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欢迎阅读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1

xxxx年10月11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组对我校食堂餐厅进行了检查,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规定,对我校食堂食品购进,验收,储存等方面不规范行为提出了一些问题并限期改正。

一.改正内容及要求如下:

1. 保持就餐及操作场所干净整洁,消除蚊蝇。

2. 督促从业人员进行自身健康体检,并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3. 合理地停摆放食品,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4. 及时检查食品加工设施设备。

5. 督促从业人员进行晨检。

二、检查组上午检查完毕后,我校即刻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深刻剖析原因:

1、工作人员卫生意识淡化,缺乏卫生知识的学习;

2、餐厅的结构存在缺陷,制约相关卫生设施的使用;

3、后勤管理工作强度不大,督导执行不力。

三、我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的知识,加强卫生服务意识,制订下一步整改提出了具体措施:

1.对就餐场所及操作场所加大卫生打扫力度,保持了就餐及操作场所干净整洁,餐厅排烟排风管道口装上防鼠、防蝇网,并且定期清洗,安装了灭蝇灯,消毒灯。每天必须对餐具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2. 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并定期体检,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3.要求餐厅仓库所有食品物资分类存放,划定区域,做好标识;每天对就餐食品留样,留样食品必须冷藏。

4. 要求餐厅食品加工工具、容器、设备生熟分开,同时做好标识,并且定期清洗维护保养。

5.要求从业人员及班主任每天进行晨检,并作好记录。

以上各项我们已整改完成,期待领导的再次莅临指导,我们将加强卫生管理建设,增强为全校师生服务的观念,同时要认真虚心接受监督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校通报批评。

今后我们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做好学校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严格遵守服务规范,从各个方面促进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敬请领导再次来我校指导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2

1、因此,必须首先加强食品企业及人员的道德诚信和法律法规教育,牢固树立诚信至上、以质取胜、守法经营的经营理念,将社会责任观念融入企业经营决策之中,主动承担起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和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其次是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行业公约、行内规范和从业承诺等方式,引导约束行业企业加强自律,促进行业良好风气的形成。三是建立食品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守法守信企业大力宣传褒扬,对问题食品和问题企业公开曝光,并列入黑名单,逐步健全守信受益、失信受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信用为凭证的行业准入机制,使失信企业失去生存空间。

2、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构建动态、全程、高效监管体系。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政府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基本方针,监管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硬任务,采取硬举措,考核硬指标。监管工作必须突出一个严字,严格实行风险分析,严格实施准入制度,严格生产过程监管,严格监督抽查和检验检测,严格执法打假,严格处置突发事件。一是应科学合理划分监管部门职责。对食品监管领域和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划分,按权责统一的原则,明确细化各监管部门职能责任,将交叉模糊、职责不清的环节明确落实到某个具体监管部门,实行分片分段定责制,着力解决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中的衔接问题,既要避免职能交叉,又要防止监管空白,保证监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二是进一步抓好市县条条监管和块块监管的统筹协调。加强政府的责任,使其切实承担起法律要求的负总责的责任。进一步强化食安委职能,树立其权威性,严格落实联席会议等制度,完善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职能互补、功能齐全的强大监管合力。三是健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监管责任考核和失责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四是建立快速联动的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情况下快速反应、应急指挥和协调保障的能力。五是建立全面有效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按照政府监管、行业约束、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制度和规范,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真正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全程长效监管机制。

3、整合检测资源,实现食品检测信息共享。借鉴外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现有的检验检测资源摸清底子,打破部门属性,逐步整合组建一个设施设备齐、技术水平高且与各监管部门独立平行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作为全市食品检验检测专业权威性机构(可在各县区或片区设立分支机构),独立对食品特别是日常监管中发现问题的食品进行检测,对其检验检测数据结论在全市范围内赋予通用性和唯一合法性,实行检测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管理、风险检测评估和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确保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准确、传递迅速、评估科学、预警及时。同时,增加检测专业人才,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加强监管经费保障,逐步改善监管条件。

4、加强教育监督,营造追求高品质食品的社会氛围。确保食品安全需要企业、政府、消费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建。要树立宣传教育也是监督的理念,以宣传教育唤起全民自我保护意识和共同监督意识。应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的要求,尽快编制我市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规划,建立宣传教育网络体系。报纸、广播、电视应主动承担起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责任,深入持久地进行宣传;市食安委应开办汉中食品安全网和食品安全讲坛,并定期召开信息通报会、新闻发布会,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扩大市民知情权;监管部门应通过图片、摄像、文字、实物等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应把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日常教育与专项教育、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有机融合,让食品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头脑,使食品企业人员不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道德诚信意识,使执法监管人员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和监管能力,使广大群众改变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传统饮食观念,增强现代食品安全意识、监督维权意识和识别有害食品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和消费者维权机制,充分发挥 23 5和 2365等投诉热线作用,畅通食品安全投诉和消费者维权渠道,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维权活动。强化舆论监督,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使食品宣传教育与社会监督密切结合,形成全社会重视食品安全、关注食品安全、崇尚食品安全、保证食品安全、监督食品安全,营造一个生产高品质食品、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社会文化氛围。

5、加大打击力度,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食品安全监管要严格执法,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食品安全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经营的源头管理和治理,对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化肥、农药的行为予以整顿;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大力推广食用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生产的基地化、规模化,提高组织化程度,从源头解决食品不安全问题;对问题多发易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及其周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生产、加工、餐饮等重点环节,肉类、生鲜乳、豆制品等重点品种,要强化监管力度,集中力量持续深入地开展专项整治;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的研究,进行质量安全分析,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检测、评估和防控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做好行政惩处与司法惩处的衔接。大大提高违法犯罪成本,对问题食品和问题企业从重惩罚,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绝不能以罚代刑,应依照《食品安全法》从重从快判决,以震慑违法行为。同时,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的失职、渎职、不作为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对监管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也要严厉惩处。

6、创新发展机制,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食品质量和安全既是科技水平、创新能力、资源配置、管理现状、劳动者素质等多种因素集成的硬实力的体现,又是法制环境、文化教育、价值理念、诚信建设等多种因素综合反映的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必须创新发展机制,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一是按照监管与服务并重,整治与建设并举的指导思想和清洁、低碳、安全的发展要求,科学制定食品产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制定推进全市食品产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发展机制。加强与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和食品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行政资源配置,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加快推进食品质量与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和销毁制度;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设立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赔偿基金,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受害人得到合理及时的补偿。三是通过集中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建立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基地,建设现代化食品工业园区,为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四是下功夫改善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饮的生产经营条件并规范管理。借鉴外地做法,修建餐厨垃圾处理厂,实行餐厨垃圾统一收交,集中处理,对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排放、收集、运输、处理各个环节严格规范管理,控制餐厨垃圾的流向,切断被不法商贩利用的途径。同时,采用高科技手段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能源化处理,转化为饲料、肥料和燃料,使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彻底杜绝餐厨垃圾变成地沟油后回流餐桌。通过不断创新机制,促进全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确保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3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在校师生的餐饮食品安全,我校主要管理人员和全体后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宜良县县教育局关于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检查情况的通报》,结合我校实际,尤其是上星期县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对我校食品安全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从而提高了认识,立即对学生食品安全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检查,并进行了相关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成立了食品卫生领导组,

校领导级高度重视,坚持每天巡查、 检查签字,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组长:计家良 副组长:刘发云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首先,利用校会由校长宣传,宣讲当前食品安全的防范措施。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橱窗和班级墙报定期对食品安全等内容进行宣传。

再次,班主任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安全卫生教育。

三.强化师生食堂管理。

在食堂管理方面,我校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了食堂食品的采购、入库、出库、索证、加工、品尝、出售、器皿消毒等各个环节。

1.制订较严密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制度。

2.建立并执行台账登记制度。对所有食堂的原料采购(粮油、蔬菜、佐料等)必须及时索证、登记,对食用油、肉类等要有售货方的合格证、卫生证、检疫证等相关证件。

3、食品留样放入冷藏柜48小时,并用洁净的器皿盛放,用标签标明年、月、日。

4、每天及时、干净地清洗炊具、灶台、橱柜,进行有效消毒,并做好消毒台账登记。

5、为了使食堂卫生落到实处,我们还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要求工作人员在食堂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戴帽子,从业人员不能穿着工作服上厕所,上完厕所必须洗手,不带着饰品上岗操作、不留长指甲、穿拖鞋。

四、积极开展协调工作

争取在下学期之前启用学校新建食堂,继续做好过渡期食堂的安全卫生工作。

今后,我校将继续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以及其他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丝一毫不放松。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4

根据下发的《xx关于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我镇迅速组织落实,结合我镇食品安全工作实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分工负责,明确时限,认真进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接到通知后,xx镇立即组织社区以上干部、市场监管所、兽医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了专项,强化思想认识,采取强力措施迅速贯彻落实。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各社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整个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

二、广泛宣传,建立档案。

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以镇区带农村,实现整体发展,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对协管员档案建立、培训及聘书、补助发放情况进行再检查,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每个自然村前期在村庄醒目位置粉刷固定标语2条,制作宣传横幅2条,悬挂固定宣传版面4块;共设置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版面33块,设置网格化展示板面1块,设置警示性灯箱标语20处,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落实举措。

召集相关企业、单位召开座谈,举办培训班,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使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一方面检查企业生产经营食品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向生产经营人员讲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同时对部分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对发现的问题,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

虽然前期工作以得到了充分落实,但目前仍存在食品、产品检测设备有所欠缺,食品企业监管点广,监管人员不足等有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理顺监管职能,完善综合协调和执法联动机制,认真总结食品安全工作经验,进一步查找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