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庸俗日记

请欣赏拒绝庸俗日记(精选10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拒绝庸俗日记 篇1

母亲节感恩,别陷入庸俗泥淖,忌浸染作秀风气。近年来,报端常现误读“母亲节”的新闻,比如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明德小学100名学生相聚在校园,通过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迎接“母亲节”的到来,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和尊敬;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初二全体同学在操场上集体下跪,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不少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跪父母”;再如武汉市不少中小学甚至大学给学生布置了亲情作业,如给母亲送花、洗脚,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等,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即让学生感悟亲情,孝敬父母,并学会生活自理,但尤其不要生硬地把母亲节演变为“洗脚节”、“下跪节”等。对母亲感恩,又何必非选择某一天来洗脚和下跪呢?感恩母亲,应当把每天都当成母亲节来对待,亲切自然地去关爱母亲,去表达情感,去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子女最真挚的情怀。

母亲节煽情一些又何妨

尽管一些好事者努力把母亲节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联系在一起,但毋庸讳言,母亲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洋节”,且从一开始,就是被商家作为促销手段引进的。商家从这个节日中嗅到了商机,早早打出“母亲节套餐”、“母亲节促销”的动人幌子;媒体上、网络上不约而同(其实不妨说是“约而同”)涌出成批面目仿佛的“二十四孝”式故事、段子,煽情催泪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吸附着眼球、广告。

对此,一些人呼吁,让母亲节“去商业化”,恢复亲情节日的本来面目,然而母亲节成为公共节日的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母亲节的母亲”,商家也好,普通人也罢,都有权为母亲节赋予自己所喜欢的任何定义——只要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那些无伤大雅、有助家人心情和氛围的花朵、礼物和祝福,哪怕掺一点点假,有一些些煽情,又有什么关系?作为母亲,难道不会笑着接纳儿女们所回馈的一切吗?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节日习惯”,也未尝不能给“自家的母亲节”添色。

拒绝庸俗日记 篇2

庸俗者,时常一些不良作风,常常在别人小误差之中品头论足,只知道找人家缺点;抓他人把柄,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是造成他人消极的一个极端,似乎一人站在北极的山丘的最高点;受尽寒冷、痛苦,使人感到不安,然而,往往在你最悲伤的一刻;他们却笑得很自然。

高尚者,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表现得专心致志,不会在茫茫人海之中谈论谁是谁非;可以把缺点转化为优点,通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世人充满信心达到一个高峰时期;就算在至高点一览众山小,也会感到温暖,时时在你陷入困境的一瞬间,他们却为你担忧。

虽然庸俗者与高尚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不同,但你是否知道,人与人的差别有时只在一念之间;好的会令人崇敬,坏的会误入歧途。

拒绝庸俗日记 篇3

一位老人实名举报某官员的违法行为,百姓拍手叫好,却遭到正在大学读书的孙子的批评:“60多岁的人了,当什么英雄,一点儿不成熟!”孙子批评爷爷,这是民主意识增强的体现,无可非议,可是青春少年,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竟把低俗当成成熟,不免令人忧虑。

成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对于成熟会有不同的理解:坚定执着不随和是一种成熟,精明圆滑能混事也是一种成熟。孙子批评爷爷不成熟,无非是因为爷爷不顾个人得失,勇于为民请命。在孙子眼里,勇于拍案而起,仗义执言,这是幼稚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才是成熟。

陶行知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家国一体,有国才有家。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做人的最大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用于承受重负的人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古老中国才历经千年沧桑而不倒。

可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不敢唱英雄的歌,这倒并不是怕有自欺欺人的指责,而是因为我们心底没有英雄的豪情,只有庸常者的忙碌和应酬。不能说我们没有志趣,我们的志趣是考试的分述,我们的志趣是名牌大学,我们的志趣是未来有个好饭碗,好家庭。“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苦,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些经典的话语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的心态。

最近网上疯传一位女记者的演讲,这位20多年前毕业于北大的女记者应邀回到母校,她动情地对学弟学妹说:“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候的我们流行书生论证,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候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这些大学生信仰缺失,他们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前景令人担忧。

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批评,其实又是对当代青年的批评。理想缺失,志趣低俗,这是一种时代病。一个民族,年青一代以低俗为志,以平庸为趣,这个民族是难以自强的。

拒绝庸俗日记 篇4

叔本华写下: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倘以孤独低到尘埃再开出花,那么盛开的瞬间,应是万丈光华,伟大而独绝。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这句话在历史中无数次被证明其正确性。人是社会性动物,而当有人的目光看向更高远的地方,他势必将一个人历经成就伟大与独创精神的过程,因为倘若有人并肩前行,那么就将不再是独创,而他势必将陷于孤独。

比如卢梭,法国自由三剑客里最激进的卢梭,被称为自然之子、真理之子的卢梭。和伏尔泰不同,卢梭是孤独的。他不被法国上流人群所接受,不为平民群众所爱戴,甚至与其他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迟暮之时,他离开巴黎,去往圣皮埃尔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喜欢孤独。”当他成为了一个真正孤独的人,他才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心灵。“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狱或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他仗剑浴血,孤身一人,遥遥望见法国大革命的血光。他无疑具有独创精神,他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偏执浪漫桀骜而孤独。

他成为浪漫主义之父也由此成为了必然。那个时代,大师辈出,而他独一无二,只有他能够开创这样一个崭新的流派。从一问世,就带了无法言说的张狂与恣意。浪漫主义,罗曼蒂克。当浪漫的乐章声消退,它渐弱的尾声里,我们捉到了孤独的一点影子。

再比如托尔斯泰。他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他的生平事迹被写尽,往事一一被翻出,陈旧的历史里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孤独。

托尔斯泰的身上,或多或少带了一点苦修的色彩。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最低。他亲自参与劳动,一生过着清苦的生活,最终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孤独地走向了死亡。他一生孤独,来时孤独,离去时孤独。

他不为世人理解,甚至不为妻子索菲亚理解。但是,他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彪炳史册的一部巨作。他的名字,从未沉沦。

孑然一身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时,他是孤独的,但他却看到了云朵与蔚蓝的天;《肖申克救赎》里的安迪在暗无天日的囚室中时,他是孤独的,但他有莫扎克陪着他;五十年代的巴黎街头,马尔克斯是孤独的,但他看到了海明威,自此,又宣告了一个时代的交接。

里尔克在《秋日》里写:谁此刻还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一个太过常见的命题,你此刻视孤独为孤独,势必永远孤独。孤独者亦会庸俗,庸俗者亦会孤独。而真正伟大的,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们能够享受孤独。

孤独是酿了一坛好酒,蕴藏春秋,只敬爱酒之人。

拒绝庸俗日记 篇5

流年转,寂寞散,散的是清高,那般自以为是。

每个女子都自以为了不起,除勒那极丑或是极聪明的。丑,或许是,极丑,还没自卑到那程度,极聪明,更是望尘莫极,其实无非是想说曾也自以为是过。试着以45度角看那灰蒙的天空,试着听那重金属撞击的音乐,试着隐忍。以为自己是偶像剧的女主角,凄凉哀怨。

那是个爱黑色的时候,黑白分明,以为黑便是黑,白便是白,黑便能特立独行,所以当那满大街的黑撞入视野,就正如如今的非主流成为主流,我还能说什么?

于是,自寻着烦恼,自找着麻烦,自作着孽。

时间是最伟大的老师,什么叫寂寞,什么叫孤独,到底以往在叫嚣着什么,繁华后才叫凄凉,终究什么都未曾经历,又敢说自己是什么?

后来也就是AS WELL KNOWN,最爱的就是红色,大红大紫,俗媚至极,也绚烂至极黑色是墨子的,墨子的决然,坚持,不顾一切才配得上那包容万色的黑,红才是俗世的,喜欢过年的红衣服,喜欢那红鞭炮,喜欢那红年画,有着烟尘味才是庸常的美。

一直以为自己很理智,从容的生活,淡定。而今,终知晓,这也不过是自己的自以为是。

原来也会被只狗吓得尖叫,原来也会以貌取人,原来也会做曾以为一辈子都不会触及的事。

难道,终将面目全非?

是的,我庸俗,庸俗的迷陷,庸俗的想你的温度,庸俗的盲目。

我庸俗的闭勒眼,只听。

庸者中庸,俗则世俗,庸俗又如何?难不成以为自己是天使,不染尘埃,难不成当自己是庄子,逍遥世外?

可惜,生在勒尘世,可叹,仍要继续活在尘世。那就当个庸俗的人,淹没在人海。有人骂亦会有人爱,在意着自己的在意,纵容着自己的纵容,生活着自己的生活。

无论我庸俗至此,仍旧无悔,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

拒绝庸俗日记 篇6

贝多芬,一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一生写出了大量的世界名曲,但很不幸的是他在26岁失去了听力,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他继续了他的音乐生涯……这样一个极具传奇和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身上当然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是令世人津津乐道的,这次,我就来说说他与歌德之间发生一件事。19世纪初,贝多芬已是欧洲极富声誉的音乐家,歌德设法要认识贝多芬,一八一二年,终于他们在波西米亚的浴场特普利相遇,结果却不很投机。

贝多芬过于自我和过于暴烈的性格,不能和歌德的比较温润的性格融合,而不免于伤害他。一次,他向友人说起他与歌德一同散步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他这位骄傲的共和党人,把魏玛大公的枢密参赞教训了一顿,这使歌德永远不能原谅。那时,贝多芬与歌德在散步的归路上遇见了皇族,歌德跑去,大概是想去对皇族表示尊敬。然而贝多芬穿过了人海,表现出一种对皇族毫不尊敬的意思,他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扣子,背着手走了过去。但没想到的是皇族的一位走了上来先脱了帽子向他敬礼,接着皇后再与他打招呼。

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性格倔强,面对强权不卑躬屈膝的人,即使面对皇权毫不退缩,这一点我很钦佩和赞叹。这件事使我联想到《西游记》中的一段故事,书中有一回写天上的神仙下来让孙悟空上天当官,但神仙下后,悟空是对他毫不客气,而且神仙也没有让孙悟空对他尊重点。等到悟空上天做了弼马翁以后后,面对官职更大的神仙也是不敬的,而且面对玉皇大帝的时候不但没有下跪,还叫他“玉帝老儿”这是何等的豪迈啊。两个人的不同表现,站在不同的立场,我们也不能评判谁的对与错。歌德是在这个国家具有很大官职的人,所以他向皇族尊敬是应该的。然而贝多芬是一位皇族的老师,虽然其没有官爵,但他是老师,学生自然要向老师敬礼。高贵还是庸俗,就在于你的选择,做人自然要具有不畏强权的勇气,也许具有温润如玉的品质,我们不能凭借主观以高贵或者庸俗来区别人与人。

拒绝庸俗日记 篇7

幼苗晒晒阳光,能茁壮成长;被子晒晒阳光,能驱走阴潮;孩子晒晒阳光,能强健筋骨……“晒”的好处,似乎数不胜数,但这当中必有一个原则:晒得有阳光。

“晒”的心态要阳光。万事发生皆有其出发点,而往往判断是非都要看其出发点是否正确,“晒”也不例外。因何而“晒”?现在的人,常常在遇到想要赞叹的事物时,第一反应便是掏出手机拍照留念,然后配几句感悟,发送到各种社交平台上求点赞、求评论。初衷是不错的,无非是为了找到一些与自己共鸣的声音罢了。可久而久之,似乎谁的“赞”更多、谁的转发量更高之类的问题,已经超过了人们对“晒”出的东西的关注,随之而来的就是“晒”的初衷不再单纯了。吃顿大餐要“晒”,看到豪车要“晒”,凡是一切能提高自己所谓档次的东西都要“晒”出来,就不再是简单的分享了,而变成了炫耀。

“晒”的事物要阳光。虽说社交平台上就是要“晒出一切你可以晒的东西”,可总有些人,乐意“晒”自己的名牌、奢侈品,更有甚者,连不是自己的东西也要拿来“晒一晒”。在这个“有钱就是任性”的可悲时代,“晒”出的事物也大多和价值挂钩,人的涵养就这样被物质一点一点地吞噬了。相比起那些贵重物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晒”自己正在读的书,“晒”自己闲来无事的随笔,抑或是今天新研究的一道菜。这样,人的身心才能通过“晒”而得到陶冶。

“晒”的方法也要阳光。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常出现:据知情人士透露,某某人怎样怎样……为了博取关注度不惜透露旁人隐私,这种做法实在恶劣。且不论这隐私是否重要或是否适宜曝光到公众面前,单就这一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为人所不齿。即使一“晒”成名又如何?在世人眼中,你的人品已经存在很大诟病,还有哪位敢与你结交?情节严重者,更有恢恢法网等着让你自食恶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社交软件、平台、网站等等层出不穷,“晒”生活似乎成了人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在“晒”的同时,切记把握分寸,谨记原则,不要让一件众人同乐之事变得贻笑大方。

拒绝庸俗日记 篇8

阿经济阿生产什么销售什么都有,国家决定的这个模式,你你这个企业想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在市场上面竞争,才能打败竞争对手,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是不是啊?那么。公共关系呢是为了做得更好的学习一下他们如果我进一步的话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是为对一个企业来。可能点的吧,是不是啊?为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那么生存发展直接体现呢,就是我的产品卖的更好是不是啊?所以呢,两者它其实产生条件在很大程度上相同的,第2个呢都有共同的指导思想,要建立在用户之一或者的公众利益啊,社会效益第一的基础上面。什么通过损害公众利益。

你可以使得正如果时间长了呢,必然被市场淘汰是不知道啊,这个我们也没有过多想,第3个呢具有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啊,就是说市场营销也好,公关也好,越来越借助这种大众传媒来实现渠道,最主要的渠道当然除了今天的除了大众创业之外,还有这几天越来越兴旺发达的什么网络新媒体,是不是啊?那所以我们说大众传媒的时候,它它其实就是指的什么,就是指广播电视期刊杂志啊,报纸报纸报纸,期刊这些叫做大的还有一般情况下环保包括新媒体的纳入到办公室。大众传媒传播者。都是专业的新闻机构,刚刚那是。啊唉,网络新媒体多样化非常丰富,是不是啊,传播这个传播对象的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可以是社会工作,也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某一个特定的群体,是不是就是大众传媒不一样啊?那么因此呢,事实上我们今天来看无论是公共关系还是还是市场营销,借助大众传媒的这个比例应该是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呀,越来越越来越低。发展的是怎么样啊,随时都在艰难的时候很艰难啊,很直观的一个感觉啊。

同学们你现在还看电视吗?大家看看。学习强国。我基本上都会在看看电视,基本上都这个网络上的新闻是随时随时随地的,无论是多样的话也好及时性的。中国报业的最大大的变化,每一家都有。另外呢,在大程度上面是交叉,相互交融,比如说公共关系有的情况下可以借助这个市场营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反思市场营销,也可以建立公共关系啊,那么一个产品,它的一个企业,它的产品服务销售的越好,对于提升企业的形象有帮助吗?到了就好,是不是对这个企业这个就认可度就越高,同样呢要为了把自己的企业的产品卖得更好很大程度上呢,公共关系也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啊,在市场营销学上面有个知知名的视频与营销的一个所谓视频营销里面的呢就是市场营销要抓住4个核心的环节,有4个核心的要素啊,第1个是。因因素还有呢,place place前面的地点的位置,但是在这里类似的数字渠道,分销渠道是怎么来分销的?是你批发呢?还是代销呢?还是你这个企业直销呢啊,怎么来销售的,最后就是P呢promote怎么来促进销售啊?这是个利益是市场营销的核心要素啊,那么这里市市长营销学院的学生。我爸我妈真正的把营销做得好的话,仅仅注重企业本身不够,还要注重你的销售的对象,还要注重市场环境,因此呢他离这引进了另外两个品就是从4D呢扩展到六品营销,这增加了两个B呢,都是环境要素和这个什么销售市场的销售对象要素结合而成的一个地方。

拒绝庸俗日记 篇9

有些人说金钱是庸俗的,它为什么会庸俗呢?《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就告诉我们,金钱不庸俗,庸俗的是人心。

这部电影讲的是主人公王多鱼意外获得了他二爷留下来的遗产,但规则是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个亿。于是王多鱼为了达到目的,把整个酒店包下来、人参一把一把吃、投资夕阳产业、开保险公司,结果非但没有花完十个亿,还赚得十个亿。但最终因为他的善良,意外得到三百亿的遗产。

电影中有许多笑点,导演就是通过喜剧传达了金钱和人性的价值观念。在这部电影中也有许多反面教材,也就是庸俗的人,比如柳建南。王多余请他喝酒,他上一秒还是正能量,下一秒抵不过钱的诱惑自愿喝酒。酒店经理也是一样,原本以为桀骜不驯的人,后来在钱的面前变成了阿谀奉承的“店小二”。

人心只要庸俗就会马上被钱收买,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些不会被金钱收买的人,比如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官职,变成了人人称颂的历史典故,告诫着人们不能因为钱财而丧失自已的气节。

金钱不庸俗,庸俗的是人心。我们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也不能被金钱折服。

拒绝庸俗日记 篇10

风,呼啸而来,袭卷故乡;雨,绵绵落下,轻抚故乡,而那久违的阳光却迟迟不愿再与我们相见。树木枯黄落叶,大地面露土色,而就在这死沉沉的冬季却依然存在生机:鸟儿依然飞翔,动物依然欢畅,溪水潺潺流向远方。自然的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

有的人总认为:灰白是凄凉的;金黄是土气的;黑色是阴暗的,冬季的自然在他们眼中是庸俗的颜色,于是他们开始穿上艳丽的色彩,试图改变周围所谓“庸俗”的环境。大红大绿,姹紫嫣红的颜色纷纷出笼,人们互相攀比着自己的“新潮”时装,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

秋的黄代表丰收的喜悦,落叶小道的浪漫与高雅之美;冬的白是“丰年”的瑞兆,是纯洁的境地;春的绿代表新的希望,万物复苏,是生的喜悦;夏的蓝是清凉的湖水,沁人心脾。大自然把各种色彩给予了四季,有时浓妆艳抹,却又妩媚动人;有时淡洁素雅,却又不失高贵。无论什么色彩都是那么美丽,哪怕是最凄凉的风景,也有它别具匠心的设计。大自然我行我素,它不顾任何人的指点,依旧按它的意愿挥洒手中那纯净的颜色,让四季各有特点,百看不厌。

最神奇的,是大自然的丰富想象力:海南的终年皆夏,阳光沙滩;漠河的常年积雪,松柏挺立;昆明的四季如春,百花争艳;北京的秋色潇洒,遍山红叶……组成一幕幕奇幻而美丽的图画。在这些天然无雕琢的图画面前,人类只能惊讶叹惋,却遥不可及,而庸俗的人流却把这最高层次的杰作付之东流,建设起古板呆滞的大楼,工厂也无情地撕毁一张张在它眼中“不值钱”的图画,满身的铜臭已成为庸俗人流的代名词。尽管自然在抗议着一切,他们却仍不为所动。戴着面具,穿上花枝招展的外衣,他们在城市中穿梭着,试图模仿大自然中那最不起眼的蓓蕾,可是,却永远做不到,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然的本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