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请欣赏我与古典文学日记(精选10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1

在最焦躁的时候,是一片《荷塘月色》走近我的夏至,冷却了我青春的烦乱与躁动。在最迷惘的时候,是张晓风的文字理平了我心中凌乱蛊惑的鬓角。怎能不说散文是一把为我宁静心中“三千烦恼愁”的骨梳呢?那句句“哀而不伤”的美好、精致、细腻。如四月的春雨润泽着我。性灵的`文字仿佛带我走进了文字所编织的乡间密居, 让我在喧嚣中寻得一处宁静,读读冰心。读读余秋雨,读读张小娴……行走在散文所营造的灵性世界,梳平纷乱嘈杂的内心世界, 头戴以智慧与惬静为饰的整齐发髻吧,如此,宁静的我更美丽。

诗歌,让我顾盼神飞

我爱诗,更爱朗读古诗,沉醉于诗歌的朗读,让老师和同学见证了我脸上最美丽的表情。想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凛然的剑眉无疑是用眉笔勾描不出来的俊朗;读读顾城——那黑夜之子般的眼眸,又怎是庸脂俗粉所能及?我凝望着那述出自己希望,以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天的戴望舒,他嘴角凝固的血才是最动人的色彩。沉醉在这些诗歌的意境中,我用声音表达出诗人的情致,而老师和同学说,沉醉在朗读世界中的我,顾盼神飞。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2

漫游书海,有不少国内外的名著吸引着我,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古典文学。

我爱春花烂漫,只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浪漫场景;犹怜“杨花榆芙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的飘飘洒洒,或是“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壮美景色。

我爱夏荷灿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多么美丽的花红叶绿的景色呀!

我受秋叶霜降。一说到秋天,我们就会立刻想到满山的红叶。瞧!窗外“秋山映霞一川红,落叶逐流两岸枫”。

诗句是我国灿烂的'文化宝藏,那创造它们的人也应该是吧!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这些有名的记传,都是作者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才创作出来的。

经人间百味,写妙手好文。

这些了不起的人,即使受到再大的屈辱,即使有满腔壮志却无处倾诉,他们依然用笔挥洒出滚滚热泪,用笔倾泻着缕缕幽魂。

他们顽强不屈的品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青云衣兮白衣裳,举长矢兮射天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如果中国的文化是一条闪耀的珠链,那古文学便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我怎能不爱她呢?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3

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因为它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因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的财富与灵魂!从中我学到了许多……

从古到今,我们的民族经历了硝烟战乱,经历了改朝换代,经历了兴盛发达,经历了国泰民安,我们的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太多,然而,也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在历史的见证下,写下了辉煌壮丽的一笔!我对他们,有着无限的感慨与敬仰……我羡慕李白的潇洒和文采;感慨杜甫的`忧伤和坚韧;崇敬苏轼的智慧和才干,我相信他们和他们的诗文,一定会永垂不朽!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不知多少的真理,可是真正懂得的,又有多少呢?也许,在我们这个年纪,理解不了多么深刻的哲理,但是,我从这些古典名著中懂得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用一颗坚韧坚强的心,去对待任何一件事。我记得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话: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啊,有志者事竟成,我从那些古典文学中,找出了我自己人生的原则。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红楼梦》,在书中我似乎看到了“大观园”的荣华富贵,“宝玉”的洒脱自如,“黛玉”的倾国倾城,“宝钗”的大方得体和“贾母”的雍容华贵……作者曹雪芹把各个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鲜活灵动,怎能不使人身临其境!《红楼梦》中一护官符道出了四大家族的全室富贵“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京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京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兴盛富贵。可是,他们的由盛到衰也是自然规律,警示了后人。

你看,《资治通鉴》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家喻户晓;《古文观止》中“尺有所长,最有所短”我们烂熟于心;《红楼梦》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从中我真的学到很多。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4

曾几何时,我欣赏唐诗的精炼深邃、豪迈奔放;欣赏宋词的清新淡雅、情愫悠长;欣赏元曲的意境深远、雅俗共赏。虽是如此,却因古典名著的生涩难懂每每远望,却不敢企及。

一直以来总羡慕那些文人墨客能写下千古流传的美文诗词,就连班里的同学所作之文也是让人赞不绝口。但我也深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佳作的,于是就在某一天拾起了书橱角落的.文学古籍。

亦记不太清是何时了,也许,那是一个雾霭氤氲的清晨,冰凉的风沿思绪纷飞,云烟缭绕,思意阑珊;也许,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漫天的云随心所欲时卷时舒,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翩跹浮动;也许,那是一个寂静幽远的深夜,一地残红在露水中沁出了凄凉,竹影斑驳,亦生忧愁。那时,一切未央,茗香悠悠,墨香淡淡,就这样,我静静地走入了平仄相间的诗词。

诗中有披蓑戴笠的钓鱼老翁,有举伞漫步江畔的红颜佳人,有在苍苍蒹葭中停憩的白鹭,还有绚烂于山野之间的灼灼桃花……读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仿佛看到西塞山前白鹭纷飞,江中肥美的鳜鱼自由自在的戏水。雨密密的斜织着,好似一层薄烟。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静坐在江边垂钓,心无旁骛。又见“桃花深浅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风起,卷桃花瓣瓣,漫天飞舞。风过,花瓣随风飘落,落于他白衣胜雪的衣上。纵观古今痴男怨女万千,白首同倦,实难得见。就如安意如在《世有桃花》中说道:“爱得到,得不到。还未绽放,就凋零。身后残红纷飞若雨,为谁悼未了情缘。情繁如梦,唯花开是真。”

曾有一段时间成绩下滑严重,意志消沉,便随手翻看《李太白诗集》,看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顿时醍醐灌顶一般,奋发图强了。

在以后安闲的生活中,我会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独倚幽窗,捧读千古绝唱,氤氲诗情画意,在浩瀚的经典文学中品古典,韵古风,展诗意。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5

当世人留恋于时尚时,我却把目光转向了古典。

我喜欢《三国演义》。当曹丕把许多文臣武将给袁绍表忠献身的书信怒气冲冲摆在父亲的书案上时,我看到曹丕的眼里喷出了火,杀人的火。他的手紧握着剑,而曹操的'脸上我看到了笑。他拿起那些书信投进了火炉,火光闪后,帐外跪到了无数的赴汤蹈火之士,于是曹操玉鞭一指,中原便姓了魏。

品味曹操,我明白了什么叫得道多助,天下归心。

我喜欢《水浒传》。他本来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本来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可是他的心脏里跳动着侠义,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善良。太阳不能老是被阴霾遮住,他大吼一声,挺身而出,蒲扇般的巴掌拍向邪恶,拍散了乌云,天空露出了灿亮。恶人低下了头,弱小抬起了头。

品味鲁达,我知道了侠字的内涵:伸张正义,扶危济困。

我喜欢《西游记》。面对艰险,他一往直前;面对诱惑,他心如止水;面对荣华,他视如敝履。为了求取真经,风吹雨打算什么;为了普渡众生,千山万水算什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脚踏西方得真经,美名事功汗青传。

品味唐僧,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坚韧不拔,有志者事竟成。

我喜欢《红楼梦》。聪明灵秀又如何?温柔贤淑又如何?端庄大方又如何?虽家资巨万富敌国,虽姨表之亲浓如血,然我的眼中只有她——林黛玉。母亲费尽心机,姨妈算尽心机,虽最终金玉姻缘定,但比翼不双飞,同床而异梦。意不平,终出家为僧伴香魂。

品味贾宝玉,我知道了爱情的真谛:天涯海角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山峰,放远了观看而灵秀;海潮,放远了谛听而悠远;古典,走进了品味而醇香。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6

文学的浪花拍打在历史的海岸上,成就了你,中国最灿烂的部分——古典文学。

你,是一条小溪——《诗经》

我看见那浣衣女子,嬉戏在门前的小溪旁,青衣绿带,锦绣繁花,驻进心里。 寂寞的吟唱,惆怅地甩袖,我看见那在水一方的伊人,闲坐如矫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却只能在别人的故事里唱着自己的情,流着自己的泪。我看见那平凡的舟女遇见王子的美丽童话,却听见她黯然地吟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你是一条小熄,上演着一切平淡的哀怨,却有动人的情愁。上演着一切顽皮与清丽,却浸着惆怅与寂寞。

你,是一片沙场——《九歌》

早殇的战士们吟着“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英勇而去。字字透出“男儿何不代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志气。看着香草美人的芳菲文章,每个人都想冲向这金戈铁马的战场,气吞万里,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情为祖国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是一片沙场,书写着历史的豪情壮志,描绘着国家的壮丽山河,歌颂着为祖国而殇的战士们,挥洒着你激情的一面。

你,是一只凤凰——百家经典

首文曰“德”,翼纹曰“义”,腹纹曰“仁”,尾文曰“礼”,背文曰“信”。这只凤凰饮食自然,背负着所有古典文学的精华,载歌载舞,从孔孟到老庄,从入世拼搏到超然物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散发夺目的光彩。无论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儒,或“逍遥天际,超然物外”的道,都给中国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古典文学的智慧,如凤凰般,看似一无所有,其实拥有一切。

你是一只凤凰,是智慧与美丽的化身,是空灵与规范的化身。你并不自相矛盾,因为你拥有一切。

你,是一树繁华——历代才人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唐伯虎,是文学让你来到这个世界,变做繁华中的一朵,不拘世事,满腹才情,各处得意,没有官场纠缠,为情而终生。“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王。”李煜天生就是那树上花中的一朵,却被人采下,安在那皇宫中。但他的才情仍香溢满宫,却不适时宜,匆匆,谢了春红。古典文学的才人,璀璨夺目,却又常常有着孤日冷歌的漂泊。

你是一树繁花,美丽,却又太早凋谢。留人醉,虽然时节短,可是余香一也。

为古典文学塑像,因为它的动人,因为它的长久,因为它的灿烂。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7

在我眼里,每本小说都有它独一无二的香气。或许是曹文轩笔下的秸秆味,或许是郭敬明笔下的霰雪凛香,或许是金庸在活死人墓里藏下的蜂蜜香……这些都让我痴迷。若说散文与诗歌都是幅画,也就只有小说是散发香气的香囊了。看一本小说,随着书页里的清香浓香缓缓前行,久而久之你身上也沾染了这墨香。偶遇有缘之人聊上共同喜欢的故事,共乐之,岂不达到了香囊招人喜爱的功效?我愿手捧一本小说,去寻那一缕芳香……

美者,与文字相伴也,乐者,能整天沉醉于文字的天地,青春终将逝去,生命的妆容却可长存,行走在用文字砌成的'世界里,去赢得那一份岁月与智慧沉淀下来的长存的美丽吧。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8

春尽花魂无觅处,人间再无潇湘子。——题记当扶疏的翠竹在风中轻轻摇曳,当迎亲的笙乐隐隐约约地响起,当痴情的诗稿一起化为灰烬,是谁的泪点点流尽,是谁生命的芳香弥漫的潇湘馆喜欢林黛玉。她是一朵刺玫瑰,她的反抗精神才是最浓郁的芳香。一次次,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爱情的希望;她用久病之身,与黑暗搏斗抗争。大观园的高墙是她的障碍,没落的封建世家不是她的依托。正如一片落花,从树上掉下,在风中顽强地打着旋,不肯入土,最终还是免不了零落成泥的命运,她失败了,太虚幻境才是她的净土。她奋斗过,爱恨过,快乐过,流泪过,今生已无怨无悔。她生命的风景线永留人间,让人细细品评,慢慢回味。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觉得有些遗憾,姐姐对我说,“既然你觉得遗憾,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黛玉的死而遗憾,贾母平时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这个好机会,偏自寻苦恼,最后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平时多疑,即使嫁给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像凤姐会借酒撒泼,怎能向贾母开得了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如果是这样,每个人都去做和尚了。我的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好像这一切都是前定的,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孤独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其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读《红楼梦》了,当时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

小时候的我从来不爱读书,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读完《红楼梦》,我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压抑,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种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我常常沉浸于《红楼梦》“春尽花魂无觅处,人间再无潇湘子”中,深爱着那个林妹妹,那个“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的女子。她是真正的女孩,率直天真,虽然生活在窒息的封建时代,却仍执着地追求着真正的爱情自由。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是行动的艺术,它表达了对美丽生命的赞美与埋葬,既热烈又绝望,既优美又凄凉。

曹雪芹用高超的技艺,描绘的“世外仙姝寂寞林”,造就了古典文学的巅峰!黛玉,你在清风中缓缓诉说着你生命的刹那芳华……——后记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9

周立言生长在一个教师世家,家族三代出过十几位教师,父母也都从事教育行业,外公还曾是一家小学的创始人。周立言小时候的娱乐项目,就是去河边摘芦苇编东西、扎风筝、认植物、背诗词。

当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没有本子,父亲就把挂历纸裁成一小块一小块,抄上诗词,每天陪她背一段。

小时候未必懂得每句诗的意义,比如《春江花月夜》,一年级的周立言,在父亲的陪伴下,每天都会背诵几句,而自己真正理解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已是多年后了。经历了成长,看到相似场景和身边的人,一些记忆中的诗句就会自动跳出来。

在东方卫视《诗词中华》栏目中,周立言和妹妹俞文洁,穿着一身充满江南风韵的旗袍亮相,用庞大的诗词知识储备征服了评委和观众。

很多人问周立言,你怎么能背那么多诗词?周立言觉得这是 童子功 ,她说: 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真气一样,刚开始不知道这个真气有什么用,但忽然有一天你就能融会贯通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生拉硬拽着去上兴趣班,周立言学习古筝是自己的选择,因为爱诗词,所以希望自己能更贴合古人的.生活方式,虽然学琴很辛苦,但确实让她感到宁静和快乐。

有才艺的小女孩免不了要盛装参加各种演出,周立言第一次和旗袍相遇就爱上了它。她特别喜欢民国时期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家闺秀,旗袍仿佛是自己和她们的精神纽带。

18岁成人礼的时候,母亲送给她的礼物就是一件鹅黄色有小梅花的旗袍,她珍爱地为它命名 衣上落梅

我与古典文学日记 篇10

昆曲及中国古典戏曲专业硕士毕业后,遵循祖辈的路,周立言进入苏州评弹学校成了一名大学老师。

工作安逸且顺遂,但她始终觉得心里有一个梦还没实现,这是有关服装、音乐、文学和古典美学的梦,她急需一个把这些元素链接起来的载体,于是旗袍成了她梦想的出口。

周立言喜欢旗袍,她学生时代就成立了个社团,叫 姑苏旗袍美人会 ,大家穿着旗袍唱昆曲,一片风流雅韵。她还在网上写了有关旗袍文化的专栏,从她喜欢的民国传奇女子入手,拜访名师、查询资料,慢慢地对旗袍的历史、形制、工艺等如数家珍。

周立言正式成为一名手艺人,是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每个周末,她都会从苏州坐车去上海,跟着上海最好的老裁缝学习盘扣制作。盘扣作为旗袍上的重要部件,代表着制作者的高级审美。

中国君子文化讲究 通身无硬物 ,所有服饰部件都要求是软的,包括扣子也是布做的.。

盘扣制作并不简单,需要把布条用铜丝凹成想要的形状,再进行熨烫,才能得到理想的软硬和细致度。做一枚小小的扣子,周立言需要一天的时间,这是一种手工艺的极致体验,也让她对旗袍制作的理解更深刻。

古代女性爱美,一年四季头戴不同花卉,所以就有了簪花文化。这种文化也延续到服饰上,比如花卉刺绣,或者把喜欢的纹饰花朵做成盘扣。

传统的盘扣样式有琵琶扣、葫芦扣、凤凰扣等等,年轻人觉得略显土气,周立言就花心思把现代的设计思维融入传统手艺,把盘扣做成书法字体、江南的小桥流水、花卉蝴蝶,甚至是圣诞老人,让人赞叹原来传统手艺还能这样发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