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纳兰词》读后感(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词》读后感 篇1
初读纳兰词,不禁感触,这位自小出生于贵族家庭的才子望似得到了众人眼中所有的快乐,但,他真正快乐过几次?
纳兰收留若是康熙帝时的一等侍卫,更是清代有名的才子。他多情而蜜意,风骚自赏,却仅仅活了31年。他的死,留给众人的却是说不清的惆怅。
之前一直很好奇,像纳兰收留若这样一个才子为何会怠惰于仕宦生活生计,直到读了《减字木兰花》,我才找到了我心目中的谜底。
纳兰收留若家世显赫,但在皇权的压迫下,他不得不眼睁睁地望着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往选秀,一进宫门深似海,从此形同陌路,无法相见。他感触感染到了刻骨的无助,他无法留住表妹,他深知自己爱的人就在那红墙之后,但他却无法迈入那个守卫森严的院落。只能仍由爱情的花朵在皇权下枯萎……
在打通喇嘛入宫后,却由于怕被人发现。只能相逢不语。轻轻拔下玉钗,在归阑轻叩,玉钗轻响,你知我知。就这样,千言万语,化作钗头脆响。这就是他们最后的相见。假如纳兰收留若早些预料到这个结局,他会不会不顾一切冲开人群,与她说一句话呢?
当他日后跟着百官三跪九叩时,定会想起他儿时的玩伴,终生的爱侣就在这宫闱深处。诚然他亦会想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和痛苦,又怎会对仕宦生活生计专心呢?
纳兰收留若是用他自己的生命在写词,文如其人,神秘莫测,让人说不出毕竟是喜仍是悲。然而,只要你可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就可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收成很多。
这便是纳兰收留若,永遥经典的纳兰词!
《纳兰词》读后感 篇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
朦胧中,雪纷纷扬扬的下着。寒风,肆意的凌虐着这腐朽王朝的一切。百花谢时,一树红梅犹傲立于风刀霜剑之中。你的存在,让已黯淡了的火光复燃,点燃了整个寒冬。
生在皇族,命运多舛。无心仕途,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爱妻逝世,挚友离散,最终却英年早逝,留下三十光景的辉煌。帝王血亲,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博得皇帝赏识,做了贴身侍卫。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别人眼里,你是令人羡慕的幸运儿,即便如此又怎样?你的心,既不属于黑暗的官场,亦不属于物欲横流的世俗,可又属于什么呢?你淡泊名利,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你的.词,更多的浸透着淡淡的忧伤和孤寂,通过指尖传来的,可是无人理解的痛?知音就如此难觅……
窗外,红梅点点,摇晃着。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曾几何时,斜倚花屏望窗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开来,一袭青衣,轻荡着秋千。一只蝴蝶,从脸前飞过,倩影跃下秋千,又去追那蝴蝶,徒留下秋千摇曳。那夜,佳人选秀入宫,你却只能望着那远去的背影,吟罢《调笑令》。乾隆接过红楼一书,却也只能叹道:“此盖明珠家事也。”“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银辉,照亮了案牍上的红笺,雨打芭蕉,谁再与劝孤酌?
孤灯残夜冷香销,半月竹声书灯明。又是一夜不眠时,风萧雨稠冷衾薄。欲书信寄玉清人,点墨欲落从何续?明月应笑人心痴,来夜清辉肯重与?
窗外,红梅凋零,在风雪中孤立着。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可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可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夜深千丈灯”催生的可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风雪交加的人生路,故园又在何处?江山满目兴亡,往事最堪伤。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干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这建功立业之心,却只能借于儿女情长而抒。
窗外,一树红梅散落一地红,雪纷纷,犹不畏,缕缕清香,氤氲萦绕。那辉煌而又黑暗的大清王朝,你的存在,如梅,如荷,如月,留下了一段段真情,如流星划过夜空,照亮了那一瞬。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纳兰词》读后感 篇3
很多时候想起纳兰容若,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幕,他落寞的身影永远都是背对着世人,衣诀临风,吹起一袭白衣,孤寂而清冷的气质,那来自灵魂的悲伤,深深的灼伤了我的心。
我的容若,如此至情至性的男子,却饱受情爱之痛。
年少爱恋深情如许,却如同泡沫般易碎,成婚后与妻琴瑟和鸣,奈何佳人早逝,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而后结识江南女子沈宛抚慰了他满是哀愁的心,然而却因满汉不能通婚,沈宛在身怀有孕的时候被迫离开,久居江南。所爱之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无能为力的.痛失去挚爱的痛,如何不让他痛不欲生。
我的容若,如此显赫无比的男子,短暂的一生却是郁郁而终。
生于金鸣鼎赫之家,为父乃权倾朝野的明珠丞相,而他又身居一品的带刀侍卫,深受康熙喜爱,如此天生富贵极尽荣耀的贵公子,如此身世,却依然没能带给容若片刻的快乐与幸福,他自喻天上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如此不着一点人间烟火气的公子,连着眉宇间都带着丝丝忧愁。世人把他喻为寒梅,傲立雪中,遗世独立,独自散发着暗暗的清香,让人不禁为之黯然伤魂。
我的容若,如此绝才潋滟的男子,却早早离世,享年三十一。
英年早逝,是遗憾还是解脱,我们不得而知。他曾在诗中这样说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身为文官却被康熙当武官用,心有所爱却无法相守,看似风花雪月炫耀四射,心却敏感自省,是以,他总是逃不过寂寞,寂寞是容若最终的定命。
我的容若,我通过这三百年的时光来看你,却依然会心疼到为你落泪,如若你有来世,愿做一个平凡,简单的爱着你所爱的人,如若你有来世,愿我遇见你,为你抚平那眉间的哀愁。
《纳兰词》读后感 篇4
有个地方,有梦不尽的杏花春雨,英红柳绿,更有望不断的轻烟袅袅,流水人家。那个地方到处是温婉的山,柔情的水,红墙黛瓦,乌蓬歌远。云雾悠悠地如炊烟一般山水间缓缓升腾,直到月落乌啼霞满天,直到江枫渔火对愁眠,一闪灯花坠,却对着琉璃火。
他虽可悲,但却完美。他雄厚的家世,他横溢的才华。他高朋满座,他官职显赫……只怪天意弄人,他美丽的妻子在如花一样的年华里猝然而逝,而他,也在风华正茂之年撒手人寰——这就是清俊不凡的纳兰容若。
孤灯西风里,隔着时光帘幕,我试着触摸你的寂寞。西花园内的海棠开了又谢,渌水亭畔的红莲如霞似绢。而你如山峰一样静默的神情,依然让世人怦然心动。
这是我读了《纳兰词》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意象,细腻的笔触,温婉的诉说,对生活、对生命的慨叹有如山溪的清泉一般,清澈,却又带点青涩。
我们在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又可曾想到,其实这也是生命的一种过程?因为有困难甚至磨难,生命路上的欢歌笑语才更弥足珍贵。正如歌中唱到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苦难的洗礼,又怎么会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叹息?
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有太多的感伤、太多的惆怅。
有人说,纳兰之所以一直困在悲伤中,是因为他不懂得倾诉,可纳兰的倾诉又有谁明白?或许纸笔更懂得他,文字最能道出他的心声。任时光荏苒,纳兰的诗词依然在历史的长河里翩翩起舞,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涛声依旧,这不正是他对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喁喁私语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啊假如人生永远像初次见面一般,那该多好!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态,那些踌蹉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可惜的是,时光易逝,谁都抵挡不了光阴的利箭,瞬间的刻骨铭心,也只能归于长久的'风轻云淡,如此,又奈何?
在《纳兰词》里,我最喜欢的便是那首《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啊假如人生永远像初次见面一般,那该多好!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态,那些踌蹉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可惜的是,时光易逝,谁都抵挡不了光阴的利箭,瞬间的刻骨铭心,也只能归于长久的风轻云淡,如此,又奈何?
长路漫漫。在这无尽的人海中,我们会遇见谁?错过了谁?观赏到哪些美景?又错过了哪些佳境?但是人生之路,驻足思考只是暂时的,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在跋涉,在途中。
纳兰喜欢用笔叙写他的故事,他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这,正是我喜欢他的缘由。
《纳兰词》读后感 篇5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他可悲但他完美。他不但是清朝第一个大词人,而且是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出身贵族,父亲权倾朝野,家中宾客如云;他气质高贵,清俊不凡,才思独特誉满京华;他年少得志,身得皇恩,众星捧月如日中天;他高朋满座,以诗会友,肝胆相照危难相扶;他得娶娇妻,琴瑟合欢,人生得意闺阁缱绻。只怪天意弄人然而他的妻子命祚不长,如花年月猝然而逝,他也于三十岁而终。这样的人上天也许只造了一个,他就是留给后人无限悲伤的古之伤心人——纳兰容若。
三百年了,西花园内的海棠,几度花开花谢,渌水亭畔的红莲,依旧年年如霞似绢,可是,纳兰,你的魂魄是否夜夜归来?
孤灯西风里 ,隔着时光的幕布,我试图触摸你的气息。独坐,唯有一盏孤灯滴泪到天明。可为何你深邃忧郁的眼神里,总有着掩饰不尽的`哀伤?
朱栏翠瓦、雕梁画栋的大家府邸,终究锁不住的是一颗轻灵飘逸的心。“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却是堂前惆怅客”,出身满族名门的公子,却看尽了这繁华云烟。朝夕出入金殿碧宇的紫禁城,御前侍卫的光环,蹉跎了你的青春。 “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一声长叹,几许忧伤,是的,纳兰,我听懂了你惆怅的心声。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赋大才华者必有大抱负。就像你在《金缕曲》中所言,“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寄情于山林野趣是在有了一番大作为之后的豁达与洒脱,如果失却了此种前提,这个念想就变成了退而求其次。空有旷世才华而无所成就,其实比天资平常之人的庸碌人生更可悲哀,那不更是对自己的最大的扼杀。
多情善感,率真热忱的你,视友谊爱情为生命。与落拓不羁的汉族文士为伍,为救友人于边塞,求父感皇恩破例释放,是何等重情重义!作赋首首《金缕曲》,尽诉浓浓金兰情。
渌水亭畔,听雨轩内,响着雅集联句、诗词唱和的豪迈之音。烈酒浓情,几多惬意,然而,友人在世事变迁中,如分飞劳燕,不断地离散,“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它们与你凄美的爱情一起,在心上又剜了一道深深伤痕。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当婉丽柔美的卢氏来到你身边时,琴瑟相谐,伉俪情深,温暖了你怅惘的心。“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红菂桥边,轻轻牵素手,缱绻和幸福溢满了英俊潇洒的脸庞;渌水亭畔,双双身影留连于花前月下,陶醉在红袖书香里,年轻的心若朝阳般明媚。
可是一切如春梦逝水,年轻娇美的妻子却早早撒手人寰。破碎的心,顿时浸在寒更雨歇的葬花天气里,你泪流满面,心痛不已。一片伤心写不成,上苍啊,你可听到纳兰公子的痴情心语:“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曾经那么渴望友情,而友人却不得不天南海北地别离,如今这温暖的爱情,也终于烟消云散了。纳兰啊纳兰,你感到了从没有过的空漠与茫然!
你终于一病不起,“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只有在梦里,才能让这颗与生俱来的诗人性灵,得以无际飞翔。
容若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尽管短暂,却深沉地令人刻骨铭心。宛如其词作一般,想要步步靠近,却总是不忍伸手揭去面纱。然而容若最大的人格魅力也正在于此,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虚伪的掩饰,他身居贵胄却早已从心灵上脱去了那件厚重的黄金甲,世俗羁绊着他的肉体却永远侵蚀不了他的灵魂。它由心而发,化作容若手中的毛笔,化作毛笔上饱蘸的浓墨,于纸笺上一触倾泻。三百年来物逝人非,唯有这《纳兰词》流芳后世,它所散发出的词人那清新脱俗的人格魅力更是换来了千万“异代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