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论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11月24日,由冉老师主讲的《阅读课第一课时教什么》的主题讲座在一小多媒体教室举行。听了冉老师的讲座,对语文课第一课时该教什么有了更大的认识和体会。
一、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不同时段的目标和教学,合理设置目标。
不同时段有不同时段的目标和方法,低段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对读书和识字的技巧,在目标的设置上更接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低段的学生对字音,读音,读词语,读句子和文章的要求要更多也更具体,对低段教学要注重基础,有了好的基础,才能在好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延伸。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和授课方法。
对于低段教学,要设置比较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语言要更简练,课件要更生动和趣味一些,对于字词的教学要重点在字音,字形,对词语和句子,要引导学生的去对比,归类,运用,在教学形式上,要童真化一些,要运用一些动物,卡通,和常用的.句式,让学生比较好理解,在学习手法上,要具体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环节,进行跟踪,改进,指导,点评等,语言上要简约,生动一些,能让学生理解感悟。
三、环环相扣,达到整体感知。
冉老师提到,初段教学的重点,对于字音的学习和用法,要把握到位,冉老师从多音字的问题着手,给我们展示了对于不同的字音,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应用方法,生动简单地呈现了多音字的用法。通过多音字的运用又把它放入在课题中,很好地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在中间的一类字和二类字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归类,通过分自然段,通过对比,在课文中进行点拔,进行重点突出,进行难点突破,并一一进行讲解,朗读,指导学生从词语到句子到课文的有效阅读,很好地实现第一课时的目标,并更好地为上好第二课时作好铺垫。
关于第一课时的教学学习和讨论,我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更多地向前辈,同事,专家们学习,让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更进一步!
论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话。这几天,我读了十几页《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就像参加了于永正老师主讲的语文学科培训。书中共有四辑,明确的教学理念,典型的课例细节处理,对语文课的写字、阅读和作文教学都有醍醐灌顶般的指导。读其书如见其人,于永正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二十二年,我一直都在反思,怎样去上好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我作为语文老师,要向于永正老师学习,从平时教育教学的点滴中去反思,更容易理解。语文教育,到底能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于老师回忆上过的十几年语文课,已经忘记老师上过的内容。但他的语文老师给他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汉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资料词汇,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他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留下来认识和情感;留下了初步书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教的不仅仅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因此,于永正老师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他还十分重视写字,重视读写。不管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习惯,于永正老师都用尽心思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是最大的法宝。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当然,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写好字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状态。这更加坚定了我带领孩子们练字的決心,教学中,我要时刻以于老师为榜样,注重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论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2013年4月12日,我参加了古蔺县组织的“送教下乡——语文“练能”教学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熊生贵老师、叶剑老师、王小琴老师让我记忆深刻,他们以练能为载体,不仅讲了什么是练能,具体怎样实践,利用学生自主展示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介绍等等,在培训中有一句话让我久久无法抹去,那是“做一位享福型”教师,这就话让我羡慕。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收获非常大。
在这次培训中我听了叶剑老师的自主练能教学的示范课《威尼斯的小艇》;何小琴老师牵引式练能示范课《威尼斯的小艇》;邱华老师的示范课《他是我的.朋友》。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何小琴老师的一节课,何小琴老师很有亲和力,她一上课为了解学生,她便预设了很多简单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提问与回答之间,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感一下就拉近啦!何老师他上课就围绕一个重点练能,教学过程清晰,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教学效果也很好。
在这次培训后,我深深地反思,改变了以前一些不科学的做法,以前我备课总是看教材,看教参,一节课就备完整,现在听了老师的讲座以后,我知道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在这两个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备课。在上课方面我总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我是主体,学生是我的忠实听众,一节课我不仅要学生学习字词,还要学习内容,最后还要积累。一节课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而听了熊生贵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以前的一些做法不可取,回来以后我尝试一节课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一节课也只练学生一个或两个能力,我发现学生上课也积极了,同时教学效果也还不错。
“苦海无涯苦作舟,若作舟”练能教学只要我们不怕失败,不怕累,我相信有一天练能教学也能在我们学校实现。
论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解智翔的妈妈是高中的美术老师,小班时的亲子图书,我们就被她的艺术风采震撼了,这次她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走进了孩子们中间,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特别的美术活动《好玩的砂纸画》从活动中需要的材料(石榴、树叶、砂纸)到给孩子们上课,翔妈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的写了教案,为孩子们准备了充足的教具。虽然是中学老师,但是她用妈妈对孩子的爱给孩子们上课,从石榴的品尝,到树叶的观察。由体验到观察,从交流到欣赏,整个活动生动流畅,孩子们特别兴奋。
像是一次神奇的旅游,孩子们不出教室,品尝了秋天的果实,欣赏了秋天的美景,触摸了秋天的树叶,做了一次小画家。
家长义教——爱在绘本
胡力墉的妈妈是一位对孩子的教育很用心的妈妈,经常会带孩子出去游玩,教育孩子总是通过实践或者道理让孩子理解。
今天,胡力墉妈妈带着精心挑选的绘本故事走进中二班教室,绘声绘色的阅读和讲解,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惊喜不但给了孩子,也给了老师,妈妈来作老师,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出发点都有很多新奇,孩子们像吃肯德基一样津津有味啊!
胡力墉妈妈还给了孩子那么多鼓励,赞赏,和孩子们一起加油,告诉孩子们:你们最棒!中二班最棒!孩子们学了知识,长了见识,增加了士气。
家长义教——神奇的爆米花
于子涵小朋友过生日啦!孩子们意外的分享到了神奇的生日礼物——爆米花,这可不是好吃的爆米花,是可以用来做手工的爆米花。子涵妈妈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家里的手工材料、工具,比幼儿园多的多啊。我们聪明的想到请子涵妈妈来上这节手工课。子涵妈妈好认真啊。精心准备图案,和老师交流上课方式。五颜六色的玉米粒(特像爆米花)在孩子们的手工粘贴成了五彩缤纷的花朵,像魔术一样啊,孩子们在惊喜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感谢子涵妈妈的爱,一个妈妈的爱,绽放出五彩的花朵。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的爱种子是多么神奇啊!
论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5
《泉城》是一篇写景类的课文。类似的景物篇课文苏教版里很多,说它不好教,但只要读美了就行,说它好教,但该如何才能把它读美了呢?这真是我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次镇级研讨活动我就选择了一篇这样的课文,算是对这类课文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吧。
针对《泉城》这篇课文,从的结构到语言文字的表达都清楚易懂。这篇的教学设计我是这样安排的:由师生引诵第一小节作为导入,教师重点教学珍珠泉和趵突泉,然后由扶到放学生自学五龙潭和黑虎泉,四大泉学完后图片欣赏,感受济南泉水多和美,学完后说说你对这些泉的赞美,最后点出济南泉水天下闻名。
课后经过听课老师的点评以及我的思考,在课堂中有三点做的不足:
1、四大泉的特点突出不够明显。文中介绍的四大名泉泉水的形成各有各的`特点,珍珠泉的“涌”,五龙潭的“汇注”,黑虎泉的“喷吐”,趵突泉的“冒”,在教学中我指导理解了“涌”、“汇注”和“喷吐”,而最后的“冒”,我没有让学生体会。这四个词是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课文后面的一道练习题,在课堂中我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所以对这四大泉的特点在课堂中没有明显的体现。
2、教师该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朗读。在指导学生读“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象一串串珍珠”这句话时,既要让学生读出泉水像珍珠又要读出哪里像,我觉得教学时我指导的语言很是苍白无力,不是美的欢呼而是为了表现而读它。所以学生也很难在我的启诱下读好句子,都是死板的不是灵活而婉转的。在阅读教学上如何指导读这一直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那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引导呢?
3、缺少语文性的训练。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感知泉水的美及其特点,我采用的都是读的方式,在课堂中对于语文的训练我却忽视了。没有安排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没有写的练习,甚至对于课文中总分的段落训练也没有突出。一节课下来没有训练思维的渗透,是薄弱而不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