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房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书房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书房的文章1:窗前的雨树红花

文/朵拉

我的书房窗口是我最爱的地方。

每天在书房写作绘画,乖乖听取医生劝告,全日面对电脑的人,不许让眼睛、腰背过劳,于是一两个小时便给自己一段休息时间。这句提醒,倘若仔细忖想,肯定悲伤感叹:医生根本就是不留情面告诉我,皆因年纪老大呀。他建议工作一个小时,和电脑短暂分手,起码十五分钟,回头再来。起初不理医生金句,自作主张,结果劳损过度,躺在床上一个星期无法动弹,从此不敢忤逆专家之言。

从前家里装修,那些工人大概两三个小时便来一次休息,喝茶或咖啡,吃些点心或一碗面什么的,用他们的方言闲聊几句,嘻哈一阵,再继续砌砖抹水泥。那时年轻,感觉他们歇息的时间有点太多,难怪装修工程总要拖两三个月。待自己逐渐衰老的身体明显退化时,开始理解缘由。时光教人懂得慈悲,尤其来到手机时代,人人的手机往往用不到半天,就需要充电,难道要把人摧残得比手机还惨吗?

创作需独处,我的工作没同伴,独自一人的休息活动是喝茶。离开电脑到厨房泡一杯茶,捧着热得烫手的茶走回书房,站在窗口边看风景。

八年前回返槟城居住,看了不少地方,一直找不到满意的房子。不敢轻易下定,格外小心是之前搬家9次累积了丰富经验。在槟城之外,一直都住在双层半独立的房子,三千方尺,除了前厅后厅饭厅露台和两个厨房,单是卧室便有五间,虽然一家仅四口人。房子宽敞,住得舒服,被宠坏了20年以后,回到槟城找不到住处。

槟城是小岛,想要面对大海不是问题,问题是环境和地区,还有价格。小岛没多余土地,好的地点很昂贵,实在下不了手,到了这年龄,已经不愿意再为房子承受过于沉重的负荷。

朋友介绍我们看的公寓在16楼。这栋20层的楼不算高,只有70间房子。每一层楼4间,两间共用一个电梯。习惯住公寓的人不很在乎等待电梯的时间,从来不用电梯的人则无比介意。朋友说好多屋主都是外国人,来自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印尼和新加坡等,这些外国屋主一年只来住几天,平日住客大约50户。

听起来深具诱惑,一直买不成公寓,最关键的还是人太多。性喜孤独,享受寂寞,虽然人多好办事,但每天花在创作的时间很长,需要安静无人的空间。

16楼的无敌海景,在一望无际的蔚蓝天空和碧绿海水里闪闪发亮的波浪不停地呼唤我考虑。我一边回想刚刚走进来时,干净整齐的庭园、泳池以及池边、接待厅等都设计得简单细致,上楼前还参观了健身房、网球室、乒乓室等,令人感觉温馨的是居然还有一个装了冷气的工人休息室,大楼门口顾门的员工室内也有冷气。唯一嫌弃的是1200方尺的公寓不够用。不是家中人口问题,是书太多。带着惋惜的心情下楼,朋友突然说,二楼有两间可以打通的相连房子。

最终选了二楼的两个房打通,靠近最角落的那间成为书房。

捧着热茶,望着窗外。大海在左边远处,近处的右边是一小片树林,林子不大,长的却是山中大树。我猜想,当年发展商到这里开发时,应该还是树林之地,后边没有建筑,这片高大茂密的树林便保留下来,得利的是我的房子,大热的天也感觉凉快。

工作劳累了在歇息的我视线非常短浅,往往只看最靠近自己的窗外。椰树和棕榈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时,我便想起自己的童年,童年时期没有住在椰园或棕榈园,“蕉风椰雨”仅仅是一句成语。说是回忆童年也不对,回忆的是小学时期的美术课。不知是谁编排的课程,每年美术课一定有一节画“我的家”。我不晓得其他同学画的是不是他真正的家,但“我的家”永远都是一间左右有两个窗口,中间有个大门,门口有一条路,在屋子旁边和后面,各有一棵椰树。椰树的树干要画得斜斜的,几棵椰子结在树上,树下有时候有几只小鸡,或有一只猫,还有穿沙笼的妈妈。这幅画里完全没有真实的场景。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不曾住过椰林,家里也没养鸡或猫,穿沙笼的妈妈倒有的,但她不站在这样的屋子外头,这种建筑和画面,是属于小学课本里的甘榜(马来人的乡下)房子。每一年我就把自己住在甘榜一节课,下课后,回到自己没有椰树的家。但对于椰树的记忆却很难忘。小学作文获奖作品题目就是“一棵椰树的自述”,是椰树给了我得奖机会,因此爱上写作,爱到今天,椰树在我生命里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窗口外边的四棵雨树,两棵黄色火焰树,两棵椰树,整十棵棕榈树,为我当时的选择加了很多分,甚至宁愿放弃高楼海景。住下来后,每年春节前都要为开到窗口边的雨树红花写一篇文章。今年决定不再重复的时候,有一天在书房写文章,听见窗外吵杂人声和机器声,探头一看,原来窗外在砍树。

隔天晨运见窗外的4棵大树,全被修成两人高的树干,更高部分的叶子和花,完全消失在空中,像从来没有存在一样。

我还来不及拍下今年最后的红色毛毛球花呀!

本来说今年不写了,没想到今年还写,从今往后,我的休息时间,拎一杯茶,要到哪儿看红色毛毛球花去?我感觉窗口伤心得要掉泪了。

关于书房的文章2:大师的书房

文/荆墨

书房、书室或书斋,都蕴涵着一种文人的情致,飘逸着一种古韵犹存的典雅。书房是蕴含着读书人的情致,是读书人的心灵家园。在书房里,他们或以文明志,或以文寄情,或以文自勉。而大师们的书房,则能读出一种心境,一种文化的味道。

鲁迅先生的书房十分整洁,井然有序,由此可知他是一个严肃细致的人。上世纪20年代,他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他认为这诨号有杀机和可死之道,“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因此,他把其寓居北京西三条胡同的书房,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他这个书房的藏书有一万多册,线装古籍占了很大的比例,另外还有八十多部完整的丛书。鲁迅藏书的主渠道,是他自己购买的,还有一部分藏书是托朋友购买。而这样的书房设置,也显示了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处世风范。

周作人先生在北京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书房占据了里院上房三间,两明一暗。里面一间是周作人读书写作之处,偶然也延客品茗,几净窗明,一尘不染。书桌上文房四宝井然有致。外面两间像是书库,约有十个八个书架立在中间,图书中西兼备。这么好的书房,周作人却很少向来客展示。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自己的书房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他解释:“一个人做文章,说好听话,都并不难,只一看他读的书,至少便掂出一点斤两来了。”

闻一多先生的书房,和他的书桌一样,充实、有趣而乱。他的书全是中文书,而且几乎全是线装书。在青岛的时候,他仿效青岛大学图书馆收藏中文图书的办法,给成套的中文书装制蓝布面,用白粉写上宋体字的书名,直立在书架上。这样的装备应该是很整齐可观,但是主人要作考证,东一部西一部的图书便要从书架上取下来参加獭祭的行列了,其结果是短榻上、地板上。唯一的一把木根雕制的太师椅上,全都是书。那把太师椅玲珑帮硬,可以入画,不宜坐人,其实亦不宜于堆书,却是他书斋中最惹眼的一个点缀。

季羡林先生的书房非常大,大小房间,加上过厅、厨房,还有封闭起来的阳台,大大小小,共有八个单元。册数没有人真正统计过,他自己说总有几万册吧,有人估计大概有六万多册。在北大教授中,“藏书状元”他是当之无愧的。在梵文和西文书籍中,他有些书是堪称海内孤本的。所以他虽然不以藏书家自命,但坐拥如此大的书城,心里总不免有沾沾自喜之情。

在这些大师心中,书房所承载的,与其说是读书人的梦想,倒不如说是,在书房里一角,寄托了书房主人的种种生活状态的投射。现在,书房成了都市人重建精神的巢穴,在重返书房之路上,它让我们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柢。

关于书房的文章3:小书房

文/高勇

我有一个小书房,虽然不华丽,但里面摆的都是我最爱的物品。它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小天地,我可以在里面写字、读书、画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它总是默默地陪着我,给我安静和谐的氛围。

我的小书房很明亮。走进去便会看到一扇大大的窗户,温暖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让整个房间更加光亮。我可以拉上窗帘静静地读一本好书,也可以拉开窗帘感受外面的精彩。

窗户左边是我的小书桌,上面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放学回来后,我都会用到我的小书桌,在上面读书、写字、做功课。书桌上摆放着一台电脑,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迷惑时,我都会请教它,这位无声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的书桌上,还摆放了很多绿色植物,有吊兰、仙人掌、含羞草。

窗户的右边有一排书架,书架上已经有了不少的书。《格林童话》、《天天讲故事》等这类拼音书还是我小时候看的,我现在还很好地保存着呢!《新华字典》、《辞海》这类工具书放在中间一排,我可以很方便就拿起来查看。另外还有很多课外书呢,《马小跳》、《成语故事》等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这就是我的书房,我小小的书房,却是我最爱的书房。

关于书房的文章4:上书房的故事

文/韩谷雨

今天,我(史成汉)早早的便跑去学校,我家的大狗和小狗还是像往常一样跟着我,到了学校,便发现乔元真也已经早早得到了书房,正拿着我给他的那半本书念着呢?

我走了过去,打了个招呼:“海,乔元真你怎么又这么早来了?”他苦涩的一笑:“没办法呀,我就是喜欢读书,我要证明给我妈看,我一定能念好书的,不然她就不让我念书了。”

(实际上后来乔元真念得很好,但***还是没让他继续念书)“哦!我把我那半本书合在一起吧!不然半本书念不全。”我笑着说。他反而不好意思了:“好啊!但是你怎么办?”

“我没事,我们可以一起念啊!况且我早就背熟了。”一会儿,二黄毛也来了,看我们在一起念书嘿嘿的傻笑:“你们都在啊!怎么我每次都第二啊。”

我大笑“什么第二啊,我才是,你是第三啊!”二黄毛羞的脸都红了“嘿嘿是吗?我还以为我是第二呢?”

正说着,便又见一个人进来了,一看,这是我们的老板‘弄不成’,这个老师也真是可笑,什么事都干不成,理所应当的将‘冯百成’改成了‘弄不成’

“恩,都来啦!快坐好了啊!”说完,还不忘挥挥手中的戒尺,给自己扬扬威,可在我眼里,总感觉他就像个小丑一样。

“好了,现在翻到第13页……诶呀!二黄毛我说翻13页啊!你怎么翻到18页了。”二黄毛则一脸委屈,我和乔元真却大笑起来,结果后来连二黄毛也云里雾里的跟着我们傻笑起来。

“坏了坏了,这课还有没有法子上了。

‘弄不成’老师气得不行了“汪汪,汪汪……”连我的两条狗也叫了起来,二黄毛村里都知道的,他是个傻子,根本不识数,做事还蠢头蠢脑的,这上课,便成了我最高兴的事了。

关于书房的文章5:读书的滋味

文/朱文杰

夜晚,在书房的阳台上,抬头遥望明月。忽然想起清代读书人张潮那个绝妙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读书如尘世变幻,点滴之间夺我心。

当我翻开那些十几年前在旧书店、地摊上得来,那些已经出版了近半个世纪的书时,总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情。夜灯下亲近这些书,过去的生命信息依然存留于书页之间,不忍舍弃。看着书页上的印记,努力去回味那一段段韶光,以及青春时期的冲动和梦想,美好的记忆都留在了书中。

“书为何味?”——“百味”!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去读,不同时间去读,会品出不同的味道。就拿《红楼梦》说吧,我曾为“宝黛”之间既甜蜜凄美,又痛苦悲壮的爱情而流下同情之泪,也曾责怪那个弱不禁风的病小姐,怎么那么不争气呢?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顾影自怜,患得患失,气量狭小,怎么能赢得幸福?二十多年间,反复地阅读使我不断品味着“宝黛”之间甜蜜的爱、“风姐”刺鼻的辛辣、“树倒猢狲散”的凄苦、“外强中空”的贾府的辛酸……红楼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各有各的故事,每读一次,体会变一次,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书中的百味人生吧。

百样的书,百样的味。涵泳咀嚼,乐而忘返。

喜欢在书中品读那些小事、乐事、奇事,品味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喜欢在书中品读唐诗、宋词、元曲,品味民族艺术瑰宝的篇章,总感到浓浓的书香之气;喜欢品读诗歌、散文、童话,品味行文的简洁明快、洒脱飘逸、乐观风趣。

在享受阅读之乐时,我也感受到了读书的艰辛。当我捧起书本,就意味着告别休闲娱乐,当别人已酣然入睡,我还在伴灯苦读。圈画、摘抄、咀嚼……在思维体操中,也常会有种无法名状的疲惫,想放弃又想坚持。不过,当我在阅读中与作者达成了某种契合时,就会有无法言说的愉悦。也许,这才是读书的真滋味!

读书的滋味,或浓或淡,或甜或酸,或喜或悲……品书如品茶,工序细而不繁,要细品慢品。品茶时:第一口为之“润喉”,第二口为之“留香”,第三口为之“随意”。品好书也一样。要反复诵读,每读一次都能得到一次升华,每一次的感觉也都不同。书与茶之别就在于,杯中的茶越品越淡,而手中的书则愈品愈浓。

关于书房的文章6:书房里的古陶

文/裸穗

书房对文人来说是一块心灵栖居之地。无论拥有多大装书的房子,或许它仅仅是一个书库而已。

每日夜晚,我常沉浸在书桌,一抬眉,就能瞥见木架上大大小小的古陶,跟如众的书籍相伴,像哲人一样站立,轻蒙时光的灰尘,古陶也就是书了,虽然无字无语,却令我百读不厌、深迷其中。

我生活的土地古老而神奇,是“始画八卦”、肇启文明的伏羲氏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氏的诞生之地,葫芦河南岸支流的成纪水谷地上,至令流传着伏羲、女娲黄土捏人的神话。人们最早修梯田时,经常会挖出一个“红泥罐”,便顺手抛在路边,或者干脆用铁锨“啪啪”拍碎,听一听响动。因为他们太苦太寂寞了,眼下横卧的是没完没了的坡地,抬头望见的是黄土群山之外的茫茫荒丘。

过去的旧日子犹如一部灾难史,人熬活下来就已是奇迹了,哪能顾得上多想脱离生存之外的其他事情。这些要么底尖颈长口小,要么肚圆体大出奇的陶罐,就在物质万分匮乏的年代,它的实用性已被历史斑斑剥落,作鸡食器具都不好使,所以更没有人抱回家用。

其实它们个个都是生命之陶,先民们的生命史就是一部陶罐史。用陶罐汲水、盛装食物、保存火种、烧煮熟食……传递着文明的智慧,人类才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彩陶绘有美妙绝伦的线条,神秘、沉旬,像射穿远古的箭镞,把历史之书装订在大地之腹。

但毕竟一个“肇启文明”的时代又会来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好时代和一群穿制服的公家人一起来了。他们的坐骑,一辆绿色吉普车,在田野作业地的阳光下像一只美丽的甲壳虫,闪现出了人类精神的春天。

圈白线、小心去挖,用薄铲、猎毛刷,露出弧形,丝绸包裹……记录、拍摄、确认、上报、批复。工作程序像一条链子,终于牵出来高家沟、刘家台、窦家坪、番子坪、党家塬、柴家沟门、郭家塬、党家遗迹。这时可以仰天长吁一口气了。在众多出土器物中有陶罐、陶瓶、陶钵、陶鬲。多为素面细泥红陶、篮纹红陶、绳纹夹砂灰陶以及各种纹饰的彩陶,系新石器时代庙底沟、寺洼、马家窑文化。还有许多石器、玉器,系青铜器时代齐家文化……成纪大地,瞬间变得无比神圣。

古陶是一部部无字神书,是人类的遗珍。作为一个热烈的爱陶者,书房因陶而灿,我因喜而幽思万端。每只陶罐如同装满了远古时光的容器。大者如瓮,小者如拳。细也罢,粗也好,纳一屋,看去憨憨笨笨,或精精巧巧。读陶,我读到了陶罐里隐去的黄河水,也读到了远古时光的余温以及先人隆起的胸肌就是现在的黄土。红陶赤如谷子、高粱之气。静坐片刻,仿佛就有一群裹着兽皮的先民与我一起在夏天的麦田拥抱。

关于书房的文章7:爱是甜蜜的干扰

文/刘亚华

吃过晚饭,我钻进书房做计划书,半小时后,母亲推门进来,手上端了一杯豆浆,殷勤地对我说:“刚打的,趁热喝吧。”刚刚拟好的思路一下子被打断,我有些不悦,便回答她:“妈,不是跟您说了吗?我在书房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我!”母亲“哦”了一下,放下杯子拉上门,出去了。这样的叮嘱三番五次,可母亲总是记不住,总是在我忙活的时候,端来切好的水果、泡好的红糖水,或是刚炸的鱼、刚煮的玉米。

那天,我正在厨房做蛋糕,七岁的女儿跑了进来,对我说:“妈妈,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一边去,你能帮什么忙?纯粹是来捣乱的。”她笑了笑:“那我就在这看看吧。”虽说只是看看,她一会儿打翻牛奶,一会儿玩水,我恼火地说她几句,她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腻在我身边不肯走。

去异地参加同学聚会,老公隔一小时打电话问我到哪了,看着我手机时不时地响,同学们都笑话我。我在电话里埋怨老公,他却说:“我是担心你呀,老想打电话给你。”不久后,老公去外地出差,我的电话一下子安静下来。打电话过去,他不是在谈生意,就是在签合同,匆匆说两句就挂断了,我失落极了,这才明白,有人打扰,其实是一种幸福。

从那天起,我改变了对母亲的态度,当她再次端点心进我的书房时,我满脸堆笑地冲她说谢谢,还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开心地吃起来,母亲高兴极了;我也改变了对女儿的态度,当我在厨房忙活的时候,对偷偷进来的她,我表示热烈欢迎,并吩咐她做这做那,女儿认真地做着,每件事都做得很好;我也改变了对老公的态度,只要他打来电话,我都会尽快接起,然后温柔地倾听他的嘘寒问暖,对他的关心表示惊喜和感动。当我意识到亲人的干扰其实是对我的爱时,我的幸福感增加了不少。

爱是甜蜜的干扰,有人带着一颗关爱的心“干扰”你,是一种幸运。这些被“干扰”的平凡日子,才是最精彩、最真实的幸福。

关于书房的文章8:窗前挂张蜘蛛网

文/陈频

书房的窗前,有两株棕榈,一株近点,一株远些,一高一矮,宛若两个兄弟。

读书走神,作文伤神的时候,总喜欢把目光投向窗外,变换的是季节,不变的是景物。

一日上午,一抬头,发现窗外多了一件生动的景物——棕榈树与棕榈树之间,结上了一张脸盆口大小的蜘蛛网,蚕丝一样的蛛丝上,还闪烁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多了一道风景,也就多了一重心思。

黄昏,是蜻蜓们飞翔的最佳时间。红的、蓝的、不红不蓝的。任意地飞,高高地飞过棕榈树的顶端;纵情地舞,低低地舞过月季花的枝下。纵横恣肆,无羁无绊。窗外的上下左右,成了它们的一方天地。就在我看得忘乎所以的时候,一只蜻蜓钻进了蜘蛛网中。几番挣扎,结果是越动越粘,到最后只能一动不动。

就在这一刹那,我蓦地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幅漫画:一张蜘蛛网上,粘着一只蜻蜓,题词是:“落网多在得意时。”眼前的一切,不正是这幅漫画的真实再现吗?看着这僵直得像标本的蜻蜓,确实有一种温故而知的感觉!

盛夏,一场暴雨过后,立即打开书房的窗户,为的是一探蜘蛛的遭际。

本就是东拉西扯织就的蜘蛛网,怎经得住暴风骤雨的袭击,形同八卦的网儿,只剩下三两根连接在棕榈之间的长丝,耷拉着、摇摆着,用无声表现着无奈。就在我为之叹息的时候,发现从一株棕榈顶端的叶面上,像扯滑轮似地落下一根丝来。丝之尽头,便是这张蛛网的缔造者——一只黑色的蜘蛛。拽着绵绵的银丝,乘着悠悠的清风,荡秋千一般,顺势将自己荡到另一株棕榈树干上。优雅、自若、没有半点仓皇。如是几次飘荡,复又拉起了蜘蛛网的框架,然后便有条不紊地织起网来,一横一横地填充着,比绣花描朵还要精细。

窗外寂静,窗内阒然,冥冥之中,想到了林徽因笔下关于蜘蛛的一段阐述:“好比你是蜘蛛,你的周围也有你自织的蛛网,细致地牵引着天地,不怕多少次风雨来吹断它,你不会停止了这生命上最基本的活动。”我能够比得上蜘蛛吗?玩味林文,禁不住反躬自问。

蜘蛛结网,当然是为了谋生。只是大黄蜂、花脚蚊、蜻蜓、蝴蝶之类的昆虫,全都是自投罗网。

儿时曾读过范成大的《檐蛛》:“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我已是一介老翁,既没有解围的能力,也没有解围的打算,痴痴地想,解围了,蜘蛛将如何活生?

窗外挂张蜘蛛网。与其说它是张网,倒不如说它是一张耐看的画,是一本耐读的书;甚至于还无端地认为正因为有了蜘蛛,才会有“满腹经纶”的成语出现。在书房里除了读书之外,再看看挂在窗前的那张蛛网,也是读书的继续!

关于书房的文章9:书房之变迁

文/许培良

学前阶段,我就很爱读书,那时,读的多是小人书。靠零花钱购买书,靠淘小朋友的书,如《敌后武工队》、《战斗英雄任常伦》等,积久,竟也积累了数十本,但苦于家境窘困,没有藏书之处。或许,这是爱书人最大的苦楚之一。

在读书方面,知我者莫如父。看到我日益增多的小人书,父亲也帮忙出主意——制作小书箱。父亲不是木匠,所以,只好临时凑来几块薄木板,从厢房找来刀具铁锤铁钉,三下五除二,一个书箱的雏形即出。

书箱虽是粗糙了些,但毕竟是我的私有财产。周日里,我将所有的大小书籍倒腾出来,分门别类地排列在一起,有序地装进书箱中。掂量了掂量分量,哦,好沉重!

因为正屋空间太有限,没法放置书箱。所以,我只好挪到院中的厢房里。那时,厢房里除了面瓮、瓷盆及农具外,还垛了很多柴草。我端详了又端详,只好将小书箱搁置在厢房的西北角。下面用半头砖堆砌着,以防书籍受潮。就这样,小小厢房,便成为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书房。

春秋时节,天气还较暖和,人待在厢房内也算安静。夜里,点亮一盏煤油灯,翻阅着散发着油墨香的小人书,一种幸福感溢满心房。偶有老鼠的“窸窣”声传来,感觉倒像是一种伴奏曲。但老鼠也是可恨的,有一次,我发现书箱的一角被老鼠啃噬得露出了书页,怒火顿生:“老鼠可恨,不能毁我书!”

难过的是冬日,厢房西北角墙壁上有裂缝,西北风呼呼地灌进来,躲在里面看书,已经难以忍受。还是父亲主意多,他及时将正屋炕的一边,临时搭起了拐炕,拐炕下面有适度的空间,可以存放小书箱。这里,便是我的第2个书房。

后来,我考上了初中。读书,是我持久的爱好。这期间,在烟台工作的祖父,为我买来不少书,如“样板戏”剧本:《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还有数理化自学丛书,我更是爱之有加,小书箱已经难以容下这么多书籍。这时,母亲也为难了,为了满足我存书的愿望,母亲只好将陪嫁时的大衣橱,给挪出了一定空间。这里,便是我的第3个书房。

读书,促进了我学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离开家,过上了寄宿制生活。购书,读书,是我不变的追求。此间,我又购买了诸如《贝多芬传》、《中外名人名言》、《电子科学发明家》、《易懂的物理》、《海边诊所》、《写作通论》等,很多很多书。我读功课书,也读课外书,为自己后来的教学与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很珍爱这些书籍,回得家来,经母亲筹划,只好将紫檀木抽屉桌倒出两个洞,这里,便成为我的第4个书房。

读书,终于改变了我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考上了大专,读得是数学专业。但我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读书的范围很广,文史哲类的书籍更是广泛涉猎。在经济条件比较窘困的情况下,我依然买了不少好书,诸如《中国哲学简史》、《东方文学简史》、《西方文论家手册》、《自然辩证法通讯》、《文学艺术审美》等等。许多书籍涌来,储存再次发生困惑。我只好将其捆绑起来,暂时码放到大衣橱顶端,期待日后妥善安置。这里,暂时成为我的第5个书房。

大专毕业后,我参加了教学工作。教书,读书,写作,成为我工作与生活的3部曲。有了工资,买书就有了条件。但刚参加工作,工资很低,家境并不宽裕,所以,百年老屋只能是稍加改造。我结婚后,正屋的墙壁拆掉了,安置了一张木质大床。床下空间较大,教学专业书也好,其它书籍也罢,打成捆,按照自己排列规则,齐整地排放在下面。这里,便是我的第6个书房。

要说,书房渐渐发生变化,应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因为女儿与儿子相继出生,家庭成员增多,有限的空间实在是难以容纳,所以,在东借西凑款项的情况下,购买了村里一栋新房。空间的扩大,自然就有了藏书的地方。但因为经费不足,买不起书橱,只好将岳父家淘汰的大衣橱运回家,暂且作为书橱之用。就这样,新房的西两间,便成了我的第7个书房。

书房发生了重大变革,应当从2012年起。这年暑期,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新居做了重新设计与整修。这次重修,我将书房建筑纳入了重要的议事议程。为扩大其规模,决定将书房迁移到院内西侧,面东而设。书房与厨房相对,正屋与平房相望,属于典型的乡村“四合院”。书房呈独立一体,内做特大号书橱,学前至今所读之书,皆囊其中。老板桌上摆放着笔记本电脑、“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奖牌、地球仪模型、鲜丽的盆景等,真是赏心悦目!敞开书页,读来幽雅;舞动键盘,心驰神往……哦,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书房!

想当年,陶翁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给我启迪。不妨借以发挥,名之为《书房情思》:“端坐新书房,欣然览万卷。心有唐宋词,吻飞数千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