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读书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读书的散文1:喜好读书
文/田家声
平素喜好读书,屈指算来一读就是数十个春秋。日月如梭,如今已迈进古稀之年的我,嗜好读书的热情始终未减,而且越演越烈。看来此生小子非吊死在读书这颗树上不可了!
童年时多读小人书(也称娃娃书),那时除教学的父亲偶尔在书店买回三两本供我阅读外,也常借别的同学手中有的自己未读过的,或用自己的书去换别人的小人书读。随着星移斗转,月积年攒,我家里的小人书少说也有百八十本。我将这些书编了号,登记了目录,整齐地码放在外婆家给妈妈陪嫁的三斗桌的抽斗内,专供我儿时同样喜欢读书的小伙伴借阅。当然不能白借,记得当时借一本书必须得给我5个枣核或杏仁的报酬。因为枣核和杏仁可用来“打炮台”或“丢窝”赌输赢玩儿。这种游戏是那年月乡村孩子娱乐的一种方式。
稍长,入初中学习,小人书读的少了,看到了班级里有的同学手里拿着厚厚的《说岳全传》《红岩》《新儿女英雄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青春之歌》等长篇小说读得津津有味,便向他们套近乎,好说歹说限了时间借来阅读。一本《西游记》读得我忘记吃饭,睡觉,甚至连走路、蹲茅房也在啃读。有一次,在课堂上偷读时,被老师发现罚站二十分钟,最后连小人书也被没收了。学校图书馆也有五花八门的小说,我便隔三差五去图书馆找那位长辫子、戴近视镜的细高个女管理员借阅,这一借一读就是三年。三年里读了多少本书,我已记不得了,只记得有本《鲁滨逊漂流记》的小说,我一连看了几遍,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小说里的情节我还能记得二三。
年少读书,囫囵吞枣,只图看热闹,不求甚解,有点“狗看星星一片明”的意思。但它是我读书的良好开端,记录了我年少嗜书的心路历程。正在我长知识,真正懂得读书的时候却遇到了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时“破四旧”,宣扬“读书无用论”,大力批判“封资修”,图书馆的书统统封存不予外借,社会上相当多的好书也全被当做封资修、毒草收缴,毁之一炬。无书可读的岁月只觉心里空虚,日子煎熬。那时的我也曾经为此而困惑、抱怨,但世事如此,怨有何用?无可奈何之际,我发现那时书店里唯有清一色的“毛选”、马列著作可读,于是顺手牵羊拿来一遍遍地读了,没承想她慰籍了我空虚的心灵,点亮了我眼前一盏明灯,使我没有迷失方向,对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绽了文艺园地百花盛开,书店里各类书籍重新上架,图书馆二度开放。我于是如饥似渴地跑书店,泡图书馆,买(借)阅各类书籍尽情阅读,有时也在书摊上淘古旧图书,若淘到一本心爱的书,便如获至宝,欣喜若狂。我夜以继日的攻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读一切我所喜欢的书籍,诸如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天文的、现实的、科幻的、自然科学的……总而言之,多多益善,涉猎广泛,为的是尽量弥补文革十年少读书的损失。我一发不可收拾的读啊读,硬是读得思想开窍,心情愉快,精神焕发,读得老当益壮,才思横溢,笔耕不缀。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觉然我已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了千余篇、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并出版了四本专著,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作家。这些都归功于勤读书善坚持的结果。我于是在心底高呼;开卷有益,读书万岁!
读书的散文2:忆少年读书时
文/张晓飞
我们学校开设了阅读课,每逢上课,看着孩子们静静地坐在那里,默默地看书,仿佛春蚕在咀嚼桑叶,好像鱼儿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少年时的读书经历。
八九岁时,我迷上了读书。那时的书少得可怜,在一个乡村小学里更是无法找到适合少年儿童读的书。我先是在自己的家里找,记得当时找到的第一本书是繁体字的《红楼梦》,还是没头没尾的。我如获至宝,甚至把这本书带到了学校里。班主任发现后,训我道:“小孩子看什么《红楼梦》?”遂没收了去。可是过了不几天,我发现,老师竟然在办公室里看我的这本书。这时我才知道,那年月要找到一本好书,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大概老师看完了,就又装作批评了我一顿,把书还给了我,吓得我从此再不敢带课外书去学校了。
在家里,我还搜寻到如《吕梁英雄传》《卓娅和舒拉》这样的一些有关英雄人物的书。这些书大多是竖行排版,且都是繁体字,依我当时的年龄很难看懂。然而我毫不在乎,硬是凭着好奇心读懂了主人公那超人的意志,读懂了他们为理想而献身的顽强精神,特别是卓娅,简直是我少年时的偶像。这些书无形中塑造了我健康的人格,使我有了一颗坚强向上的心,也使我在以后的种种困境中没被压垮过。
我也尝试过自己买书。那时由于家庭贫困,家长几乎没给过我零花钱,尽管如此,我还是千方百计地攒钱买书。记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攒足了九角钱,一口气买了三本《儿童文学》,还不好意思让家长知道,就偷偷藏起来,有空就拿出来读。
除了找书、买书,我还常常去书店蹭书看。所谓蹭书,就是跑到五六里外的书店里只看不买。你想啊,那时连温饱都成问题,哪有钱去买书啊,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只能看不能买。在书店里,我常常一站就是大半天,忘记了什么是饥饿,什么是疲劳,只是陶醉在书的世界里,达到了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
现在想来,那时读书,纯粹是一种兴趣所致,甚至有些盲无目的,不知道选择,不知道读书方法,更不知道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读书名言。看着现在的孩子们能拥有这么多图文并茂、装饰精美的书,而且还有老师、家长在一旁指点引导,真是打心眼里羡慕他们,也希望孩子们能从读书中体味到生活的甘甜,更加珍惜手中的拥有。
读书的散文3:读书养心
文/王涛
很长一段时间,工作与世俗让我焦头烂额,每天疲于应对。朋友说,你抽点时间读几本书,心静了,自然就理顺了。我总搪塞,现在已经没了读书的心境。朋友还是寄了厚厚的一摞书,希望我能从中获得宁静和方向。
捧着书,心里想的却是手头待办的事,只能把这份好意暂存在书桌的角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儿,她安静的时候,温润如玉,圣洁得像天使;她讲话的时候,优雅自信,气若幽兰。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身上散发出的书卷气,让我着迷。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似乎只有工作的事可讲,我们的交流少了些共鸣和默契。
是啊,毕业到现在一心只在工作上,错过了沿途太多的风景。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单一,思维逐渐变得局限,视野变得狭窄,心态也时而浮躁,对未知充满着忧虑。眼里仿佛只看得见毛公山下的这片黄土地。
跟她分开的时候,她带我去了书店,挑了两本书,让我每天睡前读几页。也许是感觉到了与她在心灵上的差距,或者是想在书中寻找让自己走出困惑的良方,忽然很想安静地读一本书,找回青葱岁月里的那份宁静和满足。
万籁俱静的夜里,一盏昏黄的台灯,半倚在床侧,排空心里的杂念,捧书入静,掩卷入眠,一夜好梦。
清晨,伴着山间的鸟语花香醒来,回味着书中带给我的震撼,心慢慢地静了下来,开始思考。一天的工作变得忙而有序,闲暇时也不再忧虑,整个人都变得沉静。
渐渐地习惯了工作之余,捧着一本书,细细地读,慢慢地走,少见了许多闲人,少讲了许多俗语,少惹了许多是非。
读书养心,既养心情,又养心性,更养心力。心情好了,与这个世界的默契度就增大了;心性明净了,就会让身边人如沐春风;心力强了,就会有信心战胜一切未知的困难。
书,它独有的宁静、深远和优雅,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片净土。年轻的朋友,不要因为你活在当下的繁忙中,就放弃自己读书的机会,停一停脚步,拾起一本书,和自己的心灵说说话,寻找本真的自己。
古人说:书犹药,常读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养心,更能滋养人生。
读书的散文4:我喜欢读书
文/赵彦植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快乐。捧起它,它是圣洁的;翻开它,它是万能的;阅读它,它是美妙的。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漫游书海中获得了不少快乐。那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本图画书,并对我说:“书中有好多故事等着和我们交朋友呢!我们赶快去读读吧,会找到很多快乐的。”我躺在床上和妈妈一起读了起来,读着看着,觉得真有意思。
从那以后,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看过童话和漫画书,我曾为其中的情节哭过、笑过,还做过噩梦;读过历史书籍,我为历史长河中的英雄点赞;读过军事科技,我迷恋上了武器和游戏。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现在,当我捧起《爱的教育》,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读《三国演义》《西游记》让我对文学名着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使我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就算只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闲书,也可以让我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象力。
读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丰富了我的头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我爱读书,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进步的阶梯,读书的感觉真好!
读书的散文5:读书之美
文/黄奕景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食不甘味。”这句话乍听起来甚是夸张,可是细细读来便觉甚是有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爱读书,我欣赏读书之美。
说起我国的四大名着,我为之自豪。我爱读《三国》、读《水浒传》,看英雄胸襟之坦荡,义气之勃发;我爱读《红楼梦》,听一曲红楼绝唱,笑叹人间悲欢离合,如此之享受,世间能有几回合?我爱读《唐诗三百首》,随诗仙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随诗圣杜甫体察民情,感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我爱宋词,随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爱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读书,不必像古人那样焚香沐浴,正襟危坐。泡一杯浓茶边读边品即可。读书,不须只读经典国粹,世界名着,也可读青春文学,生活趣谈,那也是一种美谈。还可读都市时报,关心国家大事,真正体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读书的乐趣,自在其中。读寓言小故事,也可品出无数的大道理,读世界各国风土人情,你就能在书中畅游世界。书不在于绝对经典,只要合你心,称你意,那就是你最佳的选择。
秋天的傍晚,放眼窗外,不禁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体味那一种烂漫;细细品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一抹愁思。冬天的早晨,大雪纷飞,顿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叹。啊,甜美的四季,多彩的四季,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
好的书籍像一坛老酒,甜美醇香;好的书籍像一幅传世佳作,精美隽永;好的书籍更如一颗常青藤,终年不衰。
我欣赏读书之美,朋友,愿好书永远与你我为伴!
读书的散文6:我爱读书
文/余文轩
我从小就爱读书,小到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只记得我的书从画报变成了带短句的连环画,又变成了图文精美的绘本,最后变成了没有拼音的各类图书……而我也渐渐步入了“小书迷”的行列中。
小时候,妈妈每天都会捧着各式各样的故事书给我讲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我认识了可爱的小鼹鼠、狡猾的小狐狸、美丽的白雪公主和善良的小矮人、幸福的贝贝熊一家、恐怖的大灰狼……每天我都会伴随着美妙的故事进入甜蜜的梦乡,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书了。
上幼儿园后,我认识了更多的字,于是开始自己读书,去认识书中那神奇的世界。《神奇的校车》系列中那可大可小的校车,衣着奇异、有着无穷奇思妙想的卷毛老师让我着迷,还有那一群个性各异的学生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跟随他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蜂巢,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去亲自采蜜,并亲眼看见它们如何争当蜂王……
《父与子》是我看的第一本漫画,里面聪明调皮的儿子经常捉弄爸爸,他们的一举一动常常惹得我捧腹大笑,更让我学会了乐观地面对生活。
《丁丁历险记》系列把我带进了一个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旅程,他们的历险常常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上小学后,我读的书更多了。《百科全书》《名人成才故事》《三毛流浪记》……现在我的小书柜已经装了满满三层书。我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常常因为看得太入迷听不见妈妈的叫声,也常常随着故事里的人物高兴悲伤,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
我爱读书,书给了我知识和智慧,也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与书相伴的日子每天都充满阳光,有书的日子每天都快乐无比。我想我会永远与书相伴,做一个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读书的散文7:秋日书为伴
文/刘超
春日读书,容易生困;夏日读书,溽热难熬;冬日读书,常畏于寒。唯秋日读书,不冷、不热、不困,于季节的丰韵中,书,读得惬意,读得通透。
我喜欢于夜晚读书,秋日的夜晚,我总会去读一些经典的、厚重的书籍,诸如,《论语》《庄子》《史记》《汉书》等经史书籍,这些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它们是历史的秋天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我还喜欢读南怀瑾、顾准、钱穆等人的书,这些国学大师们,不仅学识深厚,而且人生阅历丰赡。他们的书,既是知识的积累和展示,更有对人生、社会的深刻体悟,那种体悟,正如秋天般饱满,读其书,你能感受到大师们生命的秋天是何等的灿烂。
秋夜读书,读至夜深,推窗而立,秋风飒然而入,人,顿感神清气爽,一夜展读的疲劳,涣然而逝,那是何等的惬意;有时,秋雨骤起,室内静谧祥和;室外秋雨叩窗,淅淅沥沥,这样的秋夜,读书的滋味中便有了一份缠绵和悱恻;更多的时候,则是秋夜寂寂,读至兴处,披衣而起,或者干脆将电灯拉灭,让自己的身心都沉浸在书籍的氛围中,氤氲着,陶醉着,那种读书的境界,已是进入化境,幸福和快乐,便随之蔓延开,像藤蔓一样在生命的深处生长、扩展。
秋日,似乎更适于户外读书。
携一卷书,走向郊外,人,倚在一株大树之下。抬头看天,天空是那样的高远而又明净,翠蓝的色彩,生发出一种微薄的醉意;极目远望,天高地迥,辽阔无际的原野,恢弘着你的视野,你会情不自禁地胸臆勃勃,神采飞扬。这样的情景之下,最适合朗读古典诗词,或者朗读一下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是秋天)。读着,读着,或许一阵秋风萧然而至,树端上的秋叶,便会纷纷然飘落下来,离离然,那样的萧索,那样的悲情。这个时候,一种诗意的情感自会扑面而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书,也就读出了郁郁的古典意蕴。或者,你携一卷书,于某一个秋日,来到一条小河边,尽管秋草已黄,但秋水却异常的硬朗,于河边读书,那哗哗的流水声,如琴音流淌,就成了你阅读的最明快的伴奏。“金秋”,当你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那种“水音”中,有着极浓的金属的味道,那也就是“金秋”的味道。你在阅读中,竟然读出了一种季节的味道,也只有秋天的阅读才能做到。
庭院,也应该是秋日读书的极佳处。这个季节,庭院的扁豆,已是璎珞满架;秋菊,也已灿烂如霞;墙头上的莠草,半枯着,随风一吹,瑟瑟生凉。你坐在庭院中读书,丰实中掺杂着一份萧瑟,拿一本文人笔记,随手翻着,觉得那些随意写下的文字,性情所至,似乎最是契合这种秋天的味道了。
或许,某一个秋日的早晨,你捧一本书,坐在庭院中,猛一抬头,忽然就看到了对面屋瓦上的薄霜,那样惨淡地白着,你会情不自禁地吟一句:“屋瓦生清霜……”那霜意,便也清冷了你的书页……
读书的散文8:夜晚吻书香
文/钟迪良
晚上读书,情味特别,书香氤氲,亦最迷人。对于书,我总认为,每一本书,都是有其灵魂的。白天,世俗喧嚣,书的灵魂就静静地附着在每一页书页上,以躲避这尘世的烦扰。夜晚则不同了,夜深人静,一切的污浊和肮脏,都悄悄地躲避或湮没起来,世界,变得宁静而安详。于是,每一本书的灵魂,就会走出书页,悠然自在地在书房中游走,游之所至,即芳香四溢,这就是书香。
书香,其实就是书本身灵魂的体香,故尔,晚上读书,书香最浓、最挚。我极喜欢在夜晚读书。
一页一页地翻着,书页发出细微的呼吸声,虽则细微,在我听来,却是极其地清脆和响亮,我喜欢听这种声音,这种清脆的声音,有一种生命的质感,有着一种极强的穿透力。我从这种声音里,听到了书的话语,感到了书的温度;它穿透的是魂,让我感受到阅读时的那份无处不在的畅快和欢愉。我觉得,那是书香在开启它芬芳的闺门。
所以,每次打开一本书,特别是一本新书,我都习惯性地将书端至鼻端,轻轻地翻动书页,用力地嗅着,嗅一嗅那散逸着的书香。静静的夜里,书香,如丝如缕,飘逸透彻得不得了。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闭上眼,什么也不想,任凭缕缕的书香,在肉体和灵魂里行走。肺腑荡漾,七窍舒泰,世界都在无处不在的书香里。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最干净的世界,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最芳香的世界。这种夜晚的阅读,就成为最令人沉醉的阅读。
读书累了,我会起身,环视四壁的图书,我觉得,虽夜深,但每一本书,都是醒着的,欣欣然然地张着眼,笑盈盈地看着读书的人。我以诚心换慈谒,看着每一本书的时候,每一本书都灿烂着,都可亲得不得了。它们在呼吸,轻轻地,轻轻地,既是绣口锦心,又是吐气如兰。于是,在这房内,书香盈室,书香浩荡。有时候,会禁不住追问,这些书香,究竟来自何处?想到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个故事,似乎作了回答。他曾写过一座深藏于岱岳深处的“经香阁”;有人问:“为什么叫经香阁?”答曰“读书至子刻午刻,一字一句,皆发浓香,故题曰经香阁。”又问:“书为什么会发香呢?”又答曰:“圣人之心,与天地通。诸大儒阐发圣人之理,其精奥亦与天地通,故相感也。”“故相感也”四字,最得要领,通而解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闻得书香,只有“人书相感”才能闻得到书香。你必须是书的“解人”,人对书“有情”,书才对人“有意”。书香,只为“真读书人”而发。
读书的散文9:读书——一种别有风味的生活
文/路惠民
喜欢读书的人,看到喜欢的书籍如同饥饿的人看见食物、黑暗中行走的人看见远处的光明,一种欣喜、一种激动、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顿时关于脸庞。书籍对于喜欢的人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缘分;喜欢书籍的人能赋予书籍生命,使它焕发生机;对于不喜欢书籍的人,书籍顿时失去生命,或束之高阁、或置之被遗忘的角落。
认真而深入地读书,可以使人忘记周围的一切,沉浸于书香的围绕之中,沉浸于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产生一种共鸣、一种集思想、情感与一起的共鸣,置自身于作者所描绘或主人翁等生活的世界之中,与其一起快乐、悲伤、愤怒、感慨,完成一个又一个生活中可能永远无法经历生命体验,让生命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宽阔。
认真投入地读书,是一种独处而不寂寞的状态,这样的过程不是淡薄无味的,而是一种充实和幸福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发掘出自己的潜能,理清自己的思路与心思,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目标,金顶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读书的过程,其实也是梳理自己灵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进行空间对话,在反反复复的对话与斗争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塑造得更加日趋完美,得到一种少有的满足与安宁,精神得到一种超然升华。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刷新”自己的思想,“复制”书中的自以为“精华”的东西,“粘贴”在自己的思维、思想中,对其进行“格式化”,重新结合自己的实际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使用”,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
读书可以帮助人认识自己,可以了解并知道不读书的人不知道的、或者更深刻认识认知的问题,体会到他们无法体会到的思想感情等,甚至是五百年以前和五百年以后的事情。读书可以产生现代社会的现代技术所无法替代和想象的东西,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得许多人丧失了读书的动力,甚至扼杀了读书的欲望;许多不读书的人无法产生对书籍所描绘的东西的想象和遐想,尽管影视作品可以更为直观地反映生活,但它剥夺了人的丰富想象力,它们只是以现代人思想或迎合现代人思维和观念,很有可能摈弃了书籍本来所要反映的东西。
读书可以让人变得睿智而深邃,思想日趋丰富成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生活有时让人觉得有些疲倦、烦躁,读书是一种对生活的有效调节,是对生命的一种瑞泽,让疲倦的精神得到另类的启迪、给力,让烦躁的情绪变得淡定和从容,让焦躁远离自己;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相处的生活方式。
在读书的过程中,让精神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充实和完美,可以重新认识一切,感悟一切,激发产生一种新的灵感,思想得到新的启迪,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新的倾诉欲望,或者沉醉其中、或者发呆、或者发狂,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产生更为强大的生活动力,解放初自己的灵魂,激发出潜能,产生新的正能量。
读书可以说是一种养生之道,可以帮人养颜,使人精神焕发,激情燃烧,多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不再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变得焦躁,生活不再情绪化,沉稳、淡定、从容地面对一切,冷眼深邃地观看尘世间林林总总的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