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篇1
一、调查报告写作过程
(一)搞好调查研究
搞好调查研究,详尽地占有材料和科学地分析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成功的调查研究,不可能写出好的调查报告。所以,有人把调查研究比作“十月怀胎”,而动笔写作则是:一朝分娩“。调查时先拟定一个弹性计划,确定调查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方法,如开调查会,进行现场观察与采访,找个别人谈话,听领导介绍情况,查阅各种资料,等等,继而进行分析对比,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调查要具体,要深入,有时须反复多次,尽可能掌握事物正面、反面、侧面各种情况,进行多方位的立体调查。
(二)围绕主题确定材料
任何文章的写作,主题都是灵魂,调查报告的写作也是如此。因此,调查报告的写作必须围绕主题确定材料,在调查中所收集的材料是丰富的,但是,并不能把它们全部写进调查报告,必须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选材要注意两点:
1.要善于使用典型材料说明主题。材料的典型性是有规定的,一种材料,对这个主题来说是具有典型性的,而对另一个主题来说就不一定有典型性。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那种有代表性地、能有力地表现“这一”主题的材料。
2.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说明主题。准确无误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恰到好处地运用统计数据,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直接明白地说明主题的效果。
(三)科学安排结构
调查报告的正文一般结构分为:前言(或开头、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或者叫作导语,要概括地介绍调查对象、全文的重点或点明主题,为了解全文打下基础。因此,前言的语言要精练、简短、概括。常见写法有以下几种:
(1)概述式。用叙述的方法,概括地写出调查的基本情况、问题、目的和主要事宜及其重要意义。
(2)结论式。先做结论,然后分别加以叙述。
(3)说明式。先说明所述对象的基本情况,或简要的背景情况,再叙述主题和其他有关材料。
(4)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起下文。
(5)问答式。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概括介绍调查结果和基本经验。
2.主体
调查报告的主体是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都写在这一部分,常见主体结构有以下四种:
(1)横式结构。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经验、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按其内在逻辑联系,分成几个并列的部分,紧紧围绕全文的中心分别加以叙述说明,或冠以小标题,或加以序码。
(2)纵式结构。根据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或按调查的顺序安排结构层次,它可以列出几个小标题或以序码表示,每一个小标题都表明事物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也可以按时间顺序一气呵成。
(3)综合式结构。也叫纵横式结构,纵横兼而有之,互相穿插组织安排内容。在写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时,往往是采用这种结构,先按时间的顺序介绍经验产生的前因后果,然后将经验再并列为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4)逐点式结构。有时,调查人围绕一个主题,调查了几个点,每个点提供的情况或经验教训各有其特点,又不便于抹煞各个点的特点,这就必须按多点调查的结果,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来写,但各点必须每一个部分说明一个点的情况,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3.结尾
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这个部分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有的调查报告没有结束语,就以正文部分的末段自然结束,意尽言止。结束语常见的写法有:总结式、呼应式、展望式、说明式、感叹式等。
(四)观点和材料的结合
写调查报告,既要有事实,又要有观点,并能使二者恰当结合。
最常见的有三种方法。
1。先叙后议。即先摆事实,着力叙述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再扼要地归纳认识得出结论,即观点。
2.夹叙夹议。即一边叙述交待调查的情况事实,一边进行必要的议论,观点与材料渗透在一起。
3.印证说明。即先提出观点和看法,再摆事实加以印证说明。
二、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一)调查必须客观
调查报告的内容靠调查获得,调查自然会有调查者的态度。为了准确地反映问题,调查时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事先划框子,定调子,然后去挖例子。不论是做哪一种情况调查,都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了解事物的全部情况,然后通过科学的分析再做合理的评价,防止主观片面。
(二)材料必须真实
调查报告是以事实说服人。调查的人、事、物、前因、后果、过程、情节以及时间、地点、各种数据等,应反复核实,做到准确可靠。对材料的选择使用,既不能为宣传而任意夸大,也不能为遮丑而有意缩小。要一是一、二是二,不可有水分,更不能捕风捉影,虚构捏造。真实是确保调查报告观点正确的基础,也是调查报告生命力之所在。
(三)语言必须朴实
调查报告立足于具体的事物和问题,叙述和说明这些事物和问题时,最好用通俗的、生动的语言来表述,力求文风清新朴实。例文:
“毁基筑城”休矣──麻将热危及小学生的调查
当前社会上的麻将热,对小学生波及有多大。危害有多深?最近我们对某厂子弟小学的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感受颇深。
在对四百零一名学生调查中,爷爷、奶奶常打麻将的有三十四人,这些学生中,有十七人学习成绩较差;爸爸、妈妈常打麻将的有一百二十二人,在这些学生中,有四十七人学习成绩较差,占38、5%;学生家里经常摆起麻将桌的有四十七家,在这些学生中,有二十五人学习成绩较差,占53、2%。学生会打麻将的有九十四人,其中差生三十八人,占40%。另外,还有三十多名学生在同家长或邻居打麻将中赢过钱。
在这占全校学生总人数近四分之一的差生中,有的学生放学回家后,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胡乱应付一下,就急着去看打麻将,有的甚至连作业也不做,干脆第二天交“白卷”;有的因家长整夜玩麻将休息不好,第二天早晨刚上课,就在桌子上睡;有的学生自己玩麻将也上了瘾,根本无心学习。
在调查中有学生反映,家长在打麻将时,孩子站在一旁观看,家长不但不管,反而让孩子给他们当“小服务员”;有的家长看见孩子打麻将,不但不制止、劝说,反而为孩子当起“参谋”;更有甚者,不但把孩子推到麻将桌上,教会孩子打麻将不算,而且还常常同孩子一起互相赢钱。难怪有的小学生在接受调查中感叹地说:我们这些小麻将迷,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手“培养”起来的。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对于年幼无知、如同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即是人生的第一个大学校,父母即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倘若我们作家长的,不有意去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或是光图自己玩得痛快,不顾及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所造成的后果,或是在缺少牌友时,来个“三凑一”,干脆将孩子也拖进“方城大战”之中,那么,久而久之,岂不让孩子荒废了学业?如此“毁基筑城”是每位真正爱护自己“小宝贝”的家长,都应三思的严肃课题。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篇2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两种,一种是单式标题,如:《社会调查:内部审计在柳钢集团的运用》、《管理会计在柳工集团管理中应用效果调查》、《作业成本法在xx企业应用的几大怪现状》;另一种是复式标题,即有正、副两个标题,如:《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对广西x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对广西x家之糖业的调查》、《加强内部审计 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个案调查》。一般来说,单式标题都要将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报告名称标示出来。复式标题的正标题要将调查报告的宗旨(主要经验,或问题的本质)揭示出来,或将经验和调查项目共同组成正标题。副标题则揭示调查对象、调查项目。
(二)正文
正文部分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前言,也可以称引言。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概述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原因、目的、方法等内容,并点明调查宗旨。
在调查与研究活动过程中,如果运用了多种方法,一般不在前言里对此作交待,而是单设一个调查方法(或研究方法)标题,将自己运用过的各种方法一一说清楚。
有的调查报告,不用前言、引言等词汇作标志,正文一开始就直接概述有关事项。记者撰写的.调查报告,往往采用这种样式。
有的调查报告在前言部分,除了概括地交待报告的内容之外,还很注意醒目地交待调查的背景、目的,或调查的价值、意义。这样写更为规范,因为实用文讲究观点、态度鲜明、醒目,调查报告属于实用文,自然也要遵循这条规则。
如果调查报告是受委托写的,在前言里必须交待清楚。有时可以通过报社或杂志社编者按的方式子以交待。
总之,调查报告的前言(或引言),除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法之外,还应该交待写这篇调查报告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交待本调查报告的价值与意义。这是调查报告前言 写作的规范要求。
2、主体。主体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干,是详细展开调查内容的部分。主体部分的写作,应根据调查的宗旨,设计好相应的结构,清晰地将调查内容表述出来。一般来说,反映情况类的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宗旨和预先的设计,应该将需要反映的情况全面、清楚地阐述出来(这部分内容除文字表述外,还常常使用图表、数据等表现方式,使内容表达得史简明、显豁)。经验总结型调查报告,要把最能说明经验的典型事实、具体做法及效果清楚地写出来。揭露问题型调查报告,要把问题的实质尖锐地揭示出来,并且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形成的各种原因。上边所说的报告内容,都属于问题类调查报告的最核心的内容。对问题不作深入分析,只叙述问题的表而现象,或只叙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则是失败的、没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当然,像经验总结型调查报告、揭露问题型调查报告等,如果对缘由的分析很突出,规律的提炼很准确,理论色彩很浓厚,这样的调查报告都可以归类于学术型调查报告。
经验总结型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着重撰写做法、效果与启示。效果、做法、启示,完整地体现了经验。缺少任何一项,都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经验,尤其是启示,它是体现经验的个性、独特价值、经验质量的核心部分。
揭露问题型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着重撰写问题的表现特点,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揭示问题的实质。
3、结尾。调查报告的结尾,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报告主体部分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所做的总结,对报告宗旨的深化,从而加深读者印象。有的调查报告的结尾也可以指出存在的问题。
调查报告的结尾,可以提出建议,或远景展望。有的时候,调查报告还可以把主体部分的结尾作为全文的结尾。究竟什么样的结尾才算好呢?这取决于调查报告的宗旨。
学术型调查报告属于论文,它的正文部分的结构安排一般是:
(1)介绍调查对象、时间、地点、方法;
(2)根据论文宗旨,有重点地介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根据论文宗旨叙述被调查对象所具备的规律性特点;
(4)对规律性特点作理论分析。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篇3
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领队,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它的体例、写法目前还无定论,参考“调查报告”体例和写法。社会实践报告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1,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是大课堂,实践长真知识》。
2,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然后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从而过渡到正文。
3,正文:写实践报告应根据学校要求,写出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等。作为领队应在报告活动情况的同时写出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4,结语: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
5,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参加实践者的个人或群体(如班、组),报告完成的时间。
应该注意的是,写作时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行文时不要写上“前言”、“正文”、“结语”、“落款”等字样,可以写标题,如“基本情况”、“主要体会”、“几点思考”、“问题和建议”等。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篇4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如《关于成都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双行标题。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如《感情越拉越近对江苏省三下乡活动的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前言:社会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调查对象、范围,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正文:正文是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叙述。真实准确地列举调查所得的确凿事实、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对资料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证实一种观点,或推翻一种观点。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理。
社会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三种: 1,纵式结构。即根据事物发展的始末顺序或脉络,材料的内部逻辑关系叙述事实,由事人理,分析研究,最后推导出结论。这种结构各部分之间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会眉目不清,条理紊乱。
2、横式结构。即根据材料的性质,将其概括为若干平列的几个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从不同方面集中揭示其主题。
3、对比式结构。这是一种特殊的横向结构。适合于先进与后进,正确与错误的两件事物相互比较,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4、纵横交叉式结构。就是将纵横两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以纵为主或以横为主,纵横交错,以便灵活透彻地说明问题。
社会调查报告结语: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这部分可长可短可无,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总之,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社会调查报告附录: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内容包括: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诠释和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旁证材料,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