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美同行有感

多美网

2025-05-16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与美同行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与美同行有感 篇1

春花秋月是美的,在于那一份明媚与婉约的动人;暴雨狂风也是美的,在于那一种澎湃的激情与千钧的气势。微笑是美的,在于那谦和的姿态与恬静的心情;哭泣也是美的,在于那真情的流露和脆弱的依赖。世间的一切:山巅之朝阳,深谷之幽兰,荒芜的大漠,雄壮的山河……都有它们不可抗拒、不可取代的美,这些美会在某些时刻狠狠撞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倾服,潸然泪下。人情美,亦是如此

盛夏,阳光洒下一片晶莹,澄澈的天空一片亮白,一丝云也看不见。我擦去额角的汗珠,不住地埋怨着燥热难安的天气,抖了抖被汗水浸湿的T恤衫,随手将塑料瓶扔在路边杂草丛。站台上,我正焦急地踮起脚尖向前张望,等待公交车。这时,一个清洁工人吸引了我的目光。粗糙布满老茧的双手将那些散落一地的塑料瓶一一放入麻袋,脸上没有丝毫对工作的抱怨,反而心如止水,在焦躁的人群中格格不入。她的眼眸中布满了血丝和满眼的疲倦,却依稀看得出这是一双富有神韵的双眸,似轻轻荡漾的一池春水澄静而纯澈。瞳中的笑意似乎都要溢出来。几缕灰白的发丝垂落,可她顾及不上这些,抡起与她差不多高的木扫帚仔细地清扫,时不时伸手匆匆抹掉额上的细汗,背后湿淋淋的一片。两鬓的发丝因汗水而紧贴着双颊。这未尝不是夏日的一道别致美景?跨上车,靠着车窗凝视着老人越来越小的背影化作一抹亮橘色。

车开了,心暖了。有一种无言的美穿梭在繁华的十字路口。

刚上完课外班,下了公交车,焦热的空气就迎面而来。走了一段路,喉咙了又干又渴,一想到家里凉丝丝的冰水,我不由加快脚步。轻纱一般的阳光折射在绿意葱茏的树叶上,呈现出一片黄绿夹杂的美丽,我却无心欣赏沿路的美景,脚像上了发条一刻都不能停。这时有两位年轻力壮扛着一大罐水吃力地行走,但脸上没有任何劳累的神色。咦?他们要干什么呢?我不由停了下来。他们把水抬到路边,一咬牙“三—二—一!”抬上了路边的旧柜子。柜子的抽屉里放了很多的塑料杯,旁边还摆放着一个垃圾桶。水罐上贴着醒目的大字:只许喝 不许拿 。原来是给路人解渴的,我走上前去正想说点儿什么,他们却草草擦去汗水,匆忙上车了,大概要赶去下一个地点吧。轻抿一口避暑茶,暖融融有几分苦涩的液体触入舌尖,淡淡的清香弥留唇齿间。仿佛所有焦热都被拂去,只留下满满的感动。

人走了,美不散。有一种美一直充盈在心底。

美无言,却无处不在。让我们与美携手同行。

读与美同行有感 篇2

寻找最美浙江人,寻找身边的美丽,其实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一个人,或诚实守信,或懂得感恩,或……擦亮眼睛,准备出发,一起与美走遍浙江,散播美的种子!来到诚信国,让我们开启寻找诚信的大道,走在布满诚信的路上吧。

故事发生在20xx年8月10日,百年一遇的强力台风“桑美”登录浙江苍南,滔天的巨浪掀翻了渔船,吴乃宜老人的三个儿子只有二儿子死里逃生。吴老爹不得不替儿子还他们买渔船欠下的80万巨债,他坚定地说“一定会想办法还钱”。他说到做到。三个儿子的保险共24万元,渔船卖了30万元,全都用来还债。天不亮,吴乃宜爷爷就和老伴起床,到山脚下的沙滩捡拾空瓶子赚钱;下午就替人织渔网,一张渔网两个月才能织完,却只能卖100元。乡亲们没有上门催款让老爷爷更加心生不安。为了尽早实现承诺,他们过着许多人难以想象的清苦日子。有人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儿子都死了,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替他们还债?老人说,他没念过多少书,说不出深奥的道理,但他明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的诚信守诺感动了乡亲们,赢得了他人的尊敬,人们敬称他为“诚信老爹”。

这只是这本书里的其中一个,一个最能打动我最感人的故事。因为老爷爷明明知道儿子已经在巨浪中消失,家人的生活是过得那么艰难,辛苦得来的钱却分文未留,全用来替儿子还债,他还说:“儿子们借来的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只要我活着,一定一分不少地还。”这种宝贵的精神不是我们一直在寻觅的高尚品德吗?所以,老爷爷的诚信,朴实的替儿还债的美,才深深打动了我。

联系生活,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做到诚信了吗?我的姑父是一家面馆的老板,他的材料都是精挑细选选出来的,安全健康,让人放心。例如青菜吧,烂的老的有虫洞的,一律扔进了垃圾桶,别人劝他少扔点,这毕竟是用钱买的呀,他说:“做生意靠的就是良心,给顾客吃上最好的一碗面才是面馆的原则,没有原则,哪来的顾客?”一次,一个哥哥吃完面,摸摸口袋想付钱,却发现钱包没有带,他希望姑父能让他回去拿钱来,刚开始姑父还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让他回去,过了没几分钟那哥哥便拿着钱跑过来递给了姑父,连声说谢谢,姑父笑了。他想现在连孩子都这么有诚信更何况我们呢。他就是靠诚信生意越来越红火,得到顾客的认同的。

一个人诚实守信,不会怕没有朋友,如果失去了信用,一切随你而去便再也挽不回来。感恩是一种美,诚信又怎么不是一种美呢?诚信,是一种好品德,它就像许多美好的、耀眼的星星洒向人间,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捕捉美丽瞬间,让美丽充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在爱中成长,也让我们在美中渐渐长大吧!

读与美同行有感 篇3

今天我看了《与美同行》这本书讲了四大做人部分以及好人好事。分别说了诚实、感恩、爱学善思和敢想敢做。比如:诚实的孔子,感恩的刘霆,爱学的童弟周,坚持的章礼金爷爷……

王忠宁,浙江某镇村书记,每天挨家挨户的帮助普通老百姓做好事,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生病,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

徐雨文(文文)这位年轻姑娘在重点中学不到20天不幸患上了脑部胶质瘤,医生报告此病无法医治。20xx年6月1日,17岁的文文,永远离开了我们,文文的爸爸妈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捐出文文的器官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这要求被外公及乡亲邻居们狠狠地拒绝了!这样太残忍太狠心了!但是善良又执着的文文父母还是选择了捐献文文的内脏,这样就能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了。就着几件大大小小的事发出了大大的爱!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的话,我们的地球就会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如果再多点王忠宁,章礼金这样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变的更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读与美同行有感 篇4

漆黑如墨,星月隐进厚实的云层,望着自家阳台上里明亮的灯光,心内升起一种别样的情感。又一次捧起《与美同行》这本书,如痴如醉。欣然体会着清风的律动,那模糊的旋律,好似正在演奏着一曲梦幻般的风月,不胜的伤感而又优美。我看见了《日行一善的小天使》,她轻轻告诉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驻足疑望,那柔柔的晚风轻轻地吹,吹过那城市的缝隙。

那灯光柔柔的,就像妈妈的手;那灯光亮亮的,就像妈妈的眼睛……

奶奶说:“快过年了,我们把阳台上挂上灯笼吧!”同往年一样,得了“圣旨”的爸爸便忙开了,而我也欢呼雀跃地帮着忙。一会儿,灯笼挂好了,便也增加了许多喜庆的气氛。特别是晚上,天一黑,奶奶就嘱咐我们点上灯笼。再后来,周围的人家也都挂起灯笼,过年的 气氛也越来越浓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转眼过了正月十五,周围人家的灯笼慢慢地不再亮了,我知道我们家的灯笼也马上要摘下了。

一贯默契的爸爸拿来了高脚凳准备取下灯笼。谁知奶奶却说:“我看看灯笼挂着挺好的,很喜庆,再说还没有过正月呢!等过了正月再取下吧”呵呵,我对爸爸说:“奶奶今年怎么大方起来了,不需要节省电了吗?”妈妈只是神秘地笑笑。正月过去了,可是奶奶仍没有要把灯笼取下来的意思,没有奶奶的“圣旨”,谁也不敢去取下。我纳闷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奶奶每次还没有完全天黑就吩咐妈妈打开灯,有次,奶奶到姑姑家小住几天,每天总会会打电话叮嘱我们打开阳台上灯笼。

一天晚饭后,我站在阳台上远眺。这时,耳边响起轻轻的铃声,我恍然入境,仿佛置身沙漠的驼队中。近了,更近了,才知道从我们阳台下经过的是一辆收费纸的三轮车。那蹬车的应该是爸爸吧,可是他只有一只手,后面车斗里坐着妈妈,还有一位小姑娘。那小女孩瘦瘦的,应该跟我差多大小吧。小姑娘依偎在妈妈怀里,跟妈妈说:“真好,妈妈,这里现在有亮光了,我们再也不用摸黑走这段路了。”妈妈附和说:“是呀!”我听着,似乎有些明白。

斜对面便是他们简陋的家,与其说是家,更多的是废纸的家。车子一停下,小姑娘忙着和妈妈搬下车上的废纸。妈妈烧饭了,爸爸还在整理,而那个小姑娘搬出一张小凳子,就着灯光开始写作业,好温馨的一幕!那是,我们家的灯光!不,那是奶奶的善良。

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城里的灯光把我照亮,请温暖你心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