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优秀的文章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优秀的文章读后感 篇1
从小到大,让我最不忍观望的便是外婆那矮小而又略带沧桑的背影!
外婆总说她老了。是啊,你看,岁月已在她的眼角和额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一条条皱纹在她的脸上刻得越来越深,越来越明显。她额头上的三道深深的皱纹像岁月的伤疤,那么明显,有时候看了都让人心里酸酸的,她眼角的皱纹像树枝,也像鱼美丽的尾巴。外婆每次见到我的时候总会眯起她的小眼睛,直到眯成一条弯弯的线,笑容很甜很甜,皱纹就从舒张的形态向中间收紧,虽然这样,但是依旧感觉不到外婆在渐渐地老去,惟独每次看到外婆的背影,我才有一种锥心的痛——原来外婆真的老了!
记得小时候,外婆走路总是健步如飞,她说这样去哪里都可以早去早回,每次我都只能屁颠屁颠地跟在她的背后,时而还得小跑几步才能跟上她的步伐。每次望着她的背影总是直直的挺立着,笔直的脊梁把衣服撑得很平整,看着她的背影就会让人觉得外婆虽然矮小,但是却是个很能干的女人!
可是,等我渐渐长大,有一次跟着外婆去赶集的时候,外婆走在很陡的路上,气喘吁吁,被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我说:“外婆,累了就休息一下吧!”外婆感叹道:“哎,老啦,真是不中用咯!走点坡路也觉得有气无力啊!”但是外婆还是坚持走着,微风吹来,撩起她银白色的头发,飞舞在空中,我走在她的身后,望着她双手叉腰,略微佝偻的背影,摇晃在风中,她蹒跚的步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的样子,突然使我意识到:“原来外婆老了!”看着她沧桑的背影,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每次放假回家,我总要去探望外婆,但是每次去学校的时候,外婆总是坚持要送我,走在路上我都要偷偷看外婆的背影,沧桑的背影隐藏了多少外婆对我的爱啊!
离别的时候我悄悄回头,看着外婆那矮小而又略带沧桑的背影消失在远处,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小成了一个小黑点消失在了远处。有时我在想,那时外婆独自走在路上应该很孤单很落寞吧!
我那爱我的外婆虽然离开一年多了,但是每次想起她的背影,我都会想起外婆对我深深的爱!
读优秀的文章读后感 篇2
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练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作家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散文讲述了一位种树人,种下了桃花心木后,却不按时地给它浇水,让小苗在这不确定中,学会深深地插入泥土中,长成参天大树!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确定。该如何面对呢?来听听法国人鲍尔的回答吧!鲍尔是一家著名杂志的主编,生活春风得意时,但一场突然的不确定让他病倒在医院的病床上。脑出血使他不能说话,若是没有氧气的话,他甚至不能呼吸!但他没有放弃,没有消沉。他坚信,上帝关了一扇门后,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他用唯一一只能动的左眼晴与护士取得联系、沟通。护士一直不停地反复念着字母,他眨一次眼,就是说不对,眨两下,就是说对。经过鲍尔地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一本不凡之作《潜水钟与蝴蝶》。他带来的是生命的奇迹!
人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磨难,如果坦然面对,就能走出山重水复的境地,闯出柳暗花明的新世界;如果能勇敢的拼搏,就能将不确定踩在脚下,并把它变成成功的垫脚石。没有秋霜的洗礼,枫叶就不会拥有火红的颜色;没有机器的打磨,钻石就不会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人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当生活中的不确定袭来时,让我们坦然地面对它吧!因为它能激发出我们的潜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力量!
谢谢你那一次次的不确定!
读优秀的文章读后感 篇3
晚上闲来无事,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从教已经第三年了,我虽然已从幼稚逐渐走向了成熟,但是对于现在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我还有所疑惑。坐起身,目光掠过床头的一本书,一个标题吸引了我:《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我想:或许我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出我想要的答案。
《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这本书汇编了2009年江苏省中学“师陶杯”全部获奖论文,在讲述教育“尴尬”的同时,也体现着教师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和教育理想的追求。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中的张爱军老师写的《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这是他基于毕业班学生状况的现实思考的成果。我看了之后深受感触。张老师从毕业典礼上学生的热闹和教师的落寞引起的发差现象为缘由,继而再现了现在毕业班学生的一些“状况”,而后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想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总会以过去的学生作参照加以对比,把过错全部归因到学生身上,总是以怀疑和否定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做法和想法,最后导出他的结论:教育,我们究竟忽视了什么。
的确,我也刚带过初三,有过这样的体会:学生对家长的敌视,与老师的对立,与同学的不友善等等,还有毕业之后,学生们热闹地忙着写毕业留言时,老师默默地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着自己的东西……这些情景有点在我身上发生过,有的没有。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也曾犹豫过: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满意?平时辛辛苦苦的传授知识、教育他们,他们却不知道感谢,甚至在毕业的时候不都来问候一声。但我并没有多想,我本能地把责任都推给了学生,认为是他们没有“良心”,“忘恩负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学生的错,老师怎么做都是为了学生好,殊不知有的时候方法使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育的关键字在于“育”上,而我们很多老师却光注重于教,忽略了育人的功能。
看来我确实错了,张爱军老师把学生看的如此深远,把教育想的如此透彻,这份心思是值得我学习的,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凡事多思考的精神使得他的论文获得了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的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他的文章标题命名了这本书。我愿当一名像张爱军老师一样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携爱而行,更好地诠释教育的意义。
读优秀的文章读后感 篇4
我曾经在《读者》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一栋楼失火了。防员来救人,因为路面太窄,云梯进不去,只好用人力来救人。他们拿来一块大垫子,让人们跳到垫子上。一位妇女站在第一个,但她不愿意跳,只好让别人先跳。别人都跳完了只剩那位妇女了。火越来越大,妇女犹豫了一会跳了下来。可是她却是反面落地,不像其他人那样是正面落地。这样的危险很大,可是她还是这样着地了。当消防员问她时,她却只说了一句话,让在场的人们震惊不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我肚子里的孩子。"
看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相信不只是我,你也被感动了吧。是啊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在这生命紧要关头,那位妇女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孩子还没有出生,不应该就这样无辜地死去。可是妇女也不该死,为什么她放弃了自己,选择了孩子?因为,母爱。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是妈妈的宝贝。母爱是多么伟大啊!相信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如此的。
想到这里我脸红了,因为我也很淘气,也顶撞过妈妈。但妈妈都原谅了我。我为自己的不懂而羞愧不已。那是暑假的一个傍晚,我没和妈妈说一声就偷跑出去玩了。玩到夜深还没有回家,把爸爸妈妈急坏了,它们晚饭没吃就到处去找我。妈妈急得快哭出来的时候我现身了,非但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和妈妈顶嘴:"你真繁,出去玩会都不行。整天管这管那的,我又不是你的犯人!"妈妈听了先是惊讶,随即被气得发抖,狠很地抽了我一个大嘴巴。"我恨死你了!"我捂着嘴巴冲进房间,把房门用力一甩"嘭-",妈妈被关在了门外。回想起来我当时只想到了自己,完全忽略了妈妈。我想肯定比我哭得还伤心。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看到妈妈已经亲自下厨为我准备了营养的早餐-荷包蛋,大米粥。我正在生气故意不吃,妈妈慈爱地递过来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清秀的字迹:孩子对不起。,妈妈不该打你,可是妈妈是多么爱你啊。顿时,我的眼泪夺框而出。不,妈妈。是女儿不孝,不该惹您生气。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妈妈,我爱您。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