小白身材瘦小,其貌不扬,其实与阿彪并不般配。门卫老头似乎看出我心中所想,笑着说:“是小白主动追求阿彪的,起初阿彪根本瞧不起小白。”

门卫老头的话,让我开始留意起这两条品种不同的狗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白一黑两个身影,常常出现在田间、路边,它们不是并排欢快地奔跑,就是你追我赶着愉悦地玩耍。多少次,在第二天朝阳升起的时候,我看见阿彪和小白那满是露珠的毛发上,点缀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瓣,它们奔跑到公司门前的那个路口,互相碰碰鼻尖,再依依惜别。

那段时间,陶醉在甜蜜“爱情”中的阿彪,似乎忘记了一切。为了讨得小白的欢心,竟然偷抓了附近农户家的一只母鸡,躲在公司的角落里与小白快乐地分享。丢了鸡的农户得知后,气愤地吵上门来,公司只得高价赔偿了农户的损失。从此以后,为避免阿彪再犯类似错误,门卫老头将铁链套在它头部,限制了它的自由。但阿彪显然不能接受自己因那次冲动而受到的严厉惩罚,也怀着对小白的爱与牵挂,一次次挣脱铁链出去与小白约会。阿彪的勇敢和痴情,惹来了很多人的指责,身为公司“守护神”,阿彪是失职的;而作为一只英俊潇洒的德国牧羊犬,它又怎能放下身段去痴迷那只其貌不扬的土狗呢?可是,不管人们如何对它不满,阿彪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它的自由与爱情生活。

俗话说狗是通人性的。也许是想改变他人心中的印象,也许为了“将功补过”,有一天,在公司门前的马路上,阿彪竟然咬伤了几个无辜的路人,公司只得决定将阿彪送人。

送走阿彪的那天,是一个秋天的傍晚,香樟树上的叶子纷纷被风吹落,门卫老头心情沉重地给阿彪准备了一顿最后的晚餐:有煮熟的鸡架,大块的肥肉。小白默默陪伴在阿彪身旁,寸步不离。阿彪微闭着眼,耸拉着头,像在沉思中,没有表现出半点食欲。门卫老头一遍又一遍地劝说道:“阿彪,你吃吧!往后要听话,不要再咬人了!”

阿彪仿佛听懂了似的,睁开眼睛,在食盆里嗅了嗅,然后,叼出一块香喷喷的肥肉,悄悄送到了小白嘴边。小白犹豫片刻之后,叼起肥肉放回到阿彪的食盆里。

阿彪以为小白不爱肥肉,又细心地找出一块鸡架送给它,小白还是放回到了原处……这动人的一幕,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重复上演了一次又一次。我和门卫老头在一旁看着,止不住泪眼婆娑。再后来,阿彪将整个食盆用嘴慢慢地推到小白跟前,仿佛在说:“你爱吃什么就吃一点吧!”可小白没有理会,只是轻轻走到阿彪跟前,默默地躺在它前腿上。它们的头,紧紧依偎在了一起,眼中流淌着惜别的泪水。

阿彪和小白,就那样静静地躺在片片落叶之间,那份难舍的恋情,如落叶那般无奈地洒满了一地。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柳永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美一幕……狗不是人,却和人一样,都懂得感情与感恩啊!

阿彪走后的那段日子里,每至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时分,小白孤单的身影就出现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嘴里还不时发出阵阵哀叫。每每这时,门卫老头总是伤感地叹息:“小白又在想阿彪了!”

就这样,痴情的小白经过无数次地寻找、呼唤和绝望,半个多月后,它永远地飘出了人们的视野……

从此,这对深情的伴侣再也没有出现过。

烟火的散文3:烟火的味道

文/张会芬

我终于安坐在整修一新的书房里,被金色的冬阳暖暖地拥抱着,电视里的音乐、新闻、广告交替喧响,厨房里腊香肠的气味飘进来,不由深吸一口气,真香啊!这色,这声,这气味,这烟火的味道,又来到我的身旁。

两个月前,我把家居所有物件清空,请瓦工、木工、水电工、油漆工先后进门,把居室从天空到陆地,从墙里到墙外,进行了维修与包装。我和老公暂住在单位一间三十多平米的房子里,这是食堂二楼的包间,新食堂完工后一直没启用。房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除了我们搬进来的一床一桌两椅外,空空如也。偌大的房子,正值冬天,更觉寒冷。夜晚,两层楼的食堂只有我和老公住守,寂静又孤单,老公未归时,书是我唯一的伙伴。

临时房间里没有厨房,一日三餐只能在外面解决。早餐和中餐我俩在各自的食堂用餐。临近晚上下班时间,便约定见面地点。会合后就开始在街上漫游,边走边商量,晚上吃还是不吃,吃什么。为了保持苗条身材,开始一段时间,晚上经常各吃一个烧饼或几个面包了事。几天后,忍不住想吃米饭。于是,我俩穿行于大街小巷,专找店内客多的、环境舒适的、菜有特色的小餐馆就坐,吃罢在街上散步一小时,然后慢吞吞往空寂的家里走。有时走到单位门口,进门房和保安一起看电视、聊天,再打道回府。时常回来得早,闻到宿舍楼里飘出的菜香,看到一个个窗户里闪烁的灯光,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顿生羡慕之情。此前,我是不以为然的,从未有这种感觉。总是嫌做饭麻烦,一直认为中国人特别是南方人的饮食太讲究、太复杂,为做吃的浪费很多时间。但是,那一刻,我很想在有灯光的厨房里忙碌。

两个多月,我和老公在外面围着火炉吃过铁板烧、麻辣烫、野味火锅、土家风味鸡、长沙特色鸡、聂河特色鱼等数种风味菜,各有特色,味美价廉,吃饱走人,潇洒轻松。老公说:这样很好的,干脆以后我们不在家做饭了,就按这个模式吃饭。我愣了一下,觉得少了点什么,不踏实,但又说不上来。又过了些日子,越来越感觉餐馆的菜太过油腻,没有自已做的菜清淡养胃;总在外面吃饭,有一种流浪的感觉。心中愈发留恋以前平日里,把自已做的菜端上桌,老公狼吞虎咽的样子;常温柔地怀想,以前老公下厨,端上可口的饭菜,在一旁窃笑我像小猫一样专着的吃相……我想家,我想有烟火味道的家。

房子装修完毕,我们尚未入住,便急于在家里生火做饭。当暖阳洒在家中,看着老公吃着我做的香喷喷的家常饭,一种幸福感溢满身心。原来,做饭并不是麻烦事,烟火的味道里有甜、有爱,有俗世的温暖和清欢。家不只是房子,有烟火味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啊!

我爱烟火,我爱家。

烟火的散文4:元宵烟火晚会

文/费思思

元宵佳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你瞧,猜灯谜、放烟火、吃团圆……各种各样的活动热闹非凡。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们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南望不见头,从北望不见尾,人山人海,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弯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着脚尖望着。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眉清目秀的青年人,有四五岁的小孩。

过了许久,只听“砰”的一声,天空中出现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鸦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美丽极了。

猜灯谜也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我看着花灯,猜着灯谜,高兴极了。

烟火的散文5: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文/宫佳

无意中,在工地上看到我的一个文友汗流浃背地做小工,单薄的她像男人一样做苦力,她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黢黢的,肩膀还晒破了皮,紫红的皮肉在阳光下受尽了蹂躏。休息之余,我们一起喝茶。我对她的经历深为痛惜,她倒不以为然,笑着说,女人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也能做到。做小工虽然辛苦,但收入比较高。白天,她在工地上出大力,可到了晚上,她一转身就变成文艺青年,一首首诗歌从她的笔下流出,唯美而又有意蕴;一篇篇小说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她说,左手力工,右手文字,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所有的辛劳都在文字里缓解了疼痛。

文字让她有勇气和力量直面惨淡的人生,而生活的历练令她更深刻的理解生活,写出有深度的作品。我不禁对这个坚强的文友肃然起敬。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戴上面具,言不由衷,即使生活再不堪,也要装作云淡风轻。而我的文弱文友,一边毫无隐晦地过着烟火生活,不畏惧苦难,勇于承担,一边又在业余紧锣密鼓地拿起笔,追逐心中的梦想,追逐的脚步从未停歇,溢于言表的是一脸的清欢。

她说,她并不觉得苦,相反,她觉得这是生活在磨练她,给她的考验。她说,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诉说着魏晋文人风骨,求内心一静足矣。英国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生活在女性卑微的年代,男权主义者们的大喊大叫未能击碎她内心的宁静,她在“一个人的房间”里写出了《黛洛维夫人》,以安静细腻的笔触震颤整个世纪的神经。

我为文友的见解而折服,忽然感觉,所有烟火红尘中的磨练,必将在她的文字之旅中苦练出璀璨的珍珠。

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出生在贫穷的农家,在高中时吃下等吃食,穿着刚能遮羞的破旧衣服,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他来说,简直是折磨。但是,他有难以遏制的求知欲。他忘我地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再也无法抵挡读书的诱惑。通过读书,他了解世界,扬起走向远方开辟新生活的梦想的帆。通过读书,孙少平开始用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对生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信开始在他身上建立和成长起来。是读书让他放弃自卑,找回自信从各种角度审视和观察每种现象,他放弃了最初的虚荣,他懂得一个人活得是否有意义,不仅仅是吃得好穿得好,还要具有许多人难以言说的东西——像才情,像知识,像人格魅力。

孙少平就这样一边过着烟熏火燎的烟火日子,一边读书,在汲取精神营养中,不断地升华自己,让他对于生活的苦难能有清醒的认识,尽管他后来成为矿工,甚至后来历经矿难而毁容,因了他辽阔的格局,并不影响他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有谁能否认,对于孙少平来说,这一半面目全非的烟火里,那些对生活深刻理解的领悟所折射出来的清欢,是支撑他顽强走下去的支柱呢?

在红尘中行走,无论你是哪个阶层的人士,都应该有一半烟火,一半清欢的心态。无论现实生活有多少波折,心中的那一半清欢足以化解烟火红尘的磨难,一手现实,一手诗意,在喧嚣的红尘中走自己的路,不迷失,不悲观,坚强而执著地走一条精彩的路。

烟火的散文6: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文/孙艺华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拼尽全力与众不同,做不一样的烟火。

——题记

朝阳从东山的薄暮中露出,道道强烈的金光喷涌而现,藐视那层薄云的不堪一击。站在高处,迎着朝阳,看这大千世界。

我,一名普通的初二女生,相貌平平,个性无趣,惊艳不了谁的青春,也温柔不了谁的岁月,但我欣赏那种放荡不羁追求自由的性格,于是自己便也勇敢地背上了行囊。我想,人不应该是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应该是草原上舞动的韵律,不拘一格,不随波逐流,独一无二是我给自己的标签。当烟火划破长空,你会在最高处绽放出你的光辉,照亮这一片天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烟火一样在空中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漫步在无人涉足的草地林间,感受那遥远的太阳散发出的暖意,不禁想起苏东有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又何苦追觅那些风靡一时的浮华。但我就是我,目光笃定,不为别人活,不为他人改变;我就是我,青春怒放,踏歌而行;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然而,追求与众不同固然不错,但那些看似不一样的颜色为何不会绽放异光?当“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也成了可以呼出的口号,刻意的只求新异反让人觉得丢失了自我。只有拥有真正自己不一样的颜色,才能在烟火绽放的瞬间让全世界瞩目。夜空晴阔,我悠然轻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权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选择,不必拘节于万千思绪,一个机会有一百万种选择,同样一个选择能迎来一百万种机会,你越是受外界的影响,你越是害怕决定。以自我为中心,你可以放开耳朵去听,睁大眼睛去看,放开嘴巴去说,但你一定要堵住心,别让其他因素干扰你的思绪,因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没有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即便满身泥泞,也要成为最独特的花,哪怕命运辜负,无数次被看轻,也不应辜负自己的人生。

蓦然回首,我们只是烟火里那不起眼的尘埃。本是随心所欲的年纪,不要甘愿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也不要习惯顺其自然的日子,更不要被生活所沉沦。面对命运,我们何不妨放手一搏?我向往“手可摘星辰”的高度,也喜欢“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闲逸,更赞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纵使我是尘埃,也一定要做最耀眼的那个!

刘继荣写道: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现实大多如此,趁现在年少,扬帆起航,不甘于平庸,就算我是尘埃,我也要在逆风中飞翔,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烟火。

不一样的烟火,划出不一样的光芒,闪现不一样的智慧,集结所有的一切,或许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依旧是不可欠缺的部分,每个人,每个智慧,都是不一样的烟火。万物之中,形形色色,每个人都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各种色彩交汇,才得以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生于平庸,死于平庸,莫过于人生最大的悲哀。生如蝼蚁应立鸿鹄之志,命薄似纸应有不屈之心,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我自向阳而生,不负少年意气,不负时代期望,做属于自己的烟火。

烟火的散文7:烟火小镇

文/素衣舒舒

烟火,这两个字,一看就让人心生喜欢,踏实妥帖,俗世温暖。用烟火来形容故乡的小镇,是最贴切不过了。

故乡的小镇,是川西平原的一大古镇,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记载,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传说中的“一门三孝”和“安安送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小镇不大,街道呈人字形。上场三支角,三角形小坝子,买菜的地方。由此,顺着窄而迂回的街道,走过纺织厂、邮局、镇中学、照相馆、电影院、红旗商店,至公社医院,街道左右分岔,一条花红街,一条回族人聚居的半边街,都通到下场尾的米市坝。

“豆花儿——豆花儿——”每天清晨,天光微明,卖豆花儿的周老伯便挑着豆花担子沿街叫卖了。悠长的叫卖声跟着一缕凉凉的微风,在小巷里不疾不徐地悠闲地踱着步子,牵出了那些久远的记忆,旧旧的时光。

记得小时候,每日里醒了也赖在床上,非得等老伯叫卖豆花儿的声音把耳朵叫醒,才肯起。急急穿了衣,走到窗边,把那木格子的雕花床一推,清湿的空气里有隐隐的花香。一枝横斜的梧桐树枝带着莹润的水珠跻身进来,叶子青翠翠、水灵灵的。

小巷里,坑洼的青石板路上,有斑驳的水迹。深深浅浅,或灰或白,仿若调皮孩童的随意涂鸦。哦,昨夜,定是又下过雨了。淅沥的春雨,总是在夜里下,我们小孩子觉沉,从来听不见。

远远的,一深灰色的身影挑着担子慢悠悠地走了来。

赶紧拿了搪瓷缸子,开门迎上去,打上一毛钱白白嫩嫩的热豆花。想吃甜的,就放一勺白糖。想吃咸的,就放点葱花、炒熟的花生、油辣子等麻辣鲜香的作料,拌拌,哗啦啦喝下去。全身都暖呼呼的,甚是舒服。

此时,三支角菜市场早已是熙熙攘攘,喧嚣嘈杂。大块大块新鲜的猪肉挂在长长的铁钩上,还冒着腾腾的热气;粗长的莴笋整整齐齐码放在摊位上;沾着露水的豌豆尖儿大堆大堆的,嫩生生,青绿绿;胖根胖根的折耳根白白的,带着一股淡淡的鱼腥味……几个卖菜的妇人,姿色不再,肥胖粗糙,口无遮拦地大声说笑着,还时不时带一两个脏字。整个市场,生动混乱,而又家常鲜活。

小镇的房屋都是那种陈旧的民居,低矮、沧桑。墙体大多是竹木夹泥,屋顶是青色的小瓦,苍绿的青苔蔓延,泛着岁月的痕迹。瓦楞上,三两支狗尾巴草在风里寂寞地摇曳。

市场周边,那暗黄的木板门店铺一家接一家陆续打开了。干菜铺、杂货铺的门半掩半开,里面昏暗,各种货品密集;包子铺里,白胖胖的包子馒头出锅了,缕缕热气袅袅上升,婀娜柔曼;油茶店,油条在锅里滋滋作响,欢快,喜悦。

巷子口,王氏家族的药铺也开门了,一块块窄长厚重的铺板叠放在门旁,上面还有墨写的数字。王家的女人们已忙碌起来了,清扫的清扫,切药的切药,各司其职,井井有条。浅淡的药材味从店里飘出来,氤氲弥漫在清凉的空气里。

巷口另一边,是在方圆几里远近闻名杨二嫂米粉店。这米粉杨二嫂,可不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豆腐西施杨二嫂那样漂亮。胖胖的中年妇人,长得慈眉善目,很是喜庆,皮肤就如那柔韧的米粉一般白净。店门口支着一口大铜锅,熊熊的炭火烧得很旺。锅里,浓稠的羊肉汤汩汩地翻滚,诱人的香味飘得满街都是。那晨练遛鸟的老人,赶早上班的年轻人,背着书包的学生,寻着这四溢的香气,纷纷走进了米粉店。

倘若不爱吃米粉,沿王家药铺前行20米左右,便是哑巴夫妻的小食摊,生意非常火。面条、馄饨、醪糟、汤圆、烧麦等都有。摊子摆在街边,木桌子,木板凳,干净整洁,家常温暖。夫妻俩均是哑巴,却生得一双聪明漂亮的女儿。姊妹俩只要下了课,就来帮父母,伶俐勤快。人们都夸这哑巴夫妇真是有福气啊。

街对面,是老国营理发店。店面不大,狭长幽深。里面摆着几张笨重的老式椅子,可以放倒的。椅子旧旧的,黑红的油漆斑驳脱落,坐上去吱嘎吱嘎地响,像要散架了似的。灰灰的砖墙,已严重风化,墙皮稍微轻触,就簌簌地往下掉,仿佛旧时光。墙上,挂着长方形的老镜子,大红大绿地绘着喜鹊枝头叫喳喳的图案。镜子上,薄薄的灰尘。镜里,人影模糊朦胧。剃头推子油乎乎的,那围裙也污渍斑斑。

理发店里有两个须发皆白,手艺高超的老师傅,还有一年轻漂亮的女子。女子姓谭,身材高挑,两根黝黑的长辫子直垂到臀部。于是,理发店每天总是顾客盈门。那些青年男子,今儿才理了的发,明儿个准会找个什么借口再去拾掇那短得不能再短的头发。我的体育老师也在其中,老师长得高大帅气。

后来,那长辫子的美人和体育老师结了婚,就住在镇中学。

镇中学的操场上,有两株高大的皂角树,该有几百年了吧。那么高,那么壮,得3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长长的、黑褐色的皂角。那个多呀,简直看得人眼睛都花了。风铃一般悬着,高高矮矮,长长短短。风一吹,就摇啊,摇啊,仿佛能听见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呢。

我们在树下简陋的水泥砖砌的乒乓桌打乒乓球时,常有皂角掉落。拾了带回家,用来洗头洗衣服。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两株皂角树还在吗?我的老师还在古朴的小镇里生活吗?我想,待到寒假,我就会回到故乡,跟随那一缕微风,走在深深的小胡同里,走在小镇悠长的青石板路上,去看望那两株古老的皂角树,去寻访那些泛黄的旧时光……

烟火的散文8:烟火日子

文/鲁桂明

每天习惯地看看微信,看朋友们来来往往,在自己眼前过,捎带着精彩新闻、精妙段子和生活常识。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那一行一行的文字,再也挑逗不起自己的神经,只静静地浏览着。作为看客,悄悄站一旁,看熟悉的人在身边不断经过,大千世界万种风情落入眼帘。不管隔多远,距离都不成问题,轻轻一声问候,两颗心就交接上了,这是微信的妙处。

一天一天,光阴在指缝间悄悄溜走,我则像猫在阳光下打盹,眯着双眼,如果没人打扰,是醒不来的。

记得去年双十一,自己淘了一堆书,也淘了一堆物品,今年双十一还是淘,淘回来的全是物品。一件件摆弄着,然后把不满意的东西一一寄回去。为沾点小便宜,削尖脑袋淘些可要可不要的东西。去年发誓不再乱淘东西,今年网购瘾又犯了。烟火日子就得俗着,文字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当然,若无闲事挂心头,书还是要读的,不读书心会变成一片荒漠。

每天早晨,拎着大包小包出入菜市场,匆匆复匆匆,想着为一张嘴而循环往复单调地过着日子,真心生厌倦。身为烟火女子,说喜欢在俗中穿行,那是欺骗自己。也常见菜市场路口爬行着一些乞讨者,风里来雨里去,不惜糟蹋自己的身体,而摆在他们面前的缸子,里面的钞票却少而可怜的。见此情形总是怜悯上心头,也免不了从钱包里掏点钱,而成为施舍者心中并不好受,那一点点钱能帮对方解决什么问题呢?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同情心罢了。躺或跪在地上对人低声下气,对于这些生存困难的人,也许自尊并不显得那么重要,因为他们首先得想着怎么样活下去,然后才想着怎么样活得光鲜。而手脚健全的人呢?没有最低的生存需求,生活的期望值就自然高了,随之也平添许多的烦恼。

其实,内心特想过优雅的生活,闲暇时喝喝茶,再放上一段音乐,手中有书便更好,活出闲雅的姿态,活出闲适的心情。可有时免不了被生活弄得灰头土脸,再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了满脸的疲惫和憔悴。但还是想优雅地过着日子,优雅地老去。优雅的前题是无拘无束,行动自如,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对于那些乞讨者,是难言优雅的。如果有优雅之心,就算是闲适的人了。这样一想,自己已在享受生活了。别对生活要求太多,要求多了,一旦达不到目标,就容易在不断地攀高中摔跤……

烟火的散文9:人间烟火

文/王征桦

秋天是人间烟火味最重的时候。吃着炸秋蟹,喝着三河米酒,望着巷道里一溜磨得光滑的石板,才知道在熙熙攘攘的三河古镇,也可觅到独特的一份安静。

抛弃了烦劳的人,才感觉到尘世的好。可在身在尘世中的人,又怎么能抛却烦劳?偷个空闲,坐进明清风格的户牖里,也是暂抛烦劳的一种方式。三河古镇的古建筑,有着江南的特有的精致。头上是小巧的天井,地下是潮湿的,石阶上常生有青苔,桌子上偶尔残留油渍。趁喝茶的工夫,我从天井里望天,天蓝得深不见顶,蓝得像穿越到古代。

店主人把毛巾搭在肩上,吆喝着,伙计把大煎锅敲得当当响。有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坐着。围着桌子坐的那些人,弓着身,抱着腿,扒着脚丫子,那些千姿态百态,只有在市井中才可见着。三河茶干递上来了,三河茶干,是三河古镇的特产,“麻辣酸甜咸”竟然是五味俱全,让吃的人越嚼越有味。围坐的人吃一块茶干,喝一口三河封缸米酒,就可以在小店里消磨一个下午。

朋友们喝着米酒。酒在瓦罐里,瓦罐上贴着大红的标签。在我看来,似乎古镇上所有的东西都贴着大红的标签,古镇的本身也像一只盛酒的瓦罐,贴着大红的标签。美艳的老板娘不时地拿着她的丹凤眼,睃瞄着我的朋友,为我们斟着酒,说着玩笑话。朋友红着脸,不敢正视,只顾低着头喝酒。店主人在堂中走来走去,对老板娘的行为装聋作哑只推不知。这时,吃茶干喝米酒的那拨人哄笑了起来,摇摇手,把老板娘招了过去。

万年台是一个古戏台,有庐剧正在上演。庐剧和三河镇有不解之缘,街上的店家都会来几段庐剧,庐剧《小辞店》就取材于镇里的二龙街。说的是旧时在二龙街开客栈的胡翠莲的故事。来自外省的青年蔡鸣凤到三河镇经商,住在胡翠莲的客栈中。因丈夫吃喝嫖赌,胡翠莲对丈夫死心的同时,却和蔡鸣凤日久生情,结为露水夫妻。三年后,蔡鸣凤辞店回家,和翠莲约好来年三月再见面。却因蔡鸣凤家中有妻,在回去的当晚就被妻子和情夫杀死。没想到,胡翠莲和蔡鸣凤的这一别竟成永别。

古街民居的大门前,挂着写着姓氏的灯笼。陈家,苏家,高家,胡家等等等等。在胡家势力大的时候,讥讽胡家的庐剧《小辞店》不敢在三河上演。剧可以不演,迎新队伍却是大受欢迎的。从古鹊亭那头摇摇晃晃地坐着轿子过来的新人,大红大绿,大青大紫。那天,河边的柳阴底下,一对青年坐在石凳上,男孩抱了抱女孩,看了一回戏,又看了一回轿子里的新娘子,然后对女孩子说:“我还想抱抱你。”这是陈年的迷语,戏里戏外,情字总是烟火人间的第一。

老大楼茶馆对面的“一人巷”,只有半米宽,巷子两边的垣墙却有四五米高,中间只容一个人穿过。可就是从这条狭窄的小巷中,走出了闻名中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这里家家户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却又家家户户垣墙高筑,温馨中保持距离,那样自然,不加雕饰,浑然一体。

光线从“一人巷”上方的天缝里泻下来,洒在被脚底磨得光亮如镜的青石板上。我无需避让什么,轻快地穿过小巷,像是从人间的烟火,走向烟火的人间。

烟火的散文10:云间烟火是人家

文/耿艳菊

院子里的老杨树就在办公室门口的两三米外,仿佛孙大圣会七十二变,转眼挂满了毛毛虫似的花序,转眼冒出了新绿的叶,转眼杨絮洁白漫天飞,转眼又是一大蓬绿荫,转眼又是黄叶纷纷。转眼又一年。

电脑前坐久了些,推开门,就是老杨树,笃定安稳地待在那里,不声不响,在它自己的热闹里悄悄换着流年。老杨树是一道美的风景。

门口旁有一个水池,我在那里洗杯子,鸟儿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站在老杨树的枝上婉婉转转对着话。清凉的水滑过杯子,老杨树上鸟声如洗。阳光又在新绿的叶片上蹦蹦跳跳,这样的光阴矜贵,你根本不舍得悲伤与懊恼。

杨絮飘飞的时节,有人不喜欢,也有人很气恼,把自己包裹得严实,免受打扰。老杨树生命力旺盛,枝繁絮多,整个院子纷纷扬扬仿若飘着轻盈的白雪花。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小半天,一出去赶上这样的情景,真以为是仙境,如梦似幻。我去后院开水房打热水,穿过杨絮仙境,本能地伸手捉缓缓飞着的絮花朵,好玩极了。捉到了,就笑起来,童心未泯。

未泯的其实是人的精神劲儿,有许多趣味在这里。捉杨絮花的时候,我想起了刘禹锡的《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站在这个古老的四合院里,我总是会想它很久之前的样子,像幸福的平常人家:前院有高大的杨树,还有一棵柿子树,后院有一棵香椿树,都很古老祥和。

上完一天班,又乘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回家,想象一下就很累。回到家,却有闲情花两个小时包五彩饺子。这种精神和闲情要有知己来共鸣,一个人不好唱戏,独角戏有它的魅力,可也有凉意。所以,烟火尘世、平常人家永远是有魅力的温暖词语。

五彩饺子是小孩要求的,我和孩子爸来执行。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孩子爸这个知己天经地义。我榨菠菜汁胡萝卜汁,他和面擀饺子皮。我包饺子,他烧水。小孩在旁边玩耍,一会儿叫妈妈,一会儿喊爸爸。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场景,每一缕炊烟里饱含宁静温情。城市里没有炊烟,却亦有这种乡居的静美安闲。

菠菜汁的饺子绿盈盈,胡萝卜汁的饺子像橘色的糖块,两者混合起来的又像彩虹。我笑着说,看都看饱了呢。每样盛在盘子里两三个,放在铺着蓝印花布的桌上拍照,有文艺的精美气,又不乏生活的气息。这成了诗中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我们就是要做这诗意有趣的烟火人家。

月亮堂堂亮。晚上,和小孩一起背诗词。我告诉他,背的过程不如看动画片玩耍痛快,但你会了之后,就会有千山万水的辽阔。后半句孩子现在还不懂,没关系,我说给自己听也好。“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多么美,它带我们的诗意会伴随一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