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请欣赏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1

当前,信息化技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作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投身到这一变革中去,改革自己旧的教学观念和旧的教学模式,了解新的思想观念、掌握新的技术,使自己迅速具备和确立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能把它们熟练合理的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技术手段,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是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的探索与发展,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直观教学,易于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道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只通过读课文,画示意图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了用动画制作的开凿的过程示例,学生会更能詹天佑这种方法的妙处。还依然借助“人”字形线路图,看看火车的走法,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人”字走法的好处,更能体会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接触的才能,学习他的创新精神。

二、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

学生年龄结构小,形象思维能力强。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语文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大榕树那的景色很美,却不能体会那里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我在电视上播放了大榕树清晨的实景录象,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大榕树的静态美,然后又播放了众鸟纷飞的景象,学生又体会到了动态的美。

又对一只鸟的形态和声音的观看,可以想象到很多鸟的姿态,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即使学生没有亲自去看那棵大榕树,也知道了那里有很多天然的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之一。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先播放桂林的.美景,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欣赏桂林的山光水色。创设游漓江的情境,让学生对这样的美景产生兴趣,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才能更有兴趣的学习这篇课文。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的奇、秀、险。

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现代科学兴趣

人们常称当今的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流通量大,信息波及面广,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与日巨增的信息,人类积累的知识擦一会越来越多。在教学中用云信息技术会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兴趣。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对于火星、水星、木星等很多地理知识都不理解,这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就向学生展示了这些星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他们结合图片和文字介绍来了解其他星球是什么样的,使他们更快的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迁移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他们在明白这些道理的同时,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校学习已经决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积极探索和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地整合,合理的结合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把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特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自身成才。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前景,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必将能为跨世纪人才的成长铺路架桥,为迎接竞争激烈的、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的来临积极备战,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波助澜。

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2

当前,信息化技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作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投身到这一变革中去,改革自己旧的教学观念和旧的教学模式,了解新的思想观念、掌握新的技术,使自己迅速具备和确立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能把它们熟练合理的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技术手段,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是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的探索与发展,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直观教学,易于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道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只通过读课文,画示意图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了用动画制作的开凿的过程示例,学生会更能詹天佑这种方法的妙处。还依然借助“人”字形线路图,看看火车的走法,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人”字走法的好处,更能体会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接触的才能,学习他的创新精神。

二、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

学生年龄结构小,形象思维能力强。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语文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大榕树那的景色很美,却不能体会那里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我在电视上播放了大榕树清晨的实景录象,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大榕树的静态美,然后又播放了众鸟纷飞的景象,学生又体会到了动态的美。

又对一只鸟的形态和声音的观看,可以想象到很多鸟的姿态,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即使学生没有亲自去看那棵大榕树,也知道了那里有很多天然的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之一。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先播放桂林的美景,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欣赏桂林的山光水色。创设游漓江的情境,让学生对这样的美景产生兴趣,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才能更有兴趣的学习这篇课文。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的奇、秀、险。

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现代科学兴趣

人们常称当今的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流通量大,信息波及面广,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与日巨增的信息,人类积累的知识擦一会越来越多。在教学中用云信息技术会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兴趣。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对于火星、水星、木星等很多地理知识都不理解,这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就向学生展示了这些星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他们结合图片和文字介绍来了解其他星球是什么样的,使他们更快的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迁移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他们在明白这些道理的同时,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校学习已经决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积极探索和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地整合,合理的结合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把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特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自身成才。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前景,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必将能为跨世纪人才的成长铺路架桥,为迎接竞争激烈的、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的来临积极备战,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波助澜。

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3

所谓预习,是指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学习语文要预习”,反对“不教学生预习”、“一切预习事项由教师代劳”的做法,足见预习的重要性。

一、预习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一)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习、研习、复习。通常我们更重视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练习,却忽略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先课前预习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如鱼得水,发挥自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点即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笔者认为,即使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课外预习,教师也应该留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给学生,千万不要认为这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计划,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提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而预习则正是学生主体意识得以体现的过程。老师对问题的设置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比泛泛而读、走马观花更有目的性。预习过程中,简单的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难一点的则需要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讨论,才能得出结论。

比如学生预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自然之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如何?2、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表现的情思。3、本文和《荷塘月色》在比喻的运用各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了课文内容、情感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对课文内容学生很好理解,只要熟读文本,就能独立完成。但对作者情思的理解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则需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讨论,才能得出较完整的答案。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又能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预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但长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让学生惯于接受,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学习起来既费力效率又不高,而预习则正好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之前,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设置预习问题从易到难,从浅显到深奥,就像挂在树上的苹果,不会太低,但只要跳起来,努力伸一伸手,是可以摘到的。

在教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主要设置了两个问题:1、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如何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学生在疏通文意后,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第二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拓展,学生只要结合相关知识联系实际也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既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长期坚持课前预习,学生就会养成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慢慢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甚至爱上学习。孔子曰:“好学不如善学,善学不如乐学,”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学习自然就会变得轻松。

二、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三动”

“三动”,即动口、动手、动脑。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设计者,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步:一读(读课文)、二查(查字词典)、三思(思考课后练习)、四划(划出重点语句)、五问(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动口”

即朗读课文,朗读是一种情感再现,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诗歌和文言文。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毛泽东写《沁园春。长沙》时的壮志豪情,闻一多在《死水》中表现的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对幸福的渴望,舒婷通过《致橡树》表达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都会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表现出来。

文言文艰涩难懂,反复的朗读会使文言词句变得明白晓畅;散文中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哲理要读得舒缓;记叙文中真挚的情感要读得深情;议论文中有力的论证要读得干净利落。课前,教师要从字音、停顿、感情色彩等方面指导学生的朗读,力求“音准情到”。

(二)“动手”

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排除阅读障碍。如学习文言文,学生如果借助古汉语字词典,疏通文意,并弄清楚重要实词、常见虚词的意义,这对文言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二是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相关信息。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课前布置学生去阅读他的《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既能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命历程有深刻的了解,又能体会母亲那颗慈爱宽容的心,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了解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工作,课上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恩格斯会对马克思有那么高的评价;三是划出重点词句,给课文作批注。如抓关键句子,理出课文整体思路;找出运用修辞的语句(比喻、排比、拟人、等),体会它们的好处。

在“动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监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养成动手拿笔的好习惯。

(三)“动脑”

即学生学会思考。这里要求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到位,记叙类(如小说)要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类要充分体会诗人的情感;论说文则要体现作者严谨的说理过程。预习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可根据学习的不同程度能想几点就是几点。重要的是,学生要善于质疑,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有位同学提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什么用的是比喻而不是拟人,这可能是大多数学生都弄不清楚的问题,对此,我给他们从概念到实例对这两种修辞进行了分析区别,使学生对此类问题不再感到疑惑。

这里还须提出的是,千万不能忽略对课后练习的思考,课后练习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理解课文各方面内容的题目,对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前,先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4、5、6自然段,既抓住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又能体会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又如史怀哲的《我的呼吁》,学生通过思考课后的两道练习,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总之,预习作为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归纳、揣摩、体会,自会形成一种悟性,这不仅对语文学习,对学生其他的学习也都是极有帮助的。所以,教师抓好了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篇4

所谓预习,是指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学习语文要预习”,反对“不教学生预习”、“一切预习事项由教师代劳”的做法,足见预习的重要性。

一、预习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一)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习、研习、复习。通常我们更重视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练习,却忽略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先课前预习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如鱼得水,发挥自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点即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笔者认为,即使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课外预习,教师也应该留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给学生,千万不要认为这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计划,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提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而预习则正是学生主体意识得以体现的过程。老师对问题的设置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比泛泛而读、走马观花更有目的性。预习过程中,简单的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难一点的则需要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讨论,才能得出结论。

比如学生预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自然之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如何?2、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表现的情思。3、本文和《荷塘月色》在比喻的运用各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了课文内容、情感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对课文内容学生很好理解,只要熟读文本,就能独立完成。但对作者情思的理解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则需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讨论,才能得出较完整的答案。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又能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预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但长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让学生惯于接受,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学习起来既费力效率又不高,而预习则正好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之前,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设置预习问题从易到难,从浅显到深奥,就像挂在树上的苹果,不会太低,但只要跳起来,努力伸一伸手,是可以摘到的。

在教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主要设置了两个问题:1、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如何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学生在疏通文意后,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第二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拓展,学生只要结合相关知识联系实际也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既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长期坚持课前预习,学生就会养成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慢慢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甚至爱上学习。孔子曰:“好学不如善学,善学不如乐学,”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学习自然就会变得轻松。

二、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三动”

“三动”,即动口、动手、动脑。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设计者,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步:一读(读课文)、二查(查字词典)、三思(思考课后练习)、四划(划出重点语句)、五问(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动口”

即朗读课文,朗读是一种情感再现,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诗歌和文言文。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毛泽东写《沁园春。长沙》时的壮志豪情,闻一多在《死水》中表现的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对幸福的渴望,舒婷通过《致橡树》表达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都会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表现出来。

文言文艰涩难懂,反复的朗读会使文言词句变得明白晓畅;散文中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哲理要读得舒缓;记叙文中真挚的情感要读得深情;议论文中有力的论证要读得干净利落。课前,教师要从字音、停顿、感情色彩等方面指导学生的朗读,力求“音准情到”。

(二)“动手”

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排除阅读障碍。如学习文言文,学生如果借助古汉语字词典,疏通文意,并弄清楚重要实词、常见虚词的意义,这对文言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二是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相关信息。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课前布置学生去阅读他的《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既能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命历程有深刻的了解,又能体会母亲那颗慈爱宽容的心,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了解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工作,课上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恩格斯会对马克思有那么高的评价;三是划出重点词句,给课文作批注。如抓关键句子,理出课文整体思路;找出运用修辞的语句(比喻、排比、拟人、等),体会它们的好处。

在“动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监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养成动手拿笔的好习惯。

(三)“动脑”

即学生学会思考。这里要求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到位,记叙类(如小说)要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类要充分体会诗人的情感;论说文则要体现作者严谨的说理过程。预习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可根据学习的不同程度能想几点就是几点。重要的是,学生要善于质疑,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有位同学提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什么用的是比喻而不是拟人,这可能是大多数学生都弄不清楚的问题,对此,我给他们从概念到实例对这两种修辞进行了分析区别,使学生对此类问题不再感到疑惑。

这里还须提出的是,千万不能忽略对课后练习的思考,课后练习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理解课文各方面内容的题目,对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前,先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4、5、6自然段,既抓住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又能体会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又如史怀哲的《我的呼吁》,学生通过思考课后的两道练习,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总之,预习作为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归纳、揣摩、体会,自会形成一种悟性,这不仅对语文学习,对学生其他的学习也都是极有帮助的。所以,教师抓好了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