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的散文

请欣赏风景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风景的散文1:行走的风景

文/周火雄

一、

道路是城镇的脸面。一个城镇的俊与丑,正如一个人的脸廓,是亮堂还是晦暗,是宽展还是逼仄,是漂亮还是丑陋,全都写在那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蛰居的城镇,它的前身是一个城池,方方正正,四周是厚厚的包裹得水泄不通的城墙,出入城池的是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它的道路也特别,千篇一律的青色石条,这些石条方方正正,三根并列着沿街竖放,再在两侧各横放一根,就是一条街,一条青色石条铺排的老街。落雨的夜晚,聆听独轮车唧唧咔咔行走在中间三根条石上,幽远而落寞,还夹带些伤感。

文献记载,古城黄梅有1400年历史,高高的城墙,厚厚的砖头,灰色的布瓦,十足的古朴。你摸一摸它的城墙,你会觉得冰凉,觉得湿滑,它的皮肤如此粗粝,仿佛一把钝去的老锯,稀稀拉拉结满锈斑,嘎嘎拉拉硌手。它就像是一部厚厚的蒙着灰尘的线装书,掸一掸,数不清的尘土,在阳光的明净里舞蹈。许多的人物,历史人物,现代人物,带着他们的秉性,在那里微笑或者自说自话,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的再现。譬如五祖弘忍劈柴担水,创立东山道场,开启禅宗发脉,譬如六祖慧能、首座神秀匍匐东山,以一脉禅心传承一个不朽的神话,在中国禅宗留下南北支流,形成蔚然大观。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鄂东黄梅还有他们的旅痕,东山的五祖寺,西山的四祖寺,挪步园的老祖寺,不绝的钟鼓,叩动凡尘的牵挂和放下……

常常,我站在道路一角,想象一千四百年前城区的道路。它该布满土坷垃,铺满黄土,粗犷的军人哗哗跑过,激起漫天的尘土……

这时候城镇的脸面结满尘垢。

后来,城门拆除了,城墙也没有了。

再后来,少年时期的文学家废名走过这条石板路,走过弯弯扭扭的田埂,走到城外的八角亭上学。

最最后来,距离废名半个多世纪,我也走在这条路上,只不过,那条路已经没有了条石。那些条石埋进了泥土。那时候,我的腿已经残疾得不成样子,二十出头,性格内向,敏感,怕生。夜晚的暮色里,我常常一个人沿着西门的出口走进田野。我漫无目的,走走停停,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这样的生命究竟有什么存在的意义,那些日子,生活是没有方向的,我拄着拐杖,走到河边浓密的树林里。这是青春期的苦闷。我不知道怎样打发不完整的青春。我像个幽灵,行走在这里。有一回,我把一个骑车赶路的行人吓倒,他啊地一声叫喊,鬼一样地丢下车子沿河狂奔,从此,我不再走进那条路,尤其是夜晚,我怕吓坏了人家……

二、

窃以为,道路是打开心灵的锁钥。

喜欢青幽幽的石板路,石缝里生长绿油油的青苔,一小片,一小片,极其惹眼。路边是一丛丛、一簇簇紫色的浆果。阳光照耀它,新鲜,水灵,艳丽。这是生命的样子,丰满而可爱。泉水流过竹简,发出叮叮咚咚的幽响。这样的场景,尤其适合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这一刹,岁月似乎已然凝固,时光定格在山野,走在这样的路上,你可以意气风发,可以得意而忘我,也可以收敛昂扬,让思绪沉潜下来。

二十年前,招呼也不打就离开家庭,跟随一帮文学朋友贸然去了张家界。一路的紧赶慢赶,记不得怎样的舟车劳顿,傍晚,山忽然高大峻峭起来,树林忽然茂密起来。天啊,我就这样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进了神仙的境地。

张家界,画中浮荡的风景。

“你好,火雄。”“哦,上帝,他怎么这样对待你的腿,看我修理他!别怕,你是我的小弟弟!”

隔日爬山,人们面对陡峭的山道叫起苦来,一些人叫了轿夫,一些人购买了索道,我却背起水壶,一身单薄,跟随罗田县工会副主席董志元上了十里山道。

许多年以来,许多年以后,那些片段,那些记忆,成为人生的美好,在心里流淌。

十里山道吗,啊,不,是十里台阶,青石构筑的石台阶,被一个残疾人踏过,站在张家界顶峰,放眼四围高高低低壁立千仞的峰峦,面对一轮红日,我放下了心中的块垒,从此,山重水复,一切的一切,平淡如流,水波不兴……

三、

喜欢江南水乡的道路。秀美的江南浸润着太多的柔媚和静美。

一个人行走在水乡乌镇,内心总是泊满欢喜。小桥。流水。油纸伞。石板路。雕梁画栋的江南建筑……

行走在湿漉的石板路上,心仿佛被无形的巧手牵着,温暖而柔美。

似曾相识。似曾相识。

不必说五百年前的擦肩而过。

不必说清风骄阳里刻骨铭心的回眸。

小船在流水里慢慢行走,河水便是路。

我走在乌镇的岸上,青石路就成了船中人眼里的风景。

乌镇的路是不变的传说,变动不息的是游人的面孔。

乌镇,我知道,三生石上我看过刻骨的风情,你是我前世遗落的一片梦幻……

四、

喜欢有阳光的日子,一个人,漫步在五祖寺的通天路上。行走不是为了通天,更多的是为了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进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苦闷的时刻,我常常呆坐在长满青苔的条石上,聆听竹林絮絮叨叨,絮絮叨叨。

飞鸟来了,又走了,大自然的絮语在心上走过,留下了深深的,深深的痕迹。忽然明白,废名为什么那么执着地写他的芭茅,写他的小河和沙滩……

五、

简单的道路写满人类追求进步的历史。千百年过去,古镇黄梅的青石板路不再,路更宽,石条路变成沥青路面的四车道,房子更高,原来的小二楼,水浒传里的临街式的小二楼,呼啦啦变成数十层高楼,夜晚,站在窗前,你似乎可以伸手摘到星辰。

敬仰那些为道路建设流着汗水的人们。

曾经,我见过他,他是我的朋友的父亲。身材魁梧,面容慈祥,话语不多。但是,他看不到眼前的世界。他跟我说话,眼睛看着地面,一脸谦卑。二十年前,他多么想走出那片大山。这个愿望刺激他,他苦闷,他躁动。于是,修路,成了他的口头禅。他真的做到了。带着他的那些穷哥们,用铁锤,用钢钎,他们在山涧里敲打。

他们把月亮赶走,把星辰敲碎。

后来,在最坚硬的岩石上,他们放炮。据说,还有最后的一炮,那段路就基本成型。那是傍晚,残阳如血,点炮后,却没有响声。

都知道哑炮意味什么。

他说,我是村干部,我去。他走进了那片岩石,就在这时,炮声响了,轰隆隆,惊天动地。人们跑过去,跑过去,烟雾中,一个人摇摇晃晃,摇摇晃晃立起来,双手捧起自己的脸……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的眼前依然浮现那样的景象。他是我佩服的一个人,他是英雄。

六、

道路是城镇文明的符号,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标志,一个城镇有一个城镇的特色。出门在外,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认真观察道路的格局、风格和变化,然后,把它标注在心灵的坐标上。

人生是一叶行走在道路的风景,无论顺境逆境,都需要踏实的脚步。

风景的散文2: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符燕

生活中处处有美,美在校园,美在家园,美在社会,美在大自然……而我认为最美的还是人们的心灵,就像赠人的玫瑰,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温暖人心。那种美是无私的、是高尚的、是纯洁的……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买了一些书籍,准备挤公交车回家。一上车,只见一个身披金黄卷发,眼睛大而有神,身材苗条,个子一米七左右的大姐姐坐在座位上安详地玩着她的手机。当时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这真是仙女下凡呀!我沾沾自喜地跑到这位“仙女姐姐”的后面坐下,想在她后面多看她几眼,我凑近鼻子一闻,一股淡雅的茉莉香味瞬间扑鼻而来,我被茉莉花香全陶醉了,仿佛自己正身处一个“花海”的美丽境界里。可是,这一切美好的气氛全被一个身穿土黄色衣服的老奶奶破坏了。我看见她这般模样,心里不由地打了个“冷颤”,总希望她不要做到我旁边,可事实却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她偏偏坐到了我身旁的空位上。我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来扇扇这股难闻的乡下土味,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我这次真的感觉到了什么才是“有苦说不出”的滋味了。

没过多久,一个中年妇女手上拎着一些东西,背上还背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孩子,摇摇晃晃地上了车。每个座位都已经“名花有主”了,我看了一眼那位“仙女姐姐”,只见她还是埋头玩着手机。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回荡在耳边:“囡囡乖,来我这里坐。”这是那个乡巴佬奶奶的声音。说着,老奶奶就起身让座,动作显得有些吃力但又是那样的坚定。把座位让给这位母女,自己却站在车厢里,身子一摇一晃地摆动着。

一句“谢谢”,一句“不用谢,别客气”便成了这辆公交车里唯一的声音。看着老奶奶在摇晃,我心里惭愧不已,很想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可是想到刚才我的态度,脸就红得像猴子的屁股似的。不由地低下了头,悔恨的泪水在我眼睛里不停打转。

通过这次坐公交车,我才知道其实一个人美不美并不是用容貌、穿着来断定的。而是用行动,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去评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文明细节,举手之间你我都能做到。这才是最美的、最亮丽的风景线。

风景的散文3:脊上风景

文/朱秀坤

除去茅屋、窑洞、竹楼,旧时的房顶一般是盖瓦,簪缨世族用琉璃瓦,平民百姓苫黑活瓦,琉璃瓦金碧辉煌,黑活瓦朴素大方,层层叠叠,繁复缜密,如女儿家的心事。筒瓦覆为瓦楞,板瓦压成瓦沟,一俯一仰,紧紧相依,永结同心,便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鸳鸯瓦。道是“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昭阳殿里的老皇帝在思念他的贵妃呢。

走过江南塞北,宫苑民间,稍一留心,会发现古旧建筑的瓦顶上,并不一味是老实巴交直线条的瓦楞与瓦沟,顶多长几株多肉的瓦菘,还有许多传说中的瑞兽神鸟以及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地驻守在那里,镇宅,护佑,装饰,成为一片玲珑剔透、极富艺术美感的瓦上风景,且很有讲究,令人大开眼界。

一间瓦房,无论宫殿、寺院、祠堂、衙署还是宅第,高踞屋顶正脊两端的必定是鸱吻。这种兽形龙头鱼身,尾似鸱鸟而朝天,鼓眼,獠牙,口吻大张,凶神恶煞地咬住正脊。此兽说是龙的第九子,好吞,又称吞脊兽,喜登高望远,喷水如雨不怕火,用来镇火保平安,恰恰好。有时鸱吻的背上还插有宝剑,防其擅离职守而逃跑,亦有避邪之意。

稍有点建筑常识的都知道,在硬山顶、悬山顶和庑殿顶上,都有四条垂脊,歇山顶上则又有四条戗脊。这些屋脊上,放置的陶质或瓦质的脊饰,像一个个怪模怪样的小宠物,与正脊上的鸱吻却是不同,须为单数,无论排列顺序还是数量,都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等级越高,置放越多,唯有故宫太和殿放置10个叫“十全十美”,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安门和乾清宫用九个,中和殿是7个,其余类推。一般的官家或有钱人,最多只能是五脊六兽,狮子、天马、海马,领头的仙人骑凤不算在内,置于阳面的两条垂脊上。这位于垂脊顶端的“仙人骑凤”也叫“走投无路”,可不是么,还能往哪儿走呢?只有骑凤飞走,逢凶化吉,绝处逢生啊。10只脊兽细究起来都有来历与说法,总而言之便是消灾避祸、剪除邪恶、吉祥威武、主持公道的意思。

在远离皇权的民间,当然不能在垂脊上放置那些有着严格等级的小神兽。但百姓有百姓的智慧,为防瓦片下滑,出于装饰需要,一样将瓦顶美化得精致养眼,极富神韵,虽不似皇家的高贵威严,民间亦自有民间的目光与审美。

最简洁的,应是昆明一带的陶制瓦猫,大口圆张,面目狰狞,蹲坐正脊当中,以避邪消灾。

在江南,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瓦顶上会置有形神毕现的砖雕,又是一片旖旎风景。被誉为“东南名园冠”的上海豫园,亭阁参差,清幽秀丽,瓦上就立有许多砖雕,生动活泼,实是有趣。不是不许用琉璃、不能用神兽么?好,我用砖雕,雕骑马征战的将士,扛一把镇宅大斧,威风!再雕嘴里衔了长绸脚下盘着绣球的狮子,事事如意,吉祥!又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人一件宝物,全都在保佑我呢。还有万象更新的大象、松鹤延年的仙鹤、福禄双全的蝙蝠与梅花鹿……点春堂、得月楼、古戏台上全有,不在垂脊上,就在瓦楞间,直看得人大呼过瘾。

最令人眼花缭乱的还得数广东的灰塑,祠堂、寺院、豪门富商用得极多。大红大绿,喜庆祥和,色彩艳丽,富丽斑斓。这种灰塑用石灰当材料,不需炼制,直接现场制作,以花卉人物、山水鸟兽、亭台楼阁为主。着名的如广州的陈家祠堂,正脊、垂脊、门廊及东西斋的屋脊上,应有尽有。惩恶扬善的戏曲人物、民间传说中的神鸟异卉,人物多得都看不过来,花朵艳得似能闻到芬芳,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细细看,每一朵花瓣、每一片羽毛、每一线衣褶甚至每一根发辫,都清清楚楚,比工笔画还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那工艺真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了。只是,灰塑的传承全靠言传身教,并无文本记载,要学成这门瓦顶艺术,需10年左右方能出师独立施工。加之收入低微,这一颇具美术价值的岭南民间传统工艺已面临消失危机。

今天的建筑,千楼一面,已基本舍弃了传统的工艺手法,虽然更加坚固、实用和舒适,但没了鸳鸯瓦、没了正脊垂脊、没了脊上吻兽,也就谈不上具有中国特色与东方神韵的瓦上风景了。想看,只有舟车劳顿,风尘仆仆,穿越城市的喧嚣,去古旧村镇,访祠堂遗迹,遇寺院名宅,寻后宫深院,抱一颗迷惘之心到历史深处……

风景的散文4:独行,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文/朱坤宁

初六下午,一家人从大唐西市转回来,踏着厚厚的积雪,顺着城墙根走,寻找可口的馆子。但基本都是锁门闭户,过年找个吃食可真不容易。转到小南门里,老兰家倒是开着,进去一看,人太多,伙计们都来不及招呼,于是换地方。不远处葫芦头泡馍馆开着,也是人声鼎沸,经不住浓香的诱惑,我们抢个地方坐下。

同桌的是一位姑娘,掰完馍直乐,拍着照发着微信,一看行头就知道是外地驴友,她一点不知道泡馍馆的流程,还要端着碗亲自去前台。我们都笑了,于是教她怎么吃,顺便得瑟下西安饮食文化。一问才知道,她是大四学生,家在南京,春节期间一个人来西安旅游,也没投亲靠友,就是一个人游走着、探寻着。心里立时佩服起这个小丫头来,真个是外柔内坚的“女汉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吃完一起出门,又为她指点了去回民街的路,看着她瘦弱的身影一个人行走在雪地灯影里,才领略到独行原来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我也有重庆的同事,她是个“月光族”,一年休假的十多天里,打起背包就走,搭个顺风车,从重庆到川西再到西藏,而后又从青海兜一大圈回来,年年路线不同,活得自得其乐。还有一个青岛的忘年交,这位仁兄都快六十了,精神抖擞,腿脚麻利,乐观积极,卓尔不群,每年自费出国一两次,还是零客独行,以前是西欧美洲,现在更刺激,专挑伊拉克、叙利亚这些多事之国走,一路走一路刷着博客,粉丝竟然还不少。他跟我说,退休后,他要走遍六大洲,我逗他,得亏南极不组团,要不然你也得去会会企鹅了。说笑归说笑,但是还真羡慕人家这种潇洒独行的活法。

人生匆促,一辈子忙忙碌碌,有时来不及体味和思考就“欧”了。所以,他们的独行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他们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人生哲理也值得赞赏。龙应台曾说,她最欣赏别人有“不一样的自由”。是啊,生活干吗总要千人一面、百部一腔呢,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权利享受不同的人生,人生也不是与生俱来就规划好的,沟沟坎坎枝枝桠桠里勾勒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美。

看过一篇散文叫《独美》,作者写到,有些时候,一个人安静,一个人游走,一个人面对一处环境,一株小草甚或一片天空,便也是一种独美。是的,独美,其实就是一种修行,独行,也有它别样的滋味。它让我们可以卸去心头的疲惫和压力,也能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漠视世俗之中的繁琐和庸俗,让生命重新纯净而美好起来,一如早间那束最干净的晨曦,永远透着生命中最强劲也最澄澈的力量。

风景的散文5:我的风景,我的梦

文/向步云

当我站在桥上看你的那一刻,你就是我的梦。

——题记

有人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有人说:“青春是不计后果的张扬”,我说,青春是相逢与别离的登场,是眼泪与微笑的成长。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是否还会如此深深嵌入彼此的生命里。原以为只是过客,却因时间的雨,让彼此烙进对方的生命里。因为时间,渐变成对方的风景。

初见你时,你如含苞待放的百合。如月光般冰冷的乌黑的秀发,金墨般纯黑的眸子中闪耀着一种奇异的美,陌生的教室陌生的人群中,你坐在我的身旁,你不会知道,你轻轻上扬的嘴角,对那个处在陌生环境中的我来说,多么重要。你也不会知道,你的那一刻微笑,会成为我三年的风景,梦中也会遇到。

相处之中,你如一朵芳香四溢的丁香。你总是用你的快乐感染着我。三年,生命的年轮结结实实地拓宽了三层,我们曾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打闹,我记得你爱看小四的书,爱听五月天的歌,爱看着那些我认为弱智的漫画。我记得我们的笑声曾传过整个夏季,让一排排香樟也曾随笑声摇荡。我还记得当你因想家而哭的时候,我只是坐在你的旁边,静静的看着,不吵也不闹。

分离时,你是落雨后的樱花。记得当我提前离校时,你送我到校门中,我清楚地记得,三月的雨就那么淅淅沥沥的下着,当我望向你的时候,风吹落了你的泪滴,雨水混杂在风中,涌向你我,你不会知道,我当时认为,一把伞下,就是一个世界。你看着我转身,看着我离去,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三年的感情决堤。只是转身离开的那一刻,那些曾经欢笑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青春,夹杂着一缕淡淡的忧伤,在时光荏苒间渐渐走远,三年,如白驹过隙,零零碎碎,似乎什么也没留下,可是又是那么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仿佛一切都没有变,然而一切却又真的不同了。

突然有一天,一首歌,一个场景,甚至是一种气息融发了记忆的闸门,那些关于青春关于迷茫关于疼痛的过往又如潮汐般冲刷而来时,你是否想起我,那个视你为风景,视你为梦的人。

记忆中,你是我的风景我的梦。

风景的散文6:一窗风景

文/刘刚

小时候,住在农村,我常趴在窗前写作业,一抬头,大片绿油油的麦苗映入眼帘,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隐隐约约能听见父母在田间劳作时的散言碎语。那时候日子过得虽清苦,窗里窗外却是一片祥和安宁。

上大学了,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求学,我常在闲暇时倚窗而立。窗内静谧安详,窗外热闹繁华,同学笑问:毕业后留城工作吗?我想这是必然的,父母送我读书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我跳出农门吗?从那时起,我开始憧憬城里的生活。静观一窗繁华,修炼一身本领,到时,我也要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毕业后,我在城建公司谋得一份设计师的工作。办公室在七楼,窗户宽大亮堂,隔着玻璃,隐约听见城市里车水马龙合奏的交响乐。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高楼林立,作为城市建设队伍中的一份子,我无限欣喜。工作中感觉身心劳累时,便起身站在窗前,舒展双臂,让身心放松放松。片刻小憩,忽见窗外几只小鸟欢快飞过,我想,一座和谐美丽的城市,就该这样敞开胸怀,接纳更多的来客。

后来,我结婚了,随妻子在另一座城市买了房,装修完毕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在城里,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新房宽敞明亮,家具崭新气派,从厨房到阳台,从地板到吊顶,感觉无处不顺眼。而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主卧室里的写字台,台前是大幅通透的落地窗,拉开窗帘,七彩阳光叩开一室温暖,满屋和煦。放眼窗外,城郊的旷野一片绿意盎然,远处山水,风光无限。

有人说,打开一扇窗就打开了一个世界。我最爱在窗前写作,也最爱在窗前沉思,我不仅收获了一窗风景,也收获到一方安宁。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任我驰骋。时光如水,不经意间我已送走流年三十载,从懵懂幼年到而立之年,无论风雨阳光,无论窗里窗外,我都泰然处之。人生漫漫路,风景处处有,不同时候伴着不同的窗,眼界有多远,风景就有多美,只是,我们还得具备赏景的态度——坦然、乐观!

风景的散文7: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文/心灵的港湾

放下你的高贵,给一缕赞赏的目光;放下你的偏见,给一个感激的微笑;放下你的不屑,给一个温馨的认可! ——题记

行于城市繁华的街道,白天,拥挤的人群,密集的车流,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会留意人群中谁漂亮英俊,你会在车流中搜索有几辆宝马,你会关注商品有没有特价……晚上,进入你的视野的,会是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三三两两喝得东倒西歪的人,充斥你耳朵的,是歌吧里声嘶力竭的演唱……你可能漠视了这样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他正在打扫街道,清除垃圾,他就是我们的环卫工人。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环卫工人拉着一个平板车,拿一把扫帚,一把铁锨,用扫帚把垃圾扫好,用铁锨把垃圾放到车里。我相信,很多人对这司空见惯的情景是熟视无睹的,是不屑一顾的。见而躲之,唯恐脏气染上他们自认为干净的身体。我每次走过他们的身旁,总是投去赞赏和感谢的目光,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城市才有这一片干净的天空。

天还没有放亮四周寂寥无声,突然街面上传来扫地的声音,传来了锨摩擦地面的声音。这声音,在静谧的黎明格外的响,你或许感到有些刺耳。请你不要懊恼,请你不要埋怨,请你不要骂娘,“真吵人,让人睡不好觉!”是谁弄出来了这样的声响?是我们的环卫工人。试想,他们起的那么早,是为了赶在我们出门前把街道打扫干净,让我们出门时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啊!夏日的中午,赤日炎炎,云彩也被热得躲了起来,不知到哪里去了,知了好像也被热得有气无力的唱着。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晶莹的汗珠一滴滴从他们黝黑的脸庞滑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他们不能呆在屋里,开着空调,享受那一份心底的清凉。冬日的黎明,当我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甜美的梦时,他们冒着肆虐的寒风,出现在大街小巷。星星也被寒冷冻得没精打采,月亮也发着清冷的光,让人感觉格外的冷。风钻进了他们衣衫的每一个狭小的缝隙,尽情地展示它的威力;风划过他们的发梢,无情的敲打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们都会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无怨无悔,为扮靓这个城市而不辞辛苦地劳作着。

试想,你是否随手丢过一个饮料瓶?你有没有丢过一个烟头?你有没有丢过……?而这一切做得那么自然,那么不经意,那么理所当然,那么心安理得。其实,就在不远处,就稳稳当当的站着一个垃圾箱。为什么就不能拿着它,走上几步,把它放在垃圾箱里呢?看着干干净净的地面,想着我们的环卫工人忙碌的辛劳,你们忍心吗?说到保护环境,应该没有不懂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说起来很简单,可能随手乱丢这一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是难以改变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城市没有环卫工人,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真诚的希望我们每个人能根除自己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我们的环卫工人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伞,多给他们一片幸福快乐的天地,让他们的生活少一份辛劳,多一份轻松。

他们,在你的心中可能没有一点位置,但清洁的街道,感受了他们辛勤的付出;闪烁的霓虹灯,见证了他们无怨的坚守;季节的轮回,诉说着他们人生的风雨,无言的高楼,目睹了他们沧桑的岁月!

所以,无论是在黎明,还是在深夜,我们都不应该讨厌那清扫垃圾的声音。请多给他们一些理解,请多给他们一份尊重!放下你的高贵,给一缕赞赏的目光;放下你的偏见,给一个感激的微笑;放下你的不屑,给一个温馨的认可!

感谢他们,让我们的街道如此清洁!感谢他们,让我们的城市如此靓丽!感谢他们,让我们的生活这般美好!

环卫工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qq 1433188720

风景的散文8:麻将风景

文/胡艳冰

岁月可以洗白忧伤往事,时光可以磨损青春年华,但对有些人来说,对某种事物的偏爱和情结却无法割舍。除了工作和学习,个人嗜好也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陶行知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有的人爱花鸟鱼虫,有的人爱读书看报,也有的人爱打打“麻将”。

关于“麻将”有个传说,明代一个叫万秉迢的人为纪念梁山好汉而以自己名字的谐音设计发明了万子牌、饼子牌和条子牌,基数为108张牌,暗喻梁山108条好汉,考虑到梁山好汉分别来自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就又增添了这东西南北中各四张牌。但也有南怀瑾关于麻将发明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说,也有胡适之关于麻将发明人是明朝那个七下西洋的‘郑和’一说等等;但寻常百姓关心的不是“麻将”怎么来的,只关心“麻将”是怎么打的。会打的人只关心“战况”成绩,不会打的掏点学费,实习几次也就会了。

丰子恺说,中国人爱吃瓜子,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时间,而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麻将,中国人何尝不是在“噼、啪”、“哗哗”的搓麻声音里消磨时光呢?虽然,时代不同,人们消磨时间的方式也多样化了,比如旅游去丽江发发呆,喝着咖啡喝着茶看电视,打玩电子游戏等等,当然,麻将还是消磨时光最持久的趣味主题。

当你不经意间走进民宅小院儿,尤其是夏天,经常看到车棚,街巷拐角等处,一些退休闲赋在家的老人,围拥着“麻将”桌,有参加实战的,也有操心陪看的。尤其是,走在楼道里,不知从哪个窗口或角落就传出哗哗的搓麻洗牌声,这不绝于耳的声音对于不懂麻将的人来说,犹是“千杖敲铿羯鼓催”的雨点,而对于麻友来说,却是听到了珍珠落玉盘的美妙音律。

经常在聚会酒席中看到,负喧闲谈没几句,一不小心,“麻将”主题就占了上风,一个头儿开起来,就满屋兴致关不住,欢声笑语,兴奋异常。酒酣兴浓之际,男士们忘记了绅士风度,用手势配合着语言的发挥,叙讲麻坛趣事,说到精彩处,时不时拿筷子敲击一下桌面;女士们忽略了温婉优雅的矜持,抻着脖尖着嗓,声音高分贝的冲墙而出,走廊上就领略到热闹的喜感。

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一是中医;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三是麻将牌。可见他对麻将评价之高。他认为打麻将中存在哲学,可以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也存在辩证法。“麻将”的魔力在于公平性和刺激性。公平在于,人人牌数均等,机会相当。不存在身份的高低贵贱,大小尊卑之分,每个人的平衡快意都是相同的。刺激在于,充满了玄机和变数,从大的周期看,没有绝对的输和赢,得与失;有时看似“行到水穷处,”的艰难无望,却常常遇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瞬间转机。悲喜交集,动荡无常,俨如浓缩的人生过程,使人常常在未知的摸索中,体验黑暗与光明。这就是中国古代“麻将”文化所表达的对自由和向往的一种理念。

其实,“麻将”文化,由来已久。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曾多次写到打麻将的场景,贾母就是麻将桌上的东方不败。所以说,有麻将嗜好的人,三教九流,各类阶层的人士都有,早年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就酷爱打麻将,还有辜鸿铭、徐志摩、郁达夫等都是个中高手,梁启超曾说:“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而只有打牌能够忘记读书。”他说的‘牌’就是麻将。他提倡趣味主义的人生观,他认为“劳作、游戏、学问”都符合趣味主义的条件。虽然成功人士的思想不一定万般正确,但至少是一方道理。

似水流年,“麻将”颠簸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这世上,有痴心不改,也有怨天尤人,但我们可以选择随意平静。

每个人走在路上都是抱着提升自己又拒绝沉重的想法,因此,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时光里,邀约家人或朋友,打牌消遣确是给繁杂的生活最大程度的放松;当然,也有人是为了一种逃避。逃避一段红尘往事,或是逃避一种“薄雾浓云愁永昼”的寂寞情绪。懂得用心工作,享受生活,是“麻将”让我们醒转的过程。

林语堂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其原因是发明了“麻将”。但必须承认,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有所剥夺就有所增添。“麻将”的劣处不可小觑,“麻瘾”如鸦片,过度沉迷会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更容易破坏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但不能因为胖就责怪无辜的食物;树叶飘落,都是风的责任吗?我们不能打倒“麻将”,但可以改变自己。“不以物喜”,保持适度,“不以己悲”懂得调节;有些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些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

仔细观察,现代人中,不会开车的人很多,不会游泳的人也很多,但不会打麻将的人却很少。许多流行的运动形式,经不起岁月的打磨,就像坐火车看见窗外树木风景的感觉,视觉上,它们的存在是随着火车前进而渐渐向后退去。比如:曾风靡一时的呼啦圈运动,练习“香功”运动等等;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代新鲜,一代蔫”的说法,而“麻将”,却能理直气壮地坚韧存在,且有“长风日甚”之势,足可见其存在的意义。

岁月流转,所有时间的故事,都包含“麻将”的影子。它赋予了人们不同的生活色彩和形态,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把“麻将”时光变成一种高雅休闲的享受呢?

【原创】作者;胡艳冰

风景的散文9:沿途的风景

文/一一二二墨

那些过往的风景,那么令人难以忘记。回望来时路,苍苍横翠微。

儿时。夏夜。微风从湖面吹过来,有丝丝鱼腥的气息,近处的芦苇荡有轻微的声响。有鱼儿耐不住寂寞,跳出水面的声音。有水鸟追逐、喧闹的声音。有阵阵的蛙鸣。天空是高远的,碧蓝碧蓝的,繁星满天,散发着幽微的光、璀璨的光。

在这样寂静的时分,父亲要开讲了。前提是,村里有文化的高维保一定要到场,仿佛琴瑟须有知音才能鸣响。可能是某个朝代的“李攀放鹰”的故事。至于故事的情节,倒真是忘却了。一群人簇拥着,那就是乡间的“百家讲坛”。

鹰隼,倒真是见过的。有一回,一只鹰就突然飞到了院子里的篱笆上。那鹰,有炯炯的眼神,有宽大的翅膀。谁也不知道这鹰,为何停留,为何驻足。父亲戴着一顶草帽,围着旧毡子,悄悄地向鹰的方向前进。父亲能捉住这只天外来客吗?家里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似乎已停止流动。就在父亲靠近的那一瞬,这鹰轻轻地张开翅膀突然就飞走了。留下了怅然若失的一家人。

不仅可以看到鹰,还可以看到大雁。冬日的湖面,结着厚厚的一层冰,极目远望,就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大雁。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伙外乡人拖着木筏在冰面上行走,木筏上全是累累的大雁,让人触目惊心。

最近也常回故乡。过去满目的芦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围堰的鱼塘和大面积的网箱。水鸟也很少见到了,远处传来沙船的轰鸣声。

高中是在县城就读的。小城中心路的两旁,是茂密的法桐。夏日,浓荫匝地,走在下面甚是凉爽。偶有阵雨,躲在树下,那雨丝也丝毫拿我们没办法。邮局有一家报刊零售亭,要攀爬几级的台阶。记得那时加入的《芳冢》文学社的油印社刊,也赫然躺在《诗刊》和《大众电影》的旁边的。书店也不远,就在北面的另一侧。

而现在的县城,变为地级市了。道路拓宽了,法桐不见了。夏天的太阳,格外的毒辣。行人无法躲避,执着遮阳伞,挥汗如雨,匆匆行走。书店已搬离中心路,报刊零售亭也在小路的一侧。

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运河。河水汤汤,奔流不息,但早已没有往日那么清澈了。运河东岸,原是葱绿的田野,现在被密密的楼群取代了。西岸是这座城市的中心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身边不断呼啸而过的,是现代化的便捷的交通工具。社会向前高速发展着,人们随着滚滚的洪流裹挟着。很少有人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风景,看看迷蒙的天空,想想过去河清湖秀的田园景致。

也许终有那么一天,人类将会面对地球忏悔、反省。那些沿途的风景,能否重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