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
爸爸妈妈经常告诉我,“要学会感恩。”可我始终不理解什么叫感恩,当我读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感恩。
故事中的主人翁小豆豆的原形就是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她用她真实的经历写成了这本书,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书中的第一页就告诉了我们答案,“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小豆豆长大后,虽然成了著名的作家、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但她却永远不会忘记那小时候给她快乐,给她知识甚至改变其命运的小林校长,可见小豆豆的感恩之心。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小豆豆就因淘气被原学校退了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成功的'基础。
由此我们想到,我们走过的每一个路程,都有值得回味和感恩的地方。可亲的父母大人,在给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迈好人生第一步的勇气和智慧;可敬的老师们,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我们如何成长;可爱的小朋友们,时时陪伴着我们,给我们以帮助和鼓励。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快乐的每一天。
明白了感恩,就不会忘记那曾经的点点滴滴,那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就是我们赖以成长的土壤。它像春风吹拂着我们暖暖的心田,它像甘霖滋润着我们生长的大地,它像乳汁哺育着我们的生命。
愿感恩的心长存心间,始终伴随着我们成长一生!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2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光来反映小林校长和他的学校、他的教育,想必每个读后的人都会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了解孩子,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没看书前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今,教师仅仅做到这几点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次的读书,让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要永远的激励学生,要用心去爱学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那样才能因材施教,使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挥。
一、尊重平等 热心对待
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 ,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是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走到学生中去,用心去了解学生,用真情去感动学生,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二、真实情感 师生相融
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当小豆豆第一次转学到巴学园的时候,先生一个人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听着小豆豆讲了几个小时的话,小豆豆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讲这么多这么久的话,去学校的第一天,先生就成了小豆豆喜欢的人。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但这种感情在各种的场合与人面前都是不同的。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缘于教师这一角色的特殊性。但也决定了师生间这种特殊的情感。学生对于老师有害怕的,有喜欢的,有讨厌的,有崇拜的,有蔑视的等等。总之是各种各样都有。但作为教师,对于学生却不能有所偏爱,要用一颗包容的心一视同仁。既然是要一视同仁当然是发自内心的,要流露的是心中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挚之情,用真情来温暖他们,用真情来融化他们。要是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慢慢地喜欢他。作为一个受广大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师生情感相融,那么教育教学也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教师的情感是他个人的一个品质,这个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教育教学的效果。作为现今的一名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品质,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关爱与热爱之心。
回想现在的孩子真是有太多的压抑了,寒窗苦读是一个千年不变的读书写照,哪怕现在新课程改革,学生的生活还是没有脱离这一种读书模式,看着一年级的新生读了两天书就哭着闹着不愿上学,到了高年级一些差生更是对读书产生了恐惧,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悲事呀。问题还在于我们如此苦读换来的是什么,真的是一个个的精英,从我们的手下诞生了吗?不,不,不!看到的是学生的眼镜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学生的笑脸从多到少,从天真到负重,……正如书中的小林老师——巴学园的校长所说:“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为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总之,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真正的体现教育对于他们的作用,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3
小豆豆的学校带领同学去游泳,小豆豆觉得游泳很舒服,到处都是水,不管怎么摸都是水。他们在水池里摸到了热水和冷水。同学们在泳池里打闹玩得非常开心,流连忘返。
这是第一次我读这么厚的书,而且是第一次我读没有插图的书。但是我非常爱这本书,我都不想还了。
这是多么棒的学校啊!我盼望能进入这样的学校。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4
总有同学对我说《窗边的小豆豆》十分十分好看。今天,我终于借回了这本使这么多同学着迷的书。
这本书是日本的黑柳彻子写的,写了一个她童年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一年级没上几天课就退学,后来进巴学园上学后,又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些事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
我在十七小学上五年级,十七小是个环境优美,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可看了这本书后,我就非常想去巴学园上学了。那里上课不是教室,而是电车,全校师生才五十几人。老师上课就把一天要讲的知识抄入黑板,根据自己爱好想怎样上就怎样上。多么自由的学习方式啊,如果勤奋一点,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在散步的途中,还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这样多好呀!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可是,我们课程是学校规定的,不想上也要上,来来去去都是枯燥无味的预习、讲授、复习,一天下来就累得没心思写作业了。
其实,只学习课堂上的知识也不是最好的。巴学园就非常看重这一点,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胆量、爱心和礼仪,我想应该没有哪个学校会让学生吃中午饭站到前面去讲话的,可巴学园就是这样。
巴学园就是不一样,和正规学校不一样,可那里教出的学生,要不是老师,就是作家或者生物学家,都是成功人士。可见,小林宗作校长是多么会教育孩子,又多么理解孩子呀:他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并享受成长的快乐!
这本书是我看到的最好看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