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有感日记

多美网

2025-04-18读后感

欢迎阅读暑假有感日记(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暑假有感日记 篇1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著名的侦探家是谁,恐怕连几岁的小孩子都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做——福尔摩斯。虽然他不是真实的,但是他的形象已经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这几天我刚刚读完《福尔摩斯探案集》,它是由英国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所写,主要讲述了福尔摩斯判案的故事。他那神奇般的判案速度和锐利的目光,曾经让犯罪分子胆战心惊。他不顾生命危险和罪犯博斗,最终破获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因此赢得了“世界第一侦探”的称号。

我觉得书中的破案情节特别地惊险刺激。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蓝宝石案》,讲述的是伯爵夫人住在世界酒店时,她的一颗珠宝“蓝宝石”被盗的过程。这个案子的线索只有一只鹅和一顶帽子,警方对此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只好请教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通过了解整个案子的来龙去脉后,就从这个帽子着手,分析出帽子的主人身高、体重和年龄。帽子上有几根白头发,就可以推断出此人大概四、五十岁,从帽子的肮脏程度推断出该人没有妻子等等。于是福尔摩斯故意在报纸上登了一条新闻:

兹于古奇街拾到大肥鹅一只和黑色毡帽一顶,为一位亨利·贝克先生所有。失主请于今晚6:30至贝克街坊221B号认领。

就是这样一个告示,引出了犯罪嫌疑人。福尔摩斯是如此机智、聪明。

看完这本书,我打心底里对福尔摩斯充满了崇敬,他教我看待一件事要学会分析、细细研究,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每一件事。比如做奥数题,碰到一道难题,先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慢慢分析,总会找出最终的答案。

我爱读《福尔摩斯探案集》。

暑假有感日记 篇2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块砖,加了m片瓦。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眼光的。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较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土谷祠是鲁迅小说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它何以会出现在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说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总之,现在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

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么呢?我没去过,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谷神吧,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我们精明的商家,好像还没这么博爱,眷顾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里面又不供奉阿Q,因为他不是圣人,他们为阿Q立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为这是阿Q曾经“下榻”的地方。就这问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总算想通了:所谓的“土谷”者,土地和稻谷者也。而现在保佑土地和稻谷之神,就是钱爷爷、孔方兄,亦即财神爷。试想那土谷祠的老板、庙祝,不就是在这万能之神的保佑之下获得建屋买房的土地和吃饱肚子的稻谷吗?至于阿Q和鲁迅,只不过是财神爷香案上的香炉罢了,就专门等待那些热爱鲁迅、热爱文化、热爱旅游的“香客”们前来上一炷香。想通了这些,我就更是对那些老板和庙祝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们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给当地带来了土谷,而且让“香客”们获得了无价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们礼拜祷告完毕之后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样。他们建立了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为圣人矣!

上面说了这么多,仿佛都是从“耳听为虚”的东西上引发的。绍兴土谷祠的情况,我只是从那些写得绘声绘色的旅游指南中的介绍和游人的叙述中得知的,自己并未去过,看什么时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却是“眼见为实”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是“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阔,他的儿子(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子)会不会更阔,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现状很糟,这从小说中就能看出来,不用多说。阿Q的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说里看过,仿佛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能经常看到、听到过。也许是人们引用了阿Q的名言,并发扬了阿Q的精神吧。有时候,我很觉得咱们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很像阿Q对未庄人的态度,很落实了他名言里的精神。每当我们提起——尤其是在外国人面前提起——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所创造的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都总会禁不住油然而生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我们的祖先繁荣起来之时,外国“诸夷”还处在蛮荒落后的时代——这种遥遥领先于外国的局面,从秦汉一直持续到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康乾盛世”。因此,现在我们能很自豪地在老外面前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鉴于友好和礼貌,我们省略了“你算是什么东西”,但有冲突时,这不客气的话仍然是不会省略的)。所以,我们老是炫耀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然而,现在,我们却总是对外国人——不管是哪一国的——青眼有加,几乎到了谄媚讨好的地步了;而对本国的同胞,却动辄白眼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就像阿Q对小D和王胡。也许他们都学过阮籍发明的特殊眼球运动,或者这早就成了一种遗传功能了。

不过,尽管我们习惯了炫耀过去,陶醉于n年前的繁荣昌盛,习惯于今天对外国人点头哈腰,但我们毕竟还是自强不息的,这看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势头就知道了——如果连这点也没有,那距离亡国就不远了。因此,我们有些乐观的预言家便断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或曰:“未来的全球化就是中国化!”我听了这些伟大的预言,感觉好像是听着着阿Q在喊:“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既然那些预言是出于那些思维清晰头脑聪明的分析家、预言家之口,我仿佛就没理由不相信了。因为我没有他们那样的清晰的思维、聪明的头脑和敏锐而且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而且我看着国家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这仿佛也就印证了那些伟大的预言了。是的,我们的儿子会阔得多!然而,这又像是以前有些同样伟大的预言家看着这世界一天比一天坏,就预言1999年某一日(忘了是哪一日了)是世界末日一样,那时也确实有很多人相信的。但我是从上世纪走过来的,也经历了1999年的那一天。而我到现在居然还没有死,世界居然也还在。

话说了这么多,不知有没有扫了各位游客的雅兴;或者妨碍别人眯缝着眼睛享受几百年前的繁荣盛世和梦想着几十年后一统天下的大同世界;或者打扰了诸君做眼球运动。所以我还是尽快闭嘴吧,否则要该枪毙的就不是阿Q,而是我了——而我是知道我死了之后是没有机会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女)的。而且我也要学得聪明一点了,与人们一起高唱:“土谷祠不倒,阿Q万岁!”;也只能与人们一起陶醉于我们祖先的繁荣盛世,并神往于那些伟大的预言了。

但是,我只想说:“鲁迅精神万岁!”

暑假有感日记 篇3

说到戴眼镜,我平时倒不太在意,不就是耳朵上架了两条眼镜腿嘛。但放假后我真正体会到戴眼镜的烦恼了。

好不容易放暑假了,妈妈为了"畏劳畏劳"我,做了一大桌香喷喷的饭菜,我高兴地拿起筷子,准备"开工"时,谁知美味佳肴还没到嘴里,眼前确一片模糊,怎么回事啊?我很是惊讶,正想继续吃确看不着陆了,眼前白茫茫的一大片,这时,我才想起来是眼镜惹的祸呀。热气把眼镜都弄模糊了。看着爸妈吃得高高兴兴,时不时还说两句赞美菜肴的话,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眼镜害我没法吃。也只好擦眼镜后再吃喽,如果不擦就只能看见一片白茫茫的"雪"。唉,戴眼镜真烦!

妈妈为了丰富我的暑假生活,还给我报了一个排球班,由于怕损伤眼镜,训练时只好不带,虽然暑假过后眼镜完好无损,但我可惨了。由于视力不好,人家发球,我接一传时经常看不到球,就算看到也是隐隐约约的一个小点,因此,经常球都快打到脸上才反应过来。伴随着我"啊。。。 "地一声惨叫,所有的人都捧腹大笑,笑得前迎后仰,看着她们兴灾乐祸的样子,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就算和她们评理,也讲不过她们啊,因为她们可以说是铁证如山,球的确是砸到了我脸上,而我还理屈词穷,球砸到脸上是事实,就算我长一百张嘴也争不过她们。唉,戴眼镜真烦!

更可气的是今年暑假到深圳玩,在外面玩得正欢时,突然下起倾盆大雨,雨水打在我的眼镜上,让我根本看不清前方,只觉得视线里有许多小水珠在滚动,它们逐渐占据了我所有的视线,本来还想擦干净,但想起以前,擦了之后反而会更模糊,我想与其更模糊还不如不擦呢!可擦了倒好,脚下有一块小石头既然没看见,只听"扑通"一声,摔了我一身泥水。

暑假有感日记 篇4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摆脱了紧张的学习气氛,迎来了多姿多彩的暑期生活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一本名为《草长莺飞时节》的书籍最令我爱不释手。

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柳莺莺的故事。柳莺莺出生在草长莺飞的四月,美丽、阳光、充满活力。她一直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厄运溜到了少女的身边,把她看得见看不见的未来打乱成了一团。那是一个星期五的黄昏,柳莺莺正在操场散步,碰巧被一个充满气的橙色篮球砸中,它的撞击使柳莺莺的右脑一根血管爆裂,漏出的血滴凝聚成了血块,最后竟使她变成了身体左半边近乎瘫痪的残疾人。

面对一个篮球带来的巨大灾难,柳莺莺选择了勇敢的面对。她十分坦然的进入手术室,顺从的服食各种药片,迫不及待的做着各种各样的康复练习,同时忍受着疼痛、流血、打针、换药,还有来自临床或隔壁的哀号和哭泣所带来的恐惧感。她在那段灰色时期认识了同她一样不幸的大学生张向峰,小保姆林叶红以及乡下姑婆。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灾难,而他们却选择了同样的面对方式,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的方向,努力使生命活络起来。

虽然柳莺莺最终成了一名残疾的女孩,但她给我们诠释了一个完整的生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