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日记

请欣赏清明的日记(精选24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的日记 篇1

一觉醒来,手机各大软件映入眼帘的是漫天遍野的灰色,又是一年清明时,20xx年的清明是特殊的,全国哀悼,慎终追远,不忘故人。

鸣笛、降半旗、暂停公共娱乐活动,停止的三分钟,是整个民族的思念。

《寻梦环游记》犹有一句话: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但请相信,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我知道国旗为何而降。

我记得徐辉,今年52岁。她不仅是南京市医院防疫指挥部组长,更是医院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她一身白褂,从穿上那一日,便不曾辜负。与其说她是白衣天使,倒不如说是一个战士。不顾是深夜、凌晨,只要医院有令,就立即提枪上阵,组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医疗队伍,18天的'昼夜奋战终是拖垮了她,明明前几分钟才通过话的人,转眼间就成了永远。

我记得刘智明,今年51岁,疫情当前他一马当先,带领职工改造病区,三天三夜未曾合眼,迅速完成任务。即使如此,他前进的脚步仍然不曾停歇,在防疫的道路上负重前行。可这么一位永远奋勇冲锋的将领,在第一批敌人大规模来临时,猝不及防地倒下了。

我记得刘勇,今年25岁,西昌森林大火来势汹汹来时,坐满人的大巴车临走时只剩下了三人。

我还记得冯才勇、程建阳、柯卉兵教授、刘筱娴教授、红凌教授……

那三千多的数字,怎么会仅仅代表一个数字,这边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的人我们连名字也不知道。

生命是璀璨的,是明媚的,是温柔的,更是残酷的,无法挽回的,我们将迎来春天,他们却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

往事不会如烟,过去不会真的过去,那些他们生活过的足迹,证明着他们也曾想过这个热气腾腾充满烟火气的人世间。

又是一年清明时,年年复年年,对于他们,铭记就是最好的缅怀。

清明的日记 篇2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微凉的清晨,出得门来,空气中都是的味道,不由得人不深呼吸一下,我却没有那兴致,只伫立在车窗外,凝望、凝望……

天,泛起银灰,很冷,像纤手拂过青瓷,沁凉入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不由得叹嗟。

我撑伞,路,实在泥泞,我挽着奶奶的手,慢慢踱步,眼前的房屋,稀稀疏疏,后半部分已经塌陷,墙角爬满了青苔,泛黄的墙壁仿佛向我们诉说无尽的凄凉。我仰头,我希望有雨水滴下来,湿了我的衣裳。

奶奶道:“这是你爷爷亲手栽的银杏树,三十年了,时间可过的真快!”我拭干奶奶眼角的.悲凉,复仰头,银杏叶颤动,你也在为谁叹息。

爷爷与年轻时的爱情,竟也是轰轰烈烈着的,就在银杏树下,两颗年轻的心爱了。他们的婚姻就开始在无声里铺排开来,柴米油盐,一屋子的烟火熏着。再后来,病床上苍白的身影,心跳渐弱,一个年轻的生命,去了。

奶奶亦悲凉,将他葬在银杏树下,喃喃:“老头子一辈子的寄托也就在这银杏树上了”。

村中亦有人住,却已是垂垂老矣了,他们和房子一样,都老了。

我与奶奶来到坟前,坟很简易,草制的,父亲已经蹲在那儿了,静寂、无声,父亲将包好的锡元宝,倒出来,元宝慢慢缓缓的落入火堆,“噼啪、噼啪”燃烧的声音,荒凉,一阵绞痛,复上心头,两行泪,缓缓落下来,止不住的,无尽的悲伤。很快地,我止住泪水,默默走向前,抚碑,与爷爷作告别。

这样的清明,才能将人们从那些深沉的悲痛中拉拢出来,慰以最清明的祝福。

愿爷爷在天之灵,安好。

清明的日记 篇3

很远的路,五个小时。

还没到就已经闻到香火的味道,爆竹声远远地传来,莫名地有些热闹。驱车前进,

看到稀稀拉拉铜丝般的荒草之间露出戈壁滩一样的黄土,倒也有沟壑和土丘,丘脊处是灰色的碎砖沙粉,被风常年地吹成顺着土地生长的脉络,在阳光下显出奇异的深蓝色。

人不多,在远处浮动,有人处就有烟。通常用竹子搭成架,挂上一连串的爆竹,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地,震动得空气急促来回发响,人也看不真切了。我有些不明白,

在这个冷清的时节,为什么要用那么喧闹的'习惯呼唤先人。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庄重的日子里,似乎还没等天地之间的桥完工,就鲁莽地吓跑搭桥的仙鹊。

然而我们很安静。用新毛笔蘸着红漆,把墓碑上的字谨慎地描一次。摆好祭品,上香,烧纸钱,再上香。还有把一黄一褐两色的长纸条三两搭在一起,深深地稳插在

土里,要插得风再大也吹不动。末了,把鸡蛋壳剥下来,还有贝壳均匀地撒在土上。关于那个鸡蛋,上面涂了薄薄的粉翠色,敲碎了像青花瓷的瓶身,尤为好看,那时剥出来的鸡蛋,美得不可思议,有几分翡翠的透亮光泽。

我四处走动,看别人的墓碑。灰色碎花砖的千篇一律的碑,上面有朱红的碑文,有些写到名字处金色的熠熠生辉,说明子孙的用心;也有不知多久没来或者没被重描过的碑,常年以来红漆掉得淡淡的快没有了,也许寂寞。有十年前的,也有己丑年冬的新墓,不管生前如何,毕竟同样安静。

阳光很好但不刺眼,四周风自由地扫动,这有生以来的扫墓,终于让我的心宁静片刻。

清明的日记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题记

清明节又来了,我又要和亲人们一起怀着一种对已故先辈的怀念去为他们扫墓。

我们驱车来到了墓地,站到了爷爷的墓前缅怀他老人家的一生。随后,我们按照我们家乡很古老的方式,为爷爷烧纸钱:奶奶先点好了香,把食物摆好,半柱香的时间到了,我们点起了火,把纸钱点燃了。我看着爷爷的墓,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爷爷曾经关心我,照顾我时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我怀念着爷爷,我的一生中,少不了爷爷的教导,少不了爷爷的.关心。纸钱慢慢全烧了起来,当这一起都化为灰烬时,一切又都结束了,我们离开了墓地,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和我一样,有一种伤心难过的心情从心头一下子跳了出来,怎么压抑也压抑不住,只有由它这么出现。

我怀着这个心情又站到了太爷爷的墓前,太爷爷的墓好气派,不像爷爷的墓葬一样与别人的墓挨在一起,而是有一个单独的大空间。只不过现在杂草丛生,要用锄头清理。

妈妈刚拿来一个锄头,要锄掉一棵小杂树,好不辛苦,妈妈显然不太会使用锄头,把锄头的“头”锄掉了,成了一个名不其实的锄“头”,看着锄“头”,我又惊讶又好笑。

把墓扫干净后,我们又把衣裤被子元宝纸样取出,摆上酒菜,又是半柱香时间,我们把纸钱点燃了,我和太爷爷没情义,太爷爷1975年就去世了,爸爸都没见过他,可我也算是一个晚辈,便也给太爷爷烧纸钱。

今年的清明节扫墓,我们就在清明节伤心难过的气氛中结束了,我明年还要给已故亲人扫墓,表答我对他们的怀念。

清明的日记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一个沉重的节气,沉湎过去,悼念故亲。月,总有阴晴圆缺;人便有悲欢离合。俱往矣,万千恩怨情仇映心中,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念您。想念您的苦涩不知一年春又到。去年,和您一道返故乡为故去的爷爷祭奠,今年,却是祭奠您。我不知道晦暗的日子竟会这样无尽时。叔,您可好?往事翻腾,不敢回望已逝的光华,不敢企及清明时日的晦涩,因为您,纷纷的.雨已早些时日在我们心中淋漓。

想您,不论上下班还是回家的路上,就一个瞬间猛然出现您的身影以及和蔼的笑容,深深灼痛了我的神经,痛苦也浸透了身心。蓦然的闪现,黯然的消逝,喃喃的想同您说些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总觉得您离我很近,甚于借口工作忙,很少去看您。其实,是我畏惧于您的威严,惊异于您的才能。可是,天也妒才,老天,可是你的劫杀?

父亲说,叶落归根,要与清明的时日将您归土为安,我不能说些什么,既是心存异议,是的,我只是言语苍白的希望在这个城市能感受到叔还在我的身边,您的谆谆教导犹在耳边。那个盒子,至今还是不敢凝重的看一眼,仿佛能看见您在哔哔啵啵的响声中痛苦的蜷曲。一切都是那么卒不及防,那么卒不及防。

春日渐暖,寒意料峭。记忆斑驳,愁思若隐。凄凉冰冷也在泅渡,您可知,弟在时间的凝视中成熟,也会战胜那份悲哀,重塑自信,即使曾有几分无奈的浮落。相信琐碎打造完美,不幸苦渡祥安。总有蜕变和升华的过程。叔,您安息。

风雨喧嚣,天地呻吟。

叔,愿您那承受了一辈子的辛劳和苦难的灵魂,在故园栖息,在天国安息。

清明的日记 篇6

妇女节过去了,又迎来了清明节。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想过你去世的亲人?你是否想过,你亲人悲苦的灵魂正在墓地里幽幽地呼唤你:“回来吧,赶快回来吧!”

清明节,你是否去看望过墓地里的长辈或儿女!是否喂他们吃一些他们生平最爱吃的东西?是否在他们墓前献上一束鲜艳的.花?

4月3日,又一个清明节来了。平常,如丝的雨下个不停,不知是因为人们不出来,让老天发了怒呢,还是下了雨,人们沉重的步伐拖不出来?今天又一个清明节,太阳一个劲儿地向外冒,让我们好出门。妈妈买了一束白花,爸爸拿了两根蜡烛,都放在奶奶的墓前。妈妈说:“奶奶生前最喜欢吃南瓜丝粽子。”说着,递给我两个粽子,都是南瓜丝的,我轻轻地把它们放在奶奶的墓上,心里说:“奶奶,多吃点儿,我们能见面的时刻,一年中只有这一天呀!”爸爸折下一根树枝,轻轻地扫走奶奶墓前的落叶,我用脚踢,用手捡,一定要弄走奶奶墓后的落叶。

扫好墓,我们又放开心胸去踏青。来到油菜花地前,妈妈却拿出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剪起马兰头来,弄得满身都是花粉。爸爸拎着篮子,一转眼就变成了直接包邮的快递员。我呢,一开始也是剪马兰头的,接着,我成了老爸的徒弟——小快递员,最后我又变成了妈妈口中的捣蛋贵,瞧,我正在蹦来蹦去地抓蝴蝶呢!

我和爷爷还去挖笋,遇见了一条比较宽的小沟沟,我过不去,爷爷只好把我抱过去,还直喊累呢。我指着一支小笋说:“爷爷,这里有一支。”爷爷就把它挖了出来。回去的路上,我还看见一条黄色的蛇,它一见我,就“咝咝”到飞快逃走了,我还大声叫:“蛇啊,有蛇啊!”

这个清明节,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清明的日记 篇7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带着哀哀的愁思和满满的怀念,过着清明。虽然我的老家没有祭祖的习惯。可是,我依然在我的心中怀念我的祖先。虽然我从未见过的老祖,也不知道他的事迹。可我依然在心中敬仰起来,因为它是我的祖先养育这一代的.人,如果不是他,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我不知道清明是怎样祭祖的,每当清明我都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我的脑海中幻想;清明我与父母在山上除草,放烟花,干着许多有趣的事情。我开始憧憬。又怕天真的实现。因为我珍惜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希望他们离开,来实现我那笨蛋、又卑微、又无厘头的想法。我开始想象,又不知道我的同学在想我的同学在扫墓前做什么。刚才也是从电视节目看到的也不知道属不属实。可我又没扫过墓,可我开始像只可爱的好奇猫,头顶打满了许多的问号,来索求我想得到答案。我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手指像个忙碌的工人,迅速、有便捷的完成它的工作。后来我觉得实在太复杂了。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还有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我很庆幸我不用扫墓了,更不用做这些繁琐的事情。

清明是缅怀和祭拜祖先的节日,虽然我的清明过得是那么的平淡无趣,可是我还是学到许多的知识。韩愈曾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我还是学到清明的习俗。清明是一个怀念亲人的日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日子。清明也是一个让人哀思的日子。在这清明节,点上一只烛,给祖先点亮光明;献上一朵花,向亲人表达无尽的怀念。

清明的日记 篇8

那一天,仿佛天都成了灰色的。那暗淡无光的天空,好像在悼念些什么。或许是您吧,我的太公。

我本对您没有什么太过于刻骨铭心的记忆,可在那天,您离去的那天,记忆的黑匣子似乎都在搜索着的您的关键字,好多好多我本以遗忘了的.回忆,一下子涌了上来,化成了泪水。

世界真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奇妙。我静静的听着老人家们讲着您的事。她们说您昨日出了院,说即便是离去也要在家中。而后,您便撒手人寰。我认定着,您一定有着魔力,而您的离开只不过是去经历一个短暂的旅程罢了。

您一生简朴,最隆重的时候却是葬礼那时。送葬的队伍很长很长,从这头一直到那头。我们的思念也如同这队伍一样啊!很长很长。葬礼曲的声音很响很响,却怎么也盖不住人们的哭泣声。我们走的很慢很慢,走着一条不知终点的路,想要见到您一面。从前的我还不懂得生与死的含义,还以为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还不懂得为何那些穿着白衣的人们哭的那么撕心裂肺。而如今,我明白了。生与死就如同两条很长很长的平行线,纵使会有奇迹,但是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您总爱穿着一件青色的上衣。青色是那样的暗淡,远比不上现在鲜艳的颜色,我还总觉得您是老古板,不懂得欣赏现代化的世界,只是独自的沉迷在四五十年代的潮流。我不知道那件上衣都您有着什么意义,但那是我都您唯一的寄托了。

您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随地吐痰。那时我总觉得您很不讲卫生。可今时今日我才觉得。农村中哪里有这么多的讲究,一个人习惯了,也便怎么也改不了了。

早晨的雨,滴答滴答的落着。就像我的思念,一点连着一点。

清明的日记 篇9

每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好多大人就会拿着铁锹还有黄纸跟冥币到先人的坟墓上烧纸、送钱。好让亡灵在阴间也有钱用;上学的孩子们也会被学校组织起来到烈士林园扫墓,通过扫墓,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少年来,这个清明习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多会下起雨,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大诗人杜牧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感觉让人的心跟天气一样。

家乡清明的另一个习俗是,在清明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两旁都要插上柳枝,锅里煮上好多鸡蛋,听长辈们说,这是在纪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据说,当年皇帝微服私访,不料饿昏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见到有人昏倒在家门口,就想办法救活了这个人,当时老百姓很穷,介子推家也一样。皇上的这次微服私访,使他了解到了民间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决定重赏救命恩人,但是当圣旨到达的时候,介子推吓坏了,误以为皇上要杀他,于是乘天黑,背着八旬老母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树林,他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出来接受他的封赏。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跟他的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树林里,当人们看到大柳树下这对母子的尸体时候,无不叹息落泪。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柳枝,煮鸡蛋,让已在天国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饱饭,不饿肚子。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习俗保留了下来,但是对习俗的来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想,也许清明节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不忘感恩亲人,感恩恩人吧。

家乡的清明节,我永远难忘。

清明的日记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时!清明是大家缅怀先人、祭奠先烈的时节。

这一天,我随着一大家人,到山上去扫墓。刚走到村口,看到一幅大标语请文明祭拜,让清明更清明。我正疑惑不解,清明节扫墓,怎么文明祭拜?就在这时,一位叔叔给我发了一张宣传单,上面写了几句:倡导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提倡植树缅怀,惠泽绿水青山!我看看爸爸,又歪着脑袋看看分发传单的叔叔,竟不知所措,茫然地拿着宣传单,跟着家人往前走去。走到一个小山坡前,虽然泥泞路滑,但寂静之山却人潮如涌。远远望去,每一烟雾弥漫之处,都可见人们在庄重地对已逝去的先人焚香祭拜。

此情此景,我想起左河水写过的一首七言绝句《乡村清明日》: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怀着沉重的缅怀之情,我们来到我们家祖坟前。大家一起动手,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烧纸钱金锭,又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突然,对面山上燃起一股浓浓的黑烟,随即就腾起一团火焰,不好!有人在焚烧杂草。幸好,附近有个水池,人们很快扑灭大火。这时,爷爷郑重其事地说:这个传统的扫墓方式也真的`需要改革了!燃烧纸钱金锭隐藏着非常可怕的安全隐患。爸爸风趣地说:明年我们就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听党的召唤,履行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

我就在祖坟周围种上几棵树,植树缅怀先祖,履行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我也不甘示弱。我想给左河水诗人提个建议,修改一下诗句: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鲜花绿树祭先陵。以后的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让清明节更清明吧!

清明的日记 篇11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又是清明雨上。”古板沉重的手机里响起了这首《清明雨上》,随即一按恰巧播到这首歌。看来老天爷知道我的心思。

窗外笼罩着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伴着屡屡云烟,在空中舞蹈,芝麻大点的雨打在屋顶的瓦片上——“滴答滴答。”像是谁在敲打着琴键,我想是你回来了吧!你不曾对我说过只言片语,但我依稀感到你在我耳畔的呢喃;你不曾追逐我的脚步,但我仿佛看到你留下的脚印;你不曾拉近你我之间的距离,但我似乎听到你那微弱的气息。

你又唤起了我的记忆:烈日炎炎下,你,我带着病逃离了恶魔般的军训,虽疼,虽痛,我们彼此傻笑着,别提有多默契了。开学时,我们又坐在了一起,继续畅谈你的人生,我的梦想。你又笑了,但那不是傻,那是找到知己的一种惬意和满足。“工作时”

,我们依然在一起,你偶尔会想些馊主意,动动小脑筋,当你“得逞”时,你又笑了,这是一种精灵般略带邪恶的笑。在你没进入我的生活时,我的世界没有阳光,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一片狼藉。直到看到你的微笑,融化了我这颗冰封已久的心,带给我无限光明。

当我们贴对联,挂灯笼,准备红红火火的过年时,你,离开了我的.世界,从此阴阳两隔。我终于明白:红色不但是代表希望,有时候也代表死亡。在我心灵最亮的地方,从此黯淡无光。但你唯一没有带走的是潜藏在我内心的你的微笑,它如暖流般萦绕在我心上。

雨停了,我沿着小路,仿佛在寻觅你的足迹,我相信,你并没有离开,你就在不远处看着我,我会收好你这份祝福,用心去感悟它的含义。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叹清明,雨亦有情。念旧人,满纸伤心。

清明的日记 篇12

在我的家乡,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别的过法。在最近,有一个有我们家乡特别过法的节日才刚刚过去。这个节日,就是——清明节。

清明节,在我们这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扫墓。这些墓,可以是已故亲人的,当然,也可以是烈士墓。扫墓的时候,要在墓前摆一张小桌子和几把小凳子。在桌子上面要摆上各种各样的小菜,清明节的时候是必须要有艾团的。然后,要在这些小菜的前面点上两根大蜡烛,大蜡烛的中间要插上香。然后就从辈分的顺序开始朝蜡烛站着拜三拜,跪着再拜三拜,在中途可以说一些如祈求自己平安,学习好,工作好的话,老人们总认为这样会比较吉祥。在一切工作都做好后,就可以开始放鞭炮了,点燃鞭炮后要逃得远远的,以防被吓到,然后就可以下山了。就这样,扫墓的工作就做完毕了。

当然,清明节的主食是艾团和艾饺,我认为,大家都是应该尝试着做一做的,做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一改扫墓时的严肃。当然,艾团和艾饺的面皮可不是一般的面粉皮,在揉面时还要把绿绿的艾草一起加进去,这样弄好的皮,也就变成绿绿的了,艾团是芝麻陷的,艾饺则是咸菜馅的。艾饺是把皮子搓成一个个小圆团,搓圆后,压扁,然后从皮子的边缘开始捏,从边缘一点一点地往里捏,最后,皮子就成了一个近似碗形的'样子了。往凹进去的中间放馅,然后再把它捏起来,捏上花边,就像一个饺子一样,艾饺就完成了。而艾团则是捏成圆的,塞进芝麻馅,包起来后还要在外面一圈点上糯米,艾团就做好了。做好以后一蒸,就可以吃了,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都有各自的风味。

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有家乡自己独特的特点,在我们这些普通人中,是既快乐又严肃的,当然,也是让我们喜欢的。

清明的日记 篇13

虽说离清明还有一段时间,但我们农村人家已经开始采艾青,做些清明果尝个鲜了。

双休日,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村前的小溪边,采来了嫩嫩的艾青。收拾洗净后,妈妈把洗好的艾青放在水中煮了一会,并在水中放了少许碱末,说是这样煮出来的艾青不会变黄,当然,我是无法弄清这是什么缘故。当艾青煮熟后,妈妈就把早已磨好的米粉放进锅里,趁着热锅开始揉粉团。

做青果开始,妈妈边说边拧下一个青粉团,用大拇指与食指进行挤压使其成为一个“小碗”,放入一勺馅儿。妈妈说:“馅儿不能放得太多,否则拧花边时会拧不好。”说着手飞快地舞动着,花边是又漂亮又整齐,我看的是目瞪口呆,只顾着张大嘴巴,顾不上妈妈说的窍门了。

妈妈边做青果边给我讲清明果的来历: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接着,妈妈又告诉我家乡人做清明果分甜、咸两种。用清明草和适量糯米粉加工成皮子,包入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则为甜清明果;包入冬笋丁、豆腐干、腌菜馅等,做成饺子形的为咸清明果。

我一边听着妈妈的介绍,一边看妈妈的样子自己动手实践做青果。我拧了一块米粉团,像搓汤圆一样在我的手上滚啊滚,然后用手指捏,捏成了又薄又圆的一张面皮,再把馅儿放在面皮中央,像包饺子一样包了起来。刚开始包笨手笨脚的,把青果的花边拧得不成样子。不过,我没有放弃的,从失败中得出了经验:皮不能太薄,中间要厚一点,这样包出来的青果不会破皮。包了几只后,我做的青果有点像模像样了,为此妈妈直夸我有进步。

看着筛子里的一只只青果,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清明的日记 篇14

转眼间,已是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清明时。唐代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我想篡改一下这句诗:“清明时节泪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因为今年清明老天帮忙没有纷纷的春雨,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人们悲痛欲绝的哭泣,满脸纷纷的泪水。

与往年一样,清明前一天晚上,妈妈就准备好了第二天要用的祭品,不过今年妈妈多准备了一份,我知道那是为我叔叔准备的。4号那天,妈妈早早地叫我起床,在去扫墓的途中,我发现那条通往公墓的路上特别拥挤,人们带着大包小包的祭品,有的还带上酒菜,带着一脸的悲戚,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我们也随着人流走向公墓地。

来到了叔叔的墓前,看到墓碑上叔叔的`名字,我的泪就忍不住往下流。二年前,这位爱逗我笑的叔叔离开了我。他是一位驾驶教练,只有27岁,长得英俊潇洒,只因当时开车赶时间,车速过快而撞车死亡。如果当时你能遵守交通规则,以安全第一,那么今天你怎么会静静地躺在这儿呢?你的家人也不会因你而痛苦一辈子。我清清楚楚记得噩耗传来的那天,我那小奶奶悲痛欲绝,一场大病差点夺了她得命……

我的思绪被几串鞭炮声拉回来了,回头看看妈妈已经在墓前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祭品放在上面,点着几支香,口中念念有词,眼里却是泪光闪闪,看到这些,我鼻子一酸,泪珠再一次滚落下来。

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在怀念过去的同时也记住历史,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决不虚度这短暂却美好的人生。

清明的日记 篇15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记得你说,清明快到了。得提前把东西准备好。我不知道那时的你是怎么样的情怀?或许伤悲,或许坦然。但我知道,你的心里装满了对他的亏欠和自我责备。娇嫩的自己怎能领会到你的痛心?出乎意料的是,那种杂味的愁绪已经传递到自己的手里。让我很想去细细抚摸那种独特的心跳。准备这些东西由以往的任务变为一种庄严肃穆的“工作”。如今的“新家”,在这一天也得到了整修和改装。我懊悔自己的懒散让你生气。或许脾气很好的你,早已不在乎这些,可是我还是禁不住想要成为你眼中成长懂事的孩子。你肯定的评价以及嘴角上扬的姿态比中彩票还令人欣喜若狂。

还记得你说,要准备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责怪自己做得不够好,你往常平静的神态,在这一天似乎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打扰,那沉静的背后承担着自我压抑的努力。我常常会想,你想得太多,说得不多,做得更多。这其中的中柱可能是我吧,对的,一定是我。那种直觉是那样的灵敏与豪爽。焦急的心灵催促着你的步伐,鼻尖的水珠是最明显的印记。你也是那么小心翼翼而又匆匆忙忙。所有值得开心的事,今天拒接。我们一边忙着手边的事,一边谈论这关于他的回忆以及一些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问题。使我偶尔也会回味一番乡愁的意味: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还记得你说,关于你听闻的其他说法。执着的'依照你的想法,做出突异的行动。任何细微的东西都逃不掉,因为你的存在。偶尔你也会挑刺,嫌弃他人的不认真,但经你的手的事,一切都漂亮,毋庸置疑。这源于相信的意念。

记得,记得!就这样记在了心里,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清明的日记 篇16

清明节的早晨,虽有些许阳光,可占了更多天空的却是那厚重的云层。这云层如千斤重担,压在人们的心头,仿佛连呼吸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去爬山上坟了。

来到我家的坟地,更觉得心情低落,坟周遭全都充斥着杂草和不知从哪儿飘来的塑料袋,坟前都散乱的摆着上一次上坟留下的纸钱以及早已干透、又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残败祭品。有的已经完全掉色,扭曲得不成样子了,看着它们,心情也愈发沉重了。

所以上坟的第一步,便是打扫了:拿砍刀把坟前多余的枝条砍掉,把老旧的祭品扫到一边,在周围的松树上扯下几束松针铺在坟头,再插上新的香……

打扫卫生时总能感到心情舒畅,因为帮助别人(即便他们已故)总会觉得舒心。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已经将坟翻新了一遍。看着这些已故亲人们的“居所”重新变得整洁,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对一座坟感到好奇,它看起来不是很陈旧,无论是石料还是土质都比其他的坟新。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你小舅,实在是可惜啊!”我正准备开口,妈妈又说:“年纪还轻就不在了,因为车祸……”我们都沉默了,在心底默默缅怀他,伤感又一次涌了上来。

下山的时候,我发现阳光已经穿过厚重的云层,洒在了地面上,我内心的阴霾也逐渐散去了,沐浴在阳光里,这个清明节似乎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

过去的终将过去。祭奠死者是为了让生者更加珍惜现在的生命。我们在缅怀死者的同时,也要更加精彩的活着。

忽然想到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遗忘。”我们牢记逝者,也是对他们爱的一种体现。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清明的日记 篇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在这传统佳节——清明节,我们家乡有祭祀先祖,吃清明果等习俗。可你们了解清明果的做法吗?今天就跟我来做个清明果diy吧!

外婆告诉我,清明果的外皮是由清明草和一些米粉搅拌放在石臼里锤打而成的。前个星期天,我就跟着外婆到附近田野采摘了一篮清明草,洗干净捣碎预备着,就等着我清明节放假回家继续做了。

我们先将米粉蒸熟,然后跟打成泥的清明草一起放在石臼里锤打,直到清明草与米粉完全融入到一起,果胚已经变成淡绿色了。

外婆将果胚弄成条形,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每一小段可以做一个清明果。然后拿起一小段,揉成碗形,加入馅。馅可分为咸馅和甜馅。咸馅主要由笋干,榨菜,粉干组成,甜馅是芝麻加糖。最后封上封口就大功告成。其实做清明果的过程与包饺子差不多,只是花边比较别致,我拥包饺子的方法做,外形还可以不断变换花样呢!

我把做好的.清明果放在清明果叶上,就这样不断地做,够一笼以后就放到蒸笼上一起蒸。我还要告诉你一点,清明果叶也是清明果是否好吃的关键一环,这种叶子是古代一直口口相传延续而专用的。这张叶子,一来不让清明果粘在蒸笼上,二来让叶子的清香沁入清明果中。

放入蒸锅后,过了大约30分钟,就闻一股树叶的清香和食物的香味混合而入,逐渐弥漫整个空间。让人不禁很想品尝一下清明果的滋味,我强忍着没有揭开锅盖偷吃。

终于,清明出笼了。我接过妈妈随手递过来的一个,走到门口就迫不及待地塞进嘴巴大大地咬下一口。妈呀!烫得清明果在我嘴巴里不停地打转,我却还是舍不得吐掉。

春春艾叶绿,年年果泛香。这次做清明果,让我增加了一项生活能力,还让我多地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与习俗。

清明的日记 篇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光匆匆,又是一年清明时。来到外公冰冷的墓前,大家伙儿开始仔细地扫起墓来,灰尘漫天,唯有我一人坐得远远的,亦是对灰尘的过敏,亦是恐一旦近了,泪水决堤。就这样坐着,不由得又忆起外公的种种好来——

外公是个爱花之人,小时候,我在花香与绿意相织的乐章中长大。

那日清早,幼小的我在外公的声中醒来,朦朦胧胧地下楼,映入眼中的,是那慈祥的笑容,迎接我的',是外公那温暖的拥抱。

外公的大手牵起我的小手,那双大手的温度足以融化我的心。

来到外公的小院,迎入眼帘的是那仙人掌上绽放的大白花,雪一样的白。

真没想到,这个刺刺的大家伙儿也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儿!在小院沉睡之际,你默默绽放。

外公与我,一老一小,一高一矮,静静感受这份不易的美,至今也不曾忘记。

许久,进屋,吃饭。

再见时,那花却已悄然逝去!

我惋惜着叹了口气,外公却仿佛看透我的心声,眯着眼,轻轻道出:“落花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开花。”淡淡地一句饱含哲理的话就这么飘进我的耳中,萦绕我的心胸。

也许那时年幼,不明此话,而现在,我明白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外公,我明白了!心情,释怀,我缓缓起身,加入扫墓的行列。

面对冰冷的墓碑,外公,你在天堂可好?是不是又养了一院的花草?天堂那儿,是否有比那仙人掌花更美的花儿?外公,我好想你啊!外公!又是一年清明啊!……

此刻,我是多想将心中的怀念一吐而快,但奈何不了时间呵,我扭头再次望向那墓,又忆起那人,那事……

又是一年清明时,外公,下个清明,我再来看你!

清明的日记 篇1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祭拜死去的亲人的日子里,爸爸带上我和好朋友一家,还有一位抗战老兵—黄爷爷,一起来到岳麓山。

我们来到山下,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一同往山上走去。突然,九十四岁的黄爷爷不走了,爸爸问:“爷爷,您怎么啦?”黄爷爷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说:“我的心跳很快!”爸爸忙扶着他在路旁的木椅子上静静地坐着。不多久,一辆银白色的汽车在我们的面前停下来,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下车后朝黄爷爷走来:“来,黄爷爷上车吧!”。说完,那位爷爷和爸爸一起扶着黄爷爷上了车。

来到目的地后,我们迅速下了车,哇!眼前的景象把我们惊呆了,在纪念碑的周围站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的手里拿着雨伞为老爷爷挡雨;有的`一手持着白菊花,一手持着香烛;有的站的笔直,认真倾听抗战老兵叙说他们过去的故事;有的弯着腰为阵亡将士祭拜;还有的手拿摄像机为人们拍下这一幕……我忍不住问爸爸:“他们为什么要来祭拜呀?这些都是他们的亲人吗?”爸爸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躺在这里的都是抗战英雄们,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听完爸爸的话,我思绪万千:那些抗战士兵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是多么的伟大啊!这么多的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我也应该啊!想到这里,我也向爸爸要来一根香和一朵白菊花,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在墓碑前深深地鞠着躬。

公祭活动在蒙蒙细雨中结束了,人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离开了岳麓山。

今天虽然很冷,但是我感觉到了人间的温暖。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爱国、爱兵、爱人民的好学生。

清明的日记 篇20

那天的天气非常晴朗,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放学回家的我在路上不经意间发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老爷爷把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手把手的教他下象棋,而抱在怀里的孙子也咯咯地咧开小嘴笑个不停。我仰望着天空中的云朵,视线一下子模糊了…… 外公是个十分和蔼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便教我下象棋、围棋、五子棋。外公很喜欢逗我玩儿,让我在南通的日子里,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快乐。当我不开心时,外公便拉着我的小手去外面走一走,或是跟着他一起去外面钓鱼。可以说,有外公载的日子里,我便不再寂寞,不再拥有烦恼。

在我的记忆中,外公是健壮的,是年轻的。可是,事与愿违,老天爷不领情,偏偏让外公染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骨癌。妈妈说,骨癌是最让人痛苦的疾病之一了。可是,在我在南通的日子里,外公却很坚强,丝毫没有喊疼,依然与往常一样与我玩耍。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中,妈妈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回南通陪外公。

突然有一天,妈妈接到了电话,说是外公的病情加重了。于是我们一家人急忙乘晚上的汽车赶去南通。但当我们到达南通时,还是没有见到外公最后一眼。外公就这样走了,走得是如此突然,如此沉重…… 外公的遗体被火化的那天晚上,我甚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看见自己的亲人都在那儿哀哀的哭泣,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亲人离去的痛苦……

不知不觉间,六年已经过去了,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外公在俄哦脑海中的记忆。也许,现在外公的在天之灵正注视着我,像从前一样抚摸着我的头……

清明的日记 篇21

天刚麻黑,小区道路两旁每隔一处就有人在路面画一个圆圈,圈内有烧纸化灰的痕迹。看着这些我便知道又快到清明,不由就想起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现在早已躺在百里外的土地里。

爷爷入殓前,我们围着他的棺木绕着走了一圈,他慈祥地躺在棺木里穿着提前备好的大襟袄,老式裤子,盖着黑灰色的绢帛被,口里含着一枚铜币,与活着时一模一样,盖上棺木我们都哭了起来,才知道,从此后,阴阳就此两隔;从此后,便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从此后,再也感受不到他的气息,任你大声去哭他喊他,再也不会有人回应你。而他,你做什么,他也看不到;你说什么,他再也听不到。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也有人说,人死后是有灵魂的。可是,对于活着的我们是多么想念他。隔壁三叔闲聊时说,每到清明时节,他都会梦到他的母亲,她托梦给他,让去给她送钱。说这话总感觉才不久,可在今年他也去陪她的母亲了。到底人死后,有没有灵魂,会不会托梦,不得而知。可我确是真真切切梦见过爷爷的.。奶奶我没梦到过。估计是她喜欢男孩,加上父亲她共有五个孩子,都是男孩,个个都那么疼爱。那次,我抱着孩子站在她家门口,她端详我半天,突然说我瘦得像活龙。因此,怀疑婆家虐待我,不给我饭吃。我解释半天她才放心。

爷爷喜欢我。那时,我刚上小学,他还在面粉厂看大门。每次路过他那,总会唤住我,往我手里塞二角钱。对我来说,那是相当多了。那时的二角钱可以买好多泡泡糖,还可以买好多贴画。而我对爷爷,只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会高兴给他送去。或许基于此吧,每到清明这几天,总会梦见他拉着我的衣角,拿着一个杯子说他又饿又渴。到底人死后有没有灵魂,那边有没有另外一个世界,亦不得知。但每到清明,我都会给他们烧好多纸票,让他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不知道爷爷奶奶到底能不能能收到,能不能祝福我们,以此慰心安吧!

父亲对我说,今年清明不烧了,再过一段日子,奶奶就三周年了,给他们一块立个碑,那时,一块再烧。

今天晚上看着这些烧过的纸钱,忍不住又想念起他们来了……

清明的日记 篇2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的记忆里,清明也是很郑重而又充满温馨的节日。 当柳树又重新穿上绿裙子,在风中偏偏起舞;当桃花、杏花向我们展开张张笑脸;当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气清洁明净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的记忆里,清明也是很郑重而又充满温馨的节日。

当柳树又重新穿上绿裙子,在风中偏偏起舞;当桃花、杏花向我们展开张张笑脸;当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气清洁明净时,清明节已经到来

前几年的清明,我们全家都回去探望家里的长辈。在清明的前一天,我们就买好了探望长辈的“礼物”,妈妈买了水果、点心、纸钱、还有饭菜,还有姥爷生前爱喝的酒。

清明又踏着轻松的步伐来了,我们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去祭拜长辈。林中很安静,会听见各种鸟声,还有风吹动树“沙沙”的声音。终于,我们来到了姥爷的墓碑。很多年了,墓碑覆上了厚厚的灰,墓碑旁边还长了一些杂草。大人们很快忙起来,拔除杂草、平整土地、清洁墓碑。没一会,墓碑立刻变得干净整洁了许多。然后,我们长幼有序的轮流到墓前跪拜磕头。跪拜磕头之后,大人们开始给姥爷烧纸钱。很快,我们探望完姥爷,该回家了。这次祭拜,我欣赏到,学习到了不少。

路上,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细雨擦不去伤感人的眼睛的泪水。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个念旧的日子,我们去祭拜死去的亲人,孩子去踏青、春游,但这更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时光……

清明的日记 篇23

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又到了一年扫墓踏青时节。星期六一大早,我们“王姓”本家租了一辆大巴车,一行二十多人,浩浩荡荡驶向绍兴祭祖。这天阳光明媚,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谈论着最近的学习、工作和见闻,更没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心境。这像是一次亲戚们的组团出游。想想也是,祖先们肯定也不想看到小辈们带着满脸愁容来“看望”他们吧。

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葬着祖先的山下,那里早有绍兴的亲戚在等候了。大家寒暄了几句就朝着山顶的墓地进发。整个小山生机盎然,开满了各种颜色的杜鹃花,这一丛那一丛,引来了蝴蝶和蜜蜂的翩翩起舞;树木长出了新的枝条和嫩绿的叶子。我想,祖先们被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环绕着,也应该很高兴吧。我们像一群摆脱了钢筋混凝土束缚的.鸟儿,无拘无束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我们来到坟前,先拔除了坟山的杂草,又增添了一些新土。今年我们祭祖有个创新之举:不在坟头烧纸钱,取而代之的是每家都敬上了一束鲜花,以鲜花寄托对祖先的哀思,这远比烧纸钱要文明多了。烧纸钱不但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更有可能引发火灾……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离开了墓地,相约明年再来祭拜。

这次我们是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祭奠祖先的,我想这远比带着沉重的心情好。斯人已逝,已故的亲人们也不希望清明这段时间成为活着的人的悲痛日。我们在世之人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乐观向上地生活,唯有这样才能告慰亲人们的在天之灵。

清明的日记 篇24

褪却一身的疲惫和繁重的冬装,我乘着汽车穿过这片油菜花海。

油菜花在阳光下尽情舒展生命之美,浓郁的异香扑面而来,我张开双臂,伸出双手,想要将这股异香揽入怀中,想要在这花海中飞舞,想要在这花海中旋转。我仿佛感到这话还是属于我的了,我便是那万花丛中的一朵,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风带来的飘逸;雨带来的润泽。这是何等的'惬意自由,洒脱愉悦啊!我的整个身心都被征服了,不由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不久,天空飘起了几滴雨丝儿,柔柔的从我的额间滴下,似乎是琴师也被这自然美所震撼,弹奏起一曲清新动人的交响乐。于是,我在心灵的悸动中,又感受着一种纯净的洗礼。

穿过花海,我来到一片森林,那里鸟鸣如天籁,水清如明镜,我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审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驾一叶木筏,飘荡在湖面上,聆听大自然最深处的声音。霏霏细雨中,我不禁仰面朝天,感受自然的恩泽。不知河面上从哪儿飘落的几片花瓣漂零在水面上,随着水流任意地飘来荡去,后又慢慢散开。我不禁轻声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这清明时节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万千愁思,偏偏在这清明时节又遇见这绵绵细雨,也就分不清脸庞的水痕究竟是泪水还是那轻柔细雨。

常常在想,生命之源是自然,由大自然而来,也随大自然而去。人只有在这样的真实美丽的环境下才能够忘记世间的一切浮华,才会发现在闪耀的霓虹灯下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纷杂虚幻。唯有在自然中,才能够抛下世俗的眼光,飞向生命的最深,最美处。

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向往:“朝饮木兰之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闲适生活。坐在河畔的树下,水波泛起,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样的淡泊宁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