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是中国人》(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是中国人》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夸夸自己的爱父母的情感,感受自己的祖国多么美好。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话。
活动准备:
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小卡片。
关键点:幼儿看着自己的小卡片大胆讲述。
活动过程:
师讲述:
一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二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我使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使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三我是中国人,在我的国土上不光有雷电轰不倒的长白山、黄山劲松,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
四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想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1、出示卡片,引起兴趣
2、幼儿看着小卡片自由讲述。
3、讨论交流,乐意表达
4、出示其中部分卡片。
5、师:谁能说说从这张卡片上你看到什么?
6、请个别小朋友来介绍。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是中国人》 篇2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背景下产生的。在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特别感兴趣。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的疑问。为了让幼儿对少数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次活动我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音乐融入到课程中,让幼儿在感受具民族风格的音乐氛围中,进一步认识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傣族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在了解四个民族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音乐风格尝试表演舞蹈。
4、了解祖国地域辽阔,知道祖国标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5、尝试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祖国的美。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幼儿已在区角活动中,对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歌舞及服饰有一定的了解。
2、自制ppt,录音机。
3、幼儿与老师自制的少数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现中国地图,幼儿各自讲述知道的中国地图知识。
2、听各族音乐,辨认他们各自属于哪个民族,并尝试找到他们在“大公鸡”身上的位置。
二、了解各民族的风俗、饮食、服饰
1、放映投影片,探讨三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放映投影片,让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各自讲述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2、了解傣族服饰与风俗
(1)“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老师扮演小客人,跳着孔雀舞进场)你知道这只小孔雀是从哪里来的吗?”(小孔雀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
(2)“小孔雀的衣服漂亮吗?你们来说说小孔雀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傣族的风俗。
三、听四个民族的音乐创编跳舞。
(1)“小孔雀穿那么好看的衣服来跳舞你们想不想穿上好看的衣服来跳舞?”
(2)幼儿穿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找到“大公鸡”身上自己的家乡。
(3)幼儿倾听音乐,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就请穿上这个民族衣服的小朋友跳舞。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是中国人》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3、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4、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切入点:
从哪里感受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阅读切入点:
从哪里感受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教学课时:1
板书设计
9、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地大物博
文化历史悠久
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作者为当代诗人王怀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他的诗歌代表作“三人”中的一首。诗歌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改革开放的意识结合了起来。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细细划分,本篇诗歌,作者从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与近几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请同学们通过资料的收集,进一步讨论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卓越的腾飞,培养浓厚的民族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四人小组讨论。
三、情境引入、激情激趣。
带领学生一起回到2004年的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场上观看刘翔夺冠的镜头。师谈话:或许这一瞬间、这一时刻学生已在电视屏幕上看过许多遍了,但是此时此刻一张张笑脸仍旧显得异常兴奋和生动。问:“每当你观看奥运会比赛时,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齐读课题,对诗人进行介绍,对中国文化进行渗透。
四、自学课文,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
1、同学们说说自己为祖国的哪些方面感到骄傲。
2、预设答案:“我为祖国的万里长城感到骄傲。”
“我为祖国的四大发明感到骄傲。”
“为祖国能发射通信卫星而感到骄傲。”……
3、课文内容概括为三方面:地大物博的祖国、祖国悠远的.历史文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根据要求进行自学,这部分诗人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犹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骄傲、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
幻灯片展现美丽的祖国,更凝聚着对祖国的热爱,引人入胜的介绍——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东起辽宁与河北临海交界的山海关,一直蜿蜒西走直至甘肃河西走廊上酒泉附近的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公里,合计一万二千多华里,所以长城的兴建实在不是始自秦始皇,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七国竞逐。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疆土,纷纷修筑绵延的城墙,用以抵预外敌来犯。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其他一些精美的图片、声情并茂的叙述,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一个伟大民族悠久文化。
五、小组合作,畅游历史长河
上下五千年,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1、教材中罗列了许多内容,归纳起来有:古代的发明、历史名人和历史遗产。
2、同学交流:网络信息量大、自由灵活,对课文中提到的内容进行课外的延伸,制作成网页供学生自由浏览。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交流相关所需要的资料。
六、语言文字训练,歌颂祖国的伟大成就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成“因为( ),所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的填空训练。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是中国人》 篇4
一、主题背景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随着他们社会经验的丰富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对自己的国家——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需求。本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主题目标
1.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2. 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三、主题网络
(一)核心主题:我是中国人
1. 我知道的中国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
中国的民族
2. 中国的名胜古迹
长城
故宫
兵马俑
3. 中国的传统文化
京剧
武术
书法
国画
4. 中国的风俗习惯
春节
中秋节
端午节
(二)相关主题:我爱我的祖国
1. 祖国的美丽山河
长江、黄河
黄山、泰山
张家界、九寨沟
2. 祖国的科技成就
高铁
航天技术
5G 技术
3. 祖国的未来
我的梦想
我为祖国做贡献
四、主题活动
(一)活动一:认识中国国旗、国徽、国歌
1. 活动目标
认识中国国旗、国徽、国歌,知道它们的象征意义。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2. 活动准备
中国国旗、国徽、国歌的图片和视频。
幼儿用书。
3.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中国国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认识国旗:出示中国国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国旗的颜色、图案,介绍国旗的象征意义。
认识国徽:出示中国国徽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国徽的图案,介绍国徽的象征意义。
认识国歌:播放中国国歌视频,引导幼儿欣赏国歌,介绍国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总结: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对国旗、国徽、国歌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二)活动二:中国的名胜古迹
1.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活动准备
中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视频。
幼儿用书。
绘画工具。
3.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中国名胜古迹的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介绍名胜古迹:出示中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介绍名胜古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分享交流: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名胜古迹,或者自己最想去的名胜古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名胜古迹。
总结: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对中国名胜古迹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幼儿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三: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
1. 活动目标
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感受京剧的魅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活动准备
京剧表演的视频和图片。
京剧脸谱、服装、道具等。
音乐《说唱脸谱》。
3.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音乐《说唱脸谱》,激发幼儿的兴趣。
介绍京剧:出示京剧表演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京剧的表演形式、服装、脸谱等,介绍京剧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体验京剧:让幼儿穿上京剧服装,戴上京剧脸谱,模仿京剧表演的动作和唱腔,感受京剧的魅力。
制作京剧脸谱: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京剧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总结: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活动四:中国的风俗习惯——春节
1.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活动准备
春节的图片和视频。
春联、福字、红包、鞭炮等春节用品。
手工材料。
3.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春节的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介绍春节: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介绍春节的时间、风俗习惯和象征意义。
体验春节:让幼儿贴上春联、福字,收到红包,放鞭炮,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手工材料制作春节装饰品,如灯笼、鞭炮等。
总结: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主题环境创设
1. 创设“我是中国人”主题墙,展示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名胜古迹、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资料。
2. 在教室里悬挂中国结、红灯笼等装饰品,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
3. 创设“中国风”美工区,提供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让幼儿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4. 创设“中国故事”阅读区,提供有关中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书籍,让幼儿阅读和分享。
六、家园共育
1. 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2.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中国的图片、资料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3.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国庆阅兵、春节联欢晚会等节目,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4. 请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剪纸等。
七、主题评价
1. 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参与度、兴趣和表现,评价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通过幼儿的作品、语言表达等方面,评价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对主题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价主题活动的效果和价值。
2、拓展性的练习。学生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说课外了解到信息。同学们的答案可以很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