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鞭炮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鞭炮的散文1:诗词闹元宵
文/吴婷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
风流才子唐寅的《元宵》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将元宵观灯的习俗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首《上元夜》写出了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这里说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词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品,在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则是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里说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江南人喜爱吃的汤圆。
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诗,撷半阙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关于鞭炮的散文2:鞭炮话人生
文/李柏林
春节期间,小摊上摆满了各种鞭炮,等过了元宵节,这些鞭炮便会被收起。有的被收进了干燥黑暗的柜子里,有的被退回了厂家。每当我们再次相遇,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
有些小商贩,没有把鞭炮放在干燥的地方,受了潮,来年再摆出来的时候,鞭炮便点不响了。这在我们眼里叫闷炮。所以我们买鞭炮的时候,都要问一问:“这不是陈年炮吧?”而小商贩都会笑呵呵地说:“我这儿全是新到的货。”这时候我们才放心。
可是新炮里也有闷炮。我是个喜欢把事物研究到底的孩子,所以遇见闷炮,我喜欢把它拆开。我边拆边想,都在一个盒子里啊,都是一模一样的呢,怎么偏偏就你一声不吭,不能给我带来快乐呢?
我剥开闷炮红色的外衣,露出火药,还有一截引线。我把火药倒在水泥地上,拿火机点燃,也能给我带来燃烧的快乐。但是,这都是我的自娱自乐。
还有一种鞭炮,天生就是吸引别人注意的。它叫冲天炮,包装精美,个头也大,拿在手里,别人远远就能看见。通常我们喜欢在元宵节放,迎接着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新的一年一飞冲天。
我每次放冲天炮,都被许多人围观。那种火光和响声,划破宁静的黑夜,引来人们的欢呼,让很多小鞭炮都黯然失色。后来我才明白,冲天炮之所以那么耀眼,是因为火药足,外衣也更加牢固。当引线一点,便开始了它的高光时刻。而且那时候,冲天炮太贵,人们都无力将钱花在这上面。我们好像等了一年,才等到了一支冲天炮,所以格外珍惜。
想一想,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鞭炮的一生?我们只有在前期收集自己的“火药”,强大自己的“外衣”,储存能量,坚定内心,等时候到了,才用一声响,迎来自己的春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因为蛰伏,失了自己的本性。而且,为别人喝彩时,也别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点燃。
关于鞭炮的散文3:过年啦!
文/范诗雨
过年啦,家家户户忙着放鞭炮,贴春联,好不热闹!
我拿出昨天亲手写的一副春联乐滋滋地送到外婆家,外婆看着红红的纸上我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写着的春联,瞪大了眼睛,连声夸赞:“写得真好,我还以为是买的呢!”我心里乐开了花,迫不及待想把它贴出来给大家看。可是我从来没贴过,该怎么贴呢?我顿时傻眼了,妈妈看着我不知所措的样子,拿出手机从网上搜了一会儿,笑着说:“贴春联是有讲究的,春联分上联和下联,按习惯是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我拿着春联问:“那怎么分上联和下联呢?”妈妈说:“春联讲究平仄,平,就是我们四声中的一二声,仄,就是四声中的三四声,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我看着手里的春联说:“我明白了,‘春色绿千里’是上联,贴右边,‘马蹄香万家’是下联,贴左边。”妈妈笑着夸我说:“真棒,一点就通。”说完我们就把春联贴在已经被擦得干干净净的门上。看着门上贴着我写的春联,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晚上大家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外面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好热闹呀!我赶紧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放早已准备好的烟花,欢声笑语在烟花爆竹声中蔓延开来,一片喜庆的气氛。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一起观看节目,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幽默的相声小品吸引着我们,时而啧啧称赞,时而哈哈大笑,真幸福呀!
关于鞭炮的散文4:别了,鞭炮君!
文/陈韵竹
随着一声巨响,纸屑如天女散花般飘落……这是我们小朋友一到春节必玩的游戏——放鞭炮。鞭炮君,虽然我很喜欢你,但你实在太危险了!
鞭炮君,你原本是用来辟邪祛灾的,但你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危害,比如容易引起火灾和伤人事故,还有污染空气、制造噪音等。去年春节时,几个小朋友把点燃的你随意地往路上甩,刚好有一位叔叔骑车路过,你在叔叔的眼前突然爆炸,只听他“啊”一声,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还好你是个“小不点”,如果是“大个子”的话,这个叔叔还不知有多倒霉呢。
鞭炮君,你是小朋友手中危险的“玩具”。我要对你说:“鞭炮君,永别了!”
关于鞭炮的散文5:一串鞭炮闹新年
文/周卓然
“啪……”这声音,将告别过去;这声音,将迎来新的希望;这声音,将预示着未来的美好……
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除夕更是热闹非凡。吃完年夜饭,爸爸带着我和姐姐到场地上放鞭炮。“过年了!”鞭炮随一声长啸响了,“噼里啪啦”,鞭炮在空中交织、升腾、闪烁、飞扬。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眼前的这幅壮景真让人惊异。
鞭炮放飞了,人们的理想也随之飞扬,世间的美好也随之到来,心中的苦恼也随之消散!
天空中的烟火,时而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时而是一朵秋日的金丝菊,花瓣美丽妖娆,在夜空中尽情绽放稍纵即逝的美丽;时而是一只大雁,“咻”的一下一飞冲天,在天上展开了它那美丽的翅膀;时而是一只小鸟,在空中低飞,却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我们……
鞭炮在空中“爆炸”了,炸开了美好的未来,炸开了新的希望,炸开了充实的明天!
“咚咚咚……”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大家放飞了一串又一串的鞭炮,新的一年也随鞭炮的炸开,随之到来了。
关于鞭炮的散文6:今年祭祖不放鞭炮
文/李如意
“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正月初一的早上8点,堂哥和新媳妇儿在伯伯的指挥下,完成了祭祖仪式。
堂哥去年结婚,这个春节是新媳妇儿过门儿后的头一次春节。按照家乡的礼数,他们小两口需要向家族内的长辈拜年,让伯伯、叔叔都认识家族的新成员。拜会完毕,堂哥和嫂子还要去祖坟,完成祭祖仪式。家族内的男人们要去祖辈的坟前,端上饺子,烧些纸钱,祈求祖宗的保佑。
按照习俗,祭祖的过程中,男人们还要点上鞭炮,让另一个世界的祖辈们感受节日的气氛。原来,每次有这种活动时,堂哥都会拿出威力巨大的“轰天雷”,点燃引信后一团火球急速升空,发出巨响,最后在空中化作一团黑烟。对待放炮的过程,我常常“敬而远之”,堂哥也经常拿我打趣,说我是“胆小鬼”。
不过,这次祭祖活动却有些特殊,一向爱放鞭炮的堂哥没有完成之前最熟悉的那套动作,整个祭祖仪式跟以往不同,缺少了燃放鞭炮的环节。堂哥跟我说:“这次本来父亲准备买鞭炮,弄得热闹些,但是我想着之前每次放炮后,都弄得乌烟瘴气,空气特别糟糕,而且现在本身咱们家乡空气质量就不好。所以,我决定不放炮了。”
堂哥跟我一样,大学四年都在北京,他与我都了解京津冀地区雾霾的严重程度,而我的家乡往往比北京还要严重。这次祭祖决定不放鞭炮也是几经努力才说服伯伯,堂哥说,“这里空气污染严重,咱们平时都应该注意,使家乡变成宜居城市。”
在我的身边,像堂哥一样放弃烟花爆竹的亲朋还有很多,他们都认为,燃放烟花对空气产生了太多不利影响,“希望春节还能见到蓝天白云”。
堂哥和嫂子是大学同学,两人决定回家乡工作,也是看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堂哥说,“虽然在北京上学,但是家乡同样需要建设,而且国家也在大力倡导京津冀协同发展。”堂哥还跟我饶有兴致地介绍着未来的计划,“咱们家乡苹果、梨、桃子都非常好,我想利用网络,将这些水果销到更多地方。”目前,堂哥的网店、微店都开起来了,现在正在联系水果成熟后的买家。堂哥盘算着,如果计划顺利,月收入不会比在北京时低。
关于鞭炮的散文7:腊月的鞭炮
文/刘开学
刚刚踏进腊月,窗外就炸响了噼噼啪啪的爆竹。那爆竹有的零零星星、细细碎碎,有的稠稠密密、轰轰烈烈。当这所有零零星星、稠稠密密的爆竹声搅在一起、掀起声浪高潮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就要来到了。
仔细琢磨。腊月初,它先是怯生生、零星星的。一声过后,往往有长长的休止符,前一声销声匿迹了,后一声才姗姗而来,似乎后一声对前一声作着寻觅、追踪。到了月中,那鞭炮声就稠了起来,往往是前一声刚刚炸响,声波还没有从地上散开,后一声就忙不迭地扑了上来,两声炮响就分不清了你我,完全扭在了一起。到了月末,那些鞭炮就不是三三两两地炸响所能概括的了,完全变成了集体喧嚣。这时的整座城市就如同一个硕大无比的会场,会场里似乎上演着无数场交叉的演出。那鞭炮声就是会场里千万个人的鼓掌,响声是一锅粥,浓得化不开。这时耳朵就陷在了声浪的黏稠里,已经撇不出了声浪的稀汤。
鞭炮声是充满祈盼的。那一声声爆竹响,既是人们对新年的呼唤,也是人们对来年的憧憬。人们盼望新年吉祥如意,祈盼新年幸福安康。
炸响的鞭炮也是充满思念的。外出的游子在一阵紧似一阵鞭炮的催促声中,想着该回家了。因为家里有年迈的父母、辛劳的爱人,还有久别的爱子爱女。鞭炮声对家人也是个提醒,那一阵紧似一阵的爆竹就是外出人回家的脚步,是家人期盼的心跳。
年底的鞭炮更是忙乱的。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好似督促人们忙碌的鼓点。常来常往的亲戚该走了,哪怕曾经发生过龃龉,不趁腊月消去那些不快,过了腊月怕就没了机会;礼尚往来的朋友该看了,去年是人家先来的,今年不抢先,怕有点失礼。
在腊月一阵紧似一阵的爆竹声中,人们最忙的还是购买那些年货。尽管平时吃得也像过年,但是人们还是要买这买那。不如此,似乎家里的这新年的食品博览会就开不出档次,开不出水平。
当然,爆竹也是噪声的源头。在平时的月份里,人们往往讨厌、抱怨这种噪声。但是一到腊月,人们往往表现得特别宽容。腊月的爆竹声大多来自那些小孩子。那些小孩子在制造噪声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制造欢乐。我们从他们兴高采烈的表情中,能够看到他们父母高兴的心情。我们也能从这些小孩子兴高采烈的举动中,似乎看到自己儿时过年的身影。
年三十的晚上,鞭炮一声稀似一声之后,大地有了暂时的宁静。此时无声胜有声,爆竹大军在聚集能量,爆竹声浪在等待新年的钟声。像一场战役即将发起总攻,像一场大戏即将拉开序幕,宁静中酝酿着热烈,宁静中积聚着激情。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爆竹如火山喷发,爆竹如大海涨潮。大地一片欢腾!无数的鞭炮用自己的“粉身碎骨”把除夕点亮。亮光把旧年送走,又把新年拥入怀抱。
那爆竹会一直响到正月十五。
关于鞭炮的散文8:小蜗牛开公司
文/张宁轩
“啪啪啪”,是哪里在放鞭炮呀?哦,原来是小蜗牛的快递公司开张啦!不一会儿就吸引了许多顾客。
猫小姐就是第一个顾客,她想要寄一条短裙给她姐姐。她笑着说:“小蜗牛,能给我寄一条短裙吗?”“能!”小蜗牛快速地回答。“寄到哪儿呀?”“寄到城东。”“城西到城东挺近的,我保证三天到达。”小蜗牛说。“OK。”猫小姐说。
第二天,小蜗牛出发啦!它不停地赶路,走呀走呀,树上的叶子变黄了,纷纷落了下来;走呀走呀,大雁排着队伍往南飞了;走呀走呀,有几片雪花落在了它的头上。终于,小蜗牛到达了猫小姐的姐姐家,它说:“您的妹妹猫小姐寄给您的短裙,请您收好。”“咦,这是什么时候寄的呀?”“夏天。”小蜗牛说。“唉,可惜已经穿不着了。”小蜗牛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小蜗牛慢慢地走回了家。它想,我爬得这样慢,还开一家快递公司,恐怕有点不合适了,看来,选一项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