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日记

请欣赏人物传记日记(精选16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传记日记 篇1

寒假的期间,我读了世界名人传记——陈景润这本书,感触很深。他冒着政治风险,顶着压力,面壁10年研究出的“歌德巴赫猜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迷茫的一代青年树立了榜样,指明了人生的方向。陈景润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以及他广泛久远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学术领域。他影响了一代人乃至一个时代。陈景润小时候学习很刻苦他平时不爱讲话,但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抢着回答问题,讨论数学的时候,脸上充满灵气。我以前却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认为会了就行了,有时认为举了手老师也不一定叫我,所以练习发言的机会就少了。

老师给我指出这个问题后,我也认识到自己表达能力确实退步了,因此在上学期我也积极举手,但和陈景润比起来还差得很远我也爱看书,比如:三十六计就看了好几遍,但我看书的时间每天不固定,有时多,有时少,有时还不读。所选书的种类也比较少。为了练习口语表达,老师建议我在家读书时要大声,但我总是不好意思读出声。

妈妈跟我说:“为了提高能力,要战胜自己。”以后,我要多多读好书,多多积累知识,多多的锻炼能力。我现在年龄虽然是很小,但是我的生活条件比陈景润小时候好多了,因此,我要刻苦学习,将来也做个像他那样为国家争光的中国人。

人物传记日记 篇2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她姓不,名吃亏,是各省各县各村人士。你一定见过她,一定听过别人谈起她。不吃亏女士的名字,常常挂在大家口头,因为她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代表。

不吃亏女士生得同你我差不多,她有一双眼睛,盛着一汪精明神色;有两只耳朵,隔着十里都能听得到他人的闲话;有鼻子和嘴,大,但只能嗅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尝着些没甚营养的鸡毛蒜皮。她的脑子也不小,可只用于斤斤计较上,思想甚是不灵活。她常常说:“事情发生总是有个人要吃亏的,我可不做那傻子!”

她小的时候,家里人给了钱让她买白糖来,她买了足量回来,手中还余着几个铜板。家人赞她能干,她说:“要是这些被人白赚了去,我不就吃亏了吗?”

在学堂的时候,先生布置抄写,未能说明是抄几遍,她索性就不抄了,次日先生问她缘由,她说:“不明白抄写次数,我若是多抄,不就吃亏了吗?”

后来她嫁作人妇,去市场采买,明明手里有大几百元,却只买了两斤最便宜的豆腐,拿了两大摞超市不要的塑料袋,别人问她缘由,她说:“这不要钱的东西不拿不就吃亏了吗?”

有一天,她因着盖廉价的掉色被褥,起了满身的疹子,却还是不舍丢弃那问题被褥,讨价还价随便买了最便宜的药膏,当然越抹越肿,有人劝她弃了那问题被褥,换支好的药膏来,她却很是执拗:“丢东西花冤枉钱,那不就吃亏了吗?”

她生产的时候,由于不愿意花钱请好的稳婆,大出血过世了,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还断断续续地念着:“不要花冤枉钱,……买太好的墓地……那……不就吃亏了吗?”说完,便去了。

她死后,大家都在谈论不吃亏女士样样不吃亏,一向节勉,从不花冤枉钱,真是一位值得学习的“好榜样”,于是大家给她取了个死后的法号,叫“俭德圣母”。

她的名誉越传越远,人人都学她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不吃亏女士,而中国此后就充斥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人物传记日记 篇3

衷心感谢在我们前进路上的每一个人。——题记

两年前,作为新手的我,整日的在体育馆的一张张乒乓球桌前徘徊,就像一匹迷途的小兽,找不到方向。

在这里打球的人,大多拥有潇洒的击球动作,规范的姿势和过硬的球拍。而我呢,既没有技术,又没有好的球拍,只能孤零零地站在球桌旁边,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别人打球。那天,一只手搭上了我的肩头:“小伙子,怎么了?”那是一个苍老的声音。我回头望去,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般的白发还是在不多的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陷下的眼窝里,一双深邃的眼眸,悄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老人家正用慈祥的眼神望着我,令我心头一暖。

她将我拉到一张无人的球台旁,示意我和她打几球。她打球真是厉害,她打球的动作虽不张扬,但却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如。球速虽不算快,但却球球带旋,仿佛一把重锏,虽不带锋,却有十足的威压。我几乎不是在和她打球,而是她的球迷。

老奶奶皱了皱眉头,她仔细观察我打球的动作,很快找出了原因:我打球的姿势不对。她让我半蹲着打球,并让我将手放下去再提起来,模仿拉球,接球的动作反复演练……那天我打乒乓球的技术水平进步神速。

以后我每次去体育馆,都会去找她练球,她从不嫌弃。每次当我打出一个好球,她就由衷地夸奖我,跟我分析这球为什么打得好,从击球的动作,技术要领如何把握的好,让我体会深刻。如果球没打好,她就会帮我分析原因,并指导我矫正不规范的打球动作。在她的鼓励和指导下,我打球的姿势越来越标准了,进攻渐渐地犀利起来,防守变得越来越稳重。之后去体育馆打球。再也没有人瞧不起我了。我再也不是只会在球桌前观战的“菜鸟”了。

如今,只要我去体育馆的乒乓球台,必定还能见到那位老人。看见她慈祥的目光,就能让人得到一种勇气,随即一个猛抽过去,又得了一分。

人物传记日记 篇4

在我们周围,总有几位好好先生,不知何姓,不知何名,只知道叫好好先生。

他的相貌与众人差不多,有一双眼睛,眼神中充满了无奈;有一张嘴,总喜欢喊:“好的,马上。”有一双手,永远在不停地干活;脑子精明,却没主见,容易受人左右。

他小时候,妈妈叫他去买油,他说:“好的。”爸爸叫他去拾柴火,他说:“好的。”爷爷又叫他来捶捶背,他说“马上。”结果当爸爸妈妈去找他时,背上背着一大捆树枝,双手艰难地在给爷爷捶背。

他上学时,校园有一恶霸,硬要他去老师办公室偷钱,他无可推脱,只好说:“好的。”结果被老师抓住,拉到全校人面前检讨。那个恶霸却安然无恙。

他工作了。在单位里,每天都能看见他跑来跑去。办公室的几个同事都让他帮自己干这干那,他无怨无悔,每天忙到深夜,自己的工作却总是完不成。上司认为他消极怠工,辞退了他。

他有了一儿一女,妻子漂亮、贤惠,他工作认真,生活上已算幸福美满,可他还是改不掉受人左右的习惯。在家里,妻子指挥他做饭、做家务,儿女哭着闹着要他陪他们玩。在新单位中,几个同事也看出了他是个老实人,也让他帮忙干活。他每天没多少时间休息,又没有很高的薪水福利。但第二天人们看见他,他总是头发梳得光鲜亮丽,满脸堆笑。

有一天,人们再也没看见他的身影。有人说他做了许多好事,感动了佛祖,去做神仙了,也有人说他去帮别人忙还未回来。直到有人在楼下发现了他的尸体,才知道他跳楼身亡了。

众人知道了他的故事,无人为他悲哀悼念,他们赞颂他的“无私奉献”,是个热心的人。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人都学着他。于是人人都爱说“好的”。好好先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人物传记日记 篇5

同窗一年又半载的同学兼好友——姓唐名吉菲儿,我们都叫他“菲儿”。我曾经问过她名字后面为什么跟“儿”,她说她想当飞行家,所以“flyer”。

菲儿个儿比较高,也比较苗条。她的头发很长很直,就像特殊处理过一样,总是扎成低马尾,给人温婉的感觉。但美中不足的是浓密的黑头发里掺杂着部分引人注目的白头发,这也是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菲儿脸属于健康色,不怕晒太阳,淡淡的眉毛装点在炯炯有神的眼睛上方,属于完美搭配。

在我的印象中,菲儿下午刚到学校时,总是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爱手托着脑袋,嘟着嘴发呆,不过这应该是她在养精蓄锐,上课铃一响,其便生龙活虎了。菲儿是非常优秀的,上到考试下至足球赛,可以算是样样精通。先拿考试来说,几乎没有失误的时候,语文方面属于学霸级别,从基础知识到她都能够应对自如。数学和英语也是拔尖儿的。不只这样,她的英语口语也是很厉害的,发音准确,词汇量大,让其在英语方面独树一帜。

菲儿不止成绩突出,人还活泼幽默又谦和,也爱笑,总能见到她乐呵呵的样子,带动周围人进入一个欢乐的世界。菲儿还很乐于助人,记得军训时,她教我们一个宿舍的人套被套、叠被子,经常是先帮着整理好我们的床铺,然后再整理自己的。

总而言之,在我眼里心里菲儿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人物传记日记 篇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话你信吗?我可不信。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的老爸从我小的`时候到现在始终如一,没有什么变化。

老爸的外貌始终如一。他那仿佛千年不消失的“老痦子”依然还在,脸上平平整整,依然没有皱纹,像似孙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炼的仙丹。他身材依然苗条,往大马路上一站,让许多美女羡慕他有身材。很多人都问他:“你为什么咋吃也不胖?”

老爸当“牛”做“马”始终如一。我称他为“经济实用版”。每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老爸早已醒来,已经开始演奏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到了六点多钟,我就被那香气扑鼻的食物吸引醒了。便立刻下床,穿好衣服,朝餐桌奔去,上前一看:“哇,我的运气真不赖,果真是我梦寐以求的汉堡呀!”这样一来,他就是我们家响当当的大厨了!而且,我的老爸每天都接送我上学和放学,成了我和老妈的专职司机啦!

老爸的“不老心”始终如一。每天,老爸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喂喂我的宠物,还和我的小宠物一起玩耍,经常用一支笔逗弄一下小鹦鹉,它用嘴巴使劲一咬,老爸便把手一撒,小鹦鹉咬空了,气得它上蹿下跳;小乌龟想从盆子里爬出来,可老爸偏偏把它按下去。有时,老爸还从市场上买来新鲜鱼食,和我一起喂小鱼,共同感受热爱小动物的乐趣。

老爸认真的工作的态度始终如一。他工作尽职尽责,对单位如同对家一样热爱,有时加班加点,单位的同志都很爱戴他、喜欢他,大家相处的很融洽。

家有此老爸,乃是我和老妈的福气也!

人物传记日记 篇7

《林肯传》,比我想象中要薄,但是确实是本不错的书。一是>故事性比较强。以往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人物传记,总试图大而全的涵盖下人物的点滴小事,但是结果给读者的印象往往是些零星的记忆。而卡耐基写的这本传记则以林肯的出生、婚姻、仕途为主线,突出人物性格,使林肯这一形象立了起来。

二是该书以篇章细分,比较适合零存整取式阅读,所以也就很能避免前读后忘的尴尬。说起林肯,凡是稍微由点历史常识的人都听说过。印象里他应该是那种形象高大、谈吐幽默,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但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现实中的林肯却是那么的懦弱。大而言之,命运;小而说之自己的终身大事都不能做主。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总统呢?无怪乎在南北战争中林肯频繁换帅,面临不信任案,又让战火多燃烧了2年……是林肯那个凶蛮的夫人把他“逼”上了政界的辉煌?是政界的私人恩怨阴差阳错的使林肯成为了美国第16届总统?是李将军的骄傲冒进造成了南方军的失败?是北方军的胜利保住了林肯的地位?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场内战成就了林肯的名声?我想或许正如那篇当年没人在意的盖茨堡“擦不亮”,许多在当时今世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情人物,有时却能在历史的坐标轴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永恒地位。当然,我想现实中的林肯绝不是一无是处的。比如他刻苦、博学、幽默、善辩。

历史教科书上林肯形象的高大化兴许就是因着南北战争的重要意义。可是如果美国不是现在的美国,林肯又能在历史的恒河中留下多少印迹呢?正如他常念到的诗:人啊,你有什么可骄傲的?平凡如浪花一朵。但是即便平凡,也请追逐精彩,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兴许在一千年以后,你成为了某书中的主角。因为,历史用故事记载才传奇。

人物传记日记 篇8

姐姐是姑姑家孩子,她今年研究生毕业,我今年上初一;她的生日是12月26,我的生日是12月23;她画画特别好,我——好像没有特别好的。

为什么说她画画特别好呢,那是因为去年疫情期间,我需要画一幅风景画作业。看着窗外的草坪,棕榈和竹丛,还有掩映在竹丛后的房屋,我觉得这个风景就很好,看起来也不太复杂,就想把它画下来。可是等我真的开始画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画的小草就是一团杂乱无章的小竖线,画的房子像几何图形,画的竹子又像长长长粗的草……我擦了改,改了又擦,忙活了一个小时,还是不满意,急的我心烦意乱。没办法了,就把姐姐请过来了。

姐姐重新拿出一张纸,看了一阵窗外,拿起铅笔,只见笔尖在纸上轻盈地流动。远处的房屋,竹丛,近处的草坪,棕榈,不一会儿间就已经跃然纸上。姐姐边画边教我:画前先大致确定一下各个物体的远近比例,画线条不能太用力,捉笔要灵活,不要把看到的都画下来,要学会取舍…说话间,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就出现在我面前,比窗外的原景更生动,更有感染力,我对姐姐的画功简直佩服极了。

可是在读研究生之前,姐姐从没在一家美术兴趣班上过课,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她完全是属于自学成才,这也是让姑姑特别骄傲的地方。

在大学期间,姐姐加入了学校的宣传部,摄影、拍视频、参加创新大赛,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在放假期间,她的同学在外面打短工的时候,姐姐在家里画了几幅画,就挣了一千多块钱了。

姐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跨专业考研的时候,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苏州大学的美术系,学业结束的时候,她的毕业论文也是写得最好的一个。

姐姐是从露采小学,第二中学一路走过去的,我也正沿着这条路往前走着。姐姐在前方的地平线为我竖立了一根醒木的标杆,我将在它的指引下,走出我自己的路。

人物传记日记 篇9

自读《贝多芬》一书后学到了很多他的优秀的品质,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差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这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要有信心。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贝多芬的身影,那顽强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时刻刻做到:不管做什么事,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像他一样坚持不懈!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物传记日记 篇10

你知道中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什么吗?

不,不,不是汉族,而是“看热闹“一族。这个族群中,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应有尽有。最出名的便是看热闹先生了。

看热闹先生与大家长得差不多,只是眼神特别好,耳朵特别灵,便于第一时间了解多处的风吹草动。他身材很小,方便钻入人群。

他小时候帮妈妈去买菜,到了市场,咦,一群人围着看什么呢?凭着身材小,他像一条鱼般钻入人群站到最前面。哦,原来是一个大爷,觉得白菜太贵,同小贩打了起来。只见他俩不相上下,你死我活,有意思极了。他看得津津有味,大爷打小贩一巴掌,他叫一声好;小贩踢大爷一脚,他也叫一声好。他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就差上去帮忙踢两脚。大爷因年老力衰,不一会儿就被干倒,他“啧”了一声,说:“没劲,这就打完了。”回家,妈妈问他:”菜呢?”哎呀,忘了。

长大后,他走在街上,哎呀,又有人打起来了,这可是好事啊,千万不能错过。虽然身材已不如小时候那样小,但多年的经验还是让他很快钻入人群。呀!其中一人的身材这么小,一会儿就被打倒了吧,那不就没好戏看了?不行,我去帮帮他好了。于是上去打了一巴掌,大个子也没多想,转身就给了他一掌,这一掌,不偏不倚,打在鼻子和眼睛上,他轰然倒地,痛苦地捂着脸。周围的人,包括打架的俩人都停下来,他转而变成了这个圈子的中心。周围的人议论着,指点着,没有一个人来帮他。他痛苦地闭上眼,在救护车的叫声中,他渐渐失去了意识。

我想,中国人大约能从看热闹先生中,学到一些东西吧,让这个把无聊当有趣的麻木愚昧的民族不再那么壮大吧。

人物传记日记 篇11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一直和奶奶住。奶奶家有一张竹席,但使用了很多年,上面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洞,原本油亮的竹席变得灰蒙蒙的,洗的时候都不能用力,一用力说不定哪就断了。可奶奶就是不扔,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补丁。那时我心里就给奶奶起了一个外号——吝啬奶奶。

有一年冬天,奶奶旧病发作了。整天咳嗽,还浑身关节疼痛,家里人都劝他去医院看一看,可她却说:“都老毛病了,扛一扛会好的。”没办法,爸爸只好把医生请到家里来,结果奶奶把医生开的药全部吃光了,当然病也好了。我开玩笑地问奶奶:“奶奶,您不是说不吃药也会好吗?怎么把药全吃光了呢?”奶奶一本正经地说:“你知道什么呀!你爸爸把药买了,花了那么多钱,又不能退,我不吃谁吃!浪费了怎么办?”哦!奶奶是怕浪费那些药才吃的呀!

还有一次,我帮奶奶收叠洗干净的衣服,发现奶奶的衣服、裤子已经很破旧了,衣服和竹席一样失去了原本的艳丽。裤子也打了几个补丁,裤脚都磨烂了,可奶奶就是不换。这天,奶奶发现另一个地方破了,正准备去补。我好奇地问:“奶奶,您过生日时姑姑不是给您买新的了吗?破了就丢了算了!”可奶奶却说:“补补还可以穿嘛!在家里穿旧的还自在些!”我听了之后,感觉奶奶真是个十足的吝啬鬼。

后来的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奶奶的看法。快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们去买年货,我看上了一个很贵的玩具,爸爸妈妈都不给我买,奶奶却向前走去,从裤兜里拿出了一张张皱巴巴的纸币递给了收银员。这对奶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这些可都是奶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我一下子愣住了,一向吝啬的奶奶居然会舍得拿出这么多钱给我买玩具!

就在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我的奶奶,原来她对自己很吝啬,但对我却无比的慷慨啊!其实,“吝啬”奶奶并不吝啬。

人物传记日记 篇12

看人与看物的道路一样,有时需要变换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样的心态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自卑。换个角度看自己是我们需要掌握一种认识自己的好方法。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在课堂上做手工,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做一只鸭子。全班学生纷纷把做出来的鸭子交给老师并得到老师的夸奖。唯有爱因斯坦迟迟才交他的手工活,老师看过之后高高举起,用嘲笑的口气对全班同学说:谁见过世界上比这更丑的鸭子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爱因斯坦站起来大声说:“有,同学们。“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只更丑的小鸭子高高举起,“那就是我第一次做的鸭子“。若爱因斯坦因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而自卑,永远抬不起头,他能成为一代科学家吗?

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一个人,因为他明白人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傻瓜都鄙视他人,一半出于无知,一半因为他所中意的总是最差的。

人们说:“上帝在为你关掉一扇窗户的同时,(新年见闻)也必定为你开启了另一扇窗户;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会在另一方面得到升华。”每一种才能都有与之相应的缺点,如果你屈服于它,它将像暴君一样统治你。推翻它的办法是一开头就要看准究竟是什么样的缺点。要像那些因你的缺点而责备你的人那样注意它。你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就务必学会自省。一旦这主要的缺点投降了,所有其它不足都会随之而降。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

人物传记日记 篇13

寒假期间,我读了世界名人传记——陈景润这本书,感触很深。他冒着政治风险,顶着压力,面壁10年研究出的“歌德巴赫猜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迷茫的一代青年树立了榜样,指明了人生的方向。陈景润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以及他广泛久远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学术领域。他影响了一代人乃至一个时代。陈景润小时候学习很刻苦他平时不爱讲话,但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抢着回答问题,讨论数学的时候,脸上充满灵气。我以前却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认为会了就行了,有时认为举了手老师也不一定叫我,所以练习发言的机会就少了。

老师给我指出这个问题后,我也认识到自己表达能力确实退步了,因此在上学期我也积极举手,但和陈景润比起来还差得很远我也爱看书,比如:三十六计就看了好几遍,但我看书的时间每天不固定,有时多,有时少,有时还不读。所选书的种类也比较少。为了练习口语表达,老师建议我在家读书时要大声,但我总是不好意思读出声。

妈妈跟我说:“为了提高能力,要战胜自己。”以后,我要多多读好书,多多积累知识,多多锻炼能力。我现在年龄虽然很小,但我的生活条件比陈景润小时候好多了,因此,我要刻苦学习,将来也做个像他那样为国家争光的中国人。

人物传记日记 篇14

她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双黑黑大眼睛,一个小鼻子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她乐于助人、学习优秀、工作认真负责。提起她,每个人都翘起大拇指。她是谁?她就是我们班的。

她非常乐于助人,上次学校举办运动会,她和张月都代表我们班参加了长跑比赛。比赛都快开始了,可张月还没有借到跑鞋。见了,把自己的跑鞋借给了张月。张月连连摆手,摇着头说:“不行,你把跑鞋借给了我,你怎么跑呀?”一边从书包里掏出一双旧跑鞋,一边说:“你穿吧,我这儿还有一双呢。”“可你的跑鞋又小又旧,不合脚,怎么跑呀?”张月一边说,一边把鞋还给。俩人互相推辞着,这时,老师吹哨了,让比赛选手做准备。不容分说,把新鞋穿在了张月的脚上。然后拉着张月去起跑线做准备。

比赛开始了,穿着新鞋的张月遥遥领先,第一个冲到了终点。而因为鞋太小,不合脚,班里跑得最快的她名落孙山了。

比赛结束了,同学们都替她感到惋惜。可她却没当回事地说:“谁跑第一不都一样,为班里争了光就行了,虽然我没跑第一,但张月领到了第一,为班里争了光,这不是好事么,还惋惜什么。”

乐于助人的事还很多,如:谁的东西没带,她准借;班里记好人好事的本子坏了,她准换;图书角的书坏了,她准补;要为谁捐款,她准带头捐……

她不光乐于助人,还学习进取。她不光自己的学习在班里名列前茅,还组织了“一帮一”活动,帮助差生培养兴趣,提高成绩。生病了,他仍坚持上学。

她不仅学习优秀,还对工作认真负责。老师教给她的任务,她肯定一丝不苟的完成。班里的记录不好,她肯定带头管理。有一次开班会,她是主持人,可那天她生病了,但在开始的前一分钟,她又出现在大厅,带病主持了班会,开完班会,她才回家休息。

这就是我那乐于助人、学习进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朋友——。

人物传记日记 篇15

有一种爱,身为儿女的我们时常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它却从不曾离去。这样的爱,人们称它为父爱。人人都知道父爱如山。这个爱是一生一世不求回报的,这个人——爸爸也是一生一世值得你爱的。爸爸,多么神圣的词语啊!

爸爸是一本很厚的书本,正如我的爸爸——李春霖。他像水一样,遇到障碍则气势更大,是一种遇到挫折则更加坚强的人。我亲爱的爸爸对我要求严格,他教育我做人的道理,想让我做一个德、智、体、群、美,五育俱全的好孩子。他为了我们终日忙碌,饱经风霜的脸被艰苦斗争的岁月碾过了道道痕迹,爬满了皱纹。

小时候,由于家境贫穷,每次到学校交学费时,父母双眉都邹很紧紧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穷而终止我们的学业,因为他们非常认同“再苦不能苦孩,再穷也不能穷教肓“的口号。因此,他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俩养大,还要培养我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要我们上最好的学校,在最良好的环境里生活,而自己却……

我做错事的时候,有严厉的目光看着我,直到我知错为止;我考不好时,有最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头,亲切的说:“没关系,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啊。”我考好时,便对我说:“这次的考试已成为过去,可以说是以成为历史,你不能骄傲,一定要为下一张试卷而努力啊!”这位神秘人物就是我爸爸。其实爸爸为我费口舌我理解,因为我也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我会永远把爸爸的金玉良言铭记在心。所谓“胜不骄,败不馁”,因此我会不耻下问,时常虚心向别人学习。爸爸给我自信,给我上进心……在爸爸的心目中我们一定能成功。

爸爸让我学习各种新事物,参与各种活动……这些都表明了他对我那份无私的爱啊!他让我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让我理解“苦尽甘来”的意思,让我懂得“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义。

亲爱的爸爸,您用自己的劳动征服了我、,用自己的笑容感动了我、用最伟大的爱激励我。我爱您——慈祥的爸爸。

人物传记日记 篇16

一个人成功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的导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凡是能够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意义的“老师”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授业”,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传道、解惑”,那要看自己的机缘如何了。“名师出高徒”,作为“百姓”圈子中的我们,一辈子很难遇到名师,即便有此机缘,名师能够给我们“传道、解惑”多少,主动权很少在我们这一边。而我们所读历史人物传记的主人公,对我们的教导却是坦率和真诚的。凡是能够让后世为其立传者,其人在当时一定是个响当当的名人。

且不言其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单就生命个体而言,这个人肯定是将上天赐予自己的生命在其所处的社会条件中发挥到了极致,不枉其一生,这正是我们芸芸众生苦苦追寻的。这个人既然已经逝去,他便主宰不了后人对他怎样评说,他生前所留下的一切痕迹,都会成为为其立传所要取舍的素材,任人评说。他把自己的光辉与阴暗尽向世人展现出来,我们在读他的传记时,是借鉴还是学习吸收,都在我们读者自己。

因为我们选择了他的传记,他就不自觉地成为了我们的老师,这位“名师”不是很真诚吗?这便是我所认为的读历史人物传记的意义。

大家都在看