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日记

请欣赏推广普通话日记(精选12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1

普通话是我国的母语。但她被许多方言取缔,因此有许多人不会使用,所以国家才施行推普政策。

由于各个地方的方言不同,因此中国人民沟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唯一能以来沟通的只有母语——普通话。普通话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要把普通话推广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上一代的政府并不重视普通话的推广,不过,现在推广也为是未晚,还可以亡羊补牢。

以我个人的意见,我觉得推广普通话要有方法。我的方法是:要常练习绕口令,用普通话唱歌,用普通话讲故事。比如说:读课文时,先用方言读一遍,然后再用普通话读一遍,两者相比起来,人们就会发现普通话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流畅;那么的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随之,人们便渐渐使用普通话,倾情于普通话。普通话既然是母语,我们就不能荒废它,要天天讲,这样,才能突现出我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更能显出我国的本色。我觉得推普人员应该主动出击,劝说人们学讲普通话,特别是小学生。尽量想出一些方法使人热心想学好普通话,并且学以致用,这才叫做成功。

希望有朝一日推普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2

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方言,不同地方的人用各自地方言对话时,就会出现隔阂,造成双方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甚至会误了大事。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共同的语言—普通话。

听爸爸说1979年对越反击战时,一个东北兵在放哨时发现不远处有一敌兵,他立即向连长汇报:“报告连长,发现一敌兵在活动”。但东北人把人发音为“营”,连长一听吓一跳,心想:一个营至少有百号人,这可不是小事。就这样他立即向上逐级汇报,部队首长立即派兵支援,但到那一看才一个敌兵……最后首长严厉批评了小战士,那个小战士也很委屈,就是因为他说的是地方土话误了大事。

其实这种事例还很多很多,有时还可能因土话让人失去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它,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即便是同一个省不同市都有不同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普通话了,否则在语言的沟通上就会“寸步难行”。

如果说土话是个门,那么普通话就是开启这扇门的钥匙;如果说土话是使两岸隔开的江河,那么普通话就是连接心灵两岸的大桥,使人与人的心灵连接在一起……

让我们大家都来学普通话来说普通话,让普通话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说普通话,让普通话在各民族间架起友谊的桥梁,架起爱的语言,让因语言不通而产生隔阂的历史成为过去,让每个中国人都会说普通话,会说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3

我妹妹说话虽然很历害,但是她的普通话是“彩色普通话”。

今天下午,妈妈和妹妹来接我。妈妈问我:“晗鸣,你要红豆饼吗?”我说:“NO,学校说不可以买东西吃的,而且也不怎么好吃。”妹妹立刻叫起来:“妈妈,我要吃红斗饼!”我一头雾水:“什么红斗饼?”妈妈笑着说:“乐比,是红豆饼!”“那我不要七红斗饼了,我要糖虎鹿!”我哈哈大笑,告诉妹妹说:“乐比,是糖葫芦,可不是什么糖虎鹿哟!”(我妹妹的“彩色普通话”好玩吗?)

有一次,妈妈把妹妹抱起来看陋壁的“可爱精灵”,——小鸭子。应该说是大鸭子了。问妹妹:“乐比,这是什么呀?”“这是嘎嘎嘎!”妹妹回答说。妈妈补充了一句:“没错,这是嘎嘎嘎,也是小鸭子。”没想到妈妈这么一补充,好戏就上场了!妹妹说:“哦,这不是嘎嘎嘎,是小虾子!”“乐比,是小鸭子,不是什么小虾子。”“小虾子”“小鸭子!”争来争回也没有用,现在只可以说什么小虾子啦!

还有一次,我正在读第三课。当读到“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时,妹妹也跟着读起来:“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皑!”“是‘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说。“是‘一只大鸟飞了起来皑’!”“一只大鸟飞了起来!”争着争着,妹妹“哇”地哭了起来。我赶紧说:“好了,好了,是‘一只大鸟飞了起皑!’行了吧?”

妹妹的“彩色普通话”有趣吗?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4

我出生在北方方言区的河南,从小我们都以为自己说的话和普通话非常接近,所以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一直都是用河南话。直到考上沿海某地的一所大学,我才认识到,自己必须说普通话了。

火车穿过一个黑夜,在黎明时分抵达胶东半岛,上来一群当地人,他们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我越来越焦虑,但神奇的是,下了火车,在广场上看到学校的横幅,见到接站的师兄师姐,我一开口,竟然很自然地讲起了普通话,原来普通话已经渗入了我的血液。等到第一个寒假回家,再坐火车,转汽车、三轮车,我都无法把普通话转化为家乡话,看到熟悉的乡亲,只能沉默不语。直到见到父母,才一下子转换过来。

上世纪20年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就灌录了“国语”留声机片,销量颇大。他从欧洲归来,路过香港买皮鞋,鞋店老板说他“国语”不标准,赵元任用同样的话反驳他。老板很不屑,说他的“国语”可是跟着赵元任的片子学的呢?抗战爆发后,赵元任往昆明大后方转移,在桂林向一个政府要员求助,那位官员说:赵先生,我刚才还在听你说话呢。原来,他每天都要抽空学习一会“国语”。这是《杂记赵家》讲述的两个片段,今天重读却有一种感动:上世纪20年代,香港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下,一个普通的鞋店老板能自发地学“国语”,说明他对祖国的感情之深。

对一个国家来说,推广普通话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培养整个国民的认同感。我们都是读现代白话文作品长大的,所以,相爱的人才可以写长长的情书;我们可以说同一种口语,所以才可以体会一句话的言外之意并发出会心一笑。这两年流行穿越剧,但各种穿越都没有解决语言问题:如果我们穿越回唐朝,能听懂李白吟诗吗?

经过50多年的推广,普通话已经深入人心,这时我们又发现,原来方言也是很美的。记得读书时,同学们一起看四川话版的《猫和老鼠》,仿佛其中的幽默感被放大了十倍,这种乐趣是一直讲四川话的人所不能体会的。正是由于推广普通话所带来的普遍性认同,才让我们注意到差异性的美好。

现在,每个省会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方言节目,在上海,甚至有不少人呼吁加强对上海话的教育,保持语言的多样性。这也许恰恰说明,50多年来,对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应有的成效。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5

九月是普通话宣传月,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吧!

一天,我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忽然,我看见卖鱼的和卖枣的吵起来了,我便围上去也来凑凑热闹。原来是卖鱼的见菜市场人山人海便叫卖起来“鱼啦!鱼啦!”卖枣的也不甘示弱,喊了起来:“糟(枣)啦!”谁知他把“枣”说成“糟”,俩人因为这才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看来这是一场误会。

作为一个普通话推广员,我冥思苦想,想了一会儿,忽然眼前一亮,应该做一个标语牌呀!说干就干,我马上从家里找出一张崭新而又干净整洁的卡纸。其次,我在卡纸上画了一个我最喜欢的图案;然后,我拿起剪刀小心翼翼的把图案剪了下来;最后,拿起笔,工工整整的写上大字——“不想闹笑话,就说普通话。”总算做好了一个新鲜出炉的“标语牌”,怎一个美字了得。我立即想到奶奶老是说方言,便以飞毛腿的速度跑向奶奶家,我边敲门边说:“奶奶,我来教你说普通话!”奶奶一开门,我把标语牌放到桌子上说:“奶奶,我说一句你说一句。说‘猪’,‘回’,‘咬’呀,不是‘非’……。”真是把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奶奶的方言治好了。哦!对,还有我的同桌,她老是说方言,把我烦死了。我迅速跑向学校,争取把他的方言也给“赶走”。

普通话不但会闹笑话,而且会产生一些误会。说普通话有利于人之间的交流,让我们一起说普通话吧!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6

一天,外地来了一位老奶奶,她不会说普通话,老奶奶为了跟这儿的人交流方便一点,每天想尽办法学会几句普通话,能跟这儿的人交流。隔壁的方明知到了这件事,决定帮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

第二天,方明来到了老奶奶家,问:“奶奶,我是来教您快点学会普通话的,您同意吗?”老奶奶一听有人教她学习怎么样学会讲普通话的方法,非常高兴,这可是老奶奶一生中最快乐,最高兴的一回,老奶奶急忙把方明请进屋,让他坐下来,给他倒了杯水,方明已经不好意思了。因为哪有大人“伺候”小孩这个道理。

方明这回带来了很多张卡片和一只“小老鼠”。这只“小老鼠”正是老奶奶的属相,而且只要老奶奶说对普通话,“小老鼠”就会表扬老奶奶。如果说的不对,“小老鼠”就说再接再厉。平时老奶奶很孤单的时候,“小老鼠”就会陪老奶奶说话,等等。卡片上有很多快速学习普通话的方法,老奶奶坚持每天学一个小时。现在,老奶奶的普通话在方明的指导下,说的已经跟当地人讲的一样好了!但是有一句话“我总是不会说这句话”说的不好。老奶奶一说就成了“咱就是不会说这句话”,而且是东北口音。方明苦恼了一整夜,终于想出来了一条计。

第二天,方明先把老奶奶说不好的那句话写在纸上,再让老奶奶用普通话念。老奶奶以为方明不想教她了,就说:“不是我不学,而是没人教。”方明说:“别怪我不教,是您不让教。”老奶奶明白了,又开始学习了。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7

“小记者到西开课室开会”这句熟悉的话语又在我的耳朵旁响起。我们小记者连忙跑到西开课室,老师说:“今天下午你们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我们纷纷议论着,干什么呢?我们停止了讲话,老师说:“你们五年级小记者要去到外面推广普通话。”我们又再一次议论着,怎么宣传呢?老师把要求说了一遍,我们明白了。

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下午。正当我们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时,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这时我们恍然大悟,才明白要去宣传普通话,我们跑到了国旗台前,准备出发。

我们班的小记者是去碧云商城宣传的。到了那里我们排好队,到了一家服装店,谁去采访呢?我们都没敢去,马贝贝鼓起勇气,她是第一个去的,她说:“阿姨您好,你知道这周是什么周吗?”阿姨说:“不知道”,让我告诉你吧,这周是第十三届普通话推广周,为了泗阳更加美好请您讲普通话,谢谢。”看着她大胆去宣传,我鼓起勇气走向另一家服装店说:“阿姨您好,您知道这周是什么周吗?”阿姨说:“不知道”,让我告诉你吧,这周是第十三届普通话推广周,为了泗阳更加美好请您讲普通话,谢谢。”就像这样我一连发了4张。

这次的宣传不但很成功,还锻炼了我的自信心,这天虽然很累,但我们却很开心。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8

我的奶奶六十多岁了,她说着一口浓厚的宝山本地方言。随着叔叔家小弟弟的出生,我发现奶奶和小弟弟讲话的时候有些怪,搞得普通话不像普通话,方言不像方言,最让人着急的是,小弟弟也学着讲一口夹杂本地方言的普通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决定好好教奶奶讲普通话,及时指出她的不正确发音。有一次,奶奶正在洗衣服,也许是为了让小弟弟增长些知识,奶奶指着肥皂认真地对小弟弟说:“皮造”。小弟弟也奶声奶气地跟着学:“皮造。”我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跟奶奶说:“是肥皂不是皮造。”奶奶笑着说:“我这把年纪已经说不好了。”我缠着奶奶说:“你看我的口音,跟我念就可以了。”我又用很慢的速度念了一遍,奶奶仔细地看着我的口形,学着我的样子憋足了劲:“是飞皂不是皮皂。”我忍不住又是一阵大笑:“是肥肉的肥,不是飞机的飞。”奶奶又鹦鹉学舌似的跟着我说了一遍,一边说一边还直摇头:“不行啊!年纪大了,舌头好像转不过弯了。”我鼓励地对奶奶说:“能行的,只要多念几遍就可以了。”奶奶又依葫芦画瓢地默念了几遍,小弟弟也在旁边“偷师”,大声地说:“是肥肉的肥,不是飞机的飞。”我兴奋地对奶奶说“哦,小弟弟说对了,就听你的了。”奶奶鼓足了劲,终于也念对了。现在我们可以说了:“肥皂。”,奶奶和小弟弟也异口同声地说:“肥皂。”太棒了,在我的帮助下,奶奶终于讲出了一个标准的普通话。

我们大家都笑了…….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9

十月的北海,秋高气爽,凉风扑面,气候宜人,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普通话宣传周,我们的两位同学表演了一个语言方面的小品,内容是:一位农村人来到城市买餐巾纸,结果服务员拿出了一样又一样五花八门的东西都不合他心意,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农村人把餐巾纸说成了“三斤屎”。

尽管因为时间仓促,二位同学的表演没有达到维妙维肖,同学们也都没有捧腹大笑,但小品深刻的意义,给了我们同样深刻的启发:

一、是我们必须认真学好普通话。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我们伟大的祖国神州辽阔,地大物博,而且有五十六个民族,如果每一个地方都只讲自己当地的方言,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融为一体,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二是我们必须多用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比较规范、完美的,而方言则多是我们的口头语言,有很强的地方色彩,外地的人往往听不明白,比如“下雨了”我们南方的口头语是“落水了”,一位北方人曾经焦急地问我“谁掉进水里了?在哪呢?”,闹了一个大笑话。

所以,我们要写规范字,讲规范语,做推广普通话的小先锋。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10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在这段日子里不仅仅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一种时尚,很多人迟迟说不出口的普通话也逐渐风行。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人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

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不然的话,就不能把你正确的意思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这么一个故事,叫乡村小餐馆。说的是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有一个游人路过,因为肚子很饿了,就走进一家小餐馆,说“有什么好吃的,做快一点,我吃完了还要赶路呢。”可是这家小餐馆由于有特殊原因今天不营业了,所以服务员回答说:“咪——”意思是“没有”,而这个游客听成了是面,他心想:“面也行”,就点点头坐在那儿等了。

过了好一会儿,见没有一点儿动静,他就火了,生气地说:“快点!做面条!是怕我不付钱吗?”店里人说“洞国咪——”意思是:“我跟你讲了,没有面!”游客听成冬瓜面,就说:“冬瓜面也可以,为什么不给我去做?!”服务员说:“咪就是咪,吵什么啊咪——”意思是:没有就是没有,你再怎么吵也没有用。游客又听错了,以为是炒面。他不耐烦了,说:“原来还有炒面,你为什么不早说?”……就这样,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意思,现在是越扯越远了。

学好普通话,说难不难,说不难还真有点儿难呢!在小学一年级时,天天读a、o、e,这对我们后来学好普通话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个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普通话是我国最美的语言!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11

为了推广普通话,老师在这周里举办节目,我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星期四下午的第三节课,我们班开展了表演节目的活动。班长小佳做主持人,手中拿着像雪糕一样的话筒,笑眯眯地说:“表演节目现在开始!”首先第一个小品讲的`是:有一个人在外地来的,他想去吃饭。到了饭馆,他对服务员说:“服务员,我要大肥鸡。”服务员听了,挠挠头,自言自语道:“这个人真是奇怪,明明这里是饭馆,又不是飞机场,他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于是服务员:“先生,我们这里是饭馆,如果你要搭飞机,就请您离开。”外地人拍着桌子说:“你们还要不要做生意的呀!我就要大肥鸡。”服务员摇摇头,去找老板,说:“老板,外面有一个人在闹事,说要搭飞机。”

老板有些半信半疑的样子。他走出办公室,来到这个人的旁边,说:“先生,我们这是饭馆,是不能搭飞机的。”外地人又拍着桌子说:“我就是要大肥鸡。”老板好像明白了什么,拿起菜单,指着大肥鸡说:“先生,你是要这个吗?”外地人连忙点点头。服务员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他要大肥鸡,不是要搭飞机。小品一结束,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后来,我们还举办了宣传栏做画版……

通过了这次普通话活动,我知道普通话的重要性。说好普通话,走到哪都不怕;如果说不好,就好像这个人一样闹出笑话来!

推广普通话日记 篇12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讲自己的地方语言,不讲普通话,那么就无法交流,无法沟通。要是去了国外,你不会说普通话,不但外国人听不懂,翻译的人员也无法进行翻译,所以我们一定要讲好普通话。

记得我的《趣味作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她陪自己的奶奶一起回老家,一进村,正巧碰上村里准备开会,只听村长拿着大喇叭喊:“兔子们,虾米们,咸菜太贵了”,接着又喊:“咸菜请香肠浆瓜。”她顿时呆住了,在奶奶的翻译下,她才明白,村长是说:“同志们,乡亲们,现在开会了”,后面一句则是:“现在请乡长讲话。”你瞧!村长的方言她根本听不懂,由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数不胜数。

小朋友,你们说,学好普通话是不是很重要呀?国家将9月14日至9月21日定为“推普周”,顾名思义,就是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也就是说,国家鼓励大家都要说普通话。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说普通话呢?因为没有了普通话,地区方言很难懂,人和人之间就无法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我告诉奶奶:“我现在一定要学好普通话,学习英语,长大了以后,给外国人教中国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中国会越来越强大,我们要说好普通话,将汉语普及到世界各地,我们美丽的祖国有那么多值得骄傲和传颂的名胜古迹,我要告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里不仅有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