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微课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小学微课教学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微课教学反思 篇1

微课从开始就给我很神秘的感觉,自己不敢去尝试。但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我重新认识了微课,并使用软件录制了一节微课。微课在我心中有以前的敬而远之到现在的跃跃欲试。微课让我找到了改变课堂的另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形式新颖独特。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多使用她哦!

我这节微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中的干支纪年这个知识点。学生对干支纪年比较陌生,我就趁此机会给学生补上一课。这节课让学生知道了干支纪年的基本方法,让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不再神秘。同时也让中国的干支纪年文化传承下去,激发学生们热爱中国的古代文化的热情。

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这节微课只是“冰山一角”,但就是这一角也充分彰显了我们伟大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光辉。传承文化经典,激发师生的爱国激情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必修课,又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用微课传承经典文化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期望自己的微课越来越精彩!

小学微课教学反思 篇2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 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这堂课,我的思考有以下几方面:

一、成功之处

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可能是刚开学,学习情绪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我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学生们对于新字词达到了会写的程度,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

2.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的程度,就连很差同学也能背下来

3.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如:诗中:“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基础知道它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我想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的话,相信我们的作文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不足之处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失误的地方,那就是对朗读的指导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情,依标扣本,统筹时间,利用钉钉的技术,把微课上好,让学生真正的收益。

小学微课教学反思 篇3

20xx年我参加了我们学院组织的第二届微课比赛,通过比赛准备过程中对微课制作的钻研、学习、深刻体验及教学应用,我对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我的教学反思。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我并不知道应该按怎样的流程充分准备微课拍摄和剪辑制作的前期工作。于是,对于拍摄场地、场景布置、镜头取景角度等都没有严格的要求,导致第一次拍摄效果很不理想。之后我就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经过三次反复拍摄、制作、修改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每一次拍完从场地选择、场景设置、取景角度、动作细节、台词都有新的、不同的体会和修改目标。

我所制作的微课内容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健康评估》里的常规心电图检查。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课和基础课之间的桥梁课。课程内容包含一部分理论知识和一部分操作内容。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无法在实验室里完成所有实训部分实践操作内容,只能靠一些图片、视频资料让同学们学习操作过程。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学习这些陌生而复杂的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只能留下浅显的印象,也往往容易产生枯燥乏味感,难以激发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造成学习的疲倦感,增加教学难度。

再来谈谈我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我们的学生属于高等职业院校生,很多学生学习基础差,自我约束力差, 在学习定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学习自觉性差,上课过程中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课堂组织及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制作的,时长一般为5—15分钟。具有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学内容比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更聚集,主题更突出,对于师生来说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优化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微产品”备受学生的青睐,

微课作为一种较新的“微型”的教学资源可被学生灵活方便地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随时随地移动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局限于传统授课那种呆板的模式。基于微课短小、传播便捷的特点,它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形象直观的反复观看学习,进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行巩固,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二、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

微课制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微课制作要求能够一次成型,因此,要求教师对内容编排、操作过程、场景设置等专业和非专业的内容进行反复钻研推敲、精益求精,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微课的传播性强,同行之间可以观摩学习,同时给出评价与反馈,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能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实现知识交流、共享、积累。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教与学的情景中可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如何在高职教学中强化微课教学的应用

1.主题要鲜明,重点要突出

微课是为了凸显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内容的,要做到言简意赅,把握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重点划分和引用出来,并且尽量清晰明朗地讲解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思维要创新、内容要生动

微课的内容及制作形式不能滥用也不能千篇一律,而要适当的选择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做到具有吸引力、较好的画面感和清晰易懂的形式和深入浅出的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自己学习。在内容上可结合或融入生活实际,导入案例,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重要性,强化感染力、表现力和冲击力。

四、结语

总之微课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体现出的教学优势已日益凸显,目前的微课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对于此领域的研究和制作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小学微课教学反思 篇4

这节微课我是从自己获得省一等奖的课例《赛龙夺锦》中选取的一个知识点。我的教学设计着眼三维目标,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纵观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先后显易难,近远循认知、深浅如阶梯、表里能互补、知行可衔接”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并分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从而端午节及其风俗活动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体会团结协作、努力向上的快乐。

我的教学内涵连贯,内容层次分明,内容疏密、轻重有度,能很好地体现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教学设计很有特色,环环相扣,每个环节做得细节处理很到位。

具体来说有以下亮点:

一、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露痕迹。

二、注重对绘本的开发

绘本要在小学品德低段的教学中好好利用,绘本文字少、大量图画引发学生去想象、思考。给学生讲绘本故事《传统节日》,给学生整体感,系统地了解了端午节的知识。

三、对方法的指引非常到位。

注意方法的引导,教学的明线是方法的引导,通过方法的指引把课堂串起来,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还要有情感。微课教学设计的暗线就是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及团结合作。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收获,去掌握方法。注重行为方法的指导,用很多方法,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和综合性,如猜谜、童谣、阅读绘本、所有方法都是服务于教学。

四、注重细节的处理。

为学生提供网址,把网址的页面写着“长中国人的根、铸中国人的魂,聚中国人的心”这样深奥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给低年级学生。孩子们的心里发展特点不一样,低年级需要用不同的活动让孩子受到教育。

这次做微课,我精心准备,反复品读品德新课标,揣摩教材,认真学习录屏软件的使用,我还熟练运用了软件的编辑功能,包括视频的缩放、声音的处理、批注的使用、片头、片尾的剪辑,背景音乐的制作等,花了很多时间去钻研,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从刚开始的害怕做微课,到现在没事就想录一录微课,兴趣浓厚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