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调查报告小学作文(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1
调查时间:20xx年9月17日
调查地点:舟山市定海区
调查对象:广告招牌
调查人 :周晨辉
调查目的: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
调查方式:观察
现如今,街头错别字的现象比较多,为了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我们从芙蓉洲路——昌国路——人民中路——解放东路进行“啄木鸟”“捉虫”行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芙蓉洲路,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荣的景色,我们顶着炎热,开始仔细“搜索”。突然,我发现一家服装店门上把“服装”的“装”把“士”写成了“夕”,这家店主可真粗心呀!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人民中路,走进“华之友”超市想休息一下,但又无意中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大字“夏季裤子T恤大促销”,把“夏”字少了一横,把“裤”字缺了一点,“恤”字写成了“十血”,真是把整个超市的.形象都破坏了。
后来,在解放东路又发现一个错别字,一家服装店把“T恤”的“恤”写成了“巾血”。
这次的“啄木鸟”行动收获真不少,捉出了五条大“虫”。
调查发现,现在虽然人们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错别字依旧常常出现。在三个小时内,共发现了多处错别字,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马虎不仔细,对汉字掌握不够实。
2、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
3、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看见错别字,我感到非常气愤,汉字是我们的老祖宗一笔一画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它们,把它们写好。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而把它改造了。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2
现在,随着课业的增多,我们毕业班学生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再加上同学都没有保护眼睛的意识,因此,我们的视力也越来越差。所以,这几天我在班级里统计了同学们的视力情况。
调查结果
我调查了20位同学。其中,只有2位同学两只眼睛视力都是5.0以上的,只占我调查人数的10%。而有一只眼睛在5.0以上,另一只在4.0-4.9的有7个。两只眼睛都在4.0-4.9的有11个。可见同学们的视力情况很不好。
分析
同学们的视力不好完全是因为大家不好好保护眼睛而造成的。同学们写作业时眼睛里本子因保持35厘米的距离,不能弯腰埋头写。长时间看电脑、电视对眼睛也有很大的伤害。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视力变差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
建议
不要在暗光下看有强光的东西。若要长时间地写作业、看电脑和看电视应每半小时闭眼休息5-10分钟或做一次眼保健操,让眼睛能休息。
结论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同时,它也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我们应该马上就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不然,我们将会永远地失去光明!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有车祸发生,于是,我就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自己观察记录。
三、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
通过我的调查,我发现马路上,都有许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闯红灯。而且我发现,有些行人竟然一路跑着闯红灯,好像车辆在他们眼中只是空气一样。
我总共记录了291个行人,调查发现,其中有149个行人闯红灯,他们有的一边看着马路上的`车辆,一边不顾红灯地走着;有的看马路上一时没有车辆,就不顾红灯,闯红灯;还有的好像视车辆为空气,一路跑着闯红灯。还有142个行人,没有闯红灯,他们遵守了交通规则,一直等到绿灯才走,不管等多长时间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结论
马路上有大多数行人都闯红灯,有149个行人,有一些人没有闯红灯,142个行人,闯红灯的行人比绿灯才走的人多出7人。这些行人为了节省时间就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很不好,这样会害了自己的。我们一定不要闯红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4
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差,是由于几方面原因:
一、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不高,而且一天都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培养孩子。
二、有大部分家长都到外地去打工,家里只留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他们更是文化程度有限,更别谈培养孩子了。
三、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里条件有限,家长很少买课外书籍,孩子的见识面太窄。这种种原因都使得农村学生说话能力有限,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受制。
鉴于此,我们调研人员给六年级学生出了“我的——”这一作文题目,让小学生练习写作。在审阅他们作文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作文题材不尽相同
我们发现41%的学生都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为题材,内容大都是自己生病,爸爸妈妈怎样着急,怎样细心照顾自己。下雨爸爸妈妈冒雨送伞。要不就是以“我的老师”为题材,内容都是老师生病了还坚持给他们上课。题材基本一致。
问题二:作文内容太“假”,“空”缺少真情实感。
我们了解了语文老师,据了解,有大约90%的学生写作文都从作文书上或是电脑上抄袭或改编。从学生习作来看,也确实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不少学生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实诚。尽管有的学生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没有经过自己感情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发。
问题三:学生写作时语句不通顺,学生写作时无话可写,内容太少
有32%的`学生作文语句不通,如“如果困难找妈妈”。错别字比较多,例如“一枪热血”、“重心做”等等。有些学生就只写了200字左右,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确实太少了。
问题四:学生的写作缺乏创新。
有的学生写的不新鲜、不具体。在描述“我的妈妈”时,很多学生都这样写:“瓜子脸,高鼻梁,樱桃小嘴,乌黑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充分说明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解决措施:
一、要培养小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从三年级起开始写日记,坚持天天锻炼,从生活中的小事,一点一滴写起,不断积累,不断感受。
二、在作文教学中,应结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实际,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1.养学生多说,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强调说的能力,这是写话的基础,有话可说,才有话可写,说得精彩,才会写得绘声绘色。
2.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3.生多写。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
最后,要“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对于当堂完成的习作,我们经过大量的训练,摒弃一些把写作知识模式化的东西,摒弃一些老套路、老结构、老程序,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较客观地评价其它同学。教师再适时指导,这样被评的同学和评的同学都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产生新的价值。真正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