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纪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年纪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年纪的散文1:那时明月

文/孔伟建

当我到了怀旧的年纪,我时常用一双被光阴过滤了的目光,打量那年那月。

每每看到头上那轮明月,我就会陷入回忆,我慢慢地想,慢慢地记,童年重临心头…

读小学时,从三年级开始每天都有早读课,大多被语文课占用,为的是先读读课文,预习一下,给老师新授做点准备。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上四十分钟,再步行回家吃早饭。所以,要赶在早读之前到校。春夏季节尚好,天亮得早,早起或晚起一会儿都无关紧要。

冬天就不行了,最难熬。天短,夜长。下午,放学早,作业几乎没有,那年月,又无电视可供消遣。最常做的事情往往是傻傻地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疯跑,直到满头大汗,家长一遍遍地喊吃饭方止。

吃完晚饭,坐着太冷,就早早地钻进被窝,借着昏黄的油灯看会书,便睡了。当时,家里没有钟表,精确的时间概念没有,上学放学都靠耳朵听。我家临街,上学的孩子经过时,多少都会有点动静,我就凭了这动静判断是否到了上学时间。

寒冬里,我常被那轮明月欺骗。有时,一觉醒来,看到窗子里射进来的明亮月光,以为天色已大亮,吓得激灵一跳,马上穿衣起床。用凉水抹把脸,连忙背上书包要去上学。出得门来,但见,大街上万籁俱寂,哪有一丝人影?于是,又转身回来。爷爷听到开门声,问:“怎么又回来了?”“还早。”我懊丧地答。此时月色似水,地上白霜点点。光秃秃的树枝直插苍穹,栖身其上的几只老母鸡,被惊醒了,咕咕叫了几声,复归沉寂。远处,隐约传来几声犬吠。

回屋上床,也不知到底几点了。又怕晚课,只能和衣而卧,迷糊一阵。

如逢大集,也会被早早从远路赶来的商贩们欺骗。我家出门即是集市。每逢大集,十里八乡的小商小贩们都会赶来集,赚个小钱。来到后,为驱寒,他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取暖,边烤火边交谈,边抽烟边咳嗽,熟睡中的我常被这样的声音惊醒,疑是上学时间到了,便连忙起身穿衣,起床后方知是他们在作怪。于是,懊恼不已地在屋里呆坐着,一面看着昏黄油灯,一面不住埋怨,仿佛所有的错都是月亮惹的。

如此久了,难免会冻感冒。流涕鼻塞、浑身乏力之时,不免又埋怨起月亮来。那轮亘古不变的月亮,在我少时印象之中并非时时充满清辉与诗意的。

我读五年级那年,爷爷决定买座挂钟。

挂钟买来了,北极星牌的。明亮的表盘,油亮的外壳,瓦亮的钟摆,一切都是那样诱人。我呆呆地凝视着它,静静地听着它清脆的钟摆声,那是我第一次触摸时间,第一次感知时间的概念。从那以后,我的睡眠踏实了,再也没因明月捉弄而无端早起。

多年来,我见过各种各样的表,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块老式挂钟。时至今天,它仍然挂在老家的墙壁上,依然在忠实地履行着使命,尽管已修过多次,尽管已变得面目全非。可每每看到它,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过去的一切一下子就会在我眼前鲜活起来。

那轮曾无数次目睹过我独坐床头、静待天明的月亮,那曾被我无数次埋怨、责怪过的月亮啊,今天,依然容颜未变,只是那段时光、连同难忘的回忆都一去不返了……

忽然想起,席慕容的一段诗:我并不是刻意要错过,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错过,永不停息。

关于年纪的散文2:霉面风波

文/肖龙

父母年纪大了,就如小孩一般,所以我凡事都尽量顺着他们。可是,最近,我还是和母亲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烧菜做饭基本都是由我来掌勺。母亲太辛苦,偶尔回家一次看望他们二老,总想让她老人家多歇会。二姐在灶前添火,看看身边没人,突然神秘地对我说,你不知道,咱娘蒸的馍不能吃啊!我问为什么。她说,淘麦的时候麦囤里有几斤麦子都霉了,我让咱娘扔了,她不愿意。打面的时候人家都不给打,味道呛死人了,咱娘蒸的馍又黑又难吃,有毒!

二姐说话一向是快人快语,又总爱夸张地把事情往严重了说,但基本事实是在那里的。母亲的性格我也是清楚的,她一生节俭,不舍得丢一粒粮食,平时的剩菜剩饭,她都要反复加热,直到吃得一点不剩。所以我对二姐说,你别再说了,一会儿吃饭的时候我来问问。

很快饭菜弄好,一家十几口人围坐在桌子周围,开开心心吃起午饭。我掀开盖着发面馍的炊布一看,果然像二姐说的那样,馍黑黑的,咬上去很硬,一股浓浓的霉菌味直入喉咙。我慢慢咀嚼,但吃下不到一半,突然感觉一阵反胃,忍不住一口吐了出来。

这馍不能吃,扔了!我头也不抬,似乎带着一丝命令的语气。

咋不能吃,我看谁敢扔?本以为我的话会让母亲接受,但我错了,正在吃饭的母亲听了后立即反驳。

小妹附和我说,这面有毒,不能吃!

毒谁了?这几天我和你大(爸)天天吃,咋没毒死?母亲说。

是身体重要,还是这点面重要?我说。

身体重要,面也一样重要,就是不能扔!母亲毫不退让。

近五十年的母子,我深深知道母亲的个性。虽然二姐小妹配合我一起“声讨”,但母亲在家中的话语权是绝对不容侵犯的。一直以来,无论她对错与否,她必须是对的,事后她或许能承认自己错了,但在争执的当口,她必须是对的。

眼看争不出来个所以然,我也就暂时偃旗息鼓,准备徐徐进攻。

吃过饭,我们又旁敲侧击地给母亲贯彻“霉面不能吃”的理念。我说完二姐说,二姐说完小妹说,直说得母亲光皱眉。几轮下来,母亲好像突然意识到我们要表达什么意思了,声音低了下来,语气也缓和了很多。小妹看到后,立即给出建议:这样吧,霉面给俺几家分了吧,也不扔,一家吃一点,您这也留一点!

我才不给呢,给你们也是扔!母亲突然又提高了声音。二姐立即接过话说,都是白面,谁舍得扔?几家分了后一次少放点,慢慢就吃完了!你和俺大(爸)啥时候能吃完?我也赶紧凑上去说,就是,也给我分点吧!

或许是为了求证我们会不会欺骗她,母亲挨个看了看我们,之后就不再坚持,但依然将信将疑地跟着小妹,看她和二姐把霉面一分四份,我拎一份放到车上,这才走开。

等母亲进了房间,二姐小声对我和小妹说,面都给我吧,我蒸熟了喂鸡喂鸭子!

关于年纪的散文3:渐行渐远的小炉匠

文/邓荣河

人一旦上了点年纪,便越发爱回忆过去的一些往事。在我的记忆中,总会显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瘦削的秃顶老头,满脸堆满了皱纹褶子,但整日里笑容满面,推着一辆破旧的独轮车,独轮车前面悬挂着一面小响锣,随着小响锣的叮当作响,老头嗓音极其洪亮地吆喝着——“还有锔箍漏锅的没有……”这,便是我记忆中那位渐行渐远的小炉匠。

家乡人管小炉匠称作锔漏锅的。其实,小炉匠不仅仅补锅,干的活很多。像什么锔盆子、锔碗、开旧锁、配新钥匙什么的,营生很多。贫穷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于是,节俭几乎成了每家每户的好传统。因此,无论谁家的锅漏了,碗破了,盆裂了,都舍不得扔,都想修补一下再继续使用。每每听到小炉匠那清脆的响锣声,和那极富穿透力的吆喝声,家家户户便急急地倒腾出自家的破家什,排着队挨着号去小炉匠那儿修补。

记忆中秃顶的小炉匠手艺特高超,无论你那碗盆有多少裂痕,最终总修补得滴水不漏。小炉匠的钻头极为坚硬,据老人们说,那是金刚钻的。现在想想,也许是吧,“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另外,小炉匠修补用的锔子也特讲究,是闪着光亮的粗黄铜丝,修补之后既结实又美观。记得有一次我家一个花瓷碗让弟弟摔成了两半,听说小炉匠来了,母亲便吩咐我去修补。小炉匠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就修补完了,我兴冲冲地拿着回家。也许由于太兴奋了,我竟忘了看清脚下的路况,被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块绊倒,结果不言而喻——花瓷碗摔了个粉碎。多少年过去了,一想起这件事,老母亲总会数落我几句。

随着经济的发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再者,由于万能胶等高科技粘合剂的闪亮登场,小炉匠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渐行渐远……

关于年纪的散文4:放下

文/路勇

李局到了退休年纪,从局里回到了家里,进入安度晚年的阶段。以前,李局家门庭若市;转眼,李局家门可罗雀。以前,别人一口一个“李局”喊得甜,现在“老李”、“老李”喊得欢,就连“李老”也成了稀罕的称呼。

老李整天都郁郁寡欢的样子,没有心思跟着老头们练太极,也不愿意陪老伴去跳广场舞。更多的时候,老李会待在自己宽敞的书房,有时奋笔疾书不知道写着什么,有时又可以发呆整整一个下午。

老伴劝老李,“多出去走走,别把自己憋坏了。”老李感叹道,“多怀念上班啊,这退休的日子真难熬。”老伴又去找自己的伙伴了,老李像关在笼中的鸟,渐渐地,忍耐不了清冷的时光。

后来,老李来到了熟悉的老禅寺,拜会了熟悉的老禅师。老李还是李局时,就时常来禅寺里静修,和老禅师有过不少的交流。老禅师微微含笑道,“李施主来了,看你眉心紧锁,仿佛愁云在胸。”

还是熟悉的老禅师,还是熟悉的那句“李施主”,可是老李却不再是曾经的心境。老禅师显然立即了然,“李施主,你正值退休之年,每日赏赏花、遛遛鸟,不愁吃不愁穿,儿女也成家立业,到底为何事而苦恼。”

在老禅师面前,老李道出了实话,“人走茶凉,我现在只是一个孤独的老头儿。”老禅师笑着说,“我送你两个字——放下,所谓放下即拥有。”纠缠了老李许久的困惑,转瞬就被老禅师的两个字给化解了。

佛语有云: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人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不管我们的行程到达什么阶段,如果背负太多的心理负担,只会让我们疲累和紧张,从而无法从容地行走和呼吸。

放下纠缠,我们就会绕过一些不必要的痛苦;放下贪欲,我们就可以平和地面对暂时的不富足;放下权力,我们就可以低姿态地进入生活,又高姿态地面对自己。人生虚虚实实,没有永远的大权在握,也没有永远的拥戴,但是我们却可以适时潇洒地放下,换得实实在在的一份自在,一份人生至高境界的自在。

放下只是一个动作,拥有却是一种永恒。

关于年纪的散文5:真情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真正的友情是不分年纪的,经过时间的考验,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只有危难中才可以见真情的。虽然有时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很难得的事,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闺蜜,这是要经过多少的坎坷,才可以获得的友情呀!好朋友之间是不会去计较的太多的,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闹矛盾,可以有话直说,可以直言不讳,可能因为一起学习,一起长大,所以说是知己知彼了,也不会耍小心机,这样才是真正的姐妹淘,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互相支持理解,互帮互助,时间久了,有了默契,性格上也有了互补的节奏。

好朋友一年两年并不稀奇,就怕一言不合,就拉黑对方,这就是常说的塑料姐妹花。真正的的情感,是经历过磨合,才可以在真诚的前提下,多一些理解,不只是一种物质和金钱上的,都说人和人之间要学会感恩,这样你怎样对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你,不要去责备别人的不是,万一是自己的原因呢?都说忠言逆耳,说坏话,能让对方改变,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沟通也是有方法的,再说了,也不能太主观,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不能去计较对方,有人不敢付出,就想得到想要的,这是要有代价的,因为老天爷是公平的,所以身边的人,谁是贵人,谁是小人,时间可以证明的!

真情,是无私的,关于友情这方面,只有真心的付出,才会有回报的。有时不能用钱去衡量,朋友之间靠的信任,如果总是一味的索取,自己不肯做为感恩,那么即使表面上是好姐妹,其实人家在内心早就厌恶你了,所以结果,就是不会和你畅所欲言了,当然了,感情自然就不存在了,学会感恩,是必须的功课。

想让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想让你喜欢的人喜欢你,这是靠自己的情商了,朋友之间的友情,除了多沟通,多见面,并不够的,还要用心去付出,这样一般都是有回报的,如果用利用的心态去相处,那就会被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真心对待每个人,就会有好的人缘,人缘好了,人脉也广了,贵人就会出现,只有真心对真心,才会有真情。

一个人在世上是孤独的,可是有了好朋友,并不孤单,都说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之间也是靠经营的,好的友情可以好多年,这才是真的姐妹淘!

关于年纪的散文6:忠诚

文/闫岩

奶奶年纪大了,逐渐变得痴呆,为了方便照顾,我们终于说通了她到城里来生活,还专门为她请了护工。可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就换了三个护工,且三个护工都是为同一个原由辞职的。奶奶不是不好伺候,而是不听话,谁敲门都给开,有时还会趁人家干活注意不到她时把防盗门打开也不记得关,人家都怕万一有坏人进来家里有个什么闪失担待不起。尽管我们和每一个护工都讲了很多好话,也给奶奶一次次灌输在城里随便开门的利害关系,奶奶还是“屡教不改”,所以每个护工都走得义无反顾。

爸爸怕妈妈着急生气,一直解释奶奶是在农村里生活习惯了的缘故,村里人朴实、纯洁,无论谁家,出门都是不关门的,也不会出什么事。爸爸还会对妈妈一遍遍地讲奶奶一个人把他带大,供他上学的不容易,人老了毛病多了希望妈妈多担待一些。妈妈虽在城里长大,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叹口气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在请不到护工的这段时期,请假在家里照顾奶奶。

奶奶也不是经常糊涂,在她不糊涂的时候喜欢和我说话,我下班玩儿电脑时他还会守在我身边默不作声地看着我。于是,我趁机给她讲在城里不能乱开门的道理。奶奶说她知道,她不会随便开门的。我很兴奋,以为我的话起作用了,赶紧跑到爸妈面前炫功。妈妈说,奶奶清楚的时候对谁都说她知道,糊涂起来根本就不知道。

我们曾经带奶奶到市里的大医院检查过多次,也按医嘱让奶奶按时治疗吃药,并没什么效果。

一次,我在电脑上玩儿“血战上海滩”游戏,奶奶看着我打鬼子,坐在我身边看得很入神,很愤怒的表情,情绪激动时还会在电脑屏幕上指着鬼子让我打。我知道,奶奶恨日本鬼子,因为爷爷是被日本鬼子打死的。我关掉电脑后,奶奶默不作声地回到了她的卧室,从她带来的箱子里不知道翻腾什么。我走过去问她才知道她是在翻一个老相册。

奶奶拿着相册翻开了第一页,是一张爷爷穿着军装的照片,很年轻也很帅。奶奶看了好久才翻过去,第二页是爷爷和奶奶的合影,黑白半身的,已经破旧成黄色。奶奶不再往下翻,而是翻来覆去地看这两张照片。我很惊异奶奶和爷爷原来有这么深厚的感情,于是我要求奶奶讲讲他和爷爷的故事。奶奶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对我讲起来。奶奶说,那时候爷爷当八路军,她便在家当她的联络员,村里村外有一些鬼子出没的情况她都会及时向爷爷报告。我问奶奶她是不是地下党?她说她不是党员,但做的事情和地下党性质一样。奶奶说起这个很骄傲、很自豪的样子,说她本来也可以入党的,是爷爷怕她遭遇不测,不让她入党。奶奶说,她为共产党做了很多事,从不出卖党。

听了奶奶的故事,我很感动。原以为奶奶只是一个农村妇女,什么都不懂,没想到她竟然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而且为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从那天起,我对奶奶也另眼相看了。

那次,妈妈说她有事,让我在家照顾奶奶。奶奶又犯糊涂了,不时地去开门在门口张望,口中还胡乱唠叨着:“中午了,大伙儿都该从地里回来了,怎么门口看不到人?”我告诉她这是在城里不是乡下,然后把她拉回来关上门,结果她一会儿又去开门。我突然计上心来,对奶奶说,奶奶,屋里藏着情报,你再开门,鬼子就知道了。奶奶听到这句话赶紧把门关住,怕不牢,又推了一下才放心地说:“对,我怎么忘了,屋子里藏着情报我不能开门,亏得你提醒我。”

没想到奶奶从那天起再也不乱开门了,当她犯糊涂时总是自己唠叨:“我不能开门,屋子里藏着共产党的情报,我不能开门,不能……”

关于年纪的散文7:童年的土灶

文/刘宏沛

人一上了年纪,就爱怀旧,尤其是儿时故乡的一草一木,田间的一稼一穑,总像是电影的蒙太奇一样,在梦中放映。用一句时髦的话,这就叫做记住乡愁。

近期,因参与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的工作,又回到阔别数十载的故园。乡亲的一颦一笑、乡里的祠堂公厅、农家的瓢盆炉灶,又徜徉在脑际。诚然,普查的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而那些牛栏、羊棚、猪圈、狗舍、鸡窝、鸭寮以及土坯的老屋、坑沟的鹅卵石,都不属调查的范畴。然而恰恰就是这些毫不起眼且微不足道的物事,却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缕缕乡愁。

采写的过程中,我在远房宗亲一间闲置了的土角砖筑成的老厝中,再见到了儿时所熟稔的土灶,勾起了对童年的记忆。

土灶出身卑微。很久以前,我们的先辈,将一堆以红土和上贝灰夯实成形的土坯或煅烧了的砖块,靠着泥土的黏合,垒砌成简朴的农家灶台,在其中再安放下一口黑铁锅(潮州人称之为鼎),土灶便诞生在厨房内或屋檐下。一捆捆稻秆,一抱抱柴草,燃起了一灶通红的炉火,烹调出可口的农家饭菜。一锅饭、一盆菜,过起了和和美美的农家日子。土灶,似庄户人家的乳娘,默默地相伴着日落日出,哺育着春夏秋冬。清代文士赵翼在其《恨海》中曾有记述:“东面墙脚下,打了一口土灶,树叶树枝,高粱秆子,铺满一地……”,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就有土灶的倩影。土灶虽不绚烂,甚至杂芜,但却暖心暖胃,养人养家。

土灶的燃料是柴草,各种各类,兼容并“燃”。修剪柑林茶树砍下的枝蔓,秋风乍起落下的枯叶,树林冬春更新露出的朽木,收获稻麦时剩下的秸秆……皆可入灶。为不断炊,农民们稍有闲暇,便上山割草、砍柴、拾枝。满山遍野的茅草杂竹,镰刀挥舞,一捆捆背下山坡;干枯的树枝,斧头砍过,一段段扛落山坳;林间的败絮,耙子搂过,一筐筐挎出山谷……日积月累,那些陈年旧柴及当年新草,垛满厝前屋后,以备日常三餐之用。它展现出农家的辛勤,也昭示着那个年代农家的自力更生。

若想人吃好,先让灶吃饱。烧火和做饭有个前因与后果的关系。火烧得好,饭菜才做得香。可掌握火候绝非易事,须要耐心与技巧。熬稀粥、炒青菜,需猛火;烹小鲜、煎鸡蛋,需慢火。母亲是煮饭炒菜的行家,看母亲的操持,就像观赏艺术家的表演。一条条柴一把把草送进灶膛,或猛烈或温柔地燃起红红的火焰。柴草燃烧的爆裂声,噼噼啪啪,锅铲撞击鼎墘的清脆响声,叮叮当当,合奏出美妙的乐章,让生活充满希望与期许。

土灶传承了土的厚道与包容,从不矫揉造作;农家人特别钟爱这一点,虽无山珍海味,但却倾其所有,煎炒烹炸蒸煮烙炖等各种烹饪技法,在土灶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变着花样满足家人的胃口。每当炊烟袅袅,锅盖响动,饭香弥漫,那便是一天中最舒心的时刻,诗意而温馨。每逢年节,饪鸡卤鹅蒸年糕,土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制作过节美食,是土灶的使命与荣耀,各式应时的食材,本是形孤影单的个体,经过灶与火的催化,在锅内搭配融合,变成色香具备滋味抢嘴的佳肴。如魔术般神奇,却又富于人情味,为农家营造年节和顺安乐的气氛。

记得儿时家中的灶台,在显要的位置,供奉着一位灶神爷。每逢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祖母便敬上三炷香,诚心诚意地顶礼膜拜,祈求灶神庇佑。(《抱朴子·微旨》中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最为隆重,相传为“送灶日”,或曰“辞灶日”。我们潮州人称之为“送灶”,也称“祀灶”、“过小年”,意为送灶神上天述职,故又称“神上天”。当地的习俗,于是日要备清水一缸,并以“奏疏”、“糖桃”、灯芯和纸马、纸鹤作为供品,举行送灶神上天的仪式。此中的“奏疏”是灶神上奏天庭的文本;“糖桃”则让灶神吃了嘴甜而多说好话;灯芯是让灶神点燃了好照明上路;纸马纸鹤是灶神往返天地的交通工具。到了翌年的正月初四日,一家人就早早起来,打扫庭院房屋,备清水一缸及稻草扎,再插上香烛于灶台,恭迎灶神返回人间,俗称“神落天”。

关于灶神,辞书中有记载:灶神,亦称灶君、灶王,供奉于灶头,是中国民俗信仰的神明,能掌管一家的祸福。灶神的原型是谁呢?据孔颖达疏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礼记·礼器》曰:“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故祭拜灶神多为家中的老年妇女。灶神的穿着如何?《庄子·达生》云:“灶有髻”。据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在民间,大多数人家还在送神当日于灶头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大红对联。我上小学的那段时间,每年都帮着祖母粘贴对联。

又据《酉阳杂俎》记载:“灶神称司命帝君,姓张,名单,字子郭,状如美女……凡治灶于屋中央,口向西,灶四边令去釜九寸,以砖及细土构之,立亦勿令穿折,神灶之法也……四月丁巳日祭灶,主百事大吉之兆。”(见《搜神谱》)这是另一段关于灶神的传说。

土灶吃的是柴草,奉出的是美食。也许是出于对灶的感恩与敬畏,勤劳善良的村民,总在逢年过节时,将盛出的第一碗饭,虔诚地高高举起,敬天谢地,祷祝五谷丰登、家业殷实。而主妇们也分外珍视土灶,常把灶台洗刷得干干净净,使之不现出丝毫烟熏火燎的痕迹。灶上用具、灶前柴草,总是码放齐整。因为土灶也是农家的脸面,映衬着农家的生活品位。

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有位老家住东北的南下干部。他曾告诉我,北方的土灶大多连着土炕。灶上做着饭菜,灶火的余热从侧旁地下通道进入炕底,烧热了一床土炕。寒冷的冬天,全家人在炕上闲聊、安睡,很是惬意。灶里剩下的火炭,扒出来可放入火盆取暖;或用水浇灭,晒成木炭,老年人可作为火笼(手炉)的燃料;也可趁着灰烬的剩热,埋进几根玉米、几粒土豆、几个红薯、几片大蒜,顷刻间就能享受喷香的烧烤。这是农人的智慧,更是农人的福祉。十几年前,他返了趟老家,回潮州后对我说,他老家的土灶已湮灭了,代之以各种电气化的炉具。土炕也端掉了,最普通的人家也用上眠床,冬天铺一领电热毯,以备睡眠时取暖之用。较充裕的家庭,则用上冷热两用的空调机,夏凉冬暖。

我久居城市,远离了故乡的土灶,远离了烟火的味道,但对土灶烹出的美食的渴望却愈发深沉、浓烈。现如今各处农家乐所经营的农家菜,比比皆是,故而时不时寻家土灶餐馆,邀来三五好友傍着灶台,在丝丝的温暖与淡淡的烟香笼罩中,开怀畅饮;时而续上一节木柴一抔稻草,仿佛又面对童年的土灶。偶尔回乡,常静坐灶前,沉沉隐隐地为灶门添火,看年迈的母亲在灶台做出熟悉的家常美味。当是时也,忽然觉得漂泊的心有了依托,踏实而祥和,恍惚又找回了儿时在老家的感觉。

不久前搬进新的住宅小区,厨房里的燃气炉、电磁炉、微波炉、电饭煲一应俱全,所做出的饭菜也算美味爽口。可是久违了老厝的土灶、柴草、烟火及农家饭菜那极具画面感的生活场景,心中未免惆怅。每忆及此,心中便五味杂陈。因为那些往事是植根于心底的情愫。一座土灶,曾经燃起昔年红火的日子;而今,又燃起游子炽热的乡愁,永不熄灭。

关于年纪的散文8:父母家的“钟点工”

文/姜红伟

自从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以后,家务活便成了他们的沉重负担。看着两位老人干活时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样子,做为他们身边唯一的儿女,我和妻子急在眼里,疼在心上。为此,我俩经过商量,决定给父母“雇”一男一女两个钟点工。

这是两个身份特殊的钟点工,特殊之处在于男的是区委组织部的组织员,女的是区政府信访办副主任。他们并不是专业的“钟点工”,而是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兼职做这份工作。

这是两个配合默契的钟点工,他们私下进行了协商,明确了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男的负责为老人收煤块、劈烧柴、扫院子、倒脏水,一边干活还一边哼着曲儿,一副愉悦的样子。女的负责为老人洗衣服、换被褥、擦地板、做饭菜,一边劳动还一边唱着歌儿,一副快乐的表情。在干活休息之余,两个钟点工还负责陪老人聊天,给他们讲逗乐的趣闻趣事,听他们讲过去的人生经历,使老人的家里其乐融融。

这是两个心态乐观的钟点工。自从上任后,他们经常高高兴兴并肩上班来,说说笑笑携手下班去。无论干的活多脏多累,他们始终微笑着完成,让老人满意。

这是两个不计报酬的钟点工,尽管他们起早贪黑地为两位老人忙碌着,但是,他们却从未收取任何工资和小费,完全是心甘情愿地免费上门服务。

看着这两个钟点工忙进忙出、勤勤恳恳的工作表现,有一天,父母家隔壁新搬来的邻居——一对年轻夫妇问母亲:大娘,您从哪里雇来的这么好的钟点工啊?

听了邻居的问话,母亲哈哈大笑,笑得邻居莫名其妙。过了片刻,母亲颇有些洋洋得意地回答:那哪是什么钟点工啊,那两个人一个是我老儿子,一个是我老儿媳妇啊!

父母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为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当了一辈子的钟点工。如今,他们老了,该轮到我们为父母服务了。

为父母服务,让他们的晚年少干一点活,少受一点苦,多休一点闲,多享一点福。让我们大家都为父母当一回尽职尽责的钟点工!

关于年纪的散文9:淡淡的年纪,浓浓的悲欢

文/杨川北

年轮从不因为你的拖延而有半点延误,不偏不倚。一年就是一年,不长不短。疏密之间,那是你的经历。苦痛或悲喜。

年纪从不因为你的乞求而有片刻停顿,不早不晚。一年又一年,不快不慢。罅隙之间,那是你的光年。幸福或感伤。

生活中,你总该学会从容,是你的不要拒绝,不是你的不要去强求。取舍之间,彰显你应该有的那份成熟与执着。这人生路漫漫,无数抉择。舍弃拥有,遗忘隽永,随波逐流,激流勇进。这一切的一切,没有人会给你承担,也没有人能真正给你承担。因着人生是你的。

朋友说,人越长大,越愿意倾诉自我,强迫性,必须是你聆听。我感觉不应该是这样吧?我不愿说话,我只想听人们安静的诉说,或走在大街看着热闹的人群哄闹着。我感觉这一切与我无关。我只是在听,我在寻求内心那份安宁。

灵魂压抑的太久,迷失了出去的路口,我们像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妈妈在等着孩子回家。你说是我们生活太投入,还是一直在人生门口徘徊?是自我迷失还是无知流浪?这个喧闹的社会需要清醒和冷静的自我思索和反省。了解内心的需索。

我们走过的人生路程就是一本启示录。看你怎么去看待你的过去。有些人大大咧咧的走过,从不回头看这沉重而陈旧的回忆,我想说你会很快迷失,因为你不懂得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是为了什么。有些人战战兢兢抱着它,再也不敢前行半步,他熟知每一个过去,每一次的伤痛折磨,每一次的失魂落魄,太多的磨难使他失去了前进的信心,他不知道到底这些磨难是为了什么。有些人真正的了解了这本启示录,这意味着他将戴上生活的枷锁,承受着生活不能承受之轻之重孤独前行。那与他来说是非常平和的事情。了解了内心需索。这一切与他形同呼吸的氧气,感受到的光热与温暖。因为这必不可少的种种从过去到未来不会缺席你的人生。懂得,便会仁慈。对自己,对这生活。

窗外扬扬洒洒的雨,带来了久违的凉意。

这一刻已等了好久。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久违的心情也一点一滴沉溺厚重。

窗外的凄清冲煞着窗子里苦等的人心。

或许我们都等了好久,推开窗子还一个迟来的拥抱。

莫要再折煞匆匆岁月令往事倥偬。

不要再被流年往事所羁绊让生命苦短。

也别再痴痴于浮华而误了卿卿此生。

时间如此寂寞、天空如此辽远。

这一生我们已经俳徊许久。

很讨厌说教的语调,但同样我也很讨厌迂腐窠臼。虽然都是新世纪的人,可是还是活的和以往那些人一样。这些话都不适合我来说因为我的是我的,你们永远拿不走而你们的是属于你们的和我的不同。但我想说这个社会需要一阵猛烈的风激烈的雨,来洗涤这个城市太厚的灰尘。因为我们都想看见美丽彩虹和湛蓝天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