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散文

请欣赏元宵节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元宵节散文1:乡村里的元宵节

文/翁俊安

中国的乡村,是最能体现传统习俗文化的地方。我童年时光就是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度过的,几十个春秋过去了,乡村里青砖土坯小瓦屋,布满雀巢的大楝树,还有池塘里懒洋洋的大水牛,像一幅幅水墨,永远映画在记忆经络。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乡村里的年韵,尤其是元宵佳节。

在乡村人眼里,过年是生活中一出大戏,小年是年的序幕,元宵节,则是年的压台戏。十五那天一大早,乡镇文艺队和周边的民间艺术队,扛着彩旗,锣鼓喧天,浩浩荡荡一村一庄进行民俗文化演出。他们身着五颜六色彩服,脸上化着靓妆,一路吹打一路表演。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是当时乡村最有人气的文化活动。规模阵容虽不庞大,但却别具一格,十分吸引人。划旱船最富情趣,老艄公舞动桨撬,围着花船前后跑个不停划桨,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风中的迎春花左右飘摆不停。

舞狮子也有趣,狮子黄缎披身,头系红花,脖挂铜玲,威风凛凛,走路一蹦一跳,眼皮一睁一闭,非常逼真。逗狮姑娘把锈球向空中一抛,狮子立马腾空跃起,飞快地用嘴衔住锈球,然后摇头摆尾地向围观的人炫耀,阵阵喝彩声后,又把锈球抛向逗狮姑娘。

晚上的“灯笼”会,是小村里元宵节最白热化时刻,也是全村人最为开心的时候。那时,各家各户都自己亲手做灯笼。我和大姐在父亲的指点下,先用竹条铁丝扎成个圆柱体骨架,再用米糊糊上大红纸,将蜡烛插在底部小木板铁钉上,一个大红灯笼就搞定了。天一黑,我便迫不及待地点上灯笼里蜡烛,和小伙伴们在晒谷场上一起参加“灯笼”会。那“灯笼”会场面热闹非凡,各式各色灯笼琳琅满目,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红有黄有绿有紫,汇聚在一起,簇簇点点,绕村前村后转悠,疑是流星落人间。那欢乐即景,至今依然有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之恋。

如今的乡村,随着时代发展也大尺度地变化着,青砖土坯小瓦屋变成三层公寓式洋楼,小村池塘已填平盖成小型超市,村前那棵大楝树也不见了踪迹,昔日元宵节舞狮子,划旱船,扎灯笼乃稀罕事了;乡村的古香古色,正悄然退去;唯乡村人用糯米粉做成的元宵,甜润润的馅儿,吃起来香口不粘牙,似乎黏合了点乡村以往的元宵节味道。

元宵节散文2:元宵节里系乡愁

文/魏益君

能够牵动人情肠、抚慰人记忆的莫过于家乡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元宵景色家家乐,萧鼓喧天处处春,上下楼台火照火,往来车马人看人。”这便是对家乡小城元宵之夜的传神写照。

记得去岁元宵节,在广东工作的大伯回乡省亲过年,元宵节相约逛小城元宵灯会,大伯的孩子气竟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莲花山前,浚河岸边,人如潮涌,沸沸扬扬,几无插足之地,大街上彩灯缤纷,靓女如云,商城内张灯结彩,春花映月。

礼炮声震元宵夜,焰火花开莲花山。夜幕降临,莲花山公园前的广场上,焰火晚会开始了,但见漫天焰火,如天女散花,千姿百态。前来观赏烟花的人摩肩接踵,难以计数,人们把喜悦写在脸上,把祝福装在心中。

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之处以板桥路和商城大道为最。在这里,满街鼓乐齐鸣,倾城男女老幼,浓妆艳抹的、淡雅秀媚的,腼腆的、风流的、鲁莽的、斯斯文文的无不涌上街来,尽情地唱呀、笑呀、闹呀……一年蕴积心中的情愫,都在这狂欢之夜得到宣泄,一年劳作的艰辛,都在这美好的一刻得到补偿。人们相约结伴,喜气洋洋,赏月睇灯。老年人边看边讲,抚今追昔;小朋友手提花灯,蹦蹦跳跳。人在穿梭,灯在交织。灯的品种多种多样,有龙灯、荷花灯、鲤鱼灯、对虾灯。龙灯二龙戏珠,荷花灯月藕莲心,鲤鱼灯鲤跃龙门,对虾灯对虾戏水……人们把对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盏盏花灯里默默诉说了。更可乐的是大伯,她一手拎一盏灯,借着一点酒劲,在人群中扭来扭去,很多人看着他直笑,大伯也对人家笑,所以便都开怀大笑了。

闹完花灯,来到城西护城河边,放眼远处宁静的村落,那里灯火荧荧,闪闪烁烁,那是农家在上灯,在期盼又一个丰收年。我问大伯,广东的元宵节好玩,还是家乡的元宵热闹?大伯说,外面的元宵节再好,也没有家乡的元宵节亲切啊!大伯说这话时,一脸的眷恋。

是啊,这有花有月、使人难忘的小城良宵,只要你来过闹过,就不会忘记,成为醉美的乡愁!

元宵节散文3:信任自有风景

文/李茂询

2017年2月11日恰是元宵节,且是春阳满盈的日子。

中午12点我从鼓楼街安康市群艺馆大门一出来,便被眼前的一幕深深触动,不由自主站住,眼光随着一辆白色电动摩托车,由北向南,注目而去,直到那辆电动摩托车消失在远处的车流之中。

电动摩托车并无奇特之处。感人的景象是摩托上的两个30岁左右的男孩女孩。男孩长相平平,脸型窄长,板寸头发,肤色略黑,从胳膊与双腿的比例上看去,个头在1米80上下,捉车把的双手戴着黑色皮手套,眼睛不大,但目不旁骛,密切地注视着正前方的车辆行人,谨慎而慢速地驾驶着坐骑。依我的估计,他的车速不会超过每小时10公里。也就是说,比骑自行车快不了几许。

因为慢,才会被人瞧得仔细。

而女孩则比男孩“美丽”多了。在“美女”称呼泛滥的今天,此女孩该是真正的美女,更确切地说,该女孩应为“睡美人”——因为此时的女孩已经在男孩的背上酣然入睡:左边脸蛋埋在男孩棕色棉衣的衣褶里,右边脸蛋如半边月亮,在正午的春阳下,显得更加暄红白嫰。光洁的额头下,一弯秀气的眉毛格外鲜明,阖紧的眼睑上露出一线黑色的睫毛;挺直的鼻梁下,嘴上的红唇被挤得略微外突;显得越发动人。耳根下,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下颚的肤色被衬托的更加细白。从脸型上看去,女孩比男孩有着明显的区分,二人显然没有血缘关系。

女孩一袭白色短袍式棉衣紧紧地依偎在男孩身后,一双胳膊下意识地抱着男孩腰胁,一头披肩长发瀑布样撒在左侧,那样的沉静,那样的安谧,如一幅缓缓流动的画卷,让人注目动容。

不知道这一对人儿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他们经过了几条街巷,几处路口。更不知道女孩什么时候在男孩背上睡着了,又因为什么原因竟然疲累如此。我只能揣度,他们开始时的行驶速度绝非如现在这般悠然,他们起初肯定有着频密的对话,然后女孩的应答渐渐少了,声音轻了,直至男孩发觉女孩竟然将他的脊背当作了床铺和枕头。于是男孩微弯了腰肢,让女孩“躺”得更舒适一点,车速也降至慢速,一举一动变得更加小心和细心。

我们知道,人类的睡眠,常理上有“深睡”与“浅睡”之别。“深睡”是浑然不觉,“浅睡”则一触即醒。女孩居然一路当街入睡,除了疲累,更多的则是对男孩无边的信任与托付。这一份生命相依的情分,除了让人感动之外,更多的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给人的一份羡慕与对照。

如果男孩是富二代或是什么人的贵公子,那么在私家车充斥街巷的城里,绝对不会用一辆电动摩托车载着与其性命相依的伴侣。男孩有可能是在职场打拼的一名普通青年,或是一个在城中某个角落谋生的无名小卒。他还不富裕、不土豪。但是,他拥有人世间最珍贵的爱情,并在今天将此无意之间展示在众人眼前,

按说,行车驮人睡觉,是违规的,然而交警竟“视而不见”,给了男孩进行爱情展示的机会。当然,交警的人性化特许,或许也是为了安全的考量——因为一旦喝停,那女孩便极有可能从男孩背上滚落。与其那样,就不如放行。

许多年的阅历,已经很少有什么场景能让我感动,何况此时我又正深深陷在小儿子的大病困厄之中,可是在今天,仅仅几分钟的一幕,却使我心情得以舒解,有了春阳般的温暖。

感谢你们,这一对不知姓名却拥有真爱的男孩女孩。

元宵节散文4:今宵元宵

文/刘腊梅

村人对于元宵节很忽略,它的意义涵盖在春节里,似乎从正月开始,一直都在过节。春节的汤圆不仅是裹腹与飨味,自然较平日里多了热闹圆满的意思。

初一早上,也是一年的开头,头开得好不好,关乎着一年的运道,因此,这天有很多讲究:早上起来不能乱说话,要拣吉利的说;小孩子们格外小心,不能讨骂,更不能做错事;这天所有生活用水都不能倒掉,否则会泄了财气。所以,头天晚上,大人们就会备好空桶空盆以备用。

一大早,奶奶和妈妈起床和糯米粉,糯米粉是头天现磨的,乳白色的米浆盛在布口袋里,滤了水,放在柴灰里吸干水分。揉面团是个功夫活儿,太干了藏不住馅儿,太湿了不成团,功夫不够没黏性,全凭着经验。馅儿是黄糖的,奶奶将它细细切了,剁成末儿,和上白沙糖,简单美味。

也有不计麻烦的乡邻,和了黑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搁一大勺新炼的猪油炒香做馅。火候是关键,过了,糊了,欠了,生涩,却是些挑剔而讲究的人家。奶奶会洗好一枚硬币,随便包在一个汤圆里,如果谁吃着了,就会一年好运。

搓汤圆的力度也是有讲究的,大了,皮会破,小了,不成圆。水沸,下锅,待汤圆皮儿变得透白,奶奶尖着食指摁两下汤圆肚子,肚子软了,就熟了。孩子们则趁此讨压岁钱,女孩子扯一条红绸绳,男孩子买两挂鞭炮,大人们总会大方地纵容这种喜庆的热闹。吃也有技法,不会吃的一口咬下去,准保嘴巴烫掉一层皮。得用竹筷将其一分为二,白玉的皮儿,橙黄的馅儿,像被铀上了一层亮色,晾一下,入口,你的唇齿间搅动的是一种叫做幸福的味道。爸爸不爱吃甜食,但这天却是破例要吃上几个的。我在姑妈家吃过一种猪肉馅的汤圆,将熏制过的咸腊肉细细剁了,拌上炒香的黑芝麻,还有白糖。这种咸甜掺半的汤圆要好吃多了。从磨汤圆粉到吃汤圆,是技术,更是艺术,期间充满期待的过程,更会增加了味道的鲜美。

这之后,开始走亲迎客。奶奶将煮剩的糯米粉掰成不规则状,在太阳下暴晒,遇上天气不好,也要用柴火烘焙。从初二开始,家里陆续来了客人,奶奶会在正餐前再做一锅甜酒汤圆。甜酒是年前早早备下的,发酵了两个月,刚刚好,这种做法适合人多待客,方便快捷,又不失礼仪。

那些旧时滋味,蠢蠢在心念间搅动,那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味觉,更是一份原汁原味的情感,一份良善美好的祝愿。

元宵节散文5: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华杉

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灯节”。古时,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古代把正月称作“元月”,“夜”在古语中又称“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作“元宵节”。因为旧时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在门前屋内挂五彩缤纷的花灯,供人观赏为乐,故这一天又被称作“灯节”。

元宵的风俗颇多,吃元宵、看花灯,舞龙灯、舞狮子,耍社火,不一而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要煮食元宵。元宵也叫汤团、汤圆、圆子等。为什么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呢?相传,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归家途中发现长江中漂浮一白色圆物。船工捞起后剖开,只见此物瓣红如胭脂,香味扑鼻,食之甘美适口。昭王问左右大臣此为何物,大臣中无人知晓。昭王心中不悦,令人请教孔子。孔子说,此为浮萍果,主复兴之兆。此时正值元月望日,即正月十五。楚昭王心中大喜,便命人每年这一天用面粉及山楂、枣汁做馅,仿制此果煮熟食之,以图圆满吉祥。从此,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流传至今。

元宵发展到今天,花色品种繁多。元宵馅有山楂、枣泥、豆沙、五仁、g玫瑰、芝麻、奶油可可、巧克力、咸味肉等二三十种。各地元宵更是风味各异,武汉的五芳斋汤圆清白晶莹,香味甜美;浙江宁波汤圆馅多皮薄,肥糯不腻;上海的鸽蛋汤圆小巧玲珑,清凉甜糯;四川彭水的心肺汤圆鲜香可口,风味别致;湖南长沙的姐妹汤圆制作精细,滋润香甜;而安徽蚌埠的混汤酒酿元宵质地柔黏,馅心多样。此外,台湾的菜肉汤圆、京津的甜馅元宵、齐鲁的桂花元宵等,也风味别具。

元宵节吃元宵虽是重要的风俗,但这一天人们更为看重的是上街观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等。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始于东汉永平年间。我国的彩灯十分丰富,民间艺人能制造各种各样精美、奇异的花灯。现在除了有传统的宫灯、走马灯外,不少单位还应用光导纤维、激光、声控、光控等新科学技术,制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彩灯。在冰城哈尔滨等地,还有多姿多彩的冰灯。自宋以后,元宵节放灯时,有人把平时制作的谜条,贴于彩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又称射虎。猜谜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元宵节这天,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耍社火、舞龙灯、踩高跷、玩狮子、跑旱船、扭秧歌。激烈的锣鼓一响,催得人心头发热。神州大地处处展现出一派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元宵节散文6:电池灯笼

文/彭庆东

儿时对元宵节的喜欢胜过春节,春节不外乎是穿新衣,吃好的,磕头收长辈的红包之类,没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在里面。元宵节则不同,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间。

这天,一条街挨门逐户都挂出了红红绿绿的各色彩灯,有走马灯、狮子滚绣球灯、鲤鱼灯、莲花灯、福寿灯……让我们小孩子看得眼花缭乱。待天一黑,小小的县城更是满街攒动的人头,满街涌动的人流,看舞龙、看舞狮,看门外挂着的灯。哪家的灯做得精巧别致,人们总爱三五一群聚在下边欣赏、议论,好的自然引来一串串赞叹。那情景,要比过年热闹得多,也欢喜得多。如此这般的情形里,那灯好灯差就好比人的脸面,灯笼漂亮,主人家自是风光无限。

我的爷爷就是扎灯的好手,每年我家大门口除了两个大红灯笼外,最招惹人的是爷爷做的跑马灯。那灯直径尺五有余,高则几近三尺,中间燃了硕大的蜡烛时,就会翩翩地转出些神话故事来。比如三打白骨精、花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或是门神画、牛郎织女、骏马奔驰……那形那神,那魂那韵,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每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

这天除了家家户户赛灯的场面外,我记忆中儿时的元宵之夜却是孩子们的赛灯。

那时的我们,一到元宵节便盼望着太阳快点落山,待天刚一黑,我们就结伴挑灯满街里乱窜。小伙伴们也最爱比灯,谁家的灯做得难度最高啊,样子最漂亮啊,甚至会比谁家的灯里放的灯油多,谁家的灯芯燃得最亮,只要能想到的,几乎都要摆出来比一比。赢的就洋洋得意,输的就垂头丧气。有一年,人家做灯依然用蜡烛做光源,我爷爷却另搞一套,将手电筒里的小灯泡连同电池一并拆了下来,安在了给我做的老虎灯笼上。那黄灿灿的灯光把老虎灯笼全身映得透亮,哈,小老虎好像活起来了,虎虎生威。我把灯笼拿在手上在户外无所顾忌地乱跑乱窜,而里面的光源丝毫不飘忽,更不会遭风吹灭。那时,小伙伴感觉很神奇,不知我的灯采用了什么新技术,围着嚷嚷要看究竟,我便跑开。羡慕的小伙伴们时而围追,时而堵截,那热闹劲儿、兴奋和自豪劲儿聚在我心头,久久不肯离去,那年我的老虎灯笼让我大获全胜,那种快乐和得意写在了我红红的脸蛋上。

元宵节散文7:心中的元宵节

文/杨桦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国人传统里甜蜜温馨又团圆的日子。这一天,是春节的杀青与压轴,是平民百姓对年味儿的反刍与回味,过了这样一个灯火灿烂的夜晚,年可就真的跑远了。

小时候,在豫东老家,元宵节的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除夕和大年初一,甚至还要更喧闹和喜庆一些。在我的记忆里,除夕和大年初一,除了烧香拜神敬祖宗,吃团圆饭给长辈拜年得压岁钱放鞭炮以外,再没有别的令人乐此不疲的事情了。而元宵节却不同,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人们又把渐渐冷却的年味重新暖热,大人、孩子都忙碌起来,紧张而兴奋,都要把元宵节闹出新的高潮。

大人们开始张罗踩高跷、走旱船一系列民俗表演,男女老少最爱看的就是滑稽至极的走旱船和“拉死驴”了,但这些稀罕景儿要跑到人山人海的镇子上,骑到大人肩膀上才能勉强看到;晚上会跑到有钱人家里看烟火,谁家放得多,谁家花样多,谁家就成为众人眼里羡慕的对象。那时我家很少放,顶多放几个便宜的“钻天猴”之类,惹得我们小孩子总是埋怨父母小气。

男孩子们把这些先放在一边,更心急的,是摆弄自制的灯笼和火药枪,这都是闹元宵的利器。那时的乡村,没什么现成的玩具,反倒培养出了孩子们良好的动手能力。我们用废弃的自行车链条拿粗铁条串起,做成枪管,用铁条拧成枪柄,把钢条一端磨尖,做成撞针,把自行车内胎剪成条状,做扳机,火药是现成的:把过年拾的炮剥开,里面的炮药能攒一大塑料瓶。我们还用高粱秆扎出骨架,再把红红绿绿的彩纸糊在外面,做成公鸡、鲤鱼、马等各式各样的造型,里面放上红蜡烛,一盏别具匠心的灯笼就活脱脱地出现在面前了。这种纸灯笼,讨女孩子和小孩喜欢,只能小心翼翼地挑着,如不小心把蜡弄歪了,灯笼一下子就烧了。半大男孩子家更钟爱的是自制的“忽闪灯”:用半截萝卜或白菜疙瘩,中间挖一个碗状的洞,穿在弹性极好的细长荆条上,洞里放上棉花或破棉布,浇上煤油点燃,火苗呼呼啦啦犹如火把,灯的主人挑起荆条手柄像挑起渔竿,灯碗忽忽悠悠一上一下,威武得很。我们用“忽闪灯”打仗,往往是两伙人在开阔的马路上各执“忽闪灯”,一声呼哨,战斗瞬间打响,谁能用自己的灯把对方的灯打灭,谁就是胜利者。常常是喊声震天,煤油味混着焦糊味,谁的头发点着了,谁的棉袄烧个洞,谁的脸弄了一团黑油灰……突然哭声传出,转眼又被更大的笑声覆盖。这样的闹法,着实过瘾。

元宵节,自然离不开吃元宵。过去,元宵在豫东周口一带,似乎不太流行,大概因为那时平民餐桌上以面食为主,糯米之类很难见到,所以寻常人家基本上吃不到元宵。我也是参军到了焦作,才第一次吃上元宵。关于老家人不吃元宵,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洪宪皇帝”袁世凯“登基”以后,听到北京城里有人高声叫卖“元—宵!”,觉得“元宵”两字不吉利,大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虽然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早已将前尘往事淘洗一空,但作为袁氏的同乡,多多少少受了影响,在饮食上与元宵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过现在不同了,在这个自由平等的社会里,只要你有胃口,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早已是你的元宵你做主了。

有一年的元宵节,最令我难忘。那是父亲在世时最后一个元宵节。彼时,父亲又一次病重,住进了医院。元宵节前夕,我带着5岁的儿子,搭坐300公里的长途汽车来看望父亲。那一天风又冷又硬,天空下着雨夹雪,大街上张灯结彩,踩高跷的锣鼓声很密集也很热烈,一阵阵从远处传过来。可是这些喜庆的气氛与我无关,反而更增加了我心情的沉重和凄凉。在病房里,见到了正在输液的父亲和陪护的母亲,也许是见到了至爱的儿子和孙子,父亲的精神还不错,比预想中的情况好了很多。傍晚时分,输完了液体,父亲如释重负,母亲也长舒了一口气。父亲和儿子摆开象棋,开始“纵情厮杀”,母亲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们完全忘记了苍白的病房,忘记了冰凉的医疗器械,忘记了窗外不时绽放的美丽烟火。简单吃过晚饭,父亲执意要和母亲一起,送我和儿子到医院外的小旅馆。那是一间非常简陋的小房间,没有热水空调,没有卫生间,只有一只昏黄的灯泡和一台破旧的电视机。我们打开电视,正好播放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父亲和母亲都是老戏迷,看得津津有味,儿子那天特别懂事,居然不闹着看动画片,而是缩在爷爷怀里,安静地陪着老人看戏。当看到小擂主孔莹表演时,我说孔莹的爸爸还是我高中同学哩,父亲格外高兴,忍不住自豪地说:“陈州自古是宝地,还是咱淮阳出人才呀!”那个元宵节,没有元宵和美食,没有美酒和鲜花,没有烟火和灯笼,但是那简陋、昏暗又冰冷的小旅馆,却给了我们祖孙三代人如此的宁静、安详、团圆和温暖!大味至淡,大爱无言。那个元宵节,是痛楚而美好的。

今年的元宵节忽地来到了眼前,而我心中的元宵节却渐行渐远,那些节日里的情和景,人和事,如同最初来往甚密后来慢慢疏离的亲戚,不知不觉走散了。仿佛黄河东流日夜不息,那些流逝的旧时光,那些远去的亲人们,都回不来了。

大街小巷里,商家依旧喧闹,几千年传下来的元宵节,依旧被他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依旧被他们渲染成盛世繁华。

毕竟,唯有这个节日,是可以肆意欢闹的。要不,怎么会叫“闹元宵”呢!

元宵节散文8:元宵节闹花灯

平度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之说。

元宵节这天,无论城乡,白天“狮子、高跷、龙灯、旱船”,锣鼓喧天;晚上家家祀先祖,燃面灯,观灯花,以占五谷丰登,曰“灯花卜”。户户吃元宵挂彩灯,男女老少沿街观赏品评,名曰“观灯”。城乡又户户做面灯,傍晚送祖茔点燃,意为祖先照明。

入夜,儿童燃放鞭炮和“滴滴金”,青年放“起火”、“二踢脚”、“花鞭”、“焰火”……大街小巷,欢声笑语至半夜。建国后,焰火更盛,城区举办灯谜会、灯展,花灯多姿多彩,四方观众络绎不绝。

元宵节散文9:一朵绽放在岁首的春花

文/胡西奎

元宵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月圆花好,月之圆时,花开正好。元宵,是一朵绽放在岁首的春花。

元宵节又是月亮节。中国是一个爱月的民族。圆圆的明月被中国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我国的节日史上,曾一度有过五个与月有关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而元宵节作为一年中第一次月圆之日,尤其为古人所重视。这一晚,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明月、观花灯。街头巷尾会耍起狮舞,舞起龙灯、燃起焰火,将节日的夜晚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元宵节也是灯会节。家家户户门前挂上花灯,孩子手里提着花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花灯充斥着大街小巷。一盏盏花灯,像一朵朵绽放的鲜花,摇曳在寒风中,游走在夜空里。孩子们提着花灯,追逐、嬉戏,欢快的像一群撒在夜空里的星星,笑语欢声在皎洁的月光下荡漾。天上一轮圆月,地上盏盏花灯,交相辉映。月是天上的灯,灯是地上的月。空中月圆,人间花开。明月和花灯都是盛开在人们心中的鲜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花花绿绿的灯笼里,藏着无数的谜语。人们走出屋,赏灯、猜谜。一个个谜语就像女孩们的心事,让无数的才子着迷。要想俘获女孩的芳心,只有猜透女孩谜一般的心事。在赏灯,猜谜之外:多少爱情的种子,悄悄播下;多少情人间的悲欢,悄悄上演。爱情,成了一年里第一朵绽放的春花。

元宵夜的爱情至今仍然活在诗词里。“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是我很小就会背诵的一首小词。词作通过“去年”与“今年”元宵夜情景对照,展现了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那个有月有灯有花有柳的晚上,勾起了后世读者对那场风花雪月的无限遐想。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笔下也曾留下元宵夜的爱情传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美丽的夜晚,繁华的灯市,众多的佳丽,作者在执着地寻觅着自己的意中人。真是苦心人天不负,在千百度的寻觅无果后,竟在灯火稀疏零落处,发现了心中的她。他们的爱情如何,他们的命运怎样,辛弃疾为读者留下了一段千古诗谜。

元宵,一朵绽放在岁首的春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