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着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活着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活着的散文1:像柳树一样活着

文/崔东汇

你知道柳树,未必就知道像柳树一样的人。

我知道。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从《诗经》里知道柳树与人的情感时,我已坐在了邯郸师专的教室里。我的人生将从此另起一行,与土地的关系也将暂告一个段落。

那时生产队的土地刚刚责任到了我父亲的名下,欢欣鼓舞的父亲为了表述对土地的虔诚,爬上村东老柳树砍了一抱粗柳枝,哼着小曲把它们一字排开栽在自家地头,豪气十足地对我说:用不了几年就能长成檩梁,等你成家盖房的时候就能用上了。

此时正是1980年秋风扫落叶的时候,秋风把我吹进了城市,而柳树丝纹未动。从此,我在这头,柳树在那头。

越来越时髦的城市让土里土气的柳树变得灰头灰脸,就像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乡下人。传统诗词文赋中柳树的风光只能在记忆中的乡村去寻找。那时,柳树浩浩荡荡点缀着荒凉的大平原,是何等的气派。现在想来,倒不是乡下人偏爱柳树,而是因为柳树们性命质朴容易存活,正像我们这些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乡下人一样,不管天灾人祸风雨交加,还都接二连三地充斥了人间,廉价地延续着人间的烟火,卑微而顽强地活着。

我们当然不甘心如柳树一样一辈子任凭风吹雨打,我们也向往生存土壤的肥沃。可高贵的理想之旅比李白走蜀道都难。于是在高考的独木桥上除了老三届外,最拥挤的就是我们这一拨人了。

我们没有五十年代人生逢社会和人心相对的纯净以及后来推荐上大学的侥幸,也没有七十年代人那样赶上生活多样化的选择自由和高考扩招的宽松。我们处在乍暖还寒时节,在初春里蠢蠢欲动而又不时遭受春寒侵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明知春风似刀,我们偏向刀丛拥挤。

受招生数量限制,彼时彼地能顺利走过高考独木桥的只有4.3%,这就意味着95.7%的人要从这独木桥上摔下去。有的摔下去后干脆就永远把理想还给了村边的柳树;有的参军到部队考军校,“曲线救国”;更多的是屡败屡战。我第一年从理科上摔下来,第二年又从文科上冲了过去。而我的一个同学从1979年开始,连考六年,用了两次解放战争的时间才把自己从独木桥上解放出来。

那会儿即使考上了中专,也足以让十里八乡的眼珠子瞪出来,要是能考上大本大专,不是祖坟上冒了青烟,就是柳树上结了仙人果。哪像现在,过了七月云开日出家家都把红旗挂,硕士博士满街乱碰头。所以我们对独木桥爱得如痴如醉,又恨得咬牙切齿。在我们眼里,这独木桥就是通往桃花源的必由之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可这数十步却漫长得让我们拼死拼活,焦头烂额。而那些非农业户口的同学却优哉游哉地闲庭信步,因为他们考上考不上都无关紧要,反正高中毕业后国家给安排工作。为此,我的同学张庆雨气愤而又无奈地对我说:我要是非农业户口,才不费这龟孙傻劲儿哩!

应该说,我们这一拨人是拽着理想主义的尾巴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与那个百废待兴而又充满生机的年代一样,我们每个人既有转户口求工作的急功近利,也有胸怀世界的理想,都觉得自己将来不是鲁迅郭沫若,就是华罗庚陈景润。学习累了,我们就躺在宿舍大炕上望着屋顶的檩梁椽木,心里默默设计着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支撑作用。

我们用书本摆渡着自己,虽然吉凶难测,前途未卜,也常常幻想到达彼岸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

师专的学习生活稀里糊涂一晃而过。毕业时,几个家在市里的同学留在了城市,像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捞了个文凭和非农业户口又分配到了农村中学工作。

泪水涟涟,“祝你成才”,分别的激动和鼓励我都忧郁地留给了城市,心存不甘而又无可奈何地回到了乡村中学。

父亲栽下柳树后就再也不去打理它了,就像对我一样,把我迎接到人间他就当上了甩手掌柜。并不是我们父子感情淡薄——他不识字,没法在我读书时指导我的学习;他没有权势,没办法为我铺就锦绣前程。他能为我考虑的只是些很具体很实在的问题,比如婚姻。

那时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认为脱离了稼穑劳累,眼前便是万里江山。当我离开村庄行将告别一年四季的臭汗时,父亲的一句话让我感到灰心,他说:毕业了当个老师也不赖,最起码好找媳妇。

所以我考上学后,父亲长长松了一口气:好树不用砍,好人不用管,你看俺家二小子,我就没管过他。那套无为而治的柳树经成了父亲多年的谈资。

而我在城市的种种经历证明父亲的那套柳树经是片面的,它只适用于柳树和我考学之前。因为城市不是乡村。

一个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周末,我童心骤起,要为儿子拧一个柳笛。走了许多大街小巷,竟没有找到一棵柳树。在经过公园门口时才发现几株柳树势单力薄地被挤压在众多花木之间,而气势汹汹的法国梧桐臃肿地充塞着街道,那窈窕细柳的丝丝拂面已经只是公园里的一个标本了。

一代又一代乡下人从田野走向城市,用柳树的淳朴延续着城市的历史。一茬又一茬的柳树用自己的韧性丰富着城市的风景和人们的情感,折柳惜别、烟柳传情、柳丝寄意——柳树是城市最古老的意象之一。

如今,城市的酥胸粉脸上已没了柳树的印痕。是因为城市的进步和无情,还是因为柳树种类的退化?

不管城市是否欢迎,我们都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城市。我们承袭着柳树淳朴的本性,带着柳树的失落在钢筋水泥间寻觅理想的高贵。与当年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占领城市的第一代进城乡下人相比,我们没有疾风暴雨专政手段的强硬;与后来大批招工进城的第二代乡下人相比,我们没有因为侥幸沾沾自喜的知足和驯服;我们凭的是自己的智力,没有颐指气使的资本,也不愿低眉顺眼任人摆布。

那些和我一样的同学在四散蛰伏乡下后不久,许多又寻梦来到了城市。那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腔豪情还在胸中澎湃,见了面总是相互鼓励,认为自己同样是城市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落发耗尽了脑汁,皱纹沧桑了心理,短短十多年,当年的相互鼓励终竟变成了杯盏交错的相互安慰,渐渐学会用酒精来抚平心中的沟壑了。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水土之异让我们先天不足,囊中羞涩让我们的“金”绣前程黯然失色。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不得不这样来安慰自己,纡解尴尬。窘迫的境况已使三个柳绵一样的同学随风而去,刚刚人到中年,生命之花便黯然凋谢,可附在枝上摇摆的我们的芳草依旧远在天涯,遥遥无期。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我们既未得道,又未成器,曾经的舍我其谁的理想鲜馅像汤圆一样在空旷的世俗中滚荡,由庸碌的尘埃一层层缠绕,渐渐变成了一个个适合社会口味的毫无个性的面团,成为陪衬和祭品。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千年前风流词人的无奈难道真的要在我们身上应验了吗?

在乡下人眼里,只要是非农业户口,统统归纳到城市人的行列,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他们认为,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乡下人被一张“城市人”的金纸包裹着,外表灿烂光亮,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除非这张金纸出现了破洞。张庆雨就是首先出现破洞的一个。所以他也常是高中同学聚会时的话题之一。

张庆雨的破洞出现在婚姻上。

我的儿子开始上小学时,张庆雨的童子身还坚如磐石。不是他心理和生理上有问题,也不是工作单位,而是他自己的承诺阻碍了他的婚姻。他有两个挨肩的弟弟,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为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发誓给两个弟弟成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与他对桌办公的女朋友也曾对他情意绵绵,可对他的家庭条件烦恼不堪,加上长年累月的爱情长跑和庆雨的升迁受阻,终于嫁给了一个局长的儿子。于是性格内向的张庆雨在家庭和婚姻的重压下,精神出现了问题。再见到他时,他已憔悴不堪地在精神病院呆若木鸡,身边是年迈的父母。他一个劲儿向我打听市场上钢筋水泥的价格,说要回家盖一座四层大楼,父母住一层,他和俩弟弟各住一层。我知道他现在而且可能永远也没这个能力,可他出自内心深处的责任感让我几乎落泪。

是啊,我们这些当初拼命跳出农门的乡下人,哪一个没有光辉灿烂的理想?哪一个身后没有光宗耀祖殷殷企盼的目光?正是这刻骨铭心的责任感使我们游移在城乡之间,承受着双倍的压力。

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我们像柳树一样努力适应着上苍的安排。受人颐指气使的琐碎一天天掩埋着曾经的壮志豪情,而对情义的珍重却一天天与日俱增。惺惺相惜也好,同病相怜也罢,我们毕竟在同样的境遇中挣扎。所以,当我从门岗登记簿上看到“张庆雨”三个字时,心里就一阵发热。那个在大门外徘徊已久的肮脏的乡下人硬是让责任心极强的门岗给赶走了,只有我熟悉的那三个字可怜巴巴地趴在纸上,已失去了往昔神采飞扬的硬气。不知是他发病时潜意识里对我这个要好同学的惦念,还是清醒后专门从乡下老家来找我倾诉苦闷呢?

十多天后,老家传来张庆雨自缢的噩耗。

赶回老家,我久久打量着村外那棵歪斜的柳树,想像不出两股细绳绞在脖颈时的痛苦。可我相信,庆雨走向柳树时一定是清醒的,他一定想到了自己活着的使命和无力改变命运的悲哀,他的自尊使他不愿成为亲人们的拖累。于是,在硕果累累的秋天,柳树收获了张庆雨。我失去了一个曾经推心置腹的好兄弟。

无心插柳柳成荫。乡间许多坟头前的柳树往往就是人无心而天有意的手笔。孝子的灵幡由柳枝糊制成,逝者下葬时灵幡埋在墓坑的一头,于是柳枝发芽生根,渐成树木。田地上一丛丛野柳往往是一个个生命的注解。而张庆雨的坟头光秃秃的一无所有,他没有后代,没有人为他打幡送魂,自然也就没有生命天意的注解。但其实那也只是一种外在的符号,因为张庆雨本身就是柳树的一种写意的注解了。

后来我想,柳树退守乡野,并不能说明城市的冷漠无情,真正的原因是柳树生不逢时的大众化和生存土壤人为的荒漠化吧。正如我们这一拨挣扎在城市的乡下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福祸相倚,好在我们还有这赖以生存的乡野做后盾。可是回到老家,当年父亲栽在地头的那排柳树却在秋风中陌生地摇着头,显然,它把我当作城市人了。

关于活着的散文2:有一天,你会觉得活着真好

当我在写这个的时候,你应该是坐在火车的窗口前,拿着一本书,或者看着窗外的掠过的风景,或者伏在桌子上,闭目养神。

又是十一月,我在家里,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在家里,而且很可能是一个人。

这里的阳光来的特别快,就像一个小时之前还在下雨,现在就阳光洋溢。我很喜欢这样的地方,雨后的阳光格外清新。要是让我再过一次高三,我会旷掉枯燥的数学课,然后去科技楼旁边的那片绿草地,躺着看天。想那时候的一些傻问题,比如“三年后的自己在干什么?”或者“我的理想是……”,这样一些问题,就和当年的绿草一样,洋溢着幼稚而美好的生命力,没有经过这个世界的浸染而带上斑驳的噪点。

那时候的某人,总是坐在1,2,3排埋头做作业,快速的吃饭,还有那一大玻璃杯的牛奶和被掰开的苹果。这样琐碎而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因为角色的转换成为很重要的事情,这是我一年之前所无法想象的。

昨天晚上梦到你了。

梦里城市滔天大水,无数大大小小的水流从城市的表面漫过,所有的人都顶着滂沱的雨水匆忙地逃窜,我坐在路边的一个咖啡厅一个靠窗的位置给你发短信问你还要多久到,窗外闪电时而照亮漆黑的夜,四面像是镜子般地反着光。后来我看到你从一辆立珊上下来,你下车后,还在湿淋淋的马路边上,朝着远去的公交车鞠了个躬,显得又礼貌又很可笑,也许这就是我印象中的你,简单得可笑,单纯得可爱,到现在,我还是保持着这样的想法,尽管你还是被环境渐渐改变。你坐在我的对面显得忐忑,湿漉漉的头发往下滴着水,我胡乱地拨拨你被淋湿的头发。你小心地喝着水,一小口一小口,就像那天咬黄瓜,我说你一口咬掉半截,然后你就小碎口地咬着,像个受气的小媳妇。那天的阳光也像受了气的小媳妇,郁郁沉沉。

当生活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羡慕的生活中时,也会渐渐地暗示自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忍受的。

当活在被人羡慕的流质里,也就失去了抱怨的权利。

那些年,现在想来真的是很幸福,但是实际在那些年,我又真的没有感到幸福,就像在六月我们想要十二月的凉,在十二月又想要六月的暖。不是时间错位,只是随时间而过心态已异,追求的生活状态不同。这就是我们失去抱怨的原因,听抱怨的人和抱怨的人心态截然相异。

所以,现在的我很还念那些年的阳光,就像很多年后的我很怀念现在的阳光。

我现在的生活很好,没有太多的功课让我头皮发麻。只是之后,我会过得如高三。每一天老师都会发下很多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印刷试卷。厚厚的试卷夹差不多每十天就要更新一次,好在它们很便宜。那时候我把他们都堆在纸箱上,过一段时间我会暗暗吃惊,也会有一种成就感,人不就是为这种感觉而奋斗吗?我甚至曾经有过那么一些带着诗意的联想,感觉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就是记录在这些散发着油墨味道的试卷上,一页一页地,推进生命的前行。在复杂的方程式里,在虚拟时态里,在立体几何的辅助线里,我一天一天变成和昨天不一样。那样的生活,每天都像刚刚躺下,翻了一个身,稍微闭上眼睛,然后闹钟就响了。外面的天泛出流质浅蓝色的灰,然后变成蓝色,再变成橙色,最后就是红色的云朵从天边燃烧起来。

那时的校园生活比现在安静。也许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吵,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去听自己想听的东西。同样这个世界上,愿意听我们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趁着年轻,尽情说话,老了,就说给自己听,或者实在不想听,就放在心里,去天堂的路很长,自己再慢慢品尝。无论如何,不要像现在的很多人,说着各种好听的话,在心里留着难看的血。

没有夕阳西下,没有残红染红西天,夜色已经浓了,也许又是该做梦的时候了。在梦里重新开始生活,在梦里走以前走过的路,看以前看过的风景,甚至十年前草丛里鸣叫过的蟋蟀,如今也还依稀在鸣叫。我经过它们,经过一个一个叫做曾经的地方,心里慢慢的慢慢的,长处柔软的青苔。其实现在的我,穿着各种各样的T恤,有时留着凌乱的头发,走过一个一个的红绿等路口,像极了曾经的日子。只是现在的日子没有那么多阳光,厚重厚重的雨水,小时候妈妈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承受足够的雨水,才能健康而茁壮的生长。没有阳光的日子,看着满街仓皇逃跑的人群,自己和它们一起狂奔,内心装满了和他们一样清澈的希望。

“我们哭了,才知道这就是伤心,我们跌倒,才知道这就是痛,我们爱了,才知道这就是爱,我们相信了,才知道这就是希望。”

关于活着的散文3:深情地活着

文/艳子

秋天的盛宴,经不住时光,经不住冬一步步的逼来,昨天还是灿若惊鸿,今天已是风声四起……

冬天,以它寒冷的姿态款款而来。

我将继续我的文字之旅,诗歌之旅,继续以温暖贴心的文字讲述朴素时光里的美好情怀。那美,是艳的,亦是拙朴的;是端庄慈悲的,亦是无比尊贵的。

爱上秋天,亦会爱上冬天。

是因为季节的万般变幻,成就了我耕耘文字的不变情怀,继续做我诗人梦……

我依然微笑着畅谈;我依然开怀畅饮。但那仅限于两三知己,三五挚友;我依然是个低温女子,与懂的人才可倾心相诉;我依然我行我素,不随波逐流,这样,你便可以在茫茫人海里一眼找到我……

站在时光的边缘,与时代拉开一些距离,这样,我似乎更能看清一些,同时可以警醒自己。

那天,终于想着去给你女儿装裱她的十字绣,是一幅钟表。走进熙熙攘攘的商场,突然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好多东西都没见过,有些像刘姥姥,目不暇接,心里惶恐。想想已经差不多大半年没有进来过了,惊诧之余,定定神,生怕记不住装裱的地方,下次来了找不见。小心地看着周围,终于找到了商场大门的方向。

大半年的时间,每每一有空闲,就想拿着相机往外跑,或约朋友,或只自己。虽然只是在城市的附近那几个熟悉的地方转悠,但也是不同时期不一样的景色吸引着我,回来还要整理,还要写字,我似乎忙的不亦悦乎,已经无暇顾及逛街、逛商场了。只偶尔去去几家有符合我风格的店,并不急于买,只等选到合适的才买。久而久之,逐渐地把自己拒于时光之外;拒于喧嚣之外;拒于城市之外。若在过去,我会说,我如白流苏,是个过了时的女人。而今,我会说,站在时光之外,是为了更好的与时光共进退,懂取舍。

如今,我离我的字,离我的诗歌越来越近了,我牵着它们,一起,彼此心照不宣,彼此成全,彼此懂得,它们越发地像我的情人知己了。

摒弃杂念,继续行走在时光明媚的画卷中,让那些字儿更有了风骨,有了韵致,有了如我自己一样的温度。

让日子有了嚼头。这样才不会厌倦。

“我们所要的就这么简单,两个人共同修炼这苍茫人生,天地浩然间,亮烈无悔的承担,只要有你,心里便无所畏惧,今生相随是在苍绿的岁月中找一个懂我们的人,偎依、取暖,在第一场雪飘下来时,一起听雪。”——雪小禅

沉淀了许多日子,让我更加懂得,在薄情的世界里,如何深情地活着。

并且一起与山川、日月、光阴一起修行。

你说:地久天长。

关于活着的散文4:活着的意义 ——答友人的提问

文/浮游胖虚子

我们活着就是要经历人生的悲欢喜乐,各种体味的,之后再在这些经历之上,有所体悟,有所创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编织自己独特美丽的人生。

生命如同花开花落一样,有它的时间限度,因此我们需要珍惜生命的过程,珍惜时间的意义。花开花落的过程里留下了花朵自己的影迹,娇美的身姿,华丽的色彩,和奇异的芬芳,所以我们人活着,也不单单是为了活着,更多的是为了生命的创造,思想的独特和灵魂的升华。

命运对待人的本身是很公平的,它给予每个人的有快乐舒洽的生活,也有寂寞困苦的生活。好与坏因此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便是你看待它的态度了。我们需要知道快乐不是平白快乐的,它需要付出自己的辛劳和努力;痛苦亦不能让它随意痛苦,它要求我们获得启发和经验的思考,来应对更对的挫折。我们在自己悲伤困顿的生活中,要想到我们为何要承担这些痛苦?既然我们无法避免的承担了这些痛苦,我们是不是要从中学习些什么呢?这样的想来,我们便不会为痛苦左右自己的心志,会更多的给予我们在痛苦挫折面前的激励。人生若是战胜了悲哀,也便是不会再有悲哀了。因为你学会了把悲哀的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无论前面道路的痛苦和阻滞有多大,你最终也必然能克服。又因为人生还有快乐的一面,你的幸福便会更有意义,你的创造便会更多的有价值。

在茫茫未知的生活 里,我们的思虑难免会被阻滞,我们的情绪难免会陷入消极,让你悲观绝望,甚至于自暴自弃。但是,人天生也有另外一种力量,渴望未来,渴望前进,希望追求探索更多的有价值的意义。因此,你这一方面的东西不被抹杀,你是不会真正陷入绝望的。这是人的天性,好奇未来,渴望前方有更多的美好,所以,人生是不会停止前进的。就如同赌博一样,你如果输了一局,便会渴望下一局会赢,而且,输的越多,渴望翻盘的心就会越大,就越多的抱有希望。而人生遭遇挫折的经历类似于此,所以只要还有机会,你就不会放弃自己赢的渴望的。并且人生的意义远远的不止这些渴望,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前进生长的力量总是会催你前进的。即使你会犹豫,可是心的力量却是不会停止的。因为生命的本质意义它知道绝望后会有希望,失望并非无望。生命从出生开始就在渐渐的消翳,你若是荒废了它,最对不起的便是自己了。因为生命无价,而你却把这无价之物肆意挥霍,你如何不是世上最大的罪人呢?

或许,我们也曾很努力,也曾全心全意的去做事,去为了理想而奋斗,结果,我们也并没有完全得到自己所渴望的成功,但是你仍旧不需要悲伤的。因为命运公平,在于机会的平等,也在于得失的均衡。你没有得到成功的结果,但是你却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的快乐。况且,我们勇于面对了生命的挑战,也就不愧对生命本身的意义了。当你站在生命的夕阳晚景中,如果你能够问心无愧,无所憾恨的平静自然,你便已经拥有了生命的价值。所以,人之一生,奋斗之一生也。

来生也许不会有,但如果今生我们做好了,又何必去希冀来生呢?愿你学会把握生命的每一分,创造属于你的生命的奇迹。

关于活着的散文5:胡杨赞

文/朝阳

胡杨是一种坚强的树种,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题记

内蒙古额济纳旗39万亩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三处天然河道胡杨林之一。

从嘉峪关出发,汽车在无垠的戈壁滩、沙滩边要不停歇地奔跑六个小时,才能到达令人神往的胡杨林。沿途既可以亲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可以感受“千山鸟飞绝”,也可以追寻长风绕战旗,亦可以倾听古乐诉忠魂,还可以闭目养神静候胡杨……总之,有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种胡杨,而它在我的眼中,就是一道风景,一面旗帜,一名战士,一种精神……

一道风景。春天它为荒漠的土地送来希望,夏天它为炙烤的大漠披上绿洲,冬天它为广袤的沙漠遮挡寒风,秋天,是它最耀眼的时节。十月的金秋,它的金黄震颤了游客的眼,一瞬间,一刹那,光的影,叶的景,水的绿,树的形,吸引天南海北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它在阳光照耀下的树叶以湛蓝天空为背景于风中婆娑起舞,或似苍龙腾越,虬蟠狂飞;或如窈窕少女,婀娜多姿;站在它面前美妙绝伦的形态让人为之惊呆,沉醉,哭泣,人们已无法移动双脚,只是深深地陷入它的怀中痴迷忘返,看它亮丽的色彩反差,神奇的光影倒镜,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也有无数的人选择与它一道风餐露宿,看夕阳西下,听黑河追诉,观大漠日出,沐暖阳东晒。

一面旗帜。它傲然挺立在沙漠腹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它从春到冬,从冬到春,它用年轮一遍一遍粉刷时代的苍桑与它对绿洲无限的眷恋,又用时节耀眼的色彩迎着风风雨雨,百草向它靠拢,沙丘见它缩步,它走在征服肆虐风沙的最前沿,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目标。

一名战士。它守护在祖国西北角,一年又一年,忠诚地守卫,守信地坚持,绿了一片又一片,用生命见证绿洲的奇迹,用岁月刻写千年的神话,从生到死,无论狂风肆虐无论飞沙走石,它都在沉默中凝望祖国,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一切来犯之敌,它把自己的使命铭记在苍穹之间,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绿化沙漠,虽九死而不悔。

一种精神。走近它,认知它,读懂它,它坚韧不屈的挺立,执着不屈地抒写,当风雨击倒它,它挣扎爬起,当沙尘掩盖她,她奋力撑出,虽伤痕累累,它也用铁铮铮的风骨呈现硬朗朗的本色。它的人生就是奋进,它的岁月就是拼搏。塞下羌苗,微风细雨,雪飞满卷,星辉兰舟……它都不曾细细品过,只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每一次坚持都是希望,都是期盼,都是相守,虽身处恶劣环境,但从不自弃,只是在生命长河中静心地坚持,如此悲壮的坚持本身已是绝好的风景,它在等,等拯救它生命火种的行动,它在等,等挽救绿洲的举措,它在等,等绿满沙丘情誉乾坤。

胡杨,这就是它,以独有的气质,独到的柔美,独具的魅力站在人们面前,以风景的形式存在,以战士的形象奋斗,以旗帜的方向引领,以坚强的精神召唤……

关于活着的散文6:我要活着等待我的天使

文/梦野

倒春寒的天气很晴朗也很阴冷。柳枝发了芽之后就后悔太早,认为投错了胎,来错了季节,开始寂寞地等待第一缕春风,内心无比忐忑。如同在街角等待一个自己心仪以久的女子出现一样……

春天是有脚步的。每一种花开,就是春天又走近了一步。可是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刀郎歌里唱的2001年的那场雪来的还要晚一些。迎春花倒是开了,可它们迎不来春天。女人漂亮的外表下,笑容也牵牵强强的,对天气有些微的敌意。我呢,做梦都春和景明,和清明上河图一模一样的,和一帮朋友去田野踏青,露水吻湿了靴子,濡湿了姑娘的花裙子。我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淅淅沥沥的小雨就下个不停,我想这应该是冬给春的歉意吧!滋润的不只是干渴的天气……醒来发现胳膊在被子外边露着,太阳从窗外射来一道光线,到胳膊上变成白的。于是我的胳膊有了两种颜色和温度,凉凉热热好不热闹,多了许多色彩。

触摸着那道逐渐转移的温暖,心情起起伏伏,游移不定。我躺在这里,没有沮丧也没有幸福,没有笑容亦没有悲伤。无穷无尽的情绪深处,情感之河波澜不惊还是惊涛骇浪?我已不得而知。睁开那算还算清澈的双眼,我发现自己活得如此旺盛,这让我心生不安。明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地震天灾如此之近,就在电脑里,手机里,铺天盖地。看来灾难不想遗忘谁。世界会不会就此抛弃我们?这个世界,谁跟我有关系,2012会不会来?挪威的森林也不安全,一口无人知道的陷阱等着直子,让她害怕,现实也有一道看不见的陷阱,就在那里隐藏着,说不定哪天,我们会在上帝的安排下,正好经过……

太阳亮得不像话,光明里暗藏杀机。我多想自己自由自在的去信任这个世界,世界给了我太多的责任,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耐心。阳光普照之下,要是颓废都感觉对不起谁。可这是一道墙,想要推翻它得用力,好在我有的是力气。那就好好活着吧,清醒活着比无聊等待好过许多。如果必须等待春天才会来,我一定会等。

很怀念不染忧伤的日子,空气里没有核辐射危险,人人都渴望风来的方向,追寻一段华丽的冒险,而不是忧郁地望着天,渴望海风不要吹到这边。蔬菜绿得让我们感动,看一眼就有种猝不及防的惊喜;肉里没有瘦肉精,煮到锅里香飘十里;阳光能够照耀我们的心灵,人人有开心的笑容,不至于为了商业利益如此扭曲,戕害自己……

上帝,不要让我在春天里忧伤。我要活着等待我的天使,我要找她。我在想,如果我能找到篱笆墙,找到那条大黄狗,找到蓝月亮,是不是就可以改变什么,可惜什么都变了,小河干枯了,清水只在梦里流淌……透过晶莹剔透的眼泪,我看见灾难中死去的魂灵眼神清澈,有种解脱的诗意。

我情愿相信,没有人真的愿意沉沦。生色之间,生命圆润异常,仿佛一轮又大又白的月亮。月亮之上,我看见自己的期待丰沛饱满,衍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希望。

关于活着的散文7:同是天涯沦落人

活着活着,渐渐就活世俗了,也活明白了许多。

开始知道,很多事情,真相的背后还有真相,有声的背后,还有许多无声无息的事情在进行。有时候,“幸福不过就是三个字——不点破。”

摊开每个人的内心,一定都有很多不堪的不可示人的东西。即便是睡在一张床上的两个人,你也不可能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就象花生里的两个仁,被同一个壳包裹里,却依然是各自归各自。

每一天,我们清晨出发,奔向不同的方向,又在暮色苍茫中,回到同一个地方。你不知道,我跋涉了多少路程,我也不知道,你经历了多少风雨。重要的是,我们又回到了同一个屋檐下,狂风暴雨的夜里,又可以依偎在一起取暖。

已经不再奇怪,曾经深爱的两个人,为何又各自有了新的恋情。如果,每个人问一问自己的内心,就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执着于一段感情?有多少人一路走来,依然可以心无旁骛?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别人看到的那个样子。我们把握不了他人,也把握不了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只能学会,与自身的以及他人的不完美和平共处。有人说,没有什么是经得起推敲的,美丽都是包装上去的,真的,都不美丽,所以还是不要执着于真相吧。也许,不执着于真相,才可以活得更轻松。

所以,不要相信你看到的,也不要羡慕,那些你不曾拥有的。也许,那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不过是一场绽放在空中的烟花,开过之后,就是无尽的寂寞和寥落。繁华如此爱情也如此。

真爱,也存在着自欺欺人。就算真的爱一个人,也不一定是对方有多么好,而是你在他身上,加上了多少想象,你希望对方是这样的,他就变成了这样的,你爱上的,也许只是自己的想象。那么多寂寞的时光,我们需要有人共度。那么多内心深处的话,我们需要有人倾听。一个人走路太孤单,我们需要有人同行。女人就那样不管不顾地爱了。

女人大都很傻,爱一个人,就象飞蛾扑火。以为那才是她的光明所在。她们在对方身上寻求自身所缺失的,物质的或者精神的,她们不知道,“对方也是脆弱的有缺失的人,又怎能去奢求他的保护和成全?”可是,女人仍然傻乎乎地以为,她遇上了一片更加丰美的芳草地。或许,在某些事情上,男人的傻,也是这样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到底,大家不过是上帝抛弃在这个世上的弃儿。除了惺惺相惜,除了原谅和接纳,我们还能做什么?

生活是一只被虫蛀过的苹果,无论外表看上去多么光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热爱。明知爱情不如想象的那么完美,我们依然要在不完美中信奉着完美;明知生命中充满太多的空虚我们依然奋斗不息;明知人生有太多的风雨,依然要在雨后的天空,寻求那道美丽的彩虹……

关于活着的散文8:泸沽湖游记

文/王绪刚

泸沽湖和泸沽湖周围生活着的摩梭人,很久以来在我心中就是神奇、神秘的印象。走进泸沽湖以探其奥妙,也成了很久以来的夙愿。机会终于来了。仲秋时节,和三五好友邀约,随旅行社踏上了探访泸沽湖之旅。

九月的云南正值秋高气爽之时。我们从昆明登上开往丽江的旅游列车,天明时到达丽江古城。一下车,一行人就直奔泸沽湖。导游告诉我们,从丽江到泸沽湖一路是大山,且道路不好,行程需要七八个小时。本来,由于泸沽湖是着名的旅游景点,云南的交通部门下决心修了丽江到泸沽湖的二级旅游公路,使原来丽江至泸沽湖的车程由七八个小时缩短到三个小时。谁知,这条二级公路在今年二月份竣工后,仅仅通行了三个月,就被一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淹没了很长一段,至今还未抢修完毕,因此只能又走老路。

这条老路确实不太好走。道路较窄,关键是路面崎岖,有的地面凹凸厉害,把人颠簸得前仰后合。旅游车盘旋到山腰时,从车窗向外一看,一边是万丈深渊,另一边是看不到顶的山峰,直叫人倒吸凉气。

下午两点,终于到了泸沽湖边。放眼看去,泸沽湖四面都是山丘,高低错落一圈,中间形成一个盆地,雨水和春季消融的雪水汇聚形成湖泊。站在湖边,举首观天,天特别地蓝,云一朵一朵地在空中飘移,像一团团棉絮。没有任何污染。真是原生态,一片让人神往的净土。

导游安排我们乘船游玩。这里的游船全是几近原始的木船,每条船上8个座位。划船人都是摩梭青年,清一色的藏族服装。泸沽湖平均水深二十多米,最深处可达五十多米。湖水清澈见底,泛着蓝色。湖里鱼儿不大,但却很多,一群一群地穿梭。船到浅水时,水下的植物掠出水面,且开着小花,给湖面增添着色彩。

因为湖面太大,游船在湖里只前进了20分钟,便折回岸边,再乘上中巴车,绕湖转了一圈,用了两个小时。这时天已出现暮色,我们落脚在一家摩梭人的客栈。

一边吃着摩梭人备下的可口饭菜,一边和主人、导游交流,终对泸沽湖、摩梭人及“走婚”有了一些了解。

泸沽湖地处云南和四川省的交界处,沿湖周围居住着摩梭人。听导游介绍,摩梭人并非摩梭族。摩梭人是域外人对居住在泸沽湖周围、实行走婚制度、以母系作为家庭纽带的这些人的称谓。摩梭人自己讲,700多年前,蒙古人征服欧亚大陆,到西南一隅时,一支蒙古人的队伍来到泸沽湖边,他们为这里的白云蓝天,水清草肥所吸引,定居下来,并与当地的藏族、彝族通婚结合,繁衍后代,成为摩梭人的先祖。不知从哪个年代开始,居住在泸沽湖周围的这些人实行“走婚”的男女结合方式。何谓走婚?就是摩梭人家的姑娘年满十三岁后,就开始独居于长辈们居住的上房外面的小房内。他们定时参加为少男少女相识相认而举行的篝火晚会。当接触到自己心仪的男孩后,女孩就将男孩领到自己的小屋。天明前,男孩离开女孩回到自己家中。他们的风俗是不领结婚证,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下去。在这期间,女方家里的人不知男的姓甚名谁,且从不过问,直到女青年怀孕生产后,男方才去女方家里,象征性的送点礼物。男方不对自己的孩子负养育责任,养育孩子是女方的哥哥、弟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男方则在母亲家里养育其姐妹的孩子。

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个摩梭姑娘,她是初中毕业,已属当地的“文化”人。讲起这里风俗的“优越性”,她骄傲地表示,这里“走婚”的习俗,带来了家庭的和谐安宁。“世界上最难处的是婆媳关系。而我们这里由于‘走婚’,婆媳互不谋面。”儿女终生与生育的母亲在一起,关系就简单多了。而且,这里的男女婚恋不受贫富贵贱的影响,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走动”,真正体现“自由恋爱”。在这里,金钱是多余的,而只有爱情是纯真的。

夜幕降临,熊熊燃烧的篝火吸引来一群群摩梭男女青年,他们热情奔放,活力洋溢,跳完一曲又一曲,把舞会不断地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泸沽湖和泸沽湖边的摩梭人,这个神奇的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推进和外面世界新兴事物的冲击,他们的现状、观念是会逐渐被改变的,但对这种改变到底应如何来评价,直到离开时,我还找不出一条清晰的答案。

关于活着的散文9:看透

文/马德

人活着最需要什么?大约,只有将死的时候才看得最清吧。

有一个人,就从别人的死那里,获得了生的经验。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据《清稗类钞》记载,“余姚黄梨洲入国朝而隐”。明亡之后,他选择了隐居。据说,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到雪交亭枯坐,一坐就是好长时间,连天色将晚都浑然不觉。疲倦的时候,就到田垄之间走走,走累了,就回来坐坐。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清寂地过。

有一件家具可以作为佐证。他所趴的那张桌子,日久天长,竟然留下了双肘的印痕。

黄宗羲说,他是个曾死过好多次的人。清廷悬赏捉拿过他两次,指明要逮捕他一次,他被围困在城里一次,被揭发谋反两三次,另外,还有一次差点在沙地里气绝,真可谓九死一生。

黄宗羲为什么要讲这些呢?他故意绕个弯子,谈及历史上的两个人,一个是秦相李斯,一个是西晋的名士陆机。李斯将要被腰斩的时候,回过头来对二儿子说:“我多想跟你一块牵着猎狗,在咱们上蔡县的东门去打野兔啊,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陆机临死的时候,也曾经感叹说:“唉,华亭的鹤鸣声,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黄宗羲觉得,李斯和陆机临死时所遗憾不能做到的,他现在都可以做到,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运吗?他接着说:“不自爱惜,而费之于庆吊吉凶之间,九原可作,李斯、陆机其不以吾为怪乎?”意思是,如果我还把人生浪费在琐碎之中,而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李斯和陆机若能死而复生,一定会笑话我的。

对于人生,有的人是看不明白,有的人看明白了而做不到。黄宗羲大概就是那个既看得透彻又活到清醒的人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