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多美网

2025-05-06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1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看的书之一,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好多次了!

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战火纷纷,董卓掌握了大权。后来,王允用美人计杀掉董卓,曹操便掌握了大权。220年,曹操病死,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汗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蜀,又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又称东吴。263年,司马昭灭蜀。265年,司马昭病死,他的儿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王,国号晋,又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从此天下都归司马氏。

诸葛亮,字孔明,蜀国功绩显赫的军师。他手拿朱雀扇,爱好弹古琴。我非常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他不但用空城计吓退了与他旗鼓相当的司马懿;而且三气周公瑾,使周瑜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啊!

赵云,字子龙,蜀国鼎鼎有名的武将。他手持红缨枪,无人能挡。他还是蜀国的忠义之士。他临死前,喊了三声诸葛亮的愿望;“北伐!北伐!北伐!”

曹操,字孟德,中国唯一的一个“奸雄”。他非常奸诈,曾用他的“奸诈”害死了数不清的人命,而且还十分多疑。但是他为了使国家强盛,便招募人才,很有用人之道。因此。朝中文有司马懿,武有张辽。他还开垦田地,深得民心。

司马懿是魏国不可多得的聪明人才。曹操临终前曾对曹丕说:“如果我们有司马懿,就能斗得过诸葛亮!”但司马懿有雄厚的野心,当幼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便掌握了大权,就连皇太后都得听他的呢!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之前要多多思考,心胸要开阔,多结交朋友,不能太骄傲……

因为我太喜欢《三国演义》了,追着看《新三国》连续剧成了我这个暑假最开心的事!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2

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一个皇权更替的年代,这里涌现出无数驰骋四方的儿郎,这里孕育着无数足智多谋的英才,这里有舌战群儒的智慧,这里有割须断袍的狼狈,这里是尔虞我诈和赤胆忠心汇聚的世界,这就是——三国。无数英雄豪杰,几多爱恨情仇,血与火的战歌,笑与泪的绝唱,共同汇成了这部千古流传声名远扬的经典名著,这本凝聚无数人毕生心血与追求的不朽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翻开书,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昏庸无能的汉献帝、乐不思蜀的刘禅,见利忘义的吕布、无能之辈袁术、优柔寡断的袁绍、虚名无实的刘表、性格懦弱的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万夫莫当的张飞、护主心切的许楮与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最后因三国各位皇帝昏庸无能,三国版图被“能屈能缩”的司马氏吞并,建立了西晋王朝。

我觉得刀光剑影,英杰出世,战火纷飞的三国年代。我,觉得曹操是英雄,在书中作者却把曹操写成一个背负骂名的“奸雄”,为的是突出刘备的“仁义”,因为当时有一种正统观念,所以书中主要内容都是在“尊刘抑曹,贬魏扬蜀”,但如果置身其字里行间,不难发现曹魏光辉难以掩盖,而刘蜀冠冕堂皇之外总能让人觉察到背后的阴暗。曹操败而大笑,刘备痛哭流涕,曹魏的人才济济,蜀汉的将寡兵微都在暗示着无论以人格魅力还是人心所向上,曹魏是要远远超越于刘蜀。写孔明足智多谋而近妖,正反映出蜀汉人才匮乏,需靠人力挽救,相对的曹营谋臣如云,任谁都能提出真知灼见,人力之重显而易见;写勇冠三军的关羽在兵精粮足情况下败走麦城,身首异处,透视出蜀汉政权人才的片面性,而相应的张辽一孤军数次迫退孙权几十万大军,人才的全面性不言而喻。好,拐回正道,需说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求贤若渴,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自古英雄,有胆略还需有情义。曹操在这一点上更值得称道,当初刘备在曹营,曹操已知刘备野心,若诛之,也无后来蜀魏之争,可是曹操并未加害于他,直至刘备逃走;曹操安抚关羽,对其厚待有加,与刘备之对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后来关羽念旧日情分,放其一条生路。曹操不失为一条有情有义的汉子,虽说后来他剑上也沾上了许多人命,但那是形势所迫,非彼亡便我死,何有顾他人之理?既有乱世争雄,便不免牺牲,历史上的事纠缠不清,也不可以怪罪于一人之上。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漫步于历史的书页,穿越历史的风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幅惊心肉跳的画面陈现在我的眼前,渐渐地,翻过的页的也变多了,也受益匪浅,最终在司马氏一族统治了天下,完结了一个历史。历史就是历史,那是一个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一场表演。是表演就终要走下舞台,终要回归生活。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去经历历史,然而这也是我们的幸运。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悬念,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正是有了这些悬念和遗憾,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

暑假,我们进行了“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我读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取材于东汉末年魏、蜀、吴的历史。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写到诸葛亮病死三国归晋,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下面我就来跟你们谈谈阅读心得。

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礁江堵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对开篇词中的“英雄”一词有了疑问,英雄是谁?是卧龙诸葛亮?还是义绝关羽?还是奸绝曹操?或是仁义的刘备?下面就让我来评价一下。

有人说,关羽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过五关斩六将,桃园三结义,降蜀不降魏,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义释华容道。他忠于故主刘备。他又是三绝中的义绝,在义中还有忠。他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但我觉得关羽不是真正的英雄。他败走麦城,是因为他太骄傲了,太轻敌了。正是因为他的死,才导致了西蜀的灭亡。

有人说,赵云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单骑救主

他很猛,但是,他并没有受到重用,这是他人生的悲哀之处。

有人说,曹操是真正的英雄,他是军事家,不计前嫌,而且重视人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更能体现出他对军事的领悟高。他说他与刘备是并世英雄,吓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也没有杀刘备。。这让我感受到他的宽容大度。与周瑜狭小的心扉形成了对比。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要么杀了诸葛亮,要么留住刘备,东吴的天下才太平。

曹操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名不虚传的,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他用人也能不计前嫌,比如陈琳为袁绍写檄文,骂了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失败,他归降了曹操,曹操问他:“你骂我一个人就行了,为什么骂我的祖宗三代?”陈琳立马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失去吕韦后,曹操不去哭他的家人死了,而是哭吕韦,郭嘉死后,曹操非常痛心。

我觉得曹操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太奸诈。被称为“奸绝”,他大逆不道,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做人一定不要太奸诈,否则会遭到报应。

还有人说,张飞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独退曹军。他做事粗中有细,,而且张飞勇猛无比,可以用“勇”来形容了。

但我觉得张飞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张飞做事冲动,简直是有勇无谋。这样的人,不能称英雄。

又有人说,刘备可以称英雄,他非常仁义,品德也非常好,逃难也带着老百姓一块逃,他非常重视人才,徐庶要走了,他都把阻碍他的竹林给砍了。为了得到卧龙诸葛亮,竟然三顾茅庐,这样的品质是诚可贵的。

但我觉得刘备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仁义的过头了,不听忠臣的劝告,最终一病不起,刘备死了,蜀也就灭亡了。

我觉得真正的英雄是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非常少见的好军师。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巧摆八阵图……无不体现这一点。我觉得诸葛亮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但他鞠躬尽瘁,尽管刘禅无能,扶不起来。诸葛亮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蜀国。这样的做法,不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做的吗?

再谈谈其他人:孙权只不过继承父兄业,建功甚少,吕布:见利忘义的小人。刘禅:不管国事,投降后竟然乐不思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上面的“英雄们”值得我学习。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4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每次阅读它,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金戈铁马的年代里面有高超的武功,令人叫绝的智谋,侠肝义胆的英雄,太精彩了!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也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场,曹操占兵百万,最后却中了周瑜的计谋,相信了庞统,把几百艘战船用铁链相连。在诸葛亮用神功借来东风的那一天,黄盖假意投降,点燃了自己的草船,引起曹操兵营的大火,曹军大败,幸好张辽舍命相救,曹操才捡了一条命。

读完这个情节,我思考了曹操失败的两个原因:第一,曹操太骄傲自负了,当时的他手握重兵,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原,武将有夏侯惇、李典等。文臣有程昱、许攸等,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都让他太过自信,造成了轻敌。第二点,错信他人。他先是中了周瑜的计谋,相信了蒋干,错杀了最关键的`两员大将蔡瑁张允。还有盲目相信了凤雏先生,把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又信了黄盖会真的投降。这些都造成了他最后的失败。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四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我取得了很好成绩。我有点得意忘形,走路也摇头晃脑的,面对同学的祝福,我还告诉他们自己平时是多么的用功和努力。时间过的很快,又要期末考试了,妈妈叮嘱我要好好复习,努力迎接考试。我骄傲地回复着:“没事的,我相信自己的实力!”等成绩出来后,我傻眼了,语文没有考好,我与优秀也擦肩而过!那一刻我才知道后悔,真是骄傲使人落后啊!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事情,有个女学生被骗子骗走了学费,然后想不开自杀了。还有许多人相信诈骗电话,被骗光了所有的积蓄。这些都是轻易相信别人的后果。我觉得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特别喜欢《三国演义》,我觉得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智慧。比如和曹操学乐观,和刘备学宽厚待人,和诸葛亮学管理,和关羽学诚信……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是部伟大的著作,让我获益良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