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知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感知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感知的文章1:一叶知秋

文/张华梅

最先感知到秋的,是叶。

不管是树叶还是草叶,它们对季节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性,可以从一阵风、几滴雨、数片云彩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叶的表面,有着我们所不知的无数的触须,只为感知岁月,这种感觉,有些类似于人类的所谓第六感,不过准确性更高。时光匆匆,叶每一天都在老去,它们时刻做好凋谢的准备,这并不是说叶有着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它们是尽可能地面对现实,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对于凋谢以后流浪的岁月,它们有着充分的准备,不管是苦难还是幸福,这都是它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它们命运之中不可逆转的尾声。

每片叶都在缔造传奇,只是我们人类知之甚少,这不是什么特殊技能,也无须过人的心理素质,这是它们命运的组成部分。对于秋,每片叶都抱着欢迎的态度,这是比较现实的,毕竟,不管你欢不欢迎,秋都是会准时来临。每片叶都为秋准备了欢迎词,这不是走走过场,的确是它们的心里话,叶的生命不足一年,哪有时间去搞虚头巴脑的东西。人类感知秋的方式是秋风秋雨,是日历上的汉字,但叶不是,它们与秋,有着天气的心灵感应,我们所发现的叶与秋风的握手,叶对秋雨的倾诉,都已经是后话了。叶的生命分为两个部分,留在枝干上的是童年,那时还需要母亲的悉心照顾,脱离了母体后就是成熟了,走向流浪江湖的痛快淋漓。这是不是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侠客生活,武艺学有所成之后,开始行走江湖,开始行侠仗义,想想都令人羡慕。

一叶知秋,也许不仅仅是感知,更是一种知心。秋是什么,是悲切切的小女子,是敞着大肚子的乡村孕妇,还是家业兴旺的中年男子,在人们看来,都有些像,其实就是不像。秋也不是叶的一道坎,不是拽着叶不放的魔手,不是让叶变黄变枯的原罪,秋只是叶的一个旅店,行侠仗义行走江湖时的第一个旅店,这个旅店里不一定发生什么故事,却是叶无法躲避的人生一课。相对于人类来说,叶的世界肯定简单得多,很多叶流浪江湖很久,也没有除暴安良扶弱抑强的机会,它们生活得越简单,就会越快乐。很多人揣测,叶落之前,秋对它说了什么,这种季节的耳语,是不是像学生毕业时的校长讲话,是不是像部队出发前的誓师大会,要不然,叶怎么会落得那么果决,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儿女情长。或许,我们不该以人的思维来揣度叶,在叶来说,知秋足矣,何况,秋也知叶。

我们人类没有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似的,理应得到敬重。每逢季节变化时,人类会思索天地万物成败得失,很多想法会被抛下,很多观念会被提起。这也许正是人类的叶,也是春生秋落,知春知秋。

关于感知的文章2:感知生活之美

文/孙飞

白居易曾经写下千古流传的名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当年是怎样的情怀,让我们的大诗人对江南的美景如此盛赞,又是怎样的心境,能够感受到江南的如此美丽。

作为一个地道的江南人,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品质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生活环境也是日新月异:原先是瓦房破败不堪,现在是大厦巍然耸立;原先是土路坑洼不平,现在是高架蜿蜒连绵;原来是白色垃圾满天飞,现在是整洁的路面一尘不染。

虽然有这么多好的变化,但是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记忆,一幅书画、一盆花草、一杯美酒、一顿美食,就算本身很平凡但那份感觉却能在记忆中长久保存。就比如我自己,妈妈做的红烧肉是我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那时候午饭都要到妈妈厂里吃,每次只能用铁盒带饭,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每顿饭只能放两三块红烧肉,每次吃饭肉都舍不得吃,都要留到最后细细地慢慢品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种幸福的味道。多年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多次尽力按原来的做法复原,但是再也没有了当年的味道。

与身边的人聊天,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感慨:哎,还是以前的生活好哇!以前的环境是多么美好,生活是多么简单,人心是多么淳朴……我不禁想问道:我们的生活质量真的不如从前了么?还是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些什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的心境在现代生活中早已渐行渐远。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变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受快节奏所累,新时代人的生活越发浮躁,他们没有了古人的闲情雅致,没有了那份“心情”去感受身边之美。

不可否认,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经济在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相比以前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我们的文化素养提升速度却跟不上步伐,渐渐落后了下来。一盆绿叶红花,一次善言善行,只要多一个人去感受到它的存在,传播它的美好,它的存在才更加有意义。

多一点感知,多一份真诚,让我们用心去感知这个美好的社会、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为美好的明天点赞、喝彩!

关于感知的文章3:春暖花开

文/章铜胜

春天的暖意,是易于感知的,就像你不会轻易错过的季节一样。那点暖意,融融泄泄,总会给你带来点点的欣喜。在春天的暖意里,是春暖的舒适惬意,是花开的欣欣向荣。

春天的暖意,是看到的。春节刚过,清晨起来,还是慵懒的,往村庄前面的池塘里一看,发现池塘里的鸭子多了起来,它们在小小的一方池塘里优哉游哉地游来游去,那是属于它们的一小块天地。鸭子是乡村的先知,它亲近那一方池塘,它知道池塘里的春水暖了。春水暖了,远处田野里的霜意就浅了,渐渐地现出一点绿意来,春,就是那样一点一点地绿起来的。

杨柳因风舞动,吹面已不觉寒的感觉,多半是在春天的某一个傍晚感觉到的。彼时,和家人,或是朋友一道去赴约,酒酣耳热之际,一起相约往回走,一阵风吹来,竟感觉不到冬日的冷了,就愈加的开心,甚至是得意,仿佛春天是于无意中得到的。于是,在更多的时间里,就选择了步出室外,四处去走走,去水边泽畔,去山林田野,一起在轻风微拂中感受让人无比惬意的暖意,那是春风暖了。大多的人大概也和我们一样,也是在无意中感觉到了春风的暖,也一样贪婪地徜徉在浩荡春风里,乐而忘返了。

春一暖,花就开了,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其实不然,百花从来都不偏倚,它们总是开满四季,不独在春天才会有花开。但百花又是偏向春天的,春天的花,似乎比任何一个季节都开得更多,更铺张,也更绚丽。

人们热爱季节的美好,牵强着说二十四番花信风,在每一个节候,用一种有代表性的花开来标注那一个节候的特征,花是节候之信,花也开出了季节的风向。我看二十四番花信风时,总觉得有些缺憾,是一种不完全和被遗漏的缺憾,在二十四番花信风里,好像遗失了许多季节的美好,遗失了许多纷繁的花开,尤其是在春天,那样的花信就太过勉强了。

春天的花信是乱的,满世界的花开,谁顾得过来谁呢?乱了,又能怨谁呢?春天,花开的种类,再细心的植物学家也是数不过来的,总会有遗落和忘却。春天,花开的颜色,再用心的画家也是描画不下来的,总会顾此而失彼。春天,花开的甜蜜,再勤劳的蜜蜂也是品尝不尽的,它们总会在花丛间迷失方向。而我们,从春天的世界走过,只能放慢脚步,只能尽情地去看那满世界的花开。

春暖花开,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就像是青春期所需要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只为了爱,也只需要爱。春暖花开,能让人侧目而视,也会让人想起青春时的一场遇见,那是曾经令人羞赧的生命红颜。

春暖花开,就是那样任性、随意地展示着季节的美好,让人心生欢喜。喜欢春暖花开,喜欢的是暖风拂面的温和,喜欢的是花开随意的任性,喜欢的是那种只管花开,不论生长、结果的不管不顾。你来,花开如此。你不来,花也如此开放,那是镌刻在时光之上的生命的真实。

关于感知的文章4:拥有感知幸福的触角

文/施宗灿

有些人常常会被生活中的不如意所绑架,认为自己不够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幸福是人的一种心灵感受,是乐观知足且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

有个童话,说一位诗人,整天觉得生活无味。天使问他:“你还缺少什么,我能帮助你吗?”诗人说:“我缺少幸福。”天使一看,他有房住,有钱花,还有个美貌的妻子,什么也不缺啊,怎么还觉得不幸福呢?于是,就把他的房子、财产、金钱以及妻子都变没了,诗人成了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一个月的颠沛流离之后,天使又把他原来拥有的一切还给了他。诗人感到好像从地狱升到天堂,幸福得无以言表。从此,他不再闷闷不乐,而是以昂扬欣喜的心情讴歌人生,写出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诗作。

可见,幸福感全在自己的心态。降低对欲望的奢求,扫除心中阴霾,心态平和乐观,幸福就会与你为伴。

幸福无处不在。当你早晨醒来,通过窗子看到晨曦向你问好,你会说:“啊!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当你出门呼吸着新鲜空气,看到碧草绿枝,你会说:“世界多美丽啊!”当你和家人围在餐桌前有说有笑地品尝美味,你会感到生活真是一种享受!当你经过努力,完成一项工作,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油然而生。当得到亲朋雪中送炭的帮助,你会感到亲情的关怀、人间的温馨。当你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善事,你会感到无比舒畅。当你住院一个多月后痊愈出院,你会感慨:“活着真好,健康无价!”……这些,不都是幸福吗?只要我们拥有感知幸福的触角,幸福无处不在。

关于感知的文章5:感知春天

文/周成新

一叶知秋,一暖望春。一年四季,最爱春天。

春风带着少女般的柔情,披着薄纱,拖着裙摆,慢慢地、款款地,迈着碎步向你走来,带着泥土的芬芳、草嫩的清新将你一揽怀中。紧接着,你那张弱小的脸便开始被她不停地亲吻,那柔嫩、轻薄的唇,让你的脸上不由得泛起一阵红晕。任凭你怎样脸红,她也毫无半点羞涩,轻轻地、柔柔地,深情地、脉脉地,让你透不过气来。

春雷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喜怒无常的性格常让他变得无法无天。开心时,他就是一个玩性十足的小子,手舞足蹈地跟着风姑娘后面跑来跑去,走到哪,跟到哪,十足一个跟屁虫。尽兴时,他总会不停地摆弄着自己手中的一对拨浪鼓,生怕整个大地听不到他的声音。开心过头,偶尔也会发发牢骚。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任凭你怎样劝哄,他也毫不让步。大发雷霆时,手中的拨浪鼓瞬间成了铁锤,狠狠地被他砸在地上,闹得整个季节也不得安宁。

春雨是春雷最好的妹妹,兄妹俩总是形影不离。哥哥登场之后,妹妹总是紧随其后,一秒也舍不得落下。对她来说,艺术是最好的表达,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她大显身手的好地方。雨水细腻而轻柔,落在水面,一群可爱的孩子从天而降,兴奋地不停跳跃着,累过之后,便在水中安睡;落在屋檐上,顺着瓦片,一连串神奇的音符悄然而生,滴答滴答地敲打出世间最美的乐声;落在庄稼地里,化为甘露,用自己的生命去哺育着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物;落在脸上,柔柔的、绵绵的,故意轻挑起你的初恋;落到嘴里,甜甜的、醇醇的,不经意间你就会迷醉。

春水用母亲一样的胸怀,去接纳春天里每一个事物。春风亲吻着她柔嫩的脸庞,春雷吵闹着在她身上蹭来蹭去,偶尔还会不停地吵闹。惟有春雨最为懂事,矫情地投入母亲的怀抱,与母亲相拥而偎。孩子们玩过、闹过之后,一切在熟睡中寂静。这时的她,才能轻轻地用手抚摩着自己凌乱的头发,好好地打理一把。

水暖暖的,清清的。站在小河边,去掉鞋袜,脚趾触到水面会感到一丝温暖,凉凉的、滑滑的,柔柔的、痒痒的。卷起裤角,双脚完全置于水中,你会感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心境的自然,就好像在母亲的怀中一样舒适。轻蹲下来,双手掬起一手河水,擦拭心口。一种回归自然,恬静、香甜之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春天,一个让人值得依恋和抒怀的季节。

关于感知的文章6:一叶知秋

文/张华梅

最先感知到秋的,一定是叶。

不管是树叶还是草叶,它们对季节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性,可以从一阵风、几滴雨、数片云彩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叶的表面,有着我们所不知的无数的触须,只为感知岁月,这种感觉,有些类似于人类所谓的第六感,不过准确性更高。时光匆匆,叶每一天都在老去,它们时刻做好凋谢的准备。这并不是说叶有着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它们是尽可能地面对现实,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对于凋谢以后流浪的岁月,它们有着充分的准备,不管是苦难还是幸福,这都是它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它们命运之中不可逆转的尾声。

人类感知秋的方式是秋风秋雨,是日历上的汉字。但叶不是,它们与秋,有着天气的心灵感应,我们所发现的叶与秋风的握手,叶对秋雨的倾诉,都已经是后话了。叶的生命分为两个部分,留在枝干上的是童年,那时还需要母亲的悉心照顾,脱离了母体后就成熟了,走向流浪江湖的痛快淋漓。

叶知秋,也许不仅仅是感知,更是一种知心。秋也不是叶的一道坎,不是拽着叶不放的魔手,不是让叶变黄变枯的原罪。秋只是叶的一个旅店,行走江湖时的第一个旅店,这个旅店里不一定会发生什么故事,却是叶无法躲避的人生一课。相对于人类来说,叶的世界肯定简单得多,很多叶流浪江湖很久,也没有除暴安良扶弱抑强的机会,它们生活得越简单,就会越快乐。很多人揣测,叶落之前,秋对它说了什么,这种季节的耳语,是不是像学生毕业时的校长讲话,是不是像部队出发前的誓师大会,要不然,叶怎么会落得那么果决,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儿女情长。或许,我们不该以人的思维来揣度叶,在叶来说,知秋足矣,何况,秋也知叶。

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似的,理应得到敬重。

关于感知的文章7:嚼春

文/王剑

有时候,感知春天的美好,不能单凭眼睛,还得靠嘴巴。用嘴巴咯嘣咯嘣地“咬春”或“嚼春”,这风俗,听听都过瘾。

在我老家山村,春天是从那一畦一畦的菠菜开始的。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佳。大地回春时,在厚雪下沉睡了一冬的菠菜,慢慢开始生发嫩芽,几天的光景,就抻手展腰,出落成一园茎叶鲜绿的春色。“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蓤如铁甲。”苏东坡诗句中的“菠蓤”,其实就是菠菜。不过,我老家缺水,地里生长的菠菜多为“扑棱棵”。这种旱地菠菜,长相敦厚朴实,有嚼头。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洒落,篱笆园中的那垄韭菜,叶含露珠,盈盈可爱。这时,无法干活儿的人们拿上一把镰刀就出门了,“夜雨剪春韭”,割韭菜去。把溅了泥土的韭菜洗净,控水,切碎。从瓮里取出几只土鸡蛋,炒了,连同泡好的细粉条,一起剁碎,做馅儿。擀几张薄面皮儿,摊上馅料,卷裹起来。想吃浓酽的,放进油锅里,炸至微黄,此谓“春卷儿”;想吃清淡的,放进笼屉里,隔水蒸几分钟,此谓“菜莽”。鲜嫩的春韭,濡软的蛋香,咬一口,暖胃又暖心。此等美味,不仅仅是乡野的味道,更是春天的味道。

雨还没完全停歇,香椿芽儿就噌噌地冒尖了。开始还是茸茸的绛紫色,没几天,就又蹿高了一大截儿。人们好像早已等不及了,在香椿嫩叶还是蜷蜷皱皱的时候,就开始攀枝采摘了。新采的香椿嫩芽,绿叶红边,状如玛瑙。香椿的吃法,也因人而异,可以腌食,可以炒肉,也可与鸡蛋同煎。“香椿拌豆腐”,是凉菜里的上品。豆腐嫩而清简,香椿脆而浓香,简直是绝配。国人食用香椿由来已久,常把香椿唤作“春菜”,把食用香椿称为“吃春”。这种叫法,非常有想象力。

阳光好的时候,可以挎只篮子,去挖野菜。有一种野菜叫狗蹄芽,学名打碗花。它的细秧带有触角,擎几盏淡紫色的小碗样的花朵在野地里爬行。打碗花的幼苗、叶子都可食用;马齿苋,淡红色的藤,叶片厚实,味酸,是摊煎饼的好原料;面条棵和毛妮菜是乡下姑娘,没见过世面,把身子藏在麦垄里,羞答答地不抬头。你薅下它,它也不拒绝,拿回去放进汤锅里,味道很鲜;黄花苗,大名叫蒲公英,常用来做汤,味道清苦,能解食毒、散滞气、消恶肿;荠菜又叫护生草,是草中的狐狸,妖魅多姿,形色多变。

山村的花儿,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无拘无束,天真烂漫。这些花朵,可以观赏,也可以撸下来吃。榆钱儿是榆树绽放的笑颜,一串一串的,在枝头挨挨挤挤。榆钱儿捋下来,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粥、蒸食。“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一筷子下去,就吃掉了几万钱,这话说得真是幽默。不过,吃榆钱儿得赶早,其鲜嫩的日子只有三五天,南风一吹就老了。槐花是一个村庄洁白的春衫。槐花一开,空气里就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清香。这时候,没有谁会客气,把槐花采下来,洗净,控水,拌上“两掺面”,上笼蒸。趁热,浇上蒜泥、香油、辣椒、葱花,确实很好吃。吃完,舒舒服服地打一个嗝儿,余味中仍有一种天然的清香。

四方食事,终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过去,家乡人“咬春”“嚼春”,是为了度荒,现在呢,则是为了尝鲜。眼下,春色正好,就让我们嚼春吧!把一团团春意嚼碎了,把春风春雨嚼碎了,把阳光泥土的味道嚼碎了,咽下去。然后,滋养出生命的元气。这样,嚼着嚼着,春天就有滋有味地过去了。

关于感知的文章8:黏糊糊的心池

文/承德不二

越发地感知到很多人虽然物质充裕而内心荒凉,乱七八糟地内心五味杂陈,毫无那份清爽的感觉。每个人内心都一本难念的经,没有澄清的力量,黏着在是是非非当中。

想生活的简单,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什么?最深的原因,是价值冲突。我们的古人生活在比较单一的价值观念当中,是非明确,善恶明了。那时没有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工具、跟没有微信这个玩意。近代百年,人们逐步地接触到西方的生活理念,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中,我们很难然心清静下来。

你没有发现吗?很多人已经知道人的日子有很多过法,被广告诱惑,被明星、富豪的穿戴和做派诱惑,而因为自己没有力量和能力追赶而自卑、抱怨、甚至仇恨。心理想应该有定力,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是躁动的内心却不时地指挥着贪婪的双眼向外偷窥,被染污的五官也不能很准确滴传递外部的消息。特别是如今碎片化地阅读,本该干净完整的内心被撕扯的支离破碎。

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这些都是谁惹的祸?这是中国人模糊的界限感惹的祸,就如心理没有断奶的孩子,既有独立的愿望,又有着与母亲分离的深深的恐惧,同时很难形成对事物的判别,常处于两难状态。而西方文化的不可阻挡却让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用法律条文和制度讲人们的关系分厘的比较清楚。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就得学会简朴生活。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在这个个性彰显的时代,竟然还有如此多的父母越殂代庖,左右儿女的恋爱和婚姻,令儿女或选择孝道,却独自品尝痛苦和遗憾,或坚守爱情,却在愧疚中挣扎,或左右为难,仍在十字路口痛苦徘徊。

心理没有问题的人真的很少。这个时代就是这个特点,一方面要简单,一方面又没有力量抗拒诱惑而把千般烦恼累积于心。拼命第向外驰求,甚至迷乱地求神拜佛。傲慢怀疑是这个时代的人们的通病,没有敬畏,只有盲目地攀比和竞争。似乎没有时间想想我到底要的是什么,人家有的我就一个有,急切的功利心指导混乱的打拼,内心淤积起厚厚的垒块,被五欲六尘的调和剂搅拌成一锅黏糊糊地大酱粥。

关于感知的文章9:感知冬天,怀恋雪花

文/夏荷

冬天,从什么时候悄悄靠近,我像一个神经末梢和思维均已麻痹的病人,一直没有什么知觉。

不错,是冬天了,案边的日历告诉我了答案----12月份下旬,冬至已过,洋人的“圣诞节”也马上到了,早应该是深冬了,可我仍然不愿意接受这个既成的事实。

了望苍穹,前几日还暖阳高挂温暖如春的天空,此刻才似乎有了一些冬日的呓语。天空阴霾灰蒙,混沌一片,像一张铺天盖地的巨大的帐幕把阳光严严实实地阻隔在了异域别地;干燥异常的空气化身尖凉的风一点一滴地日复一日地慢慢地攫掠着人们身上的水分,把人们的嘴唇、手儿等皮肤割裂出一道道像皴裂的田地一般的伤痕。

冬天,你真的如约而来了吗?还是在和我捉着深秋的迷藏?

放眼院内,一棵古老的槐树傲然挺立,像一个久经沧桑的老人流着浑浊的泪水诉说着无奈。窗外的速生杨树箭一般直刺苍天,已经很少能够找到前几日还在枝头依恋撒欢的黄叶了----既然失去了固有的爱情和温暖,那还留下干吗?倒不如毅然决然地离去来得了无牵挂!

冬天真的来了,在树叶离去时那一瞥回眸凝望的深情里。

走向旷野,曾经葱葱隆隆茂密丛生的小草,如今多像一位位已经病入膏肓的美人,在岁月的炙烤下,皮肤早已经失去了那可人的丰润,黄透了身躯在旷野中簌簌地抖着,被劲风折断的枝节满地尽是,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病榻上焚诗的黛玉,又让我联想到了那凄凉阴冷的古战场的画面!麦田的情景则颇有几分朝气,似乎还可以给人一点安慰。尽管干涸的土地上布满了深深的口子,昭示着干旱对河南的入侵;尽管人们急焦了眉毛,可没有条件灌溉的农田,稀稀落落的麦苗还是扮靓着丰收的希望,但那抹新绿还是不失时机地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一丝丝的期盼和安慰。

冬天真的来了,此刻,正迈着蹒跚的步子向我们悄然走来。

既然是冬天,就该有冬天的肃杀!既然是冬天,就该有冬天的气概!

该下点雪了吧?对,雪是冬天的标志,那冰雕玉砌的世界最能证明冬天的实力!

可暖冬又一次次将我对大雪的期望撕成了碎片。因为是暖冬,所以雪对于冬天似乎也已经成为了奢侈品。自去年冬季以来,位于中原地区的我们这里,似乎已经很少能够看到雪儿那晶莹透亮且妖娆美丽的身姿,更甭说见到那鹅毛大雪覆盖大地,皑皑白雪装扮世界的那种秀丽壮美的景色了。今年的12月14日,雪也曾来和思念她的人们晤了一次面,只可惜如害羞的女子般躲躲闪闪,没等你来得及看清她的容颜,她已经藏匿了行迹,再也寻她不着了。昨天干冷异常,遂推断24日的今天清晨一定可以看到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了,遂心喜万分。今天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似乎也听到门外早起的人们说到了雪的再次光临,架不住值班后身躯的疲惫和温暖被窝的双重吸引,遂迟起了几分,没想到竟然又一次与雪失之交臂!七点半后的世界,哪儿还有半点雪姑娘的踪迹?

冬天,你真的来了吗?如果来了,那就用雪花来证明自己吧!

雪花,虽然从苍穹飘飘而下落地而化,那似乎是你生命的终结,但赐予人类一个美丽的世界,那洋洋洒洒的壮观曾经掩埋了多少黑暗?又曾经激起了多少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盼?

雪花,你看似冰凉无情,拒人于千里之外,其实你还有一副火热的心肠,只是一般人怎么能够看得到?

你虽然溶入泥土,化身虚无,但你没有白来一回,你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且,我相信,在你立足的地方,明年还将有一个更为丰硕的盛宴!

那么,即使死掉,你又有何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