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镜子有感

多美网

2025-06-26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镜子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镜子有感 篇1

最近,我读了德育报上《只有自己才是你真正的镜子》这篇文章,里面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那个时候的他十分贪玩,致使有几门功课都不及格,有一天父亲拦住了要出去玩的他,对他说很为他的前途担忧。爱因斯坦听后无所谓地说:“有什么好担忧的,我的伙伴不也没及格,不也照样出去玩吗?”

听了他的话,他的父亲没有责骂他,而是给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父亲和邻居大叔去清扫工厂的烟囱,大叔走在前边,父亲在后边,等从烟囱中钻出来,走在前边的大叔满脸的烟灰污垢,而走在后面的父亲身上却很干净。出来后,父亲和大叔互相把对方当镜子,父亲以为自己脏如大叔,就彻底清洁自己,而大叔以为自己干净如父亲,就简单洗手了之,结果当大叔行走在大街上时招来了人们的嘲笑。

通过这个故事,父亲告诉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有可能会照成傻瓜。”爱因斯坦听了父亲的话,后来他时常把自己当作自己的镜子,来审视和指引自己的所作所为,终于成就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很多时候也和小爱因斯坦一样,因为贪玩经常忘了很多自己该做的事情。当爸爸妈妈批评我,指出我的缺点的时候,我总会理直气壮地拿别人当镜子反驳他们。比如前些天语文测试考试,妈妈说我怎么没有考好时,我就对她说:“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没有我考的好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这不也都是在拿别人当自己的镜子吗?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就在想,如果以后我还继续这样照下去,我就和爱因斯坦父亲说的那样“可能会照成傻瓜”了。以后我要学会当自己的镜子,要经常拿自己做比照,像妈妈说的那样:“不要和别人比,只要每天争取比原来的自己进步一点点,而且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读镜子有感 篇2

捧起这本精短、趣味、深刻的《生活的镜子》,我津津有味地品读着。这本书精心撷取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折射平凡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好像一面我们正“衣冠”、净心灵的镜子,每读一篇,仿佛能从中照出自己的影子,并能感悟出一条又一条做人的道理。

44个小故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味道果然不同》。这个故事主要讲:波波放暑假到爷爷家去居住。那时爷爷家的豆角和丝瓜正在开花,波波每天帮爷爷浇水,还施了一次肥。在吃豆角的时候波波觉得味道果然不同,鲜甜极了。爸爸说波波多吃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感情。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自己劳动的成果分外香甜,只有凭自己的双手去亲身体验过的人才会体会得到!

生活就像一张洁白的画纸,是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它绘制的美丽、多彩,不是吗?人类,是靠着无数双勤劳的手,开天辟地,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只要有这双手,并且大胆的尝试就不怕有什么事干不成的'。

记得有一天中午放学,当我打开家门时,发现爸爸妈妈都还没回来,就边做作业,边等他们回来煮饭给我吃。时针指向了十一点半,还没听见爸爸开门的声音,我想一定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不用急。我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作业。十几分钟过去了,门口还是静悄悄的。说不定在路上遇见熟人吧;说不定临时有应酬不回来了吧。可是就算不回来,也应该打个电话回家呀!让我独自饿肚子。这时肚子“咕咕咕”的叫了几声似乎在向我抗议。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干脆自己动手做饭。可是我怕火怎么煮呢……我心里真像两个小人在拔河。十一点四十分了,肚子空空的,好难受,我站起来,来到厨房回想起平常看大人煮饭的经历决定自己试一试。淘米,这个我自己会。我打开柜门,勺来一些米,放进微波炉专用的塑料小饭锅,打开水龙头,水“哗”的一声冲了进去。

我先把塑料饭锅摇了几下,接着手伸进去拌了拌,只见水变白了。然后我把淘米水倒掉,又用净水洗了两次。听爸爸说过煮饭时,水要比米多出三分之一。还有,外公不会用微波炉煮饭时,妈妈教过外公微波炉里煮饭要调十几分钟。不妨我也用微波炉试试,倒上多出三分之一的水,盖上锅盖,再把它放进微波炉调好时间和火力。十分钟后,只听“叮”的一声响,饭煮好了,我小心翼翼的端出饭锅打开盖子,一阵香气扑鼻而来。饭有了,那菜呢打开冰箱一看,里面有一块生肉,我便把它拿出来切成几片,因为刀法不太熟练,切得厚薄不均匀,然后撒上点胡椒粉,摆在不锈钢架上,放进微波炉里烤上一、两分钟,一份香喷喷的烤肉完成了。夹一块肉放进嘴里,细细一嚼,味道果然特别香甜。这次我才发现煮饭其实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在家里,可以用这双手做家务事;在社会上,可以用这双手做很有益的事;在学校,可以这用双手做语文、数学、英语作业,科学实验,还可以为集体,为他人做种种事情。是的,手是伟大的,它象征着勤劳,象征着创造,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开拓,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最美的生活!

读镜子有感 篇3

日常生活中,镜子是个即渺小,而又强大的事物,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它渺小是因为镜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说它强大是因为我最近读了一个故事《照镜子的启示》,几面大大小小的镜子就能使一家早餐店起死回生,真是不可思议!下面就让我来说一说这篇小短文吧:

这个故事发生在巴黎,一对兄弟俩学了手艺在黄金地段开了一家早餐店,由于附近早餐店比比皆是,生意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总是平平淡淡。面对这一切,弟弟打起了退堂鼓,这个早餐店哥哥只好独自一人经营。偶然的一天,他看见街上有许多修鞋的摊子,但唯独有一个摊子,让他眼前一亮,人们总是都往一个摊子跑。哥哥很纳闷,于是上前瞧了瞧,起先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但是仔细观察发现修鞋摊子的旁边放了一面镜子,这样,顾客修完鞋后就会在镜子前走几步,然后,满意地离去。看到这面不大的镜子,哥哥大受启发。于是,哥哥在自己店里装上了各式各样的镜子,还在店里专门开辟了一个化妆间,并附带水龙头。谁也没想到,这居然让哥哥的早餐店起死回生!

有时候,你给别人一面镜子,也就给了自己一次成功的机会。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需要快速、简单地打扮自己,这就是哥哥能成功的原因,因此,镜子的需求就成了必然。可能给别人一面镜子,就是做事情多考虑别人的需要,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样你自己也能够体会到快乐,并能有所收获!

读镜子有感 篇4

看完生活的镜子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部分:关爱生命里的阳光。关爱,是生命的阳光,它让我们拥有的每一个日子都变得五彩缤绥。关爱他人,学会脚踏实地走向明天;关爱他人,给亲人长辈以及比我们更幼小的孩子以宽容、同情和帮助。

关爱,是每一个人的珍藏,让我们懂得幸福和感激。唯有共同付出才会共同拥有。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寒冷的冬天,一个卖包子的人和一个卖被子的人同到一个破庙里避风雪,后来,天晚了卖包子的人很冷,卖被子的人很饿。但是谁也不先开口,谁也不开口提出请求。最后,卖包子的人冻死了,卖被子的人饿死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即使是刮风下雨,拉起手来,我们就是太阳。

俗话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主动献出的爱,才最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爱。雷锋就是如此,他把帮助别人当做是自己的快乐。他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他曾经在日记里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有一次,我们班举行了登山活动,当时我们都带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摒弃上山顶时,我们都已经口干舌燥,都拿出自己的零食吃了起来。这时,我们班的一个外地生,因为家里穷,没带东西吃。当年到我们吃东西时,他悄悄地走开了。同学们看见了,都拿出自己的东西给他吃。他捧着那么多东西,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我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真是太幸福了。”今年过年他回老家,从家乡带来了土特产。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分给我们全班每个同学吃。我想:这大概是关爱的回报吧!

读完这本书,我懂了:如果你是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在人生途中,你的路会越走越窄,身边将失去一个个知心朋友,更加不会有人和你打交道。

让我们学会去关爱别人,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人,你自己也将受益终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