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武术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武术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主要培养锻炼学生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以及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二、教学目标
1、增加学生的身体柔韧性以及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武术精髓,增加学生对传统武术的了解。
三.课时安排
第一至三课时:
一、简单讲述武术理论:
抱拳礼
二、学习武术基本功内容:
1、正踢腿
2、里合腿
3、外摆腿
4、五轮盘打
5、马步冲拳、推掌
6、体能:抱头蹲起,立卧跳
第四至六课时:
一、复习:
基本功内容
二、学习:
1、五步拳前5个动作
2、下腰
3、前滚翻
4、体能:腹肌,背肌
第七至十课时:
一、复习:
1、基本功
2、五步拳前5个动作
3、体能
二、学习:
1、五步拳后5个动作
2、弹腿
3、蹬腿
4、体能:俯卧撑
第十至十三课时:
一、复习:
1、巩固基本腿法
2、体能练习
3、五步拳所有动作
二、学习:
1、侧踢腿
2、翻腰
3、单拍脚
4、体能:蛙跳
第十三至十六课时:
一、复习:
1、巩固基本腿法
2、巩固五步拳
3、其他动作
4、体能
二、学习:
1、砸拳
2、第一组合动作
3、第二组合动作
小学武术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同学参与体育活动兴趣,让同学乐于学习。
2、运动技能目标:学习几个简单的武术动作和相关动作名称,能自身借助动作名称进行武术动作练习,提高同学动作的连贯性和对动作的认知能力。教师通过示范和语言引导,激发同学创编动作的兴趣。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武术动作姿势,发展协调、平衡和灵敏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激发和鼓励同学大胆展示动作,体验运动中的兴奋和紧张,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5、社会适应目标:在练习中建立和谐的合作学习关系,培养良好的武德和合作精神。
课时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内 容
教法、学法
重 难 点
1▲
学习两个简单的武术动作和相关动作名称,能自身借助动作名称进行武术动作练习。同学能根据生活中对武术的认识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抽取同学创编两个动作进行集体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1、 武德教育。
2、 学习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并进行自主创编。
创设情景、示范教学、模仿和对比的学习方法。
重点:弄清动作方向和动作的衔接。难点:动作准确,做到有力、有神。
2
在已有的武术基础上继续深化和巩固,继续进行新动作的教学和创编。
复习已学武术动作并进行新动作的学习和创编。
示范动作、术语教学。模仿和对比的学习方法。
重点:巩固已学的武术动作。难点:继续进行新动作的学习,动作有力、有神。
3
通过加强练习和分组竞赛,评价同学的学习情况,让同学在评价中自我提高。
复习学习的组合动作,进行分组竞赛。
创设情景、激励性评价。师生一起评价竞赛队员。
重点:学会评价规范:
1、 优秀:动作连贯到位,形神兼并。
2、 良好:动作连贯,基本准确。
3、 合格:基本完成动作。
难点:学会评价,并在评价中提高。
小学武术教学计划 篇3
通过学习武术,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孩子们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术兴趣班将根据幼儿的实际身体素质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分期进行。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这项运动。
2、掌握武术项目的基本动作,并通过参与武术运动的训练增强体质、提高体能。
3、了解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自觉地自我锻炼。
二、教学内容:
9月份:
第一周:冲拳、架拳、马步
游戏:老鹰抓小鸡
第二周:推掌、弓步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第三周:弓步搂拳冲拳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第四周:复习
一、二、三周的内容
10月份:
第一周:正踢腿
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第二周:提膝穿掌、砸拳
游戏:看谁能追上我
第三周:侧踢腿
游戏:接力赛
第四周:复习
五、六、七周的内容
11月份:武术操《八面威风》
12月份:
武术操完整动作
1月份
总复习
三、教学方法及要求:
方法:必须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孩子们的自觉积极性相结合,直观教学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系统性与武术的兴趣教学相结合,巩固提高与训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要求:
1、准确连贯的完成全套动作;
2、动作规范,节奏明显;
3、熟悉单个动作的名称。
小学武术教学计划 篇4
课外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武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一、活动目的:
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武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活动步骤:
武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武术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武术兴趣小组办的有声有色。
(一)组织健全武术兴趣小组
1、武术兴趣小组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或是体育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2、每周五下午活动课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包括武术手型、步型的练习。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指导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基础方面着手,以套路为主,基础课程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
1、重点辅导学生套路方面的学习。
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
3、指导学生从事套路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武术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应鼓励。
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该项运动,。
2、掌握武术项目的基本动作,至少掌握1套拳术套路,并通过参与武术专项锻炼,提高体能。
3、了解并运用部分武术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欣赏武术比赛、自觉的自我锻炼。
4、进一步强化武术运动兴趣,能够主动参加课外练习,提高套路的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
5、掌握并利用武术运动的特点,科学地锻炼身体,参与教学比赛、表演,制定自我训练计划。
四、教学安排及内容:
第一周 基本手型:拳、掌、勾。
第二周 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步。
第三周 复习基本手型、步型。
第四周 基本功:冲拳、亮掌、正踢腿 。
第五周 基本功:侧踢腿、里合、外摆、弹腿。
第六周 武术操。
第七周 复习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弹腿。
第八周 单拍脚,腾空飞脚。
第九周 武术操。
第十周 基本功:五步拳起式及1动。
第十二周 基本功:学习五步拳2动。
第十三周 基本功:学习五步拳3动。
第十四周 基本功:学习五步拳4动。
第十五周 基本功:学习五步拳5动。
第十六周 基本功:学习五步拳6动。
第十七周 基本功:学习五步拳7动。
第十八周 基本功:学习五步拳8动。
第十九周 基本功:复习五步拳。
第二十周 基本功:五步拳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