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教育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教育的文章1:教育给了我美丽的天空

文/徐莎莎

从小,就爱看那白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美丽弧线,向往那咫尺却能展示广阔天地的讲台,羡慕那似乎能解开所有难题、解答所有困惑时的闲庭信步。于是,哼着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十载春秋,在我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不懈劳作的同时,教育也赐予我丰厚的馈赠,给了我一片美丽的天空:

它使我永葆童心。教师这个职业整天和孩子们打交道,看到那些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甚而觉得自己好像仍未长大。躲进校园成一统,自然少了名利的纠葛和物欲的喧嚣。校园于我,就是一方自由、纯净的乐土。

它让我生活灿烂。走进教育后,发现它虽然简单却要用心经营,工作单纯却不时充满挑战,是一个常做常新、精彩不断的工作。孩子们的朗朗书声,让我觉得神清气爽;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我觉得欢欣快慰;即使是孩子们的伶牙俐齿能言善辩以及课堂上的“斗智斗勇”,都让我觉得每天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它催我奋发上进。教育自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具备语言、行为、思维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而这些艺术能力来源于教师的勤奋、敬业和不断地自我充实。十年来,学校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使得我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前辈们对教育的真挚热爱和孜孜追求也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激励我不断修炼自己的气质,拓宽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修养,使我能像一个舞者一样自由地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施展,并得以不断矫正自己的舞姿。

有乐土,有阳光,在教育这座艺术的百花园里,我拥有了一片美丽的天空。

关于教育的文章2:关于中国教育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又要来临了,中国的应试教育一年年地在改革。教书育人是中国一直以来在努力的事。

从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经过改朝换代,封建社会让科考制度,只有读书才可以走向仕途,所以读书人只有在金榜提名时。可惜的是,那是女生是不能上学的,因为古人认为女人无才便是德。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也有不少美貌与智慧并众的才女。

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后,到了民国时期,新的思想不但涌入中国人的心中。从此之后,女生也可以上学了。虽然这是个战乱的年代,但是只要有可能,能上学的都可以享受教育。所以那个年代也出了不少的人才,甚至还有出国留学的。

到了解放以后,更是把教育放在第一。因为当时的环境有限,所以当时学历不会太高。

可怕的是四人帮的文化大革命,把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都毁了。

直到四人帮被粉碎,高考又开始了。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更是重视起了教育。

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了,高考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像。所以90年代能出个大学生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应试教育有利有弊。因为分数把学生分成了学霸和学渣。

记的小的时候提倡素质教育。可是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呢?我认为一个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可是思想素质才是关键。

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是重中之重。现代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不光需要的是技能方面的,也需要其他方面的。

所谓的高考和中考只不过是人生的转折点,并不能代表一生的成就。

不过我还要说的是,心理素质也是社会上需要的。如果一旦心理素质不好,怎么去面对繁重的社会压力呢?

可是现在的心理学并不是太受重视,听说心理老师也是如同虚设。

马上又要高考了,高考之后就是中考。

中国的教育要不断地改革,考试不是唯一决定人才的方法。

教书育人,教的不是书,而且教人。教人怎么去做事和做人,这才是教书的关键。

不知道为什么国外的东西总是那么吸引。看来中国人是不是要在某一方面好好的反省了!

关于的中国的教育我就说到这个吧!

关于教育的文章3:巧妙教育,莫伤孩子的自尊

文/王建兰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怕被伤害,一旦受伤,会很难平复,孩子也不例外。在我们与孩子的日常接触中,孩子偶尔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会有一些需要纠正的行为,作为教育引导者,如何让孩子心服口服,又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

我班上的婷婷喜欢啃自己的手指,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就和婷婷妈妈进行了沟通。之后几天,婷婷一直显得局促不安,后来才知道,***妈回去狠狠打了她一顿,威胁说再这样,让老师也打她。这样一来,孩子啃手指的情况看似好了些,可是中午午睡时,她还是忍不住要去啃,只是动作更隐蔽了,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哭,发展到后来,竟然闹着不想上幼儿园了。

孩子之所以有这个习惯,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缺少安全感,婷婷妈妈的做法显然是适得其反的。怎样才能打开孩子心里的这个结,真正有效地戒掉这个习惯呢?我本着两个原则:一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真正想帮助她,二是不能让孩子觉得有压力。

找了个单独的机会,我给婷婷“编”了个故事:有只小兔子,小时候出牙齿的时候牙痒痒,老是喜欢啃手指甲,啃呀啃呀,不但手指被咬细了啃短了,还把细菌也吃到肚子里去了。后来肚子疼去看医生,医生告诫她不能再啃手指了,小兔子听了医生的话,肚子果然不疼了。看着婷婷听得入迷,我问她要不要向小兔子学习(小兔子可是婷婷最喜欢的小动物),婷婷点点头。我趁机告诉她:“老师和妈妈都很喜欢婷婷,我们都会帮助你,别着急,慢慢改。”

经过这次谈话,婷婷重新对我产生了信任和依赖。我和她相约:每次她要啃手指的时候,我就指指我的牙齿,这时她就要把手放下来。每当情况出现的时候,我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婷婷,婷婷出于对我的喜爱,也会马上放下手臂。时间不长,婷婷就改掉了这个习惯,比原来想象的还要快一些。

看来,任何事情都要找对方法,特别是对幼小的孩子。帮助孩子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很重要,但千万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想,这样的教育会事半功倍,当然也会更轻松、更有效。

关于教育的文章4:家有高三娃

文/王栋生

任何有违教育常识的行为都会有不良影响,只不过后果未必即时显现。我常感到不解并忧虑的,是一些高三家长目前绞尽脑汁为子女做的,其实是在“埋定时炸弹”,制造恐慌。现时高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家中就一个宝贝,读到高三不容易;全家以孩子为中心,围着转,从幼儿园算起,十几年下来了,临近高考,听信恐吓,以为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搏”,不免提心吊胆,做出种种荒唐事。

孩子面对高考,究竟什么最重要?不是考试,是身心健康,是平常心。学生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和学校,落后的教育观颠覆常识常理,给家庭形成更大的压力,往往做出违背常情的事,因此学生也就容易“失常”。

家长要保持正常心态,不要左顾右盼,动不动“你看人家的孩子”,总是在孩子面前唠叨,有害无益。说实话,相当一部分家长(也包括一部分教师)缺少正确的评价观念。违反孩子意愿,往往形成干扰,甚至纠纷。我二三十年前教过的学生,见面只叙友情,谁也没把当年的高考成绩当回事,经历了一些世事,更加明白:考试分数不说明问题,也不决定命运。当年学习拔尖的(现今唤作“学霸”的),事业上未必有明显优势;当年不显山水的,往往却很有境界。“排名”不代表学习能力,多考几分少考几分的结果绝对没那么耸人听闻,“明天比昨天更长久”,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

现今学校教育,不排除存在反常识反科学的成分,但总体而言,还是有规则纪律约束的。个别家长认识比较狭隘,不能客观评价教师教学,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种情势下,教师和家长双方最好保持一些距离,适当调和,任何冲突都会干扰学生。家长有个人想法,要懂得克制,不要把自己的疑虑转移给子女。对孩子不能接受的事,不必强制或是夸大渲染,孩子在学校是学生,要给他们留点面子。比如,你不必把去寺庙烧香拜佛求签许愿的事说得活灵活现,更不能带着他参加迷信活动,有朝一日,他会觉得丢脸,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家长实在要嘱咐点什么,就多讲“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愉快第一”。为什么基础教育要强调“不提过高要求”?不是说小孩子学力不行,而是不能让他们过多承受压力,从而感到学习和生活无趣,认为生命无意义。

有老师给我看毕业生的来信,该生考了不错的分数,超过“重点本科线”二十分,很不错了,儿子自我评价“我这回发挥正常”,父亲却叹息“可惜你没能超常发挥”——谁听了都啼笑皆非:凭什么要求孩子“超常”?我们能否期望那个做父亲的总是能“超常”,百米跑进10秒,足球夺冠?两次得诺贝尔奖?在考试文化的喧闹中,一些家长心态扭曲了,思维失常,逻辑混乱,有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怪念头;生活在这样的父母身边,每天被训练“拼搏”“冲刺”,孩子怎么可能有幸福感!

高三有限的几个月复习备考,家长的心思,家庭活动的中心,一切都在高考。家长非常想为孩子做些什么,恨不得代替孩子受所有的苦,然而,你不可能代孩子去参加高考——说实话,你也没有那个能力,即使你参加过高考,但不大可能有“再考一次玩玩”的信心与勇气。

摆正家长的位置,不要过多地包办替代,让孩子保持正常状态,家长首先要正常一些。你不能如临大敌,慌慌张张,不就读个高三吗?又不是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登基大典,也不是外敌入侵,不必兴师动众,如临大敌。孩子读高三了,你每天忙碌异常,絮絮叨叨的,等于把读高三的孩子当低能儿童,你“失常”了,孩子就很难保持镇静;失了“常”,麻烦事特多,往往一桩接一桩。

你不必对孩子百般呵护,有求必应,过分照顾,会加大他的压力,让他感到不安,他可能会认为你是在“投绩优股”,而他无法回报,如果考不好,对不起你买的那些营养品。十几年前,有位母亲说,儿子每星期回家,她都要买一斤儿子爱吃的野生河虾,80元,逼儿子吃下去;可是儿子在学校说,“每次少考了几分,我第一反应就是想把吃下去的河虾全吐出来。”

的确,许多原本能轻松享受学习的同学,被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毁了,那些毁坏了子女学习趣味和自信的家长至今仍然没有觉醒,依旧怨天尤人,以为当年少用了一分劲。对医学上的“过度治疗”,人们已开始懂得拒绝,而对“高三过度用力”却没有引起警惕,这是很奇怪的。

如果你的孩子在读高三,寒假让他多睡点觉,行不行?

关于教育的文章5:歌谣里的桐城

文/东方煜晓

去年,我们教育考察团到桐城考察数日。不仅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同时感受到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期间,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桐城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引发我的思索。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桐城歌”占有一席之地。它由山歌、儿歌、民谣、小调等组成,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及当代歌谣选本皆有收录。由于明、清时期桐城文化和“桐城派”的影响,特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侵润,使之题材更广泛,且节奏明快,音韵优美。

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玉莲在教育工作经验介绍中,引用了这样一句顺口溜“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细细品味,我悟出,桐城之所以自古以来文风昌盛,人文荟萃,与桐城人“耕不忘读”、“谋划长远”的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桐城人超凡的眼光,真正的精明。

桐城歌谣中,有一首本土的《摇篮曲》:“小小摇篮象只船,妈妈轻摇伴儿眠……轻轻摇啊甜中眠,轻轻摇啊眠中甜;长大不淘气,念书顶状元。”这是桐城人的早期启蒙教育,从婴儿开始就鼓励“念书顶状元”,可见大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儿歌唱道:“月亮白,月亮亮,月亮照我洗衣裳;金盆洗,银盆浆,打扮哥哥把学上。”道出了儿童们上学时的激动心情。“婶子女儿真是乖,日里挑花织缎子,晚上读书把头埋;一读读到三更鼓,不等天亮又起来。”说明女孩子也能读书,打破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十分难能可贵。

读书,其实是一件“苦”差事。有一首歌谣唱道:“大公鸡,尾巴翘,一大清早咯咯叫,宝宝起来上学校;太阳快要出山拗,若再绵绵睡懒觉,屁股就得晒起泡。”教育子女,读书贵在“勤”和“早”。“栀子开花枝不直,少年不学到几时?笋子出头渐渐老,光阴宜早不宜迟,有钱难买少年时!”说明读书要“惜时”,不可虚度年华。

读书成才,不只是学生的事,它离不开“先生”(教师)的教导和培养。桐城自古崇尚尊师,因此教风、学风正,人才辈出。“先生教书多辛苦,希望学生成条龙;一点一横加一撇,一竖一捺不放权……我今榜上题名姓,没有先生名不成。”此歌谣描写教师的悉心教育,同时道出了成功学子的感恩之心。

读书需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小小麻将摆四方,又无马来又无枪;万顷良田被夺去,无数钱财被抢光……”告诫学生们,千万不可沾染赌博恶习,否则将一无所有。

值得一提的是,桐城歌谣中还有一些极好的“教材”,比如传统的《对花歌》:“什么子花开白花,结的籽儿能做耙?红杆荞麦开白花,黑籽磨粉做成耙。什么子花开红花,水里生出胖娃娃?六月荷花开红花,节节白耦是胖娃。什么子花开黄花,大喜事儿传万家?八月桂花开黄花,稻子丰收传万家……”这是极好的“植物学”教材。《对谜歌》唱道:“什么走路半人高,什么走路弓着腰,什么走路粉白脸,什么走路一条槽?犁尾走路半人高,犁弯走路弓着腰,犁面走路粉白面,犁底走路一条槽。”教会学生了解地方“农具”常识。

从“我是个大颅头,下雨不用愁;别人要打伞,我有的是个颅头”这首“自嘲式”的儿歌中,我看出读书成才与性格还有一定的关系。诙谐幽默、快乐开朗、心理健康的读书郎,也许更接近于读书人的性格。这样的“阳光少年”,将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先有“书香桐城”,再有后来的“文都桐城”。正是此理。

关于教育的文章6:错误,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文/严莉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不仅是传递,还需要经历。每个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不断探索和相互交流中完成的,由于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每个人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其实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在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出现理解和解答的错误,作为老师不该对此简单否定或不予理睬,而要抓住这个契机巧妙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耐心细致地听学生的思考想法,让学生把思考问题的分析过程展现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辨析感悟,把这些错误转化为利于课堂教学的独特资源。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做出了错误的回答,而引起学生集体反对或哄堂大笑的情况。对此,作为老师,我常常不是急着去纠正错误,而是将错就错,把“错误”抛还给学生,我会说:我也觉得少部分同学的解法有道理,那谁能用什么办法说服我们接受你们的观点呢?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瞬间会被激发,大家会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来。

在“错误”的讨论中,学生会发散性地运用联系实际、经验估算、认真审题等解题策略,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是十分宝贵的。作为老师,由于我坚定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这既让全班大部分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巧妙地保护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箭双雕。将错就错,说到底其实就是抓住“错误”这样的契机,在课堂上巧妙地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习思维被彻底激活,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热烈”和“碰撞”中更加融合。

关于教育的文章7:旅游中接受爱国教育

文/王敬礼

今年去南京旅游, 在美丽的南京古城,我们游览了总统府、秦淮河、中山陵等,但最不能忘怀的是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75年前 ,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二战史上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为了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民而建立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为了让世人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一历史的真实性,在南京大屠杀的原地建造了一个2100平方米大型墓冢-----墓地广场。 在墓地广场,有三处遇难者遗存:一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馆时,首次发掘到的大批遇难者遗骸,已存放在墓地广场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另一处是1998年至1999年发掘的“万人坑”遗址,在此遇难者遗骸分七层排列,分布在表层的就有208具, 第三处是在近几年扩建工程中新发现的遇难者遗骸,现被原地原貌陈列在新落成的展厅内。这些遇难者的遗骸,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铁证。馆内还展出历史文物3000多件,图片3500幅,令人触目惊心 。置身于纪念馆中,似乎亲历这场残无人道的大屠杀, 心中掀起阵阵愤怒。  

走出纪念馆,大家的心还在隐隐作痛。痛定思痛,落后就要挨打。这三十万人血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三十万同胞, 要牢记国耻,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 。只有我们强大了,才能站得直,立的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教育的文章8:回望乡村

文/唐艳军

少小时,父辈们总教育我们要努力成才,走出泥泞的乡间小道,走向人生的高峰或者平原。于是,懵懂的我们蹒跚上路。逐梦的旅程,憧憬时满是诗情画意,但脚踏实地之后,你会发现,大海不会让你一帆风顺,高山不会让你畅通无阻。前行的路,有天空的威压让你举步维艰,有残酷的竞争让你疲于应付,更有和记忆撕裂的疼痛,让你心力交瘁。

挣扎和不屈伴随着我们攀爬向上,山石刺伤了赤脚,荆棘划破了手掌,风雪冰冻了单薄的体温。但,我们并不曾畏缩,更不曾后退,我们坚定的信仰,是山外的青山,楼外的高楼。我们深知,肩上担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幸福,更有父辈们的梦想和希望。我们要走一条父辈们眺望的远路,我们要去往先辈们不曾到达的彼岸……

时光来去,费尽心力之后,我们终于站在城市的高楼之上。可是,鲜见的阳光已被雾霾驱赶,泥土的芬芳已被尾气笼罩,纯洁的人心已被世俗愚弄,我们还可以展望什么?

夜深人静,我们蜷缩在钢筋混凝土的围城里,回望来路,回望曾种下迷茫、艰辛和希冀的乡土。我们才知道,曾经泥泞的记忆,总让人渴望逃离。但当渐行渐远时,才发现脚步已经远行,初心却已无处安放。回乡的小径已经断裂,故乡的土坡已经坍塌,乡间的老屋已被拆迁。葱翠的林木变成僵硬的机床,青绿的麦苗化作冰冷的零件,鸡犬相闻的岁月典当成了车水马龙的浮华。还有那些充满欢快的儿时的记忆,也被疯狂的机车一一碾碎,化着一缕绝望的青烟消散虚空。

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我们又该追求怎样的生活?是万众瞩目的高山,还是百川归流的大海?是傲雪凌霜的崖上劲松,还是百折不挠的山涧溪流,亦或是一棵静静生长的无名小草?在细雨霏霏的深秋,我去过小镇房石。在那里,我仰望过五人合围的参天大树,我参观过诗画斑驳的乡村书舍,我拜访过青山脚下的悠然农家,我审读过断壁残垣的地主旧居,我还凭吊过浩气长存的烈士陵园。人世的种种幻象一一闪现,豪情的,悲怆的,怡然的,风雅的,隐逸的,终将远去,慢慢变成一个任人评说的看点。

我想,我只是一颗平凡而无名的小草。既是小草,就应该回归山野。我要在清澈的溪边,搭建一座木屋,并在它的四周种上几拢疏竹、几拢菊花、几拢青菜。木屋里,有温柔的妻子为我燃起炊烟,有可爱的孩子为我绕膝歌唱,有慈祥的父母为我缝补衣裳。闲时,我可以躺在阳光下品茗,或者绘画,或者书写,抑或读读五柳文章。我也可以寻来二三知己促膝长谈,畅叙人生。高兴时,可以开怀大笑;失落时,可以仰天长叹;得意处,可以击节而歌。生与活可以酣畅淋漓,爱与恨也可以随心所欲。于无争时得大救赎,于自由间得大自在,于淡泊处得大欢喜。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走,我就这样活下去,混下去也应该是惬意的,无悔的吧。

你也不要笑我自暴自弃,我也不会嫌我平生无为。只要努力过,回归过,心安了就好!

可是,乡路已断,再好的展望都不过是难圆幻梦。

回望乡村,梦已无从捡拾。

关于教育的文章9:终点失败才可怕

文/尹树鹏

如果把对孩子的教育比作一次赛跑,那么学前教育就是起跑,而通过终点线的刹那,就是孩子从校园走向社会工作的一刻。多年来,社会上有个很沉重的观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起跑的快慢,决定了到达终点时的成绩。这似乎已成为大多数家长和教育者的共识。

于是,从幼儿开始,就强调智力的开发,要上好的幼儿园,接着上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再考上名牌大学,仿佛只有这样,才算是完美的教育。于是学区房价格飙升,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广告满天飞,周末与寒暑假成了孩子和家长最忙碌的时候。而结果往往是,孩子们从小就产生强大的压力,继而生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有的孩子厌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据前不久中央媒体公布,中国在校大学生已达3700万人,居世界第一。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确实有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学业生涯和就业情况并不十分满意。那些孩子也许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通过终点时,却没有“胜利”“成功”之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复杂,有社会的,也有孩子自身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那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理念的问题。

本来,起点和终点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虽然起跑线一致,终点的结果却绝不可能一致。这本是事物发展极平常的规律,但很多人就是不愿意承认这个规律,并用这个规律指导孩子们的学习和就业。播种未必有收获(尤其是人们期待的所谓“丰收”),人生更是如此。每个人生下来,自身天赋、所处外界环境千差万别,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让自家孩子必须和其他孩子一样,让孩子们竞赛般地进行超负荷学习,是很荒谬的。笔者以为,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不一定要挤“独木桥”,而是走适合自己的路,就如同穿上一双合脚的鞋,才能快速前进。

如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海量的信息,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冲击着人们的认知。诸位家长也理应摒弃旧有的攀比心理,帮助孩子以平常的心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唯有如此,他们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那一步,才能迈得坚实有力。到达这个终点时的所谓“成功”,虽然有着各种衡量标准,但我以为最起码应该包括两点:一是拥有健康的身心,二是拥有独立生存的本领和技能。只有拥有这两点,在下一阶段的人生长跑中,才有可能跑得轻松自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