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有感 篇1
当那晚老师念这个题目时,我们立马就对老师说应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老师却说不是的。我们疑惑了,原来这是台湾一所叫“忠信高等工商学院”的校长―高震东老师说的。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高震东老师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等于大家无责。而“我的责任”就是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推出去。这样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呢?的确,如果一个国家的所有人民都互相推脱责任,那这个国家的结果是怎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立刻赞同了这句话。
高震东老师说:“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后果,后国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是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眼光放长远一点是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眼光长远的人。现在无论在哪儿,都经常可以看到把水龙头开了后不管的人,用了纸巾不放垃圾箱的人,用了电池不放入指定回收箱的人,不仅只有这几点行为,还有很多。这些人就是典型只想眼前的人,而不顾后果是怎样。他们没有想过清洁工们的劳累,没有想过会带给国家多大的损失。如果每个人都节约一点,这些浪费掉的就变成一大笔财富,这些财富会使一个国家更强盛、繁荣。所以每个人都有义务来承担这个责任,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
高震东老师讲两个纸屑的故事,尤其是第二个故事令我汗颜。那是今年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完后,6万人的广场无一人乱丢纸屑,全世界报纸都相继说着这是多么可怕而可敬的日本人啊!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人们散去后满地纸屑。对比一下,日本是一个多么团结的民族啊,为了国家日后不被人看不起而共同来维互国家的利益。他们就是考虑到国家的未来。我们呢?所有人也很“同心协力”,一起丢垃圾。这是多么可耻的行为啊!我们这样就会让外国人小瞧我们,认为我们连最基本的道德都不遵守,将来还会做出什么大事。我们有何颜面。所以,高震东老师说:“捡起脚下的纸屑,这就是爱国的开始!”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一股责任感由然而生。我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忠党爱国,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有感 篇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的标准级是规范,以道德约束人心,以规范管理行为。可条条框框为金科玉律耶?颠扑不破耶?非也。天下无常里,唯有变则通顺,应时代而变革才应是天下之公理。
“左行右立”这一倡导的取消,正说明了这一道理。社会的发展是螺旋上升地,是曲折前进的,制定规范是初衷总是好的,可实践中遇到困难问题也是在所难免。或是逐渐落后于时代,或许设想与实际相脱节,难道这是我们应倒逼时代顺从规范吗?当然不可以,根据实际,顺应时代,做出改变,才是合理的应对。
昔日亡国之钟敲响,今朝砥砺中流击水,变革,推动古老中华前进。
《韩非子》中有言:圣人不循旧,不法古。若是一味顺从遂人氏时代的原始社会教条,想必人类是来不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了,从胡服骑射到孝文帝汉华,从商鞅变法到改革开放,可以说,变革精神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推动国家一路向前。清王朝不肯看世界,胶柱鼓瑟,落得个潦草收场。而新中国顺应时代变革,勇立潮头,取得瞩目发展成就。何以强国,唯有变革。
变通者另辟蹊径,开创时代改变,让世界更美好。
发明的诞生无非都是改变世界的尝试。不愿黑夜中忍受黑暗之人发明电灯,不愿山水相隔就音信难,船只人发明电话,改变生活方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辫子、裹脚是不值得维护的'教条,国人抛弃,走向文明,而印度人只顾遵守在家中排溺不净的教义,随地大小便,弄得环境恶劣,横河污浊,拥抱新时代的人走向美好。改革旧弊病的人享受成果,改变创造,生活美好。
积极改变的现实意义还不止于此,传承传统文化更需要我们积极改变,一味追求原汁原味,不肯顺应时代,只能是自掘坟墓。而故宫成了网红,文创产品市值暴增,王佩瑜改革京剧,年轻人也喜闻乐见,谁说传统文化死板不新潮?其实缺的只是变革之心。
小小的变革,彰显着当代中国的蓬勃朝气,迂腐守旧不知变通,早就成了过去式,有破有立才是如今我们的宣言,感便感通-,我们的未来是光芒万丈!
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有感 篇3
如果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没有不兴盛的国家,没有不团结的集体。题记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我们虽无法去控制天下的兴亡,却可以去影响班级、校园、城市等自己周围集体的兴亡。在班级里、校园里、街道上、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能力让它变得更兴盛、美好,反之,我们在许多地方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它的发展。
高震东教授即是以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态度要求自己与校的老师、学生。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不要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摘自《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在我们的生活中,自己所处的集体在很多时候也会有比如说哪方面的空缺,什么物品的缺失但大多数人(也包括我自己)总会带着这不是我的事,是负责的这样的想法忽略掉它。
但一个集体的进步、发展,建立在这样的想法之上是不可取的。如果人人都有持以这样的想法,那么集体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裂痕。当集体中的一员都抱着我要在集体出现空缺时及时补救这样的想法,个人的力量互相融合,当集体有问题或需要时可以快速补救,集体是坚不可摧的。
将集体的责任当成自己的责任,无论班级也好,校园、城市也好,甚至在国家中担负责任,集体定是强大的。
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有感 篇4
读完高校长关于《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演讲,我深有感触,一直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能与己无关,就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还有别人去做,而高校长之“我的责任”彻底点醒了我。面对国家的发展,如果我们个人都力所能及的付出,就不怕受他人的嘲笑与欺侮。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国家富强的实践中去,教育更是如此。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科技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但和平不意味着止步不前,如果我们比别人晚一步,就只能跟着别人身后,让别人牵着走。这样的发展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耻辱。这个时候“天下兴亡”就不能是“匹夫有责”了,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从个人上升至团体再上升至国家,从1上升至29再上升至13亿,这样的速度是惊人的。那么“我的责任”又该如何体现,通过对高校长演讲词的认真品读,我是这样来考虑的。
一要事事从细心做起。形容和评价一个人认真,不只是从他的干劲儿上看,还要看他是不是对每件事都很细心。高校长为我们举出了美国太空3号登月的例子。因为一节看似无关紧要的电池有损坏,导致“登月”无法进行,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在起飞前够细心检查出问题,又怎会白白浪费几亿元。国家的兴旺发达也是如此,人人都很细心地为国家发展考虑,献计献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十三亿人的力量是无法比拟的。
二要眼里看得见小事。眼里能看得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得见大事,眼里只看到大事的人,必然会忽略很多小事,小事多了自然就成了大事。万事从小事做起,不仅能获得积累,更能培养人处事的能力。
三要有敬业精神,要有为国家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崇高理想。在中国的教育思想里,教书育人,亘古未变。教师培养的是国家发展的后继者,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学生。站在讲台下,下面的学生就是“我的国家”。作为教师,敬业就应该是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国家”,要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四要有爱国精神,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不要随处去贬低自己的国家。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国家,会遇到很多困难,会遭到他国的排斥与瞧不起,甚至会阻碍国家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心系自己的祖国,能够时刻想着“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国家的发展就有我们这十三亿人的权利支持,那么不管到了哪里,我们都能昂首挺胸。这不是自傲,而是自信。
“崇洋”但不能“媚外”。崇洋是对别国的民族的认可,也是为了借鉴外国先进的发展理念,而“媚外”是一种真正的卖国,和他们比吃比穿,比谁更会花钱,最终只能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外国人也会瞧不起你,更会贬低你的民族。
兴亡”作为“我的责任”,就应该高瞻远瞩,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而不应该斤斤计较眼前的小利。只有具有了责任心和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才能将自己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