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草房子》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草房子》有感 篇1
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草房子》。这本书放我感受很深。因为故事里不仅有让人觉得好笑的事,而且也有让人惋惜的事,还有让人感动的事……
这一系列的故事都发生在油麻地小学,这里有淘气的桑桑、聪明的纸月、漂流的白雀、勇敢的杜小康……他们总能让人感到非常好笑,却又深受感动。每次打开这本书,总能让我想起秦大奶奶的事。她原来在油麻地小学里是那么让人讨厌!她为了抢回自己的地盘,想出了很多很坏的办法:与民兵斗争、踩倒了许多菜苗;在学生们上课时把鸡、鸭、鹅都放进教室里面……油麻地小学的学生都非常怕她,讨厌她!终于有一天,乔乔的落水改变了她的心理。她把鸡、鸭、鹅都提到集市上给卖了,又帮学校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全校的人都觉得她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她变成了学校里的一员。
秦大奶奶用她的爱心让她得到了许多学生的爱戴。所以我们人于人之间,要学会互相谦让。如果一个人如果总是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和别人争吵、互相吵闹的话,那么他肯定是找不到朋友的!做人一定要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样你身边的朋友才能越来越多,你也就能越来越快乐。
现在每次看到这本书,脑子里面就浮现出油麻地小学里面的一个个故事。闭上眼睛,也仿佛看到了在那蓝天白云下,一群白鸽在拍打着翅膀飞翔。阳光下,农民伯伯在辛勤地干活,油麻地小学的一群学生在读书,在玩耍……
这本书的每一个人物都写的那么栩栩如生,让人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美好。
读《草房子》有感 篇2
暑假里读了曹文轩叔叔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刚刚拿起这本书时,我脑袋里充满了疑问:草房子?是草做的房子吗?都讲了些啥?都有哪些人物?
打开这本书,我很快被带到了六七十年代的油麻地小学,那清一色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呈现在我眼前。油麻地小学那个很重视名誉的桑乔校长、桑校长顽皮而又聪明的儿子桑桑、还有桑桑想去保护和帮助的文静女孩纸月、那个不想被人叫他“秃鹤”的秃头陆鹤、还有坚强的杜小康等,他们都像电影人物一样一一登场。
首先登场的是那个孤独的陆鹤,他为了报复,给学校抹了黑,让学校与第一名擦肩而过,犯下了错误。终于有一天,他明白了自己犯的错误,开始努力的进行补救,坚持不懈,最后以出色的演出为学校扳回了荣誉。从他身上,我知道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明白了不要为自身的缺点而失去信心,也不要为别人的缺陷而嘲笑他人,欺负他人;再想想那个年代的杜小康,他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优秀,却因为家境一落千丈而退学放鸭子,我深深地为他惋惜。想想现在社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对特别贫困家庭有助学贷款和政府扶助,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现在社会比以前进步、文明多了,相信以后社会能更加美好!
读《草房子》有感 篇3
《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文小说系列中的一部,自从看了《草房子》以后,我被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震撼。
《草房子》讲了主人公桑桑的小学生活,中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特别是最后那章,讲桑桑得了一种怪病,父亲带她走了许多地方寻医,可依旧没有好办法。那几天,桑桑天天都会去温幼菊老师家里。由于温幼菊经常熬药。所以屋子里弥漫着药香,于是就有了一个别名药竂。
温幼菊会给桑桑讲她的童年故事,还会给桑桑唱一首无词歌。温幼菊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是奶奶抚养她长大,奶奶只留给她两个字:别怕。这是她最珍贵的财富。在她12岁那年,她得了场病,奶奶用含着慈祥、悲悯的眼神对着她说;别怕。她17岁那年,奶奶永远地走了,她却从奶奶的目光中懂了别怕。
我的眼角也不觉湿润了,别怕。这个沉重有力的词语也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人生就像迷宫,处处都是死路,还有那无数的墙壁,别怕告诉了我应该每时每刻都去求知,去探索,去饱览无限风光,去感受:别怕引领了我走入人生。人生的迷宫不可能没有墙壁,不可能没有死路,没有墙壁的迷宫如同白纸,同样,没有挫折的人生也毫无意义,面对挫折,你有两条路,一是放弃,二是站起来继续。走地一条路,注定你的一生将平凡;走第二路,你的一生将辉煌。
《草房子》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让我懂得了别怕还有面对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遇到挫折要站起来继续走下去。
读《草房子》有感 篇4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有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又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和又柔弱又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作家曹文轩伯伯笔下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故事中撼动人心的人物是秦大奶奶,她是书中非常顽固的一个人吧,可她是真的顽固吗?她不是,她只想守护自己辛苦一辈子买来的地。可当地人却认为秦大奶奶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把她赶到另一块地。秦大奶奶不甘心就去告,最终又回到了油麻地小学。可是过了不久,油麻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乔乔,不小心掉到河中,秦大奶奶为了救乔乔,却自己掉入了河里,这下总改变变了秦大奶奶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秦大奶奶恢复后,总让油麻地小学的小姑娘们去她的小窝棚,秦大奶奶便给她们扎小辫或采凤仙花染指甲。小姑娘们也愿意去秦大奶奶的小窝棚,如果谁没去上课,老师就叫人去秦大奶奶的小窝棚找她。这样的日子过的多好呀,秦大奶奶时不时就在校园里转悠。有一天,秦大奶奶看见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漂到河面上。秦大奶奶看到了,就想用拐杖去捞,可是还没捞到。秦大奶奶却一下脚滑掉到河里了。秦大奶奶去世了,全油麻地小学的师生都来为她守灵。墓地是桑校长选的,他说:“总要给老人家找个好地方安息。”
回想着一幕幕,到从前桑桑一家搬来时,桑桑却以一个孩子的角度去认识秦大奶奶,有时候会不会是大人们的忧虑太多了呢?
是啊,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