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有味道散文(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有味道散文1:回忆的味道
文/漂泊LG
回忆,是有味道的,是鲜活的。在时光中成长、行走,静静地感觉,有一份从容的情怀,掠过眼前的春绿秋红,演释红尘的离愁别恨,沉淀岁月的阴晴圆缺。只要抹去尘世的灰尘,开启心灵的嗅觉,我们仿佛就会闻到每一棵小草,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散发的芬芳。这种淡淡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涩味,领引着我们的脚步、心灵,去寻找那迷失在现实与时空的回忆的居所。
回忆,有时如男人的奔放粗犷,放纵无羁,如同行云流水,春去秋回,奔走悠悠岁月。远可及千年前的前世,长可触万年后的来生。有时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天地,踏破无数的山峦,广漠,荒原。有时如一叶孤舟,泛波中流,经无数的溪涧,险滩,岔口,百回千转。有时如一只苍鹰,掠过黄昏、晨曦,在孤飞的天空,划出一道闪亮的轨迹。不要问它从那里来,只须知道,你居住的地方是它是他最初的起源与最终的回归,你窗前的那朵花,那棵草,那株树是它今夜的栖所,你凝望的渡口,是它落帆之地,最悠长的游吟也是为你而发出的。 回忆的感受是深沉的,怀旧是惆怅的,思念是憧憬的。
回忆,亦如女子的婉约温软。走过三月的霏雨,黄昏的倚望,晓妆的镜前,松冈的凄然,林花的春泪。见聚散霎时,伤感移影而来,似梦似幻,如痴如嗔。觉眼底云消云长,定此生薄寒轻暖。那些曾经的往事,总带着淡淡的明媚,浅浅的忧伤。如风一一吹皱一池春水,撩起层层涟漪,飘来一点灵动,带来一丝酸甜。闭上眼,细细品味,一种牵绊、守望,永存于不灭的灵魂。
回忆,来了又走了。来时几许情深,几许忧伤,一次宿命的邂逅,刹那间,前尘往事纷至沓来,跌进了一片惆怅。走时,静谧的长街,秋叶零落,清寂的脚步声,湮没在长 路的尽头。来时,或轻盈,或低吟,或浅望,走时,或沉重,或踟蹰,或依依。回忆就这样飘荡于每一个角落,每一季轮回。如果想重温,只要你打开一扇窗,悸动的情感如 潮水般滚滚而来,你就看见桃夭李艳,杨柳堆絮,晴岚叠翠,草长莺飞。你就会感叹红褪绿减,落红成阵,半城寒烟,满地狼藉。
不一样的季节,不一样的境地,回忆的味道是不同的。放不下的思念,沉甸得连自己无力流泪,只有努力寻找回忆的通道。远方总会有你思念的信息与向往,在内心深处一种情愫,如一条青蛇蜿蜒爬行在那片苍茫的蒹葭,那个白衣女子已经不在,如风一般消逝,留下诗经的叹息。只有一只青鸟飞过,向着北方的天空。它能穿越那时光的深处吗?就算如是,它又能承载南方酥软的红烟绿雨,还有那片轻愁薄寒,以及温馨如你的不能醉卧的怀抱。
这条路,你低头行走过,西风烈烈,茕茕只影。回忆如悠长的驼铃,有些单调,有些苍凉。山不见远树,道不见纤草,河不见清波,只有孤城万仞山,风劲雪暗。站在高岗,背影远眺,襟袖犹寒,便生出苍茫之意,潸然泪下,有谁为你立尽中宵,春闺缱绻,望断南飞雁,潇湘梦里还。你或纵马草原,正好长河落日,草低烟迷,闻着青草的气息,花开的芬芳。风吹青衫,幽意满怀,恨不得马头琴起,铿锵高歌。远方牛羊成絮, 毡房洒珠,一呼一吸间,回忆的味道竟是这般辽阔悠远。天这么蓝,云这么白,草这么青,花这么艳,只有你一人独享,一种别样的感觉涌上心头,念天地悠悠。
你徘徊在惜别的海岸,望不见归来的桅杆。只有风中隐约传来熟悉的歌声,那是曾经的恋曲。歌声和着潮来潮去的海浪,回忆似要开出朵朵思念的莲花。你抬头,千思正在彩云处,鹭翔鸥歌。蓦然回首,那梦里的女郎,风飞扬袂,吹拂长风,轻盈随风而舞,你的身心浸入微微温凉背后的情愫,心颤得连语言文字都望尘莫及。一切的喜乐悲怒,通通随风走远。
你行走过的春天,梦落在枝头,轻盈如蝴蝶的翅膀,辗转于花间,旋舞于草丛,回忆是清新而醉人的。在你的住所居住着浅浅的阳光与温馨,风斜柳扬,燕子呢喃,一种午觉醒来愁未醒的慵懒弥漫。我寻你而来,庭院深深,斑驳的回忆,被一把锈蚀的铜钥 轻锁,只好推门而入,静悄。还好,一架紫藤花依旧开得热烈,暖暖的,有些炽热,有耀眼。倒垂的花朵一半暗藏,一半鲜亮,透出一种恬淡。风中传来酝酿过的回忆,分明见了久违的心潭旧影,你正顾影自怜,悄然浅笑。我吟风而醉,久久地,久久地咀嚼着回忆的味道……
有味道散文2:腊月的味道
文/鲍安顺
腊月是有味道的,首先是美食流连的韵味深长,那种舌尖上的精彩与丰富,弥漫在空气中,抵达年关风情,充盈生活的喜悦,洋溢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满足。
记得小时候的老家腊月,家家户户都有让人馋得直流口水的美食手艺,把腊月时光烘托得令人神往,比如蒸煮的米糕、烧烤的羊肉、油炸的食物、煎炒的香肠……腊月的味道喷香可口,散发着生活的芬芳,尝上一口,美妙无穷,让生存的情趣荡漾起来,即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那种味觉上的幸福感觉流淌起来,让我们满嘴流油,味蕾舒畅,吃得肚肠浑圆而且喜气洋洋。
还有可以品尝出锅的熏鱼,享受腊肉、腊鸡、腊鸭、腊鹅……那些鱼肉的腌制物高挂在阳台上,或者挂在阳光下的树梢上,日子便像怀了春一样欣然绽放,带着腊味中永不褪色的记忆芳香,就像永远忙碌的母亲,她在太阳下踮脚挂晒所有的腊味,母亲腌制的鱼肉弥散着淡淡的肉香味,那种腊月里的幸福似乎也在空气中荡漾起来,柔软中弥散芬芳。
腊月的味道是一种年俗风情,它以年的名义呈现出丰富的意味,在许多腊月的民事里,腊月是一个盛开民俗的月份--民俗抵达千家万户,也穿越千山万水,将中国最珍贵的节气揉合成生活的绮丽风光。比如赶制新衣、打扫阳尘、回乡探亲、祭祀先祖、爆竹迎春、喜贴春联……还有腊八吃奶奶包的素饺,喝母亲用炆火精心熬制的八宝粥,那掺杂着五谷的喜悦是粥香怡心的亲情,让我们品茗生活的红火,体会岁月燃烧的希望。
腊月的味道更是一种亲情暖意。在外漂泊的游子远眺故乡腊月的风景,村头老槐树下的白发老母亲,拄着拐杖迎接回乡探亲的子孙儿女。多情的女人痴痴地朝窗外张望在外一年艰辛务工的丈夫,希望他返乡的身影突然出现在眼际。腊月里的伫望是亲情融融的味道,它在亲人归来之后,兄弟姐妹其乐融融,围着炉火的笑声泛起阵阵涟漪的热闹,往日咸涩的泪水悄然消逝,腊月的时光让人心跳,也让人心驰神往,天伦之乐让凛冽的寒冬增添暖色,使游荡的心灵得到如春的慰藉。
在腊月,我想象着一列一列火车的轰鸣声中,离乡人一步一步接近了回归的家园,想象飞鸟归巢,野花在风中舞蹈,想象虚掩柴门里透出的火光。腊月是季节悠悠的步伐,也是情感堆积发酵的温床,更是故乡燃烧的希望,往事如烟,当除夕夜鞭炮齐鸣的时候,这是腊月辉煌诗意的高潮,让腊月的味道鲜花般绽放。
腊月是故乡的味道,是一坛久泡香脆的盐白菜,是挂满房梁屋檐的猪腿、肥鹅、香肠、鲤鱼、红辣椒……腊月羞红的往事融进我们骨髓中,它的本质是欣喜快乐,召唤丰衣足食,渴望温暖春阳,无论在沃野乡村,还是在城市人流,像一幅幅风俗画,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腊月的味道是熏醉中的沉醉,像坛香醇延绵的老酒,像北方的红肚兜里显出的热情,像热腾腾的粉蒸肉、回锅肉、血旺汤,像母亲坐在灶屋里的矮凳上不停地往灶膛里添燃的火光,映红了母亲的容颜,也映红了我们的腊月生活。
有味道散文3:在春天,怀念诗
文/海螵蛸
季节是有味道的,五官上,它也好像首先走的是鼻腔。那就是所谓的地气吧。那一口气,就好像一声发令枪,让所有的毛孔、整个身体,都变得季节了。就这样,现在,春天了。
科学的解释告诉我,这个时候人的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人的情绪会发生各种起伏。医生说,要加强锻炼,注意增减衣物,多喝水。家人说,都三十了,要快点结婚快生娃。领导说,要及早收心,把精力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可是电脑前的我,眼神还是忍不住溜出窗外。奢侈地想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想说很多,又说不出什么,多了,竟然有些沮丧,再多,还有些悲凉。
科学还是说:荷尔蒙,荷尔蒙。
我说,我知道了。但是,为之奈何?
似乎现实中总能找出这样的“科学”,讲道理,不讲做法,给解释,不给解决,只有认识论,没有方法论。真是“然并卵”。
想说,却不知说什么,怎么说。然后,就突然想背首诗了。
这个“方法论”来的竟有些无可奈何。不过想来,至少要比只是一句“怎么办啊”强。嗯,这大概也是古人的方法论吧,一定意义上,还算得上是本体论。不然,“无可奈何”之后,就不会有“花落去”了。
很懊丧自己不懂古体诗,也很惭愧自己成诵的寥寥文章,皮毛知识连动手的勇气都不敢支撑。也很感慨古体诗的衰落是个文化损失,以致语言如今是如此廉价,如同一张纸,人们不愿意费时费力地折叠出花样。事物总有两面性,白话文运动到现在已称得上“流氓的盛宴”。至于白话诗,简单而困难,在于比古诗更难表达出鼻腔里的味道。想美好而不造作,浓郁而不过分,含蓄而不晦涩,太少太少,少得让人要起疑心。怎么能让它不成为孤孤单单的漂亮话呢?或许,我该重新看看西方哲学史了。又或者,干脆跳出来讲,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白话入诗本就是不适合的。
话说回来,即便没有诗,我也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去思考诗了。这算是一种怀念吗?是吧。就像我还是会忍不住看看窗。
诗是梦,一种梦。多少人能活在梦里呢?又有多少人,愿意活在梦里呢?
诗,也真的成了梦。
有味道散文4:腊月的味道是年味
文/韩星星
腊月是有味道的,那舌尖流连、心尖忘返、魂牵梦绕的味道,也叫年味。
季羡林说:“虽然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如若年是那句断魂的“噢,你也在这里”,那缓缓铺展的背景就是腊月,一场怦然心动的邂逅,便在舌尖芬芳了。
最先绽放在舌尖的是雪。人靠衣妆,时光也是,雪就是腊月的妆饰。风挽裙袂,雪花起舞,一树梨花落晚风,迷倒多少望穿醉眼!麦苗枕雪,溢出馒头的清香;孩童戏雪,追逐纯真的快乐;大人望雪,风起处,岁月如歌;老人尝雪,舌尖上,瑞雪丰年。
雪的味道,0℃,些许辣,不醉人,但让人自醉。经过雪的抚慰和滋润,那些腌菜、腊肉,就多了温柔和缠绵,萦绕在舌尖,迷醉味蕾。喜欢那个昵称,舌乳头。当舌尖忘情地吮吸美味时,我也吮吸到时光的味道,口齿间摇曳着母亲劳作、温柔的身影。
时光流逝,母亲老去,但腌菜记得,在舌尖蓦然回首。腊月飞雪,母亲不只腌蔬菜、肉类,还腌雪。她只收集屋檐上的雪,撒些盐,埋在屋后。待夏天,挖出来,可以医痱子、瘙痒等。我曾偷喝过,那绵长彻骨的凉,让我的眼朦眬了一个夏天。
腊月,在舌尖上迈着猫步。我也是只猫,而且是馋嘴猫!我的眼神和家里那只大黄猫一样,无辜而深情地望着屋檐下的腊肉,垂涎欲滴。当腊八到来,我终于可以舞动舌尖,大快朵颐。对了,那个粥叫腊八粥。母亲宝贝着呢,还叫它八宝饭。
与腌菜不同,腊八粥不要腌,只需要阳光曝晒。所谓“八宝”,都是些五谷杂粮。后来读到“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才知道腊八粥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那些谷粮,的确都是宝贝!它们吮吸着阳光成长,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这多像我!
正因如此,在腊八,我可以肆意饕餮。年岁渐长,离家在外,五谷都分不清,也淡忘了“八宝饭”的味道。那年“春晚”,有首《吉祥三宝》,听着,有种恍若隔世之感。原来,不只孩子是父母的宝,父母也是子女的宝,而家就是那个“聚宝盆”。
腊八粥唤醒记忆,年味则牵着你,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奔回家。
“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子要炮。”年很忙,有些吵,就像墙上挂的红辣椒,要的就是这个味道和劲道。置办年货,吃的、穿的、玩的,都不能少;老的、少的、婆娘,都不能缺;杀猪宰羊,褪鸡濯鱼,蒸炸炖煮……忙年忙年,忙着过年。
年味暖暖地漫溢出。孩子燃放鞭炮,炫耀新衣,交换食物。屋顶上的炊烟,也妩媚妖娆起来,像婀娜的婆娘,交头接耳,尝尝别人家的年味,又扬长而去,去串下一家。
腊月的味道是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那奔走在舌尖上的腊月,只为抵达年,回到家。
有味道散文5:家在乡村炊烟处
文/陈树庆
炊烟是有味道的,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想起了炊烟,就会想起母亲的味道,因炊烟里洋溢着的是幸福、温暖和母亲含笑的慈爱。
母亲是炊烟的制造者,有炊烟就有村子。炊烟是母亲乡村生活的证明,三尺灶台是她们的岗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青丝熏成了白发,青春和美丽也随着房屋上空炊烟的飘散而渐行渐远。所以说每一道炊烟里都隐藏着一个母亲的故事。当清晨天空霞光涌动时,狗儿叫了,鸡儿鸣了,一缕缕淡淡的白烟抑或青烟,从原本静静地竖立在屋顶上,用土砌成的烟囱升起,飘动着向上,流浪在空中无法落下,直至消逝。晨饭后,母亲下田劳作,烟囱便歇着,寂静地端坐在屋顶直望着青天。等到傍晚,伴着夜幕降临,村子的上空便徐徐升起缕缕炊烟,乡村的韵味便十足了。庄户人家烧火做饭的燃料是玉米秸秆、柴草等,因此每一道炊烟都有各自的味道。炊烟形态各异,交错相融,水韵墨章,浓淡相宜,混合上各种饭菜的味道,在炊烟中软软地浸泡,合成了一股股温暖、朴实、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
炊烟是母亲的呼唤,也是家的方向。每缕炊烟下面,都对应着一个烟囱、一个灶台和一座农家小院。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远远望见家中房子上空升起的炊烟,仿佛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热气腾腾的饭菜,望着随风而逝的炊烟,不觉加快了回家的步伐。每每这时,灶台旁系着围裙的母亲在灶前忙碌着,操持着家人一日三餐的味道,蹲下身子往灶膛里填上柴草,灶膛里烧得旺旺的,把母亲脸映得红红的,也点燃了母亲的希望和期盼。做饭、烧菜、续火,都是母亲一个人的事,她们乐于这样做,从未觉得苦和累。于是,母亲的味道、饭菜的味道、猪食、牛粪的味道相互纠缠着,以及院子里鸡鸭鹅的叫声,在炊烟的拌合下,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乡村的甜甜的酸酸的生活味儿。当村子上空的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就如心有灵犀一样,似是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听到了炊烟的呼唤,就知道饭菜做好了,不管玩耍得多起劲,都撒腿往家里跑。因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里,满含着香甜的家的味道,那是母亲的牵挂,那是母亲的等待,炊烟里有着孩子的欢笑和喜悦。
在炊烟里慢慢长大,然后走出家门,离开了乡村,离开了炊烟。每一次回家或者离家时,母亲都站在门口看着我走近,看着我离开。那一刻,母亲心里一定是不舍欣喜相互纠结的。回到家中,像孩子一样,没等饭菜做好就三番五次地往厨房里跑,问母亲做什么饭菜,什么时候才能做好,母亲会从烧好的饭菜里挑出一块来放到你嘴里:“小心别烫着了!”一种莫名的情愫冲击我的灵魂,突然好像明白了些什么,炊烟是一种温暖,一种温馨,一种幸福,其实那菜还是母亲做的菜,不过奢侈点就是加入了点猪肉,饭还是母亲做的馒头。多年过后,母亲在灶膛忙碌的这一幕仍在我眼前不断地上演着,一波一波的炊烟在母亲身后升起,母亲就那样站在三尺灶台旁,心里装着对儿女的期盼和希望。有时候受了委屈,回到村庄,母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母亲说这话时一脸的恬静安详,让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和人生的方向。
乡村飞速的发展着,灶火已渐渐被液化气、电磁炉等替代。炊烟像一位被遗弃在村头的老人,无助的张望,怅然若失的向着远方。闲暇时,回到熟悉的乡村,望着那一家家屋顶,目光不断地去搜寻那熟悉的炊烟,却已很难再见到那缕缕炊烟了。寻找那淡淡的炊烟,回眸曾经的过往,是对母亲和生活的感念和怀想,对我是灵魂的启迪,人的精神家园不能没有炊烟,有了炊烟,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温馨。
生活在城市,远离了炊烟,但炊烟却一直梦幻般地飘荡在记忆的乡村上空,炊烟里有母亲的等待,有家的温馨,炊烟守着我们的亲情、乡情,那炊烟袅袅处,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