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心得感想

请欣赏读书的心得感想(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的心得感想 篇1

从懂事起,我就一直与书打着交道。时至今日,若问我:到底读过多少本书?教过多少册书?或者曾经买过多少本书?我真的说不清楚,因为我压根儿就没统计过。但是有一本书,我却记得清清楚楚。

我小时候,小学的学制是五年,不像现在是六年。可能是从小受兄长们踏实学习的影响,我的学习一直不错。那时大哥在学校教书,每天晚上,我和大哥来到学校,大哥在煤油灯下备课,我也在煤油灯下读书学习。每天,大哥都给我布置有任务,既有复习当时学过的,也有提前自学高年级的,不懂的地方,大哥就给我讲,既有抄写佳句美文的,也有演算数学习题的,当时,像我这种情况的学生为数不多,所以我学的比一般同学要好。因为学得好,大哥决定让我跳级,又怕跳级影响我的学习,于是,四年级我上了一学期,第二学期我就上五年级。这样,小学总共五年,其实我只上了四年,这在当时算是村里的一条新闻。现在回忆起来,今天我能站在讲坛为人师,能在报纸上发表大大小小几十余万字的东西,这个工劳应归功于大哥。

二哥的学习不错,高中毕业以后,考上了高中专,然而命运捉弄了二哥,因为体检查出是色盲,二哥的理想便没能实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便没能改变。但二哥不气馁不悲观,而是鼓起勇气积极地面对生活。此后,二哥对我的学习更加的关心。记得有一天二哥做饭,我给烧火。我是一边烧火,一边看一本叫做《沸腾的群山》的长篇小说。二哥看后,一把夺过来扔向门外,我可能觉得书扔了可惜,又捡了回来。二哥以为我还要看,便脸红脖子粗的把我训斥了一顿,因为那个年月的考试内容,大多与书本有关,二哥生怕看小说影响我的学习,所以反对我看与课本无关的书。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是多么地有天赋,那时我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与二哥的严格要求也不无关系啊!

责任制刚刚到户那一年,我们家分了好多白萝卜。萝卜太多,吃又吃不完。眼看到了腊月,父母建议把萝卜卖些,变成现钱贴补日常零用,搁坏了也可惜。卖萝卜的那天,二哥拉车,我在一旁协助。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肩上搭条绳子,上坡了,我就弯起腰来,把绳子拉直,以减轻二哥的负担。下坡时,我就把绳子拿在手上,和二哥同时步行。过去,从家里到安康,不是坡的就是弯,直线距离和现在并未改变,但无形中路程却远了很多,加之路面不平整,坑坑洼洼,尘土碎石遍地。现在进城感觉很方便,过去进城走路,一走,就是大半天呢!

那天,我和二哥凌晨三点就起床,起来后,就在黑窟窿冬的夜色中沿着安恒公路踽踽前行。到达安康以后,天已大亮,那一回,也是我平生第一回到安康。因为是第一次到安康,我惊叹它的热闹它的繁华,傻不叽叽地,十足的一个乡里娃进城有的只是发痴!二哥呢,就开始卖萝卜。不知是我们的萝卜没有看相,或者是人们的手头不宽裕,总之,萝卜虽然卖的价钱很便宜,我清楚地记得是五分钱一斤,也有卖二分的,但很不好卖,拉了满满一车萝卜,卖了几个小时,眼看太阳都西斜了,车上还剩了半车。到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人问津了。二哥对我说:你就在原地,不要走动,看着车子,我去趟新华书店,一会儿就回来。

半个小时以后,二哥回来了。见到我以后,他平静地对给我说:我给你买了一本书,回家好好复习。我接过来一看:三十二开,三百多页,封面深蓝色,二块五元,是小学数学总复习。今天看来,二块五毛钱,几乎算不上什么钱,然而在那时,二块五毛钱却是一大笔钱呢,尤其对于我们那个吃饭人口多又没有来钱路的家庭而言,二块五毛钱,可以用来买很多的生活必需品呢!一刹拉间,一股暖暖的东西在心里升腾,一股暖暖的东西模糊了双眼

本来我学的就好,加之有了二哥给我买的资料,我复习起来就更加的方便。在那年的小升初考试中,作为全乡唯一一名跳级生,我取得了总成绩第一的好成绩。那时,不少人认为我是天才。邻里乡亲们遇见我,就议论:那娃子天生就是学习的料!升到中学后,有的漂亮女生打听到我以后,是愣着看看我,还向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每当我回忆起往事,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我就会想到那一幕,想到那本书,就会想起二哥!二哥现在虽然不在了,但每当想起那本书,我就会想起二哥对我浓浓的关心和爱护!我就会想到一句话:困境中的爱护是刻骨铭心的!于是生活中,无论是谁有了困难,只要我遇到了,我会竭尽我的所能,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

难忘那一本书!是那一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情。

读书的心得感想 篇2

这两天在看白岩松的《白说》,我颇有些感触。这种强烈的感觉促使我突然想写点什么。

《白说》这本书听其名大概就能够猜到它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白岩松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我平常向来不太爱好此类书籍,在我看来,人生百态,各有其不一样,成功和人生轨迹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很好奇从一个新闻人眼中看社会和世界是怎样样的。此时此刻我的心跳速率比平常快,这说明这本书给了我收获和共鸣。刷了太久的微博和朋友圈,很久没有这种在书中偶遇知音的惊喜感和幸福感了。就像张爱玲笔下所写:“原来你也在那里”。就像在铺满青石板的雨巷中,突然转身看见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这种幸福感缺失了太久。我开始认同读一本好书就如谈一场恋爱的观点了,期间有与作者心灵之通,有意见相左的分歧,只是不能争吵,不能转身离开,一阵反思过后仍然爱不释手。

白岩松在书中谈到他的读书之道时,我差点泪流满面。他说你以为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我想想自己错过的确实值得可惜。大学四年,我很多时刻都是跑图书馆,借阅过很多书籍,历史类,哲学类,心理类,文学类等等。其实我没有接触过作者,我之因此读出我所认为的作者的性格,但是是正因他的作品确实搞笑,确实让我喜爱。当然这也和个人的文学底蕴以及史学背景有很大的关联。作为大家或者资深的研究者,也许他们在我们看来枯燥的史学中发现了乐趣,然后帮忙我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我们此刻所阅读的都是他们在原始史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正如他们把食材加工成食品。只是食材加工大多数人都会,只有少数人才能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我至今都很感谢我大一的专业老师,是她让我知道陈寅恪,钱穆,顾颉刚,翦伯赞,黄仁宇。这些人的作品有惊人之处,当然惊人之处是我阅读后得出的结论。经过广泛阅读之后,我发现读什么样的和读谁的书太重要了。一本好书读完后就像和恋人分别,其间的'酸甜只有自己慢慢去体会和领悟。有的时候,我们不带任何目的的去阅读也许会收获更多。仅仅只是喜爱,因此愿意在喧闹的环境中如饥似渴的阅读。正如白岩松所说:阅读也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慢慢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读书的心得感想 篇3

读适合你的书如果你的专业不是文学,你大可不必去读那些被称之为名著的书。对一个普通的爱书者,他不必认为读某部书是必要的。许多名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沉闷而拖泥带水的,如果你看十八世纪的书,其中会有大段大段的道德说教,而十九世纪的名著里充斥着毫我意义的景物描写,你尽可以跳读,甚至因为这些原因干脆不去读整部书。不要由于看不进去这类书而怀疑自己,大多数时候这都不是你的错。有些作品是由于它的作者出了大名,被胡乱选进了文集,如果读雪莱的《猫》,你是无法从一只猫咪真痛苦,确确实实不舒服这样的劣句中感受到诗之美的,那不如忘掉它!

总之,你和适合你的作品应该是一见钟情,这种钟情不要受社会意见的左右。

许多名人和名著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但不必是你个人必须欣赏的。你个人的原则应该是率性而读,你的阅读应该带给你最大的快乐,让你看了第一段,如果不看第二段就会当场憋死。

此外,人的年龄与接纳性有着极大的关系,这就像河水的发展,在上游它是涓涓细流,而它的中下游会越来越易于囊括更为广大的东西;也像树的枝头,每一时刻它都在寻找高于现在的高度。所以如果你的年龄刚好适合琼瑶,那就坦然地读她。等你长大了,你自然会得到更为高级的东西。

读书如饮酒读书不要以功利为目的,比如通过读书成为作家和有名的学者,或者通过读书能在聊天的时候力压群儒,或对女朋友交谈时口若悬河。读书只要使你笑了,哭了,使你思索了,就完全达到了目的。它就像饮酒一样,只是陶醉足矣,根本不必作出诗来。而且你(不能)像酒鬼一样,对酒产生崇拜,这恰恰是读书人的大敌。一个读书人能否做出伟大成就,取决于他与书的正确关系。他必须是爱书的,但又不能溺死于书海。

1856年4月11日,马克思写给女儿劳拉一封家书,他说: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旨。

你不要把读书变成苦读,当成艰苦的任务,否则难免做出些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傻束,这种作法不要说是为了欣赏,即使为了赶考,也再蠢不过。试想,困到了必须靠头发的牵痛和铁针刺皮肉才能不倒下去的程度,你的阅读还有什么愉快可言?何不先去大睡一觉,然后悠闲自得地读上几页。

一岁读一部书不要认为一岁读一部书这个目标太低了。如果你能活70岁,你将读70部书!你可以随便找一位朋友,让他开一个读书清单,你会发现,他列不出70部。

10岁以前,你不可能一年读一部书,那时损失的10部要在中学或大学时代补上,这意味着,学生时代你将每年多读2至3本书。这并不算多,因为这恰是你读书的季节。困难的是,30岁以后,当你从事与书关系不大的工作时,你还能不能一岁读一部书?如果不能,你将是一个因精神世界贫乏而未老先衰的人。

对于少数爱书如命的人,一年只读一部书又是一个忠告,在信息时代,一年读许多书的人,无疑将会显得呆头呆脑,因为他在这个时代必须应付的许多事,都由于滥读而贻误了。在今天,读书破万卷的人,下笔定无神。这个时代有更多的方法带给我们欢乐,读书已从求知和娱乐的主导地位,降低到与影视、广播、磁带、唱盘、报刊、旅游同等的地位。青年时期读书不必贪多,以求得更广泛地融入生活之中。中年以后不要放弃读书,它可以保持浪漫、天真、年轻、清醒。

保持你的书橱英国作家阿斯查姆在《校长》一书中,记述了他最后一次拜访简格雷夫人的情景。那天,格雷夫人坐在窗子旁,正在阅读苏格拉底关于死亡的精采篇章。当时,她的父母正在远处花园里游猎,犬声相吠,喊声越窗而入。作家见她不随家人出猎而独自倚窗读书,便惊讶不已,但格雷夫人说:他们在花园里得到的全部快乐,远远不及我在柏拉图的书中得到的多。(苏格拉底的言行全部记载于他的学生柏拉图的书中。)书籍就是这样一种奇幻的东西,如果你能在印刷品时代日渐远去的时候,在你的房间保持一套书橱,你将把持住明洁的性情,因为读书比任何一种愉悦的方式更需要心智的宁静,也更能带给你安详。在越来越躁动的世界里,书籍会给你一个栖息地,它是另一个世界,收藏着许多人、许多时代、许多地域的传奇。它所赋予你的思想远比现实生活赋予你的更为生动,正如湖水里反射的湖光山色总是比真实的湖光山色更加美丽迷人一样。

读书的心得感想 篇4

“于嗟如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经典概括!看到这样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不同遭遇生活片段:

看着无边桑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场面。我看到《氓》里面女主人公是多么辛勤妇女,但她这样付出结局却是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于是为这位可怜而又坚强女人感动着。她在面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却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她心也许看透了阶级社会丑恶面孔,也许她心理面有着强烈反抗精神!

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本来那么完美婚姻却让法海来了搅和。白娘子爱许仙如此深,于是有了水漫金山传说,于是有了白娘子被关在雷峰塔传言。看着平静西湖水,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下只是可歌可泣反抗压迫传说。这个传说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妇女反对阶级压迫精神,她们在向历史宣誓:女之耽兮,犹可脱也!

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界限,它所描述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到是刘兰芝婀娜身影,她努力地做好她本分工作,换回结果却是那深潭一道道圆晕。她命是苦,但她以死方式在向世人警告:她也有爱,也有恨,也有强烈反抗精神。难道不是吗?她死后化为鸳鸯都在不日不夜地鸣叫着,那不是在控诉着对阶级社会不满嘛,那不是一种强烈反抗精神嘛!

历史中妇女们似乎都在重复《氓》中女主人公不幸遭遇。我心中琴弦断了一根,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妇女们不畏压迫、不畏朱颜瘦精神。我时常在想,即使她们爱情化作冰冷白雪结晶破碎,也会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爱与追求。

因此有了秋瑾《提芝龛记》: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英雄。

这是秋瑾反对封建余毒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妇女们反对阶级压迫漫长历史过程。

《诗经》让我想起了很多不幸女人,它出现似乎暗示妇女不幸在不断地延续着,但很幸运是现代女权运动在不断发展着,我想这是《氓》作者心愿吧,这是妇女们愿望吧,但我更相信这是坚强妇女们用泪、用血、乃至生命换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