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的读后感1500字

多美网

2025-07-03读后感

欢迎阅读《红岩》的读后感1500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岩》的读后感1500字 篇1

翻开《红岩》这本用血和泪谱写而成的壮丽篇章,革命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被瞬间拉到那个热血悲壮的年代。这本书由中美合作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以狱中革命同胞为原型谱写而成,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潜伏在重庆的中共地下党员们不畏强敌、意志坚定,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与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机关进行着不懈地斗争。

学生时代的课文选段最先让父亲了解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课文中江姐以及年仅九岁的小萝卜头的故事让父亲印象深刻,父亲把《红岩》推荐给我,他说这本书中就有江姐的故事,老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也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

江姐的事迹代代相传,革命故事传唱至今,读此书,崇敬、悲愤、热血再次涌上心头。

江姐看到城墙上挂着的丈夫血淋淋的头颅,强忍悲痛的泪水,深藏心中的仇恨,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继续回到丈夫工作的地方投身革命。甫志高叛变,江姐暴露被捕后,反动派妄想在江姐身上找到摧毁地下党的线索,可无论何种酷刑换来的终是一句"不知道!"."你们能够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敌人用竹签扎江姐的手指,十指连心的痛也掩盖不住江姐眼神里不屈的光芒,"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宁死不屈的精神鼓舞着狱中的革命同胞,同志们向江姐致以革命的敬礼!最后一刻,江姐换上整洁的蓝旗袍,亲吻"监狱之花",与狱友们道别:"到为共产主义献身的时刻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这就是共产党员,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白公馆的地窖里,许云峰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一条逃跑的.地道,在最后关头也不失英雄本色。面对死亡,许云峰淡定从容,书中是这样写的:"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应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是的!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员的意志是永远打垮不了的!许云峰用不平凡的灵魂谱写出不朽的诗篇!

江姐受尽酷刑、不言畏惧,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成瑶调皮可爱、迅速成长,刘思扬出身豪门、参与革命,华子良忍辱负重、忠贞不屈,小萝卜头顽强不屈、坚韧不挠……这组革命群体形象,每一个都个性鲜明,每一个革命同胞的故事都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

品读这段满含悲怆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心中感慨万千。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革命先烈们用鲜血铺筑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向他们致敬!面对艰苦卓绝的牢狱生活,他们不消沉;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他们不动心;面对惨无人道的刑罚,他们不屈服,因为在他们心中,有着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坚定的信仰,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有的信仰!小说所传递出的就是这样的红岩精神!爱党、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和平年代,共产党人继往开来。我们当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所要做的是学习和传承红岩精神,在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党性修养,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为国家民族需要之时,我们每一位都义不容辞!正如誓词所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红岩》的读后感1500字 篇2

在所有的书中,《红岩》是最能够反映我国解放之前的情况的书了。复杂而易懂的情节,更为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增加了几分色彩。

故事是以革命老区重庆红岩村附近的地下党和叛徒、特务、国民党作斗争的事迹为主线,来描述共产党是通过如何艰苦的革命斗争从而换来现在幸福的生活的。故事中的革命正面人物——江姐、许云峰、刘思扬、成岗等,都是意志坚定,勇敢而不鲁莽,为了革命不怕受苦受累的老实淳朴的人物;而反面的特务、叛徒——甫志刚、郑克昌之类,都是老奸巨猾心术不正狗仗人势的人物。看过这本书的人,没有人不被共产党员们在国民党质问下的`坚定态度而感动;看过这本书的人,没有人不被虽在监狱里却顽强为革命作斗争的伟大精神而触动;看过这本书的人,没有人不被书中精彩的内容、曲折的故事而大为震撼!

书中的人物个个都是个性鲜明:江姐一个坚强精明的女共产党员,敌人质问下不退缩、痛苦折磨下不畏惧!她虽然对自己要求苛刻,但是对其他的共产党员却是百般关心百般照顾,她十分开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尽管她死了,但她的精神将永存!我相信,如果江姐看到了现在祖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也一定会露出她那张美丽、和蔼的笑脸!谁的意志能比得过她?谁能在诱惑与剧痛选择正确的方向?那就是她——江雪琴。

许云峰,一个沉着冷静的带头人,他没有在国民党的花红酒绿诱惑下做叛徒、他没有在徐鹏飞的甜言蜜语下交出共产党的机密。在他临死前,在国民党酷刑的逼迫前,他仍然没有丝毫畏惧,依然保持他的在所有共产党前树立的高大的形象,沉着冷静,共产党有这样一位领导人,无疑是件幸运的事!

成岗,这是位誓死维护党的利益的印报员、也是位意志坚强的共产党!敌人把他抓进监狱前,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保护党的秘密,他没有逃生,而是销毁挺进报,挂好扫帚,多么大公无私!在国民党的意志折磨下,他以超强的意志力控制自己,没有泄露出党的内部消息!他超强的意志力,正是来源于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热爱!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行为值得我们佩服!

楼一室的所有女共产党员,她们虽然是女共产党员,可是却丝毫不比男共产党员差!她们用女性独特的智慧,配合楼七室的共产党员,建立了渣滓洞的监狱党;她们想尽办法,与渣滓洞所有的共产党员互相联系,为所有监狱党员提供外界消息,为外界地下党提供了监狱里的消息;她们听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了,国旗是五星红旗,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为数不多的红背面做成了一面与真正五星红旗不同却同样美丽庄严的‘五星红旗’。她们,不愧是女中豪杰!

我认为,红岩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就是那‘囚歌’中的前两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门敞开着。’形容多么恰当,感情多么丰富!‘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从狗的洞子爬出!’这句话,汇集了多少忠诚的共产党员的心里话、集结了多少意志刚强不肯在诱惑面前低头的监狱党的真心话!‘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这不正对应着书的结局幺!每一个勇于冲出监狱的监狱党都是勇士,他们被火焰燃烧的身躯,用血和生命唱出了革命最伟大的歌!

红岩,红岩!他们有一面红旗!

《红岩》的读后感1500字 篇3

进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人们口中的这本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红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时,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担负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与路上激起的水花和你讲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学校,只感觉学校里的气氛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玩乐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得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像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随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十几年学还无法参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像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新闻报道中一位青年与歹徒勇斗的事迹令我敬佩,更重要的一点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的笑容里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红岩》的读后感1500字 篇4

年少时,曾经捧读大部头《红岩》,初始时留下的是感动和义愤;如今再品《红岩》,如一首钢铁铸成的韵诗,让人感慨万千。《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陈然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穿越历史的硝烟,我们手抚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伤痛,那是一场光明,与黑暗﹑诱惑之间的战斗,它被永远以不同的形式刻录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历史不会忘记不会忘,许云峰要被特务密裁时,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顾站立在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一个走字,铿锵有力,这种视死如归的气势,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这正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不会忘,在渣滓洞集中营,江姐曾饱受折磨。当竹签钉进她的手指,鲜血顺着指尖流下,十指连心,而她却把这种刻骨铭心的痛化作更加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埋进心底。她用自己的行动,鼓励难友们坚持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她毅然走向刑场,用自己的生命,与敌人抗争,谱出了一曲感人肺腑,令人热血沸腾的生命之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句话掷地有声,让我们看到了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令人荡气回肠;这句话穿越了漫漫时空,依然华彩熠熠、警示后人。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光辉的一生,因为信仰,赋予她以血肉之躯战胜敌人竹签的坚强意志,因为信仰,赋予她一种高贵、永恒的精神力量。

不会忘,小萝卜头一个从小生活在集中营的可怜孩子。大大的头,瘦小的身子,聪明诱人的大眼睛,一个渴望自由的孩子,一个从小没出过集中营的孩子,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一定渴望有一双翅膀,飞出集中营的铁栏杆,飞回自己的家他是黑暗中成长的一朵花苞,充满了生命力,然而,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被吞噬了!烈士仪容今犹在,何处觅花香?

不会忘,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长城,放飞希望,用痛苦和钢铁般的意志,托起明天的朝阳,解放了中华民族,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想起他们,骄傲、振奋、崇敬、悲愤、感叹,袭上心头,我无法自已。因为他们,每当遭遇困难或失意时,我总会相信,坚持下去,爱拼才会赢!

《红岩》,是一面旗,让我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没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现下,很多人浑浑噩噩,不知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为了金钱,铤而走险;为了权力,迷失本性、阿谀奉承。这些黑暗的社会现象,让我们扼腕叹息。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吗?如果空虚,读读《红岩》吧,缅怀江姐,追思他们的英雄事迹,感慕他们灿若云霞般的信仰光华,让我们每一个人再接受一次精神洗礼,当理想照进现实,我们会明白:信仰从来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存在于我们的点滴生活,需要接受岁月的磨砺和考验。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还留有一方净土,固化信仰,增强信念,树立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