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1
这天,我读了一本《懂礼貌的故事》书,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在东汉鲁国时期,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来一筐梨,父亲让孔融给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让给了父亲、母亲、哥哥们,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大家都夸他有礼貌。
我读到那里被孔融的行为感动了,四岁的孔融都知道要做一个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但是我以前很自私,吃东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己玩,从来都没有想别人。我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很羞愧,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懂礼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东西必须先让长辈们吃,玩玩具也必须要懂得谦让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帮忙,必须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心中永远装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必须会尊重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这种美德吧!这样你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生命也会更加绚丽多姿。同时让我想起了一首歌《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2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讲给我听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个小孩的名字叫孔融,每个人都说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母亲把梨端上桌时,母亲把最大、最甜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自己却吃小的。
这个故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回忆了以前的种种事物。孔融毫不犹豫的把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每次都挑三拣四的。比如:妈妈买了一盘新鲜水果,我见了就欣喜若狂,都没有洗手就把水果一扫而空了。妈妈见了说:“你应该像孔融那样,别老是把我们当做空气。”而我呢?把妈妈的话当作了“耳旁风”。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悔了。
每次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有人站在那,站到腿发软,而我呢?我就坐在那,看着别人站着,自己却在讥讽别人。现在懂得了,应该像孔融那样,学会让着别人,不应该去嘲讽,讥笑别人,要学着谦让别人。
孔融这种尊老爱幼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教会我要谦让着别人一点,别人才能更加的谦让着你。孔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个小故事。最使我深有感触的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那一天,我妈妈放假,这天中午的时候,爸爸不在家,我妈妈来做午饭,妈妈说:“儿子,今天我烧蛋炒饭给你吃,好吗?”我说:“好啊。”过了十分钟,我迫不及待得去盛蛋炒饭,可妈妈说:“等等,我来考考你,孔融三岁就会让梨,不知道我们邵模伟十二岁会不会让饭。”说完妈妈就拿出两只碗,一只大地,一只小的。妈妈让我选一个,我选小的,我还以为小的可以盛几碗,可妈妈一盛,饭都分光了。我不知所措,到了下午,我肚子很饿了,可我不想惊动妈妈,于是就下去找汤晨旭玩了,到了三点,我回来了,妈妈叫我来吃点心,我又选了小的。晚上,我妈妈去大统华。我没去,妈妈帮我买了一件玩具,妈妈说是我今天让饭和让点心的报酬,我看了看商标,啊,要两百多块钱。我不经想起了一句谚语:好心有好报。我在今天学习到了一种知识,也学习到了一种品德: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回报。并且回报的东西会贵好几十倍。
今天,我真是受益匪浅。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4
美德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枚不胜举。但在《孔融让梨》这篇短小精炼的历史故事中,仅有5岁的小孔融竟知道要尊老爱幼,小小年纪的孔融让梨这件事,让我深有感触。
在古代的一天,孔融的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三个梨子,分发给孔融、妹妹还有哥哥。孔融分到了一个最大的梨子,一看就知道味道很甜。但他让给了哥哥,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道:“大的就应该给大的人吃。”第二次,孔融分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梨子,但又让给了妹妹。爸爸又问他了,他回答:“妹妹比我小,应该吃一个大一点的。”最后,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但爸爸夸奖了他。
故事中的孔融尊老爱幼,继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美德中最重要的一点。但想想我,平日里调皮捣蛋,没少给妈妈添麻烦,害的妈妈不但没有省心,还倒多添了几根白头发。有一次,妈妈做了五个狮子头放在青菜里煮,自己没舍得吃一个,我不但没有谢谢妈妈,还抱怨她没有多做几个。还有那次在小姨家,我和表弟争着玩电脑游戏,我竟生生地把表弟推倒在地板上,害得他哭了好一会儿。想想,平日生活里的我竟然连一个五岁的儿童都不如。孔融让的虽只是一个梨子,但在美德道路上,他却跨越了一大步。所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才会家喻户晓,一直流传至今。以后,我也要学会谦让,孝敬自己的长辈们,爱护比我小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