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日记

请欣赏纯粹的日记(精选13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纯粹的日记 篇1

幻想可以继续,现实终究要面对。

细细想想。我从大山一出来将近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没有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和美丽。有的只是喧嚣;有的只是嘈杂、人与人之间的算计、矛盾等等等等。也许我也有很多好的收获。但是我没有快乐。我甚至开始想念那个偏僻荒远的大山。我宁愿在大山里过一辈子。我后悔从大山里走出来!

你们去过大山吗?你们见过那里的山吗?你们见过那里的水吗?那里的土。那里的`人。我甚至回想起那一段我已经模糊了的美好而又心酸的童年。虽然贫穷。但是快乐。

在大山里,我们可以嬉笑。因为那里是宁静的。在大山里我们可以打闹,因为那里的心是纯真的。来到城市之后,我们应该学会安静,因为这里是嘈杂的。在这里我们需要心眼。因为不经意间会伤害别人然后别人再来伤害你。就连城市中的爱都是无奈的,因为爱里总夹杂着伤害。

但事实上我来了。一个习惯了在大山里嬉笑打闹的孩子,来到了一个需要时时注意的城市。他需要学会怎样才不会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即使他心里怀着天真,喜欢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这样的生活还纯粹吗?

纯粹的日记 篇2

去年三月,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围棋棋手李世石下五番棋,四比一胜;今年五月,alphago三番对决围棋等级分世界第一柯洁,全胜,其中一盘以半目优势碾压柯洁,此外二盘柯洁皆中盘告负。

事后棋手们说,人工智能太可怕了:不会狂喜,不会恐惧,不会心态起伏,因而不会失误;更可怕的是,人工智能的目标有且只有赢,不在乎赢多少——因而,半目之差,是碾压之势。

人的造物很多时候都是人自我愿望的投射:我们要求绝对的理性,而拒绝七情,我们希望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优解。一部分人的愿望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担忧,担忧人们向计算机学习如何处理感情,最终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

而实际上,这两种对立的态度,都是片面而不必要存在的。

人们常有一种误解,认为理性是更自然,更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的部分。而我认为,理性属于文明,感情才是让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生生不息存在下去的基础:恐惧使我们肾上腺素急剧增高,进而使我们发挥潜能,逃离危险;爱意则使我们维持亲密关系,愿意抚育后代,进而物种得以延续,家庭结构得以代代传承,进而构筑了文明。而伴随相生的,感情的负面影响,则是冲动暴力,和自私自利。有人误把自私认作一种极度理性的利己主义表现,但殊不知自私是天性,巢中幼鸟尚且嘶啼以博取更多照料,排斥同辈,况乎人类呢?所幸我们有理性,有通过理性构建起的道德伦理体系。如果说绝对理性是计算机的逻辑,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逻辑,其实这种逻辑不见得有多糟糕:一个绝对理性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绝对正义,绝对道德的社会,只是缺少人的天性中炽烈的,烧灼的,危险的,深情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可能会趋于前所未有的完美,而与情感相关的憎恶,怜悯或将不复焉存。

如上所述,理性与感性似乎是拮抗的,实则也有协同之处:人们希望自己快乐,而所爱之人快乐会使自己快乐,因而爱一人者,为爱情牺牲,爱众人者,为世界奉献。这种逻辑与计算机的最优解逻辑,其实是相似的。因而我们能够也必须认识到,人的'理性与感情互相依存,生物的逻辑与计算机的逻辑在深层次上高度统一,而这也是人之为人的原因,是人性的诠释。

谷歌ai与现在大部分ai用的算法都是神经网络系统,这个相当具有“人味”的名字也许说明了,结合计算机与人的优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社会进步,使文明发展。

纯粹的日记 篇3

我往窗外一瞅,便被那一抹粉嫩惊艳到,你教我培育的太阳花终于绽开了花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我想花开得如此娇艳要感谢阳光的照耀,小草如此葳蕤葱茏要感谢大地的孕育。我则要感谢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伸出温暖的手带我前行,而那温暖也像是一缕幽香拂动心弦。

开学考后,我仅仅是因为那张写有名次的小纸条而心情低落了好一阵,高初中的巨大落差让我无法接受。那段时间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这时,是你伸出温暖的手让我在迷茫中坚定。你找我谈话,我像个小孩子一样哭得唏哩哗啦,将所有悲伤倾诉于你。你替我擦着眼泪,摸着我的头,和悦的声音如微风扫过心上,带着点点滴滴温暖。

你对我说:“不要放弃,现在还只是开始,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努力。我最担心的就是你的心态,傻孩子你要乐观点,有不懂的多问,不要怕老师。”你带着我走了很久,直到我不再落泪,我就这么感受到了那种温暖,如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你微笑的望着我,眼神里充满了肯定与鼓励。我记得那时是炎热的夏末,鸣蝉已销声匿迹,空气中飘浮着桂花的清香,淡淡的、暖暖的,你身上也有如此温暖的味道,让我不再害怕、彷徨。

如果说考试失利后的鼓励如桂花的清香淡雅温暖,那么榴莲糖奇怪的味道带给我的就是勇气和活力。

那天你拿着一袋糖果走上讲台,我按捺不住欣喜之情不停猜想着。你终于打开了包装,微笑着说道:“每次你们上语文课总是没精神,今天我给你们点‘味道’尝尝。”听完这话我莫名紧张着。“哈哈,这是榴莲糖哦。”“原来是我最讨厌的臭榴莲糖啊。”我失望的小声接了一句。“作为惩罚,你们要吃完,不准吐。”我无可奈何的撕下包装,把它扔进嘴里。在糖慢慢融化时我尝到了一丝甜蜜,原来它这么甜,有一种奇妙的温暖顿时涌上心弦。“给你们榴莲糖是让你们闻闻它的味道,许多人都因为它的臭味而吓得远远的,其实它可藏着一颗甜蜜的内心哦。所以你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不要害怕逃避,因为?”我笑着在心里接道:“因为它也有甜蜜的内心,李老师你也一样哦,有时很凶却都是为了我们好。”真实的你总让人感觉无比温暖,谢谢你的榴莲糖的温暖教会我勇敢面对挫折、充满活力迎接明天。

这些温暖已足以让我铭记,但更珍贵的是那些温暖细碎,它们如齑粉般撒在了不经意的瞬间,同样让我感动。

会记得你让我们坚持跑步,从你的督促到我们的自觉;会记得你组织我们玩“水果蹲”的游戏,虽然很累却无比开心;会记得你教我们种花,让教室里弥散着一种淡雅的花香;会记得你让我在家长会上发言,虽然我紧张得结结巴巴却心甜如蜜;会记得你给我一次次锻炼的机会,让我越来越自信。

我知道花每年都会开,开出最绚烂的一抹芳华。青春也如站头,终究会来也会去,慢慢积淀成记忆里最美的画卷。我得感谢你,你的温暖让这些如绸缎般软滑的日子从纹理深处熠熠生辉。但我又必须说抱歉,因为我无法将这份感恩描写得更贴切,可我会记得是你的辛勤耕耘,才会有这群莘莘学子的芬芳,虽然我不能成为最浓郁的馨香,但我一定会是最持久的一抹淡雅。

好感谢你呀,好感谢你如此纯粹的温暖,伴我走过每一天。

纯粹的日记 篇4

我希望彼此能秉持内心的纯粹一路前行。

疏星潦落,竹林深处,隐隐几声牧笛,淡淡些许花香。你对我说,月光如春风拂面,或许是那份通灵,隐约中感受到她的美妙。在每个有记忆的夜晚,都能如此清晰的分辨出其中的不同,在日日夜夜的沉浮里得到几分安慰,漂泊的心也最终得以慰藉。一切的不苟言笑,一切的居无定所,或许在那么某一天都会得到最好的诠释。在寄寻无涯的荒凉之地,或许也开出了花朵,在生命的转角处寻得一丝偶然。那时刻改变的'一切都未曾预料接下来的路还会继续,而我也希望彼此能秉持内心的纯粹一路前行。

或喜或悲,或聚或散,在之后都不由得自己做主。或许冥冥之中就注定着会有那样的场景,而你我不过是一个专情的戏子,在这场戏剧里尽情演绎着光阴的故事,迎接着春天的到来。这里不仅有风,有云,还有一场不言明说的梦。打开心扉,每扇窗都是光明的,因为这样才是真实的自己,而在这个维度才能像个俗人那般活着,不去想象那些纷争留下的痕迹,在这里你终究像个孩子那般自在,咯咯地笑出声来。我也在一旁静静地观看着,悄悄地祈祷着,愿你时刻安然,念你笑妍如花,祝你页页晴天。

那时候不曾遗忘,那时候深深眷念,那时候希望彼此能秉持内心的纯粹一路前行。在这条前行的路上,或许太过辛酸,或许太过执着,一次次打破原本的定义,幸而得到了这般的对待。你我也都暗自庆幸着在这微妙的概率

中得到最高的肯定,一时之间不禁感慨要不是这般体验又怎会有这样这般曲折,要不是这般曲折又怎会有这般深刻,而以后的日子里都挥之不去,紧密相连。在骨子里渗透着你的血液,踏寻着你的足迹,眷念着你的眷念。

或许在那里,灵魂都变得意义不同,仅仅是希望有那么一瞬间是温暖着内心;或许是在那里,才明白了自己,仅仅是探透着内心最为简单的执着。或许,这时才发现,没有什么能比这个信念更为重要,那数不清的七天又七天,道不尽的日复又一日,你都在,我都在,你都懂,我都懂。只希望彼此能秉持内心的纯粹一路前行。愿我爱的人皎洁如月光,愿爱我的人温暖如太阳!

纯粹的日记 篇5

一个人,在某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静静地读一本好书,那种滋味是妙不可言的。我就有幸有了这样一次机会,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

这本书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北京城南的一座旧院里,林英子一家所经历的事情。6岁的英子天真烂漫,纯洁无暇。她不相信大人口中所谓的“疯子”,她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她为了妈妈的'幸福,做了一回“狡猾”的“月下老人”。她也不知道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只知道宋妈将孩子送给了别人。最后,英子也随着父亲的离世,得到了成长。

整篇文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无非是《我们看海去》的那一段。那一段讲述了一个人为了供弟弟读书而去偷东西,却被英子发现了,英子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但英子无意间出卖了他,他被抓起来了,英子感到十分愧疚。大家都说他是坏人,可英子不这么认为。英子去用她那颗纯洁的童心去发现了那个人好的一面,英子抛开了人们眼中那个偷东西的他,英子看到的是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哥哥,他在为他弟弟出国打拼。我们是否也应该拥有这么一颗童心?去看到每个人“善”的那一面,而不是只放大每个人“恶”的那一面。不要因为一个人因为一个迫不得已的原因而去犯下的一个错误使得我们去误解他、去认为他是一个“坏”人。我们应该去学习英子,去拥有那颗最纯粹的童心,去发现这个社会最美的一面。

拥有一颗纯粹的童心,你可以不再烦恼;拥有一颗纯粹的童心,你可以找到幸福;最重要的,拥有一颗纯粹的童心,你可以发现人性的最美之处。试着像英子那样,拥有一颗纯粹的童心吧!

纯粹的日记 篇6

儿子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看了《夏洛的网》而感动得流泪,这次与孩子再一次共读这本书,仍然被深深地感动着。

这是一部关于友谊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爱和保护,冒险与奇迹,生命与死亡,信任与背叛,快乐与痛苦的书籍。故事讲述了蜘蛛夏洛为了救小猪威尔伯的生命,不让他被宰杀,在蜘蛛网上织出了许多神奇的夸奖威尔伯的字,让大家以为威尔伯是一只了不起的小猪,从而使威尔伯逃过一劫,并且成为了一只有名的小猪。然而,夏洛却为威尔伯吐尽了生命中最后一根丝,永远离开了威尔伯。

读了这本书,我感动于这真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单纯的,只有朋友间无私的关爱与生命中最纯粹的友善。当现实中已经严重缺乏这样的感情的时候,这个故事无疑感动了许多人的心。夏洛的网织得很有内涵,从它的网中,我读出了真正的友谊、付出、爱与无私。让我们都记着夏洛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为你做过什么事,友谊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东西。”让我们对亲人、对朋友的爱更单纯些吧。

在这本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蜘蛛夏洛对待小猪威尔伯,真诚无私,甘愿为他付出生命。威尔伯是一只害怕孤独的小猪,他也是一只善良勇敢的小猪。芬是一个有爱心,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纯洁女孩。老鼠坦普尔顿的行为很彻底地表现了人性阴暗、自私的'一面,与夏洛的无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他同样是一只令人悲哀的老鼠。长期以来,其他人对他排挤,从不给予关怀,造就了他自私的内心世界。他的形象值得我们去反思,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社会。

《夏洛的网》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一生去感悟的哲理。

纯粹的日记 篇7

他——陶渊明,才华横溢、年少有志、爱国情深,却沦落到壮志难酬、归隐田居。他的命运似水,一波三折,最终他只选择追寻自己的快乐。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后辈知识分子刚正不阿、不随波逐流的典范。当时的彭泽县令,虽不能让陶渊明过上奢华的生活,但却能让他不愁吃穿。再加上那时正值战乱,能够当上一名县令,已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了!也许其他人会为了保住乌纱帽,去奉承别人。可陶渊明却一点都不动心,他宁愿饿肚子,都不愿阿谀奉承,还毅然辞官归隐田居。这种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也许他是纯粹为了让自己活得快乐吧!

自从归隐田居后,他辛勤劳作,正所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尽管如此,都还是“草盛豆苗稀”,但他却依然热衷于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他钟爱菊,而且差不多每一篇作品都会出现菊。他将这种淡淡的`菊种在田园里,他便陶醉在这片平淡的花圃中。也许是菊这种平淡、高洁、质朴的品格把陶渊明深深吸引住了吧!赏菊,纯粹的快乐之道。

他“好读书”,乃至如痴如迷,他也“常着文章自娱”,将田居生活的飘逸洒脱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们惊叹不已!他还“性嗜酒”,而且许多佳作都是从酒中酝酿出来的!也许借酒消愁,就是他们这些文人寄寓情感的方式吧!但这酒岂不太神奇了!不仅能消愁,还能够酿就佳作,实在不错。我真想知道他喝的究竟是什么酒?随性生活,是他眼中纯粹的快乐。

纯粹的日记 篇8

何为“粹”?“粹”乃精华。是从各种千千万万挑选再提取的一部分的精华。

做一个纯粹的人

现在的世界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加速的时期,一个不快就会被落后的时期。人们不停地向前追逐想拥有的东西——金钱、荣誉等等,他们身上已经缺少了人应该拥有的,那种纯粹的气息。

那何又为纯粹?纯粹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词语,虽然不少人将它粗浅地理解为专心致志、一根筋,但这世上有不少这样非常努力非常刻苦的人,在我眼里他们身上却似乎少了点“纯粹”的气息。

纯粹,像老师说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带给我们的是会心一笑。而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欣然吟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他的心,宛如一泓秋水,宁静却不失清丽的快乐。他的那双眼观察到周围景物的点点美丽。他们,与天地同乐,随着心一同雀跃。相比贪官,他们虽然只拥有一些小小的事务的支配权。但他们快乐。因为束缚在他们身上的包袱与贪官比实在是太轻了,他们累了可以·闭眼休息。是那些身外之物构成的枷锁轻轻的拥住了住了他们,何尝不可像他们,像海子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其实,纯粹真的很容易做到。在你的时光里,无拘无束,不受外界的牵绊和影响,尽情地“挥霍”着这一切,有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随性与豁达。另一方面,关心他人,为他人多付出,不计较支出与收入,只为自己内心的快乐,但更重要的是树立一个目标,为它而奋斗,这样的人生注定也是精彩的。如若这样,相信纯粹也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一颗纯粹的心

何为纯粹的心?一颗纯粹的心就是经历了所有的沧桑,仍然爱着这个世界,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璞玉,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虽然这个玉可能被虚伪、贪婪层层包裹,他依然愿意寻找它,擦拭它。

其实,纯粹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是不存在的。有一颗纯粹的心,是很单纯的想法,但就算没有,我们也可以可以一直努力,但不能勉强坚持,很多时候,会在现实的社会里迷失,无法纯粹。想拥有纯粹的心,用心地去爱这个世界,永远相信,世界是个回音壁,你给予微笑,回报你微笑。对,也可以说,乐观豁达的态度,就是努力纯粹的方向。

纯粹,在这个世界上,是我们整个班,乃至全校,乃至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所追逐的方向!

纯粹的日记 篇9

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嗅到属于拉劳兰迷人的味道。

是东边的艳阳洒在肌肤和土地上暖烘烘的味道,略带些微甜、些微涩,令人陶醉于它的舒适感,像被和煦阳光轻轻搔着鼻子一样舒适。

是从海边飘过来沁凉的海水味,而其中一点点的咸——不多,一点点而已——活泼了海洋的味道,就如同澄澈的夜空被少少几颗星点缀,令人沉迷于探究它有点隐晦又不怎么隐晦的讯息。

是初生枝芽叶液未干的味道,略腥,有点儿刺鼻,透露着对于环境的熟悉,和熟悉里的陌生,如同我,相隔一年后回到拉劳兰部落,那熟悉里陌生、陌生里熟悉的矛盾情绪。

去年夏季,幸运的我因为参加部落体验营而与拉劳兰美丽的景和美丽的人结识,握着部落予我的价值与感动,在回程的火车上誓言要将这样深刻的经验收藏心底,并且一定回去部落看看大家,同时也誓言下一次回去时要真心的.将一切放下。抛开一切陈见,放下一切顾虑,唯有如此,新的事物才能进入我们净空的内在,如同松开紧握拳头的双手,方能拥抱世界。我带着兴奋激昂的心,只身前往那在我记忆中留下一季闪烁的所在。

漫步于村子里,回味部落与一年前不变的慵懒与自在。低头打招呼的小米田、一只狗沐浴在阳光下打呼噜、一群孩子在教堂前追逐嬉戏。相机的画面停留在孩童真挚的眼神里。紧张的我原想把镜头快点避开,以为不小心与孩子们对上眼睛后她们将一哄而散,出乎意料的是孩子毫不畏惧的冲向镜头,吱吱喳喳问着相机以及这个“好像没见过”的大姐姐,眼睛眨着好奇与热情。好似幼年时在游乐区三秒内和不认识的小孩变成好朋友那样,我与部落的孩童也很快的打成一片,她们争相抢着拍照、录影,一拿到相机便对着镜头大方的自我介绍,还教我念她们的山地名字,当她们大声呼着她们的名时,我似乎也被自己认同了,思考着我是谁?为什么是在拉劳兰?为什么会被感动震慑?为什么想再次回来?当一切被放下,所有最纯粹的展露于眼前,我看见一个赤裸的我,不忧虑亦不可怜,我被那个我暖暖的拥住,赤裸着身子所以体温更可以被明显察觉,起初的我着实被吓着了,无法瞬间反应,是否应该也伸手拥抱?而后因为决心放下便也决心拥抱了,原来,在接触一个纯粹的文化之前要先有勇气放下,而接触一个纯粹文化之后,更要有勇气去接纳那个被感动的自己。

至今,不论在哪里,当闭上眼睛,我仍可以嗅到属于拉劳兰的气味,一种很单纯的香,很舒服、很安心、很令人着迷。在两趟旅程我在拉劳兰收获的小米中,我把最最美丽的收藏,用它作为下次播种时的种子,使更多更美丽的米穗成熟,愿以后,和以后的以后,当我同样将自己净空,回归纯粹,再次回到拉劳兰时,那些米穗可以被我酿出香醇,分享给部落。

纯粹的日记 篇10

纯粹的蓝,美得令人向往,却永远也解不开它的秘密……

落霞抚过海面,一向澎湃的你何时变得如此安详宁静,洒下一把把时间的网,捕捉不了你的神秘。光着脚踩着海边的细沙,身后的浪花,已淹没曾经的痕迹。坐望远处的云彩,海的尽头是什么?只见海与蓝天交织在一起,这也只是错觉。

天空中的海鸥,翱翔着,抗击着迎面而来的飓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沙滩上,一只只小螃蟹,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都在金色的沙滩中重建自己的家园。我爱海,海的纯粹使我着迷,海的容纳百川让我敬畏,在你深邃的蓝眸中,是否,也有说不尽的寂寞,一段段讲不完的故事……

当海水漫过脚踝,感受海的温柔情波,海的温暖,人渐渐离去,橙色的太阳不舍地落下,洒下对明日的期待,一望无际的海,我在世界的另一端,想念你……

如果你愿意,陪我去旅行吧,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神游在这一片无可替代的`魅力之中吧。黑幕上,点点繁星闪现,伴着海浪的呼声,戴上耳机,聆听着属于这沙滩的古朴悠扬,婉转缠绵,沉醉吧,让这清澈凉爽的海水,抚过你内心的浮躁,这是繁杂世界中的一抹宁静,再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要看清这海的真面目。夜朦胧,月光下的洗礼,回忆随风飘零,思念很重,在这里重要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你……

海浪掀起我的思念,你会在海边上找回真正的自我,忘却吧,一切的烦恼,一切的不快,沉静在属于自己的独立世界中,你会感受到从未感觉到的满足,从未有的快乐,宛如自己是一只独自遨游的鱼,去探索湛蓝中的奥秘,探索这一捉摸不透的纯粹的色彩。

星空下飘渺的人声,望你在人生路上,能一直笑靥如初。岸边的礁石,是海的朋友,当海水悄悄退去,它会来讲述未完的故事。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整装前行,赤脚站在海水中,回首往事,微笑面对一切。打开音乐,在与大海的邂逅中,感受舒适之风,感受不一样的心情……

用纤细的声音编织一场梦。海的纯粹萦绕双耳,念念不忘,历久弥香……

纯粹的日记 篇11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闪耀的明珠;数不清的唐诗宋词,文化瑰宝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汉语汉字曾经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我们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到骄傲自豪,却看不见,那些都是曾经,那些都已过去……

为什么当代中国产生不了影响世界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为什么至今仍没有再次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影响中国千年的文学家?罪魁祸首莫过于人们用功用的标准去追求文化,他们追求的是由文化带来的名和利,而不是文化本身。可是,“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带着一颗功利心去追求精神文化,又怎能有所建树,创造辉煌?

鲁迅先生笔下曾狠狠讽刺过那些自称“智识高超而目光远大的先生们”,因为他们认为:“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活或者,至少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但那时是中国最黑暗,最动荡不安,最吃人的社会。可现在呢,我们身处一个和平民主的时代,我们以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自称,但是有多少人读书只是为了追求文化的'纯粹,精神的家园,而不是有房有车,名利双收呢?而这,难道不正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可悲之处吗?

而在那个日寇侵华,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北大、清华、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的西南联大大学,却产生了那么多的人才,这其实和当时师生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闻一多先生的衣服破了之后只好穿上一条样式早就过时,十分不合身的夹袍;朱自清先生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就罩上一条蓝色长布;化学教授曾昭抡的鞋子更是露着脚趾,后跟也提不上来……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在陋室之中寻求真理智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正是这种精神,让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世界名牌大学平列而无愧色,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令人略有安慰的是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让13亿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他以及《红高粱》,让人们再次燃起对中华文化的激情。我相信,当人们学习文化不再为了功用,名利,而只是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纯粹,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崛起!

学了那么久的《论语》,我最爱的还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脱功利的生活态度和治学态度,何时才能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纯粹的日记 篇12

金黄色的稻谷翻滚着优美的波浪、习习暖风犹如夹着奶香般的舒适拂过人儿的脸颊、淡淡的烟从烟囱缓缓冒出、农夫辛勤劳动挥洒着自己豆大的汗水……

这里,是我一直挚爱的乡村呐。

我从小生在农村,习惯了农村的一切,我并不是在城市里面娇生惯养的小公主,但是,我也并不羡慕他们。这里的环境很好,没有城市里面的污染。一到夕阳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飘出了美妙的香味儿。

而一直很调皮的我,总是很喜欢骑着属于我的单车,在村子里面荡悠。凉风掠过耳边的声音很好听,呼呼呼呼的,就像有人在挠我的痒痒。看着那令人陶醉的夕阳风景,情不自禁忘我。在看向那美妙的稻田,恨不得它是一片金黄金黄的草原,幸福的扑在它的怀里,闻着花草泥味儿,开心的打着滚。那时的我,只有那么纯粹的思想。

乡村里面没有城市的大道,只有羊肠小路。那些羊肠小路是沙子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再加上几块平均的石头做成的。十分的简单。小的时候啊,特别喜欢,一出门就去捡石头,特别喜欢坐在小道里面玩儿。特别是那几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一碰就凉爽不已。还有那些可爱的小蝌蚪,让人情不自禁的'收养它们。我和比我亲生哥哥还要亲的表哥,就是在这里美妙的长大的。

我们总喜欢啊,到处跑,就像一条小泥鳅,身上滑溜溜的,没有谁能抓得住。因为哥哥两三岁就被爸爸妈妈抱回了城市,呼吸着我们的新鲜空气,情不自禁感叹道:“这就是乡村的味道啊。”拥有着这样快乐的环境,哪怕有多苦,我们也是美滋滋的。

可是,时间冲淡了一切。

羊肠小路虽然还在,可是,泥沙被堆积在下面,压着他们的,却是一层石泥。农村本来家户户都养着猪,虽然散发出它们粪便的臭味,可是养几头猪忙活起来,倒是要许多闲的老人开心的。明明都是农村,凭什么呢。最可气的是狗,竟然不允许放出,唉。

我看着陌生的村子,陌生的她,只是微微叹了口气。

为什么一定要全世界像城市一样啊,简单纯粹,不是很好吗,为什么偏偏硬要把一些好的东西,变成他们心目中所慕斯的。许许多多的人抗议,许许多多的人不满,却得来的已是定局。

我要的,只不过是一份简单和纯粹,保留住最原始的样子。不要像城市那样深恶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

可是为什么那么难?

我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份简单和纯粹啊。

纯粹的日记 篇13

这天看到的是关于时间的那一节,康德用了超多的篇幅证明时间是主体的主观形式,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如果一切变化全部消失,时间还将存在;时间有它固有的实在性,是一种经验实在性,如果主体没有这种直观形式,一切变化的表象,时间的表象将不可能;

另外康德也批驳了把时间看成是绝对实在,也就是客观实在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两种论调,一种认为存在一个绝对的自存的时间,相当于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地位超然的母钟,万事万物不管如何变化,不能影响到母钟;

另一种论调认为时间是依存于各变化中的表象的相互关系的,也是客观实在的;

针对这两种论调,康德分别进行驳斥,第一种不能够认清表象和主体的直观形式之间的'关系;第二种,难以给出数学这门纯粹科学的先天根据。

所以他的决定是:时间是主体的直观形式,这样能够两者相圆。也和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对时间的讨论类似。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