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舞蹈培训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舞蹈培训方案 篇1
兴趣培养是舞蹈学习的基础的前提。没有兴趣的技能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要发展小学生的形体水平,必须培养浓厚的、稳定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形体活动中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学生带进形体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通过舞蹈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舞蹈的基本训练,让学生通过活动,注意自己的基本形态,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步伐,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对舞蹈表演所必备的软度、开度,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活动特色:
1、由培养特长向启发创造延伸。着眼培养学生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课堂学习活动中一些基础教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机会,改变了孩子被动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欲。
3、让活动成功孩子享受生命的时空。我们的艺术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
五、活动对象:
对舞蹈感兴趣、有表现欲的3-6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
训练中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为出成品舞蹈打基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作为一名舞蹈学员在身体上所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直、绷、软、开。加强基本素质训练,主要包括:
1、肩、腰训练(压肩胛带、腰背肌、下腰、)
2、髋部训练
3、腿部训练(压腿、踢腿、竖叉)
4、积极参与舞蹈的学习、排练、演出等活动。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在音乐声中练习和熟练。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能够生动地进行表演。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
七、活动时间:
每星期周三下午第四节
八、活动地点:
学校舞台
舞蹈培训方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地面练习、扶把练习的训练,克服学生自然形态的习惯,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初步掌握肌肉的紧张和松弛,锻练后背和腿的能力,解决腰腿的软度和控制能力。加强腰腿的柔韧和力量的训练;加强肌肉能力和动作的感觉;加强肢体的控制能力和稳定重心的能力。
2、通过芭蕾组合的学习,对人体的腿、头和头基本形态的初步练习,训练各动作的基本协调能力。使人体摆脱自然状态,逐步培养一种流畅、舒展的舞姿和舞蹈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分析
基训是指舞蹈基本能力(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能力,有关关节的柔软性,身体的控制和灵活性、稳定性及跳、转、翻等各处技巧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从而达到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专业素质、能力和应有的体力,也是学好舞蹈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科学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可以为以后学习更难度的舞蹈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一年级学生初学舞蹈阶段,我们都要加强基训的教学和练习,几乎每节课的教学都由舞蹈基本功训练作为开始。
芭蕾组合基本训练的突出特点,是既对身体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门训练,又进行协调的、综合的训练。以腿的训练最为重要,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芭蕾舞蹈的基本特点——外开性。因为只有双腿自髋关节至踝关节能充分地外开,动作达到较大的幅度。同时脚背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紧并且双腿舒展地伸直时,才能使舞姿精确优美,并保持芭蕾固有的风格。
三、课的类型
练习与新课教授混合型。
四、重点及难点
1、难点:
(1)吸腿
(2)涮腿
2、重点:
(1)五位下胸腰
五、教法
1、练习与讲授相结合。
六、教具
电视机、电脑、扶把。
七、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训练:有氧健身操
地面练习动作要求:
1、压腿:是旁腰和双腿的软开度的训练。双腿尽量向两旁伸长,下旁腰时,两侧肋骨肌尽可能拉长。
2、压前腿:脚尖向前绷直,肢面向外,膝盖不能放松。
3、开跨练习:反手压胯,膝盖找地板,青蛙腿时脚不离地,胯不离地,帮助胯部尽量打开。
4、勾绷脚:这个练习对绷脚背、脚腕力量和膝盖有较明显的效果,训练时要用力绷直脚尖。
5、跪下腰:是腰部软度的训练,下腰时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呼吸。
6、趴地卷后腰:双腿夹紧,脚不离地,是腰部和背肌的训练。
7、趴地抬后腿:是训练腿的控制能力。抬后腿时要注意脚尖绷直,肢面向外,头向后仰起。
8、地面踢前旁腿:踢腿和力量的训练。迅速而有节奏地向上踢腿,保持大腿、小腿、脚腕、脚尖的.绷直,旁踢时要注意脚面向上。
9、跪地踢后腿:后腿时注意膝盖不能弯曲,保持脚尖绷直,脚面向外。
扶把训练动作要求:
1、半蹲:通过展伸,使腿部肌肉柔韧,锻炼脚后跟的韧带。
2、擦地:活动脚腕,它的活动范围较小,易于收紧肌肉和控制全身,使脚尖、脚腕至大腿、髋关节有初步的活动。
3、小踢腿:这是脚离开地面的第一个动作,在离地25○的高度上,腿部肌肉突然收紧,比擦地激烈一些,它的性质是脆的、轻巧而有力的。
4、单腿蹲:是单腿的屈伸动作,需要较强的内在力量,比双腿蹲又进一步。
5、吸腿:双腿自髋关节至腕关节,充分地打开动作达到较大的加辐度,同时脚背能最大限度地绷紧。
6、大踢腿:动作激烈,力量很强,是扶把动作的高潮,但要注意控腿。
五位小跳:落地后变换脚位的双脚起、双脚落地的跳跃动作,目的在于训练跳的柔软性和弹性,在空中时双脚不要分开太大。
舞蹈小组合:藏族舞蹈小组合
舞蹈培训方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少儿自身素质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中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会就会感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我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出肢体动作模仿出来。我们不仅传授只是,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
二、教学任务:
1.增强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
2.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个性
3.通过学生学习舞蹈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
4.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5.让学生们掌握舞蹈的感觉,力度和对舞蹈的方位
三、教学内容:
1.课前热身游戏
2.芭蕾舞基本功训练
3.音乐舞蹈训练小组合
四、教学步骤:
1.芭蕾基训课手位训练,芭蕾基本勾绷脚吸抬腿(时间安排在5分钟)
2.把杆训练柔软度(压腿,扳腿,踢腿)(时间安排在10分钟)
3.基训课杆上训练(普里也,控制,擦地)(时间安排在10分钟)
4.技巧部分(前滚翻,前桥,虎跳,后桥)(时间安排在10分钟)
5.中间休息部分(时间安排在10分钟)
6.跳部分(小跳,直跳,吸腿跳)(时间安排在5分钟)
7.压胯部分(大胯小胯)(时间安排在10分钟)
8.进入舞蹈部分注:小班两个舞蹈/大班连个舞蹈(时间安排在20分钟)
9.仰卧起坐(时间安排在10分钟)
基训课方面最终目的:
大班:
xxx:训练芭蕾课的坐姿时最终目的达到后背的扁平直,训练软度最终目的是压前,旁腿,可以顺利的抱住前旁腿,基训课部分做普里也时最终达到蹲时屁股不出来。扁平擦地最终目的达到擦地时腿直,后背两个肩胛骨往上垂直身体最终感觉,整个人往上长,控制最终目的是腿抬在90度可以控制在一个八拍不动,前和旁腿技巧部分让他在这一年里可以做虎跳时把腿垂直翻,前桥和后桥,最终以一年目的可以让老师上把扶着过,跳部分吸腿跳最终吸腿跳吸到胸脯上,压胯最终目的是压到地上可以挺两分钟
xxx:软度最终目的是自己能扳上前腿(靠杆)基训课方面普里也蹲时达到两膝弯曲与两胯平齐,蹲时要逐渐弯曲一半时迫使脚跟离地,然后慢慢地完全直立,这是最终目的,做控制时的最终目的是腿伸直,直接抬90度吸腿跳最终目的是双腿吸到120度为目的,压胯最终目的是贴到地面下横叉可以成直线。
闫梦涵:软度目的是靠把杆扳前旁腿,基训课目的是做擦地过程中让腿慢慢往远抻,从而抬100度,控住不动(前、旁)技巧部分目的是让她自己做前桥,后桥由老师上把超她过,跳部分吸腿跳双腿吸100度为目的
大班舞蹈方面最终目的:
安云哲:直到期末共学习两个舞蹈:9月中旬——11月末
学习傣族舞蹈《竹林听雨》时间3分37秒
舞蹈中的重点是傣族中的三道弯身体中的斜靠感,动作协调与身体上身的韵律和在舞蹈中的美感,但不能缺少的阳刚之气,还有傣族舞舞蹈中的后踢步,后踢步快踢小腿踢到180度但不能踢到屁股,掌握好后踢步当中的力度
舞蹈中的难点是傣族舞蹈中的连贯性,准确性,优美的完成动作,和情绪的表达恰当的准确的把握民族的风格和舞蹈当中的韵律,傣族舞蹈中表情不能太过于夸张
第二个舞蹈:11月末到期末学习藏族舞蹈《卓玛》时间4分46秒舞蹈的重点:
藏族舞上身基本动律,和上身的松弛感,跳藏族舞时上身基本完全放松,后背略有点向前弯曲,跳藏族舞时膝盖是弯曲,基本动律是慢颤
舞蹈培训方案 篇4
【授课对象】
A班:小学二年级至三年级B班: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一年级
【授课时间】
每周日午时2:00—3:30(B班)3:30—5:00(A班),本期共计8次课程(16课时)。
【授课地点】
仓山区麦园路52号福州市群众艺术馆排练厅。
【报名方式】
即日起关注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平台,发送少儿舞蹈+姓名+年级(年龄)+家长姓名+联系方式至该平台报名。
【注意事项】
1、本培训属公益课堂,不收取任何费用。
2、工作人员将以电话形式通知学员具体开课时间。
3、本次培训采取小班授课制,两个班级共招收30人。因名额有限,请慎重选课。多次缺课者将不再享有我馆供给的公益性培训资格。
【授课教师简介】
李xx,毕业于xx戏剧学院中国古典舞专业,曾参加xxx0年xx世博会开闭幕式演出、xx建党九十周年大型主题歌会,参演舞剧《杨贵妃》《红》《极镜》。曾荣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三等奖、xxx9年华东六省一市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xx市小节目舞蹈比赛一等奖。现为福州市群众艺术馆舞蹈干部。
舞蹈培训方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组织排练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活动对象:
会计一系10级和11级学生
三、参加人数:
30-40 人
四、活动时间:
每周进行一次强化训练,并有专门的有经验的学姐学长指导训练,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动作指导,组合编排。
五、活动内容:
计划把会计一系舞蹈队训练成为一支有较高艺术素养的舞队,根据系部动态合理安排时间,排练出成品舞,并做到能随时交出节目,在各大文艺活动中展现舞姿,力求会计一系舞蹈队打造成为一种有一系文化的艺术标。
六、活动措施:
1、精心挑选队员,对新队员的身体柔韧性、舞蹈感觉等进行考察。
2、面对基础不同的队员进行分组训练,并分别指导,力求全队的均衡发展。
3、指定出勤制度,争取每次训练都不缺人,保障训练都能正常进行。
4、真抓实干,按照计划将每一次训练落到实处,完成辅导任务,确保训练有成效。
5、加强舞蹈队管理,随时向系部汇报训练情况,并做好各班班主任的配合工作。
七、注意事项:
在活动中,负责人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内容,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舞蹈培训学校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