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的日记

请欣赏算盘的日记(精选12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算盘的日记 篇1

老家的墙上一直挂着一个旧算盘,就这样挂了半个多世纪了,算盘上已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既像是我家的一件传家宝,又像是一件收藏品。我和弟妹看了算盘陈旧的样子,以为一般也不会用它了,就说快把它扔掉吧,父亲却不舍得,从表情上就看出了父亲对这个算盘钟爱的样子。就劝父亲把它拿走吧。父亲也没有把它拿走。而是像给我们戴高帽似的说:周总理都说过:不要把算盘丢掉。这是我国历史上沿用下来的特有的计算工具,我这一生别的计算工具不用,就用算盘。从父亲的话里我听出了决意和挚爱,再也没有劝他拿走算盘的了。

父亲常常叹息说:唉,我小的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都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活,小小年纪就得下地干活,不干活就不让吃饭。被逼无奈,只上了三年半学就辍学了,那是连着跳级上的学,而且门门功课都是优秀。不止是这些,父亲就是在那样贫穷艰难的条件下,从小下苦功练算盘,又练就了一手熟练的算盘基本功,尤其是算盘简易的功能、精深的内涵始终吸引着父亲,促使着父亲深深地琢磨算盘术。后来,他就越来越笃爱算盘,一生与算盘结下了不解之缘,把别人玩耍甚至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在打算盘上,打算盘也越来越熟练了。在十里八乡提起他打算盘来,无论是内行,还是外行,没有不佩服的。处于对算盘术的挚爱,这个算盘就一直伴随着父亲,从新中国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一直到现在,一路走来,父亲与算盘缔结了无比深厚的感情。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旦下苦功做一件事,就没有做不成的。父亲着实下了苦功夫,把打算盘练得心到手到,有时还能左右手一起打,结果算盘两边的数都是一样。即使到了这种程度,他也从不炫耀自己,他认为算盘中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永远也学不完。于是,他在心中始终默默地揣摩算盘术,在手上勤恳地练着算盘技,有时嘴里还咕哝着什么,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从算盘珠吧嗒、吧嗒响声中,就能听出父亲对打算盘的.热爱,从流畅的打算盘节奏里,也能揣测出父亲内心的欢乐。

儿时的我,就喜欢看父亲打算盘。有时父亲和十几个生产队的会计到大队办公室里打算盘,算账,常常会溜达到父亲身边看他打算盘。我感到特有趣的是,父亲并不把打算盘当作枯燥的事,而是认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有意思的事,并一一揣摩出算盘的乐趣来,让算盘的乐趣融入心,衍生出打算盘的动力。有一次,我见他和五六个会计围聚在办公桌,手上不停地打着算盘,嘴里一起唱着算盘歌,手上如搏动着美妙的琴弦,嘴里唱出了动听悦耳的旋律,自然流畅,娓娓动听,外人还真不知道他们是在打算盘,唱算盘的声音在大街小巷回荡,打破了大街的沉默。把打算盘融入乐趣里,曾使年少的我感到好奇,更羡慕不已,使我至今还依稀记得父亲唱算盘歌时的丰富表情,那种表情里蕴含着父亲对算盘深深的爱。

过去在农村,大凡学了一门技艺的人都忌讳外传,就怕让别人学去,抢了自己的饭碗。有的自己偷着学,有的师傅教徒弟还留一手、两手呢。打算盘也一样,很少真心教别人的,那时村里也有和父亲一样打算盘好的,曾不教别人,心里想的也是自己的饭碗。可父亲就不同了,不管谁想学,他都耐心教,直到教会为止。还是在生产队的时候,父亲担任第二生产队会计,第一生产队的会计因某种原因被罢免,好不容易才推选出一个女会计来,她基本不会打算盘,不会算账。她就硬着头皮找到我父亲,说想跟我父亲学学打算盘、记账,父亲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开始教她,因她的基础太差了,父亲想,宁肯丢开自家的事不干,也要先教会她,让她先会记账,再慢慢熟练算盘子,当好会计,为几十户百姓当好家,理好财,这才是一个老会计应该做的。父亲一直教了她好长时间,终于培养出了一个成功的会计,这个会计一直对父亲心存感激,可父亲像没事似的。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乡里准备举办会计培训班,从全乡的村会计选来选去,最后说想聘请我父亲去讲课,父亲当场应允。我回家听说后,在心里为父亲捏着一把汗,因为这是全乡的会计培训,不是开玩笑的事,我知道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不只是会打算盘就行的事,还要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否则,丢了面子不说,还耽误乡里的会计培训。可父亲却显出一脸从容自若的样子,他自己心里有数,没有文化,靠有扎实的算盘功底来补救。他轻松地骑上自行车就进了乡会计培训班。到了培训结束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是,父亲不仅能胜任,而且教得很好,学员们都心服口服,有的还登门拜访他。从此,我对父亲更加敬重了,父亲的算盘术传遍了全乡。前几年,我在一次宴会上遇到过我父亲的两个徒弟,当说起我父亲时,他俩还师傅长、师傅短的,说还要去拜访师傅,我听了心里还暖煦煦的,真替父亲高兴。

父亲苦练打算盘的精神时时在激励着我,有时我就扪心自问,父亲在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把算盘打得那么熟练,假若在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想干什么事情,把功夫也下到这个份儿上,就没有干不好的。父亲的算盘在激励着父亲,父亲打算盘的精神在激励着我。

父亲的那个旧算盘还一直在墙上挂着,再看到它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涌动着不同的感触……

算盘的日记 篇2

“远望一块砖,近望不是砖,砖内有果子,果子成串穿。”大家来猜猜这个谜底吧!“是算盘”,对,就是它。今天就让我来和大家讲讲我与算盘的故事吧!

上幼儿园中班时,我报名参加了珠心算班。望着这座“小方城”,我不禁疑惑起来:这一串串类似冰糖葫芦的珠子,还能驰骋在数学这博大精深的王国中?带着疑问,我认真地学了起来。一档五个珠子,竟可以表示“一到九”这九个数字,真是太神奇了!每当星期天上珠心算课时,我就特别高兴,我背着心爱的算盘,一路小跑,算盘跟着节奏,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为我加油鼓劲。课堂上,老师时常让我来做示范,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认真地练习珠算,三个手指头轻巧地在算盘上拨动着,像小精灵在上面跳跃着。爸爸笑着对我说:“嗯,算盘打得挺快,可能快不过计算器吧!”我不服气地说:“哼,要不,我们比试一番?”妈妈当裁判,算盘与计算器的PK开始了。我准备了一下,心里像装了一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心快提到嗓子眼儿了。“开始!”妈妈一声令下,我们父女俩开始快速地计算十条加减法了。周围十分安静,只听见清脆的拨算盘声和爸爸的`按键声。激烈的比赛继续着,我全身心地融入了计算当中,小珠子似乎也有了生命,它圆圆的身体,怦怦的心跳,都随着“啪啪”的节奏,上下跳动着。我第一个完成了比赛,而且正确率百分之百。再看看爸爸,只见,他粗粗的手指在计算器上笨拙地按着,最后,他只好认输了。我赢了,我抱着心爱的算盘又蹦又跳,“算盘赢过计算器啦!”我高兴得欢呼雀跃!

算盘陪我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现在我长大了,空闲时,我总喜欢把它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擦一擦。它是我童年的好伙伴,它带给我快乐和自信!我喜欢它!

算盘的日记 篇3

“长得像冰糖葫芦,不能吃来只能打”——打一物品。

亲爱的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答对了,就是算盘。科技越来越发达,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而算盘早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了。但是我们却不曾知道这个算盘的发明却是咱们老祖宗智慧的象征,甚至是咱们中华民族数学文明的代表性之一。

记事开始,每次到奶奶家总看见她们墙上挂着一排糖葫芦,那时候总馋得要命,想拿下一串吃,但怎么跳也够不着。这时奶奶总笑着说:“你这个小馋猫,这是算盘,不能吃的。等你大了,我再教你怎么用吧!”算盘?我听了懵懵懂懂,但每次过去还是总盯着它看。

直到有一次,我又到奶奶家去时,看到她正和一个人在算账。只看到奶奶手叭嗒叭嗒,非常快速地拨打着那些小珠子,忽上忽下的`。一会儿就听到奶奶说:“一共是两千三百四十一元。”哇!这么神奇,我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等客人走后,我缠着奶奶给我讲讲算盘的历史,教我玩算盘。原来,中国是算盘的故乡。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联合国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小时候啊,我也天天看着我爸爸打着算盘算账,后来学着学着也就会了。那时没有现在的计算机,每个做生意的人算盘都拨得叮当响,可好听了。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过,现在啊,它已慢慢走出我们的生活,甚至快消失了。”说着,奶奶几不可微地叹了一口气,也不知是为算盘文化的慢慢消失而叹息,还是为时代的进步而感叹!但对于我来说,算盘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奶奶,快教教我,我学会了之后,就可以带到学校去教我的同学们了,将来我也要教我的孩子,让老祖先文明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算盘的日记 篇4

在爷爷家里,挂着一个木头做的家伙,里面有几根棍子,棍子上串着珠子。“这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爷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算盘!”爷爷带着几分自豪说。“比欧洲的纳皮尔筹早了几百年呢!” “哦?是吗?”我兴趣索然的说。

“现在智能手机小巧玲珑,进入计算器APP,输入数字按下“=”键,答案马上就浮现在屏幕上。算盘再好,能和它一较高下吗?”爷爷胸有成竹地说:“别看算盘已经是“老古董”了,计算能力可一点都不比计算器、手机这些“后起之秀”差!甚至更胜一筹哩!”听了爷爷的话,我一点都不相信脱口而出:“这怎么可能!”爷爷见我不信,扬起了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斜瞅着我:“你别不相信!不然咱们来比一场吧,看谁算得快!”夕阳把一抹暖暖的阳光洒在了爷爷身上,把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活像一个威风八面的`常胜将军。“好啊!”我自信满满地应战。“比赛开始!”客串裁判的爸爸一声令下。“568x271=?”我手持计算机飞快的按起来。好了,我正要喊出答案,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153928!”是爷爷!接下来五局三胜,我胜二负三!爷爷赢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算盘是中国的文化,我们不应该丢下中国的传统啊!”我听了深以为然。

1972年,掌上计算器的出现彻底取代了算盘。计算器相比于算盘,不仅体积小方便携带,而且它计算轻松,不像算盘那么“烧脑”,要反复背诵各种口诀。什么六去四进一、一上四进五,听着就让人头疼。计算器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的计算有无限接近于百分百的正确率,而算盘则相对容易出错。如今中国人民最主要的计算工具就是手机了。

它不但有和计算器一样的优势,而且体积更加小巧玲珑。最主要的是它的功能远远不止计算一个。打开微信,你可以随时和远方的亲友聊天;打开相机,你可以记录世界每一点美好;打开百度,可以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中国仅仅计算工具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发展中!

算盘的日记 篇5

生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件神秘的礼物:它是长方形的,有很多珠子,用一根根圆柱形的木头穿起来,像一串串糖葫芦似的。大家猜猜这是什么?答对了,是算盘!

爸爸笑眯眯地问我:“你想不想学打算盘?”我心想现在都有计算机了,谁还需要算盘?我干脆地说:“不想。”爸爸微笑着说:“不学可别后悔!”“不后悔。”我说,“现在智能手机人手一部,谁用那玩意儿?”爸爸说:“你还真不识货呀!我们来一场计算竞赛,让你见识见识。”

计算竞赛开始了,妈妈当裁判,我和爸爸是参赛者。我使用的是手机里的计算器,爸爸使用的是古老的算盘。我心里得意洋洋:等着吧,我的电子计算器一定赢!

“开始!”只听妈妈念出算式:128+322+500-111+9990+10,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珠子响动,很快爸爸就大声公布答案:10839。我还没有输入完那几个数字呢,唉,输了!先进的电子计算器竟然输给了古老的算盘,所以我决定学习打算盘。

爸爸开始给我介绍:“算盘一颗上球表示五,一颗下球表示一;从右边数,第三个是个位,一直往后排直到排不下去为止。”爸爸教了我很多口诀,虽然我都记了下来,可是不熟练,打得手忙脚乱。爸爸鼓励我说:“没关系,不要着急,熟能生巧。你还可以上网查一下关于算盘的资料。”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这一查,让我大吃一惊: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我们沁阳的朱载堉就是用算盘开出了十二平均律呢!

我们这些“00后”真是小看算盘了,我以后一定会尊重它的,你们呢?

算盘的日记 篇6

今天好容易和妈妈休息到一起,早上趁着凉快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小区门口的早市上,准备买点水果。一路上我们看到了绿的黄瓜、红的西红柿、桔色的南瓜,还有我认不出来的蔬菜,妈妈都一一给我做了解答。

来到一家卖荔枝的'车前,看到红红的荔枝,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妈妈笑着说:“我知道你的最爱就是荔枝,自己挑吧,别站在那光流口水了!”“妈妈真了解我,妈妈万岁!”我们挑了两大兜,因为妈妈看到荔枝挺新鲜的,给外婆家也买了点。等到付账的时候,妈妈看着我:“小算盘,该你上场了。”“这可难不到我,不就是算账吗,这可是我强项呀。两兜荔枝一共四斤,四块钱一斤,一共是十六块钱,妈妈拿了二十元钱,找回四元就对了。”说完我得意洋洋的看着妈妈。妈妈点点头说:“嗯,还不错,看来带着你来还真有用呢,呵呵。”接着我们又看到了诱人的桃子,上面还挂着绿绿的叶子呢,妈妈又和我开始往袋子里装了。这次的账不太好算,一块二一斤,一共是三斤九两,没等我算完,妈妈就给了五块钱拉着我走了。走到路上,我对妈妈说:“妈妈,刚才找的钱不对,那些桃子应该是四元六角八分呀,他应该找你三角二分呢。”妈妈却说:“傻孩子,现在谁买东西还带分呀,你四舍五入后应该找我们两角钱吧?一来人家这么热的天卖东西挺辛苦的,二来现在几角钱真不算什么,上次妈妈买菜的时候还少给别人一角钱呢,有时候账用不着算那么清,这就是人情味,知道了吧?”

回家的路上,妈妈怕累着我,只让我提了一兜桃子,自己提着买的两兜荔枝和白兰瓜满载而归。还没走到小区门口我就热的满头大汗了。我对妈妈说:“大人们真是辛苦呢,今天我才跟着一次就又热又累的,可奶奶天天都要买菜,不知道多辛苦呢。”妈妈说:“可不是嘛,这只是大人每天要干的其中一件事而已,奶奶除了买菜还要做饭呢。所以我们要知道感恩,有时间就帮大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吗?”我点点头,心里暗暗的想:我现在长大了,能帮大人做很多事了,以后有时间我一定多帮奶奶、妈妈做点事,让她们多休息一下,不再那么累了!

算盘的日记 篇7

我有一个同桌,叫王山攀,因为“山攀”和“算盘”谐音,再加上他平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算计一大半,所以大家都叫他“王算盘”。

“王算盘”长着一个有棱角的脑袋,两颗黑色的眼球儿在眼里不停地转动着,让人一见就觉得非常聪明。

“王算盘”有一个习惯,喜欢把一天的事情数字化。每天放学,他总要把书包里的书数一数,再把笔盒里的笔点一点,直到他确信书包里的东西跟上学时的一致时,他才肯放心回家。有一次,我俩刚走到校门,他忽然大叫一声:“糟了,我有东西落在抽屉里了!”我问:“你已经数了上百片了,怎么还会落下东西呢?”没等我说完,他就飞快地向教室跑去。过了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终于找到了!虽然只有半截铅笔心,但至少可以写一篇作文吧!"

由于他对东西的数目非常严格,所以别人从他手里借出的东西得非常细心地用。去年暑假,我和“王算盘”都上了相同的补习班,有一次,我们和往常一样,在教室里静静地写作业。突然,我发现自己没有带橡皮擦来,于是,我心里想:“千万别写错!千万别写错!”谁知,越怕出错就越要出错,才过了两分钟就错了八个字。我只好向“王算盘”去求助了。他手拿橡皮擦给我,嘴里却说细致点用。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了,一把从我手里夺过橡皮,气愤地说:“你用一次我就可以用五次,我不借给你了。”你瞧,"王算盘”够小气吧!

不过,通过一件事后,让我对“王算盘”刮目相看。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在昨天上午,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有许多孩子都没食物吃,我希望你们都献出自已的爱心。”话音刚落,只见“王算盘”把他平时积累的零花钱都捐出去了。我惊呆了,平时这么小气的他,现在居然捐了这么多。就是通过这件事后,我再也不说“王算盘”小气了。

这就是我的同桌“王算盘”。

算盘的日记 篇8

奶奶70多岁了,别看她年纪大,头发花白,背有点驼,但眼睛可留神,总爱这儿瞧瞧,那儿瞅瞅。她可是出了名的节俭老太太,平时一些别人看不上眼儿的东西,她却总是当作“宝贝”,她的口头禅便是“节约五分钱”。

一次,我把淘米的水装在一只破桶里,然后拎出去准备一起丢掉,当我刚刚跨过门槛的时候,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站住”,唉!被尖眼的奶奶看见了,我放下桶,转过头,一脸无奈的望着她。

奶奶发话了:“你干什么?”我漫不经心的说:“我把淘米的水倒掉,然后把这个桶也丢掉,难道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奶奶脸上的皱纹又明显的收拢了,眉宇之间透露出愤怒,她用一贯口吻说:“好好的一桶水,你倒了多可惜,你把这桶水拿去浇花,既对花儿有营养,又能节约一桶水,再说,这一桶水还不只五分钱呢!”

“五分钱有那么重要吗?”

我极不情愿的把那桶水拿去浇了花,正准备把桶丢掉,又听见奶奶说:“别扔了,你把那桶拿去卖了,也应该值五分钱,扔了多可惜。”

瞧瞧,又来了,“五分钱”真的很重要吗?我的奶奶这把算盘打的可真够精的啊!我摇了摇头,转身走进房间,把一些不用的旧书和废纸装在一个纸盒子里,准备扔掉。我蹑手蹑脚的走出房门,一看还好,奶奶不在这儿。我暗暗庆幸没被奶奶发现,当我即将跨出门槛的时候,一阵如雷贯耳的声音,把我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又被奶奶发现了,这次我想这些废纸根本没什么用,看您还能说什么。

奶奶说:“你是不是打算把这些纸扔掉?”我说:“是呀,又怎么了?”奶奶再一次把刚刚舒展的眉头又收拢了,她说:“这些怎么说也有两三斤,你不它拿去卖了,肯定不止两分钱!”

我终于忍无可忍:“奶奶,拜托您清醒一下好不好,您别总把五分钱挂在嘴上,像个财迷似的,干脆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五分钱奶奶‘吧!”奶奶却说:“你这孩子,要知道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中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节约五分钱,那该省多少哇!”奶奶把那些废品拿去卖掉了,一共得了二元八角,她乐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被挤到了一起,就像一朵绽放的菊花。

哎呀,不说了,你瞧,奶奶又戴起老花镜,弯着腰,踮着小脚这儿看看那儿瞅瞅,又开始打她的小算盘了吧!

算盘的日记 篇9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我们去叔爷爷家做客。大人们都在客厅里聊天,堂姐带我去参观了家里的各个房间。雅致的书房里,雪白的墙壁上十分醒目地挂着一副巨大的算盘。

我疑惑地想:现如今大家的书房里都流行挂字画,怎么叔爷爷家挂这副“古董”算盘干什么呢?想到这儿,我走近一瞧,只见算盘是沉香木制作的,档上的油漆已经斑斑驳驳,但是依稀可以见到上面雕刻着一些花纹,做工十分精细。一颗颗算珠油光发亮,摸起来光溜溜的。这算盘看起来很陈旧了,可是整个算盘却一尘不染,可以看出主人对它十分爱惜,想象得出平时总会用手帕很仔细地擦试过。

我好奇地向堂姐询问这算盘的来历,原来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叔爷爷原来年轻时是店铺里的账房先生,因为打得一手好算盘,去参加了县里的珠算比赛,从中脱颖而出,使叔爷爷在整个县城都远近闻名。农村信用合作社请他去上班做了职员。后来,叔爷爷也由普通的职员一步步做到主任,现在退休在家。而这个大算盘就是那次县珠算比赛中的奖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算盘渐渐地被小巧玲珑的计算器、功能卓越的电脑所取代。算盘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而如今,现金流量也越来越少了,大家都进入了无现金时代,出门连买菜、吃饭都不必带现金,直接拿出手机扫一扫,用微信、支付宝来支付了。

这时,叔爷爷走了过来,见我们都好奇他的这个宝贝。在我们的央求下,他小心翼翼地取下视如珍宝的算盘,熟练地给我们演算起来,口里还默念着:“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噼里啪啦的`拨珠声犹如一首婉转动听的老歌,又似华夏历史长河中翻腾着的一朵朵浪花。古老的算盘上刻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那一颗颗算珠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光辉岁月与不朽的传说。

算盘的日记 篇10

姥爷有一个心爱的宝贝,就是他曾经用过很多年的算盘。

以前的时候人们没有计算器,如果遇到算不清数的时候,就用算盘来帮助自己计算。算盘是长方形的,又被内挡分成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小长方形,算盘由17杆算珠组成,每一杆都代表不同的数位。这些算珠分为两类,上面有两个珠子,一个代表5,下面有5个珠子,一个珠子代表1。

使用算盘的`时候需要背口诀。姥爷常在家里打算盘,边打边背口诀,什么“二一添作五”呀,“逢二进一”呀,叽里呱啦的,听得我头昏脑胀。

我还发现打算盘就像列竖式一样,也是满十进一,只不过多了一个步骤,就是下面的珠子满五就从上面拨下一来个,并且把下面的珠子全部拨掉。打算盘很麻烦,我常忘记进位,所以经常算错数。

姥爷每天都叫我打算盘,虽然有点难,但我觉得挺神奇,拨算珠的声音很清脆,像一首美丽的歌谣,渐渐地我爱上了打算盘。

算盘的日记 篇11

奶奶70多岁了,她可是出了名的节俭老太太,平时一些别人看不上眼儿的东西,她却总是当作“宝贝”,她的口头禅便是“节约一毛钱”。

一次,我把淘米的水装在一只破桶里,然后拎出去准备一起丢掉,当我刚刚跨过门槛的时候,被眼尖的奶奶看见了,我只好放下桶,转过头,一脸无奈地望着她。

奶奶发话了:“你干什么?”我漫不经心地说:“我把淘米的水倒掉,然后把这个桶也丢掉,难道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奶奶脸上的皱纹又明显地收拢了,眉宇之间透露出愤怒,她用一贯口吻说:“好好的`一桶水,你倒了多可惜,你把这桶水拿去浇花,既对花儿有营养,又能节约一桶水,再说,这一桶水还不值五分钱呢!”

我极不情愿地把那桶水拿去浇了花,正准备把桶丢掉,又听见奶奶说:“别扔了,你把那桶拿去卖了,也应该值一毛钱。”

瞧瞧,又来了,“一毛钱”真的很重要吗?我的奶奶这把算盘打的可真够精的啊!我摇了摇头,转身走进房间,把一些不用的旧书装在一个纸盒子里,准备扔掉。我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一看还好,奶奶不在这儿。我暗暗庆幸没被奶奶发现,当我即将跨出门槛的时候,一阵如雷贯耳的声音,把我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又被奶奶发现了,这次我想这些废纸根本没什么用,看您还能说什么。

奶奶说:“你是不是打算把这些纸扔掉?”我说:“是呀,又怎么了?”奶奶再一次把刚刚舒展的眉头又收拢了,她说:“这些怎么说也有两三斤,你不它拿去卖了,肯定不止两分钱!”

我终于忍无可忍:“奶奶,拜托您清醒一下好不好,您别总把一毛钱挂在嘴上,像个财迷似的,干脆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一毛钱奶奶"吧!”奶奶却说:“你这孩子,要知道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中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节约一毛钱,那该省多少哇!”奶奶把那些废品拿去卖掉了,一共得了二元八角,她乐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被挤到了一起,就像一朵绽放的菊花。

哎呀,不说了,你瞧,奶奶又戴起老花镜,弯着腰,踮着小脚这儿看看那儿瞅瞅,又开始打她的小算盘了!

算盘的日记 篇12

我有一个朋友,一定要向你介绍,他就是王诗博,他特别聪明,如他的名字一样,别怪我这个老朋友说话不留情面,他十分爱算计,连同学都叫他“小算盘”。

“王算盘”长有一个大脑袋,大眼睛常常转来转去,不是透露着精。他的学具用到不能再用时才换,衣服不经常脏,也不经常换,我问他:“你这样会舒服么?”“不脏就不换,用那么多时间去浪费金钱,不划算。"他为此还很骄傲。我却不这样认为,小声嘀咕着:“这么会算计,不愧为小算盘。”

由于他的学具十分有限,所以向他借点什么,可难了呢,又得谈哥们,又得扯关系,甚至,有时还得来点贿赂,二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便验证了这一点,那天,我与“王算盘”一同入了考场,入场后,我打开笔盒,大吃一惊,竟没带橡皮,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出错,不要出错。”可越担心越出错,意外发生了,我便向“王算盘”求救:“看在咱们这么多年铁的份上,就借我一小下,求你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可算借到了橡皮,“王算盘”却停止了答题,死叮叮的看着我,咬着牙,紧皱眉头,流露出了痛苦的神情,仿佛在为橡皮挨打,受累!“你别用了,你看你,用一下顶我十下,四处错,顶我四十下啊,早知如此就不借你了,还有还有,对待橡皮要温柔,这可是金钱啊!浪费金钱就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啊……”他如一位大律师一样为橡皮辩护着,更如一位母亲向我讲着大道理,时常锤锤我的腿,我无奈之下,只好归还了他,橡皮可算是回归了“母亲”的怀抱,他不断抚摸着橡皮,向它诉苦。瞧,这“算盘”是不是很小气啊!

王诗博还有一个特点,买东西总是货比三家,他买个学具,进了这家又进那家,“这家5元,那家5元5角,而那家竟才3元。”他眼球快速旋转,飞快计算着“就是那家”。说罢,便拉着我的手,向最远方的小店跑去,可算找到了,我气喘吁吁,可他却精神百倍,满意的交出了钱,不惜五百米长途跋涉。

王诗博啊,就是这样的爱算计,可我依然喜欢你,我最好的小伙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