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请欣赏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精选21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

在日常生活中,盐是不可少的。在烹调菜肴中加入食盐可以除掉原料的一些异味,增加美味,这就是食盐的提鲜作用。在众多的烹饪原料中,多数原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恶味,若使其变成美味可口的菜肴,除了加热、水浸等方法之外,就要挥食盐的它神奇的功能了。所谓的“神奇功能”就是在烹调过程中抑制原料自身的腥恶之气味,辅助提高原料中的呈鲜美味的物质,增强人们喜欢的鲜美口味。比如有人会在凉拌西红柿中添加大量食盐,为的就是这个目的。像凉拌西红柿本来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味道,甚至有时还有点过酸,不少人都难以接受。为此,一些人会向其中加少许盐,以掩盖过强的酸味。

通常来讲,每一克西红柿中加入半盎司的盐就完全足够了。在加入这些盐之后,不但酸味可以被完全掩盖,而且还会有一种特殊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味。由此观之,许多菜,都要加入大量的盐。这样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防止人感染疾病。像在烹调果子狸肉时,食盐能非常有效地杀死其中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从而保证人类的健康。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食盐有很多种,我们如何选择呢?

普通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钠在体内可以引起体液,特别是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据调查发现,吃盐量大的人群人,患高血压者占10%;吃中等量盐者高血压发病率占7%;吃盐量极少者,高血压发病率不到1%。因此,高血压病人不宜吃盐过多,就是血压正常人也不宜食用过多的食盐,一般每人每天进食盐量4—5克为宜。

另一种常见的一种是低钠盐。低钠盐是一种健康食盐。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含量约30%)。与普通钠盐相比含钠低(氯化钠70%左右),富含钾(氯化钾30%左右),有助人体钠钾平衡,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食盐中,导致咸味的是氯离子而非钠离子,故低钠盐能够实现减钠补钾而基本不减咸。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低钠盐,比如肾脏功能有问题的人。因为低钠盐确实减少了氯化钠,但多增加了钾,钾由肠道吸收后,约有30%由肾脏排泄,肾脏对钾的排泄没有限制,即使机体处于缺钾状态,肾脏仍继续排钾。如果肾脏有缺陷的人摄入的钾太多,而无法排钾,就会造成血钾高,可造成倦怠,肌肉无力,腱反射消失,现动作迟钝、嗜睡等中枢神经症状,严重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甚至死亡。

由此看来化学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仅仅小小食盐便是如此。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2

下午,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妈妈、小姨还有叔叔带着我去了爸爸单位四楼的实验室去做实验。

到了做实验的四楼,一位阿姨正在实验室门口迎接我们。刚进门,一股化学物品的味儿便从屋里传来,十分刺鼻。我心想:“真难闻,阿姨怎么在这里面呆的呢?”环顾四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瓶瓶装着化学物品的玻璃瓶印入我眼帘,它们整齐地排列着等待着人们利用它们呢!在左边的柜子里则摆着一瓶瓶容器,在桌子上一些实验用品同样十分显眼,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很新奇。

阿姨问我:“你想做什么实验呢?”我不知道有什么实验,便对阿姨说:“随你吧!”她想了想说:“OK,做个

变色实验怎么样?”我十分兴奋,答道:“可以,开始吧。”

阿姨拿出来三个玻璃瓶放在桌子上,她又拿出了一个“小葫芦”一样的玩意儿,我不懂就问:“这是一个葫芦吗?”阿姨笑道:当然不是了,它是一个吸球!阿姨又接着拿出了一个玻璃吸管和一个烧杯,然后对我说:“实验正式开始,你仔细看。”

阿姨把一种叫酚酞指示剂的液体放入烧瓶里,然后,又把装有酸性物质HCL(盐酸)溶液的玻璃瓶打开,把吸管放进溶液里,接着把吸球插进吸管的顶部,用手轻轻捏住吸球,把吸球里面的空气全给压走,再把吸球慢慢松开,HCL溶液便流进了了吸管里。这时,必须把吸管拿出放进烧杯里,动作要快!这样就做好了第一个准备工作。接下来,阿姨在一个长长的吸管里吸入NaOH溶液,然后将NaOH往烧杯里面一滴一滴的滴入,右手则不时的摇晃着烧杯,……每当滴一滴NaOH,烧瓶便暂时变红一下子,然后就无色了。突然,有一滴NaOH滴了之后,烧杯里的物质一下子变成了红色,再摇晃也还是保持了红色。

这时阿姨告诉我:HCL是一种酸,NaOH是一种碱,而酸和碱反应就变成盐和水了!妈妈还告诉我化学反应式了呢!(NaOH+HCL=NaCL(氯化钠)+H2O(水)),为什么有上面的颜色变化呢?原来,酚酞指示剂是用来指示酸碱性的,它在酸性中无色,而在碱性中红色。这就是为什么到最后再摇都不会变色的原因了,因为那溶液已是碱性了!啊!真是太神奇了!

后来,我自己又亲手试了一遍,果真和阿姨做的一模一样!啊!化学实验使我懂得了世上的神奇变化是多么奇妙!也让我深深知道我懂得的还是那么少呢!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3

步入初三后,我们又接触到了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化学启蒙课上,老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带着我们打开了化学的大门。我被神奇的化学现象深深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动手做实验。

开学半个月后,终于迎来了第一节化学实验课。老师简单重申要求后,我们就开始进行试验了。我牢记实验要求和顺序。

第一个实验是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滴入1-2ml酚酞溶液。我依照操作规则,倾倒液体时标签冲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瓶口紧挨试管口。滴加完酚酞溶液后,试管中的液体自上而下地变红,如同红色的丝绸在水中舞动。这个实验现象虽然老师已演示过了,但是自己做实验时的快乐才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加热实验,我们要取2ml氢氧化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再滴入硫酸铜溶液,并加热。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后,产生了蓝色絮状沉淀,看上去它的质地是那样柔软,像极了儿时吃的棉花糖。我们刚准备加热,却发现火柴怎么也划不着,甚至折断了两三支。我无奈地看着它,它却挑衅地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就不燃,看你怎么办!”我的目光默默地转向了别的组燃得正旺的酒精灯,拿起火柴,伸入火焰中,抽出来,点燃了我们组自己的酒精灯。我心里暗想:总有办法让你燃。我手中拿着酒精灯帽,刚准备加热,老师却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问道:“灯帽怎么放?”我一时忘了,不知该如何回答,大脑飞速搜索“灯帽”、“放置”这两个关键词。我立即联想到了倾倒液体时的注意事项,“灵机一动”,将灯帽倒放于桌面,可不想,它是个圆头,倒了。我尴尬一笑,老师也忍不住笑了,“灯帽可不用倒放啊!正放在桌面上就行了。”

终于到了加热环节,我先将试管预热好,随后按要求加热液体。蓝色絮状沉淀一点点变黑,黑色颗粒在液体中跳动着,不一会儿,液体就全变为黑色。看着如此明显的现象,我们决定见好就收,停止了加热。这时,一声尖叫传入了我的耳朵。我循声望去,原来我们旁边的一组因加热时间太长,导致液体沸腾,喷涌而出。人虽没被烫伤,不过她的学案却留下了永久的痕迹。看来,实验中也处处存在危险啊!

这次实验课所涉及的不过是化学天地中的冰山一角,甚至可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但仅仅是这如荒漠中一粒尘埃的化学实验课,却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乐趣。化学的大千世界一定会更精彩,这广阔的天地还有更多的领域待我们去探索!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4

我的家乡龙川坐落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但谈起家乡来,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家乡那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龙川是一个交通落后的地区,那个时候没有公路,有的都是一些马路。一有风吹来,顿时地面上尘土飞扬,且垃圾满天飞;而一到下雨天,地面就变得泥泞不堪,给人们的行走带来了困难。再加上当时人们大多是以骑三轮车为主,带来的不便之处就更多了。而现在,到处都是笔直的柏油公路、跌路。行走起来不仅方便,还很舒服呢!现在的交通工具也佷发达,汽车、地铁、飞机等多种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

以前的人们要喝水大都要走到离家十几里的地方去挑水,来回都要走上个一整天,十分不方便。而如今家家户户喝的都是自来水,自来水甘甜、爽口。有了自来水之后,人们再也不用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以前人们用电也很不方便,人们基本上在那个时期用的都是煤油灯,煤油灯的灯光微弱,在它的照射下,连穿根针都穿不过去。如今,人们都用上了明亮的节能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前,人们住的是泥砖房,吃的是糟糠饭,糠咽菜,甚至有的人连这些都吃不上。现在,人们住的是小洋楼,且家里都置办有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电器;吃的是五谷杂粮、鸡鸭鱼肉,而且经常桌上都剩有饭菜,今天的人们过的可真算是富足安康、悠闲快活的日子。

现在的孩子都上得起学,因为国家规定要对未成年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未来还将会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要知道,以前贫穷的孩子都是上不起学的。

我知道,这一切一切的变化都源于一阵叫改革开放的春风。它吹进了万家人的心坎里,所到之处遍地开花,给千千万万的人民都带来了希望。我感谢它,更感谢它的创造者——祖国

家乡的翻天覆地不就是代表着祖国的沧海桑田吗?是的,今天的中国宛如一天腾飞的巨龙,正在不断地强大,而今又迎来了它的六十华诞,更让世人见证了它的强民富国。现在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像一只勇猛的雄鹰般飞向祖国温暖的怀抱,为祖国做贡献。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5

用一个“疯”字来形容魏老师,我看是最恰当不过了。魏老师是我初中的化学老师,魏老师怎么教书的,我倒全不记得了,只是他的疯劲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魏老师的发型就够疯的。不知道是天生的自然,还是后天的人为,初中三年时间,魏老师一概是顶着一头略长的卷发,这些卷发又一概朝着一个方向倒去,就那么蓬蓬松松地搭在脑袋的一侧,一目了然,几分特别,几分妖娆,加上那副金丝眼镜和说话时总是偏向一边的头,又几分斯文,几分滑稽,让人忍俊不禁。

魏老师的行为也够疯的。初中时候老师们一般抓得紧,早晚自习轮流坐班,有时还会上课。那时候晚自习经常会停电,通常我们都备有蜡烛继续学习,不敢怠慢。而我们的魏老师是个超级鬼故事王,如果是他的晚自习停电,同学们就再兴奋不过了,魏老师一定会主动或是有点“勉强”地带我们进入恐怖鬼世界了。搞怪的男同学们为了营造气氛,通常只点上两三支蜡烛,魏老师站中间,我们则一层层紧围在周围。魏老师就那么靠在课桌旁,抱着膀子,偏着头,在忽明忽暗、飘摇不定的烛光中,开始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讲各种鬼故事。什么吊死鬼吐着长舌头的样子,爆炒人心时呯呯乱跳的状态,讲到紧张处,他还故弄玄虚,装腔作势,时而暴叫出声,时而小声私语,害我们不时高声惊叫,心里狂跳,一个劲儿往老师身边挤,唯恐暴露在人群外围,生怕被后面的黑暗吞没,几次把课桌椅什么的挤倒。看到我们惊慌失措的样子,魏老师却乐得哈哈大笑,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每每之后,我们心情久久不得平静,长久地处于毛噔噔的状态,如果有男同学随便使些小恶作剧,女同学们也会被吓得大叫不止。只是自习期间,突然来电了,魏老师便戛然而止,不管一个故事有没有讲完,或同学们怎么哀求,立即吩咐进入学习状态,他也会马上换出一个严肃认真的面孔来。有时候到了下自习的时间电还不来的,魏老师会差遣部分男同学送不住校的女生回家,算是一种特别安慰吧。

疯,而不疯的魏老师让我们记住了他,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更多的体验,虽然是“可怕”的体验。他想让我们知道,学习固然重要,但还要劳逸结合;学习不是唯一,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慢慢去感受。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6

在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里,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都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7

俗话说:“有钱没钱,团圆过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过年是怎样形成的呢?

“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的凶残。它们会萃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就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气力和年作斗争,一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圆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预备好的火炬,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赶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们早早起来,互相问好。假如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子还要跪下给大人嗑头,感谢大人保护他们小一辈。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头互相拜年的习俗。

黄帝同一各部落后,带领群民抵挡各种天然灾难。为了彻底解除年对人们的巨大威胁,黄帝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采取什么办法。有人主张迁居,有人主张捕杀。最后根据黄帝的意见,大家都同意采取彻底消灭的办法。于是,当严冬来临时,各部落都组织一支百人的步队去捕杀年群,经由十几个严冬的不中断捕杀,年越来越少,成群结队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传说它又变成了一只九头鸟,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飞出来用鼻子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香肉味,闻着闻着,嘴里就流出来带血的涎水。这种带血的涎水掉到谁家院里,谁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鸟最怕烧柏树叶的烟味。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采集柏树叶,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柏树叶烧起来,升起滚滚浓烟,吓得九头鸟再也不敢飞出来了。从此后,每逢过年三十晚上,烧香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8

不知不觉中游走过了一座山丘,抬头仰望天空,依旧是纯净透明的蔚蓝色,几朵浅浅的白云飘浮在空中。向远处望去,一座高大的城池隐隐出现在树林对面,伸手抹去脸上的汗水,就快到了,寻找已久的化学王国。

推开了重重的城门,眼前的一切令我顿时惊讶!原本和谐的空气在这里似乎自分为国,欢快地在空中游走,露出笑脸向我打招呼。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我了解到他们之中氮气最强大,居然占据了78%的地盘,其次是对人类很重要的氧气,别的气体都被挤到了角落。他们向我诉苦,我却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因为我也无能为力。

认识了这些气体后,我又继续向前行走,渐渐感觉到这个王国中的许多成员都互不相容,一见面就发生反应。特别是氧气,顽皮极了,而且脾气特别坏,见到许多物质都要打架,常常点起火花就和别人剧烈反应。看来他还得好好修行一下相处之道了。与之相反,先前认识的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就很安分守己,他们很少与别的物质发生反应,与之相处常常是和睦融洽的,所以人们称之为惰性气体。但依我看来他们并非懒惰,而是脾气好,易相处罢了。然而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些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只分到了不足一隅的处所。

在这个奇妙的王国中,最喜欢旅行,怡然自乐的,就是水了。水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H2O,但他最近热衷于西方的化装舞会,练习起了变身秀。空中地下,无处没有水的身影,他独自在王国中漫游,向别的物质展示他独特的变身技。冰和露水尚易被识破,可是云彩、白霜、雾气就差一点迷住了我的眼睛,在导游的介绍下我才认出了他们。

化学王国中还有一组重要的物质,那就是金属,他们都具有特殊的性质。能导电,能组合成新的金属……这一组物质的纪律严明,他们的活动顺序事先做了安排,有一定的秩序。于是他们成了化学王国与人类世界交往的外交官,尽职尽责地为人类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两个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和睦相处,他们是大功臣,应该给予表彰。

最后认识的,是化学王国的贵族们——酸、碱、盐。他们互相之间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公平地交换离子,就像跳舞时交换舞伴一样。果然是贵族,最懂得礼仪教术,做事公平合理。但是他们之中有某些不合群的,在反应中会形成沉淀。经过酸的调解,多数沉淀可以溶解,这剩下几个顽固不化的,如硫酸钡,氯化银等,仍为沉淀。

化学王国真是个奇妙的大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认识到了许多新的物质,这个广阔的王国我将继续游览下去……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9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来爱惜这份单子哈。”他手上抱着一沓雪白的单子,一本正经地说。

来者何人?哦,原来是我们的化学老师——吴波,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波波。

波波“芳龄”四十,却有一颗小孩子般的童心。初次见面那天,他一手拿着电脑,另一条胳膊下面夹着书。那本化学教材一看就“久经沙场”,书页泛黄,十分有年代感。他把东西都放在讲台上,开始了他的“表演”。

“同学们,化学是初中阶段最后学的一科,因为它比较综合。”大家屏息凝神,准备听波波的“高见”。“做化学题时,我们要读题,是语文;要计算,是数学;要背元素名称,是英语……所以你们学的不是化学,而是其它科目。”不知哪个“好事之徒”,在台下嘀咕一句“体育”,波波一愣,说:“体育要运动,人就要呼吸,呼吸就是化学反应嘛。”波波的一席话,让全班都被他的“神逻辑”折服。

当然,波波还会“以数据”服人。“你们学习语、数、外,三年才一百五,每年就是五十分,物理两年八十分,一年才四十分,政、史、体更惨,三年才五十分。你看我们化学,一年就七十分,是不是最赚?”大家安静了几秒,突然爆出一阵哄堂大笑,大家都直不起腰,趴在桌子上,身体随之起伏。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波波“神奇”的观点了。

波波还有一套独特的肢体语言,他称之为“波波操。”

“同学们,请翻到教材封面,看到‘米奇头’没有?”我们翻到封面,嘿,水分子的模型真的就像动画片里米奇的头一样。“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来做波波操。”大家都很好奇,他会使出什么“大招”,结果只见波波双手握拳,向上移动,到头附近后靠在斜向上的地方,与他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应。“我上一届学生毕业时专门画了漫画,有六十多个动作。”波波得意地对我们说。得,我们以后课间操不用体锻了,波波操强身健体,有助记忆化学。

波波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化学,还有人生的道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他还教我们质疑。“请拿出‘点点’,我们来对上次作业的答案。基础训练,ADAAD。”“啊?”全班一片惊讶。“第五题选C!”“哦,对不起,昨天太匆忙了。”波波呀,‘点点’可是你出的呢,你怎么都做错了呢?

初三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波波,遇到了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0

开始领着同学背书,左边第一排靠墙角的同学在打哈欠;第五个同学在做小动作;第六个同学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右边第二个同学只是眼睛在看书,可他小的嘴巴呢?闭得紧紧的,天知道这样怎么能背会。

我的心情糟糕得不得了,真想发火。可我突然想起了自己所奉行的座右铭“带着微笑的'心情上课”。还是忍忍吧,先别发火。可是一时又想不到特别的妙招调动这些小家伙的积极性。可是又不能置之不理,先提醒一下吧。于是我说:“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认真听课,背书一定要投入。”这几个同学看了我一眼,还给我了一个小小的面子,拿起书开始读。不过接着好像效果不太明显,不过五分钟,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怎么办?向左侧一看,有四个同学自由结合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合作得挺好,一个同学提问,另一个同学回答,其他两个同学自己独自认真地背。

好,有了。我对全体同学说:“大家看这四个同学,学习得多投入。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呀!”有几个同学露出了不服气的神态,还有些同学羡慕地看着他们,被表扬的几个同学做得更直了,背得更起劲儿了。被表扬之后,全体同学——结果可想而知——学习气氛高涨,眼睛都不离书本,背得一个比一个带劲儿。我心里的高兴呀,就别提了。

对了,何不采取多种办法,让这些小家伙服服帖帖地学习。我运用了给各小组加分的方法,形式多样,包括个别提问,全组提问,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等都计入本小组得分。最后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分最多。每个小组都唯恐落后,组长自觉看管自己小组的成员,生怕影响本小组的得分,小组成员也十分自觉,毕竟为了集体荣誉而战吗——值得。谁不想本组的分数跑在前。

其实想想,学生的学习如果放在一种游戏或者竞争的氛围中,把游戏或者竞争的这种形式当做外壳,把学习内容当做外壳里面丰富的内容。学生就会被光鲜的外壳所吸引,在不自觉地状态下学习外壳里面丰富的内容。也就是教师要把学习知识多进行巧妙的包装,淡化学习的内容。像现在制作的药丸,为了让患者吃得很轻松,加进其他口味,苦中带甜,患者就很容易吃下去。学习不也是如此吗?提起学习,大多数学生觉得是一种压力,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减轻这些压力呢?教师少说几次认真学习也许会达到更好地效果呀!包裹学习,淡化学习,让学习变得轻松点,有趣点,学生是不是就更容易接受呢?我们期待的学习效果不是也会更好吗?

包裹学习,淡化学习,曲径通幽,会有另外一番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1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临泽,闻名遐迩的黑河穿城而过。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家乡的今天。 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她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现代小城”。

提起我们家乡原来的街道,最令我羞愧。汽车走在路上,一会儿颠一下,一会儿又簸一下,让人格外难受。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坑,像姑娘脸上的青春痘,令人讨厌。路边的步行街也是如此。人们走在步行街上,心情就不会舒畅,一边走,一边还得注意有没有坑,怕摔着。可是从前几年开始,工人们就把坎坷狭窄的公路全部撬开,铺成了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虽然铺地的时候,看着杂乱无章,可是铺完以后,路面一下子变得既平滑又干净。步行街也换了新颜。人们走在上面,心里别提多高兴。到了冬天,下起了雪,但地面彩砖是防滑的,人们的心也踏实多了。每天放学,走在这平坦而又整洁的道路上,感觉真惬意。

可是,你别光顾着看路,还是去看看我们家乡的楼房、公园吧!

开放的临泽现已成为人们创业的热土,聚集着四方来客。一个个公园错落有致,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可昔日的县城,甚至看不到一处象样的建筑。记得以前有一个荒废已久的公园,里面长满野草,死的花草遍地都是;枯黄的树枝横七竖八,干枯的落叶像飞舞的蝴蝶,落了一地;里面的小亭也已经破塌不堪,像一位迟暮的老人,面容枯槁。人们每天从那里经过,都会抱怨:“这里这么脏,这么破,怎么没人过问打扫呢!”可是自从去年以来,人们把这个公园彻底夷为平地,开始开发成典雅别致的商业小区。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终于落成,大而方的玻璃整齐地镶嵌在大楼上。城市的各种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两边的路灯,明亮但不耀眼,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安谧祥和的感受,过往的人们无不拍手叫好,留恋往返。

如今的家乡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马路遍地坑,公园乱蓬蓬”的临泽了。新社会,新发展,新风尚,新面貌。日新月异、方兴未艾的改革开放浪潮,使黑河畔正在崛起一座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秩序井然、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小城。美丽的临泽正迈着大步,神清气爽地向“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方向大步前行!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2

转眼间,嬉闹玩耍的时光悄然而逝,随即而来的是你追我赶的日子。大家都在拼勤奋、拼智慧,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在这争分夺秒的日子里,九年级的我们又多了一门课程——化学课。

课前初识

化学课终于到了,同学们已期盼了很久,不用说,当然是想看看化学老师是“何方神圣”。正想着,她便到了。走进教室用笑脸注视着我们,看她毫不紧张的样子,大概早已胸有成竹吧。随后,她介绍了一下自己,仍然是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面对我们,使人不禁涌起一丝暖意。

课上风采

她姓郑,人大方漂亮,她的课如同其人。小郑老师喜欢微笑,举手投足的儒雅风度颇有气场。小郑老师绝不是“课霸”,她鼓励我们自己学会发现、学会自己分析。瞧,她长发及腰的辫子来回舞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目视一切,不会“放过”每一个人,她在激励,她在引领。第一节课时,她提出了一个关于化学的好处的问题,要求我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她用鼓励的目光环视着教室,所有同学都低下了头,沉寂的氛围立刻袭来。此时,她却笑了。小郑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我可以举出一个例子。”随后,她便娓娓道来,绝不含糊。我们终于自信地抬起了头,聪慧的思维之门大开,心情立刻变得阳光起来,教室里重新恢复了生机。

课下相知

小郑老师的时间意识很强,她能在下课铃响前回顾一遍新学的内容,待到同学们总结完收获,下课的铃声便会恰好响起。这时,小郑老师便更亲切了,她会走进我们中间,嘘寒问暖,叮嘱这叮嘱那,并督促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化学。她说:“我希望在课堂上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在课下是朋友”。临走前,她告诉我们她的“行程安排”,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她的在校时间。并一再叮嘱,不懂的同学一定要去问。

人生中的第一堂化学课结束后,通过她的讲课使我们对“化学”这个词语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清晰,对于化学方面想必更是经验颇丰吧。

我们坚信,在小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的化学成绩一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3

一个让人不得不重视的年级,在今年我们又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化学。在还没学化学之前,就听到一些前辈说化学难的不行,所以我很担心把自己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学了之后我觉得很有趣。

开学第一节化学课,进来一位女老师,经她自我介绍后我们知道了她姓毛,上课时我带着紧张的心情去听,听得分外认真。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化学很有趣,毛老师也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

后来我们还做了些实验,这些实验简单易懂,只要你认真看了亲自动手做了,你会觉得很有趣。

有一次我们在上氧气那一课时做了四个小实验,令我印像深刻。第一个实验需要准备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小木条、酒精灯。我们把带有火星的小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小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氧气能支持燃烧,一个小知识点就这样记住了。

第二个小实验需要准备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燃烧匙和硫。先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的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我们发现硫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并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接着又把盛有燃烧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我们会发现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做这个实验一定不要忘了在集气瓶底放一定量的水,因为放水的作用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这个实验一个重大的知识点就是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第三个小实验书上并没有具体介绍,但毛老师仍为我们做了。这个实验则是看木炭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做完后我们发现在空气中木炭发红光、放热,会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在氧气里木炭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毛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个小知识点:木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第四个小实验是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等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中还要预先放入一些水。老师告诉我们放火柴的目的是提供高温条件引燃铁丝,而放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这个实验的小知识点是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

在实验中我们记住了一个又一个小知识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你好有趣!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4

我的化学老师,他那嘴角上扬的笑容总能让人轻松,让人在失落中看到希望;那从眼镜后透出的目光,总能让人觉得充满学识,充满睿智;而头顶上的几缕白发,记录着他的人生沧桑。

老师的课堂,笑声常爆,他擅长在生活中启发学生,教育学生。他教会了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看!他又在为了描述某一个实验操作而活灵活现地表演着,一会儿在黑板上涂涂画画,一会儿为引起注意又学着我们的错误操作。顿时,讲台下一片哄笑。这笑声,不仅使我们感到快乐,更让我们学到知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虽说,老师爱和我们打闹,但一遇到知识问题时,他便严肃起来,一丁点的小错误都不放过。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在描述实验操作时,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动词“放”,老师立即感到不当,把它改成了“滑”,并告诉我们把固体装入试管用“滑”字准确形象,突出了不会使试管因太大的撞击力而破裂的优点。老师对学术如此严谨,既表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对自己职业的尽责,更反映了对我们的负责。这是多大的一份责任心啊!在他的教育下,我改掉了许多马虎的毛病,领悟了知识的可贵,懂得了在求知路上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道理。

课堂外,老师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爬山,摄影样样喜好。他凭双脚领略了生活的美好情趣。用双手留住了许多绚丽的瞬间。在他身上,我们学习到了高尚的情操,知道了如何成为一个志高品洁的人,如何品味生活的真谛。作为他的学生,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不怕困难的气魄和一笑化万难的豁达。

曾经有人说过,教师是不好当的,没那能耐,就别揽这活。是啊!教师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辛苦但报酬却很低薄。然而真正的教师一走上讲台,心里就只有学生们。难怪古人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们把自己毕生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致敬吗?

我曾经憧憬着成为一名教师,但又忧心忡忡,深怕自己不够格。在我的人生征途中,化学老师那乐观的生活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知识精益求精的品质给我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将永远是我纠正错误,提升品位的一面镜子。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5

没有升九年级,学长们就吓唬我:化学太难啦,女生要学好化学更难。拿到化学课本那一刻,畏惧与希翼就在我的左右脑徘徊。直至高大威猛的化学老师走到我们面前,我更加恐惧了!可他那慈祥的笑容、精炼而又诙谐的语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奇异的实验现象一下子就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化学。接下来的练习与考试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回顾半年化学的学习,我觉得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

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课前坚持预习: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在不懂处做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化学课本上文字内容比较多,老师在讲课时,会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我会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在记笔记时,注意讲究方法,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课堂上老师举的事例等。

二、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课堂上把老师讲的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相关的事例听懂,课下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一些相关的事情和同学相互解释,并相互回顾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重视实验

化学实验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我们学习化学知识、提高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每次考试的重要内容。对于老师的演示实验要认真把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弄清楚,学生实验仔细思考认真操作、趣味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积极完成。

四、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我认为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化学练习和考试题题小、考点细,熟记课本中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这些东西不仅仅是理解,还要对关键词记准确。

五、用好错题本

及时整理错题、用好错题本。要找准失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对错题本中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抓住主要问题,确立自己的近期的学习目标,将错误逐一消灭掉。

最后,我要告诉我的姐妹们,化学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和我一起努力,女生一样可以学好化学。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也由系统化变成了碎片化。我们的碎片化生活无处不在。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购物等等。而我也发现了一些碎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我碎片化的学习了。

在我小时候不认真学习时,妈妈总是会告诉我她小时候每天去图书馆,客户,查资料的事,然而等我长大一些。却发现不是这样子。我有不清楚的知识点,可以上网查找资料;题目不会时可以通过微信询问好朋友和老师。我可以从许多地方获取我想要的,而不需要每一次去同一个地方,辛苦的寻找答案。我继而发现与我妈的话完全不同,我很疑惑。

等我去问的时候,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提到了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词——碎片化,她说:“现在科技发展迅速,你可以从许多渠道获取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碎片化。而不同于我们以前那样。但是碎片化的学习生活有利有弊,你获取知识时,也可能看到一些娱乐的东西,一定要在上网时,专心啊!”我妈提醒我。那时我懵懵懂懂。只知道碎片化的生活,很不错。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我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了弊的存在。经常在作业时,需要上网查找资料就会跳进来一个游戏的动画广告,或是一条新闻。我有时候被这个游戏吸引,就下载一下;这条新闻挺有意思,就了解一下;有时看到一些资料旁的科学和知识链接,感兴趣也去点一下。就这样,我的知识是越来越多,可却都是些碎片,串不起来,一会儿就忘了,而且占用了我的休息时间。使我的成绩迅速下降。

久而久之,我妈对我的碎片化生活和学习渐渐不满,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说:“我上次不都跟你说了,在查资料时不要看别的,你现在知道碎片话生活的苦头了吧?不要再看了,如果你考不上高中大学,就没有了学习更高层次知识的机会了。”我妈警告道。

挨了我妈的批评后,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相处一个好主意来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两全齐美的办法呢?或许我可以把碎片化的知识串起来,这样就能了解更多的知识,而不影响成绩了”。于是,我开始把平时获取的各种碎片化的知识写在本子上。经过一段时间,在我养成了这个习惯后,我不仅成绩恢复了,而且了解到许多其他的知识,成功地把碎片化的知识与我的课本知识融合在了一起。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有许多人在碎片中无法自拔。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能把碎片看成一本书。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在碎片化与系统化中来去自如。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7

今天上午十点,妈妈就拽着半梦半醒的我出发了,我睡眼惺忪地问妈妈:“妈妈,你要带我去哪里呀?”妈妈着急地说:“哎呀,妈妈想起来你今天要去小雁塔参加一项特殊且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非物质遗产文化学习之旅。你们同学在等着你呢!还有你同桌何依依呢。”我听了瞬间清醒,兴奋地一蹦三尺高,飞快地上了车。

十点半,我们到达小雁塔,只见小雁塔门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远远望去,只见那座古朴庄重的小雁塔隐在绿荫丛中,四周的枝叶如众星拱月般环绕着塔。我一眼就看到了我同学,一溜烟地跑过去集合。只听导游老师说“小朋友们,咱们要开始非遗文化学习之旅了,你们期待吗?”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期待。”导游老师声音嘹亮的说:“那就赶紧跟我走吧!”我们一听,紧紧地跟上导游老师。

十一点,我们来到了拓印馆,我们左顾右盼,小手碰碰这,碰碰那,十分好奇。导游老师拍拍手,大声说:“欢迎你们来到拓印馆!接下来我会送给大家拓印的步骤图,今天大家要亲手拓印一张板画!”大家听后,都自信满满地干了起来。我也着急忙慌地开始制作了。首先我找到一张拓印的盘图,接着小心翼翼将白纸盖在图上,然后用拓印棉花沾上水反复按压,正当我得意洋洋之时,我的纸承受不住我给它的压力,被我按出来一个“小伤口”,唉!我又得再来一遍了,没过多久,一幅我亲手拓印的青龙画就诞生了。再看看我周围的好朋友,哈哈,真是状况百出啊!有人的纸破了,有人的拓印棉花掉地上,我还发现有位同学的脸上有几块墨迹,俨然变成小花猫啦,不过他可真是专心致志,一点都没有发现呢!

十二点,我们去参观了皮影馆,走进皮影馆,就像走进了四大名著书里一般。孙悟空,猪八戒,张飞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还在这里亲手制作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呢。

一点,我们的活动结束了,拍照留念后,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小雁塔。经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像拓印、皮影这样的非物质遗产文化是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果这些技艺没有传承,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我们中华文化精华!活动结束了,可我们人生的非遗文化学习之旅才刚开始……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8

社会日复一日不断发展,时间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宝贵。为了在少量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碎片化”一词应运而生。“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现在则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碎片化已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作为一名高中生,碎片化给我们的学习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常常出现在身边的是“碎片化学习”。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在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都拥有手机。而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在这些闲散的时间里,学生们有的会拿起手机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他们认为通过碎片化的学习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这减少了学习时间却增加了知识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一片佳文,小时间大收获;或者看到好的内容就直接收藏在手机中,准备着下次空闲继续学习,这看起来很不错。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再重新思考一下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会发现真正吸收到的知识几乎为零。

碎片化学习带给我们的只是一闪而过的知识。作为一名学生,我并不提倡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当我们想引用一条名人名言或古诗词时,往往只记得半句,并不理解它的涵义,也不知道它的出处。例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满京城”、“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都是碎片化学习带来的弊端。

它的最大缺点是广而不深。由于网络中充斥着大量信息,读者往往用少量的时间进行浅显地阅读。有时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各种驳杂的观点和纷乱的信息充满着大脑,我们却以为自己领悟了其中要点,而没有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以及归纳。通过我们的头脑真真正正地发掘出来的知识少之又少。虽然吸收了大量知识,但无法成为完整的体系,因而可能难以发挥作用。并且有些碎片化信息中大量的虚假、劣质、不完整、不准确地成分,占据了有限的时间,屏蔽与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其三,碎片化学习易令人产生思想惰性,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与判断力。

但也并不是说碎片化学习不好。它可以让阅读变得简易化、轻松化。同时,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信息,但仅限于消遣和放松。

碎片化学习也是一种新模式。我们要在正确的时间内有选择地使用这种方法。这不仅不会再真正的学习中产生不良影响,还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19

上学期学习了潘老师的高等有机课程,有些知识是大学已经学过的,有些是我们从没接触过的知识点,学过之后感觉受益匪浅。所以这学期我又选择了潘老师的有机合成设计这门课,潘老师上课不仅仅是讲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联系他自己做实验的实际经验以及已有的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课,浅显易懂,不仅大大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还学到了不少有机方面的知识。

许多人认为有机合成很简单,就是那几个瓶瓶罐罐,没有什么科学和技术含量,认为只要照着文献的方法重复做就是了。其实不然,通过老师讲的有机合成设计,我觉着有机合成真的是太复杂了。老师不止一次跟我们讲道,在实验室里总是能得到预想的产品,而得到的产品往往是不计较代价的,比如原料是不是易得,价格是不是合理;反应的收率、分离的成本、反应的重复性等等,这些在实际应用中都必须认真考虑的。这让我们了解做有机合成不止是在实验室做出产品这么简单,要考虑的还有很多。

我本人的专业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是有关高分子的合成方面的功能高分子,所以很多是和有机合成相关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有用处的。研一的这段时间,我是跟着师姐做实验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听从师姐的安排,师姐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一点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师姐让我多看看这方面的文献,我倒是下载了很多篇文献,但没坚持下来把它看完,每看一篇文献我都感觉云里雾里的,看得我是头昏脑胀,眼睛发涩,顿时感觉做实验好难,做好实验更难!时间久了,我看了师姐做实验的实验方案,我明白了其中的机理,有关高分子实验机理,我感觉归根到底就是有机合成机理。只要有机的合成机理、合成路线搞清楚,高分子合成机理的研究就相对容易多了。现在接触高分子实验也快一年了,本科时学过一点有关高分子的知识,但只是皮毛,有关高分子的合成实验更是没有接触过。虽然感觉自己有所收获,但是,这些都是师姐一步一步设计好的,我知识一个“操作工”,重复人家已有的工作,根本没有创新。

马上到研二了,我导师让我到时候接着师姐的方法做,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所以,我现在真的不能不思考了,现在我应该用老师讲的方法,也就是刚学的有机合成设计方法,设计我接下来实验的合成路线,并仔细研究它的可行性,希望到下学期自己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的时候能做到步步为营,踏踏实实地把实验做成功。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了有机合成设计这门课的心得与体会,希望自己能有所突破。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20

步入初三后,我们又接触到了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化学启蒙课上,老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带着我们打开了化学的大门。我被神奇的化学现象深深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动手做实验。

开学半个月后,终于迎来了第一节化学实验课。老师简单重申要求后,我们就开始进行试验了。我牢记实验要求和顺序。

第一个实验是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滴入1-2ml酚酞溶液。我依照操作规则,倾倒液体时标签冲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瓶口紧挨试管口。滴加完酚酞溶液后,试管中的液体自上而下地变红,如同红色的丝绸在水中舞动。这个实验现象虽然老师已演示过了,但是自己做实验时的快乐才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加热实验,我们要取2ml氢氧化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再滴入硫酸铜溶液,并加热。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后,产生了蓝色絮状沉淀,看上去它的质地是那样柔软,像极了儿时吃的棉花糖。我们刚准备加热,却发现火柴怎么也划不着,甚至折断了两三支。我无奈地看着它,它却挑衅地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就不燃,看你怎么办!”我的目光默默地转向了别的组燃得正旺的酒精灯,拿起火柴,伸入火焰中,抽出来,点燃了我们组自己的酒精灯。我心里暗想:总有办法让你燃。我手中拿着酒精灯帽,刚准备加热,老师却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问道:“灯帽怎么放?”我一时忘了,不知该如何回答,大脑飞速搜索“灯帽”、“放置”这两个关键词。我立即联想到了倾倒液体时的注意事项,“灵机一动”,将灯帽倒放于桌面,可不想,它是个圆头,倒了。我尴尬一笑,老师也忍不住笑了,“灯帽可不用倒放啊!正放在桌面上就行了。”

终于到了加热环节,我先将试管预热好,随后按要求加热液体。蓝色絮状沉淀一点点变黑,黑色颗粒在液体中跳动着,不一会儿,液体就全变为黑色。看着如此明显的现象,我们决定见好就收,停止了加热。这时,一声尖叫传入了我的耳朵。我循声望去,原来我们旁边的一组因加热时间太长,导致液体沸腾,喷涌而出。人虽没被烫伤,不过她的学案却留下了永久的痕迹。看来,实验中也处处存在危险啊!

这次实验课所涉及的不过是化学天地中的冰山一角,甚至可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但仅仅是这如荒漠中一粒尘埃的化学实验课,却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乐趣。化学的大千世界一定会更精彩,这广阔的天地还有更多的领域待我们去探索!

在化学的天地里日记800字 篇21

高一的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很低。只是文科的成绩远远高于理科。----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到了高二,自然而然的要分科,文科是政、史、地,理科是理、化、生。语数英是必考的科目。根据以往的计划,语数英的成绩也就是要提高到100分以上,其他的三科至少也要提高到70分以上,才可以勉强考上2本。于是,在对比成绩之后,我毅然选择了文科。

政、史、地的这些文科科目,我是可以攻下这三座城池。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放弃理科。理、化、生这三门学科,成绩也低得可怜。尤其是化学,才考了20多分。这让我更加坚信地选择了文科,放弃了理科。但让我在迟疑的是化学,因为这和我有着不解的情缘。

记得在初三的时候,化学老师总是给同学们讲许多道理。有一些人在感到充满力量后就开始奋发学习,而我却觉得这些道理有些意思,就在不会学习的情况下,学会了做人。

而这位化学老师也和别的老师不同的是,他和我交情的朋友。自此之后的每天下课,我都会让他给我讲题。有一次我把我的梦想告诉他,说我要成为明星,他也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说实话,我那时非常热爱这门化学,虽然考试却只考了20多分。记得在我进步的时候他也总是给我鼓励,在我退步的时候他也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大声的指责我。就这样,他的人生给我沉淀了许多平凡故事。就在每次我和他细微的交谈之中,他燃起了我梦的火焰。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化学,以至于在中考的时候不要拉分。

其实,我也并没有想到我的高中学习竟然会如此的吃力。化学成绩一落千丈,于是在班主任摇了摇头之后,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文科的题果然是简单得多,这对于一个要当作家的我可谓是如虎添翼。我知道,在成绩主宰的世界里,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数和名次,才能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

在不知不觉中,很多天过去了。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翻看了当年我做的化学作业。我成绩不好,我知道。我只不过是怀念一下当时的这段时光。再见,化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