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生命的不可思议》读书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的不可思议》读书心得 篇1
假期之前买了三本书,没想到三本书中最先看完的居然会是这本——胡因梦的《生命的不可思议》,也是机缘。刚刚读完这本书,有感而发想写一点感受,一边读一边感受作者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她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和厚重的人生感悟。
这是我读的关于人生方面对我较有影响的一本书,虽说是一本人物传记,但又不仅仅是传记,胡因梦在书中的附录中有一段问答,从中我了解到,写这本书的时候她才46岁,并不是我原本以为写传记的高龄,通过问答对谈,我还了解她写这本书的动机,洞悉她对人生的`领悟。
短短五天假期时间,看完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对于胡因梦了解的过程,仿佛从旁看到了她的前半人生,其中,有一些经历我深有共鸣,因为我也有相似的经历,但是,更多的是外人不知道的人和事,她不写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坦诚的人,应证了她在书中最后说的那些观点,对于人生的参悟已经非寻常人的境界,否则,怎么会写这本自传。
这本书除了正文是她的自传以外,附录有问答对话,还有她的两场演讲稿子和一些摄影作品。以前听过很多人说,阅读可以让读者走进作者,我不以为然。这次在读胡因梦自传的时候,我觉得,阅读真的好像让我走进了她的人生和她的世界,深切体会到那句“读者通过阅读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不啻为一句正确的话。
《生命的不可思议》读书心得 篇2
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读很多书是要让自己去啃的感觉,即使不是很有趣,很吸引,为了学习也努力去读。但读这本自传,每次拿起书都有要不停读下去的感觉。吸引我的是一个同样的人类,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困惑,她的所思所想所经历所感悟的过程。
感觉她很坦诚,很真实的回忆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不是表演,没有藏拙,好的不好的,美的丑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所有的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感悟都记录下来与人分享。读完后,没有茅塞顿开,也没有豁然开朗,有淡淡的惆怅。就像她书中说的,为了逃避痛苦总想找到捷径,可人生没有捷径。想要解脱,想要开悟,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够做到的,总是要经历万千,蓦然回首,走过的路,也不知道哪些有意义哪些没意义,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就是这样的。每个人的人生都要自己走,不能完全的模仿,只能是在书中,在别人的经历中,找一些理解,找一些支点,找一些勇气,找一些方向。
习性来自基因遗传和原生家庭影响:
胡因梦的成长轨迹与她的原生家庭关系很大。父母不和谐的关系,母亲强烈的控制欲,这些都对她影响很深。但是,同样的原生家庭环境,不同的人可能反应不同。另一个因素就是基因,也可以说几世轮回的印记,细胞的记忆等等。
我和姐姐是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即使爸妈待我们有差别,可他们的观念是没有差别的。为什么我和姐姐个性差异很大,她就比我和善很多。而我性格中自私、冷漠、自卑、自闭的方面就很重呢。我想这和先天,转世轮回的经历不同有关。
我的女儿,除了我们的养育方式对她的影响,不可否认,她有自己的天性。敏感,倔强这些都能感觉到。
了悟到这些,对自己对孩子都不需要太苛刻。我们修的这一世的功课,是建立在之前好多世的基础上。之前的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既然无法掌控,何苦求全责备呢。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接纳。
身心自救之路:
因为我自己也在身体调理上关注过很多,尝试过很多,所以,对这方面很感兴趣。看到胡因梦的记录,真是很有感触。看她为了身体健康尝试的那些另类疗法:针灸放血疗法,刮痧、中药、生食排毒、断食、花精疗法、特异功能疗法等,有有效的,有暂时有效长期无效的,有被骗的,只有尝试过才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而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最大的感悟就是:活在这个物质世界,就要以物质世界的规则行事,奇迹往往是规避痛苦的捷径,人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为了调理身体,我也是不断尝试着。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可很多无法坚持,比如拍打拉筋、健身等。找过很多中医调理,吃过很多中药,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前几天遇到一个针灸推拿大夫,他拍着胸脯保证能让我越来越年轻,还能根治任何疑难杂症,还能通过符咒的方法救生死。这样的人能信吗,那狭窄逼仄的空间,脏兮兮的床单,扎上针没一点得气的感觉,贴上艾灸贴烫出水泡。尝试了三次没有任何效果,再加上男按摩师总让人觉得尴尬,果断放弃。
求人不如求己,终归还是要打开心结,不抗拒,不拣择地面对人生各种考验。平静地觉知着一切现象的变化,而不生起任何想要改善或调整的欲望。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坚持运动,坚持一种练功的方法,比乱找捷径有益的多。
意识层面追求自性,保持觉知:
这点我是认同的。和胡因梦感受一样,佛、道、克氏的观点都是相通的。没有评判,没有二元对立,没有先入之见,只有当下。这就是空就是无,就是无目的、无拣择的单纯观察,就是止息,就是清静,就是开悟。
但是单纯从读书,从头脑层面去悟,很难落实到生活中去,很难做到知行合一。现在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行,是心手相应,知行合一。一定要找一件事,动手的事,通过动手达到专注,让头脑一片轻灵。越发觉得学一门手艺有助于身心发展,既能养活自己,又能把专注力更好的放在当下(即是修行)。
关于单亲妈妈的看法:
胡因梦很大胆,敢于不在意世俗的`看法,未婚生育。她对于单亲妈妈是否会对孩子带来伤害的看法,我也很认同。她说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然而学习的过程总归是充满着艰辛的。其实所有的伤害都来自于苛求、掌控、高压、不尊重、贬抑、漠视等内心的暴力,而暴力的形成往往只是因为有恐惧以及无法开放地经验人生。只有学会如如不动地透视和深思,才能免于受伤。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首先必须接受这个事实,而没有任何责难、内疚或不平衡,因为上述的反应都是愚蠢和多余的自虐。为了孩子的幸福,必须治疗自己的身心,只有当妈妈健康时孩子才能直接受惠。
总之,能给孩子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当然是好的。但前提是这个家当真是幸福的,而不是假装幸福,凑合完整。我的女儿虽然刚7岁,还不懂得人情世故,但是她的确是喜欢爸爸,希望爸爸留在家里的,也会很令我惊讶地把我和她爸往一块儿凑。但我很清楚自己的心,我无法真心接受一个人的时候,勉强不来。我也不会为了她的愿望勉强自己。我也毫不担心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影响到她的幸福。她有她的功课要修行,她不能苛求掌控别人,她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我能给她的就是发自内心的爱和自由。
有时我在想,自己对死亡有很深的恐惧,我到底在恐惧什么?有很深一部分是害怕不能陪伴女儿长大,让她失去妈妈的爱。可再想一想,如果真的没有了妈妈,她会怎么样?会伤心,可能伤心很久,会无助,会遗憾,会经历很大的痛苦,但这些之后呢?她还是会成长,会习惯命运安排的一切,还是会找到她自己的学习方式,面对她的人生。我的恐惧也只是一种妄念。
《生命的不可思议》读完快一周了。刚读完的时候没时间写感想,断断续续写,很多当时的感受就淡了,没了。思绪又跟着进入了下一本书。有时想,读太多书未必是好事,要留出空白的时间专注于实践,把书中吸收到的营养落实在具体生活中。可习惯了读书,又忍不住不读,关键是地铁上的漫漫时光浪费了也可惜。再读,又有新的感受。再回味,就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在慢慢进化着。虽然很多书的中心观点都类似,但就是在不同的文字中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自己的心念。这是读一本书达不到的,具体说哪本书影响最大,又好像也说不清。还是顺其自然,想读就读,敞开心,不带偏见地汲取。能读书还是件很幸福的事。现在买书真的不算贵,看着家里那堆积的书,有很多还没读,真是营养丰富的大餐啊。
《生命的不可思议》读书心得 篇3
《生命的不可思议》此书是胡因梦历经半生的探索与跌跌撞撞,亲笔撰写的自传。她以观照的言语,掀开了自我成长的历程。随着书中细密、点滴的叙述,会发现作者很深刻且很有勇气的正视自己,是一部检视自我,呈现人性丰富内在的“心灵地图”。本书从她父母那一代去开始谈起,一直到她成为演员、作家、译者,最后蜕变为“身心灵”的探索者与治疗者为止。书中生动地描绘了她的童年经历、爱情故事、周遭诸多事件的缘起缘灭,以及对生命的宏观反思,读来有一种直指本觉、豁然开朗的震撼。一本近年来最纯粹、最坦荡的一本关于成长、自觉与自救的传记。
整本书读完,书中的不少话,引发我深刻的共鸣。胡因梦说:“我的神经系统需要一个可以放松、可以邋遢的外在之家,但我更需要一个不必向世人交代或求得赞许的内心之家。”现在的我经常缺乏先见之明,但是总是在事情进行的途中逐渐明白了自己的真相。一时间,我暗问自己:你能否有这样的勇气面对自己?我不知道。现在一切对于我都是未知。我怀着虔诚又坚定的一颗心,恐惧着、向往着、期盼着,探索着。自省对于一个人来说,太过重要。不是改正缺点取长补短天天向上,而是自省自己的内在心灵,发现自己,发现自己也不止止于自救,我想哪怕就为我们活着本身,这项活动就是有意义的。你的人生中越是痛苦的层面,就越是你能最快、最彻底地转化的部分。自己最痛苦之处,最觉得过不去之处,最压抑彷徨之处,恰恰是逼着自己在寻求突破。而其它的'安逸、顺当,会让你忽视自身的问题,耽溺在享乐之中。我的人生中经历的磨难,也正在指引我最终走向自我真正实现的道路。若非这些磨难,人不可能最终认知去认知自己究竟是谁,要去向哪里,连契机都没有。
胡因梦在书中花了不少文字谈到了另类疗法。在一次次病痛的时候,她勇敢的去尝试了各种不同疗法,有成功有失败,更能看到她背后的勇气,这是一个勇敢的女人。然后,她活了过来。而她的这部分描述,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人生有起伏,你不知道下一场戏会是如何,唯有勇气和十足的努力去面对。每一次成长,就是一次穿越,穿越的背后就是苦难与挑战。她,胡因梦,走了过来,而且走到了她的46岁年龄。看完此书,我知道前面等着我的都是些什么,唯有带着勇气与十足的努力,一次次去面对。若干年后,希望自己也能自豪的对自己说,我都走过来了,而且我的确走在生命的更高进展中。
《生命的不可思议》读书心得 篇4
今日又重温了胡因梦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及作家高伟的《她传奇》里关于胡因梦的解读,对胡因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是拂去凡间的琐事之尘,忽然就发现了一块玉,而这块玉早已在那里,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或许,不同凡响的人在降生时就与众不同。胡因梦的降生无疑带有神秘色彩,是母亲费尽周折怀孕又意外流产后再次怀上的孩子。她的不寻常的降临似乎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冥冥中已经为她布置了重任,那就是她日后潜心修行,对灵修与占星学广泛讲解、推广,对女性的觉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由此,我想到谜一样的仓央嘉措在降生时,天现种种异常,暗示着这不是一个凡人,后来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他虔心弘法,普度众生。
胡因梦,是个集美艳、智慧、灵修于一身的女人,绝对称得上绝色佳人,正如李敖所说:“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而这个女子退出演艺圈后,专心文字和翻译,并且成就卓然而惊人,极其自然地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让另一朵生命之花更加娇艳的开放,灿烂美丽,那种从心灵修为的圣坛上开出的洁净的花,更能摄人魂魄。仿佛,一朵莲花就此开放,熠熠生辉,干净美丽,这种千帆看尽、洗尽铅华呈素姿后的美,是我等女子所倾慕的,潜心灵修,保护好自己不再受伤害,正是许多女子一生都在做的功课。
善于解读女子的高伟在《她传奇》里以无限感慨的口吻写道“在演艺圈中,胡因梦是我见到的做出最优美姿态的生命转换的女人,她在生命尚且开花之际就为自己的生命花朵的必然灭损做出了另外的抉择。生命的外在之花破损的时候,胡因梦自己培育起来的生命的内在之花已然适时地盛开,盛开得独一无二而且纯正清丽。”
人的一生本就是不易的一生,对与错,好与坏,都是上帝对我们的奖赏,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积攒的财富,因人而异,每个人得到的财富多少不一,厚薄不同,而胡因梦情感上的丰富经历,更是她难得的一笔财富,而她后期潜心翻译外国作品、注重内在修为,对她过去的经历来说,既是一种升华,更是一种最好的转身和最好的承接方式。
胡因梦是《她传奇》所讲述的十四个女人当中,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物,也是高伟下大力气的一篇,融入她自己的很多领悟,比其他篇章更多地涉及到了精神世界和内心修养,无疑,胡因梦也是最出彩、最有启迪的一个女人,她就那样一下子走进了我的视线里,走进我的内心世界,掀起了巨大波澜。
高伟说“再漂亮的女人,如果她足够聪明,一定会让自己在年轻漂亮的时候就给自己的精神领域开辟一条道路,以便使自己退出青春舞台的肉体渐次走上这条精神的道路,让精神的通达成为女人身体最华贵的营养品。胡因梦就是这样一个聪颖的女人,她在红颜撤退之前,已经成功地凭借精神的能量替换完自己。她把自己的身体保护得那么好,她积蓄了那么充沛的能量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不再轻易受伤。”
经历了与台湾大文豪李敖短暂的三个月的失败婚姻后,胡因梦及时转身,并且是一次更漂亮的转身,她潇洒地倾注所有的心血,开始研读心理学、玄学,并翻译了克里希那穆提充满灵性之光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她曾经的怨恨、曾经的伤痕就找到了出口,找到了慰藉和治疗,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她自我疗伤的过程:“把生命的能量用在制服自己内心这个暴烈的野兽之上,让手术刀对准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的什么外在之物。”而同时,她又得到了不薄的回报,那就是自己的认知得到惊人的提升,而翻译的作品又被广大读者认可和喜欢。由此,想到诗人仓央嘉措,有人说之所以仓央嘉措被世人珍爱,更缘于他自身洋溢着活灵活现的“人性”。而这种“人性”恰恰在他的诗歌里获得了忧伤而又得体的表达。
女人在走向四十不惑之年的当儿,内心的猛兽渐渐变得温顺,熨帖,不再是莽撞不计后果的小猛兽,事事看开,不再针芒毕露,而是修炼得外圆内方,内心饱满,整个性情渐渐像珍珠一样,珠圆玉润,柔润的光滑熠熠生辉,夺人心魄。
高伟提到一个术语:炼金术,并由此而领悟到“它不怕被火燃烧,它稀有得光彩夺目,这样的光彩夺目完全依仗着自己的品质。生命的黄金也同样依仗着这样纯正的品质,它从人生的苦难中得来,在生命这个熔炉里庄重而且极具艰难地炼就。生命的黄金,来自生命自身呈现得从容不迫,苦而弥坚。”
常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并不可怕,所有的责难和不如意,都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了水与火的历练,只有经历了炼铁般的淬火阶段,经过了大浪淘沙之后,最后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品。而胡因梦就是一块经过熔炉艰难的燃烧过程,炼就而成的一块真金,这样的真金是能够经得起时光检阅的,因为她的内心已足够强大,强大得可以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地与外界抗衡。
作家也鸣说:“胡因梦的巨大价值,来源于她对于自个儿内心的探寻,她对于生命的精修。她那么深地走入生命。凡俗的人多么深地走向外部世界,她就多么深地往内部生命里走。”
我们虽没有胡因梦如此丰富的经历和阅历,但同为女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安心在那里,守住就是了。”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制造点什么,只要走好每一步,只要守住内心,耐得住性子,把人生的每一课都认认真真地完成,就是了。用作家人邻的话说:“清水微尘。慢慢澄清了,只是清水。内心不动,就是清水,不见一丝微尘。”又说,“能耐住性子,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不必真的叱咤什么,暗自的绵延的力,已然超越一切了。”这话说得如此熨帖,动人。是的,像我们,时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见与不见,都在那里,兀自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