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西湖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西湖的文章1:西湖风韵

已经很多年,很多年,一直想去西湖,看看这位梦中绮丽的女子……西湖对于我,不仅仅只是一个沉睡多年的美梦,也是内心深处一种由来已久的期盼与渴望。西湖,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芳名,而是融进了我对她的一份向往,一款深情。

六月江南,梅雨纷飞的季节,受中国作家协会之邀,到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休假十日,终于有机会目睹了西湖的芳容。我像一个久旱逢甘霖的孩子,奋不顾身地,一头扑进她湿漉漉的怀抱……一见钟情,这是青葱岁月的梦想;而我,在这个明媚的夏天,与西湖一见倾心。

我们休假的创作之家,位于着名的风景名胜区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白乐桥一号,这里林木葱茏,茗茶飘香,梵音袅袅,距离西湖仅有四站十多分钟的车程。每天晚餐后,都想到西湖散散步,散散心;灵隐十日,竟有一半时间是在西湖边漫步度过的。

西湖的美,用惊艳一词,也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的赞美。十五公里沿湖的南山路、北山路,把西湖温柔地拥抱在胸前。高大苍郁、绿茵如伞的法国梧桐,在这个季节里,绿得发亮,把这两条路的天空,勾勒得绿意盈然……我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两条路。

南山路,位于杭州市老城区的核心地段,西湖南部诸山统称南山,路环湖傍山而行,故名。湖岸线长3公里的南山路,是西湖风景区中环境容量最大、历史积淀深厚,景点类型最完整的景区。走在南山路上,就好比走在文化里,脚下踩到的一粒石子,都可能有一段史迹。历代文化名人如宋代词人张先、女词人李清照、南宋词人周密、着名画家郑起和郑思肖父子、“西湖竹枝词”创始人——元代诗人杨维祯等,都曾先后在这里居住和创作;还有南宋临安府学和明代文庙(杭州碑林)以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美术学院,使该地长期浸润在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

从西湖边的东起断桥出发,西至杨公堤,这段路叫做“北山路”,全长约3公里,是杭州最具文化内涵的一条街,称步步可见是历史。佛寺道观、名人建筑、名人墓、着名别墅非常多,这里保留了很多中西式的近代建筑群,堪称“中国近代建筑博物馆”。

湖中的苏堤、白堤、断桥、雷峰塔、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这些多年前就在画册和书本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杭州十日里,我已不知用轻柔的脚步丈量了多少次,辗转了多少回。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形成于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的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那些多年前,就已经烂熟于心的西湖十景的名字,此刻,就像一位绝代佳人,完完全全地把她全部的美,真实优雅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惊讶、目瞪、乃至口呆。

她的烟水浩淼,她的波光潋滟,她的清纯妩媚,她的湖光十色……都令初来驾到的我,百读不厌,百赏不够;而许多意犹未尽的景 致,是舍不得一次就看完的。春天时节雾蒙蒙,雾西湖景色卓然,宛若瑶池仙境;四月时节雨纷纷,雨西湖似真似幻,风姿独特;十月夜晚,皓月当空,泛舟于湖上,品酒赏月,自在写意;冬月里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雪西湖宛如小家碧玉踏雪行来。故此,西湖在不同时节,有不同的景 致。

凝望着身旁的湖面,还有湖上的每一株亭亭夏荷,每一棵依依垂柳,让我每一步的悦目行走,都是一捧浓得化不开的诗意。她的风韵,她的风骨,她的风雅……她的美,我无法从皇皇的几千个汉字中,精心挑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描绘和抒发我对她的爱恋,来倾诉与表达我对她的印象。

关于西湖的文章2:小西湖公园一日游

文/刘臻桐

4月5日,我来到小西湖公园游玩。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去公园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大树在春天里尽情地伸着懒腰,绿芽探出了头打量着万物复苏的世界,小草也脱去了黄色的外衣,穿上了绿色的新装。在这明媚的春天里,我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在西湖公园的林荫道上,不知何时,春姑娘已悄悄来到,看那边,春姑娘施展魔法让大树旧貌换新颜,枯树枝转眼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枝丫。看看脚下,春姑娘一挥手,小花伸展着它的笑脸对我微笑。继续往里走,西湖公园越来越美。看,那就是西湖公园最着名的景点——小西湖。正因为小西湖湖面的水静得如同一面镜子,跟杭州西湖一样,西湖公园也因此而得名呢!我们乘舟荡漾在小西湖的湖面上,欣赏着小西湖的景色。突然,一条小鱼跃出水面,打破了小西湖的宁静,这些小鱼让小西湖又增添了许多生机。这时,我仿佛也变成了小鱼,自由自在地游在小西湖里,看看东岸的风景,欣赏西岸的柳树……走到小西湖的出口时,还有最后一道风景,那就是荷花池,荷花池的荷花形态各异,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只展开了半边“脸庞”,还有的已经展开了所有的花瓣。

我爱有着悠远历史的白塔山,爱有着神奇故事的五泉山,但我认为唯有小西湖以她那水波的柔情,盎然的生机,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柔美和活力。她不是西湖,胜似西湖,她使我沉醉。我爱小西湖,更爱我们风光秀丽的兰州。

关于西湖的文章3:杭州三章

文/李玉辉

西湖

最美的荷花,一定是种在西湖,一定就盛开在断桥边上。

接天的莲叶,无穷的碧绿。

在断桥上,我来来去去地走着。一把草绿的天堂伞,握在手心,满眼就是葱葱的绿意,满目就是脉脉的含情。

——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雅到极致的浪漫。

断桥,青布伞,许仙,白娘子……

浅吟,低唱,寻觅,张望复徘徊……

我把伞打开又收起,我的目光焦渴又沮丧。

清风往复袭来。

整整一个下午,我离荷那么近,离传说那么近,而那个人,始终没有出现。

灵隐寺

越过这座桥,喧嚣倏忽寂静,游客变成了香客。

林木参天,小虫低鸣,禅的意境仿佛伸手可触。

一条小溪引领我们的脚步,那是佛的手掌或目光,苍茫尘寰,我们多么需要迷途中的指引。

我的佛在哪里呢?

我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询问。伸出的双手,手心里满是一把虚空。

风慢悠悠地摇动着菩提叶,这些妙词佳句一样的叶片,正自翩翩起舞。

众佛之中,那一尊活佛,永远那么的与众不同。侧目,歪笑,随时要拍起的手掌,那是穿行浊世的游刃有余,亦是普度众生的大悲情怀。

一朵解语花反季节地开着,在我转到有着芭蕉和白墙的一角时。

那是佛有意泄露的偈语么?

我知道,很久以前,它也曾这么幽幽地开着。

但今天,它一定只为我一人而开,因为花朵之上,是和我心宇一样辽阔的寂寞与苍茫。

万松书院

在这里,我只想写一首安静的诗。

是清晨时分。

薄雾挂在叶间,像被风吹得支离破碎的流云。晨曦从松林间倾泻而下,是一股股殷红的水帘。在一万棵松间流淌,却是那么静,那么轻。一如多年前母亲对着怀中儿女轻笑时吐出丝丝温柔的呼吸。

千年的书院已被时光遗弃,那一万棵松树,就是如今一万个伤心的理由。

这些书房,曾经波涛一样的喧嚣滚滚,曾经集市一样的车水马龙。而今,只剩下谜一般地幽情漫漫。

是的,梁祝,就是在此刻,我变得无比地想念你们。想多年前的那些翩翩岁月,你们本是同窗。想整整三年里,一个柔情蜜意,一个却缘何波澜不惊。

那些长亭更短亭,那些栏杆边的斜阳草树,那些湖水波光粼粼,那些戏水鸳鸯的恩爱与共,又怎敌他,世俗风急?

化蝶,化蝶,一种坚贞刻进了岁月深处,一份疼痛至今还在多情的心里淌血,该是千古佳话还是旷世的遗憾?

我无法给自己一个响亮的回答。

作为一个过客,我只能携走此间所有的残雾和静默里生长出的诗!

关于西湖的文章4:清明雨,西湖泪

文/木兰舟

又是一年清明雨上,驱车160公里,来到了又一人间天堂——杭州西湖。

一直想去,是想去看看白娘子今安在哉?雷峰塔倒了又建成何样?

第一站——西湖

那日小雨,烟雨朦胧,漫步在西湖边,闲情雅致,矗足在一处处有着历史印迹的景边,怀古。在白堤,想起白居易,也是一个春天,他的眼中乱花渐入,浅草没马蹄,绿杨白沙堤;在苏堤,楼外楼里,尝一尝苏兄最爱的东坡肉,想起他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走过苏小小的爱情,领悟岳飞的悲壮。

我敢说如此的景,对于从小在苏州长大的我并非惊艳,西湖也没有太湖美,可我被它的故事吸引,被有着历史色彩的人物吸引。

那日清明,我不知道白素贞和许仙有没有来,苏小小和阮郁有没有来,徐志摩和陆小曼有没有来,反正我和老公来了,走过你们来时的路,不知是否撞上了你们的灵魂,回眸处,与你们挥手告别。

第二站——灵隐寺

踏着清晨的雨露,去到灵隐寺。天空如同仙气未散。因为去的早,游人尚少,且没有破坏它的灵性,等我下山时,人流涌进,便再没了佛家清净之地的感觉。灵隐寺面朝飞来峰,而飞来峰造像则雕刻的栩栩如生。

空山新雨后,有潺潺流水声,有植物满眼新绿,有淡淡香烛味。我爬至半山,已气喘吁吁,便佩服佛家弟子心沉步稳的每日上山下山,我无须赶路,已蒙受佛家的洗涤,暂且让心如灵如隐。

第三站——雷峰塔

刚到雷峰塔,就电闪雷鸣,狂风骤雨,心想定是白娘子现身了,可惜我没有慧眼,如此神象定是看不出了。

曾经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已知道如今的早不是当初的了,如今的是一座有电梯上下的现代化宝塔,只能看见曾经旧塔的几块断垣砖瓦。

还有就是我无尽的失落,我完全寻不到白娘子和许仙,那许仙痛苦奔跑的台阶在哪?那法海无情扼腕的场景在哪?

哦!这本是个神话,只能让人神往吧!

第四站——西溪

西溪湿地很美,上善若水,水真的很神秘,坐在船上泛舟西溪,耳畔传来徐志摩的诗:“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在这秋月下的芦田,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真是特别惬意。

身边时有水鸟飞过,有绿意翳眼,有水道蜿蜒,有渔舟唱晚。

有散落一地的诗情画意。

关于西湖的文章5:西湖多情誉中外

文/江跃华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今年才入夏,我随着贵州省散文学会一行乘车赶赴杭州,尽情浏览了绚丽多采的西湖美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山围湖、湖映山,“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格局中,长堤卧波以及岛屿镶嵌、苏堤春晓、曲院风荷、雷峰夕照等“西湖十景”让来此旅游的客人流连忘返。让喜好西湖人文的客人,忍不住去追寻。

我坐在西湖边上的西泠桥旁,眼前这湖水,成就了许仙和白娘子、粱山伯与祝英台。断桥仍在,书台依然。这两个千古一叹的爱情,成就了杭州。生于西湖边的西泠桥边的歌伎苏小小风骨清高,美艳如花,才情盖世。如果没有一次与宰相之子阮郁的邂逅,苏小小的命运似乎不会那么悲惨。但,偏偏邂逅了。“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但一个歌伎何以走进宫宦之家?这个故事一开始便是一个悲剧。之后,苏小小不会笑了。

十九岁,香魂化烟,正是风华绝代的好时光。苏小小生前,仰慕之人无数,滑州刺史鲍仁即其一,得知苏小小死讯,鲍仁素衣着身哭奔而来,安葬后又凄言说:“若不为民作主,吾将厮守墓侧。”鲍仁是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一个贫穷的书生。当她出资送这个书生上京赶考,书生许诺如果取得功名,就会回来叩谢。而这个书生真的成为刺史的时候,他只能出现在苏小小的葬礼上,抱着棺椁中的她恸哭。远眺青山,依稀可见美人舞袖断肠桥头。

苏小小,被西湖揽在怀里抚慰着。从此,所谓杭州美人,即是苏小小一人了。难怪台湾着名作家李敖在杭州欣赏了富春山居图后,曾发表感言:“希望杭州以后能给我一座坟,就在苏小小旁边;或者现在给我一间书屋,我可以把我的藏书搬过来,以后可以成为李敖故居。”

缅怀完美人,我来到三潭印月。鲁班大叔做的一只巨鼎,倒过来扣住了一只万恶的黑鱼,现在水面只露出这大鼎的三只脚。这里远远的可看见雷峰塔,据人介绍,这里就是鲁迅先生欢呼过的倒掉的老雷峰塔。走上苏堤,想到东坡先生当年用湖中淤泥构筑的大堤,如今却成了旅游胜景,也算是变废为宝了。绿杨把苏堤打扮得郁郁葱葱,租上一辆自行车,穿梭其间,自得其乐。我忍不住感慨:千年历史,只不过是把车马小轿,变成了二轮自行车,莺莺燕燕的男男女女,却是一般无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子湖畔楼外楼最值一游。“以菜名楼,以文兴楼”的楼外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孙中山、鲁迅、郁达夫、竺可桢、马寅初、丰子恺、潘天寿、赵朴初等都光临过,更有周恩来总理十上楼外楼,清风廉洁,被传为佳话。“西湖醋鱼何处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楼外楼西湖醋鱼、排面、叫化童鸡、油爆虾、干炸响铃、番茄锅巴、火腿蚕豆、火踵神仙鸭、鱼头汤、西湖莼菜汤是杭州有名的美食。

西湖山水,江流襟带,山色藏幽。一千多年前,着名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之后,曾用《忆江南》词来描绘西湖之美,并表达出重游的愿望:“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首名词,也道出了我们此时的心境。

关于西湖的文章6:夜逛西湖

文/谢永帅

这个夏天的杭州无疑是非常炎热的,热得让人看到水就想一头扎进去,想痛痛快快的畅游一番。

昨晚与阿朗好兄弟约好西湖逛一下,阿朗兄弟本名文元,但我们更喜欢叫他阿朗,高中老师,人瘦练精干,皮肤白白的,他家三兄弟都是白白的,在我们老家那地方属于白人家族,我跟他六年同窗好兄弟。

前天他带着他的三个同事,一起来杭州培训,与他同行的都是些年轻老师,刚为师不久,还未褪去学校出来的稚嫩,相较阿朗的成熟,那是有天壤之别,不过从年轻优秀的人身上,我们也看到我们过去的身影。

昨晚下午5点,工作忙完,匆忙赶去与阿朗他们几个老师一起在西湖碰面,其实每每有老家好兄弟好朋友过来,都有种迫切想见面,看一下,聊一下的心情,只有面对面才是最真切的感受。可我从丁桥地铁站进站出发,被拦住了,核酸七天又变三天,正好第四天,赶紧去近的地方做了核酸,晚了半小时,等我到达龙翔桥,差不多6点半了,赶忙在西湖银泰三楼找了吃晚饭的地方,绿茶餐厅还不错,点了几个顺口的饭菜,阿朗他们几个老师从文一路过来,估计比我早点到,但银泰这地方有点大,他们有点晕,找绿茶餐厅找了许久,耽误一会儿,大城市有时大得让人晕头转向。

当我们开吃的时候已经7点半左右了,看得出晚点吃饭,还是有好处,他们几个吃的比较香,阿朗夸我菜点得好,最主要席间我们能畅所欲言,我也由衷的赞美了阿朗的优秀和他的几个同事的优秀,其实相较于两位年轻女老师,那位年轻男老师略显腼腆,有点羞羞的感觉,看来还是社会大学经历有点少。不过这样也好,社会就需要这样的质朴与纯真。

但我们饭完,差不多9点钟,餐厅也快打烊了,我和阿朗就步行夜逛西湖,那三位老师还在商场里转了一圈,等他们出来时与我们相差半小时的路程。我与阿朗走得也快,从银泰出发顺着南山路经过雷锋塔,再经过苏堤,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欣赏着西湖边上绿化美景,沉醉于路边大树的参差和伟岸,有点羡慕生活在西湖边上生活的人民,相信幸福指数满满。后来我和阿朗在苏堤尽头的一个小商店买了水和烟,与老板聊了会儿,老板说疫情当下,今年要亏本,没有疫情还可以赚点钱,她说自己是安徽人,从年轻姑娘来到杭州工作,嫁到杭州,如今儿子女儿都成家立业,感觉挺幸福的,只是在西湖边投标了几个小卖部,每个年租费用都要七八拾万,今年难熬,看得出今年西湖人流量少了很多,活在当下,什么行业都难。

感觉聊远了,我们这个行业何尝不是这样,感觉很累很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真好,当我和阿朗在苏堤这头时,三位年轻老师还在苏堤那头,等他们到时,看见他们在空旷的地方做着拉伸动作,有点累的不行的感觉,就这身板,我有点想笑了。我跟阿朗开起了玩笑,这点路程让你老婆邬跑神还不够塞牙缝的。

虽然说有点累,但看得出他们几个老师还是挺开心,其实人生的最大的幸福,就是有朋自远方不亦悦乎,最后我们在不舍的道谢中坐车各自回到住的地方。

关于西湖的文章7:瘦西湖 扬州月

文/张峪铭

瘦西湖上,一泓曲水宛若锦缎,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扬州月下,一地银辉如水流泻,如霜如雾,亦娇亦柔。真不知是谁丰盈了瘦西湖,是谁妩媚了扬州月?    

“二十四桥明月夜,波心荡,冷月无声。”到扬州去看瘦西湖,是源于姜夔词中的这一句。

“二十四”桥,让人有到实地数数的想法,至于“波心荡,冷月无声”,我知道要有独特的心境与之契合,没有过多的企求。但与朋友入驻一旅店,酒后的黄昏,在楼宇间,看到扬州的月亮露出的硕大面庞,确实将人惊了一下。没见过这样大而扁的月亮,似网络上的“笑脸”。醉眼迷蒙,揉了一把,然见如故。

上网一搜,方知佳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赖月色,皎皎在天,自古就让人叹服。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羞愧,对瘦西湖就有了强烈地期盼,犹如与佳人相约。

西湖有西施之美,可瘦西湖之美,美在一个“瘦”字上,让人想起骨感美女,衣袂飘飘,风姿绰约,少一分丰腴之态,多一分灵动之俏;少一分高挑性感,多一分娇小妩媚。走在柳如烟的长堤上,看到并不宽的河面上,画舫如织,就感受到了瘦西湖如“小家碧玉”,但我并不认同朱自清所说的,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反而认为这是扬州人的包容与智慧,如“小金山”、“白塔”,就假镇江金山、北海白塔之名,不过用一“小”字,就让自己“晓”谕天下了。真是借得胜景为我用,何愁天下不闻名。

瘦西湖本就不是纯天然而成的,它是历代盐商富贾请人规划加工的作品。如那小金山,就是挖莲花埂新河的土,堆积而成的。相传镇江和尚取笑“青水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和尚与之对弈打赌,赢棋后请盐商将此景改为“小金山”,并在庭院中挂了这样一幅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借他景之名,命自个之景,并有一个故事做依托,我想愿赌服输,镇江的金山也就无话可说了。

难怪有人说小金山是瘦西湖书卷气、文化味最浓郁之地,这一点不假。走过红桥,那“枯木逢春”景就让人耳目一新。看到的是被雷劈死的百年枯木,了无生命迹象,可一到春

天,它的残躯顶上竟有一片春色,原来好事者在其腐体内栽一凌霄,凌霄攀援而上,给人以合为一体之错觉。正感叹有些生命因另一生命而精彩时,却听到的更是绝妙之语,“枯木逢春”谐称“小蜜傍大款”。

一个“傍”字,让人想起瘦西湖之景,生些遐想。在月出东山的晚上,在“月观”前,两人相依相傍,观水天一色,享“月来满池水,云起一天山”之意境;若你被世俗的眼光逼得寝食不安,可你们又是死心踏地的爱,那么你们可到“风亭”一站,让一湖清风吹散你的烦恼,让一湖皎月慰藉你的情怀。

其实人生需要慰藉的何止常人,就是那些达官贵人,甚至九五至尊者也一样。那“白塔”就是慰藉皇帝的急就之章。乾隆六下江南,驻驾瘦西湖,看满眼风月,想到京城北海白塔,有遗憾之叹。不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盐商竟连夜用盐袋堆起一座“瘦”白塔,虽远观却不可近亵,但博得皇帝一笑,官商们就得到最大的恩宠了。

一景一传说,且莫全当真,只能说明此景之悠久。如“吹台”,说是乾隆钓龙鱼之处,说得活灵活现,但信不得,水性再好的人,擎荷潜游至垂钓处,怎能不泛起一路水纹,又怎能糊弄位极天尊、自诩清明的皇上?但吹台的坐落,就像置在湖心的一台摄像机。一座三面临水亭 四面一方三圆门。门门皆成风景,框框景色宜人,定点环视风景略相似,移步换位画面皆不同,那“画框”中的亭桥,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桥身与倒影,相映成趣,孔如环佩,半实半虚,这“借景”之作,让人叹为观止。

同行的李友人惊呼,二十四桥!我问其故,他说那桥孔六个,两边十二个,映在水中十二个,不是二十四个?好一个诗意的想象,二十四桥从诗中来,友人以诗意去解读,谁说这不是游景品诗之妙呢?可到了实地一看,才知这是莲花桥,也叫五亭桥。桥上五座风亭,雕梁画栋,桥下十五个桥洞,洞洞相通,其设计之精巧恐怕世间很少能出其左右了。

那二十四桥呢?该是何等的壮观啊?

可真踏上二十四桥,才知道这场误会之深。二十四桥,来源于杜牧的诗句,其实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箫亭组合而成,至于中间的玉带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24块栏板,可能是后人的附会之作。但从落帆栈道,就知道当年盐商将盐船泊于此的繁忙景象,而那些船娘们早在明月夜候于此。月华流满地,玉人箫声起;小船纱帐暖,大贾觅音至。船娘一袭碎花袄裹着婀娜的腰肢,一躬身,小船载着客人已隐进了月影徘徊处。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想当年杜牧也是月色寻箫声,赋诗共幽情吧!

瘦西湖上,一泓曲水宛若锦缎,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扬州月下,一地银辉如水流泻,如霜如雾,亦娇亦柔。真不知是谁丰盈了瘦西湖,是谁妩媚了扬州月?

关于西湖的文章8:那些年我去过西湖

文/春在拂晓

西湖这地方我已经去过多次。第一次去和最后一次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去,在1987年的冬天,西湖很朴实,人也不多,园子里的商店寥寥几家,我进去转过,还买了一串翡翠项链,当时的售价68元。感觉这东西以后会升值,加上经常参加演出活动,所以在反复挑选比较后,毫不犹豫地买下。那翡翠透着晶莹,圆圆的,里面的云彩,像海藻一般;像蜿蜒曲曲的山路;像雪花,无论怎么端详,一颗颗翡翠就像一个个故事被串连起来。

当我出了古玩店,张望,远眺,湖中央有一片陆地,不多的人流走动,荷花已经败去,听不到嘻嘻的声音穿过湖的涟漪,原来冬天哪里都一样啊。

我静静地背靠湖边一座假山,心潮有澎湃,想起关于西湖的歌曲,还是在唱片里听到。民歌风味,若没有舞台后面的布景烘托和前台的乐器伴奏,一个人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如果配上二胡,你说这声音又是何等悲凉,明明可以欢乐的,你去唱得跟冬天的萧瑟一样。

太阳出来了,却是懒洋洋的,心里有欢歌笑语,没有盛开在表情上。

当我与朋友走出西湖,经过一处老大的树林,发现,杭州还有这么古老的树林,成片的溢满古代色彩的樟树群,在你不停地前行时,忽然映入眼帘。一下子有了浓浓的穿越感,想以前是不是有人曾经生活在树下,为何搬走。不过,去了五云山,杭州最古老的银杏树呈现在面前,可惜金黄色的树叶已经凋零落尽。

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去杭州,每次都要看看西湖。

一次是1994年工会组织的学习班考察活动,去了西湖。那年夏天,好热哦,太阳老是照在我们的脸上,用毛巾遮挡用手折扇遮挡,别提那次汗淋夹背了,一群女人的旅行,因为购物力强大,总是被带队的“快点快点”“人呢,还差一个,人呢。”不过,回来的路上,大家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有胜利感,有轻松的面孔。

西湖的夏天,有络绎不绝的人流涌动,全国各地的团队旅游,如火如荼。西湖的名气,使得杭州旅行社的GDP也欣欣向荣。记得我们走进西湖中央的湖心亭,乘游船湖心荡起双浆,风,徐徐送来,水面碧清,水质透明,原来夏天的湖水有晶莹剔透。不记得多少钱一次湖面游,大概是十块钱吧,这个费用自掏。

之后我在西湖北缘的宝淑塔前照了张相。听导游介绍,宝淑塔系吴越国王钱镠时所建。当年吴越国的国王被北宋的皇帝抓去了。北宋的皇帝担心把钱弘淑放掉,他会起兵造反,所以就一直把他软禁在大牢里。钱弘淑的家人为了保佑他能平安回来就在那里建了一座塔,名叫宝淑塔。我觉得这很可能是传说,宝淑塔是有钱人盖的,用来祈祷祝福和了望。

还有几次,比如1990年1991年与几位朋友结伴五个小时后杭州下车,城市转转,吃吃特色菜,到武林门附近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些便宜的季节装,然后直奔西湖,粗粗领略了苏堤春晓的长堤卧波,和雷峰塔的原来不过如此。好在我们年轻,脚步轻盈,掠过一个个行前安排,然后回头。

1998年,我与五堂哥大Y侄子小J妹妹一起包车去了杭州,直奔秋涛路,然后又去了一条路,那里算是杭州最大的音响批发市场吧,一家家店铺,虽然不大,像小作坊,但各种舞厅音响设备齐全。很便宜,很实用,比如杂牌的大功率音箱,并不比先锋差,一对才八百元。还有小音箱几十元的,三四百元不等,还有影碟机五六百或七八百,仅过了四五年,一般影碟机的价格由二千多元到一千多元直奔几百元,还有功放机也是几百元,话筒十几块五十块不等,卡拉OKVCD,老板都是送啦。当所购设备全部装上车,货款一次付清。接着我们直奔西湖,不过,仅仅是停车一会,稍息一下,张望一下,找个地方小吃一下,然后吹吹风,打道回府。

最后一次看西湖是在2002年,同事Z想去杭州,问我去不去,我说去买什么东西还是,她说去看服装有什么花样,顺便看看西湖。可见杭州给人的印象就是西湖,我说去了多次了,西湖边边角角基本跑遍。她说想去武林门转转,那边有小商品批发市场,我们这边不少小商小贩都在那里进货,肯定便宜。她接着说,我主要是想看看丝绸面料。旁边的同事X说,搬家了,在新武林门。不管新武林门还是武林门,下车一问便知道。

结果,我真的答应了。还约了一个同事,三个人一起坐车去了杭州。哪知在武林门下车,直接感觉当年生意的气息不再浓浓,多年前,小商品市场那种人声鼎沸的情景如今差了许多,商品价格不像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宜,说批发,要量大才会有价格上的更优惠。我忽然对同事说,若当年,我们跟着做生意,那是发财了,主要是太保守了,走不出这一步。

这一趟,我们只买了一些小玩艺,比如小挂件,彩色耳环,发夹,丝绸围巾,然后打的去了西湖,当晚在西湖边最普通的宾馆住下,类似准二星的宾馆。三个人挤在一个标准间,两张床并在一起,三人睡。

记得我们的脚走得很累,唯独没有坐船湖上观赏月亮的美丽。

那是一个五月天,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感觉西湖的晚上也蛮热闹的,不过,是酒店、饭庄、小吃摊哦。

记忆中,杭州那些小吃的情景,只有馄饨的味道我特别有感受,汤的韵味不足。

记忆中,西湖的荷花没给我留下太深印象,倒是西湖的水,与对面山的云雾缭绕,如图画般,写意人生,引得我无限遐思,久久凝望,想湖那边是否有世外桃源……

关于西湖的文章9:浪漫的西湖

言西湖浪漫,就是因为西湖有众多千古传诵的爱情。杭州人真的很有幸,生在天堂一样美丽的西湖,不仅演绎着现代爱情,还聆听着古老而年轻的爱情故事。

美景让人沉醉,而美丽的爱情更令人神往。那一泓脉脉含情,明净如镜的丽水,藏在这连绵起伏,曲折多姿,或远或近,若隐若现的层峦迭嶂之中。湖面如镜,苏堤、白堤犹如两条绿色缎带,湖心亭、阮公墩等景致点缀于湖心,犹如镶嵌的两块宝石。有诗曰:“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沿湖四周繁花似锦,形如一个色彩缤纷的巨大花环。在绿荫中,隐现着数不清的楼台轩榭。不愧苏东坡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漫步西湖美景,几乎一步一个故事,而且是美丽的爱情故事。断桥能享誉天下,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西湖三大爱情桥之二——长桥,就是因梁祝而出名。经典的爱情故事能够传唱百年,生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也要化为一双蝴蝶,翩翩飞于西湖之上,那爱情真叫荡气回肠,感动千古!

西泠桥畔是苏小小的埋香之所,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既了却了佳人遗愿,又为西湖山水增色。

苏小小在西湖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写下一首定情诗:“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日日共游山水。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将他逼回了京城。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归来,终于病倒了。

苏小小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破旧,神情沮丧,问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送上盘缠。鲍仁感激不尽,奔赴考场。

佳人薄命,苏小小相思阮郁而逝。此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多么凄美的爱情,就发生西湖之畔!美人美景在此处幻化了多少春花杏雨,多少莺飞草长?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一座镂空的女子雕像,面湖而立。她是杭州美女才女林徽因,白衫黑裙的翩翩的少女,身姿娇秀,裙裾轻摆,俏丽短发,明眸善睐。娴静地伫立着,柔美的唇角含着一抹轻淡如兰的微笑,伫在西子湖畔的一棵古老的香樟树下,日夜聆听故乡的水声,整个西湖都是她梳妆的镜子。

早在1924年春,林徽因是陪同印度大诗人64 岁的泰戈尔访华的唯一中国女孩。徐志摩时为翻译。林小姐人艳如花,和泰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玉树临风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

林徽因应该算是那个时代最美的天使,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到林徽因死后十几年依然不能忘情。

还有,1925年美国人马尔智夫妇的一趟杭州蜜月之旅,不经意间为西湖留下了珍贵的美丽旧影。

相约西湖,沉醉爱情之都,中国古典最凄美的爱情大都发生在杭州,这样一个本身就充满了诗意的城市,由于西湖的存在,成为了许多恋人心中难解的结。究竟是因为西湖的美景,惹出了世间男女的痴恋,还是因为人世风月,使得西湖历经千年依然妩媚,答案的本身已经不重要,只有这片涟漪的湖水,沉默着见证了无数次爱的际遇。

长桥的十八里相送,许白二人的断桥重逢,在悠远的传说中,隐藏着西湖美丽的全部秘密。这座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一个地方像她这样可以浓缩那么多的风花雪月,痴痴迷迷;没有一座城市像她这样可以让两千多年文化的沉淀聚积,让一切历史的沧桑苦难全部柔化为一潭幽幽的忘情之水。

微风拂面,人清气爽。湖光涟涟,山峦倒映;湖岸边,垂柳下,只见对对情侣,卿卿我我。只见对对情侣骑辆双人自行车,环游西湖。美丽的西湖,美丽的爱情,岂不令人沉醉?不知西湖成就了多少爱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