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1
今天,我和父亲去了美丽华丽的美术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真实的图片和各种各样的大理石雕塑,具有丰富的美感。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馆。
一进美术馆,宏伟的建筑都惊呆了,楼道很宽敞。认清方向,让我们一起前进。走进展厅,有许多新老小电视,用来回顾历史。展厅里还挂着大型油画。不仔细看,肯定会说是照片。当你再往展厅里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是画而不是照片。当你看到这些画的草稿时,你会惊讶于画出了如此逼真的油画。真不敢相信你的眼睛!
看完这层楼,我们乘电梯上楼。我们一出门,就有很多国画。我最喜欢的是百合和荷花,它们仿佛在散发香气,等待着人们的观赏。看完所有的国画,我们去了三楼,那里有油画,版画,摄影,没什么特别的。看完三楼,我们来到四楼的雕塑和匈牙利艺术展览馆。我们先看了雕塑。雕塑由坚硬的大理石制成,但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作者一定很努力。看完富有美感的雕塑后,我们有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匈牙利艺术展。这里的画很有特点,有很多天使、神仙、神秘的蓝绿色背景,应该有一定的寓意。
这次参观艺术博物馆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绘画和雕塑,以及艺术另一面的真实性和抽象性之间的对比。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2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美术学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将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为中国美术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里诞生了很多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等。它是艺术者最向往的地方,周三未能和老师同学们集体来参观央美,故今天独自来参观。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建于20xx年,由国际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这是他在北京设计的第一个美术馆。占地3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7平方米,为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美术馆建筑呈微微扭转的三维曲面体,虚实参半,天然岩板的幕墙,配以最现代性的类雕塑建筑,展现中央美术学院内敛低调的特质,与校园内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深灰色彩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物既融合又协调。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第一眼给我呈现的是一种灰黑色调,美术馆与美术学院原有的深灰色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显示出了美院内敛低调的'特质。
在美术馆里我主要参观了托尼·克拉格的雕塑与绘画。我从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托尼·克拉格是极具影响力的英国著名雕塑家,也是英国当代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在参观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它的作品既有几何的理性美感,又带给观者充满幻想和诗意的审美境界,常被认为有取代亨利·摩尔之势。看着他的画会让你静静的思考,去体味作者要表达的事怎样的东西。感觉,托
尼·克拉格是个很有理性思维的艺术家,他把理性美表现的淋漓尽致,看他的作品总能让人好好琢磨一番,很值得品味。
此次参观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艺术的种子早已埋于心中,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获益匪浅,不仅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创作兴趣,平时不经常接触艺术类院校,这次参观不仅加深了对国家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的认识和了解,也增强了从事艺术学习、陶冶情操的兴趣。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3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跟着激动的人群走进了美术馆。很明显,现在的人都是由此而来的,因为他们在交谈中表明了自己的目的。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写的宗教画《最后的晚餐》。
随着缓慢移动的人群,我们进入了展示《最后的晚餐》的房间,于是一幅生动的晚餐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幅画大约有900厘米长。传说中的救世主耶稣坐在中间,他的十二个门徒坐在他的两边。他们表情各异,有的紧张,有的愤怒,有的震惊。据我所知,这幅画是根据《新约圣经》画的。它讲述了耶稣在逾越节与十二个门徒聚会的故事。他悲伤地说:你们中的一个要背叛我了!《最后的晚餐》描述了门徒的反应。
图中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他心慌得手肘碰到盐瓶,身体后仰。他的脸上充满了恐慌和不安。我觉得他应该是叛徒犹大!达芬奇确实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参观结束后,我深深佩服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巧,佩服这幅画的艺术魅力。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4
4月20日上午九点,等我急匆匆地冲出车门,跑到关山月美术馆门前时,已有一大群戴着黄帽子的同学聚集在那里了。只见每个人都在和别人议论纷纷,对接下来的美术参观兴致勃勃。
这是一个以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美术馆,里面收藏了很多他的美术作品。我们站在美术馆外,一个一个地报着数,很快就分成了单数和双数两队。
我们跟随美术老师走进了美术馆,一幅幅画映入眼帘。一个戴草帽的人在长着紫色小花的绿色草地上骑着白色骏马,左边是两匹棕色的马,近处还有一只棕黑色的狗。远处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峰也被墨绿色的柏树所衬托,显得若隐若现。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为什么我喜欢它呢?因为这幅画里有很多匹马,而我又属马。再加上这幅画大多是以暖色为主,生动活泼,让人看了后好像进入了画里,来到了草原上。
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展厅,里面陈列着关山月先生的一幅幅水墨画,它们一个挨着一个地镶在画框里,让人过目不忘。
再往里走,便是一个被玻璃隔起来的房间,里面的桌子上摆放着关山月先生以前使用过的美术用具。这些用具一个个都很小巧,干净,根本看不出已经搁放了很久。
将每个作品展厅都走遍了后,我们便坐到了台阶上,一边喝水一边和旁边的同学小声讲话。等王老师跟前来的家长开了短会后,大家便都陆陆续续地走了。
走出美术馆的大门,顶着头上早已冒出来的烈日,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顿时又浮现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