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演讲稿 篇1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然而,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我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我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
假如有人问: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什么职业?我一定会响亮地回答: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这是我今生今世无悔无怨的选择!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我自豪,我是教师!我光荣,我是人民的教师!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师德演讲稿 篇2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叶的事业执着地追求和向往,我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可是我始终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当作我从教的最高准则,为了他们我甘愿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
在多年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我都坚持每天用自己的方式与每个孩子交流:给学生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暗示的手势……让孩子从这些无处不在的小细节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必须给予回应,粗心大意是对稚嫩心灵的漠视,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就像火种,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教师的爱,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以至上升对生活、对学习、对祖国的爱上去。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
江苏泰兴中学的一名老师,曾经对一个经常迟到学生的仁慈教育:他用了6天时间,每天3次站在教室门口等他,每次都微笑着对他说:“下次,能不能早一点?”18次的微笑,18次的仁慈关爱,改变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同时,18次的微笑,也感化了班上的其他同学——他们也学会了对别人的过失报以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细节,在学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引起我对学生仁慈关爱的思考。通常我认为,要想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就得对他们施以呵斥、训斥、体罚等“暴力行为”,要想学生听从自己的规定,也得向他们施以“暴力”。这或许有些效果,但是能够持之久恒吗?学生能从心底里信服吗?这样压制下的“威严”,到“爆发”时那是很难收拾了。因此,“暴力”的“威严”,就不如仁慈树立起来的“威严”了。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即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感情交流的桥梁。
爱的教育无疑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老师要用爱去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要用爱去填平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要用爱去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要用爱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帮助他们进步的关键,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公正无私的爱筑起现代化成功教育的“大厦”。
我们是教师,就要奉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我们的美誉,同时也是在告之我们的责任。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我们师生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为了我绿叶的事业,也为了我心中的那份爱,我甘愿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去拼搏,去奉献。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树立新的服务观念,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让师爱撑起教育的一片晴空!
师德演讲稿 篇3
在生命的旅途中徜徉,步履匆匆却不乏执着。蓦然回首,那深深浅浅的脚印或模糊或清晰。撩开思绪的面纱,如烟的往事又会冲破尘封的记忆飘然而至。
曾经踌躇满志,那小小的胸膛里有过火一般的激情,实践着“不想当元帅就不是好士兵”的承诺,小小的天地里开垦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曾经鲜花满园,在花朵的拥抱中挥毫泼墨书写人生,享受着“天下之大而唯我独小”的那份恬静,多姿的色彩仿佛回到魂牵梦萦的童年。
曾经牢骚满腹,絮絮叨叨,平平淡淡,歌声与笑声的海洋里,烦恼和忧愁一并被抛开,蝶儿飞过,灿烂的阳光又将在和煦的春风中荡漾。
当父母牵着孩子的小手,轻轻放入我们的双手,也就是把希冀和梦想一并种下。惟有抛洒热情、不离不弃,我们才会拥有春天的花香,秋日的收获。
当一切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当浮躁的心灵平静如水,所有的曾经已不再刻骨铭心。知道了如何将人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中,那就是你我长大的时候。
有人说,岁月的年轮里,你经常演绎着不老的神话,那是因为童心永存。而我说,在享受着阳光瑰丽和芬芳的同时,我们更承载着一份份沉甸甸的嘱托和期盼!
如今,青丝染成白发,鲜花已成硕果。当年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当年的“小机灵”更是捷报频传。偶遇时,当年的“小猴子”喊出了“老师好”……这些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乘着歌声的翅膀,让生命踏歌而行。一支红烛,一屋花香,你会看到生命中那天真无邪的美丽;一路风雨,一路阳光,你会发现前方有你矢志不渝的等待……
师德演讲稿 篇4
记得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先生有这样一幅对联: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然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其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又何在?在我看来,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就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予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渡船,搭送求智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绿叶,衬托着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彩虹,折射出所有教师的人格魅力。
师德为先,师爱为根。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需要,在渴望自己被爱的同时我们更要施爱于孩子。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细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孩子们心连着心。对于孩子,我们的爱既要高于娇惯溺宠的母爱,也要大于礼尚往来的友爱,更要胜于缺乏严谨的情爱。我们要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才会有不令而行的意外收获。只有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孩子,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孩子,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孩子,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孩子,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孩子,才能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当青春渐渐远去,当光辉不再重现,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将会留下什么呢?我想是成熟、是坦然、是自信更是收获。让我们一起用爱写好师德,用心塑造师德,沉下去踏踏实实做一个好老师,浮上来真真切切是一个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